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是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中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它既是对三角函数线这个几何图形的深层认识,更是后期学习三角函数化简及计算等问题的基础与铺垫。因此,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学习方法,都将对今后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结合课程标准要求

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如何进行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与证明;使学生养成探究、分析的学习习惯;树立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我的课就是基于这个目标而设计的。

一、重问题情境,令学生激发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及三角函数线的基础上,通过对三角函数定义以及对图形的理解与认识,推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一节课。对于这节课,我采取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是:生成问题式。即通过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发现三个三角函数都是用x,y,r 来表示的,而x,y,r之间是有等式关系的,那么三角函数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二、重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一种内在的精神。在自主性上,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当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要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体验数学生成过程。

本节课,在两个基本公式的推导上,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三个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推导,顺利发现并证明了两个三角函数关系。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发现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探究新的数学知识。相信,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学生,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三、重问题梯度,使学生思维升华

所谓梯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做到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或解题技能的培养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在设计和指导教学活动时,教师如果能树立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梯度意识,就可以使活动环节循序渐进、自然流畅,环环相扣,使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我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公式推导、公式变形、公式应用等环节,都是层层递进,由易到难逐步深入。从已知正弦值及其象限,到只知正弦值,到只知正切值,到不知正切具体值去求其余两个三角函数。练习的设计从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认知情况,也能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

四、缺憾反思

从课堂的进程来看,课堂基本按“预设”进行,课堂基本目标得到落实。从课堂的实效来看,学生的直接表现能够说明《课标》要求已全部基本达成。但是,从课堂的完成情况来看,存在两个明显的欠缺:一是课堂欠缺思辨性。由于我的不“善问”、学生的不“善思”,课堂举例似乎都成了学生解题。偶尔我问了思辨性的问题,由于学生“答不上来”、我代替学生回答,而变成了老师简单讲解。二是由于本节课内容多,题量大,所以感觉时间比较吃紧,学生解题时间不是很充分,还有两道恒等式证明的练习没来得及练。如果有机会再设计这节课的话,一定努力争取更完善。

对于本节课,我们听课老师点评的主要观点是:

观点一: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充分的发表观点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不要急于追求结果。

观点二:概念课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要在提出概念之前多举一些实例。

观点三:基本事件是核心概念,因此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

观点四:我们要问问自己: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增长性”目标实现了多少?即学生进步了多少?(学生已经会了的东西还讨论什么!)

观点五:教学设计时有“预设”,课堂教学时不落实,特别是预设的让学生归纳概括概念本质、思想方法的活动,没有得到落实,可称之谓“有设计无行动”。

结束语

课堂是一个系统,系统的效能不是所有环节效能的简单总和。分析一节课,我们理应考虑教学的多元取向,但设计一节课就必须有合理的取舍。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有不成熟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