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法和教育法学习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笔记与我们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但我们最应该好好学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纲要》。
最近,我们又再次真学习了这些教育法律法规。
通过学习,我对教育法律法规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这本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让广大教师苦不堪言,简直可以说是劳民伤财!九年义务教育到底怎么搞,全国其他地方有些什么先进经验,各级领导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不要光是瞎指挥。
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要靠法律,但现在的情况是有法不依或者说依不成,对那些违反九年义务教育法的人和事不能给予及时处理,导致学校各项工作处于被动,给学校领导和教师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学校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教书育人,但现在教师们不能把全副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要用很多时间搞普九档案,要用很多时间去做辍学生工作,还要用很多时间去写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现在的学生是爷爷,老师不敢打、不敢骂,甚至重话有的时候都不敢说,你对他严格要求,它就是不买账,动不动就是不上学了,学生一回家还得教师三番五次地去请回学校,这是什么事?发生辍学情况,有的是家长在里边推波助澜,纵容学生辍学,国家为什么不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让所有学生不愿辍学、不敢辍学呢?光靠教师放下自尊去请那些少爷、小姐,这不是个事嘛!很多教育法律法规里边都提到:营业性歌舞厅和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
这些规定有什么用?特别是网吧,现在就靠未成年人赚钱。
各级主管部门虽说不定期地检查,但是检查过后网吧管理人员依然我行我素,很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由此产生。
依法治校,是指依照法律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依法治校,就是要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
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4篇为提高教师对《安全教育法》的认识,树立法的观念,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知道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并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就跟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吧!在学习教师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又一次让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提升,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我们从教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努力实现的目标。
在学习中认真对照,自我反思;在寻找差距与不足中正视自己。
在《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指出了作为教师所不应去做的言行,以及对学生要平等对待的原则。
品读条文,对照自己,觉得自己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指导自己的实践,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了既宽松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与幸福中得到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牢记法律法规的条文,充分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对学习或平行存在问题的学生多方想办法树立其信心,但有时也有耐心不够的时候,今后要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显微镜看其不足,我们彼此一定都会多得许多快乐。
人者德为先,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
教师 ___的职业,用德引领,以灵魂塑造灵魂。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暂行办法》中提出的相关要求,我都努力践行,严格要求自己。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爱字当先,心中有爱,就会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就是一面镜子,照不到自己,却照着学生。
在与学生相处中能够站起来,也能够蹲下去去,让学生进而亲之,素而敬之。
在与家长的相处中,努力做到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在我们教育行列之中,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楷模和先进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感人的篇章。
虽然许多楷模与先进的事迹我并非熟知,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支玉恒,他的那种执着与坚持,敢于挑战与自信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我觉得自己缺少的 ___一种精神,去寻找这种精神,让自己在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能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作为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教师权益、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这两部法律,我对教师的职责、学生的权利以及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法》的学习体会《教师法》旨在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的职业定位《教师法》明确了教师的职业定位,即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教师享有教育教学自主权、学术研究自由、参与学校管理等权利,同时也承担着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义务。
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法》还规定了教师的培训、考核、晋升等职业发展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
《义务教育法》的学习体会《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法律。
义务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责任,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免费的、义务的教育。
教育公平的保障法律强调了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如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以及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教育质量的提升《义务教育法》还对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提出了要求,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在学习《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德、价值观的塑造者。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包含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引导。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法》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公平对于社会公正、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教育法学习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1.《教育法》立法依据、性质、目标、教育方针立法依据:宪法规定教育的性质: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是故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规定的教育总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二个必须”和“一个培养目标”,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接班人”这是我国第一次的立法形式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三大原则:第一,重视德育教育的原则。
《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法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第二,借鉴与继承的原则。
第七条规定:“教育有的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吸收有创造的学习。
第三,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国家制教育与宗教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教育制度的活动”。
公共利益:说明①我国教育是人民教育,发展教育业是全社会的共同性。
②办学全体都应具有公共性,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③教育事业应面向全体公民,对国家社会,人民公共利益负责,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与宗教分离:指在国民教育和公共教育中是不允许宗教团体和个人办学进行宗教教育,更不允许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二是教师不得强迫学生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也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学生。
3.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基本制度第一,学制制度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相互关系的综合体。
《教育法》关于我国学制的规定有如下内容:一是明确规定了学校教育类型即国家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种类型的教育。
学习教师法读书笔记(共4篇)(精简篇)

学习教师法读书笔记(共4篇)学习教师法读书笔记(共4篇)篇一:教师法读书笔记《教师法》读书笔记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讲台上战斗了十八年,在下店小学工作了 17 年。
在这样长的时间里,我经历了教师惭惭“吃香”的过程。
也经历教师逐惭走向规范化的过程,而这些转化都是《教师法》起的作用,这几天我再次细读了它,便将重`点内容记录于下:一、《教师法》对教师的定义规定是怎样的?《教师法》第三条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根据这一定义,我认为我们每个教师都应但认识到自己辛勤劳动的价值和伟大的社会意义,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强,增强对自己职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二、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教师法》第七条规定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享有六项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我对这六项权利的体会是,共产党和祖国要我们,抬举我们,给我们光荣的事业,神圣的地位。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呢?三、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教师法》第八条规定了教师要履行的六项业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仍,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
的两部重要法律,旨在规范和保护教育工作者的权益,促进教育事业
的发展。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教师
的职业道德、权利与义务、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该法
明确规定,教师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职业道德,保持教育工作
者应有的师德风范,讲政治、爱祖国、爱人民,进行爱岗敬业的工作。
此外,该法还对教师的休假、工资、劳动时间、职务聘任等方面做了
明确规定,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法律。
该法强调,教育应该服务全体人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应该以
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
法律还规定,国家应该投入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保
障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学校的自主办学权。
此外,该法还明确规定
了义务教育的实施、高等教育的管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这两部法律的出台,保障了教育工作者的权益,优化了教
育服务的质量,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期望,这两部
法律能够被更好地贯彻落实,也希望教育工作者们能够在这些法律的
保障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普法会议——学习教师法教育法

一、会议开始,园长主持召开班子会:今天召集班子成员,主要是学习《教师法》和《教育法》,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把我们园的普法工作做好。
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然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这支队伍中对教师法的认识往往不够,甚至可以说是“盲人摸象”。
希望通过此次的学习,让我们对教师法的认识有了一个更加的了解。
二、会议进行第二项,进行法律的学习王海云园长带领班子成员逐条学习。
三、交流心得: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幼儿做人的道理,使幼儿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
在幼儿的眼中,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替身和可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对幼儿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一个幼儿等于塑造一个幼儿,而厌弃一个幼儿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幼儿。
幼儿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刻,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忙引导。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师的原动力。
:热爱教育事业。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体现“为人师表,以德立身”的真谛;只有热忱的爱每个学生,让他们的全部素质都得到提高,才能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每个教师都要坚贞不移的热爱教育事业。
四、园长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教师法》和《教育法》,通过学习要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一身正气,就是要突出“为人师表”,就是要追求“以德立身”。
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学习笔记摘要

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学习笔记摘要1、《教师法》共九章四十三条,重点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考核与奖励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2、《教师法》总则第2条规定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这里所指的“教师”是指在学校中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基于教师的特定的职业性质而产生和存在的。
4、《教师法》第7条对我国教师的权利作出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教学权。
②、科学研究权。
③、指导评价权。
④、获取报酬权。
⑤、民主管理权。
⑥、进修培训权。
5、《教师法》第8条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
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④、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义务。
⑤、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
⑥、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
6、教师的资格和任用制度是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教师法》在第三章对教师的资格条件、认定办法、过渡办法、职务制度、聘任制度等几个方面作了规定。
7、教师资格的组成要件。
1)国籍。
(2)品德。
(3)学历。
(4)业务。
(5)认定。
8、教师聘任制度必须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
聘任双方在平等地位上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聘任双方都有约束力。
9、教师查核的内容:《教师法》第22条规定查核的内容是“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立场、工作成绩”四个方面。
10、教师的待遇是指教师的工资、津贴、住房、医疗、退休等方面的总和。
义务教育法》研究资料一.我国义务教育的涵义、特点和意义1含义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特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国家性的特点。
教师普法学习笔记

教师普法学习读本第一章(-)法与法治1、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2、法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
0法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人们可以怎样行为人们不得怎样行为人们应当怎样行为(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国家制定法的产生国家认可(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可去的效力对象的普遍性法的普遍性法的效力的重复性(5)法是经由严格的程序制定的,具有程序性2、法治的含义O法制:法律制度o法治:根据(按厢)法律来治理国家、调控社会(与人治相对应),⊙“法治”的英文:rueoflaw翻译法的统治0法治的核心理念(1)强调权力制约(制约政府权力)(2)强调权利保障(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法典就是入民自曲的平怪,”一马克思完去就是一张写框八民权利的纸---列宁o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路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法》第五条第一款(二)我国教育法的制定情况1、什么是教育法狭义: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广义:所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教育的规定(教育法律)。
2、立法权限(1)法律: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2)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3)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④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在本部]的职权范围内制定②地方立法0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0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0(地方)改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改府制定3、我国教育法律的基本情况(1)《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教师法》和《教育法》学习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习笔记学习时间:2015年3月2日下午4:40—5:40学习地点:教师会议室主持发言人:刘俊学习内容:一、教师法:1、【通过】: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实施】: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3、【目的】:{合法权益、教师队伍、事业发展}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4、【教师含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二、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涵义、特点1含义:“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特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国家性的特点。
(112页)学习时间:2015年3月9日下午4:40—5:40学习地点:教师会议室主持发言人:刘俊学习内容:一、教师法:5、【教师资格学历】: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二)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三)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四)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III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教育法读书笔记(精选15篇)

教育法读书笔记教育法读书笔记(精选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法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法读书笔记篇1每当教师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是知法、守法还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
通过对《教师法》的学习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1、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
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替身和可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2、将做人的教育隅于教学中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这职业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就是说“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
告诉学生科学道路和人生道路的曲折,要培养百折不挠的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老师应该努力学习做这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3、虚心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
对于老师则不可以“家长”自居,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待,虚心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一个好老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教育法读书笔记篇2为了增强教育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我研读了《教育法制基础》。
以前模糊不清的一些问题得以明朗,以前不了解的一些法律知识得以理解,受益匪浅。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4篇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4篇为提高教师对《安全教育法》的认识,树立法的观念,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知道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并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就跟橙子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吧!学习教育法律法规读书笔记1 在学习教师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又一次让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提升,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我们从教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努力实现的目标。
在学习中认真对照,自我反思;在寻找差距与不足中正视自己。
一、让法律法规时刻警醒自己。
在《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指出了作为教师所不应去做的言行,以及对学生要平等对待的原则。
品读条文,对照自己,觉得自己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指导自己的实践,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了既宽松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与幸福中得到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牢记法律法规的条文,充分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对学习或平行存在问题的学生多方想办法树立其信心,但有时也有耐心不够的时候,今后要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显微镜看其不足,我们彼此一定都会多得许多快乐。
二、以德为先,率先垂范。
人者德为先,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
教师就是这样的职业,用德引领,以灵魂塑造灵魂。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暂行办法》中提出的相关要求,我都努力践行,严格要求自己。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爱字当先,心中有爱,就会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就是一面镜子,照不到自己,却照着学生。
在与学生相处中能够站起来,也能够蹲下去去,让学生进而亲之,素而敬之。
在与家长的相处中,努力做到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三、学典型找差距。
在我们教育行列之中,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楷模和先进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感人的篇章。
《教育法》复习笔记

《教育法教程》复习笔记第四、五、九章为重点章节 题型: 1. 单选(2分×10=20);2. 解释(4分×5=20);3. 简答(6分×5=30);4. 论述(15分×1=15);5. 案例(15分×1=15)第一章 导论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都要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法律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并得到全面发展。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使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
依法治教的目的是实现教育法制化。
①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教(依法治教蕴涵在依法治国当中,如果教育的发展失去了法制化的保障,国家的发展也会受到不良的影响);②依法治教对于促进依法治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关联性很强,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能够有效的推进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
2. 教育法治化的概念: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
3. 教育法治化的要求:①主体合法。
凡是参与教育领域活动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主体资格要有法律的明确授予。
②内容合法。
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的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或其他活动内容,都应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③程序合法。
活动应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
④救济有道。
要有完整的教育权法律法律救济体制,发展完备的法律救济制度。
4. 教育法制建设(或教育法制化)的主要内容 ①教育立法; ②教育行政执法;③教育司法; ④教育法制监督。
第二章 教育法基本理论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规范、法律、法规、规定和其他教育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关于教育的意志的体现。
②教育法具有社会性。
③教育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
学习教师法心得笔记3篇

学习教师法心得笔记3篇《教师法》赋予教师崇高的使命,作为教师,是在社会人这一身份上再作了提升的另一种身份,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学习教师法心得笔记,希望大家喜欢!学习教师法心得笔记范文1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上再无其他可与之相比的。
有人提出,医生可比,医生是拯救人类生命的工程师,她可解除人的肉体痛苦,给人以健康的身体,所以,她很伟大,但,也只有伟大。
人只有躯体,而无灵魂,或存在肮脏的灵魂,则他形同行尸走肉。
教师是引领人的灵魂走向光明,使灵魂得到升华,所以,她不仅伟大,而且更神圣,更高尚。
所以,在对教师的比喻、称赞中我最欣赏“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作为教师本人,他应是一名高尚的人。
《教师法》就是教师的监督员和守护神。
同其他法律一样,《教师法》为教师明确了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教师法》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强大的后盾和法律依据。
通过学习,我感悟到,在享受权利和应尽义务中,教师应把应尽的义务作为首要的行为准则。
因为,教师之所以有这些权益,是因为我们拥有“教师”这一职业称号,是教师,法律才赋予你得到法律规定的相应权益的权利,而这些权益必须教师在履行义务后才能得到,所以,教师应以履行职责为先,争取权益在后。
也有人认为,在享有权益为先的基础上,才体现教师这一行业的特殊,那么,你首先失去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的资格,你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你就是一般的社会人了。
《教师法》赋予教师崇高的使命,作为教师,是在社会人这一身份上再作了提升的另一种身份,所以,我们应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真正做到: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
在平时的社会活动中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依据江苏省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做到: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钻研业务,教书育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法、教育法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主要内容1、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有哪些(l)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现化代建设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4)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5)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6)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2、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是什么(1)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2)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3)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6)国家实行学位制度;(7)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3、设立学校应具备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程序: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
注册或备案手续。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的权利有哪些(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或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5、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l)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学习教师法心得笔记

学习教师法心得笔记教师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教师法的出台和实施,对于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学习教师法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教师法对于教师角色定位、教学方式、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下面是我对学习教师法的心得笔记。
一、教师法的意义和目标1. 信仰教育是核心任务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进行信仰教育,即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理论水平。
这一规定体现了教师法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重视,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2. 教育的社会化、专业化教师法要求教育工作要社会化、专业化。
这意味着教育不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
在教育社会化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 教师的权益保障教师法强调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秩序。
这体现了国家对于教师的重视和尊重,为教师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强化了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二、教师法对教师的要求1.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
这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在多个方面全面发展。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法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体现了教师法对于学生权益的保护和尊重,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法对教学方式的要求1.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师法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授、引导、讨论等多种方式。
这表明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学习教师法心得笔记模版(2篇)

2024年学习教师法心得笔记模版____指出,我们在建设有____,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尤其是《教师法》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
我国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第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其中第八条有关教师应当履行义务的规定使我深感重任在肩。
《教师法》规定教师(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通过对《教师法》的的学习,我认为要很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第一讲依法治国—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1995年至得那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股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纵向型的教育行政管理关系的单一格局,已经开始并且正在转变成大量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型的教育法律关系东纵向型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并存的新格局。
作为教师,在法律上,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普通公民,另一方面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治化和规范化。
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坏死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 教师执教是一种履行绞死职务的行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即使完全民事关系,又是行政关系,而是一种传道授业,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特殊综合法律关系.因此教师的权利即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
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原因;1法制完善;2公民法律意思的不断增强。
3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4教师夷的执教的必然要求;5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教育立法,即教育法的制定,即使教育法制建设的起始环节,也是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
1980年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处理好依法治教和“以法执教”的关系:依法治教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第二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学科定位:教育法是教育科学与法学的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依法治教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显著特征。
依法执教的过程世界上教育和法这两种社会现象有机结合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笔记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笔记------马鞍岭中心小学教师陶艳华师德师风教育学习笔记1学习内容:《教育法》摘抄内容:一、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二、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三、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四、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五、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笔记2学习内容:《教师法》中有关教师地位、作用、职责、权利、义务等内容。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法和教育法学习笔记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学习笔记
学习时间:2015年3月2日下午4:40—5:40
学习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持发言人:刘俊
学习内容:
一、教师法:
1、【通过】: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实施】: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3、【目的】:{合法权益、教师队伍、事业发展}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4、【教师含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二、教育法:
我国义务教育的涵义、特点
1含义:“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
2、特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国家性的特点。
(112页)
学习时间:2015年3月9日下午4:40—5:40
学习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持发言人:刘俊
学习内容:
一、教师法:
5、【教师资格学历】: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二)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三)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四)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6、【教师资格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
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要求有关部门认定其教师资格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认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二、教育法:
3、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意义:
(1)实施义务教育,是强国富民,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
(2)实施义务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各类专门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
(3)实施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学习时间:2015年3月11日下午4:40—5:40
学习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持发言人:刘俊
学习内容:
一、教师法:
7、【教师职务】:各级师范学校毕业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8、【教师培训】:各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9、【教师考核】: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二、教育法:
(一)义务教育的目的
目的: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条)。
(二)义务教育的步骤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
学习时间:2015年3月16日下午4:40—5:40
学习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持发言人:刘俊
学习内容:
一、教师法:
10、【教师待遇】: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
二、教育法:
(三)义务教育的制度
1.年限:“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第二条)
2.义务教育的阶段和学制
阶段:“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制,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
学制:“六、三制”、“五四制”或九年一贯制。
学习时间:2015年3月23日下午4:40—5:40
学习地点:教师会议室
主持发言人:刘俊
学习内容:
一、教师法:
11、【教师处分】: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教师申诉】: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二、教育法:
义务教育的学校设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第九条)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并实行助学金制度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第十条)
学校违规收费,教师应予抵制,不应执行。
教师更不得向学生自行收费、收礼。
河南省某县某镇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某,在一年的时间内,以各种名义收取全班63名学生押金,摊派款等共计3000多元,后被全班学生诉至法院,法院依法责令其退还全部违法收费,学校也给予他行政处分,调离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