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知识及案例

合集下载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14
预防措施
5.可以加大设备本身的强度或设置防爆墙,把 爆炸封在里面,防止放出火焰和烟伤及其它建 筑物、人员或设备。 6.要防止积尘:一是除尘设备的处理风量必须 略大于其配套主机所有机台排风机的风量总和, 使输出管网系统在运行时处于负压状态;二是 建筑物穿管处应密封,防止积尘二次飞扬。
15
预防措施
4
粉尘爆炸条件
几种常见物质的爆炸下限:
粉尘类别 云状粉尘自燃点℃ 爆炸下限g/m3 最大爆炸压力Mpa

镁 锌 铁 烟煤
645
520 680 315 610
35
20 500 120 35
0.61
0.44 0.09 0.17 0.31
5
粉尘爆炸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 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 体。
17
预防措施
10.严格控制点火源。对于需要粉碎的物质必须经过 严格筛选、去石和吸铁,以免杂质进入粉碎机内产 生火花。易燃粉尘场所的电气设备应严格按照《爆 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安装,达到整体防爆要求,使用不易产生静电、撞 击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并采取静电接地保护措施。
18
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宣导
目录 / CONTENTS
01/粉尘爆炸 介绍
02/粉尘爆炸 条件
03/粉尘爆炸 过程
04/粉尘爆炸 因素及特点
05/预防措施
06/事故案例
粉尘爆炸介绍
定义
粉尘爆炸,指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 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 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 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 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粉尘爆炸是一种由于粉尘积聚和扩散所引起的爆炸事故。

由于粉尘颗粒的细小和可燃性,一旦发生点火源,会迅速引发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以下是一起粉尘爆炸事故的案例。

案例:2024年,美国堪萨斯州一家大型糖果工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当时,厂内使用大量糖粉,可可粉等制作糖果产品。

由于工厂长期存在未清理的粉尘积聚问题,加之通风设施老化,容易导致粉尘扩散,形成爆炸的条件。

事故发生在一天的早晨。

工人们正在糖果生产线上工作,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整个工厂被一片火光所包围。

爆炸造成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工厂设备和建筑物被毁坏。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机制,消防部门和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展开救援和灭火工作。

调查发现,粉尘爆炸是由于仓储区域内未清理的粉尘积聚而引发的。

糖果工厂虽然使用粉尘收集设备,但由于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善,大量的糖粉和可可粉积聚在设备和管道中,形成可燃粉尘云。

当云状粉尘遇到点火源时,爆炸就会发生。

而在堪萨斯州这起事故中,点火源是由静电火花引发的。

这起事故引起了全美国糖果制造业的广泛关注。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发生了多起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正因为此,2024年起,美国政府开始对粉尘爆炸进行严格的监管,制定了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加强粉尘清理和防爆形势。

为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粉尘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清理设备和通风系统,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

其次,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员工了解粉尘积聚和扩散的危险性,以及如何正确操作和应对紧急情况。

最后,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粉尘防爆设备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粉尘的生成和扩散。

粉尘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事故
5
火灾&爆炸防治实验室 (一)秦皇岛“2.24”重大粉尘爆炸事故
秦皇岛骊骅淀粉公司“2.24”重大粉尘爆炸事故(2010年)
6
火灾&爆炸防治实验室 (二)苏州昆山“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秦皇岛骊骅淀粉公司“2.24”重大粉尘爆炸事故(2010年)
2. 事故原因
间接原因
• 生产管理不善。当5 号、6 号振动筛出现堵料故障时,没有及时采取停止 送料措施,造成振动筛处及其附近平台大量淀粉泄漏、堆积。
• 未根据行业特点及存在的固有危险,认真贯彻执行粉尘防爆安全等国家标 准要求。
• 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粉尘防爆知识欠缺,对粉尘爆炸危害 认识不足,在淀粉清理和设备维修作业中违规操作。
• 事故厂房2000 年建成,原设计功能为仓库。2008 年公司将仓库西段北 侧的24m×12m 的区域改造为淀粉生产包装车间,改变了原仓库的性 质,改、造项目的设计对粉尘防爆考虑不完善,防火防爆措施、管理没有 相应跟进。
8
火灾&爆炸防治实验室 (二)苏州昆山“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苏州昆山中荣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2014年)
2.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除尘系统
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 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 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 因没有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 各吸尘口喷出,导致全车间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 造成群死群伤。
10
火灾&爆炸防治实验室 (二)苏州昆山“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危害与防范措施

粉尘爆炸危害与防范措施

二、粉尘爆炸国内外案例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辅料包装厂车纽车间除尘室发生粉尘爆 炸事故,造成5人受伤。
乌苏市新疆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个生产车间发生粉尘爆炸, 引发该车间失火。
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拋光车间在 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目前已造成75死、200多伤。
二、粉尘爆炸国内外案例
粉尘爆炸危害与防范措施
金华市高鑫安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粉尘爆炸危害与防范措施
一、粉尘爆炸相关概念
二、粉尘爆炸国内外案例 三、粉尘爆炸分类 四、粉尘爆炸形成机理及危害
五、粉尘爆炸安全防范措施
六、粉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
一、粉尘爆炸相关概念
粉尘爆炸
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又称之为爆炸性粉尘),当达到爆 炸下限以上,遇点火源瞬间发生燃烧,产生高温致使有限空间内 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增大,产生声响的过程。
二次爆炸
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 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而发生的连续爆炸。
一、粉尘爆炸相关概念
可燃粉尘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
场所惰化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物质,使粉尘混合物失去爆 炸性的技术。
美国1900~1956年共发生粉尘爆炸事故1000余起,美国仅在1965 年一年中,就发生工业粉尘爆炸事故1173次,损失达1194万美元, 死亡681人,受伤1791人。
日本1952~1979年也发生此类事故200余起; 德国1965—1980年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
二、粉尘爆炸国内外案例

粉尘爆炸及防范

粉尘爆炸及防范
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曾发生世界上最大 的煤尘爆炸,死亡1549人,重伤246人。
1987年3月15日,黑龙江省哈尔滨亚麻厂 发生亚麻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8人死亡,65 人重伤,112人轻伤。
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龙煤集团七台河 分公司瓦斯引发煤粉爆炸, 导致171人死亡, 4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3 4293万。
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 了29条生产线,300多个工位。
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 置,除尘能力不足。
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 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
6、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 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泄放要考虑的因素:
▪ 爆炸后火焰的影响 ▪ 反作用力 ▪ 雪灾、雨水影响
55
(4)粉尘爆炸保护措施
泄放到墙外, 应避免直接泄放到屋内!
56
(4)粉尘爆炸保护措施 (b)抑爆
▪ 早期探测,觉察到爆炸 ▪ 启动发射筒 ▪ 把灭火剂喷进容器 ▪ 抑制爆炸和隔离燃烧 的物料 ▪ 设备停车
57
(4)粉尘爆炸保护措施 (c)隔爆
▪ 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到位是造成这
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缺失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之一。双马公司在造粒包装车间随意动火,维修人员在没 有办理《动火作业票》的情况下,违章焊接作业;当班电 工没有办理《临时用电作业票》,违章接电焊机临时电源。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
粉尘爆炸预防技术措施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生产,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1) 厂房设计与生产工艺布局违法违规。
–事故车间厂房原设计建设为戊类,而实际使用应为乙类,导致一 层原设计泄爆面积不足,疏散楼梯未采用封闭楼梯间,贯通上下 两层。事故车间生产工艺及布局未按规定规范设计。
5.6%
金属
化学品 硅粉
5.6% 6.9% 食品 11.1%
硅粉 化学品 煤粉 制药粉尘 饲料 硫磺 塑料
木材
纺织纤维 16.7%
1、粉尘爆炸事故统计 2005~2015年 我国粉尘爆炸次数 按省份统计
1.4% 1.4%
1.4% 1.4%
1.4% 1.4% 1.4%
8.2 昆山中荣 铝合金轮毂打磨抛光粉尘爆炸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 工艺布局
8.2 昆山中荣 铝合金轮毂打磨抛光粉尘爆炸
–事故车间为铝合金汽车轮毂打磨车间,共设计32条生 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 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
–事故发生时,一层实际有生产线13条,二层16条,实 际总工位数348个。打磨抛光均为人工作业,工具为手 持式电动磨枪(根据不同光洁度要求,使用粗细不同 规格的磨头或砂纸)。
–2012年改造后,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排放管全部连 通,由一个主排放管排出。事故车间除尘设备与 收尘管道、手动工具插座及其配电箱均未按规定 采取接地措施。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 事故过程
8.014年8月2日7时,事故车间员工上班。7时10分,除尘
–直接经济损失3.51 51亿元。
–经调查认定,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金属加工与金属粉生产粉尘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可燃性粉尘爆炸事故案例一、事故案例案例1 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爆炸事故事故概况: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爆炸。

截至2月25日17时,该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事故过程:2月24日16时02分,抚宁县公安消防大队接到群众报警,称骊骅淀粉公司发生爆炸,数人被困。

抚宁中队迅速出动3辆水罐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车和26名指战员赶赴现场,并请求支队指挥中心增派力量增援。

辖区抚宁中队4辆消防车于16时11分到达现场。

经侦查发现,爆炸的是淀粉四车间,车间中间部位房顶坍塌,南北部分墙体向外倒塌。

事故原因:经专家现场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为车间淀粉所致。

案例2 苏州市昆山市昆山铝粉爆炸事故事故概况:2014年8月2日7时34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二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事故发生后30日报告期,共有97人死亡、163人受伤(事故报告期后,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陆续死亡49人,尚有95名伤员在医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事故过程:2014年8月2日7时,事故车间员工上班。

7时10分,除尘风机开启,员工开始作业。

7时34分,1号除尘器发生爆炸。

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向车间传播,扬起的除尘系统内和车间集聚的铝粉尘发生系列爆炸。

当场造成47人死亡、当天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8人,185人受伤,事故车间和车间内的生产设备被损毁。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此次事故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遇明火导致爆炸。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

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

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关于粉尘爆炸事件及安全分析事故概况: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1、粉尘爆炸概念?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3、粉尘爆炸的爆炸原理?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

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

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粉尘爆炸案例学习

粉尘爆炸案例学习

1974.5.1 Sioux City
• 玉米淀粉加筒仓爆炸。
• 工作楼顶部被炸塌,混凝土碎块散落在筒仓140范围内。 • 死4人,伤1人。死伤的人员中4个在列车卸粮坑附近,1人在工
作楼底部廊道。大多为被碎块和粮食砸死或掩埋。
1975,Davenport, Robin Hood面粉 加工厂爆炸
时间:1975年5月23日 损失:加工车间及筒仓严重被毁 伤亡:1死,6伤,2失踪(当时报纸的报道) 混凝土碎块飞散范围:90m,2公里里外能听到响声。
1975 林肯市,Far-Mar公司筒仓爆炸,顶部工作间倒塌
1975 林肯市,Far-Mar公司筒仓爆炸,顶部工作间倒塌
1976 美国, 好牧场公司 Inc 筒仓爆炸
时间:1976.2.23 地点:德克萨斯州好牧场公司, 伤亡:9死,25伤 损失:5000万美元。主要的筒仓450m长,90m高,1半以上被 毁。后推到重建。 原因:焊接火焰
秦皇岛骊骅淀粉爆炸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 工作人员在进行三层平台清理、维修振动筛和清 理平台淀粉时,使用了铁质扳手、铁质钳子、铁锨 等铁知工具,产生了机械撞击和摩擦火花,导致“ 初始爆炸”发生。包装间、仓库设备和地面积尘严 重,导致“二次爆炸”发生。
骊骅淀粉爆炸车间事故现场
秦皇岛骊骅淀粉车间事故后内部

我国粮食粉尘爆炸事故
2002年1月9日,安徽丰原集团淀粉糖车间麦芽糊精包
装工段发生粉尘爆燃事故,16人肢体外露部分被灼伤 ,1人腿部骨折。事故原因:电焊时,同时拆卸除尘 器软连接,粉尘从软连接中泄漏出形成粉尘云,被电 焊渣点燃。 2002年1月9日,上海大江饲料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导致8人受伤。事故原因是工作人员不按照工作安全 规程拆除搅拌机(动火)。

《粉尘爆炸》课件

《粉尘爆炸》课件
某铝粉仓库爆炸事故
国际粉尘爆炸案例
案例一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家煤 矿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
案例二
印度尼西亚一家椰壳活性 炭加工厂发生的粉尘爆炸 事故
案例三
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家谷物 加工厂发生的粉尘爆炸事 故
案例分析总结与教训
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的粉尘爆炸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作业场所 的通风不良、粉尘浓度过高、作业人员违规操作以及缺乏安全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
热辐射强
粉尘爆炸产生的高温、高速气 流和火焰会产生强烈的热辐射 ,对周围的人和物造成伤害。
有害气体多
粉尘爆炸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 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粉尘爆炸的危害
01
02
03
04
人员伤亡
粉尘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 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或死亡

财产损失
粉尘爆炸会烧毁周围的建筑物 、设备等财产,造成严重的经
参考文献
粉尘爆炸
指在封闭空间内,可燃性粉尘与 空气混合物在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到火源产生燃烧并迅速传播,
最终导致爆炸的现象。
粉尘爆炸的特点
燃烧速度快、爆炸压力大、破坏力 强,且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粉尘爆炸的危害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 染。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训
企业应加强粉尘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控制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 内;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事 故隐患。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01

粉尘爆炸案例及原理

粉尘爆炸案例及原理

粉尘爆炸案例及原理在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它们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粉末。

如果这些尘埃和粉末遭到点燃或爆炸,将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粉尘爆炸的案例和原理。

粉尘爆炸的案例1. 三二化工爆炸事故三二化工爆炸事故,是指2007年11月13日在湖南省安化县发生的一次巨大的爆炸事故,事故造成70人死亡,超过600人受伤。

发生爆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厂的自然气泄漏,引发了气体的堆积,而且工作人员在各个关键的环节都犯了违规行为。

2. 臭氧板式蒸发器爆炸案例2019年4月11日晚8点,在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化工废品加工厂,数名工人正在进行板式蒸发设备的维修作业时,突然爆炸起火,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工厂的爆炸原因是由于在沸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积聚引起的。

同时,事故工厂的生产安全控制很差,没有有效的安全培训和巡检。

3. 台湾机场爆炸案例2017年7月20日,台湾高雄机场爆炸事件发生,造成了48人受伤。

起爆原因是因为车间内的粉尘积聚太多。

另外,事故现场没有完善的灭火设备。

这些案例都表明我们不能小视粉尘和尘埃所带来的风险。

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和控制粉尘的排放。

粉尘爆炸的原理当存在粉尘和尘埃在同一空间中,当环境中存在点火源时,粉尘会在点燃时快速燃烧或爆炸。

粉尘爆炸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严重溢出 (silo dusting),扩散到诱导 (induction),加速 (acceleration)和爆炸 (ignition and explosion)。

•严重溢出 (silo dusting): 在这一阶段,凝聚在纤维和其他出口处的粉尘等粉末气体的大小不一的颗粒正在被排放出来。

这种情况通常在卸载物料时发生,例如开启大门或细管道。

•扩散到诱导 (induction): 在这个阶段中,粉尘向外扩散,形成的流体化云在云中间带有高浓度的粉尘,这样会使粉尘易燃。

在这个云中,粉尘颗粒十分细小,在空气中的浓度非常高。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案情介绍]案例一1982年12月,我国南方某港口的粮食储存筒仓,由于电焊作业飞溅的火花点燃了管道内悬浮的小麦粉尘,引起猛烈爆炸。

接着21个筒仓内的小麦粉尘相继爆炸,炸伤7人。

整套国外引进的设备完全损毁,多幢楼房被震塌,一些建筑构件被抛出80余米远,损失惨重。

案例二1977年12月22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耸立在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一个谷物储存筒仓发生粉尘爆炸,从提升塔中腾起的火球高达30米,爆炸产生的振动波传至16公里以外。

73座筒仓中有48座遭严重破坏。

这起事故造成36人死亡,9人受伤。

两天之后,已经扑灭的火灾又重新燃烧起来。

据分析,是传送装置在抢险过程中因磨擦生热.再度引起现场谷物粉尘着火爆炸。

案例三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发生猛烈爆炸,爆炸首先发生在地下约12米深的除尘室,安装在里面的十余吨重的机器被巨大的气浪冲上地面;与其相关地面建筑如电动换气室、变电所等全部摧毁。

爆炸顺着几百米的地下通道扩展,凡是所能触及的一切瞬间都遭到残酷的破坏;连成一片的36000平方米厂房,被炸毁9500平方米,268台机器设备遭毁损,54人丧生,1821人受伤。

事后查明原因,是亚麻粉尘爆炸。

案例四1986年5月22日,延边亚麻厂制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736千方米厂房被毁,50台机器受损,4人丧生,15人受伤。

国外,因粉尘爆炸引起的事故也相当多。

1977年12月,发生在美国的一次粉尘爆炸造成65人死亡,80余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许多属于普通货物的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产生粉尘。

农业产品中主要有面粉、玉米粉、土豆粉、黄豆粉、糖粉、木粉、以及烟草、茶叶的粉尘;动物产品也会有粉尘,如鱼粉、奶粉、骨粉等;金属(包括矿产品)也会有粉尘产生,如镁粉、铝粉、硫磺粉等等。

粉尘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混合,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只要一遇到火星,就会发生燃烧,这种燃烧能以极快的速度扩大,通过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将热量迅速传给周围悬浮的粉尘,使它们也受热燃烧。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 训,让他们熟悉应 急预案的内容和流 程,提高应急响应 能力。同时,加强 对应急预案的宣传, 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和自我保护意识。
预案的演练和评估: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 提高应急队伍的实 战能力。演练后进 行评估,总结经验 和不足,不断完善 和优化预案。
预案的实施和管理: 在粉尘爆炸事故发 生时,迅速启动应 急预案,按照预案 要求进行救援和处 置。同时,加强现 场管理和安全监管, 确保救援工作的安 全和有效性。
吸烟:在禁烟区域吸烟,烟蒂可能引燃粉尘
缺乏安全措施
未安装防爆 设备
未定期清理 粉尘
通风不良
缺乏安全培 训和意识
人员操作不当
人员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事故发生 设备缺陷: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或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环境因素: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存在点火源等 管理不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粉尘浓度、加强通风、使用防爆设备等。
粉尘爆炸的特点
粉尘浓度达到爆 炸极限
存在点火源
受限空间或相对 封闭环境
粉尘悬浮且易积 累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某化工厂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事故地点:某化工厂 事故原因:设备故障导致粉尘浓度超标,引发爆炸 人员伤亡:造成XX人死亡,XX人受伤
现场处置与救援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疏散现场人员,确保安全撤离。 采取措施控制火势蔓延,如使用灭火器、水枪等。 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寻求专业救援。
事后处理与教训总结
应急处理措施:迅速切断电源,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开展救援工作
事后处全管理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14
预防措施
5.可以加大设备本身的强度或设置防爆墙,把 爆炸封在里面,防止放出火焰和烟伤及其它建 筑物、人员或设备。
6.要防止积尘:一是除尘设备的处理风量必须 略大于其配套主机所有机台排风机的风量总和, 使输出管网系统在运行时处于负压状态;二是 建筑物穿管处应密封,防止积尘二次飞扬。
15
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宣导
目录 / CONTENTS
01/粉尘爆炸 介绍
02/粉尘爆炸 条件
03/粉尘爆炸 过程
04/粉尘爆炸 因素及特点
05/预防措施 06/事故案例
粉尘爆炸介绍
定义
粉尘爆炸,指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 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 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 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 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012年8月5日16时50分左右,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一个体铝锁抛光加工场发生爆 炸事故,导致加工场及相连民房共5间房屋相继倒塌并起火,爆炸燃烧面积约200平 方米,造成13人死亡、15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此外,近年来还有3起较大以上 铝粉尘爆炸事故,分别是:2009年3月11日,承建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的中国铁道建 筑总公司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安徽公司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吕城镇租住 的生活用房,为原制造铝粉的废弃厂房,在工人入住后,废弃厂房残留的铝粉因受 潮热积累的原因发火,并导致爆炸,造成11人死亡、20人受伤。2011年4月1日,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渡镇浙江宏威车业有限公司发生铝粉尘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 亡。2011年5月20日,四川省成都市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发生铝粉尘 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5人受伤。

粉尘爆炸基本知识

粉尘爆炸基本知识
原因分析
铝粉厂的粉尘长期积聚,遇到火源后迅速燃烧导致爆炸。运输设备 老化、操作不当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预防措施
加强通风,定期清理粉尘,使用防爆设备,严格控制火源等。
案例三:某电池厂的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描述
某电池厂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粉尘遇到火源后 发生了爆炸。爆炸造成 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粉尘爆炸应急预案,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以及应急处理流程。
定期演练
根据制定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 练,提高员工应对粉尘爆炸事故的 能力。
评估与修订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 实际演练情况进行修订,确保预案 的有效性。
应急设备的配置与使用
配置应急设备
04
粉尘爆炸的预防与控制
Chapter
降低粉尘浓度
01
02
03
粉尘度监测
安装粉尘浓度监测设备, 当粉尘浓度达到危险水平 时及时发出警报。
通风除尘
通过增加通风量、使用除 尘设备等方式降低粉尘浓 度。
避免堆积
及时清理生产现场的粉尘 ,避免粉尘堆积过厚。
控制空气流动与湍流度
稳定气流
合理设计生产线,避免产生剧烈的气流波动,保持气流稳定。
避免狭缝和死角
避免生产线中出现狭缝和死角,防止粉尘在这些区域积累。
控制进风口和出风口
合理控制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和大小,避免产生湍流。
降低氧气含量与压力
使用惰性气体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惰性气 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降低氧气含量。
安装氧含量监测仪
安装氧含量监测设备,当 氧含量过高时及时发出警 报。
控制压力差

粉尘爆炸案例

粉尘爆炸案例

粉尘爆炸案例粉尘爆炸危害对众多涉及易燃粉体制备、使用和处理的行业一直构成持续的安全威胁。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粉尘爆炸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粉尘爆炸案例篇1:2010 年2 月24 日15 时58 分,秦皇岛骊骅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骊骅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了淀粉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时,现场共有107人。

事故导致21 人死亡(事发时死亡19 人)、47 人受伤(其中6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773 万。

23 日20 时至24 日8 时,淀粉四车间6 号振动筛工作不正常、下料慢,怀疑筛网堵塞。

24 日凌晨,淀粉四车间工人曾进行了清理。

24 日9 时,淀粉二车间派人清理三层平台(标高5.2m平台)和振动筛淀粉。

11 时左右恢复生产,11 时40 分左右,5 号、6 号振动筛再次堵塞。

13 时30 分左右,淀粉二车间开始维修振动筛。

同时,应淀粉二车间要求,淀粉四车间派4 名工人到批号间与配电室房顶帮助清理淀粉。

24 日下午15 时58 分左右,5 号振动筛修理完成,开始清理和维修6 号振动筛,此时发生了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人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消防队报警。

该公司主要负责人贺俊士接到报警后,立即通过报警系统喊话,启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自救。

16 时02 分抚宁县消防中队接警,16 时12 分消防车到达现场。

粉尘爆炸案例篇2: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特大亚麻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受伤177人,直接经济损失880多万元。

哈尔滨亚麻厂是前苏联援建的我国最大的亚麻纺织厂,1952年投产,当时有职工6250人,生产规模21600锭,固定资产原值8800万元,年产值近1亿元,利税4000万元,创汇2000万美元。

3月15日凌晨2时39分,该厂正在生产的梳麻、前纺、准备3个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

一瞬间,停电停水。

粉尘爆炸案例

粉尘爆炸案例

粉尘爆炸危害对众多涉及易燃粉体制备、使用和处理的行业一直构成持续的安全威胁。

粮食行业是粉尘爆炸的多发行业,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粉尘爆炸事故日益频繁。

粉尘爆炸事故通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粉尘爆炸案例!粉尘爆炸案例篇12014 年8 月2 日上午7 时37 分许,江苏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导致75 人死亡,185 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企业没有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导致粉尘浓度超标,点遇到火源,发生爆炸。

该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

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 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 条生产线,300 多个工位。

除尘能力不足,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

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车间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粉尘爆炸案例篇2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特大亚麻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受伤177人,直接经济损失880多万元。

哈尔滨亚麻厂是前苏联援建的我国最大的亚麻纺织厂,1952年投产,当时有职工6250人,生产规模21600锭,固定资产原值8800万元,年产值近1亿元,利税4000万元,创汇2000万美元。

3月15日凌晨2时39分,该厂正在生产的梳麻、前纺、准备3个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

一瞬间,停电停水。

当班的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

在公安消防干警、解放军指战员、市救护站和工厂职工的及时抢救下,才使多数职工脱离了险区。

4时左右,火势被控制住,6时明火被扑灭。

这起事故,使1.3万平方米的厂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2个换气室、1个除尘室全部被炸毁,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厂房有的墙倒屋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189台(套)机器和电气等设备被掀翻、砸坏和烧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粉尘爆炸、防范知识及相关案例一、粉尘爆炸基础知识(一)什么是粉尘爆炸?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现已发现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条件一般有三种:1. 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2. 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 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通常认为,易爆粉尘只要满足条件1和条件2,就意味着具备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

(二)粉尘爆炸过程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

(三)粉尘爆炸特点1. 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 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

3. 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四)粉尘爆炸的主要危害1. 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部门都时有发生。

如1952—1979年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共546人,其中以粉碎制粉工程和吸尘分离工程较突出,各为46起。

联邦德国1965—1980年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故,分别占32%和25%。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粉尘爆炸的频率为:局部爆炸150-300次系统爆炸1-3次,且呈增长趋势。

我国发生的这些粉尘爆炸尤其是系统爆炸,造成了严重损失,仅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的亚麻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轻重伤177人,直接经济损失882万元。

2. 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例如,某硫磺粉厂,磨碎机内部发生爆炸,爆炸波沿气体管道从磨碎机扩散到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发生了二次爆炸,爆炸波通过爆炸后在旋风分离器上产生的裂口传播到车间中,扬起了沉降在建筑物和工艺设备上的硫磺粉尘,又发生了爆炸。

3. 能产生有毒气体。

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

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大量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二、如何预防粉尘爆炸(一)要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

采用密闭性能良好的设备,尽量减少粉尘飞散逸出,同时要安装有效的通风除尘设备,加强清扫工作。

(二)要控制室内温度。

(三)改善设备,控制火源。

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都要采用防爆电机、防爆电灯、防爆开关。

(四)应事先控制爆炸的范围。

(五)要控制温度和含氧程度。

凡有粉尘沉积的容器,要有降温措施,必要时还可以充入惰性气体,以冲淡氧气的含量。

(六)工厂企业需要一套完善的防爆措施,以下8点措施值得企业学习。

工厂企业防范粉尘爆炸的8项措施:1. 仓储结构设计方面的防爆措施在设计筒仓车间时,要考虑粉尘爆炸问题,尽量使筒仓道线远离办公区和生活区,距离不小于30m,在小于150m的工作间,工作人员不超过10人,可设二个安全出口,疏散梯道宽不小于1.1m,走廊宽不小于1.4m,疏散门宽不小于0.9m,每个仓顶应设独立的人孔和空气置换装置,不能相互连通,主要产尘车间应设泄爆装置,人孔不小于800×800mm。

2. 从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电气的选型和布设采取的主要防爆措施原则是工艺设计合理,选型正确,正常维修,遵守操作规程,控制和消除火源,防止磨擦发热、撞击打火,消除引火、引爆部位,简化工艺流程,避免多次提升,采用防爆式斗提机,设备要有可靠的接地,设有自动报警、自动停车等保护装置,设计制造储运设备时应考虑可拆卸或便于维修。

同时要考虑便于通风除尘和防爆系统正常工作。

从生产设备上要选择符合国家电气法要求的电器,有防尘防爆性能的设备,降低提升机和其他输送机的线速度,减少粮食破损,在原粮输送机上安装永久性磁铁,清除粮中的金属物。

3. 减少产、扬尘点,控制环境粉尘浓度对于储运生产过程中产尘或扬尘岗位,应减少产尘和扬尘点,控制粉尘扩散,降低周围空间的粉尘浓度,使粉尘浓度不超过10mg/m,我们控制了粉尘浓度远于爆炸极限之外,自然也就控制住粉尘爆炸的发生。

4. 除尘和产尘设备的防爆措施对于产尘或除尘系统内,应侧重于消除引火点,提高风速,或分级削减粉尘浓度。

在这里应强调的是,有些人常认为有了通风除尘系统,就可以消除粉尘爆炸的危害。

这是错误的,因通风除尘仅能改变环境粉尘浓度,而把粉尘爆炸的危害性转移到除尘系统内,所以,除尘系统内却常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危险源,如不在除尘系统内采了有效的防爆技术措施,仅靠通风除尘是难于防止粉尘爆炸。

这是国内外粉尘爆炸事故现场证明的一点。

因在除尘系统内粉尘浓度基本都在爆炸极限内,又是一个较封闭的空间,各种撞击、磨擦、静电、明火、阴燃等引火几率高。

在这种条件和环境中,改变粉尘浓度是不客观、也不经济的,我们只能提高运行风速,负压工作,采用防爆风机和防爆电机,消除引火点,在系统内采用阻燃和防静电材料,设有良好的接地,设有泄爆和清扫口,并设有压力、温度等险情预报和监控系统,当系统内出现险情时将自动停止主机工作,各防爆抑爆系统自动工作,生产设备启动前10分钟启动除尘系统,生产设备停止工作10分钟后再停止除尘系统工作。

5. 清除积尘防止爆炸。

防止产尘车间其它部位发生粉尘爆炸主要应加强车间的清扫,消除设备和环境积尘。

清除方式最好采取负压吸附式清扫法,这可避免粉尘“搬家”,或有死角清扫不到。

不宜用喷淋等湿法清扫,因可燃粉尘在一定温度下,易产生可燃气体,挥发在空间。

对积尘的危害不能低估,因它是爆炸最重要最危险的尘源,对于粉尘爆炸积尘状态比悬浮更危险,其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最大,造成的破坏力也最大。

所以有效消除积尘是防止粉尘爆炸的主要措施之一。

6. 泄爆、抑爆与隔爆措施对于粉尘爆炸:一方面是消除形成粉尘爆炸因素,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

另一方面就是控制爆炸范围,减少爆炸所造成的损失。

在那些因某种环境已形成爆炸条件或暂时无法消除爆炸因素的情况下,泄爆、抑爆和隔爆将会减轻或控制爆炸所造成的损失。

在生产有易燃易爆危险物的生产车间的建筑物或生产设备上,都应设有足够泄爆面积的泄爆口,有的可在泄爆口装有盒式泄压灭火器,当某一局部发生爆炸,泄爆膜片被击穿,盒内灭火剂与火焰相混达到自动泄压、灭火和保护设备的目的。

抑爆即在爆炸初始阶段,探测爆炸发生和阻止爆炸发展,控制爆炸在预定的范围内。

目前有一种抑爆控制器,它通过两个红外线探头,同时接到粉尘爆炸的光讯号,可立即启动声、光报警器,在切断电源、停车、关闭隔爆门、开启灭火器等保护设备,其动作时间小于10μs,为防止二次爆炸赢得了时间,也可用爆炸压力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

隔爆是将爆炸通过一定装置隔断,防止爆炸的蔓延和传播。

隔爆可采用化学和物理隔爆或其它隔爆装置,在粮食加工、提升、运输、生产中常用光电控制隔爆门关闭进出料口,隔断爆炸气浪、火焰、传播,避免引起再次爆炸。

7. 消防措施粮食储运生产环境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在扑灭火时,1)要避免将积尘扬起。

2)不易用水灭火。

水易和热及燃烧的粮食发生反应,产生易爆混合物,同时水会使粮食膨胀,会引起筒仓爆裂,要有完备的火灾报警装置,机动车辆要配备火花熄灭器和灭火器材。

8. 加强管理,明确制度,坚持执行,认真检查,提高职工素质对安全生产防爆工作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应将此项工作列入计划,进行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对事故要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技术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对工艺设备、各种电气、通风除尘,检查是否有老化、发热、磨损、撞击火花、强烈振动、接触不良、接地不良、漏电、除尘效率下降等现象,检查车间内孔洞是否有积尘、查现场人员防爆知识掌握和执行情况。

要进行防爆安全教育,讲解粉尘形成爆炸的机理、危害,粮食储运设备易形成爆炸的因素,电气易引爆因素,学习掌握各种预防粉尘爆炸的技术。

加强维修作业的安全操作管理,职工要懂易燃易爆现场作业有关规定,并有本工程操作证,方能上岗。

动火作业前,必须清除现场积尘,特别是设备内外,地面墙壁,同时停车并堵住口、洞和管道,作业完要认真清理。

确认没有残留火星或过热物后,方可离开。

清除积尘需用防爆型真空式吸尘设备。

消防设施管理,对消防器材安全合理选型、合理配置数量、合理摆布位置、正确保管与维护,正确操作使用。

根据生产岗位制度明确职责,并坚持执行,认真检查,向职工讲解防止粉尘爆炸的基本知识,提高其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提高对粉尘爆炸的认识。

不要误以为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也是一种防爆措施,如有些人认为将其产尘车间门窗拆除就可以防止粉尘爆炸了,或者用大量人工代替机械设备也可以防止粉尘爆炸。

这些方法既不科学又不是消除爆炸的根本方法,而是妨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消极做法。

三、爆炸案例(一)国内外重特大案例1913-1973年间美国仅工农业领域,就发生过72次比较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

1952—1979年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共546人,其中以粉碎制粉工程和吸尘分离工程较突出,各为46起。

1965—1980年,联邦德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故,分别占32%和25%。

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煤尘爆炸,死亡1549人,重伤246人。

(二)近年粉尘爆炸案例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粉尘爆炸起火,造成职工死亡58人,其中重伤65人,轻伤112人,直接经济损失881.9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