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f7fbe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7.png)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旨在研究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加大农村社区教育投入力度为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需要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社区教育的经济保障。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积极引导社会捐赠和企业扶持,形成多方合力,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二、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机制是保障农村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
需要政府引导和统筹,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教育经费的专项使用规定,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农村社区教育纳入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社区教育质量。
三、优化农村社区教育布局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中,需要优化教育布局,均衡提供各类教育服务。
要建立农村幼儿早期教育网络,提供全日制学前教育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实,完善农村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
还要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服务,帮助农村居民提升技能水平。
四、推进农村社区教育改革创新农村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
要积极探索农村社区教育的特色发展模式,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资源优势,推动农村学校与社区资源的有机融合。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社区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一环。
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发展机制,优化教育布局,推进改革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社区教育模式——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方向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社区教育模式——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bdbbeb0f16fc700abb68fc8a.png)
式 . 也 是 教 育 现 代 化 的 一 个 标 志 ” _ l I 东 部 一 些 地 区
早 就 在 朝 着这 个 方 向发 展 , 如《 江 苏 省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要 f 2 01 0 — 2 0 2 0年 ) 》 指出 : “ 全 省
乡 镇 成 人 教 育 中 心 全 部 转 为 社 区 教 育 中 心 ” 而 西
作 . 且 有 社 区内 各部 门 的广 泛参 与 . 因此 具 有 权威
性高、 统 筹性 强 的特 点 。
一
、
“ 政 府主 导 。 多元 参与 ” 模 式 实 施 的 必 要 性
( 一 ) 政 府 主 导 是 搞 好 西 部 农 村 社 区 成 人 教 育
的 重要 前提
英 国学 者把 社 区教 育 分 为三 种 模 式 :广泛 模 式 . 即 自上而 下 . 以 正 式 的 计 划 回 应 居 民 的 教 育 需 求 ; 激进模 式 。 即 自下 而 上 . 认 为 社 区 和 社 会 的 界 限 是 冲突 的 。 以解决 问题 为基 础 : 改 革模 式 . 将教 育资
由主管教育的县领导或街由政府提供同时还要努力使社区内各社会团体道乡镇主要领导牵头吸收教育文化技司公私营企业各个体认识到社区教育与自己息息相法人事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企业等相关人关
N O N G C U N Z H I J I A O农 村 职 教
“ 政府主导 , 多元参与" 的社区教育模式
育 。其 目 的 是 要 把 各 级 各 类 教 育 在 社 区 内 精 心 组
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cdbe3b3968011ca2009103.png)
基 础 上 ,借 鉴 美 国和我 国 台湾 发展 社 区学 院 的经 的到来 , 区研究主要集 中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城市 社 验 , 合 我 国农 村 社 区教 育 的实 际 , 出发 展 农 村 社 区。 国芝加哥 学派 的代 表人物 帕克把 社 区定 义 结 提 美
社 区教 育 的主要模 式 是 , 创办 有农 村 特 色 的县级 社 为 “ 占据 在一块 被 或多 或少 明确 地 限定 了的地 域上 区学 院 。 的人 群 汇集 ” l 1 8 l 9 4年 , 1 。 费孝 通 主编 的 《 会学 概 社
解 决“ 三农 ” 问题 , 国 的经济 和社 会 就 不可 能 高速 形成 和发 展过 程 中 。“ 区” 我 社 一词 源 于拉 丁语 , 原意 度、 可持 续发展 。 的十六 届五 中全会 指 出 , 党 新农 村 是亲 密 的关 系和共 同的东西 。首先将 “ 区” 为社 社 作 建设 要 培育有 文化 、 懂技 术 、 经 营的新 型农 民 。 会 新 会学 的一 个范 畴来 研究 的是 德 国社 会学 家 斐迪 南 ・ 农村 建设 的主体 是广 大农 民 ,农 民的素 质不 提 高 , 滕尼斯 (8 5 9 6 。滕尼斯 所谓 的社 区是通 过血 15 ~13 )
家 ,3 多人 口中 , 8亿人 口在农 村 。农业 、 村 性 的聚 居 共 同体 , 区是 农 业 社会 的产 物 , 作 为 l亿 近 农 社 而 和农 民问题长 期 困扰 着 我 国经 济和 社会 的发展 。不 学 术研 究 的对 象 ,社 区” 念则 出 现在 工业 社会 的 “ 概
中图 分 类 号
党 的十 六届 五 中全会 提 出建 设 “ 社会 主 义新农
一
、
社 区和 农 村 社 区
农村社区教育实施方案
![农村社区教育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a5b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a.png)
农村社区教育实施方案随着农村社区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工作在农村社区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农村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份农村社区教育实施方案,以期为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加强教育资源投入。
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确保教育设施的完备,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条件,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健全教育体系。
农村社区教育应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阶段。
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三、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社区教育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要重点关注贫困地区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扶贫政策,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到农村社区从教,确保教育质量。
五、注重德育教育。
农村社区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更要注重德育教育。
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六、加强家校合作。
农村社区教育要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七、推动教育信息化。
农村社区教育要推动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八、加强教育考核评估。
农村社区教育要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激励优秀,促进提高。
总之,农村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农村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中的社区教育模式
![教育中的社区教育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ef5afe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3.png)
教育中的社区教育模式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而社区教育模式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态。
社区教育模式是指通过利用社区资源,建立与社区环境相适应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服务。
本文将从社区教育模式的定义、特点及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区教育模式的定义与特点社区教育模式是一种基于社区的教育模式,其目标是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并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以社区为单位:社区教育模式是以社区为基础和载体的,将教育活动和教育机构置于社区之中,紧密地与社区环境结合。
这种模式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2. 多元化的教育形式:社区教育模式注重培养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社区大学、职业培训、文化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为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群提供适合的教育。
3. 强调个体发展:社区教育模式注重个体发展,关注每个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求。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促进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社区教育模式的实施方式社区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建立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政府、学校、社区组织和居民等各方的积极参与。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社区教育模式实施方式:1. 社区学校:在社区内建立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
这种模式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基础教育需求,并与社区环境紧密结合,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
2. 社区大学:开设社区大学或成立学习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
社区大学的教育内容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 社区合作项目:与社区组织、志愿者机构等合作,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文化艺术培训、体育运动等。
这种方式能够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三、社区教育模式的意义和影响社区教育模式对于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1. 提高教育公平性:社区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的平等与公平。
2024社区教育工作方案
![2024社区教育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add9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7.png)
2024社区教育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社区教育是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24年,我们将继续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以满足居民学习需求,提升社区文化水平,促进社会融合和共享,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社区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2. 任务:(1) 推进多样化学习方式:开设多元化的教育培训课程,满足不同居民的学习需求。
(2)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3)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增进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和认同感。
(4) 提升社区教育管理水平:加强教育管理团队建设,提高教育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三、工作内容1. 开设多元化学习方式(1) 学习班和培训课程:根据居民需求,开设各类学习班和培训课程,如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课程、家庭教育等。
(2) 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社区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平台。
(3) 文化活动学习:通过举办书法、绘画、舞蹈等文化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学习和交流。
2. 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1) 教育资源调查:调查社区内外的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数据库。
(2)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搭建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3) 资源对接与合作:与学校、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活动。
3. 社区文化建设(1) 文化活动组织: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2)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居民参与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
(3) 文化交流和交流: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
4. 教育管理水平提升(1) 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构:成立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协调。
乡村教育发展模式
![乡村教育发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8a9c5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b.png)
乡村教育发展模式乡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够充分等多种原因,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推动乡村教育的长足发展,采用适合乡村特点的教育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一、农村学校联合模式农村学校联合是一种基于资源整合的模式,通过将多个乡村学校进行结合,共享教师、教学资源及设施设备等,优化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质量。
该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乡村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合作模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合作是一种通过城乡教育资源对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
通过与城市学校进行合作,乡村学校可以引进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将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农村地区,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式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发展模式。
乡村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形式的教学活动。
这不仅可以解决乡村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提供更广泛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农村学校与社区合作模式农村学校与社区合作是一种基于社区资源整合的模式。
通过与农村社区进行合作,乡村学校可以利用社区设施和资源,开展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该模式也可以增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五、乡村教育发展基金支持模式乡村教育发展基金通过筹集资金,为乡村学校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支持,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该模式可以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乡村教育问题,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供资金、教材、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乡村教育的改善。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教育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上述几种乡村教育发展模式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未来还有更多的模式可以应用到乡村教育中。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乡村教育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农村社区教育服务规划报告
![农村社区教育服务规划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5705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d.png)
农村社区教育服务规划报告一、背景介绍农村社区教育服务是指通过建立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教育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社区教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提升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制定农村社区教育服务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需求分析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多样化,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等。
需求分析是制定农村社区教育服务规划的基础。
三、目标设定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明确农村社区教育服务的总体目标,如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覆盖率、提升农村居民的基础教育质量等。
四、资源调查对农村社区教育资源进行调查,包括教育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等。
通过资源调查,了解农村社区教育现状,为规划提供依据。
五、服务模式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资源调查结果,设计适应农村社区教育服务的模式,包括建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等。
六、管理机制建设针对农村社区教育服务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包括人员配备、工作流程、监督机制等。
七、师资队伍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师资是教育服务的核心。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八、宣传推广加强农村社区教育服务的宣传推广,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扩大教育服务的影响力。
九、经费保障制定农村社区教育服务经费支持机制,确保教育服务的持续发展。
包括政府投入、社会捐赠、教育收费等多种手段。
十、监测评估建立农村社区教育服务的监测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教育服务的效果,及时调整策略和措施,提升教育服务的质量。
总结农村社区教育服务规划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
通过需求分析、目标设定、资源调查、服务模式设计、管理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宣传推广、经费保障和监测评估等环节,能有效提升农村社区教育服务水平。
希望通过本次规划报告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为促进农村居民的教育发展,推动农村社区的繁荣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以成校为平台,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以成校为平台,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2fc4cadf524ccbff12184ea.png)
以成校为平台,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摘要】农村社区教育指的是在以城镇为界限的农村社区内,依靠最广泛的社区力量,配置和使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针对社区全体成员开展全方位不同形式的教育,以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因此,必须依靠地方有利资源,乡镇成校等优势资源,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关键词】乡镇成校农村社区教育一、农村社区教育是什么?需要什么?农村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背景中所形成的一体化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服务于社区内广大老百姓的教育,是一种能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土化”“大众化”“普及化”教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社区教育开展的对象是乡镇区域内的所有居民具有广泛性,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形式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农村社区教育所关注和重视的是对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观等的全面开发与培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对生产技能和劳动能力的狭隘性教育。
二、农村成校是什么?拥有什么?农村成校是乡镇政府开展农村教育的办学机构,是面向本区域开展教育培训的专门性学校,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成人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稳定渠道,是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
由于目前农村成校具有软、硬办学条件,有固定的办学场地,完善的电教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长期承担成人教育任务,积累了丰富的非学历教育经验。
乡镇成校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与区域内教育单位形成了联系和合作关系,通过联合、股份等形式建立生产实验实习基地,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使乡镇成校成为当地试验示范、科教推广、人才信息、咨询服务、职业技能教育的主阵地,在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教育功能互补中,发挥着其他任何部门、机构不能替代的作用。
三、依托成校平台,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农村社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工程,不管是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还是活动目的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探素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探素](https://img.taocdn.com/s3/m/21dc8524bd64783e09122b8e.png)
社 区一般分为两种 . 即城 市和农村社 区 ; 而在我 国 ,
术 而且 懂 市 场 的新 农 民 才 能 越 来 越 多 .才 能 为 建 设 社 农 村 社 区 是 以 城 镇 为 界 定 的 .即 县 级 以 下 的 为 农 村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提 供 更 多 的实 用 性 技 术 人 才 因 此 . 如 何 区 基 于以上理论 . 本 文 中所 出 现 的 农 村 社 区 主要 指 代
教 育可 以推 动新 农村 建设 这一命题 入手 . 分析 现今农 村社 区教 育模 式存在 的 问题 . 最后 针 对各 项 问题提 出解
决 建议 。
【 关键 字 】 新 农村
农 村社 区 教 育模 式
【 中图分类 号 】 G7 2 5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8 5 3 4 ( 2 0 1 3 ) 0 5 一 - 0 0 1 4 - 0 2
进行农村社 区教 育模式 的构建并 提出发展农村 社 区教 以 乡镇 为 中心 的 区域 规 划 内 的 所 有 村 庄 和 居 民组 成 的
( 1 )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党 中央 对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建 设 蓝 图 的 描 绘
务 早 在 党 的 十 六 屑 五 中全 会 中 就 被 提 出 .这 项 系 统 工 如下 : ① 生产发展 ; ② 生活宽裕 ; ③ 乡风文 明; ④村 容整
程是 十分庞大和复杂 的 .其 出发点的选择更 是 显得尤 洁 : ⑤ 管理 民主。 这不 仅是我们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 的 为重要 而且 由于城镇化进 程的加快 . 农村人 口结构也 重大举措 . 更是 我们 建设新农村 的具体 目标 和要求 党 发生 了巨大变化 .许多文化水 平相对较 高的青壮年游 的 十 六 届 五 中全 会 中 更 是 指 出 .新 农 村 的建 设 需 要 依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溪口模式”及其运行启示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溪口模式”及其运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9a0496b1ed9ad51f01df2a1.png)
溪口社区学院自溪口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独2003年开办了电大班后与宁波大红鹰学院杭州的文化资源如民国文化弥勒文化剡源文化奥鹏学习中心等近十所大学挂钩开设了工商企业溪口镇充分挖掘这些旅游文化资源开展文管理会计学法学等12个专业共招收学员720动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并利用水蜜桃雷竹花卉人他们当中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工人农民苗木等农业主导产业建立若干教育教学实践基社会待业青年现在读生228人毕业生473地举办精彩纷呈的桃花节水蜜桃节银杏节活动2
( 一) 组织管理网络化 。 规范社 区教育管理体 系
社区教育创新了解社区教育的创新模式和社会效益
![社区教育创新了解社区教育的创新模式和社会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24f451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6.png)
社区教育创新了解社区教育的创新模式和社会效益社区教育创新——了解社区教育的创新模式和社会效益在当代社会,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扮演着促进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和提升社区居民素质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为社会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和效益。
一、创新的社区教育模式1. 社区学校模式传统的社区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兴办社区学校来实现的。
社区学校以社区为依托,面向居民群体提供学习机会,注重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创新的社区学校模式除了传统的学科教育外,还注重培养居民的综合素质。
比如,引入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学习活动,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社区互助教育模式近年来,社区互助教育模式逐渐兴起。
这种模式通过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交流,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和分享。
例如,在社区建立技能共享平台,通过居民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3. 线上社区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社区教育模式逐渐兴起。
这种模式通过在线平台提供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方便居民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线上社区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解决传统社区教育中资源有限、学习时间不充足等问题,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二、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1. 提升居民素质社区教育的创新模式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学习机会,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通过学习,居民能够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改善生活质量。
2. 促进社区发展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社区学校、技能共享平台等模式,社区教育能够培养社区居民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
3. 建设和谐社会社区教育不仅注重居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关注居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社区服务学习、志愿者活动等形式,社区教育能够培养居民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3e15e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4.png)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综述【摘要】农村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促进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综述,分析了当前农村社区教育现状,探讨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并对其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文章指出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农村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现状分析、优势、不足、改进建议、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社区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社区教育在农村居民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教育领域,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仍相对不足。
有必要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改进和提升农村社区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为政府和教育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对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进行研究,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经验交流,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背景下,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探讨其现状、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改进和优化农村社区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各种模式的优势和特点,为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农村社区教育的改善和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农村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试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
![试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da48bef5f705cc17552709a6.png)
2 1 年 3 月 00
西 北 农 林 科 技大 学 学报 f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No t we tA& F Unv ri ( o jlS in eEdt n o r a o rh s iest S ca ce c i o ) y i
信 息与 知识 的急剧增 长 , 得学 习成 为个人 、 使 组 织 以及 社会 的迫切需 要 。学 习型社会 要求 学 习行为
前农 村社 区教 育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 索切 实可 行 的 探 农村 社 区教育模 式 , 具有重 要 的现实 意义 。本文 中 , 社 区教育 不是社 区 内各种 教 育 形 式 的 总和 , 是 指 而
的社会 化和 普遍化 , 要 求 人们 的学 习行 为具 有 持 它
续 性 和长久性 , 并把 个人 学 习与企业 、 社会 的发 展结
学 校教育 以外 , 充分 利 用 社 区各 类 教 育 资 源 以提 高
社 区全体 成员整 体 素 质 和生 活 质量 , 进 区域 经济 促
和 社 会 发 展 的教 育 活 动 。
一
、
大 力 推进 农 村 社 区教 育是 实现 学 习型 社 会 的 重 要途 径
是 一个传 统 的农 业 大 国 , 民受 教 育 水平 不 高 很 大 农
程 度上影 响 了农 村经 济社会 发 展 。提 高农 民受教 育 水平, 构建 农村 学 习型 社 会关 键 在 于农 村 社 区教 育 的开展 。据 第二 次全 国农 业普 查 数据 显 示 ,0 6年 20
收稿 日期 :0 90 —0 2 0—91
基 金项 目 : 建 省 教 育厅 2 0 福 0 8年 终 身 教 育研 究 重 点 项 目 作 者简 介 :  ̄ ( 98 )男 , 苏 兴 华 人 , 建 农 林 大 学 副 研究 员 , 士 研 究 生 , 士 生 导 师 , 16一 , 江 福 博 硕 主要 从 事 成 人 教 育 、 村 教 育研 究 。 农
三位一体:创建新农村社区教育
![三位一体:创建新农村社区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3c63d3b43323968011c923e.png)
农村社会 的统筹规划 ,加大 改革与投入力度 ,着力 调整 农
第三 ,农产 品 自给 率 比重大 ,面向市场产业化 经营的 业发展与经济 增长方式 ;尽快提 高农业的技术装备和产业
水平低。由于人 口多、耕地少、基础 设施差,科学种 、养殖 化发展水平 ,不 断提升农产 品的科 技含量和市场份额 ;强 生产的水平低;农产 品大多 自给 自足 ,商品化 、品牌化 的水 力推进农村社会 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进 程 ,逐步完善农村 公 平较低 习惯于个人耕作、 个体经营而又积贫积弱的农 民, 还 共基础 设施建设等等……只有从根 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
关键词 :农村社 区 育;农村社 区建设;社区教育 实体;县级统筹机 制;“ 教 三位一体 ”模 式
中图分类号: 9 6 C I
一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 5 0( O 0 1 0 3- 2 8 7 4 2 l )0- 0 8 0 0 以临沂市第四次人口普查材料 为例 , 本市常住居 民13 6 4 0 50 6
人, 山东省人 口最多的地市 。 总人 口中, 是 在 农业人口占9 . 0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以农村社会 发展与社 区建设为基础
( )直 面 “ 村 社会 发 展 水 平偏 低 ” 的 国情 一 农
由于我 国特 有 “ 乡 二元 结构 ”社会 发展 格局 的 影 8 城 %,农 民中高中及 以上毕业仅 占 8 3 ,只有 2 %左右劳动 .% 0 响 ,我 国农村 社会 的发展 水平 普遍 偏低 。具体表 现为 : 力掌握一项或一项 以上专门技 能, 男性劳动力6 . %无专业 63 第一 ,农业生产 的工 具原始落后 ,现 代化技术装备 的 技能 ,女性劳动力 中 8 .%无专 门技能等。 92
宁夏彭阳县农村社区递进式健康教育模式介绍论文
![宁夏彭阳县农村社区递进式健康教育模式介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d2083983c4bb4cf7ecd182.png)
宁夏彭阳县农村社区递进式健康教育模式介绍【摘要】针对贫困山区居民健康意识淡漠,基本卫生知识缺乏,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低的现状,彭阳县在民间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山区的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招募健康知识传递骨干,采取参与式培训方法,开办农村社区健康学堂等方法,创立了递进式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贫困地区参与式培训健康知识传递骨干递进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31-011 背景资料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的黄土高原丘陵区,辖3镇9乡156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
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00元,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由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当地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群众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基本健康行为得不到正确引导,与生活习惯、健康行为相关的疾病患病率较高,如肺结核、肝炎、妇女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据2010年全县妇女病普查资料显示:已婚育龄妇女中,仅各种类型的阴道炎患病率高达47%。
因此,做好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已成为贫困山区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7年,我们通过自治区卫生厅,争取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的支持,在我县开展了为期3年的彭阳农村社区健康项目。
在三年的项目实践中,我们不断论证尝试,总结提炼,探索适合贫困山区的递进式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现予以介绍。
2 递进式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步骤2.1 培训健康教育师资由县健康教育所为乡镇卫生院培训社区健康教育师资。
乡镇卫生院社区健康教育师资作为辅导员,为开办农村社区健康学堂长期提供技术支持。
2.2 招募健康知识传递骨干由村委会(村民)推荐本村有一定文化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且群众基础好,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员(以妇女为主)为健康知识传递骨干。
2.3 开办社区健康学堂以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农民科技学校或村小学为阵地,挂“农民健康学堂”牌子,针对社区健康需求,设计培训计划(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常见传染病预防、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等内容),采取参与式培训方法,对确定的健康知识传递骨干进行集中培训。
基层教育中的社区参与教育模式
![基层教育中的社区参与教育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11a313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6.png)
基层教育中的社区参与教育模式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基层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社区参与教育模式逐渐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社区参与教育模式强调教育的多元化,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这种理念不仅有助于教育公平与资源共享,还能够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区参与教育模式可理解为社区的各类资源、组织和个人对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
它不仅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还涉及家长、社区居民、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等。
通过这种模式,各方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密切配合。
社区参与教育的第一步是明确教育的目标。
在基层教育中,教育的目标并非单一,而应是多元的。
这包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等。
通过广泛的社区参与,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目标,从而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适当引导。
同时,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等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
为了实现真正的社区参与,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参与方式。
可以通过创建家长委员会、举办社区教育讲座、开展亲子活动等形式,鼓励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到学校的事务中。
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主动与社区沟通,了解社区的需求以及可供利用的资源。
社区参与教育模式的成功实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益处。
首先,它能够增强教育的公平性。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学校的资源和师资力量可能相对不足。
通过社区的参与,可以有效弥补这些不足。
许多社区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比如退休教师、专业人士等,他们可以作为志愿者,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业辅导和职业指导。
其次,社区参与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也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乡村教育振兴的社区参与模式
![乡村教育振兴的社区参与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c397a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0.png)
乡村教育振兴的社区参与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的乡村教育逐渐面临着认识和发展的新形势。
为了推动乡村教育的振兴,社区参与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模式。
本文将就乡村教育振兴的社区参与模式展开论述。
一、社区参与的意义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教育振兴中,发挥其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乡村教育的改善与发展。
社区参与的意义在于弥补了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的不足,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了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社区参与的形式社区参与可以以多种形式展开。
一是社区志愿者参与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可以担任教师助教、课外辅导员等职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是社区机构提供教育资源支持,如开展讲座、培训班等。
三是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通过社区实践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是社区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社区参与的优势社区参与乡村教育振兴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社区居民熟悉当地的资源和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教育服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社区参与能够打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壁垒,促进交流合作,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四、社区参与的挑战社区参与乡村教育振兴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社区居民的专业素质不一,需要加强对社区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胜任相应的教育工作。
其次,社区参与需要充分调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最后,社区参与需要形成有效的机制,确保参与方式科学、可持续,并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
五、推进社区参与的对策为了更好地推进社区参与乡村教育振兴,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
二是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三是建立并完善社区参与的评估和监督体系,确保参与的质量和效果。
六、成功案例当前,中国各地已经积极探索社区参与乡村教育振兴的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例如,在某社区成立了以教师、家长和社区居民为组成的教育工作组,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高了乡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农村社区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农村社区教育典型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ca9b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4.png)
农村社区教育典型案例范文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标进步效果。
在宽广农村地区,许多典型案例展示了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潜力。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案例为例,介绍农村社区教育的典型模式和取得的成就。
某村落位于山区,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
在过去,由于交通限制和经济困难,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孩子们的接受教育的机缘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与社区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的进步。
起首,政府投资兴建了一所现代化的农村社区学校。
这所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图书馆资源,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
学校还与城市的优秀学校建立了合作干系,定期组织师生沟通和进修活动,提高老师教学水平宁同砚的综合素养。
其次,社区教育中心扶植了各类教育培训班,为农村居民提供多种进修机缘。
这些培训班包括农业技术培训、创业就业培训、文化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等。
居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参与,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此外,社区还乐观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例如,定期举办文艺演出、知识讲座、书法绘画培训等。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农村居民能够增长见闻、丰富生活,并培育自己的艺术爱好和才能。
通过这些努力,农村社区教育在该村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起首,学校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同砚的学业效果稳步提升。
其次,许多农夫通过参与培训班学到了好用的技能,进步了农村经济。
另外,社区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这个典型案例表明,农村社区教育在增进农村经济进步和提高居民素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政府、学校和社区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缘和进步平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全面进步,推动农村社区的茂密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城市社区教育在国内发展已相当成熟,但农村社区教育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现有模式还不成熟。
因此对农村社区内涵及功能的正确认识及对已有模式的分析对于构建成熟的模式和完整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教育功能教育模式An Inquiry into the Model of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LiuLiping,LiuHehaiAbstractUrbancommunityeducationdevelopmentinChinahasbeenverymature,butonruralcommunities,educationisstillatanearlystageofexploration,andtheexistingmodelisnotyetripe.Therefore,acorrectunderstandingofthemeaningandfunctionsofruralcommunitiesandtheanalysisofexistingmodeforruralcommunitiesiscriticaltothebuildingofamaturemodelandthecompleteeducationsystem.Key wordsruralcommunityeducation;educationalfunction;ed-ucationalmodelAuthor's addressSchoolofEducationScience,AnhuiNormalUniversity,241000,Wuhu,Anhui,China1前言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对于培养新型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农村社区教育却发展缓慢,相关模式的研究也是寥寥无几。
因此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和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2农村社区教育的内涵及教育功能2.1农村社区教育的内涵农村社区教育是对农村社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所进行的教育,它既是一种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活动,又是一种组织协调社区内外各种力量参与社区内各种学习和教育的活动[1]。
它包括四个基本要素:(1)社区:它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要素;(2)学校:学校是农村社区教育的中心,是其实施教育的主体;(3)教育资源:主要是指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等;(4)参与者:全体社区成员,他们既是社区教育的接受者,又是实施者。
2.2农村社区教育的教育功能农村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区域性的社区教育,决定其最主要的功能作用在于为农村社区服务,为农村社区全体成员服务[2]。
同时它作为一种组织协调社区内外各种力量参与社区内各种学习和教育的复杂活动,也决定其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大致可以归纳为:(1)提高居民的素质促进其终身教育的发展。
农村社区教育能够给予补偿教育,而且是终身的:一方面使每个人的特性得到发展,使人人关心社区,参与教育,支持教育;另一方面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基本保证,为社区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2)激发互助合作精神,增强社区感情,从而提高成员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有利于社区文化的建设。
社区教育是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人人都是受教育者,人人都是教育者。
(3)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使学校和社会形成更好的互动,双向的服务。
农村社区教育改变了教育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改变了学校脱离社区的状况,也改变了单一的办学模式,使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社会更好地支持学校。
(4)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补充发展。
农村社区教育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晋升必不可少的工具,社区成员在广泛地参与社区教育时,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自己的民主和法制意识,还增强了其生态环境意识[3]。
3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已有的模式3.1连动型社区教育模式是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
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以社区服务以及社区文化为着眼点进行的各种休闲、文化、活动性的社区教育。
其优点在于:不仅具有一定的政府主导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参与度,更有利于街道办事处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可在一定限度内调动社区各界资源;缺点在于:容易产生流于形式的弊端,行政色彩浓重。
3.2活动型社区教育模式由教育系统内部发展起来的,以中小学校为主体,通过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进行校外活动。
该模式近年发展成为成人教育,并且突显出其不同于中小学的特有功能与价值。
其优点:有利于资源共享,将学校成果与社区居民分享,社区参与度强;缺点:教育资源不够丰富,覆盖面窄,有一定的局限性。
3.3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农村社区教育体为载体,社区教育体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龙头,通过理事会以及文明社区总校、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手段,进行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
其优点:有利于同区域内政府职能部门和驻区单位进行业务沟通及有利于社区教育系统内资源重组,发挥其办学优势。
缺点:在与传统学校教育综合改造、现有教育管理体制的相容性、社会各界对社区学院认可度、社区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理事会作用发挥等诸多方面还尚需完善。
4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构建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以上国内社区教育已有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不同的社区教育模式,有其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但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模式的构建都需要考虑以下问题:4.1定位问题首先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定位为非封闭,非单一办学(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3-0071-02(下转第73页)主体的教育,非盈利教育,其模式的构建坚持终身教育思想原则、社会适应性原则、大教育观原则。
只有定位准确了,才能明确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才能更好地构建出特色的符合国情、地域性质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4.2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运行机构农村社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和运行机构来规范其发展[4]。
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社区教育工作指导中心:由社区委员会或街道领导担任主要负责教育组织、协调、管理。
4.3强化社区教育理念,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树立社区教育理念,与社区紧密结合,让社区全体成员掌握社区教育的主动权,要以人为本,使每个居民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强社区全体成员的社区意识、教育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4.4扩大教育经费筹募渠道我国农村社区教育面广,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仅依靠社区本身是远远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扩大教育经费筹募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区企业与居民积极参与的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5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探析笔者研究的模式主要教育对象是社区内的成员尤其是成人,既提供学历教育又提供非学历教育,从而满足社区成员尤其是占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的成人的不同方面的学习需求、就业需求。
该模式的教育资源是一种开放机制的全面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了社区中的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
其显性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成人学校、老年大学,远程教育自考班、农业产业化技术培训班、图书馆等;隐性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居民的知识、经验和特长、社区文化、学习氛围、社区归属感等。
基于以上教育资源及农村社区运行机制和组织机构构建的模式如图1:图1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万能的,它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研究。
因此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完善还需我们进一步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
参考文献[1]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1):30.[2]高伟.探索社区主导型发展推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J].中国发展,2008.[3]简晓鹰.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农村社区教育[J].中国农业教育,2002.[4]黄利群.关于构建社区教育模式的几个问题[J].普教研究,1996(6):3-5.编辑李少华6讨论的阶段接着进入讨论阶段,在讨论中不强制学生们发言,教师尽量不要插嘴。
讨论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区分为两类,一是提出反对意见的讨论,还有一种是互相拿出各自的假说(理由),进行哪种讨论授课书中有提示。
上述问题关于摩擦力的讨论属于第二种情况。
倾听同学们各种各样的假说(理由)时,通常因为尊重少数派的意见,要从少数开始发言。
7调查预想的变更互相拿出假说(理由)后,部分同学改变选项是因为“那个同学的理由比自己的理由更像”。
部分同学坚持自己选项是由于“自己的假说原来更好”。
还有部分同学开始没有理由“只是感觉如此”,经过讨论清楚了选项的理由即假说。
讨论结束后,确认调查过的变更人数,填入分布表中。
其结果如下图表示。
讨论中,会出现二次或者三、四次预想变更的情况。
多次变更通常是在讨论很激烈的时候,这正是只有用实验来决定的意义所在。
实验支持了C的预想。
进入实验前的场面非常安静,实验结束后,欢呼雀跃,讨论越激烈,场面越热烈。
假如有学生提出对实验方法的疑问,用大家能够接受的方法改做。
9让学生自己评价实验结束后,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自我评价。
如果是预想外的话,画△,与自己的理由非常吻合的话,画三个相套的圈;与理由一半吻合的话,画两个相套的圈◎;就感觉是这个答案的正好吻合的话画一个圈○。
用红铅笔记到授课书里,把这种评价方式命名为:三重圆方式。
10收集实验结果实验的结果,让学生在前面授课书中的实验项目的框内填入测定的数据,并且公布实验结果。
至于与之相关的问题不做过多解释(相关问题会在下一教学环节里涉及到),直接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假说实验教学的授课书大体如以上内容所述,其教学过程也是按以上的具体内容进行的。
参考文献[1]板仓圣宣,上回昭,庄司和晃.假说实验教学的诞生1963-1964论文集[C].[2]庄司和晃.假说实验教学和认识的理论[M].季节社刊.编辑李少华(上接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