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七年级语文下册《苏州园林》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下册《苏州园林》讲课稿一、说教材《苏州园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课的内容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风景的说明文其构造清楚有条有理语言正确生动读者从中还能够感觉到我国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的高明及其深沉的文化涵养经过教课还能够加强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保护人类优异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二、说教课目的、教课重难点新课标指出教课中要努力表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课中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感情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重视感情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育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此我确立了以下的教课目的及重难点教课目的:1、理清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构造和语言正确的特色;2、认识课文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培育学生的察看、归纳事物特色的能力和正确表达的能力;3、品尝旅行苏州园林的情味和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情;4、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领会中国文化的广博精湛;建立为祖公民族的智慧而骄傲的意识;呼吁学生保护全部优异文化遗产教课重难点:认识课文由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及用正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教具准备:多媒体或投影仪、图片、影碟机等三、说教法依据初二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能力较强及教材自己的特色教课中我主要运用多媒体协助教课在教课中经过多媒体声情并茂地展现苏州园林的优美感人的画面创建情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课文此外我还在教课中设计学生自学及合作研究的多个环节组织和指引学生自学课文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相应的锻炼和发展同时在相互议论沟通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苏州园林的认识丰富知识的累积别的在教课中还设计了感情教育的环节借助课题拓展让学生在沟通学习感觉中加强民族骄傲感和保护人类优异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四说教课程序本课分两课时达成教课第一课时主要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构造及认识苏州园林的特色品尝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情下边我详尽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课过程1、情形导入这一环节经过多媒体课件展现《苏州园林》一课的内容介绍并展现有关图片同时提出疑问:苏州园林的共同特色些方面最能表现这一特色课文是依据什么次序来表达的苏州园林这些特色的这样的导入既可直观的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进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上来同时有设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以下内容做好铺垫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次序第一联系导入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苏州园林的特色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接着经过投影挨次展现图片让学生议论、鉴赏沟通、品尝文章由总到分的协作次序及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分层介绍的方法3、学习课文的语言特色正确生动是课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但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特色倒是教课中的难点于是我经过做课后练习题和投影以下练习题如:“苏州园林之景在不一样之中有个共同点仿佛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旅行者不论站在个点上眼前老是一副漂亮的图画” 一句中“仿佛”能不可以去掉又如:“全部都要为组成完满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一句中“决不允许” 可否改为“决不容忍‘把”败笔“改为“改为”地方“等让学生们共同议论研究学习并最后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这样经过做不一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即防止了学习中的乏味无味有增进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4、拓展、延长考虑到新课标中对方法和过程及感情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我事先让学生在课前采集生活中自己喜爱的名胜遗迹或其余光景的有关资料并在讲堂中相互沟通介绍他们的特色经过这一环节培育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察看归纳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及正确表达的能力并由此指引学生领会祖国文化的广博精湛建立为民族智慧结晶而骄傲的意识呼吁学生保护全部优异文化遗产5、小结教课内容做课后、课外练习加深和稳固所学知识五、说板书这一课时主假如指引学生理解课文表现事物特色的方法和理解课文语言正确生动的特色因此板书设计简短了然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的特色:完满的图画总——分说明顺主——次语言特色:正确生动整体——局部。
《苏州园林》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⑷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 层层的峭壁。
⑸阅历: 由亲自体验、经历而得来的知识。 ⑹雷同: 不该相同而相同。
⑺景致: 指别致的、有情趣的风景。 ⑻别具匠心: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⑼斟酌: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 否适当。
俗话说: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 凡到过苏州的人, 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 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 的。
壑”与“忘却苏州城市,
只
自
觉两身种在: 山间。 ”照应
然 池沼的配合 一种宽畅, 一种成河
道。 相同点:
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 是 体现个体的审美活动;
而技术则是长期重复的劳动过 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 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分。
第四段(2):
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 致追求: 务必使游览者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
网师园
拙政园之冬
留园
苏州园林绝不讲 究对称, 好像故意 避免似的。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用文中的话回答)
“绝不讲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我想, 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 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亭台轩榭的布局 (3)
假山池沼的配合 (4) 花草树木的映衬 (5) 近景远景的层次 (6) 角落的布置 (7) 门窗的琢磨 (8)
主要方面 由 主 到 次
细微方面
油漆的调配 (9)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 (第1段) 高度评价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 林中的地位, 总领全文。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7《苏州园林》
明确:“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 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3、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 作比较
第四段:
1、假山沼泽的配合有什么特点? 奇妙自然
2、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 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第六段:
1、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 明确: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 林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确: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 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把 景致分开。
三、语言特点: 思考、讨论:说出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的作用。
2、讨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的作用。
1.作比较:
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 布局跟宫殿和住宅作比较; 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 “自然之趣”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 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将苏州园 林与一般园林作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 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朗读课文并读准下列词语
轩(xuān) 榭 (xiè) 沼泽(zhǎo) 丘壑 (hè) 嶙 (lín) 峋 (xún) 镂空 (lòu) 蔷薇(qiáng wēi) 重峦叠嶂 (dié)(zhàng)
三、整体感知 • 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
• 1、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 —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为了说明这 一特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常用说明方法:
下定义: 这就是,叫…, …是… 分类别:一种是…,另一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苏州园林》语文版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的能力。
预习内容
一、设计问题,帮助学生预习本课:
思考: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学习生字词。
轩榭(xuān xiè)嶙峋(lín xún)镂空(lòu)琢磨(Zhuó)
2、学生的感受。
3、学生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感想,引入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
(二)范读1~2段,回答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世上还有许多人类的智慧构建的景观,它们巧夺天工,堪称人间奇迹。
2、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苏州园林》,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3、简介作者。了解叶圣陶先生的其他方面。(课件展示)
教学内容(展示交流、知识建构)
精讲与点拨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欣赏美景,感受画意美。
1、让我们一起走进苏州园林,欣赏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课件展示)
(4)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5、课文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K12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知识点复习第18课《苏州园林》文学常识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思想内容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重点字词轩榭池沼丘壑模样相间嶙峋庸俗蔷薇斟酌重峦叠嶂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艺术特色总分结合,结构清晰:开头就对苏州园林做了总体概括,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总体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的特色。
最后再说明其他方面也体现了这一总体特征。
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全文不是笼统地说明介绍,而是始终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进行说明。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5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5篇教案需要与实际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节奏和重点,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苏州园林》教学课件
2023《语文版语文七年级《苏州园林》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目录01教学设计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其独特的魅力;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意义教学目标与意义《苏州园林》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的说明文。
课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描写,展示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苏州园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VS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课堂互动法。
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建筑风格。
同时,还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互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02教学过程设计总结词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详细描述通过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与苏州园林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课文的学习。
导入新课总结词阅读理解、把握结构详细描述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了解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和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分享的形式,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
整体感知总结词深入分析、体验情感详细描述选取苏州园林的几个典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和用词用句的巧妙之处。
《苏州园林》 课件(完美版)ppt
议一议
会借鉴我们的 小小设计师
我们学校即将翻修重建, 作为学校的主人,你想要 如何设计我们未来的校园, 让它既能满足我们的学习 和生活的需要,又能体现 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 谐统一,请大家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轩榭( xuān xiè ) 斟酌( zhēn zhuó ) 丘壑( hè ) 镂空( lòu ) 池沼( zhǎo ) 着眼( zhuó )
重峦叠嶂 ( luán zhàng ) 嶙峋( lí n xún ) 蔷薇( qiáng wēi ) 相间( jiàn ) 对称( chèn )
1.苏州园林的 总体特征是什 么? 2.文章怎样分 项说明苏州园 林的特征? 3.文章结尾写 什么?有什么 作用?
苏州园林
总说: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 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 说
亭台轩榭的布局 ——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的配合 ——自然美 花草树木的映衬 ——图画美 近景远景的层次 ——景致美 每个角落 ——图画美 ——图案美 门和窗 极少用彩绘 ——色彩美
主
局 部
细 部
次
(1~2段)总写苏州园 第一部分: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 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
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 对称,讲求自然之趣。
2
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求自然美。
4
近景远景的层次 给人景致美。
3
花草树木的映 衬给人图画美。
5
每个角落都注 意图画美。
6
门和窗是高度 的图案美。
7
极少用彩绘给人色彩美。
文章结尾告诉人 们苏州园林值得 介绍的还很多, 文中所介绍说明 的只是一些方面。 结尾留有余地,给 人回味无穷。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文中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七年级下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
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教学时数] 二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朗读课文要求:掌握字的注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三、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学生提问,共同探究。
提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提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由同学讨论,教师归纳。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苏州园林》,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掌握《苏州园林》的主要内容和语言。
2.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三、教学难点1.分析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和造园原则。
2.思考苏州园林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1.课文《苏州园林》的课本和教辅材料。
2.课件和投影仪。
3.板书工具和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园林的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对于《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苏州园林》并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中的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2.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是什么?3. 学习课文(30分钟)分段教学,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逐步掌握其中的要点和重点内容。
第一段:通过阅读第一段,了解苏州园林的名字为“缘世堂”,不仅具有美丽的建筑风格,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二段:讲解第二段中的“争胜”和“胜过”,使学生理解苏州园林注重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第三段:重点介绍苏州园林“姑苏滋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
4. 听读课文(2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讨论与思考(20分钟)发起讨论,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1.苏州园林的特点和美学是如何体现出来的?2.苏州园林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有何影响?3.参观过苏州园林的人是否有特别的体验和感受?学生根据对苏州园林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短文,并进行展示。
7.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苏州园林的特点和价值,布置完成短文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2. 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语文版语文七下《苏州园林》word教学实录2篇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深入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生动的特点,感受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方法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让老师猜测一下你此刻内心的感受:一,急匆匆跑上三楼,有些气息未定、如兔撞怀的激动;二、这个上课的环境与你的教室不一样,多少有些紧张不安——老师猜对了吗?生:对!(部分重重地点头)师:选择一种你认为可以释放心情的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生有的长舒一口气、有的伸了个懒腰、有的和同伴闲话几句。
师:整理好心情了,用心欣赏一下这几幅图片(播放课件)你看到的是哪里的景色?生:苏州园林!师:请你齐读课题,老师板书上去。
(生读的拖音、无力)读出你刚才看到的苏州园林,再读!(再读有了感受,有了情感)师:你对这了解多少?生:我知道有一句话是称赞苏州园林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生2:苏州园林有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等著名的园林。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走进苏州园林,了解更多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
首先请大家速读全文,任务有二:一、划出文中的生字词;二、补充完成老师未完成的副标题:苏州园林——的园林。
好,开始!学生自学5分钟。
师:读完课文,生字都认识了吗?来,找一位同学读读看!生读(准确)请你领着大家读一遍。
(生领读)师:在这些字词中,哪个字最难写?生:壑!师:需注意什么?生:这个字上边左半部分有一横,很容易丢掉!师:感谢你的提醒!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这个字写一遍。
(巡视,大部分同学写的上宽下窄)中国字是方块文字,你要把字写匀称,上宽下窄那是大头娃娃,再写一个!(生注意了“土”的宽度)字词解决了,副标题能完成吗?(生踊跃)生1:我认为应该是“如画”的园林!生2:“别出心裁”的园林。
生3:“不讲究对称”的园林。
生4:“如画”的园林。
师:既然“如画”两字的呼声这么高,我就板书上去好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概览素材语文版
苏州园林概览苏州,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以众多精雅的园林名闻天下。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旧时官宦名绅退休后多到苏州择地造园、颐养天年。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
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
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
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昏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节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
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糅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语文版实用课件《苏州园林》
艺术手法,成为展示东方文
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世界遗产委员会 评价:没有哪些园林 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 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 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 想品质。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 和留园分别代表着:
近景远景的层次美。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总到分、由主要到次要) 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摹状貌、引资料
分析说明文语言时要注意以下词:
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 稍微、更加等。 3.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 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 总是、有时”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
“通幽度壑,秀色 迭出”这就是留园,俞 樾在《留园记》中誉之 为“吴中名园之冠”。
游览过四大名园之 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你的 感受。 美,很美。
同学们一下子就抓住了 四大园林的相同点。苏州园 林据说有两百多处,园以景 胜,景因园异,因而各具风 格。但在不同之中,苏州园 林造园布局上确有它相同的 特点,让我们走进叶圣陶的 《苏州园林》去寻找苏州园 林的共同特点吧。
离开沧浪亭让我们来 到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 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 王国”之美誉的狮子林。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 身在万山中”,就是狮子 林的真实写照。
拙政园与北京的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合 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至今仍 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 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 私家园林之最”。
苏州园林优秀说课稿
苏州园林优秀说课稿篇一:苏州园林说课稿《苏州园林》说课稿听听那冷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所选4篇课文都属于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文。
而此类文章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在说明事物时是怎样根据说明的目的去抓住事物的突出特征,并且使用恰当地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得以充分的表现;引导学生去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因此,本文教学的重点应为学习本文的总分结构方式和对本文语言的揣摩。
二、目标确定本文所写事物——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的典范,而苏州园林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其数量多而又各具特点,怎样才能清晰地把它介绍给读者,这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因此,本文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合理的结构方法;其二是通过对课文重点词语的揣摩,让学生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三、学情分析由于这是学生在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也是学生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接触说明文。
尽管学生在小学时与说明文有过接触,但是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如说明顺序、方法、语言等,在以前的教学中没有作过详细的介绍)。
因此,教师有必要再讲授过程中,就课文的结构方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运用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介于此,我将采用析读课型进行本课的教学。
四、教学流程本课备用两课时教学,分为三步完成第一步:读课文,分析写了什么第二步,读课文,分析怎么写的第三步,读课文,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读课文,分析写了什么(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能从文中提取重要信息加以概括)1、情境导入2、学生通读课文,标示段序,扫清字词障碍。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按以下句式说话(说出一点即可)第段写的是苏州园林。
教师引导示范:第。
学生说话:(略)第二步,读课文,分析怎么写的(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在说明结构、说明方法、语言上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苏州园林原文全文
七年级语文苏州园林原文全文《苏州园林》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叶圣陶。
以下是该课文的原文全文: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甲江南。
要是有人问我,全国各地的园林哪个最好,我总觉得苏州的园林应该说是最好的了。
这并不是说,苏州园林处处甲天下,而是说它的美的特征是甲于全国各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暨说课稿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说课稿黄晓梅一、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是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入门单元。
本单元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初步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以及恰当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根据教材特点,教学中重点落实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知识要点。
教学设计为两课时,这里我主要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体会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和总分的说明顺序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五、教学设想本篇是初中语文说明文的入门阅读,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影响至关重要,如何让说明文生动可感,这是教师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因此,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力图充分利用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本课时我将分四个板块进行。
六、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本环节,由生活入手,意在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到公园游玩或到本地景点观赏的感受,采用先问后说,再评的方式。
问:同学们都到过哪些公园,好玩吗?(以此为契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说:以简略传神的语言,介绍你游过的公园的特点。
(分组进行,5分钟内完成,组内交流,并由小组推荐出1—2条以供评说)评: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引向“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教学目的。
采取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第二板块:疏通文意,字词处理。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培养学生自学方法和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语文版七年级必修)导读: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篇语言通俗但艺术情趣和审美品味都很高的说明文。
作者经过周密的观察,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找到苏州园林在不同中的共同点,再现它的画意美,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课教学力图贯彻这些理念。
三、教学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园林的美丽风貌。
2、理解课文总说和分说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对苏州园林有具体的感观,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并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学习由整体把握到具体揣摩的读书方法。
五、教学难点初步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指导学生怎样阅读说明文。
这是初一年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先让学生们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在说明文中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为学习本单元的说明文作铺垫。
)七、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做积累字词知识的读书摘录卡。
②查阅有关叶圣陶的资料,或上网查阅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获得直观的认识。
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园林”吗?“园林”是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览休息的风景区。
我国江苏的苏州以“园林城市”的美称闻名天下,曾有人赞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有谁去过苏州园林吗?(让同学们说)记得03年老师去苏州开会,游览了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拙政园,展现在老师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有亭台轩榭、假山池沼、曲径幽深,常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真是一种终生难忘的艺术享受,我深深地赞叹古代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苏州园林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看完之后请说说,从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多媒体课件显示,学生看完后谈看到的景物和感受: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镂窗廊子等。
)(老师点拨)是啊,屏幕上的画面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美的世界。
今天,我们最主要的是要欣赏叶圣陶先生是如何用语言文字向我们介绍《苏州园林》的美的成因。
(简介作者)《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言。
有谁知道什么叫“序文”?(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序文,最好读两遍。
读正文之前先读一遍,可以心中有数,知道读正文的时候该注意哪些地方,应该如何去理解,读完正文再读一遍,可以回忆一下正文的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可以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大门”,激其情,引其思,使课堂充满语文课特有的情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多媒体显示课件)现在让我们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书时可借助工具书查阅不懂的生字词,可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要信息、关键词语圈点划出来。
读完后我们来交流。
读的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以举手。
(1)有哪些字词的读音不明白的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的请提出来,或者你自己掌握了也可以提醒同学们注意。
(学生提出,师生之间共同解答,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屏幕显示生字词)(注意“壑”的书写、“嶂”—“障”。
)(2)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感受到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指导学生圈点划线)(3)那么,在这一幅图画中,都有哪些内容呢?请依据课文(3—9段)找出来,最好每一个内容用一个短语概括。
(学生按自然段找出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多媒体显示)点题总分不止以上写的这些(标本)(一幅完美的图画)(4)除了2—9段,那么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如此来读文章,就把长文章读“短”了,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本文思路很清楚,先说苏州园林的地位,再说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然后根据园林的组成部分分类加以说明,最后以“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让人感到意犹未尽。
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要到次要,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具体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过渡)历年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的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写,或从导游角度写,各尽其妙。
而叶圣陶先生是从鉴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也就是“无论从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对苏州园林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绍。
我们也以一个鉴赏者的角度来欣赏这篇美文,请同学们再度课文,说说你认为哪幅画写得最美,为什么?(也就是你认为哪段文字写得最美,为什么?)(请学生们交流)(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哪段文字写得最好”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课文,让学生独立地阅读,自由地发表意见。
)(镜头:二、精读课文:鉴赏品味)(1)下面老师来谈谈看法好吗?老师读了这篇课文,觉得假山和池沼这幅画写得最美(也就是课文的第4段),为什么呢?因为:(镜头显示)结构美(老师参与到讨论之中与学生共同探究,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又起到示范的作用。
)第一,层次很清楚。
你们看,第一句话是总说,“苏州园林里有假山和池沼”。
然后分两个层次对第一句进行说明。
先说假山,后说池沼。
这样文中总说、分说清清楚楚。
你们再看,在写假山时,也是按总说、分说的顺序写的。
第二,从多角度说。
譬如假山这部分,首先正面写假山。
写假山“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后呢,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角度写,就是“设计者、匠师”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画,所以他们堆叠出来的假山就是一副副画。
最后,从游客的角度写。
游客攀登时,能欣赏到、领略到这些画意,因此即使这些在城里的假山,也会让游客觉得“身在山中”。
(2)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课文在写假山时,为什么要从设计者、匠师和游览者的角度来写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
)我们再回头看这段文字的第三句话:“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这些句子能涵盖苏州园林所有的假山吗?不能。
因为从正面写,是写不尽假山的美的,只有写了设计者、匠师,写了游览者后,才可以把苏州园林的美都表现出来。
(3)我还喜欢这段文字的语言,请看:(屏幕显示:鱼戏莲叶间)语言美一、概括性强。
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
这个句子将苏州园林的假山艺术都概括出来了,“艺术”指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
它强调的是艺术,假山的堆叠充满画意,这就是艺术。
二、精练而形象。
如这段的结尾一句“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
这中间“鱼戏莲叶间”是一幅画:红色的鲤鱼,翠绿的莲叶,清澈的池水,它把鱼、莲叶和水的美都表现出来了。
其中这个“戏”字用得非常形象,它将鱼儿那种顽皮、玩耍、游戏的神韵、灵气都写出来了,而画恐怕就达不到这种境界了,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而“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把这景色的画意写出来了。
它强调的是画,是画中之景。
还有一个“又”字特别要注意,它强调这是许许多多画中的一幅。
一个“又”字,里面涵盖了多少内容啊。
大家看,仅这么一个句子,就让我们感到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精练而形象,似乎也充满画意。
我想这与文章的内容是相吻合的。
(当然,语言之美还不只这两点,还表现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如“重峦叠嶂”,说明……)三、准确严密。
如大多使用活水的“大多”。
(品味语言,以点带面)(4)下面,让我们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来集体朗读第4段,注意读音清晰,速度适当,语调舒缓,特别是有些关键性的说明语句,更要注意读清楚。
(学生齐读第4段)同学们,鉴赏课文可以有很多方法。
今天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鉴赏的:一个是结构,一个是语言。
(5)接下来,请同学们也像老师那样,从这两个角度任选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从这两个角度来作鉴赏。
(指导学生写出来,而后说,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会学生阅读和鉴赏的方法)(学生鉴赏一段,其他学生补充,老师点评,而后指导朗读。
)我们读书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读:第一步是初读课文,是了解;而第二步是再读课文,也就是精读课文,是鉴赏,是品味。
我们读书就是这样读的。
三、拓展训练:1、下面我们来进行说话训练:我当小导游。
假设你面对一个没有游览过苏州园林,也没有读过本文的人,请你指着课本上苏州园林的彩图,给他说说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
请同学们尽量用课文的原话介绍这张图片所体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指导学生看封面插图说话,按总——分的顺序)①面对全班说,师生给予评价。
②布置口头作业,回家对父母说,请他们指导和评价。
2、质疑:学完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帮你解疑——学贵有疑。
(学生质疑)结束语: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要接近尾声了,这堂课上同学们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初步掌握了从结构美和语言美两方面鉴赏课文的方法,可以说这堂课我们不仅赏美景,而且品美文,感受到有“优秀语言艺术家”之称的叶圣陶先生的语言魅力,这种美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在作文时学习与借鉴。
(提出各自的疑问,初步掌握了质疑的方法)下课之后,大家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深入思考,使阅读更深入一步。
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
今天的作业是以我们的学校为说明对象,写一则短文。
要求是:抓住教学楼、实验楼、宿舍、食堂的共同点,先总说,后分说;字数为200字左右。
(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