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痛风药物治疗及进展
痛风患者的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及使用说明
痛风患者的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及使用说明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引起,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关节炎和尿酸结石等症状。
西药治疗是痛风管理的关键,其中针对降低体内尿酸水平的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痛风患者的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及使用说明。
一、西药治疗方案目前,主要用于痛风的酸降低药物包括尿酸生成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增加剂。
以下是常用的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1. 尿酸生成抑制剂尿酸生成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从而降低尿酸水平。
常用的尿酸生成抑制剂包括以下药物:(1)丙戊酸(Allopurinol):该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来阻断尿酸的生成。
初始剂量为100-300毫克/日,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
(2)费布索斯塔特(Febuxostat):与丙戊酸类似,该药物也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尿酸水平。
常见的剂量为40毫克/日。
2. 尿酸排泄增加剂尿酸排泄增加剂可以提高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体内尿酸水平。
常用的尿酸排泄增加剂包括以下药物:(1)丙苯尼酮(Benzbromarone):该药物通过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以及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来降低尿酸水平。
初始剂量为25毫克/日,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
(2)洛麦地特(Lesinurad):该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以及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来降低尿酸水平。
常见的剂量为200毫克/日。
二、使用说明在使用酸降低西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医生指导下使用: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需要长期进行。
因此,使用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前,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2. 剂量调整: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剂量应根据尿酸水平以及身体的反应进行调整。
不要自行增减药物的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出现不良反应。
3. 并发症风险:使用酸降低西药治疗方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胃肠道不适等。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处理。
痛风的药物治疗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痛风的药物治疗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及正在研发中的抗痛风药物进行综述,为寻找新型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药物提供参考,并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痛风;药物;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005-02Gout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drug treatment Chen Xiaobo.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Qnzhou City, Guangxi, Qinzhou 535000,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consul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s the gout drug resistance that is clinically common and is developing.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looking for new drugs that side effects of small, gout and high uric acid hematic disease resistance, and guide clinical drug use.【Key words】The gout; Drugs; Application; Research近年来,全球痛风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在发达地区,我国富裕城区的痛风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
我国普通人群患病率约为1.14%,95%为男性患者,其中台湾和青岛地区是痛风高发区[1]。
然而,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有限,且毒副作用大,患者常常不能耐受。
因此,随着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抗痛风的药物治疗和新药研发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发作及慢性关节炎、尿酸结晶沉积及相关器官损害。
近年来,随着对痛风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痛风的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一、诊断方法的新进展1. 临床表现综合评估痛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急性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慢性关节炎、尿酸结晶沉积相关的石症等。
临床医生在诊断时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
2. 实验室检查的改进血尿酸水平是痛风诊断的关键指标,但它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波动。
近年来,血尿酸光敏法及干扰测定已应用于临床,可提高尿酸浓度的测定准确性。
此外,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等炎症指标的检测也有助于痛风的诊断。
3. 免疫学技术进展免疫学技术的进步为痛风的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例如,尿酸结晶的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液中的尿酸结晶,有助于确定尿酸结晶性痛风的诊断。
此外,尿酸结晶相关的免疫学检测还可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治疗方法的新进展1. 药物治疗痛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治疗和尿酸降低治疗。
近年来,全身性和局部性的抗炎药物不断涌现,并逐渐应用于痛风的治疗中。
同时,尿酸降低治疗方面的药物也不断更新。
新型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溶性尿酸转运蛋白抑制剂和尿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等具有较高效果和较低副作用,成为痛风治疗中的新选择。
2.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的干预在痛风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体重控制对痛风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营养学、生活习惯和运动学等领域的研究为痛风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
3. 综合治疗策略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等方面。
在新进展中,痛风临床研究不断开展,为痛风治疗提供了更加详尽和全面的指导。
临床医生通过精确的诊断和多元化的治疗手段,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痛风治疗的成功率。
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
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1)吲哚美辛(Indometacin):又称消炎痛。
每片25mg。
口服,首剂50mg~100mg,以后每次50mg,一日3次,饭后即服或临睡前服用,或遵医嘱。
有效后迅速减量并停止服用。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服药后1-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半衷期变化较大,平均为4.5小时。
若与食物同服,药物吸收虽较慢,但吸收率不受影响。
直肠给药比口服给药更易吸收,吸收入血后,99%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半衰期5~10小时,个体差异较大,同一个体也常有变异。
本品部分经肝脏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少量从胆汁排出,大乳汁中也有排出。
本品不能经过透析消除。
(2)双氯酚酸钠(SodiumDiclofenac)1)英太青。
每个胶囊中共含双氯芬酸钠50mg。
口服,每次50mg,每日2次,或遵医嘱。
本品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良好,吸收快而完全,若与食物同服则降低吸收率,但由于肝脏的首过代谢作用,损失约40%~5 0%。
空腹服药后于2~3小时达到血浆高峰浓度,若与食物同服,6小时达到血浆峰值。
血浆半衰期为1~2小时,65%从尿液中排泄,35%从胆汁,粪便中排出,在1.2~2小时排泄完,长期应用无蓄积性。
2)戴芬:每个胶囊中共含双氯芬酸钠75mg。
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75mg,每日一次,必要时可增加至每日两次。
口服后大约有服药后1小时即达到血浆高峰浓度,然后血浆浓度平稳下降。
本品长处是:①更快更可靠的初始吸收;②血药浓度稳定,个体差异小;③更少受进食的影响。
3)奥湿克:为肠衣片,每片含有双氯酚酸钠50毫克。
外层含米索前列醇200微克。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每次服一片,天天2~3次。
药片应完整吞服,不能嚼碎。
4)扶他林:75mg/片。
每次75mg,一日一次。
最大剂量每日150mg,分二次服或遵医嘱。
药片应完整吞服,不能嚼碎。
(3)布洛芬(Ibuprofen):每片100mg或200mg。
口服成人每次200mg,每日三次,饭后服用。
痛风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
痛风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关节和软组织的沉积,引发急性关节炎和慢性关节损伤。
尽管这个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并不罕见,但仍然存在一些误解和不准确的信息。
因此,本文将探讨痛风的详细病因分析以及当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病因分析1. 尿酸产生过多: 尿酸是由嘌呤代谢产生的代谢物。
当身体对嘌呤摄入过多或过快时,机体无法有效排除其中的尿酸,导致尿酸浓度升高。
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摄入过多会加重尿酸生成。
2. 尿酸排泄障碍:另一个常见原因是尿酸在体内不能充分排出,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
这可能与肾脏功能障碍或药物的干扰有关。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1)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 NSAIDS 是缓解急性关节炎和减轻相关疼痛的常用药物。
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问题,因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遵循适当剂量。
(2)可溶性尿酸合成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嘌呤代谢中尿酸的合成。
丙戊酸、阿洛普尿酸和费布索都是这类药物的代表,且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过多产生尿酸的患者。
(3)尿酸排泄增强剂: 存在尿酸排泄不畅的患者可以采取这种治疗方式。
目前,最常见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和别嘌呤内脏转运通道钾离子通道 (URAT1) 的抑制剂。
2. 膳食调控:(1)限制含嘌呤食物:以控制摄入富含嘌呤食品为主,如动物内脏、肉类和海鲜等。
建议每天嘌呤摄入量不超过150-200mg。
(2)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可以稀释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并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3)限制酒精和含糖饮料:酒精会干扰尿酸排泄,而含糖饮料则与尿酸合成相关。
因此,减少或避免这些食物有助于控制痛风。
3. 体重管理:肥胖是痛风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重过大会增加尿酸生成并使其排泄受到阻碍。
因此,通过减少体重可以显着降低尿酸浓度,减少关节损伤的发生。
4. 合理运动:适度的锻炼对于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以及改善关节灵活性非常有益。
药学综合与技能丨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痛风的药物治疗)
药学综合与技能丨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痛风的药物治疗)痛风的概述痛风又称“帝王病”或“富贵病”,其与“酒肉”的关系密切。
痛风由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当血尿酸过高时,尿酸钠盐将过饱合而形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体温较低的部位,而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称为痛风。
痛风的高危因素有:①酗酒、进食高嘌呤饮食等;②有家族遗传史及肥胖者;③共患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④服用噻嗪类利尿剂、胰岛素、青霉素、环孢素、阿司匹林等药;⑤创伤与手术。
体内嘌呤的来源有3个途径:(1)合成途径自然界以嘌呤碱的形式存在,含于DNA和RNA 中,DNA和RNA中所含嘌呤碱主要为腺嘌呤和鸟嘌呤,它们氧化后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进一步氧化成尿酸。
嘌呤碱(腺嘌呤和鸟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尿酸(腺鸟变成次黄尿)(2)回收途径核苷酸分解产生嘌呤碱可重新被肾脏回收利用。
(3)饮食途径摄入含高嘌呤食物(动物的心肝肾脑、蛤、蚝、蚌、鱼卵、啤酒、肉脯、肉汁、沙丁鱼、酵母、肉精、干贝、鱼子、凤尾鱼、鲱鱼、大比目鱼、鲤鱼、野鸡、鹅、鸽、鹌鹑、火鸡、扇贝肉、咸猪肉、干豌豆、干豆、鸡汤、肉汤)等。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心血管不良事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密切相关:尿酸是高血压发病和长期血压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高尿酸血症可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加重胰岛素抵抗状态,导致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
痛风的类型与临床表现(一)痛风的类型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两种。
1.原发性痛风常有家族遗传史,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主要是体内嘌呤的合成过多,产生过多的尿酸,其中部分患者的尿酸排除过少。
体内嘌呤合成过多的原因(看看即可)有:①体内的谷胱甘肽还原酶过多,最终使1-焦磷酸-5-磷酸核糖(PRPP)数量增加,促进嘌呤核苷酸的合成;②谷氨酸脱氢酶缺陷或不足;③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缺陷,以致次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调节失常,导致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过多;④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活性降低,限制了游离的嘌呤碱基转变为核苷酸,有利于嘌呤碱分解而生成尿酸。
痛风药物治疗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肝肾功能损害
总结词
痛风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等。
详细描述
肝肾功能损害是痛风药物治疗中较为严重的副作用之一,主要是由于药物在肝脏和肾脏 代谢和排泄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对肝肾细胞的损伤。症状可能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 能不全、尿蛋白阳性等。如果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定期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 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指标的 监测,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控 制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 病情变化和自身认知情况,提 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06 痛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 食习惯建议
联合用药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合理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 痛风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
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通过联合用药,可以同时针对痛 风的不同病理生理环节,实现多 靶点治疗,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 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 保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痛风的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应答 和细胞凋亡等多个方面,其中炎症反应是 痛风发病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02 痛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控制痛风症状
痛风急性发作期
通过药物治疗迅速缓解疼痛、红肿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
痛风慢性期
长期药物治疗有助于控制痛风石形成,减轻关节损害,预防 关节畸形。
预防痛风发作
详细描述
秋水仙碱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活性 和趋化作用,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 从而缓解关节炎症和疼痛。但秋水仙 碱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在医生指导 下使用。
痛风的用药及急性期治疗
一、降尿酸西药分类/作用机制/使用原则: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类。
可通过24小时尿尿酸检测,来明确尿酸生成过多还是排泄过少。
如果测出来尿中24小时尿酸明显增高,说明是尿酸合成过多,就应该选用抑制生成的药物;如果尿中24小时尿尿酸水平低于600mg/d,那就是排泄减少,可以选择使用促排药。
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合成(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别嘌醇用法用量:需从小剂量起始。
成人初始剂量50~100 mg/d,每2~5周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患者每次可递增50~100 mg,最大剂量600 mg/d。
肾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每日不超过 1.5 mg /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病3-4期患者推荐剂量为50~100 mg/d;肾脏病5期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
剥脱性皮炎属严重超敏反应与HLA-B*5801 阳性密切相关。
非布司他用法用量:初始剂量20~40 mg/d,2~5周后血尿酸不达标者,逐渐加量,最大剂量80 mg/d。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G1~3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CKD4—5期)患者慎用。
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URATl),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 25~50 mg/d,2-5 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至75 mg/d 或 100 mg/d,早餐后服用;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eGFR 20~60 ml/(min·1.73 m^2)患者推荐 50 mg /d。
eGFR<20ml/(min·1.73m^2)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有“严重细胞溶解性肝损”的风险。
在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时,一定要大量饮水,心肾功能正常者维持尿量2000 ml以上,同时口服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2g,3次/日)碱化尿液,将尿液pH值调整至 6.2~6.9,以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从而避免尿酸盐在肾间质及尿道中形成结晶。
痛风的治疗进展
痛风的治疗进展武东;刘湘源【摘要】痛风已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近些年在痛风的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就痛风的治疗,包括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降尿酸治疗和急性痛风的预防性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急性痛风发作时应给予积极抗炎镇痛治疗,病情严重者可给予联合治疗。
急性发作期在给予抗炎治疗的同时可给予降尿酸治疗,不影响急性发作的缓解。
除非布司他可有效降低血尿酸外,新型降尿酸药物lesinurad 有望与非布司他或别嘌醇联合应用,达到更好的降尿酸效果。
%ABSTRACT:Gout has already become a common disease endangering people's health.In recent years,great progresse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treatment of gout.The review focuses on the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gout, including acute gouty arthritis,uric acid lowering treatment,the prophylactic treatment of acute gout flares and so on. A positive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gouty arthritis,and severe cases may be given combination therapy.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uric acid lowering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anti-inflammatory drugs can be given to the patients with gout flare,which will not affect the remission of gout flares. Besides febuxostat,which can effectively lower blood uric acid,lesinurad,as a new uric acid lowering drug,can be expected to obtain better effect in lowering uric acid when combined with febuxostat or allopurinol.【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1344-1346)【关键词】痛风;体征与症状;诊断;治疗【作者】武东;刘湘源【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1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所致的晶体性关节炎,与高尿酸血症相关。
痛风治疗新进展及经验
总结痛风治疗的新进展与经验
总结: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未来痛风治疗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发将为痛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生活质量。同时,对痛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也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未来痛风治疗的研究将集中在开发更有效的新药物和治疗方法,包括针对关节病变的靶向治疗和针对免疫系统的生物制剂。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平台和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项目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痛风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此外,对痛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也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痛风治疗的影响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痛风患者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为每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痛风,提高治疗效果。
数据驱动的精准医疗
痛风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开发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为医生提供基于最新研究证据的治疗建议,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xx年xx月xx日
痛风治疗新进展及经验
目录
contents
痛风治疗现状及问题痛风治疗新进展临床治疗经验分享未来痛风治疗的展望结论与展望
痛风治疗现状及问题
01
1
痛风治疗现状
2
3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痛风,但副作用较大,且易复发。
传统药物治疗
限制高嘌呤饮食,避免饮酒等刺激性食品,但部分患者难以长期坚持。
饮食控制
适当运动可促进尿酸排泄,但过度运动可能导致急性痛风发作。
运动疗法
传统药物治疗痛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药物副作用
痛风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
疾病反复发作
痛风治疗药物进展_PPT幻灯片
应
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点
• 改善生活方式不能忽视 • 有效镇痛 • 降尿酸的“持续达标” • 积极处理合并症
降尿酸治疗药物
• 传统药物 • 新型药物 • 联合治疗
降尿酸的三大途径
• 抑制尿酸合成 • 促进尿酸排泄 • 促进尿酸分解
别嘌醇
难治性痛风
难治性痛风的判定
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点
• 改善生活方式不能忽视 • 有效镇痛 • 降尿酸的“持续达标” • 积极处理合并症
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点
• 改善生活方式不能忽视 • 有效镇痛 • 降尿酸的“持续达标” • 积极处理合并症
镇痛药的选择
•一线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秋水仙碱:发作12h内首剂1mg,1h后再 用0.5mg,12h后按每日 •二线药物 •糖皮质激素 0.5mg/kg/d(不建议长期应 用激素镇痛) •阿片类:曲马多
作用机理
起效时间
肝损害 干扰嘧啶 代谢
常用剂量 服用方法
其他注意 事项
别嘌醇 非布司他
抑制尿 酸合成, 别构调 节
抑制尿酸 合成,非 竞争性抑 制
快
快
有
无
有
无
300mg
40-80mg
tid
qd
剥脱性皮炎 HLA-B5801
托匹司他
抑制尿酸 合成,非 竞争性抑 制 快
无
无
苯溴马隆 促进尿酸 排泄
快,<4h 无 无
引起的急 性高血酸
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点
• 改善生活方式不能忽视 • 有效镇痛 • 降尿酸的“持续达标” • 积极处理合并症
难以镇痛的患者可联合治疗
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标准答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进展
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标准答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进展引言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作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针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方法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2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进展,帮助执业药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概述高尿酸血症是指血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长期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会诱发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结晶在关节和周围软组织中沉积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关节炎性疼痛和炎症反应。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进展药物治疗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药物也越来越多样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利尿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浓度。
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2.尿酸合成抑制剂:尿酸合成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尿酸的产生,减少血尿酸浓度。
常见的尿酸合成抑制剂包括麦角酸和烟酸。
3.尿酸排泄增加剂:尿酸排泄增加剂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浓度。
常用的尿酸排泄增加剂有丙磺舒和阿洛普尼酸。
4.碱化剂:碱化剂通过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的溶解度,减少尿酸结晶的产生。
常见的碱化剂有小苏打和柠檬酸钾。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1.饮食调整:限制摄入高嘌呤食物,减少尿酸的产生。
建议患者多食用低嘌呤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
2.减轻体重:研究发现,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风险相关。
减轻体重可以缓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症状。
3.增加运动: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可以促进尿酸的代谢和排泄,有助于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作。
结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研究的深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主要手段。
作为执业药师,应不断学习和了解新的治疗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科学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痛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引言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关节和组织的炎症所致。
它既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又给社会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因此,痛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本文将以痛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为主题,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将介绍痛风的病因和发展,包括高尿酸血症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痛风之间的关系。
接着将阐述痛风的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炎症、尿酸结晶沉积等症状。
然后将介绍痛风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随后将讨论痛风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接下来将介绍药物治疗痛风的进展,包括传统药物和新型药物的应用情况。
然后将介绍非药物治疗痛风的进展,包括饮食调控、锻炼和体重控制等措施。
之后将探讨痛风的并发症与预防,包括痛风性关节炎和尿酸肾病等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最后将介绍痛风的研究进展,包括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旨在为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结论通过对痛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的深入探讨,可以看出痛风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当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在痛风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本文能为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进一步推动痛风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痛风的病因和发展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关节和组织的炎症所致。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
一方面,高尿酸血症可由于内源性尿酸产生过多或外源性摄入过多而导致。
另一方面,高尿酸血症与尿酸排泄不畅也有密切的关系。
尿酸结晶在关节和组织中沉积,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痛风的发生和发展。
痛风的病因和发展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中,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等均对痛风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治疗痛风的发展趋势
治疗痛风的发展趋势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关节炎发作和尿酸结晶沉积引起的结节,可以引起关节疼痛和炎症。
治疗痛风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痛风的预防是防止尿酸水平升高和尿酸结晶沉积的重要措施。
预防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管理、适量运动、戒酒和戒烟等。
预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并成为痛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个体化治疗:随着对痛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个体化治疗的意识逐渐增强。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尿酸水平、合并疾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3. 新药物的研发:在痛风治疗中,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尿酸降解剂等药物已有较长的应用历史。
然而,随着对痛风病理机制的认识深入,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
例如尿酸合成酶抑制剂、尿酸转运体抑制剂和尿酸排泄激动剂等,这些药物有望在治疗痛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 中医中药治疗:痛风在中医中被称为痛痹,中医认为痛风是由气滞、痰湿、瘀血等因素引起的,因此中药治疗在痛风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治疗痛风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总的来说,治疗痛风的发展趋势包括预防、个体化治疗、新药物的研发和中医中药治疗等方面。
这些趋势将有助于提高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痛风的药物治疗
痛风的药物治疗单选题1.关于急性痛风的诱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引起血液和关节腔滑液尿酸水平波动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引发痛风B.氯沙坦、卡马西平、呋塞米和吡嗪酰胺都可能引起痛风发作C.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和饮酒可能诱发痛风D.低体温、脱水、溶瘤综合征等情况也可能引发痛风发作E.外伤和活动刺激最常见,例如步行、踢球2.关于痛风可能导致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A)A.痛风可导致关节畸形和骨质破坏B.痛风引发急性尿酸性肾病和膀胱炎C.痛风可导致关节感染性炎症D.痛风增加高血压、卒中和瓣膜性心脏病风险E.痛风可增加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风险3.关于秋水仙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秋水仙碱是从槭树科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B.秋水仙碱可以治疗痛风急性发作C.秋水仙碱不用于慢性痛风急性发作的预防D.秋水仙碱也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白塞病E.秋水仙碱的有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4.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痛风需要非常谨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或存在禁忌的痛风患者都应接受糖皮质激素的治疗B.单个大关节发作的痛风患者应优先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C.痛风急性发作1~2个大关节,可考虑抽吸关节液后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D.糖皮质激素应作为痛风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E.亚急性痛风发作期应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5.关于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痛风应注意的事项不包括(E)A.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可加强其致消化道溃疡作用B.糖皮质激素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应适当调整降糖药剂量C.糖皮质激素和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D.糖皮质激素具有升高血压作用,降低降压药物治疗效果E.与秋水仙碱合用可增加肝损伤风险多选题1.关于痛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痛风发病风险随年龄和血尿酸水平升高增加B.血尿酸升高一定会出现痛风发作和尿酸性肾结石C.有痛风性关节炎和尿酸盐肾结石一定有高尿酸存在D.无痛风症状的亚临床痛风不会造成关节损害E.血尿酸水平在360mmol/L以上,痛风发病率明显增加2.关于慢性痛风治疗说法正确的是(ABCDE)A.应制定个体化的血尿酸治疗目标B.根据高尿酸血症分型和病情,优选降尿酸药物C.痛风频繁发作,可选秋水仙碱预防D.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尿酸,减少痛风症状E.大多数慢性痛风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3.关于痛风患者的饮食注意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CDE)A.采取低能量、低盐、低脂和低蛋白饮食B.无需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饮食C.增加奶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D.避免暴饮暴食及一次性进食大量肉食E.保障每天1.5.0升的饮水量4.关于秋水仙碱安全性,说法正确的是(ABCDE)A.秋水仙碱经胃肠道可以快速吸收进入体内,本身的毒性较小B.秋水仙碱进入体内后,经过肝脏代谢C.秋水仙碱的代谢产物羟基双秋水仙碱毒性更大D.秋水仙碱具有肝肠循环特点,可造成胃肠道黏膜反接触秋水仙碱及其代谢产物E.秋水仙碱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5.关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痛风,说法正确的是(ABCD)A.非甾体抗炎药物起效较快,镇痛作用早于炎症的充分控制B.非甾体抗炎药物足量治疗的镇痛效果有天花板效应C.持续治疗不建议超过2周,疼痛不缓解应复诊评估D.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通常在一周左右E.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慢性痛风的疗程不应超过一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 起的一组特异性、代谢性疾病。
➢ 痛风是以尿酸钠晶体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为特征的关 节炎。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发生痛风的前期状态[1],然而并 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为痛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 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15%--0.67%。
0.5mg(1-2h) 症状缓解或出现不良反应 以6mg为极限
以后改0.5mg 3 次/d维持
0.6mg
0.6mg 1~2 次/d
0.5mg
0.5mg 3 次/d
➢注意:在使用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应避免与别嘌醇同用, 因为在急性发作期,别嘌醇促使尿酸结晶溶解会加重疼痛症状,应在平稳期 服用别嘌醇等药物控制尿酸水平。
②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
③纠正高尿酸血症,促使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晶体溶解, 并防止新的晶体形成,从而逆转和治愈痛风;
④治疗其他伴发的相关疾病。
非药物治疗
概述
痛风的防治靶点示意图:
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急
2、秋水仙碱
性
发
作
3、糖皮质激素
期
4、IL-1 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芬酸等常用。
吲哚美辛:对关节的肿痛有良效。75-150mg/d, 分3次服用。还有舒林酸、阿西美辛,前者较适 用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
布洛芬: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常用于治疗关 节肿痛的药物。剂量1.2-3.2mg/d,分3-4次服用。 芬必得是其缓释制剂,服用方法为300mg,每日2次。
➢ 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 痛风石病变期。
➢ 5%-18.8%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
➢ 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
➢ 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 高尿酸血症—生化类型 痛风—临床疾病 (只有特征性关节炎伴高尿酸血症时,才有助于痛风的
临床诊断)
痛风治疗的目的:
①迅速有效地缓解和消除急性发作症状;
艾瑞昔布:艾瑞昔布是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非甾体抗炎药, 已进入二期临床的一种高度选择性COX-2抑制剂。它主要抑制 COX-2,从而抑制炎性前列腺素的产生,抑制炎症。它较少抑 制COX-1,因此很少影响生理保护功能。抗炎镇痛作用良好, 副作用很少。
秋水仙碱
作用机制:本品可能是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 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起 到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和慢 性痛风无效。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
➢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了COX、减少前列腺素(PG)和血 栓素的生成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Cox-2为诱导酶,主要存在于炎症部位,对炎症中的PGs 释放起主导地位。此类药对Cox-1抑制较弱,对 Cox-2抑 制较强。
➢ 代表药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依托考昔、艾瑞昔布
概述:
➢ 各种NSAIDs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治疗急性痛 风的首选药物,可以有效缓解90%患者的疼痛,5 ~7 d 后 症状缓解。
➢ 作用机制: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而发 挥抗炎作用。
➢ 研究显示,NSAIDs 药物之间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1]。 此类药物间不能联合使用;且应注意用药个体化;初始时 必须给予足量NSAIDs 并且随着症状的消退逐渐减小剂量 。研究表明,口服依他昔布 120 mg qd 治疗急性痛风,其 疗效与口服吲哚美辛 50 mg tid 的疗效相当。
双氯芬酸:剂量75-150mg/d,分3次服用。除胃肠 道不良反应外偶可出现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及皮 疹。
美洛昔康:既达到治疗效果又使不良反应降低。 剂量7.5-15mg/d,分1-2次服用。
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也可能加重肾 功能不全、影响血小板功能等。必要时可加用 胃保护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 不全者慎用。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罗非昔布:长时间大剂量应用罗非昔布引起心肌梗 死和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导致该药在2004 年从全球 市场撤市。
塞来昔布:受“万络事件”影响,塞来昔布2005 年销 售额大跌。随着疗效及安全性得到认可,塞来昔布 用量逐步恢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依托考昔:依托考昔是一种镇痛药物,其性能较传统的非甾 体抗炎药(NSAIDs)有所提高,是唯一已经证实的治疗急性痛风 性关节炎有效的昔布类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优点:
➢ 胃肠道不良反应降低了50%,而临床疗效不亚于非选择性 NSAIDs。 ➢ 患者对这类药物耐受性好,而且安全性高、预期疗效强。
缺点:
➢ COX-2 抑制剂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其使用 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1998 年和1999 年,根据COX 理论 开发的两个昔布类特异性COX-2 抑制剂相继诞生了。第一个 是辉瑞公司的塞来昔布(商品名:西乐葆),另一个就是默 沙东公司的罗非昔布(商品名:万络)。
C.ronstein BN, Terkeltaub R.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 of goutand itstreatment[J].Arthritis Res Ther,
2006,8(3):51-5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非选择性NSAIDs: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
不良反应: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严重的胃肠道反 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过敏、神经毒性等 。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良者应减量使用。
秋水仙碱
中国痛风药物治疗指南与ACR对照:
规格 首剂
1h后剂量
12h后剂量
中国 1.0mg 1.0mg
ACR
1.2mg 1.2mg
1.0mg 1.0mg
张照伟,傅继华. 痛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 安徽医药,2011,15(4):408-410.
痛风的发病机制
高尿酸症的定义
➢ 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37 0C 时血清中尿酸含量 男性超过:420umol/L(7.0mg/dl) 女性超过:357umol/L(6.0mg/dl)
➢ 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超过此浓度 时尿酸盐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 ➢理想的尿酸浓度为: 300u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