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二级甲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施方案

2023年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施方案

2023年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满足市民的健康需求,我院决定将现有医院升级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将现有医院整体升级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提供全面、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满足市民的健康需求。

2. 原则: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医院资源和人才优势,建设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综合医院。

三、建设方案1.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1)完善科室设置,充实医疗队伍,提升医疗水平。

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理疗科等专科的设立,并招聘高水平的医生和优秀的护士团队。

(2)加强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医共体和转诊机制,实现流程畅通和资源共享。

(3)建设现代化的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和重症监护室,提升医院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2.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2)推行全面手术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项安全检查机制,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3)加强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医疗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方便医生随时获取患者信息。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1)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2)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级专家和优秀团队,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加强对护理团队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加强设施建设和管理(1)完善医疗设备和设施,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

(2)建设现代化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护理、人事、财务等各项管理的信息化和电子化。

县级二级甲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县级二级甲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XX医院临床途径管理实行方案(试行)》的告知各科室: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根据卫生部《临床途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23]99号)、《2023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23]28号)精神。

通过对临床科室征集意见讨论,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经医院办公会讨论研究决定, 从2023年7月1日起, 对我院13个专业23个病种实行临床途径管理, 为保证临床途径管理实行的实效性, 特制定了我院《临床途径管理工作实行方案》, 现下发给你们, 请相关科室认真学习, 遵照执行。

XX医院2023年7月1日XX医院临床途径管理实行方案(试行)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 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保障医疗安全,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的通过临床途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 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 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 规范医疗行为, 合理选择药品和高值耗材, 控制医疗成本,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医疗质量, 建立我院临床途径管理的长效机制及质量评估和连续改善体系, 增进医患沟通,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三、组织体系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 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临床途径工作, 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临床途径管理委员会及指导评价小组。

临床途径管理委员会从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重要负责制定临床途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对我院临床途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 协调临床途径实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指导评价小组定期对全院各临床科室临床途径实行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善建议。

临床路径用药工作制度

临床路径用药工作制度

临床路径用药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路径用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临床路径用药,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根据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需要,按照临床路径规定的时间、顺序、剂量和给药方式使用药物。

第三条临床路径用药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路径用药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临床路径用药工作。

第五条临床路径用药管理工作小组由医务科、药剂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医务科负责人担任组长,药剂科负责人担任副组长。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明确临床路径用药管理的责任人和工作职责,确保临床路径用药工作的落实。

第三章临床路径用药管理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临床路径和用药指南,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机构的临床路径用药管理规程。

第八条临床路径用药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体质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品种、剂量和给药方式;(二)根据药物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合理制定给药时间和间隔;(三)遵循药物治疗的先后顺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用药;(四)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第九条临床路径用药应当遵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使用合法、合格的药品。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路径用药管理制度,对临床路径用药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评估和调整。

第四章用药记录与监控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用药记录制度,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治疗方案、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等内容。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临床路径用药进行监控,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临床路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

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

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标题: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县中医医院决定升级为二级甲等医院,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的实施方案。

一、医疗设备升级1.1 更新医疗设备:购置最新的医疗设备,如CT、MRI等,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1.2 建设手术室:配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手术室,提供更专业的手术服务。

1.3 增设特色科室:设立中医药科、针灸科等特色科室,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二、人材培养和引进2.1 增加医疗团队:招聘更多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2.2 培训提升: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2.3 引进专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

三、医疗服务优化3.1 完善医疗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就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3.2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加强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

3.3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四、医院环境改善4.1 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医院整洁和舒适。

4.2 建设绿色医院:推行绿色医疗理念,建设绿色医院,减少医疗废物和污染。

4.3 提升服务体验:改善医院服务环境,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和满意度。

五、宣传推广和社会服务5.1 宣传推广:加强医院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

5.2 社会服务:积极参预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5.3 建立健康教育平台: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县中医医院将成功升级为二级甲等医院,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造福更多患者。

希翼该方案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和推广,为医院的发展和社会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二级综合医院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

二级综合医院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

【A】符合“B”,并 1.对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可实时监测。 2.院领导有对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的记录,有改进的具体措施。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4.4.4 建立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定期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进行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药品费用、出院 30 天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死亡率等质量与安 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 (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衰) (六)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ARBs、β-阻
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
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八)非药物心脏同步化治疗(有适应症)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HF)健康教育 (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我院目前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的 目录
一、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 社区获得性肺炎、脑梗死
二、外科:—— 三、妇产科:剖宫产
四、儿科: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含新生儿 及1-12月婴儿肺炎)
国内单病种管理主要模式
◆单病种质量控制 ◆临床路径管理 ◆DRGS质量评价 ◆病例分型管理
单病种质量控制
单病种质量管理 和临床路径管理
仁爱精诚 认真严谨 求实创新
提纲
一、二甲创建工作对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 量管理的要求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和控制指标
三、临床路径实施和管理
一、二甲创建工作对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 量管理的要求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与持续改进
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 进(可选,县医院为必选)
4.抽查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临床路径工作流程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重庆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0.03.11•【字号】•【施行日期】2010.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北部新区社发局,各市级医院,三医大各附属医院、解放军三二四医院、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各大型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按照《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116号)要求,我局组织制定了《重庆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试点医疗机构在工作中参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一日重庆市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保障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卫生部已组织制定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结合我市实际,为认真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规范医疗执业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减轻患者负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原则,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从2010年3月起,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中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和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为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对已颁布实施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

设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设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设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1.前言为了提高医院的临床治疗质量和效率,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规范医疗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特订立本《设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2.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规范的临床治疗流程,确保医疗质量—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就诊体验—优化资源调配,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疗院所的整体管理水平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各科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各类疾病和相关操作均适用。

4.定义•临床路径:经过科学验证的、多学科共识的、标准化的、时间点定义明确的一系列医疗行为活动和措施的集合。

•临床路径管理:引导医疗人员在特定时间内执行特定临床任务的管理方法。

5.临床路径管理的原则•科学性原则:临床路径的订立必需基于大量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为依据,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

•个体化原则:充分考虑患者的差别性和特殊情况,订立个体化的临床路径。

•团队合作原则:多学科合作,整合各科室的医疗资源,保证患者的连续性和全都性的医疗服务。

•引导性原则:临床路径应为临床医生供应规范的治疗方案和数据,用于引导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

•阶段性原则:将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治疗目标和临床任务。

6.临床路径管理的具体内容6.1 临床路径的订立•由医院订立具体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包含疾病分类、治疗流程、临床任务等内容,并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监督。

•各科室依据具体的疾病情况订立相应的临床路径,并在上级管理部门的引导下进行修订和优化。

•临床路径应包含患者住院前、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各项医疗行为和服务,确保患者获得全程体谅和规范的医疗服务。

6.2 临床路径的执行•确认患者确实切诊断后,医生应依据预定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

•医生应依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相应的临床任务,确保治疗进程的顺利进行。

•在执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6.3 临床路径的评估和优化•治疗结束后,应对患者的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和优化。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9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9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9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的第九条规定如下:
1.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与医院的整体管理体系相结合,遵守医院相关制度和政策,确保临床路径管理的顺利进行。

2.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由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包括临床路径管理专家、医生、护士和相关技术人员。

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升临床路径管理的水平。

3.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实现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注重质量评价和绩效考核,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提高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5.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注重沟通与合作,包括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医疗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以及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改进。

6.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注重经济效益,通过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现医疗服务的效益最大化。

7.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注重风险防控,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路径管理中的问题和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8.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记录和保存,为相关研究和改进提供依据。

9.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临床路径工作计划

临床路径工作计划

临床路径工作计划篇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a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接受更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医管发〔2009〕99号)、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暂行办法》(见湘卫医发〔2011〕71号)及湖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通知》(湘卫医发〔2011〕84号)要求,并结合我院三级综合医院的创建要求,经医院研究决定,从2013年10月15日起,对我院16个专业26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为确保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实效性,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启动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评估小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2、各临床科室,在卫生部正式公布的专业病种内选择符合本科室的病种(各内科至少一个病种、各外科至少两个病种)开展建立临床路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指定个案管理员(医师、护士各一名)。

4、建立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平台。

5、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修订临床路径文本样稿。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1、组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培训。

(各临床科室医生以及临床路径管理人员)。

2、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于2013年11月20日前上报临床路径文本样稿至医务部。

3、建立临床路径开展奖惩机制。

4、2013年11月21-30日审核临床路径文本,同时开展临床路径医疗系统网络表单制作。

5、临床路径紧急情况警告值制度管理严格遵守危急值管理制度实施。

6、制度临床路径相关统计表单。

三、开展预评估阶段(2013年12月1日起)1、验收各科室临床路径医疗系统网络表单。

2、临床路径文本定稿后严格按出入径标准开始全院实施。

3、每月对本院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共6篇)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共6篇)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共6篇)篇: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安徽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做好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广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实施意义临床路径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

它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的时间等,增强诊疗活动的计划性。

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改革下,临床路径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保证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医疗效果,促使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是医院管理专业化、精细化重要过程,也是落实中医治疗和特色疗法的可靠方法。

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组织管理(一)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成员**。

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主要职责包括:1、提供病种相关数据,对科室建立临床路径实施技术指导;2、制定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开展的临床路径病例进行专项检查;4、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5、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意见。

二甲评审细则(县医院1-2章)

二甲评审细则(县医院1-2章)
1.1.4.1
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临床科室需要,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详见附件2)
【C】
1.医院医技科室、人员编制、设备设施、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2.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0.5%。
1、对照附件及标准看是否符合。
(4)其他项目。
1、查医院宗旨、院训及发展规划看是否体现。
2、查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关制度和规范。
3、现场查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社会公益项目完成资料。
【B】符合“C”,并
1.有深化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质量、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控制费用的措施。
2.评审前三年所参与或开展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受到政府、媒体、社会好评或获得嘉奖。
(2)二级科室或专业组:
1)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3个。
2)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3个。
3)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专业组)。
4)儿科:小儿内科、新生儿等专业科室(专业组)。
评价要点
评审方法
1.2.4提高工作绩效,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就医等候时间。
1.2.4.1
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
【C】
1.对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系统调研。
2.对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有系统调研。
3.有根据调研结果采取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的措施。
1、查有无相关规定及监管体系(指医院及科室二级监督体系)
2、查医务、药剂等科室是否有专人对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进行督查、分析及反馈。

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改版)

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改版)

关于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各科室:为了落实临床路径管理,抓好临床路径实施环节质量,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

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及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经院办公会决定成立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专家组及科室实施小组。

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援副主任:张秀芳成员:石军、张海宁、崔洪宝、葛方东、韩海燕、耿静、王丽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张秀芳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订本院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实施计划和相关制度;2、协调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推行与实施临床路径所需要的资源帮助;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病种;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与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5、组织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控制相关的培训工作;6、审核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专家组成员:刘援、张秀芳、石军、崔洪宝、葛方东、韩海燕、王丽专家组职责:1、对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负责各临床路径病种执行文本的审核工作;4、对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5、负责临床路径推行过程的技术培训工作;6、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的改进措施三、临床路径科室实施小组白内障组:石军、郭君玉、李宁眼底病组:张海宁、刘丹、崔洪宝准分子组:葛方东、周淑娟、刘霞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职责:1、负责临床路径(或单病种)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或单病种)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或单病种)质量控制表;3、结合临床路径(或单病种)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或单病种)质量控制表的修订建议;4、参与临床路径(或单病种)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或单病种)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施方案(3篇)

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施方案(3篇)

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施方案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我国中等规模的医疗机构,负责综合医疗服务和医学教育、科研等任务。

其实施方案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医疗服务方案1. 专科医疗服务:确定所需增设的各个专科,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根据人口需求和地区特点合理设置各科室数量和医生编制。

2. 人员配置:根据工作任务和服务需求,合理配置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工作人员,并进行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

3. 医疗设备设施:根据医疗服务需要,合理采购和配置医疗设备设施,确保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功能完善性,并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4. 医疗质量控制: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指标监测、医疗事故处理、医疗纠纷解决等,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合理性。

5. 医疗服务改善:定期开展医疗服务评估和满意度调查,根据评估和调查结果,及时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效益。

二、医学教育方案1. 建立教学基地:确定建立教学基地,向医学院校提供临床实习和进修的机会,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实践经验。

2.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招聘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历的医师,提供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3. 教学设施建设:建设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

4. 临床合作研究:积极开展与医学院校的合作研究,共享临床资源和研究成果,促进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的发展。

三、科研方案1. 科研团队建设:建立和完善科研团队,招聘有科研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2. 科研设备建设:采购和更新科研设备,建设科研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3. 科研项目申报:指导医院科研人员申报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数量。

4. 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四、管理方案1. 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包括领导班子和人事制度、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和采购制度等,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范文

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范文

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新时代医改深入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逐步完善。

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患者就医负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意义实施县医院分级诊疗,是推进医改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三、具体措施1.建立县级医院分级诊疗机制,制定规范的分级诊疗流程,推行门诊分级诊疗。

2.加强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推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作,建立良好的医疗卫生联动机制,实现医联体共享资源。

4.加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四、保障措施1.加大对县级医院经费支持力度,确保医疗设备更新、医务人员培训等经费保障。

2.建立健全县医院分级诊疗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医院完善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县医院分级诊疗政策的认知度,引导就医行为。

五、推进路径1.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责任主体。

2.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各方合作,共同推进县医院分级诊疗政策落实。

3.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推动县医院分级诊疗工作不断完善。

六、实施效果评估1.建立健全县级医院分级诊疗数据统计监测机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2.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等方式,评估县医院分级诊疗政策实施效果,及时调整改进。

七、总结展望县医院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的出台,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需求奠定了基础。

希望各地各县结合实际情况,切实落实分级诊疗政策,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

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

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2013年9月8日至9月9日,由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对我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指导,在汇总过程中,指出我院在各项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针对专家指出的各种存在问题,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在评审工作结束后,立即召开了评审存在问题汇总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重新梳理工作思路,增添工作措施。

会上通报了我院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全体职工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整改,深刻领会《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目的要求并依据细则和二甲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对比、找差距、查漏补缺、逐一落实。

工作过程中,注重把持续改进与医疗安全、中医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议相结合。

将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工作贯穿始终。

认真扎实开展持续改进自查整改工作。

一、管理组:(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1、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应以红字头文件下发。

2、在县卫生局制定的绩效工资管理实施细则基础上,可制定本院的绩效工作管理办法。

(二)队伍建设1、医院中长期规划,应有10年的长期规划。

措施落实实情况标识明确。

2、中医类别医师占总医师比例应提高。

招聘中医人员与医师总数吻合。

急诊科应配备其他类别医师。

3、各科学习、培训、讲课:发通知、签到薄做1级支撑材料:讲义手稿、学习照片2级支撑材料。

4、如医院根据上级文件制定符合医院本身文件后,上级文件(国际、省级)不必一起存档。

5、师承最好每年制定计划和措施。

6、西学中,不必每月进行考核,可每年或两年考核一次。

(三)“治未病”服务完善体检流程、增加中医技术应用、让首周接受中医理念、宣传中医文化、用中医文化增加中医收入,做大、做强治未病科。

(四)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1、医院名称不规范。

在文书书写、制度落款中存在医院名称不规范问题,如制度落款为“青龙中医院”,在超声报告单中为“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都应该写成标准名称,即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医院管理制度

二级甲等医院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二级甲等医院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管理条例》和《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员工,包括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第三条我院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我院设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医院重大决策、监督医院管理工作。

第五条我院设立院长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协调各部门工作。

第六条我院设立医务科,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医疗纠纷处理等工作。

第七条我院设立护理部,负责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安全、护理培训等工作。

第八条我院设立后勤保障部,负责医院后勤保障、设备管理、物资采购等工作。

三、医疗质量管理第九条我院严格执行国家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条我院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第十一条我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第十二条我院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防范医疗纠纷。

四、护理质量管理第十三条我院严格执行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加强护理队伍建设。

第十四条我院加强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第十五条我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五、后勤保障管理第十六条我院加强后勤保障管理,确保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第十七条我院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我院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确保物资质量。

六、监督与考核第十九条我院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定期考核。

第二十条我院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或个人进行整改。

七、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XX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各科室: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28号)精神。

经过对临床科室征集意见讨论,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经医院办公会讨论研究决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对我院13个专业23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为确保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实效性,特制定了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现下发给你们,请相关科室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XX医院2014年7月1日XX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规范医疗行为,合理选择药品和高值耗材,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建立我院临床路径管理的长效机制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三、组织体系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及指导评价小组。

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指导评价小组定期对全院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相关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并设立个案管理员。

医务科及护理部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

(一)建立院科二级管理组织,明确职责。

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成员名单:主任:副主任:成员: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工作职责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5)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效益的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7)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落实奖罚。

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每季度召开临床路径评价小组会议,对病种开展的相关质量及经济学数据、实施效果、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上报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作为决策的依据。

(3)督导科室组织实施,并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协调。

(4)依据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制定检查考核标准,每月进行检查汇总;(5)负责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跟踪。

(6)查找和发现医疗质量管理的缺陷并提出临床路径的修改、完善及改进意见。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督促本科室临床路径项目的落实,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表单。

(3)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4)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掌握临床路径实施方法及流程、临床路径单的规范化填写和临床路径管理方面的培训,掌握临床路径患者准入标准、退出标准、临床路径变异标准及变异处理程序(见附件1)。

(5)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病人变异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确定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改的建议,每周汇总讨论变异原因,在全科进行讲评;每月一次提交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

(6)督促落实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反馈的改进意见及建议。

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副主任担任,无科副主任的,由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

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2)主持起草临床路径的文本,提交实施小组讨论;(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5)负责的信息登记及相关资料的整理。

5、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修订临床医疗路径,护理部负责组织护士长修订护理路径。

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小组负责临床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病案室负责相关病案信息收集、统计工作,电脑信息中心及财务科负责收费的实时监控。

6、临床医生职责(1)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2)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在医嘱中注明。

(3)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

(4)进行病人的康复进度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进度。

(5)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7、护士职责(1)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2)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

(3)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4)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5)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6)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7)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

(8)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埋。

(9)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8、药剂科职责:(1)监测合理用药。

(2)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

(3)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

9、临床辅助科室(检验科、放射科、MR科、CT室、B超等)职责:(1)执行临床路径表上本科室执行的项目。

(2)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

四、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要求1、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整体服务计划。

2、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3、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4、强化监管、务求实效。

临床路径管理实行“检查、备案和督查”制度。

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临床路径病种进行有计划的综合质量检查,定期考核入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药品费用、检查项目所占比例、治疗有效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病人满意度、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废等指标,进行路径管理效果评价;定期对药品进行重新筛选,降低药品费用;定期对临床路径管理效果进行通报。

5、严格考核、落实责任。

临床路径考评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劳务分配、、个人年度考核、医德医风评议、职称晋升及行政职务考核直接挂钩,严格奖惩兑现。

6、积极探索、总结提高。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我院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国内外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很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加强交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7、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必须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不得低于50%,入径完成率不得低于70%。

同时加强对变异病例的管理,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定期对变异原因进行分析、评估,针对变异发生较为集中的环节,分析变异原因,及时发现和改进问题,逐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体系,力争临床路径实施的变异率≤20%。

五、临床路径的实施1.相关科室根据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及质量控制指标,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实用性、可操作性的临床路径单(包括医师版、患者版)。

2、各实施小组必须对本科实施病种有充分的了解,熟悉实施流程,加强对住院患者符合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并认真完成相关记录工作。

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3、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4、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含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并向患者发放患者版临床路径单。

5、顺利完成或变异未退出的病例,在病历后必须附有已执行的临床路径或单病种表单;顺利完成路径变更或未退出路径病例,在病程记录后必须附有已执行的临床路径表单;退出路径病例表单,由科室每月统一收集,与临床路径每月报表同时报医务科。

变更、退出路径病例在病程记录中应有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讨论分析。

6、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7、医务科、护理部督导科室组织实施,并依据临床路径和质量控制指标制定检查考核标准,每月进行检查汇总及实施效果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跟踪。

8、信息中心每季度将《单病种费用监测和评估指标》中的效率、效益指标上报医务科和相关分管院长,医务科负责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临床路径管理总结报告。

9、严格执行临床路径工作流程(见附件2)。

六、临床路径评价、结果分析与改进(一)、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二)、各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细化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完成单病种每例诊疗后要对病例进行登记,填写单病种质量控制统计表,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指标到人,保证临床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