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域分异规律

合集下载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的概念
概念
经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地理环境因地球 自转和公转导致的气候、植被、土壤 等自然要素在地球表面呈东西方向上 的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移动,引起不同纬度地区接收 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差异,进而影响气 候、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分布。
经度地带性的表现
气候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类型由 热带雨林、亚热带湿润、温带湿 润、温带干旱、寒带苔原和冰原 依次更替。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现象也是非地带性的表现之一。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条件可能会与周围 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土壤类型多样化
由于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不均,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母质、气候、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可能会与周围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非地带性的影响因素
土壤类型更加温暖湿润。
地形
地形对经度地带性规律的影响表现在高山地区,由于地形抬升 引起的气候变化,使得同一纬度不同地形区的气候、植被和土
壤类型存在差异。
04
垂直地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的概念
垂直地带性是指地理环境随海拔高度 而产生的垂直变化规律,即不同海拔 高度的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 呈现出的垂直分布特征。
THANKS
感谢观看
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之 一,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生物群落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不
同的影响。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地域分异的影响也非常显 著,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导致不同的水 热条件和土壤类型等。
人文因素

第六章地域分异规律

第六章地域分异规律

开展自然区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所在 区域的客观地域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为发 挥地区自然条件的优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改造不利自然条件,以及保持生态平衡提供科 学依据。
⒈部门自然区划叠置法 ⒉地理相关分析法 ⒊主导标志法 ⒋合并法
通过对同一区域的各部门自然区划(气候 区划、地貌压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等)的 区划图进行叠置,划分出综合的自然区划单元。 首先将各部门自然区划图叠置,然后将相 重叠的界线作为综合自然区划单元的界线。
热带草原--“干”红壤带与热带森林相连, 广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印度中部、澳大利亚 东部和北部,以及巴西高原等地。 气温高,雨量较多,干、湿季分明。 稀树草原。树木具有各种适应干、湿季的 生理、生态特征。 红棕色土壤 (“干”红壤类)发育在红色风 化壳上的,土壤上层富有粘土质矿物。 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丰富。
北半球,撒哈拉、阿拉伯半岛、中亚,到 中国境内。南半球,澳大利亚中部,南非卡拉 哈里,阿根廷西部。 全年干燥少雨。 植物极其稀少,仅有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 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速生植物。 土壤中几乎没有腐殖质,按母质性质称为石 质土、粘土和沙土。 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很贫乏.
欧亚大陆、北美中部和南美南部。 年降水量较少,夏季气温高,冬季严寒。 草本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 主要土壤是腐殖质丰富,肥力高的黑钙土。 温带草原动物适应于浓密草本植物覆盖的 平坦、开阔和无林的环境,许多动物具有穴居 和善跑的特征。
相对一致性原则要求在划分区域单位时, 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不同等级的区 划单位的一致性也是相对的,各有不同的标准。
自然区划综合性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在自 然区划中,必须将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 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往往有 主次之分,必须深入分析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 性因素,查明自然区域形成的主导因素,找出 体现主导因素的主导指标.据以对自然区域作 出划分。综合性原则也包含了“主导因素原 则” 。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1. 概述 • 2. 地域分异规律的尺度 • 3.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 概述
• 1.1 概念 •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由这些要素组
成的整个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 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称为自然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制约或支配地域分 异的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干湿度分带性
大洋表层纬向自然带
• 大洋表层(大洋表面 以下200m深)纬向自 然带主要是太阳辐射、 温度、风向、降水等 气候地带性引起的大 洋温度、洋流、盐度 和含氧量差异,以致 海洋生物也有相应的 区别,从而引起大洋 表层自然综合体,按 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 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
大洋底层自然区域
• 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 地、山西高原、大同盆地等等
省性分异
• 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 • 在任何级别的地带性单位中得到表现。 • 热量带范围内的省性分异是最大一级的省
性。
省性分异
• 赤道带:气候省性差别不显著。 • 热带:西岸信风气候━内陆干旱气候━东
岸季风气候。 • 亚热带:西岸地中海气候━大陆内部亚热
1. 概述
• 1.2 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 • 太阳辐射能 • 地球内能
1. 概述
• 1.3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 由于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所具有的形状和运
动特性,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致使太 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地域分异, 称为地带性分异。 • 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 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区域性分异,称为非 地带性分异。
洼地带、冲积洪积扇。
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
• 地方气候决定于范围比较小的气候形成因 素,如大片森林、湖泊、中等地形、城市 等,气温和湿度的水平剃度和垂直剃度比 大气候大。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二、景观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和类型
• 景观在地球表面的千变万化的根本原因有 两个,即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这两个 因素在地球表面相互作用,决定了地域分 异的两个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性,即地 带性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异。
(一)太阳辐射能与纬度地带性 (地带性)
• 纬度地带性(简称地带性)是指景观各组 成成分和景观的性质沿纬度作用规律的更 替,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地域单位。
• 景观的地带性分异: 景观的各个组成成分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决定了作为这些组成综合的“景观”也必 然具有地带性分异。例如,在赤道带,高 温多雨、径流丰沛、土壤淋溶作用强烈, 风化壳和土层深厚,形成砖红壤,发育了 茂密的热带雨林,这就是赤道带景观特征。 而在亚寒带,严寒少雨、冻土层深厚、风 化壳薄,形成灰化土,发育了泰加林,这 就是亚寒带的景观特征。

2.具有耗散结构特性:指当体系处于非平衡 状态时,通过体系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 交换而形成和维持的一种在空间和时序上 宏观层次呈现某种有序化了的结构。
• 理解耗散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 • ①耗散结构是一种有序结构,即系统内各组成成 分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在宏观上表现出一定有 序性。 • 例如地理景观系统组成虽然复杂,但在空间上 却是有序的,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土圈等都占据着特定的位置,表现出层状结构。 再如,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性等都是系 统有序的表现。整个地理景观随季节和昼夜的变 化,也可被认为是时间上的有序性。有序性的对 立面是无序性,如果体系处于无序状态,则各种 物质呈均匀分布,多呈混沌状态。描述系统无序 性的热力学函数叫熵(s),高熵对应于无序, 低熵对应于有序。可见,耗散结构的系统熵是比 较低的,而地理景观系统的熵也是比较低的。
• (二)海陆对比性 由于地球内能的积累与释放,使地球表面形态 崎岖不平,洼地积水,大陆露出水面,形成一些 大陆和海洋。由于大陆和海洋的物理化学性质不 同,产生强烈的对比,例如海洋的水具有流动性, 较大的热容量等,而大陆不具有流动性,热容量 较小等产生强烈对比。由此使大陆和海洋在气候、 水文、生物等方面都有强烈的差异,形成对比明 显的海洋景观和陆地景观。

学法指导 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学法指导 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学法指导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是高考频率比较高的知识点之一......正如上图中的知识框架所示,分异规律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但从近几年高考考查角度来看:综合性很强,尺度越来越小。

考查方向1: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来看,非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

考查方向2:垂直地带比水平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垂直地带性主要规律总结一、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成因二、垂直地带性分异主要规律1、相似规律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应用:以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依据带谱与当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

2、基带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见下图)应用:以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

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

3、带谱数量规律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4、高度规律(含林线高度)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分布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③降水: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如下图)。

应用: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5、坡向规律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应用1: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由此也可判断南北半球。

如下图甲所示。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

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汇总

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汇总

的 分 异 规
垂直地域分 异规律(5 规律)
基础的经度地带 性差异)

2、乘火车沿陇海—兰新线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
途看到的地理环境的变化属于(B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3、读“坡向与自然带图”,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
响的是(B )
3)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阳坡高于阴坡
如图:
北半球温带某山地的南坡


和北坡垂直带的分布
落叶阔叶林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B、C的垂直带谱中都有针叶林带,哪座山的针叶林分布 的海拔高度高?
4)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同一自然 带分布的海拔越高。
D C
A
B
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北坡 4000 3500
“人 间 四 月 芳 菲 尽, 山 寺 桃 花 始 盛 开”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成因: 随海拔高度的
变化
水热条件 变化
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图
②分布特征:
1)山体所在的 纬度位置决定了 基带类型。
2)山地所在的 纬度越低,海拔 越高,垂直带数 目越多,垂直带 谱越完整。
北坡
南坡
基带
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
观察两坡雪线的高低
积雪冰川
积雪冰川
高山垫状植物 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
南坡
3000 2500 2000
针叶林 山地草甸草原
山地草原
干旱山地草原 荒漠草原
1500 山地5草)原山地迎风坡雪线较低
荒漠
荒漠草原
从赤道到两极的
分异(以热量为
基础的纬度地带

地域分异规律关系

地域分异规律关系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全球范围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有存在着地域上的分异,所谓地域分异,是指地理环境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集自然区域的现象,导致这种分异的成因即为地域分异因素,而之约或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则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关系地域分异的基本形成因素有两个:一是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与此相对应的许多自然现象延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

二是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导致偏离纬度方向的地域分异,使大地构造、地貌分区和干湿度分区不沿纬度方向延伸,因此相对于“地带性”而言,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非地带性因素。

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基本因素,它们的能量来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前者来自太阳辐射能,后者来自地球内部聚集放射能,两种能源本身互不联系,也互不丛属,均作为外部条件对自然地理环境成分和景观起作用,使各自然地理成分和景观同时具有地带性非地带性。

(二)地域分异规律的等级关系不同因素造成的低于分异现象涉及的空间范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有派生的区域分异因素和局部的分异因素影响着低于分异的范围,一分异现象涉及范围做为(1)大尺度地域分异大尺度地域分异设计全球或分别涉及海洋与大陆,至少涉及一个广大区域,据此又可细分为全球性地域分异,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以及区域地域分异。

1)全球性地域分异(热量分带、海陆分异)2)全海洋和全陆地地域分异(陆地和海洋上的纬度地带性、非纬度地带分异)3)区域性地域分异(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因素、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带性因素)(2)中尺度的地域分异包括由高原、山地、平原内部地貌引起的地域分异、地方气候和地方风引起的地域差异以及山地垂直性分异等。

(例如罗浮山的山麓多为冲积水稻土、300m以下地山丘陵的赤红壤、300m以上的山地红壤、600m 以上的山地黄壤、1100m以上的山地灌丛草甸土)(3)小尺度地域分异由局部地势起伏、小气候差异、岩性和土质差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积聚和排水条件不同引起的地域分异属于小尺度地域分异,可看做非地带性分异(例如华北平原的山麓到海滨依次出现褐土、草甸褐土、草甸土、海滨盐土等)大尺度分异规律构成小尺度的基础和背景,小尺度分异规律是大尺度的进一步分化,受大尺度分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

地域分异规律[整理]

地域分异规律[整理]

地域分异规律[整理]地域分异规律是指由于不同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因素等的影响,导致不同地区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

以下为地域分异规律的整理:一、经济方面:1.资源分异:不同地区的资源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经济发展的结构和速度也不同。

如西南地区的石油、天然气、铜等资源丰富,成为国家重要的资源开发区域,而东北地区的煤炭、钢铁等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2.地形分异:不同地形的地区,其经济发展也会有所不同。

如山区交通不便,农业发展较为困难,而平原地区则农业发展较为便利,以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产量较高。

3.人力分异:不同地区的人口素质、教育程度等也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如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起飞与其教育程度高、人口素质优秀等因素有关。

4.外部市场分异:地区之间的贸易合作和外部市场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如浙江地区商贸活动频繁,与各地的贸易往来密切,成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方面:1.多民族分异:中国境内有着51个民族,不同民族在历史、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也不同,反映在制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出现差异。

如藏族的信仰、生活方式不同于汉族,导致考古学、文学等领域方向不同。

2.地域文化分异:不同地域的文化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习俗礼仪等方面。

如江南地区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文化特征较为浓郁,在饮食、旅游等领域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

三、社会方面:1.人口性别比例分异:中国男女比例失调较为严重,导致不同地区其人口基本情况也存在差异。

如一些妇女少的区域,由于妇女生活较易,家庭儿童的教育和照料工作则由父亲更多地来承担。

2.城市与农村的分异:中国城乡差异较为明显,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文化程度都较高;而农村地区则相对简单、落后,但农业文化深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节日庆典等习俗也更为浓郁。

3.历史文化分异:不同地区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甚至存在对立的结果,如中原地区和南方各地的历史上就存在着多次的战争和纷争。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表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表
2.内陆: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1.农业生产上,造成作物种类、生长期、收获量随高度发生变化。
2.山地温度降低、空间狭小、交通不便、建筑困难、水土流失,使人口密度、经济发达程度随着海拔升高呈明显的递减趋势。
热量、水分
具体形成原因
随着纬度位置的不同,热量条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导致自然带发生变化
随着海陆位置的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导致自然带发生变化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热量和水分条件也发生变化,导致自然带发生变化
分布
特征
延伸
方向
东西延伸
南北延伸
水平延伸更替Fra bibliotek方向南北更替
东西更替
垂直更替
典型
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的高山
简单
图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如产业、人口与城市等)
1.温带、亚热带:农业生产环境优越,人口城市集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2.热带极地地区:人口稀少,社会经济落后。
1.沿海:气候温和湿润,河流下游肥沃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交通便利,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城市密集,社会经济发达。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表
地域分异规律
(差异性)
水平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名称
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
东岸: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西岸: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简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简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简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自然地理综合体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性,即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规律性。

具体表现为:
1. 地带性规律: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具有因纬度而变化的规律,使得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这种热量分布的地带性差异是导致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地带性分异的基本因素,称为地带性规律。

2. 非地带性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球表面不按纬度地带分布的现象,称为非地带性规律。

非地带性因素有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地质构造、洋流等。

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两种规律,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具有以下主要规律:
1.纬度规律:随着纬度的变化,自然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

赤道附近通常具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等热带气候和植被,而高纬度地区则倾向于温带和寒带气候和植被。

2.海洋影响规律:邻近大海和海洋环流对自然环境具有明显
影响。

沿海地区一般气候温和、降水相对较多,而内陆地
区则具有更大的温度幅度和较少的降水。

3.海拔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气象要
素(如气压、湿度、降水量等)发生变化,植被类型和生
物多样性也会有所改变。

4.高原规律:高原地区通常具有特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原的气温较低,气压较低,降水较少。

高山上空通常云雾
缭绕,经常出现降雨或降雪。

5.河流和湖泊规律: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和形态对自然环境地
域分异有影响。

河流常常形成河谷,带来大量的水资源和
植被生长。

湖泊和水库的形成会改变降水、蒸发和植被分
布等,影响周边的自然环境。

6.大洋洋流规律:大洋洋流对自然环境地域分异有重要影响。

洋流通过运输热量和养分,影响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

例如,赤道附近的洋流可以带来大气能量,影响热
带地区的气候。

这些规律是基于大尺度的地理和气候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复杂而多样的,同时受到地质、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在较小的尺度上会存在更多的地域差异和变化。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降水从沿 海向内陆
递减
中纬度 地区
东西方向 (纬线方向)
南北方向
热量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从赤道向 两极递减
低纬和高 纬度地区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背风坡 积雪冰川带
迎风坡
峰顶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草甸带
落叶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垂直自然带谱数量:
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热带疏林草原带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自然地 理环境 的整体 性和地 域分异
温故而知新
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 律
自然地理要素
表现
各要素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一个要素的改变引起其 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基本 原因
热量差异 水分差异
自然带 世界陆地自然带
地带性规律
热带疏林草原带
自然带分布高度: 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山麓 热带雨林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
规律:各自然带从山麓到_山__顶___
随着高度的增加作有规律更替
基础:以_水__热__状__况_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海拔越__高__,纬度越__低__的
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越复 杂
这种分异规律称为垂直地带性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经度
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基础:以 水分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 中 纬度大陆表现更典型这种分异规称为经度地带性非洲之旅
地区
刚果盆地 (姆班达卡)
乍得湖 (恩贾梅纳) 撒哈拉沙漠 (陶代尼)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五章 地域分异规律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五章 地域分异规律

结论: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济文化中心 的迁移主要方向由北向南。纬度地带性转移是人 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的重要形式。
3.建筑园林的南北差异
由于气候等条件的差别,我国南北园林建筑风格迥异。 南方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 分明。 北方园林建筑平缓严谨,粗壮拙扑,内外空间界线分明。 陈从周(别名梓室,原名郁文,自称梓翁(1918—— 2000)中国闻名的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专家,同 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南北园林风格有简要的概 括:“南方为棚,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前者原出 巢居,后者来自穴处”。 纵观我国民居屋顶坡度,从南到北逐渐减缓,到了河北平 原,出现平顶民居。南方坡大,可防雨水渗漏,可隔太阳 爆晒。北方坡缓,可节省建筑材料,兼作晾晒作物场地。
举例 公 元
我国北方与南方人口比重变化
纪 元 西汉元始二年 东汉永和五年 唐天宝元年 北宋咸平五年 明弘治四年 清嘉庆二十五年 民国21年 北方占全国(%) 南方占全国 (%) 19 41 40 59 60 67 62 57
2 10 742 1102 149l 1820 l932 1982
8l 59 60 41 40 33 38 43
3、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现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地带性现象和非地带性现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是形成地域分异规律的基 础。 ①形成机制的统一性。地带性现象和非地带性现象是地球内动力和外 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②发生作用的统一性。每一个地点都有纬度、经度和高度,都有特定 的地质基础,都受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影响。春城昆明位于北纬25º , 东经102º ,海拔1900米。北纬25º ,东经102º ,海拔1900米三个条件相 加形成四季如春的昆明气候,缺一个条件都会变样。如果纬度向南或者 向北偏10º 经度向东或者向西偏10º ,高程升高或者降低1000米,都不可 能有这样好的环境。研究北京,不能离开北纬40º ,东经116º ,高程50 米三个条件。西安:34º20’,108º55’,400-500M。 霍普司金定律:美国地理学家霍普司金在研究北美洲纬度地带性、经度 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相互关系后指出,在北美地区,当其它因素相同 时,纬度北移1º ,经度东移5º9′,高程升高120米,植物发育日期,春 末夏初推迟4天,晚夏初秋提前4天。后人称这一地带性的相互联系为霍 普司金定律。 ③相互关系的叠加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 带性有互相叠加的关系。纬度地带性是基础。经度地带性是第一次叠加。 垂直地带性是第二次叠加。位于热带的高山,可以观察到从热带到寒带 的温度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

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落区图,回答1-2题。

1.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
性 D.差异性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及植被类型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
A.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常绿阔叶林、草甸灌丛
C.高寒荒漠、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
D.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甸灌丛
4、导致甲、乙、丙植被更替的直接原因是 (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回5-6题
5.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
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6.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7~10题。

7.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常绿硬叶林草原
C.雨林落叶阔叶林草原 D.雨林落叶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8.甲、乙、丙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9.影响图中5°S~30°S安第斯山垂直自然带分布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相对高度10.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最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洋流 D.地形
导致100N-50S和300S-370S两段垂直自然带数量差异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洋流 B.地形洋流 C.纬度海陆分布 D.纬度相对高度读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最适合图的图名
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12.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引起该区域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1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独特性 B.区域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2013年南京模拟)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16.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2013年西安模拟)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读以北半球山峰为主的一些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高程图,完成17~18题。

17.影响图中雪线高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坡度 B.降水 C.海陆位置 D.气温
18.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最多的是( )
A.珠穆朗玛峰 B.横断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
2013年7月,某旅游爱好者从北京出发,沿下图中路线自驾游览。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此次自驾游过程中看不到的自然景观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下列有关图示地理信息的叙述,能体现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是( )
A..呼伦贝尔地区过度放牧导致风沙肆虐
B.漠河因地势高而成为我国气候寒冷的地区
C.黑龙江部分地区砍伐森林导致
D.松嫩平原开发沼泽造成水土流失
21、读中国三座名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②、③所代表的自然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2)在三座山峰中,天山自然带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比较天山南北两坡的雪线,较低的是________坡,导致天山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造成贺兰山地两侧带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