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主要仪器介绍: 本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有南大万和的 HK-2A 超级恒温水浴, 北京普析通用仪 器有限责任公司的 TU-1901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以及 inolab740 酸。 1.HK-2A 超级恒温水浴
仪器由循环水系统、加热器、搅拌器、智能控温等组成,功率 1200W,控温 范围为 3℃-100℃,测温和目标温度双显示,全数字化目标温度设定。控温精度 ±0.05℃(低扰动环境±0.02℃) ; 、分辨率:0.01℃、泵流量≥6 升/分。 2.TU-1901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 190nm~900nm 波长准确度:±0.3nm(开机自动校准) 波长重复性:0.1nm 光谱带宽: 0.1nm、0.2nm、0.5nm、1.0nm、2.0nm、5.0nm 杂散光: ≤0.01%T(220nm , NaI ; 340nm,NaNo2) 光度方式: 透过率、吸光度、反射率、能量 光度范围: -4.0~4.0Abs
1.0
B
0.5
0.0
-0.5
-1.0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来自百度文库
A
最后一组数据偏离较大,故舍去后再作图得 PKa=4.21602 此时,Ka=10^(-4.21602)=6.081*10^(-5) 绝对误差:Δ Ka=(6.081-7.943)*10^(-5)=-1.862*10^(-5) 相对误差:ε Ka=1.862/7.943*100%=23.44%,误差尚可。
X D D1 D2 D
代入得: lg
D D1 PH PK a D2 D
在测定 D1、D2 后,再测一系列 PH 下的溶液的光密度,以 lg
D D1 对 PH 作 D2 D
图应为一直线,由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可求出 PKa,从而可得该物质的电离平衡常 数。 二.实验部分: 1.实验仪器及试剂: TU-1901 紫外分光光度计 1 台, 超级恒温水浴 1台
但是由线性图像可以看出:
Equation Adj. R-Square y = a + b*x 0.92271 Value B B Intercept Slope -5.04284 1.38262 Standard Error 0.61973 0.16224
2.0
B Linear Fit of B
1.5
分光光度法测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
隋学林 (PB10206220)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高分子化学 230026 安徽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摘要:本实验利用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不同 pH 条件下溶液的吸光度,从而得 到吸光度和 pH 的关系曲线,然后由线性拟合的结果计算出溴酚蓝(BPB) 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 关键词:溴酚蓝 电离常数 分光光度法 一.前言: 波长为的单色光通过任何均匀而透明的介质时,由于物质对光的吸收作用而 使透射光的强度 I 比入射光的强度 I0 要弱,其减弱的程度与所用的波长有关。 又因分子结构不相同的物质, 对光的吸收有选择性,因此不同的物质在吸收光谱 上所出现的吸收峰的位置及其形状, 以及在某一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峰的数目和峰 高都与物质的特性有关。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 的, 这一特性不仅是研究物质内部结构的基础, 也是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的基础。 根据贝尔—郎比定律,溶液对于单色光的吸收,遵守下列关系式: I D lg 0 K l C I 式中,D-消光(或光密度) ; I/I0-透光率; K-摩尔消光系数,它是溶液的特性常数; l-被测溶液的厚度(即吸收槽的长度) ; C-溶液浓度。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 将每一种单色光, 分别、依次地通过某一溶液,测定溶液对 每一种光波的消光。 以消光 (D) 对波长 () 作图, 就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分光光度曲线, 或吸收光谱曲线,如图 6-1 所示。由图可 以看出,对应于某一波长有着一个最大的 吸收峰,用这一波长的入射光通过该溶液 就有着最佳的灵敏度。 从(1)式可以看出,对于固定长度的 吸收槽, 在对应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 ) 下, 图 6-1 分光光度曲线 测定不同浓度 C 的消光,就可以作出线性 的 D-C 线,这就是定量分析的基础。也就是说,在该波长时,若溶液遵守贝尔- 郎比定律,则可以选择这一波长来进行定量分析。 以上讨论是对于单组分溶液的情况,如果溶液中含有多种组分,情况就比较 复杂,要进行分别讨论,大致有下列四种情况: 1、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特征吸收不相重叠,既在波长1 时,甲物质显著吸收而其 他组分的吸收可以忽略;在波长2 时,只有乙物质显著吸收,而其他组分的吸收 微不足道,这样便可在1、2 波长下分别测定甲、乙物质组分。 2、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吸收带互相重叠,而且他们都遵守贝尔-郎比定律,对几
inolab740 酸度计 1 台, 10mL 移液管 3 支, 25mL 移液管 1 只, 100mL 容量瓶 7 个, -5 -3 5×10 mol·dm 的溴酚蓝溶液, 1 mol·dm-3 的 HCl 溶液 0.2 mol·dm-3NaOH 溶液
50mL 移液管 1支 比色皿 2个 小烧杯 2个 -3 0.1mol·dm 的 HCl 溶液 0.1 mol·dm-3NaOH 溶液 0.1 mol·dm-3 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Equation y = a + b*x 0.9844 Value B B Intercept Slope -4.21602 1.13878 Standard Error 0.2358 0.06401 Adj. R-Square
1.0 0.8 0.6 0.4 0.2
B Linear Fit of B
[H ][A ] 其平衡常数为: K a [HA]
溶液的颜色是由显色物质 HA 与 A-引起的, 其变色范围 PH 在 3.1~4.6 之间, 当 PH3.1 时,溶液的颜色主要由 HA 引起的,呈黄色;在 PH≥4.6 时,溶液的颜 色主要由 A-引起,呈蓝色。实验证明,对蓝色产生最大吸收的单色光的波长对 黄色不产生吸收,在其最大吸收波长时黄色消光为 0 或很小。因此,本实验我们 所研究的体系应属于上述讨论的第一种情况。用对 A-产生最大吸收波长的单色 光测定电离后的混合溶液的消光,可求出 A-的浓度。令 A-在显色物质中所占的 分数为 X,则 HA 所占的摩尔分数为 1-X,所以 X K [A ] a 1 X X lg P H lg K a 或者写成: 1 X 根据上式可知,只要测定溶液的 PH 值及溶液中的[HA]和[A-],就可以计算 出电离平衡常数 Ka。 在极酸条件下,HA 未电离,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由 HA 引起,溶液呈黄色。 设此时体系的消光度为 D1;在极碱条件下,HA 完全电离,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 由 A-引起,此时的消光度为 D2,D 为两种极端条件之间的诸溶液的消光度,它随 着溶液的 PH 而变化, D=(1-X)D1+XD2。
B
0.0 -0.2 -0.4 -0.6 -0.8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A
以上两结果表明, 最后一组数据存在明显误差, 第二个结果明显更接近标准数值, 但误差仍然不小。 误差分析: 1.温度维持中存在误差:实验中,维持测量时各量均在 25 摄氏度难度较大,可 能对实验结果带来一定影响。由于当天温度较低,在将容量瓶取出,置于室温下 时,温度降低较快。而 PH 测量、样品扫谱等过程都需要在室温下暴露较长的时 间,不可避免的使实验过程的温度值,低于理论值。
个组分即可在几个适当的波长进行几次吸光度的测量,然后列几个联立方程式, 即可求分别算出几个组分的含量。 3、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吸收带互相重叠,但不遵守贝尔-郎比定律。 4、混合溶液中含有未知组分的吸收曲线。 第 3、4 种情况比较复杂,这里不作讨论。 本实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 溴酚蓝是一种酸 碱指示剂, 本身带有颜色且在有机溶剂中电离度很小,所以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法 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很难测定其电离平衡常数。 而分光光度法可以利用不同波长 对其组分的不同吸收来确定体系中组分的含量,从而求算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 数。 溴酚蓝在有机溶剂中存在着以下的电离平衡: HA→H++A-
2.测量 PH 是的误差: 测量时,溶液暴露在空气时间过长而使溶液浓度发生改变 均会对实验结果引入误差。 3.由于本实验极酸极碱的溶液是由别人提前配制,待本人测量时已产生变化, 使极酸极碱的状态与标准要求不同,引起计算误差。 4.经测, 实验拟合曲线的斜率为 0.92271 和 0.9844, 与理论值 1 有一定的偏差, 可能与系统误差有关,也可能是实验操作中各种误差在拟合曲线上的表现。 5.比色皿表面水渍较难以擦除, 且笔者发现水渍对测定数据的波动有明显影响, 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误差。 6.一组未测完三次又进行下一组的测量,不得不在测完下一个三组后补充前组 实验,造成一定误差。 结论: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体系的 PH 以及吸光度,进而计算体系的电力平衡 常数。从实验结果来看,在去掉最后一组偏离较大的数据后,所得结果为 Ka=6.081*10^(-5) ,与标准值所差尽管相对误差较大,但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之内,故可认为此方法基本可以完成对电离常数的测量。 讨论: 本次试验的拟合曲线斜率应该为 1,而本次数据约为 1.38,可以认为此乃实验 的误差所致。 笔者认为极酸极碱应用第一个人配成后的直接测量数据或者每个人 都应配制然后测量, 否则在处理数据是使用的极酸极碱的吸光度就会不准确而引 起误差。 在实验中每组吸光度都要测量三次,笔者两次忘记了要测进行三次测量 的操作,浪费了大量试剂及药品,且造成了误差较大。 体会与认识: 本实验大量的操作时间消耗在配制溶液之上, 通过本实验熟练了配制溶液的操 作,而且进一步熟悉了兰波-比尔定律;通过本实验,基本掌握了此种测定电离 常数的方法以及 TU-1901 紫外分光光度计和 inolab740 酸度计的使用, 了解了酸 度对 BPB 的影响,以及缓冲溶液的使用。
光度准确度: ±0.002Abs(0~0.5Abs); ±0.004Abs(0.5~1.0Abs); ±0.3%T(0~ 100%T) 光度重复性:0.001Abs(0~0.5Abs);0.002Abs(0.5~1.0Abs) 基线平直度:±0.001Abs 基线漂移: 0.0004Abs/h(500nm, 0Abs 预热 2 小时后) 光度噪声: ±0.0004Abs inolab740 酸度计 量程:pH:-2.000…+19.999,-2.00…+19.99pH; 准确度:pH:±0.004/±0.01pH;温度:±0.1K 2.实验步骤: A.打开恒温水浴,开启计算机及 TU-1901 紫外分光光度计 -5 -3 B.取 7 只 100mL 的干净容量瓶,分别加入 20mL 5×10 mol·dm 的 BPB 溶液, 再分别加入 50ml0.1 mol·dm-3 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加入的 HCl 和 NaOH 的 量以下表为准,再加稀释至刻度。可分别得到不同 PH 值下的 BPB 溶液。 溶液号 PH 值 X( dm-3HCl) 溶液 PH 值 X( dm-3NaOH) 1 0.1 mol· 1 0.1 mol· 号 1 ~3.2 16.00mL 5 ~4.2 3.00mL 2 ~3.4 10.00mL 6 ~4.4 7.00mL 3 ~3.6 6.00mL 7 ~4.6 11.00mL 4 ~3.8 3.00mL C.不同酸度下,溴酚蓝溶液 pH 值的测定。 将上述七种不同酸度的溴酚蓝溶液用酸度计测量相应的 pH 值。 使用之前分别用两分标准样进行标定。 D.不同酸度下,溴酚蓝溶液吸光度 D 的测定。 1.第一份样品测定之前, 先用两份蒸馏水确定光谱基线, 再用第一份样 品测定光谱, 确定最大波长。 在最大波长下用两份蒸馏水进行光度校零 后,测定低分样品的透光度,平行测定三份。 2.依次测定 2-7 份样品的光谱及透光度,每次透光度平行测定三次。 3.取两只 100mL 容量瓶,分别加入 20mL5×10-5 mol·dm-3 的 BPB 溶液。 在一支容量瓶中加入 50mL0.2 mol·dm-3 的 NaOH 溶液稀释到刻度,得 BPB 的极碱溶液,在另一支容量瓶中加入 1 mol·dm-3 的 HCl 溶液 10mL, 稀释至刻度,得 BPB 的极酸溶液。 4.在分光光度计上迅速测量极酸溶液、极碱溶液的吸光度 D1 和 D2,测 量结果应表明,极酸时溶液呈黄色,在max 情况下,测得的吸光度为 0。 三.结果与讨论: 由七组数据的波谱图可以看出,最大波长基本在 591nm 与 592nm,期间的波动 可能由于仪器的不稳定性引起,故可推测 PH 对吸收的最大波长基本没有影响。 由七组数据线性拟合图可得其 PKa=5.04284 故 Ka=10^(-5.04284)=9.061*10^(-6) ,而标准 Ka=7.943*10^(-5) 绝对误差:Δ Ka=(0.9061-7.943)*10^(-5)=-7.0369*10^(-5) 相对误差:ε Ka=7.0369/7.943*100%=88.59%,误差极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