半夏人工驯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半夏栽培技术进展
半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半夏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市场上供不应求。
笔者对半夏的栽培技术作一综述,以期为湖南省开展半夏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半夏;栽培【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20-02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又名旱半夏、圆珠半夏、麻芋子等,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效。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心肌梗死、子宫颈癌等[1]。
目前栽培半夏较多是甘肃、山西、贵州等省,野生半夏资源则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湖南等省。
近年来,随着半夏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加,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为了保护野生半夏资源,满足其需求,许多地方开展了半夏栽培技术研究 [2]。
湖南省野生半夏资源丰富,栽培尚未形成规模,以散户为主。
笔者对近年来半夏栽培技术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湖南省开展半夏栽培提供方法和思路。
1.概述半夏主产于长江流域各省以及华北、东北等省区,除西藏、新疆、内蒙、青海外,在海拔2500 m 以下的地区均有分布,喜温和潮湿的气候和荫蔽的环境,忌高温、干旱和强光直射。
常见于溪边、荒坡及作物田间杂草中。
一般春季生长旺盛,夏季炎热时倒苗休眠,秋季再萌发,因此称为“半夏”。
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展了对半夏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
且从生物碱含量而言,栽培半夏品质还优于野生半夏[3]。
2.栽培技术研究研究发现栽培密度、遮荫处理、播种的块茎质量、播种时间、施肥措施、采收时间等均对半夏的质量有较大影响。
2.1 繁殖方式半夏可采用块茎、珠芽、种子三种方式进行繁殖。
目前多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以种茎直径为1.0-1.5cm的较为适宜,直径1500g/m2,其播种密度为847-889粒/mm2,如半夏块茎产量>1750g/m2,其播种密度为942—980粒/mm2;赵明勇等[15]提出半夏产量≥22500kg/hm2,栽培密度为713.88万-741.06万粒/hm2,半夏产量≥ 24o00kg/hm2,栽培密度为738.90万-764.10万粒/hm2。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半夏,又名天台半夏、茯苓、半夏天台,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半夏能够清热化痰,止咳化痰,有积滞解表的功效。
近年来,由于半夏的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因此对于半夏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关注。
在各种半夏栽培技术中,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半夏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科研人员不断进行研究探索,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关于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半夏的生长环境要求半夏的生长环境要求较为宽松,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在生长环境上,半夏要求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排水性良好,土壤pH值在6.6-7.5之间,适宜干旱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半夏适合的生长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对环境光照也有一定的要求,需保持充足的日照。
二、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为了实现半夏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技术研究。
1. 选用优质种苗在实现半夏高产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种苗的质量。
优质的种苗是高产的基础,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种苗,提高种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对于提高半夏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加强对种苗的管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半夏高产的关键。
在半夏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需肥量进行施肥,掌握适量、适时、适方法的施肥原则,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结合,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半夏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
3. 合理浇水半夏的生长过程需要适量的水分,合理的浇水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半夏的生长和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大量积水和土壤过湿,及时解决积水和排水问题,以免对半夏的生长造成影响。
在干旱季节要加强对半夏的浇水管理,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
4. 种植密度和间距适当控制半夏的种植密度和间距可以提高单株半夏的产量和品质。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半夏,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又名苍术、须术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药方剂和保健品中。
半夏的主要产地包括中国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半夏的种植面积广阔,但由于半夏的生长特性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较高,导致其产量和质量存在较大的波动。
对半夏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半夏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半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半夏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要求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一般为4-7月,其地下茎粗大,呈椭圆形,质脆不易折断。
半夏的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苛刻,喜欢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涝和积水。
半夏的栽培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选择和改良: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同时需加强有机质的施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种子培育和育苗:选用健壮的种子,进行合理的培育和育苗工作,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3. 地块布局和密植栽培:合理布局种植地块,采用密植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4. 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浇水、松土、中耕等管理工作,同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5. 收获和加工:掌握适时的收获时间,采取科学的加工技术,保证半夏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针对半夏的栽培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标准化的栽培技术,导致种植过程中难以把握关键环节,影响产量和质量;二是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够科学,导致病虫害频发,影响产量和质量;三是缺乏生长调控技术,导致半夏生长不均匀,产量波动大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
在半夏的栽培技术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方案,并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验证和推广。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筛选高效低毒的农药和生物防治剂,同时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半夏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方案。
浅析半夏的人工繁育技术
浅析半夏的人工繁育技术摘要:本文主要对半夏的植物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进行阐述,进而对半夏的栽培技术概述,并对半夏的药用价值和用药方法进行了简单讨论。
关键词:半夏;栽培技术;药用价值Abstract:This paper emphases on plant morphology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Pinellia Tuber, and then described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its officinal usage.Keywords:Pinellia Tuber,cultivation technology,officinal value前言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麻芋头、三步跳、野芋头。
以干燥块茎入药,药材名为半夏,为常用中药。
具燥热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能。
主治痰多咳嗽,呕吐反胃,胸脘痞气等症。
块茎含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成分。
半夏为广布种,国内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末见野生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分布。
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其次是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湖南、云南等省区。
日本、朝鲜等国有分布。
1.植物形态特征半夏的株高15-40cm,地下块茎球形或扁球形,直径0.5-4.0cm,芽的茎部着生多数须根,底部与下半部淡黄色,光滑,部分连年作种的大块茎周边常联生数个小块状侧芽。
顶基生叶1-4枚,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5-25cm,叶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株芽,直径3-8cm,偶见叶片基部亦有一白色或棕色小株芽,直径2-4mm。
实生苗和株芽繁殖的幼苗叶片为全缘单叶,卵状心形,长2-4cm,宽1.5-3cm,基部楔形,先端稍尖,全缘或稍具有浅波状,圆齿,两面光滑无毛,叶脉为羽状网脉。
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边缘多呈紫绿色,长6-7cm;内侧上部常有紫色斑条纹,佛焰苞合围处有一直径为1mm的小孔,连通上下,花序末端尾状。
半夏栽培技术和组培育苗研究进展
半夏栽培技术和组培育苗研究进展作者:黄和平王辉高广印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02期摘要半夏为常用中药材,因野生资源匮乏,药材商品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
对半夏近年来的栽培技术、组培育苗研究进行综述,为半夏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半夏;栽培;采收加工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2-0146-02Abstract Pinellia ternate is a kind of commonly 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medicinal products are mainly from artificial cultivation due to the scarcity of wild resources.Researches abou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P.ternate and tissue culture for seedlings growing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ternate resource.Key words Pinellia ternate;Cultivation;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中药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节之功效,临床上用于痰饮喘咳、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等症[1]。
近年来半夏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为保证药材供应,人工栽培已成为必然选择。
笔者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对半夏栽培技术和组培育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半夏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半夏组培研究综述
半夏组培研究综述半夏又叫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厘米。
花期5~7月。
果期8~9月。
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
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二.半夏的药理作用1.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0.6-1g/kg i g或i v,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可维持5小时以上。
0.6g/k g的镇咳作用接近于可待因lm g/k g 的作用。
2.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半夏制剂i p,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亦有报道煎剂p o时,唾液分泌先增加,后减少。
3.镇吐和催吐作用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姜汁炮制的各种制剂,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
上述3种催吐剂的作用机制不同,而半夏都可显示镇吐作用,推测其镇吐作用机制是对呕吐中枢的抑制。
4.抗生育作用半夏蛋白 1.25mg/ml(在0.9%Na Cl中)s c0.2ml对早孕小鼠的抑孕率为50%。
结晶半夏蛋白经6M盐酸胍变性后,用分步透析法(即用缓冲液等体积递减稀释变性剂),最终恢复半夏蛋白在生理盐水中平衡,去除变性剂后可以重新天然化,并恢复其原有活力。
不同逆转条件的恢复半夏蛋白,对小鼠抗早孕的抑孕率在69-88%之间,仅一种逆转条件为5-8℃者,抑孕率仅36%。
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定位术显示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以及胚胎外胚盘锥体上某些部分细胞团和半夏蛋白有专一性的结合。
这些部位很可能就是外源蛋白质一半夏蛋白的抗孕作用部位。
如直接将半夏蛋白注入小鼠子宫腔内也表明有抗早孕作用。
如果上述结合部位确实是半夏蛋白影响小鼠已着床的子宫内膜和胚胎,产生抗早孕作用,则上述部位也可能起着床识别的作用,因为半夏蛋白不仅能终止小鼠早期妊娠,还有制止兔胚泡着床的效应。
优质中草药——半夏的人工栽培技术与市场前景
半夏是一种常用大宗药材,其性温、味辛、有毒,归肺经、胃经和脾经。
中医临床常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等。
现在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镇咳、祛痰、镇吐、抗溃疡、抗心律失常、抗凝聚、抗肿瘤、镇静催眠等生理作用。
近年,由于野生半夏(图1、图2)的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几近枯竭,但市场需求有增无减,半夏已然成为中草药栽培的新宠。
一、生物学特性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其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
叶2~5枚,有时1枚。
叶柄长15~20厘米,叶片基部(叶柄顶头)常有直径3~5毫米的珠芽(图3),珠芽在母株上萌发或落地后萌发;一年生幼苗有1个叶片,长2~3厘米、宽2~2.5厘米;二年生以上植株有3个叶片,叶片大小类似一年生叶片;花序柄长25~30厘米,长于叶柄。
佛焰苞呈绿色或绿白色。
肉穗花序(图4):雌花序长2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其中间隔3毫米。
浆果卵圆形,黄绿色。
花期在5~7月,果实8月成熟。
二、鉴别方法半夏人工栽培的种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常有不法商贩使用其他天南星科植物冒充半夏种球或种苗,如虎掌(掌叶半夏)、天南星(南星)、水半夏等(图5)。
其鉴别方法是:首先看块茎的形状和大小,半人工栽培技术与市场前景周修任 文 / 图优质中草药——半夏的图1 野生半夏二年生植株图2 二年生半夏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图4夏块茎圆润饱满,顶端茎芽区域稍微下凹,块茎较小,直径1~2厘米,大小均匀。
此外,一年生半夏为单叶,而二至三年生的植株有3个叶片,这是其他假冒种类所不具有的典型特征,可以作为鉴别半夏真假的标准。
三、自然分布区域在我国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半夏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海拔2 500米以下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为旱地杂草之一。
而其他天南星科种类一般生长在潮湿溪边环境,所以半夏又称为旱半夏。
四、人工栽培技术半夏属于适应性较强的中药材品种,对温度、土壤、光照、水分等条件要求不严,在我国除西北少数地区外几乎都能进行人工种植。
关于半夏的林下种植技术研究
关于半夏的林下种植技术研究文章叙述了半夏种植时的种前准备、栽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刨收及加工工艺,对其林下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
标签:半夏;林下种植技术1 引言半夏又名地文、三叶半夏、地八豆、守田、水玉等,属天南星目,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植物之一,全株均有毒,其中块茎的毒性较大。
半夏生食少量就引发中毒现象,食用量较多会引起口舌咽喉肿痛、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呼吸迟缓、痉挛等症状,甚至可至麻痹而死。
但是半夏也同时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生用具有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因此半夏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
半夏的产地直邮中国和日本,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在西藏海拔3000m左右也有分布。
西和县自85年开始种植半夏,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
目前家种半夏是脱贫攻坚中的一项极具优势的富民产业。
然而家种半夏对土壤要求高,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不能重茬种植。
当地土地资源有限,对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带来困扰。
但本地苹果、核桃、香椿等林果业栽植面积大,林下土地未得到开发利用,因此研究半夏的林下种植技术,有助于提高半夏的产量,使劲挤效益最大化,为中医药行业和当地培育农业富民产业、发展经济、实现精准扶贫具有积极的意义。
2种前准备和栽种方法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忌高温。
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易发生倒苗。
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
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土壤含水量在20%~30%、pH值6~7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较为适宜。
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土、砾土、过沙、过粘以及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外,其他土壤基本均可,但以疏松肥沃沙质壤土为好。
2.1繁殖方法半夏的繁殖方法有多种,可以直接种植种子,也可以用株芽、块茎和组织进行培养。
①种子繁殖:半夏会生长果实,在果实外包萎黄时摘下果实,从中剥出种子,夏季的果实种子可随采随种,秋季的要储存到来年3月份种植。
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共3篇
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共3篇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1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半夏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包括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
然而,由于采摘和种植不规范,半夏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为了提高半夏种植的效率,保证半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进行规范化种植的研究。
半夏规范化种植的关键技术包括:选地、施肥、定植、灌溉、除草等。
如何选择适宜的种植地是规范化种植的第一步。
半夏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但不能太过潮湿。
因此,要选用排水良好的土地,并且在施肥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要制定相应的施肥计划以满足植株的需求。
在定植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密度,以避免种植过密或过疏导致的影响。
在灌溉方面,需要注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对于半夏的生长,要掌握好湿润度的平衡。
在除草方面,可以采用物理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此外,为了提高半夏的种植效率和产量,建立组培快繁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半夏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已经得到很好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组织培养基的合理配方和培养环境的优化,以及对半夏快速繁殖的方法和过程的研究。
建立起完整的半夏组培快繁体系,可以大大提高半夏的种植效率,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半夏的品质。
总之,半夏规范化种植的关键技术和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半夏的种植效率和保护半夏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土壤、气候、栽培、病虫害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最适合半夏生长的方法和技术,以实现稳定的种植产量和高质量的半夏药材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半夏的规范化种植和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对于半夏药材的高质量和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若想要保护半夏资源和提高种植效率,应该在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和除草等方面用心,同时建立起半夏的组培快繁体系,以有效地实现稳定的种植产量和高质量的半夏药材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2半夏是一种珍贵中药材,在中医学中广泛使用。
半夏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3,19(23)半夏栽培技术研究刘静孙婷*尚迪(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四川成都611730)摘要:半夏为我国常用中药材之一。
栽培半夏时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栽培半夏前的选地整地,半夏的繁殖方法、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半夏;栽培;病虫害中图分类号S56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3)23-34-03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又名麻芋头、麻芋子、天落星和野芋头等,为天南星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球形,叶基生。
以块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列为下品,后历代大多本草均有记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咳、催吐和镇吐、抗癌、调节胃肠功能及利胆等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2]。
半夏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
1特征特性1.1特征半夏植株高15~30cm。
地下有球形或扁球形块茎,直径1~2cm。
外皮淡黄白色,内面白色下部表面多皱纹,上部生多数白色须根,被棕褐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
叶基生,自球茎顶端抽出。
叶柄长6~25cm,在下部内侧面生一白色珠芽,有的叶端也有一枚,卵形,可作繁殖材料。
佛焰苞绿色,内面黑紫色,全长5~7cm,下部细管状,不开张,长约2.5cm,上部片状,呈椭圆形[3]。
1.2特性半夏为浅根性植物,喜肥,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沙壤上或腐殖土上。
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环境中生长;土壤含水量20%~40%时生长较为适宜;干旱缺水易倒苗,一般随生长环境的变化,1a可倒苗2~3次。
半夏的休眠期每年有3次,第一次4月出苗,5~6月枯苗;第二次6月出苗,7~8月枯苗;第三次9月出苗,10~11月枯苗。
花期5~7月,果期8~10月[4]。
1.2.1半夏生长习性半夏15~26℃为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3℃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现象,以地下块茎度过不良环境。
半夏人工种茎的组织培养优化与栽培及半夏子芽发生研究
半夏人工种茎的组织培养优化与栽培及半夏子芽发生研究半夏Pinellia ternat(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半夏以地下块茎入药,块茎扁球形,有毒,炮制后方可入药,具有化痰燥湿,降逆止呕,散结消痞的功效,是我国常用中药材。
由于半夏野生环境的破坏和人们的过度挖掘,野生产量锐减;人工种植因其繁育系数低,严重限制半夏栽培面积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目前关于半夏组培快繁已有报道,然组培苗移栽麻烦,成苗率低。
本实验室叶双凤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半夏人工种茎,克服了组培苗的不足,然愈伤组织到人工种茎全程固体培养基的培养使每瓶组培物长势不一致,需要获得成熟度一致的人工种茎就需要增加转瓶次生,导致操作繁琐,不利于生产推广。
本论文就半夏人工种茎组织培养流程进行了优化,采用悬浮培养扩繁得到长势一致的愈伤组织再进行人工种茎诱导,只需一次转瓶就可收获成熟期较为一致的人工种茎;本论文对组培的半夏无菌苗和人工种茎进行了盆栽试验,通过植株长势、物质积累及碳水化合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比较,发现人工种茎的盆栽品质略优于无菌苗;本论文对田间发现的某些半夏块茎长有子芽现象进行研究,在实验室内对半夏块茎进行各种创伤处理,使其产生子芽。
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采用悬浮扩繁愈伤组织,组培流程中组培物的生长较为一致为了获得成熟期较为一致的人工种茎,需要将固体培养基上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分批次的转瓶到人工种茎培养基上,每瓶愈伤要经过3-4次的转瓶,而采用悬浮扩繁愈伤组织可获得生长一致的愈伤组织,经过1次转瓶即可获得成熟期较为一致的人工种茎。
2.悬浮培养液配方及愈伤组织来源影响悬浮培养的结果胚性愈伤专用培养基(MS+0.1 mg/L IAA+0.2 mg/L ABA+20 g/L PEG+3%蔗糖)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经低蔗糖浓度(10 g/L)蔗糖的营养液悬浮培养发育为质地较柔软的微块茎颗粒,经高蔗糖浓度(50 g/L)的营养液悬浮培养扩繁获得长势一致的愈伤;无菌苗专用培养基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经高蔗糖浓度的营养液悬浮培养发育为较坚硬的微块茎小颗粒,胚性愈伤专用培养基(MS+0.1 mg/L IAA+0.2 mg/L ABA+20 g/L PEG+3%蔗糖)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经悬浮培养扩繁出长势一致的愈伤组织。
半夏人工种子技术研究
半夏人工种子技术研究半夏(Arisaema erubescens)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等疾病。
然而,由于采收过多以及生境破坏等原因,半夏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严重威胁了其生存与发展。
为了保护和繁育半夏种群,人工种子技术被引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人工种子技术是指将植物胚胎培养体外,经过特殊处理后形成的胚乳培养物或胚乳凝胶冻结为种子状,从而实现种子保存和繁殖的一种技术。
通过人工种子技术,可以实现对半夏大规模繁育,并在需要时随时进行种植。
首先,人工种子技术的研究离不开对半夏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
半夏的成熟种子相对较小,直径约为1-2毫米。
研究者发现,半夏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冷藏处理才能达到良好的发芽率。
通过对半夏种子的萌发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人工种子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其次,人工种子技术的关键是胚乳培养。
研究者将半夏成熟种子表皮去除后,将种子胚乳培养于适当的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处理,可以促进胚乳的分化和发育。
培养基的配方以及培养条件对胚乳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适宜的培养基成分以及最佳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
此外,人工种子技术还有助于解决半夏的保存问题。
采用传统的种子保存方法,半夏种子的保存期限较短,且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利用人工种子技术,可以将半夏种子冷冻保存,延长保存期限,确保种质资源的完整性。
最后,人工种子技术在半夏种植中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种子的人工培育和繁殖,可以实现对种子的定期投放,从而提高半夏的种植效果和产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对培养技术的掌握和相关管理经验的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半夏人工种子技术的研究为保护和繁育半夏种群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途径。
通过对种子的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胚乳培养的优化以及保存和应用的探索,可以有效地推进半夏人工种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半夏人工种茎的培养和无土栽培体系的建立
半夏人工种茎的培养和无土栽培体系的建立半夏Pinellia ternat(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30cm,以地下块茎入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是我国常用中药材。
半夏属植物全世界约有8种,我国产7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如湖北、河南、四川、贵州、安徽、山东等省。
目前对半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栽培、脱毒快繁、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
由于半夏野生环境的破坏和人们的乱采乱挖,野生产量锐减;人工种植和工厂化栽培因其繁育系数低,品种良莠不齐,市场种源不足等原因得不到扩展;同时有病毒侵染等原因导致其产量下降、品质退化及经济效益低下。
本研究以不同居群的半夏(XY,GD,GZ,NY)为试验材料,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IAA.ABA.AC.PEG等,分别筛选半夏人工种茎的诱导、形成、增殖和成熟四个阶段的最佳培养基。
然后对培养获得的成熟半夏人工种茎进行百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单粒径、净度等指标的测定和外观形态的观察,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出划分人工种茎等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并制定半夏人工种茎质量分级标准。
同时对培养获得的半夏人工种茎进行无土栽培研究,筛选出适合的无土基质种类和营养液配方,以及对不同繁育方式下块茎中半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比较。
具体的试验结论如下:1.半夏人工种茎培养的不同阶段所需的适宜培养基条件不同;不同居群半夏人工种茎培养所需的培养基条件不同;相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居群半夏人工种茎的影响不同;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对半夏人工种茎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不同。
2.湖北潜江(XY居群)半夏小块茎诱导形成阶段最适宜培养条件为MS+0.2mg·L-1 NAA+0.5 mg·L-1 6-BA+0.2 mg·L-1 ABA+30.0 g·L-1 PEG+3%蔗糖;成熟培养阶段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50.0 g·L-1 PEG+5%蔗糖;湖南桂东县(GD居群)半夏小块茎诱导形成适宜培养条件为MS+0.2 mg·L-1 NAA+ 0.5 mg·L-1 6-BA+0.2mg·L-1 ABA+0.1 mg·L-1 IAA+2.0 g·L-1 AC+3%蔗糖,成熟培养阶段适宜培养基为MS+0.2 mg·L-1 NAA+0.5 mg·L-1 6-BA+15.0 g·L-1 PEG+3%蔗糖;适宜湖南南阳半夏(NY居群)和XY居群半夏人工种茎膨大的培养条件为MS+0.2 mg·L-1 NAA+0.5 mg·L-1 6-BA+0.5mg·L-1 ABA+3%蔗糖;适宜贵州半夏(GZ居群)和XY居群半夏人工种茎膨大的培养条件为MS+0.2 mg·L-1 NAA+0.5 mg·L-1 6-BA+3.0 g·L-1 AC+0.1 mg·L-1 ABA+3%蔗糖。
半夏栽培技术
将晾干的半夏块茎按照大小切成片状,然后晾晒在干净的场地上,干燥后收起备 用。
炮制工艺和贮藏方法
炮制工艺
半夏的炮制工艺包括煮制、浸洗、切片、干燥等步骤。
贮藏方法
将加工好的半夏片放在通风干燥处贮存,注意防潮、防虫、防鼠。
05
栽培技术改进与展望
提高半夏产量和品质的措施
优化种植结构
通过合理安排种植制度,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例如,实行间 作或轮作,增加有机肥的使用等。
采收标准
采收时,应选择晴天,将地上部分割下,挖出地下块茎,去 净泥土和须根。
采收方法
采收方法
人工采挖为主,也可使用挖掘机等机械辅助采挖。
采挖深度
采挖时应注意深度,一般要求在15-20厘米左右,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块茎的 质量。
初加工方法
清洗去皮
将采回的半夏块茎用水冲洗干净,去掉外皮和须根,然后晾干。
病害防治
褐斑病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蕾,并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 治。
病毒病
严格检疫,防止带病种球调入无病区;及时防治蚜虫,防止 病情扩散;使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宁南霉素 5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防治
蛴螬
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防治。
02
智能化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半夏生长环境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半
夏的产量和品质。
03
结合中医药产业
结合中医药产业发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夏新药和保健品,
拓展半夏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人工栽培半夏基质研究
不同基质配比试验
基质pH值对半夏生长的影响
基质的pH值是影响半夏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结词
在试验中,当基质的pH值在6.0-7.0之间时,半夏的生长状况最好。当pH值过低时,会导致土壤过于酸性,影响半夏对养分的吸收;当pH值过高时,则会使土壤过于碱性,可能对半夏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调节基质的pH值至适宜范围是人工栽培半夏的关键之一。
xx年xx月xx日
人工栽培半夏基质研究
CATALOGUE
目录
引言半夏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半夏基质种类与性质人工栽培半夏基质配比试验人工栽培半夏基质管理技术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野生半夏资源日益减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栽培成为半夏供应的重要途径。
基质是人工栽培半夏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半夏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研究适合半夏生长的基质具有重要意义。
02
01
半夏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特别是氮肥和钾肥。
养分需求
生长前期施肥可促进幼苗生长,生长中后期施肥可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时间与量
采用穴施或条施,将肥料施入基质中,并及时浇水。
施肥方法
养分管理
半夏易发生叶斑病、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种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保持基质干净、通风,及时清除病叶、病株。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目的
筛选出适合半夏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以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为人工栽培半夏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意义
解决野生半夏资源短缺问题,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半夏产量和品质,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半夏生物学特性
中药材半夏生长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8071.2024.03.025栽培技术半夏是我国中医药行业和中药材市场常见的一种药材,以块茎入药,其性温、有毒,能够化痰止咳平喘,多用于痰多咳喘、呕吐反胃等情况,广泛应用于各类糖浆、冲剂、药丸等药品制剂中。
但由于野生半夏资源有限,人工栽培半夏成为满足重要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提升人工栽培水平成为主要的栽培研究重点。
1半夏的生长习性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多年生小草本。
其块茎近似球形,有根须,叶片一般是2~5枚,长度在15~30cm之间,花期在5~7月,果期为8~9月。
半夏根浅、耐阴、耐寒,块茎具有越冬能力。
野生半夏可以在山坡、溪边阴湿的草地或林中发现。
半夏种类众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但其独自生存能力较差,常与其他喜阴湿植物共同生长。
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会发生倒伏现象。
15~26℃是最适宜半夏生长的温度,因此,人工栽培半夏栽培地应选在气候温和湿润地区,尽量避免种植在长期干旱和高温地区。
2半夏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2.1种子选择与处理2.1.1种子选择半夏种子的选择与其种球直径有较大的关系,在选择半夏种球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大的种球,从而促进半夏的丰产丰收。
但直径大的种球相应的购买成本也会增加。
种植者在选购时要多方对比,选择提供经济实惠种球的经销商。
一般来说,选购的半夏种球其直径范围在0.5~1cm之间者为最佳,不仅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而且种球的质量高,最终的半夏产量也有一定的保证。
2.1.2种子处理播种开始前,种植人员要处理好采购来的半夏种子。
应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将个头大、无病菌的块茎作为繁殖材料,块茎直径数值以0.7~1cm为优。
无论是当地购入半夏块茎还是从外地购入,都应充分晾晒块茎以降低其含水量,然后将其存放在阴凉处等待播种。
贮藏块茎的室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并预防鼠害。
人工栽培半夏时还需要提前对种子采取拌种措施,有利于增加半夏种子产量以及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半夏人工栽培技术
科技资讯2015 NO.33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农业与生态环境107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中医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久远,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的健康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而中医中的中药材的应用也是经过了长期经验的积累才形成比较系统的治疗配方,对药材的栽培有利于中医的发展。
在众多的中药材中,半夏是比较常用的药材之一,在药理作用价值上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是以干燥块茎入药的,也是中医治疗中比较常用的药材,有着燥湿化痰以及消痞散结等方面的治疗作用。
由于在长期的无序采挖以及对农药化肥等的不合理的应用下,野生的半夏资源就逐渐地缩减,所以在供需的矛盾上也比较突出。
这就需要通过人工栽培的方式对半夏资源进行补充,以此来满足实际的需求。
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促使其实际的需求能得到相应的帮助。
1 半夏中药材的生物学特征以及价值体现分析1.1 半夏中药材的生物学特征分析从半夏中药材的生物特征层面来看,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在半夏形态特征上,其植株的高度一般在15~30cm高,呈现出块茎近球形状,在叶柄的长度上在6~23cm,下部内侧有着白色株芽。
从半夏的叶形方面来看主要有3种,也就是竹叶形、披针形和椭圆形。
从半夏的生态习性方面来看,其比较喜欢温暖的环境,生物起点的温度在10℃~27℃,超过了温度的限定生长就会比较缓慢,严重者就会造成倒苗死亡[1]。
半夏是耐阴的植物,所以在适当的遮光情况下生长就相对比较茂盛,并且对土壤以及空气的湿度也有着要求。
1.2 半夏中药材的价值体现分析半夏作为中药材其最为主要的作用价值还是体现在药用价值层面,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体现在镇咳。
生半夏以及姜半夏和姜浸半夏、明矾制的半夏等煎剂注射以及灌服能够有着比较显著的镇咳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镇吐以及催吐的作用,生半夏研末口服就能够起到催吐的作用,在经过高温处理之后就能够除去催吐的成分。
半夏研究进展(一)
半夏研究进展(一)摘要从植株形态变异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有效成分研究、驯化栽培等方面阐述了半夏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半夏;植株形态变异;遗传多样性;有效成分;驯化栽培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又名麻芋头、麻芋子、天落星和野芋头等,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1]。
半夏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随着半夏利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市场价格的攀升,有关研究也较为活跃,同时也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1半夏植株形态变异研究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异是半夏属植物的一个重要特点。
生长于不同环境或同一生态环境的不同居群甚至同一居群的不同个体间,各种器官(包括根、球茎、珠芽、叶片、叶柄等)在形态上都存在着丰富的变异类型。
其中以叶、球茎和珠芽的变异更明显。
对叶和球茎的变异,较早的文献中已有较多报道。
近年来,半夏珠芽变异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半夏珠芽变异主要表现在珠芽数量、珠芽着生位置和芽眼数量等方面。
据赵忠堂等2]研究,不同类型半夏形成的珠芽数量差异较大,以线形叶型半夏的珠芽数量最多,芍药叶型半夏的珠芽数量最少。
半夏珠芽的多少与种茎大小呈正相关,即同一类型的半夏,种茎越大,形成的珠芽数越多,珠芽在产量中所占比例也越大。
还有一类无论是叶柄还是叶端均不结珠芽的“新居群”,经移栽试验和原分布地考证,该类半夏遗传性状稳定。
半夏珠芽正常着生位置在叶柄下部内侧,但有的半夏在叶端也可着生1枚珠芽。
据彭延弟等3]观察,叶端着生珠芽的多为野生的芍药型半夏;在椭圆至披针型和竹叶型半夏偶尔也有,但这类半夏遗传性状不稳定。
正常情况下,1枚半夏珠芽上只有1个芽眼,但有时也可见到双芽眼或多芽眼,是由于在珠芽一侧出现疣状突起所致。
对半夏珠芽形态变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半夏种内各类型间的演化关系,也有助于弄清半夏属各种间的系统关系。
郭巧生等4]曾将珠芽变异与其他性状相结合,对主要引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15个半夏居群的16个主要形态性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15个居群分成4个类型,即叶柄上均具双珠芽但叶型和块茎形态变异较小的双珠芽型、叶柄上只着生单珠芽但叶型和块茎形状变异较大的普通型、叶柄上具单珠芽但着生位置较低且块茎呈钜圆形的长茎型和叶柄上具单珠芽但居群内常有双珠芽个体出现的复合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3期 农业科学研究2005年9月 Vol.26No.3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ep.2005文章编号:167320747(2005)0320070205半夏人工驯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唐建宁1,吴建宏2,许 强1(1.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 750021; 2.隆德县凤岭乡农机站,宁夏隆德 756300)摘 要:半夏是宁夏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之一.由于野生半夏资源日益匮乏,近年来,半夏的人工栽培快繁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综述了近年来半夏人工栽培与驯化技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和人工种子技术等研究进展,半夏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株芽繁殖和块茎繁殖.人工栽培研究主要集中在选种、催芽、遮阴、施肥、培土、控水、摘蕾、防治病虫害,目前对半夏块茎退化、病害控制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应根据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条件,提高其繁殖能力和产品质量,制定出一套符合GA P原则的SOP技术体系.关键词:半夏;人工栽培;组织培养;人工种子技术中图分类号:S567.9 文献标志码:AProgress in Attenu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i nellia TuberT ang J i anni ng1,W u J i anhong2,X u Qi ang1(1.School of Agriculture,Ningxia University,Y inchuan750021,China;2.Fengling villages and towns of Longde756300,Ningxia,China)Abstract:Pi nelli a t uber is one of t he crude medicine plant s in Ningxia(Liupanshan dist rict).Due to it in danger of extinction,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Pi nelli a t uber has caused t he extensive concern in recent years.The perspectives on artificial cult ure,taming of tissue cult ure and t he artificial seed were summarized in t his paper.Several essential step s in t 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were p ut forward,including seeds selection,germination acceleration,disease and pest cont rol etc.K ey w ords:Pi nelli a t uber;artificial cult ure;tissue cult ure;artificial seed 半夏(Pi nelli a ternate(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列为下品,后历代大多本草均有记载,《本草纲目》除引载本草外,也载半夏图[1].半夏块茎主要含有生物碱、β2谷甾醇、多糖、半夏蛋白、氨基酸、挥发油及无机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咳、催吐和镇吐、抗癌、调节胃肠功能及利胆等作用[3],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半夏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4].宁夏泾源县也盛产半夏,且为当地道地药材之一.半夏生长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以含水量40%左右,p H值为6~7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为宜[5].近年来,由于半夏资源紧缺,许多学者在半夏的人工栽培、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人工种子技术等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现根据所查资料就近几年来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为更好地开展半夏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 人工栽培与驯化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对野生半夏资源的过度采集,加之一些农药和除草剂的广泛使用,破坏了野生半夏的自然生长环境,致使野生半夏资源已经十分匮乏.这直接影响到中药材市场上半夏的供应,促使人们进行野生半夏的人工驯化与栽培.自1969年山东省菏泽地区家种半夏初获成功后,收稿日期:2005202225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4152)作者简介:唐建宁(19762),男,宁夏盐池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作物栽培学研究.高产栽培半夏的研究工作就逐步展开.1.1 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野生半夏常生长于草地、荒地、田边、河边及疏林下,是一种杂草性明显的植物,有较强的耐受性和较宽的生态幅[4].张国泰等[6]认为,10~27℃的温度,充足的土壤湿度,无烈日直接照射,是半夏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半夏喜温暖惧炎热,要湿润忌积水,耐阴凉怕烈日,块茎能自然越冬.幼苗怕炎热和寒冷,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气温在26℃以上时倒苗,13℃以下时枯苗.1.2 人工栽培的繁殖方式半夏人工栽培目前可用种子繁殖(有性繁殖)、株芽繁殖和块茎繁殖(无性繁殖).如用种子繁殖和株芽繁殖,当年均只能生长形成一次株芽便倒苗休眠,其地下块茎较小,不能采收入药.用块茎繁殖,当年能生长形成两次株芽,其种用块茎也有部分可收获入药.有性繁殖周期较长,但种子数量较多.无性繁殖周期较短,见效较快[7].半夏有性繁殖属于同株异花传粉类型,与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在种质繁衍上仅起着次要作用[8].半夏开花授粉习性具有虫媒和风媒花的特征,通过不同类型间的自然杂交或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其结实率,并可得到正常发育的种子.半夏种茎大小对产量影响极大,小种茎作种与大种茎作种虽在半夏收获量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净增量上,前者极显著地高于后者,个体重量亦以前者增加明显,后者则相对减少,产量的净增率随种茎大小的增大而急剧下降[4].何道文等[9]研究得出,半夏块茎收获量随种茎质量增加,但相对增重则随着种茎质量的增加而减少.子块茎、株芽和种子数量随着块茎质量而增加,繁殖系数随种茎质量增大而增大,在半夏栽培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长相互制约.1.3 栽培措施的研究人工栽培半夏可以点播、条播和撒播,播种深度是影响半夏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过浅不抗旱又易形成连生的大块茎,过深雨大易烂母种.靳光乾等[10]指出,应掌握在大于种茎直径2.6倍的2cm 左右,但最深的(特大种栽)不能超过10cm,最浅的不应少于5cm.同时播种量对半夏的产量也有影响,陈效杰[11]研究指出,氮、磷、钾和播种量四种因子对半夏产量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是播种量>氮>钾>磷.在半夏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半夏株芽成熟早晚不一致,采集较为困难,如果对掉落在地面的株芽人工培土,这些株芽就能很快发芽形成幼苗,从而成倍增加繁殖系数,所以培土是促进半夏增产的重要措施[12].汪安等[13]提出,摘蕾可以减少半夏植株养分的消耗,促使地下块茎肥大.如不留种子应将抽出的花蕾(鼠尾状佛焰苞)全部摘去.鉴于半夏属中温偏湿、耐阴怕晒植物,近年来有人开展了对其遮阴及与其他作物合理间套作方面的研究.蒋立昶等[14]报道,在春播前将半夏进行催芽并结合地膜覆盖,可使半夏块茎提前出苗,产量提高.张耀骧[15]认为,棉田套作半夏是生产半夏的一条好途径.范惠芳等[16]利用小麦和玉米为其创造生长环境.谢杭[17]报道,如采用高产多熟栽培技术,半夏可实现一年三种三收,特别是同麦子、玉米、高粱等作物间套种,经济效益更高.孟庆杰[18]采取早春催芽、大棚栽种、苗期覆盖地膜等促成栽培技术使半夏提前出苗并增产.因半夏根浅喜肥,耐阴喜湿、苗期喜暖,但又怕涝、怕高温、怕强光直射.这些生长习性在农田里是无法同时满足的,往往是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易干旱且保肥力差,黏性大的土壤,虽然保水保肥力强,但易涝积水引起块茎腐烂.针对以上难题,范令刚[19]介绍了在林下栽培半夏的技术.靳光乾[10]也对幼林下间作套种半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半夏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率低,生长慢.为提高栽培效益,张明等[20]采用人造土栽培、控制土层厚度、施用营养液以及全光照等措施,使得半夏一次播种,连续数年高产.费永俊等[21]则在大棚立体设施中,研究了不同无土基质对半夏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得出树叶+沙土的配方有利于半夏植株和株芽的生长,便于繁殖.锯末+沙土的配方对增加半夏块茎鲜重最为适宜,有利于半夏产量的提高,同时设施内栽培半夏可提前收获.1.4 半夏倒苗的研究半夏为浅根性作物,易倒苗.每年有3次出苗与倒苗现象[22].顾德兴等[8]认为,半夏倒苗既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也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式.张明等[23]人研究指出,导致半夏倒苗的最首要因素是温度条件而不是强光照.较低温度下的强光照,半夏不发生倒苗或严重倒苗,较弱光照下的高温却能造成半夏倒苗,说明半夏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适应较强的光照.半夏倒苗并不是生长中必然的生理现象,而是抵御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干旱会促进半夏的倒苗,并加重倒苗的程度.较荫蔽的条件有助于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减轻半夏的倒苗程度.宋金斌等[24]也认为,半夏夏季高温倒苗是半夏抗御高温强光的一种适应性,有利于保存和延续半夏的生命,但缩短了半夏的生长期,严重影响了和制约了半夏的产量.为防止半夏倒苗,在栽培措施上,17 第3期 唐建宁等:半夏人工驯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潘炳文等[25]在夏季用麦秸(糠)覆盖半夏地畦面.宋金斌等[24]则在栽培过程中喷施植物呼吸抑制剂亚硫酸钠溶液,来抑制半夏的呼吸,从而延迟和减少了倒苗.1.5 病虫草害的防治1.5.1 病害 目前见于报道的半夏病害主要有:块茎腐烂病[19]、白星病[26]、缩叶病[27]、烫叶病[10]、病毒病[17]等.其中块茎腐烂病最为严重,此种病害通常多发于积水处,所以可从排水着手防治.白星病多发生于4~5月份,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退菌特防治.缩叶病多发于高温干旱期,采用蔽阴抗旱和多菌灵、百菌清叶面喷施防治.烫叶病多在雨季高温多湿环境中发生,栽种密度过大时更为严重,防治此病要注意轮作倒茬,不用低洼积水地,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发病前,可用百菌清对茎部、叶子全喷药.病毒病的防治,可喷洒植病灵.1.5.2 虫害 随着半夏生长环境的改变和种植的相对集中,栽培半夏的虫害问题也日渐突出.已报道为害半夏的害虫有红天蛾、芋双线天蛾、吹绵蚧、蛴螬、金针虫.2004年,李泽善等[28]报道,缨翅目皮蓟马科的皮蓟马和鳞翅目蝠蛾类幼虫很有可能是国内尚未报道过的半夏害虫新的为害种类.同年,付成开等[29]报道,贵州省长顺县广顺半夏种植基地首次发现半夏被蓟马严重为害,并提出防治方法:用48%毒死蜱EC(乐斯本)1500倍液、25%吡・柴油EC (绿维蚜绝)1500倍液喷雾防治,7d后第2次喷药,防效可达97.4%.1.5.3 草害 半夏为浅根植物,植株矮小,一般不需中耕.但在生产过程中,田间栽培半夏最突出的难题是草荒现象严重.田间杂草与半夏争光、争肥,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会因营养不足而导致减产,最佳防治方法是采取人工与化学除草相结合.就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和药剂种类上,蒋立昶等[30]研究使用乙草胺防除半夏芽前杂草效果好,特别是对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可达100%.半夏对百草枯也有很强的抗性[4].余虹[31]认为在半夏播种后至出苗前的早春,选用低毒、低残留的选择性除草剂盖草能乳油,同时结合盖膜,可有效防除春夏禾本科杂草的生长而对半夏无害.1.6 采收期半夏生物碱在众多的化学成分中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活性,是半夏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药材质量与疗效的好坏.半夏在不同生长时期总生物碱含量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采收时期对半夏药材的产量和品质都有着很大影响.曾建红等采用氯仿提取,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通过测定半夏不同生长期总生物碱的含量,确定了半夏总生物碱含量以全苗期最高(8月中下旬),每株平均总生物碱含量以集中倒苗期最高(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得出半夏最佳采收期以集中倒苗期为宜(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2,32].2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及人工种子技术研究进展2.1 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于半夏野生资源匮乏及人工栽培效率不高等原因,组织培养就成了扩大半夏繁殖,保证种苗数量和质量的有效手段.早在1982年,半夏组织培养首先在《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上报道.1983年,任家惠等利用半夏试管苗叶片、叶柄诱导出小植株.同年,日本Shoyama通过块茎培养也获得成功[33].自此,国内外专家展开了半夏的组织培养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近10a来许多学者在此方面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组织培养外质体的选择上,何奕昆等[34]离体培养半夏茎尖获得小植株.夏海武等[35]取半夏叶片、叶柄、块茎进行接种,结果显示,利用块茎诱导愈伤组织效率最高.曾令波等[36]采用叶柄得到再生小植株.万美亮等[37]研究显示诱导愈伤的效果是叶柄最好,叶片次之,块茎、株芽较差.张苏锋等[38]认为,株芽作外植体是半夏快速繁殖理想的材料.利用半夏原生质体也可再生植株[39].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以及外部因素如光照、有机附加物、氮素等的研究上,唐琼莲、赵月玲、罗光明等人作了有益的探索,得到一些共识:外植体种类、激素组合、培养基类别均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有直接影响,活性碳、培养基和天然附加物对胚状体诱导也有一定影响,2,42D 和Kt激素对半夏再生植株数目和组织鲜重提高有利,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合适与否是影响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光照是半夏组织培养的一个有利因素,提高氮素中的硝态氮含量可以提高半夏愈伤组织产量,CH有利于半夏愈伤组织生长,较低浓度的62BA和NAA对半夏的植株再生有利[40-42].张丽梅等[43]在没有设置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情况下,从附加BA和IAA 的MS培养基上,由两种途径培养获得半夏植株,一次性成苗,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该方法是半夏优良种苗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2.2 人工种子技术组织培养的半夏试管苗存在着远距离运输和贮27农业科学研究 第26卷 藏的问题,在生产中难于推广.自从制作人工种子设想被提出后,植物人工种子的研制,就成为生物技术研究中活跃的领域之一.半夏组织培养中小块茎发生率高,筛选方便,萌发率高,用半夏小块茎制作人工种子,可克服用体细胞制作人工种子中存在的体细胞胚发生率低、筛选难、萌发率低的难题,目前具有用于生产的实际可能性.何奕昆等[44]用半夏愈伤组织表面形成的小块茎制作人工种子,在无菌和有菌条件下的萌发率分别为70%和30%.张苏锋[45]以半夏株芽生长的茎尖作外植体诱导小块茎,筛选直径5mm的小块茎制作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在有菌条件下萌发,30d后统计成苗率为98.4%.人工种子苗块茎产量是栽培苗的2.02倍,是试管苗的1.33倍,生物碱含量是栽培苗的1.62倍,是试管苗的1.12倍,是野生苗的1.17倍.薛建平等[46]以半夏试管小块茎为材料,以海藻酸钠、壳聚糖等为种皮基质,添加适量的激素、抗生素、防腐剂、农药和金属离子等也制成了人工种子,可获95%的萌发率和90%的成苗率.3 小结与展望目前,由于野生半夏资源的日益匮乏,不少地区不得不用同科的另外一些植物充当半夏使用.人工栽培半夏仅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选种、催芽、遮阴、控水、施肥、培土、摘蕾等环节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对半夏块茎品质退化,病害等限制条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GA P的技术规程,导致种植半夏的经济效益下降.半夏繁殖力低并且品种容易退化,组织培养出的试管苗难以远距离运输和贮藏因而难以推广,人工种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有不少困难.所以有必要围绕提高半夏的繁殖能力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开展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揭示栽培因子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规律.另外,从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两方面着手,建立半夏基因库,对具有优质基因型的半夏植株实行就地保护,并通过快速繁殖体系迅速扩展,并尝试通过半夏的种间自然杂交或人工授粉,提高其结实率,改良劣质基因,从而提高半夏的繁殖能力和产品质量.最终制定出一套符合GA P原则的SO P(标准化操作规程)技术体系,为建立优质无公害特色药材示范区和生产基地服务,这是宁夏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参考文献:[1] 吕兰薰.白话全译本草纲目[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1672.[2] 曾建红,彭正松.不同采收期半夏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4):1092112. [3] 李玉先,刘晓东,朱照静.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4592460.[4] 郭巧生.半夏研究进展[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10):15246.[5] 刘合刚.药用植物优质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272229.[6] 张国泰,郭巧生,王康才.半夏生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7):3952398.[7] 袁崇文.半夏栽培试验[J].贵州科学,1994,12(2):51252.[8] 顾德兴,李云香,徐炳声.半夏的繁殖生物学研究[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4):44248.[9] 何道文,黄雪菊.半夏栽培生态学研究[J].中草药,2003,34(12):113321135.[10] 靳光乾,刘善新,董宜广.半夏的林下种植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4,(5):35236.[11] 陈效杰.半夏优化栽培模式研究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1998,(4):19220.[12] 天林.半夏培土能增产[J].农家参谋,2003,(4):22.[13] 汪安,柯发桂.半夏丰产的关键措施[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2):627.[14] 蒋立昶,潘炳文,李光胜,等.半夏春播催芽和苗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中药材,1995,18(2):60261. [15] 张耀骧,赵颖丽.棉花地里套半夏方法简便收益大[J].农业科技通讯,1994,(3):13214.[16] 范惠芳,程力钢.粮药套作种植旱半夏技术初探[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6):340.[17] 谢杭.半夏一年三熟栽培及加工技术[J].江西农业经济,2000,(4):52253.[18] 孟庆杰.半夏早春促成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3):64265.[19] 范令刚,闫龙民,段正湘.野生林下栽培半夏技术[J].特产研究,1997,(2):56260.[20] 张明,李泉森,金仕勇.半夏人造土栽培及生长习性研究[J].中药材,1998,21(9):4332436.[21] 费永俊,王燕,赵庆华,等.无土基质立体栽培条件下半夏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5202521.[22] 郭巧生,贺善安,刘丽.半夏种内不同居群生长节律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4):2332238. [23] 张明,钟国跃,马开森,等.半夏倒苗原因的试验观察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732274. [24] 宋金斌,黄裔,徐光生,等.喷施亚硫酸氢钠液对半夏的增产效应[J].时珍国药研究,1997,8(1):94295.37 第3期 唐建宁等:半夏人工驯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25] 潘炳文,蒋立昶,沙启营,等.夏季覆盖麦秸(糠)预防半夏倒苗试验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9):5322533.[26] 赵田生.半夏丰产栽培技术[J].中药材,2000,(11):30.[27] 吴通兴,叶隆平.林地套种半夏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4,(5):293.[28] 李泽善,廖中元.阆中发现半夏害虫新的为害种类[J].四川农业科技,2004,(2):33.[29] 付成开,文永刚,张成礼.2004年半夏蓟马在长顺发生为害严重[J].中国植保导刊,2004,(11):33. [30] 蒋立昶,潘炳文,李光胜,等.乙草胺防除半夏芽前杂草效果好[J].植物保护,1996,22(3):26.[31] 余虹.半夏高产栽培新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3,(11):20221.[32] 曾建红,彭正松,宋经元,等.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J].中药材,2004,27(7):4712473.[33] 罗成科,彭正松.半夏组织培养一步成苗技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7982799. [34] 何奕昆,刘刚,路铁刚,等.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J].植物学报,1994,36(1):39244.[35] 夏海武,赵月玲,战克勤,等.半夏组织培养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2):7202721.[36] 曾令波,周吉源,赵洁,等.半夏组织培养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形态发生的效应[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8(3):42246.[37] 万美亮,陈宏康,詹亚华,等.半夏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6,20(9):5262529. [38] 张苏锋,谢素霞.半夏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1):86288. [39] He Y i Kun.Protoplast Culture and Plant Regenera2tion of pinellia temate[J].Plant C ell R eport,1996,16(122):92.[40] 唐琼莲.半夏的组织培养[J].云南林业科技,1998,(1):80281.[41] 赵月玲,夏海武,万永霞.活性碳在半夏组织培养中的使用[J].昌潍师专学报,1999,18(2):15217.[42] 罗光明,杨雅琴,何雁.半夏的快速繁殖研究[J].中药材,2003,26(10):6992701.[43] 张丽梅,陈菁瑛,陈瑞云.半夏组织培养一次性成苗技术研究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03,(1):20. [44] 何弈昆,朱长甫,何孟元,等.半夏小块茎的形态发生及人工种子制作[J].作物学报,1997,23(4):482. [45] 张苏锋.半夏人工种子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3):2812282.[46] 薛建平,张爱民,葛红林,等.半夏的人工种子技术[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5):4022405.(责任编辑、校对 武晓兰)论文题名要不要标点符号 问:论文题名要不要标点符号?如何处理答:论文题名以及其他文章标题的标点符号如何处理的问题,国家标准及有关的规范未做规定.这里根据书报刊的习惯做法,谈谈笔者的意见,供参考.G 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中说: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据此,题名中该用标号的地方就应当用,该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标号.例如:新疆亚鳞木(比较种)角质层的特征小麦特殊遗传材料“核心样品”的建立关于《力学———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一文的讨论读《××学报・发刊词》模糊控制:问题・争论・远景①以上题名用到了括号、引号、破折号、书名号和间隔号等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