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选.)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背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一直处在前沿,是制
造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科技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随着工业 4.0、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及其他技术发展,要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更
新课程,培养出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具备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
创新思维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就业
市场需求。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熟悉国内
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知识,具有良好的研究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熟悉应用计算机、掌握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本科毕业生。

三、培养内容:
1.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包括机械制造、模具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自动化技术、机械电子技术、机械传动、智能控制等基
础理论知识;
2.技术课程: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制图、工艺学、机械传动、机械电子技术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2 学科门类:工学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设计、制造、控制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够在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中,面向智能制造第一线,开展机械系统运行与维护、集成与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从事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1、以中国制造2025为人才导向,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以智能制造最新的技术产业发展为特点,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和智能制造技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构建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思路。

2、引进实力企业,加强合作,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环节,把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质量持续改进,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培养学生基础应用能力,学以够用为主,用以工程实际为度。

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两个特色培养方向,进行项目化、案例式课程体系教学,辅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机械基础、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如下12点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制造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工艺与编程、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与维护、智能制造设备编程与调试工程中所涉及的复杂应用系统工程问题。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表述;(2)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学科基础知识,能够将其用于机械工程问题的建模和求解;(3)掌握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控制等一般问题的推演、分析、计算和设计;(4)掌握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机电微机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技术前沿,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般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评价、比较和综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课程设置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基础。


校应该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课
程则包括设计原理、结构设计、控制系统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应加强实践环节,设置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让学生能够将理
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其次,实践环节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

例如,可以设置机械设计实验室、自动化控制实验室等,让学生亲自操作
和设计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项目,如
机械制造竞赛、学生科研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实习实训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必要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实习实训的内容可以包括生产实习、工艺实习、设备维修实习等,学生可
以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总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课程
设置、实践环节和实习实训等因素。

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和
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可以全面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
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需求。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的一种,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理论水平: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知识,深入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

2.实践能力: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CAD/CAM等工具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

3.创新能力: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中提出并解决问题。

4.工程素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三、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科目,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学、自动控制原理等核心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实习等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参加一定的实习实训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

2.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项目,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毕业设计:毕业前,学生需要完成一项毕业设计项目,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五、实验室建设学校将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配备,配置先进的设备和软硬件工具,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专业发展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和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介绍基本的微积分和数学分析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大学物理: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学知识,为后续的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3)工程图学: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能力,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材料力学: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为机械设计提供材料选择和分析的基础。

2. 专业课程(1)机械原理: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原理,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学:介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制造工艺分析和优化能力。

(3)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控制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包括CAD、CAM等软件的应用。

3. 专业选修课程(1)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2)数字化制造技术:介绍数字化制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字化制造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3)智能控制技术:介绍智能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实习实训,通过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选择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或制造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制造和测试等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该方案应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涵盖数学、物理、材料科学等学科,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技能课程包括机械加工、装配、自动化控制等,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此外,还应设置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相关的工程实践和实习环节,以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其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是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的关键。

方案中应设立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创新实践,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再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现实的工程项目中,团队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方案中应设立团队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实际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协作、分工合作等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方案中应设立实践环节和实习环节,并与工业企业合作,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和岗位实习。

通过与行业合作,学生可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提前适应行业要求,并获得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应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与行业需求相结
合。

通过这样的方案,我们可以培养出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作者:李志永,张海云,刘俨后,司马中文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4期一、引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生产及过程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涵盖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生产和管理等各个环节。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础,因此被国家列为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之[1,2]。

本专业立足于培养各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之具有机械设计制造等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工程领域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3,4]。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开设时间最久、办学历史最长、学科实力最强的重点专业之一,先后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

为了大幅度提升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和发展专业建设,紧跟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必须持续不断地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其中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体系改革举措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结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特点,把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过充分的社会调研和与兄弟学校的密切交流,结合我校的培养基础、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对该专业进行了培养计划的修订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调整。

课程体系由原来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4大模块修订为6大模块。

修订后的6大模块分别为通识教育课模块、数学与自然科学模块、工程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模块。

(一)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识教育课旨在提高学生人文、身心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又分为三类: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创新创业基础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计划)(“3+4”)(级)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旳工程教育理念,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机械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数控操作技能和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着力培养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措施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能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机电技术运用与改造,以及机械行业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旳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旳知识和能力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测试技术、机电控制技术等方面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旳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旳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旳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很好旳人文素质,具有较强旳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旳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旳有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有机械工程科学旳知识和应用能力。

3.具有设计和实行工程试验旳能力,并可以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

4.具有机电系统设计、维护、调试以及工艺分析与设计旳能力,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旳基本素质。

5.具有技术文献检索旳基本能力,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并具有一定旳听、说、读、写能力。

6.具有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基本能力,可以初步处理本专业旳基本工程技术问题,具有较强旳自学习能力,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旳基本能力。

7.具有团体合作精神和较强旳交流沟通能力,具有一定旳开拓与创新精神。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旳意识和继续学习旳能力。

三、重要课程工程力学I 工程力学II 工程材料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工艺学四、重要实践性环节课程设计假期企业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综合实习CAM实训毕业设计五、重要专业试验课程试验(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六、原则学制四年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八、周次分派九、教学进程安排符号阐明:—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军训×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考试十、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教学进程表(续)十一、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十二、课程模块学分分派表十三、课程课时分派表十四、有关阐明1.形势与政策课程按专题分散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专业。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一步推进,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以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3.培养具备国内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4.培养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建立丰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

2.开设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制造实训、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实验、机械设计与仿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实习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4.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组织机器人竞赛、学术讲座、专题研究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培养方法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现实工程实践,通过项目案例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4.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提供科研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步骤1.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2.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准备工作。

3.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材培育方案(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材培育方案专业代码:080301授与学位:工学学士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展开,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根基知识、根本技术和应用能力的,拥有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安装施工、运转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特意人材。

二、根本要求:1、仔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效力的人生观,坚持四项根来源那么,热爱祖国、遵纪守纪、实干创新、热爱劳动、勇于实践,拥有为国家兴盛、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掌握本专业一定的技术理论根基,主假如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和公司管理等根基知识;拥有本专业必需的识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件和根本工艺操作等根本技能;拥有本专业内一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认识其学科前沿和展开趋向;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剖析能力和创新意识;拥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根基;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必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拥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拥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3、有必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踊跃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抵达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有正确的审雅观和必定的文学、艺术赏识水平。

三、学制:根本学制4年,学习限期3-8年。

四、骨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

五、主要课程:理论力学、资料力学、机械工程根基、电工学〔电工技术〕、电工学〔电子技术〕、机电传动控制、自动控制原理〔含积分变换〕、微机原理及应用、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根基、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先进制造技术、CAD/CAM技术、塑料模具设计、冷冲模具设计等。

六、教课方案安排:1、各学年教课活动时间安排: (见附表一)2、课程设置和安排: (见附表二)3、实践性教课环节安排: (见附表三)七、创新实践学分要求:创新实践最低要修业分为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局部组成,8学分,此中社会实践3学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机械设计、机器人应用开发、自动化装置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具备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能力。

2.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解决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3.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现场管理能力,具备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术。

4.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三、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

2.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工程材料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

3.自动化控制专业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实验课程,提供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机会。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程管理能力。

3.工程实践:开展机械设计制造项目和自动化控制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专业实训基地建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装置,提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的条件。

六、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2.具备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设计和开发自动化设备和系统。

3.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与此同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课程体系,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合。

这个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实践操作课程以及实习实训课程。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在基础理论课程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

通过教授相关的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操作课程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

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

在实习实训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实际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项目中,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除了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设相关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与企业的合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Excellentengineer program)专业代码:080202执笔人:审核人:xxx一、培养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适应、有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品质和发展潜力,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机械行业的生产和科研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2.1 人才培养定位以华中地区产业链为依托,立足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机械及高端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机械工程师。

2.2 “3+1”培养模式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企业实习、实训1年。

2.3 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在企业学习阶段,采用“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分别针对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与维护进行系统培训。

具体完成工业基础知识训练、质量管理训练、机械成套设备的制造与装配工艺训练、企业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机械产品技术服务、机械成套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等7个方面专业知识能力的轮岗训练。

同时以项目贯穿于一年的学习中。

第七学期设置“机械传动系统创新性设计与工艺训练”项目设计环节,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使学生接受机械产品、机械装置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及工艺安排企业项目作为设计课题,使学生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2.4 科学、严谨的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与学校培养方案相配套,制定了“企业培养方案”,采用双导师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各阶段的培养质量。

因此,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企业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锁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基本的科技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6)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准则,身心健康,意志坚定,勇于开拓。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301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CAD/CAE/CAM技术的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应具备利用现代手段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

四、专业特色将高级工程软件与传统的理论课程相结合,并大大加强实践环节,尤其加强综合实践环节,提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五、修业年限与学位授予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

学位授予:符合2006年12月30日吉林大学第12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所规定的条件者,颁发吉林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按教育部批准的学科门类设置。

六、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18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 141学分,实践教学 41学分,课外培养计划0学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教学进程表附表4:实践教学安排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附表5:学时分配及毕业要求专业学时分配及毕业要求方案制定人:教学工作部审核:教学院长审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基本目标通过中德合作办学,培养全面发展、应用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化目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国内外机械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产品设计、制造、检测和自动化控制。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无缝衔接,能够独立承担科研项目,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创新能力。

4.国际目标通过中德合作办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具备在国际机械制造企业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部分。

1.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英语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技术、自动化控制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还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现代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专业前沿课程,以及国内外机械行业的发展动态和企业管理模式等专业实践课程。

3.实践课程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形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包括产品设计与制造实践、工程实践与管理、产学研结合实践等实践课程。

三、教学方法:本专业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项目研究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四、实习实训:本专业注重实习实训环节,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中德合作办学,本专业将提供学生国际化的学习机会,包括参加德国高校的交流项目、进行德国实习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3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3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3+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部分)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3+4)(专业代码:080202)一、专业简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青岛理工大学较早成立的专业之一(开办于1960年),于2006年获批山东省特色专业,2008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入选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入选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4年获批山东省“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

本专业所在机械工程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学科工程硕士培养领域。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和“泰山学者”设岗学科。

本专业依托的教学科研平台有:山东省机械装备摩擦学与故障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激光绿色高效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青岛市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示范中心、青岛市3D打印工程研究中心、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和实训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山东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5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博士31人,并拥有双聘院士1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3名、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1名、青岛市优秀教师1名,拥有机械设计山东省教学团队。

本专业按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和原则,根据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本专业建设制定了较为完善合理的培养计划,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制造类、机电类、力学类课程,专业课精简而全面,着力面向工程实际,设计了多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大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卓越班)一、培养标准(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基本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以现代设计理论、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为主线的核心应用能力,具备现代科技理念、综合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现代农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包括:(1)具有较高的法制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爱国、爱家、爱岗、敬业。

(2)在设计制造领域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具有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能够承担机械装备设计、制造、分析测试、研究开发等任务。

(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能够在协作团队中作为领导或重要成员有效地发挥作用。

(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具备独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经过4年(弹性学制3~8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机械设计制造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设计制造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机械设计制造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零部件和制造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设计制造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设计制造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机械设计制造问题的三维造型与模拟仿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械设计制造实践和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机械设计制造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机械设计制造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质疑能力: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基础,自觉地发现问题,运用自身已有知识水平和经验解决问题。

二、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数控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等。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思政课实践教学,机械零部件测绘,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系统虚拟仿真设计实训,数控编程CAD/CAM实训,工程训练,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典型机械产品制造工艺与装配实训,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典型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现代企业生产流程及管理实习,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等。

四、毕业及学位要求学制4年(弹性学制3~8年),应修学分为180学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49学分。

学生达到毕业要求中所规定的各项能力,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比例结构六、课程框图七、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本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现代科技理念、综合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械装备设计及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如下:(1)具有法制意识和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爱国、爱家、爱岗、敬业。

(2)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机械装备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分析测试、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的专业知识,能够承担机械装备设计制造的任务,主要服务于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

(3)具有良好的工程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或协助他人创新性的完成机械装备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规划及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4)具备良好的工程师职业道德,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具备独立解决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毕业要求及二级指标注1:在毕业要求的二级指标中,K表示知识要求(Knowledge),A表示能力要求(Ability),Q表示素质要求(Quality)。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问题。

K1-1: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

K1-2: 系统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工程力学知识;K1-3:系统掌握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机制工艺学、液压气压传动、电工电子技术等机械工程基础知识。

K1-4: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机械工程专业知识,了解其技术前沿及发展趋势。

K1-5:具有一定的工程材料、控制工程、管理学等基础知识。

A1-1:能够利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问题进行分析、简化、抽象和描述。

A1-2:能够利用数学和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知识对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并将求解结果应用于工程问题的解决。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床装备自动化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K2-1:具有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A2-1:具有机械工程领域必需的工程制图、分析计算、试验测试技能。

A2-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床装备自动化问题的输入条件、约束关系和输出参数。

A2-3 能够根据数学模型或实验数据,利用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科学原理定性分析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问题的内在影响规律,获得有效结论。

A2-4 能够通过纸质文献、电子文献检索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借鉴先进知识、技术和观点分析复杂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的新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并制造满足特定需求的机床零部件、机械装备或相应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及制造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K3-1 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了解或熟悉有关的创新设计方法。

A3-1 能够应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理论、电工电子技术等分析、解决一般机械工程问题,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统和工艺流程。

A3-2 能够根据市场信息,利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对特定需求的机床零部件、机械装备产品进行规划和概念设计。

A3-3 能够根据机械装备性能需求和产品定位,进行机械装备整机设计。

A3-4 能够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机床零部件、机械装备以及零部件制造工艺流程。

Q3-1 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将创新设计融入机械装备概念设计、总体设计及零部件设计,并能够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及其他社会、健康、法律、文化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A4-1掌握文献检索、信息分析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应用多学科原理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的能力。

A4-2 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一般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或仿真分析,综合数据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A4-3 能够基于工程科学原理及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对金属切削原理、液压与气动原理等进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A5-1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语言、数学软件工具编程对工程问题进行模拟计算,能够使用CAD、CAE、CAM工程软件对机械结构或电气系统进行设计和仿真计算,对设计、仿真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有效的结论,并理解由于工程问题抽象简化和求解过程对仿真结果适用性的影响。

A5-2 能够针对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先进软件工具和测试设备,对机械装备的结构设计、结构优化、材料选择、制造工艺、自动控制等进行分析、测试,并能对结果有效性进行判断、对结果反映的问题进行科学地诊断分析。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械工程实践和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K6-1:了解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地位及其发展的社会制约因素。

Q6-1:能够基于机械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一般机械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和履行应该承担的责任。

Q6-2:能够基于机械工程背景知识,评价机械装备产品及零部件设计对安全、健康、社会文明等的影响,并理解和履行应该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Q7-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A7-1:能够理解和评价传统机械装备制造中能源消耗、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

A7-2:能够理解和评价绿色制造技术及可持续制造工艺对大气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K8-1: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军事理论和国防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