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有标准才能飞得更好
我国植保无人飞机相关标准制定与规范内容分析
![我国植保无人飞机相关标准制定与规范内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3400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8.png)
植保无人飞机是指配备农药喷洒系统,用于植保作业的旋翼无人飞机。
近年来,利用植保无人飞机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发展迅速,作为一种现代化农业新施药设备,植保无人飞机具有作业效率高、节水省药、作业环境不受地形限制、机动灵活、对施药人员安全等优点,适用于我国各种地形(平原、山地、丘陵)。
随着我国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植保无人飞机的应用能有效解决农村施药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无人飞机的历史已有100多年。
1990年,日本雅马哈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架具备喷洒农药功能的植保无人飞机“R50”。
此后,日本成为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最成熟、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据统计,2021年我国植保无人飞机保有量高达12万台,其作业面积达到0.93亿hm2次。
我国虽然在植保无人飞机数量、作业面积和技术发展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植保无人飞机应用相关配套标准体系与国外相比却相对滞后。
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
因此,为保证并促进我国植保无人飞机的应用进展,亟待制定相关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的制定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市场秩序和社会效益,同时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提升我国植保无人飞机整体技术水平、增强我国植保无人飞机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并且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
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
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行业标准由行业归口部门统一管理。
团体标准是由社会团体按照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制定并发布,由社会自愿认可并采用的标准,针对一些新型产品,在还没有相关标准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团体标准的制定可以解决当下标准缺失的问题,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地方标准又称区域标准,是由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
![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69b8eb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6.png)
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是一种创新的农业技术,通过使用无人机在农田中进行喷洒农药和施肥,可以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员的风险。
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的实施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好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的优势、挑战和发展前景。
首先,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精准喷洒。
传统的喷洒方式往往存在雾化不均匀、过量喷洒或喷洒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
而无人机可以通过激光雷达、红外线传感器等高科技设备,实时监测作物和环境的情况,精准计算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以及喷洒的作业范围和时间,从而实现精准喷洒,提高了喷洒效果。
其次,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无人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农田的喷洒任务,比传统人工喷洒方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实现自动飞行和自主作业,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次,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的农业喷洒方式往往会产生农药雾化和农药残留问题,对大气、土壤和水源等环境造成污染。
而无人机喷洒方式可以精确计算和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的过量使用,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还可以提高安全性。
传统的农业喷洒方式往往需要作业人员接触农药,存在一定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而无人机飞防服务可以远程操作,避免了操作人员接触农药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然而,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无人机飞防服务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
无人机本身价格较高,技术设备和传感器的配备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其次,无人机飞防服务的监管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如何确保无人机合法、规范和安全的运营,还需要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和制定。
再次,无人机飞防服务涉及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要求。
目前,对无人机操作员的培训和技术要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认证体系,这对无人机飞防服务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要点
![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f39f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9.png)
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要点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要点包括以下几点:1. 飞行前的检查:在飞行前,需要对植保无人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无人机各部件完好无损,特别是与喷洒农药相关的部件,如喷头、管道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无人机的电池电量、遥控器信号等,以确保无人机能够正常、安全地作业。
2. 选择合适的作业环境:植保无人机需要在无风或风力较小的环境下作业,以避免影响喷洒效果。
同时,需要避免在高温、高湿、阴雨等不利气象条件下作业,以免对无人机造成损坏或影响喷洒效果。
3. 合理规划作业路线:在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作业路线,确保无人机能够高效地完成喷洒任务。
同时,需要注意避让障碍物、电线等,以避免发生意外。
4. 控制农药用量和浓度: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时,需要控制农药用量和浓度,避免对农作物造成损害或污染环境。
同时,需要注意农药的配比和混合均匀度,以免影响喷洒效果。
5. 掌握飞行高度和速度:植保无人机在作业时,需要掌握适当的飞行高度和速度,以确保喷洒效果和作业效率。
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和农作物特点,选择合适的飞行高度和速度。
6.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人员受伤或无人机损坏。
例如,在喷洒农药时,需要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同时,需要在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等安全措施,以确保无人机能够安全地起飞和降落。
7. 记录作业数据:植保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记录作业数据,如飞行时间、喷洒面积、农药用量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作业人员了解无人机的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记录的数据也可以用于后续的总结和分析,以优化无人机的作业效果。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8b425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7.png)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1. 精准喷洒灌溉植保无人机搭载先进的喷雾设备,能够将植保药剂精确喷洒到农田中,有效地防止了药剂的浪费和污染。
植保无人机还可以实现精准灌溉,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湿度进行喷灌,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和一致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2. 智能监测作物状况植保无人机搭载各种传感器和相机设备,可以对农田中的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高清相机拍摄作物的影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图像识别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作物的病虫害和营养问题,为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3. 多样化应用植保无人机不仅可以用于植保作业,还可以进行农田勘测、播种、施肥等多种农业生产工作。
通过更换不同的搭载设备,植保无人机可以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实现多样化的应用。
二、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1. 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保无人机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升级。
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会配备更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农田监测和作业;同时还会运用更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遥感技术,提高植保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和作业效率。
2. 数据服务化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更加注重数据服务化,不仅提供植保作业服务,还会提供农田监测数据、作物生长模型、病虫害防治方案等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农户和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植保无人机获取到更多的农业生产数据和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平台化运营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向着平台化运营发展。
农业生产者不再需要拥有植保无人机,而是可以通过专业的植保无人机平台,通过线上下单,预约农田作业,实现植保无人机的服务化运营。
这将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者的设备成本和技术门槛,提高了植保无人机的使用率和作业效率。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农田的精准作业,提高了植保药剂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成本和资源浪费。
植保无人机能够及时监测农田作物的生长状况,为制定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案提供重要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植保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https://img.taocdn.com/s3/m/923891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c.png)
植保无人机概述植保无人机是一种采用无人机技术来辅助农业植物保护的新兴技术。
它通过无人机自动化飞行和精确喷洒技术,可以在农田中进行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植保无人机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植物保护工作的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农药的使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原理植保无人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无人机平台、遥控系统、载荷系统和植保农药。
无人机平台通常采用多旋翼结构,具备稳定飞行的特性。
遥控系统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和任务执行。
载荷系统则是无人机上搭载的传感器和农药喷洒设备,用于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植保农药则是专门用于无人机喷洒的农药,具备高效、环保的特点。
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无人机起飞并按照设定的路径自动飞行至农田区域。
其次,在飞行过程中,搭载的传感器将实时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等。
然后,无人机根据传感器数据分析植物的健康状况,并为每株植物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最后,无人机根据方案,在需要的地方进行农药的精确喷洒,完成植物保护任务。
整个过程中,植保无人机能够实现高效、精准的植物保护。
应用场景农田植物病虫害监测传统的植物病虫害监测通常需要人工进入农田进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监测范围有限。
而植保无人机可以通过飞行摄像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大面积农田中的植物健康状况,并给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农药精准喷洒传统的农药喷洒通常采用喷洒机或手持喷雾器,由于喷洒范围广、精确度不高,不仅浪费了农药,而且可能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而植保无人机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将农药喷洒范围限制在植物受害区域,提高喷洒精确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大面积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病虫害在农业生产中是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大面积农田中更为突出。
传统的防治方式往往依赖人工,工作效率低且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而植保无人机可以快速覆盖大面积农田,并提供个性化的防治方案,大大提高了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优势和挑战优势植保无人机相比传统的植物保护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快速:无人机可快速覆盖大面积农田,提高作业效率。
植保无人机标准
![植保无人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dcf09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c.png)
植保无人机标准一、无人机性能1.无人机应具备稳定可靠的飞行能力,包括起飞、飞行和降落等基本操作。
2.无人机应具备较高的载荷能力,以满足各种植保作业的需求。
3.无人机应具备良好的抗风、抗干扰能力,以保证作业安全和效果。
4.无人机应具备足够的续航能力,以保证连续作业和高效作业。
二、安全性要求1.无人机应具备防撞、避障功能,避免在作业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2.无人机应具备自动紧急停飞功能,当发生故障或危险情况时,能够迅速停止作业并安全降落。
3.无人机应具备稳定可靠的安全防护功能,包括遥控器和无人机的防水、防尘、防摔等性能。
4.无人机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提示音,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三、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无人机的性能、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无人机作业的安全和效果。
3.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模式和参数,以保证作业效果和效率。
4.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无人机的状态和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作业效率1.无人机应具备高效的作业能力,能够快速完成大面积的植保作业。
2.无人机应具备良好的作业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植保效果和植物生长的效果。
3.无人机应具备智能化的作业调度和管理系统,以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
4.无人机应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以确保长时间稳定的工作状态。
五、环保标准1.无人机应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无人机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农药泄露和其他有害物质外泄。
3.无人机应采用低噪音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
4.无人机应具备良好的废弃物处理能力,对使用后的电池、润滑油等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
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服务方案 (3)
![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服务方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47bc76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9.png)
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服务方案1. 引言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是一种快速、高效、精确的农业植保手段,通过利用无人机高空俯瞰、低空飞行的特点,结合植保设备和技术,提供农作物的精准喷洒和监测服务。
本文档将介绍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的服务方案,包括植保无人机的选择和配置、飞行作业流程、数据处理和解读等内容,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实现高效、节约成本的植保作业。
2. 植保无人机的选择和配置植保无人机在选择和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飞行性能植保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包括飞行速度、飞行高度、携带荷载能力等。
根据农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飞行性能,以确保覆盖范围和作业效率。
2.2 药液喷洒系统植保无人机的药液喷洒系统需要具备均匀喷洒、调控药液量和喷洒角度的功能,以保证作物充分受药。
2.3 遥感传感器植保无人机需要搭载高分辨率、多光谱或红外传感器,以获取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重要信息。
3. 飞行作业流程植保无人机的飞行作业流程包括任务规划、预飞检查、起飞、飞行、喷洒、返航、降落等多个环节。
以下为一般飞行作业流程:3.1 任务规划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病虫情况等因素,确定作业区域、药液量和飞行路径。
3.2 预飞检查检查无人机的电量、遥控器信号、药液喷洒系统和遥感传感器等装备,确保正常工作。
3.3 起飞根据预设的起飞点,启动无人机,并观察其正常起飞。
3.4 飞行和喷洒无人机根据预设的飞行路径进行低空飞行,利用遥感传感器获取农作物信息,同时进行药液喷洒。
3.5 返航和降落无人机完成飞行和喷洒任务后,返回起飞点,并完成自动降落。
4. 数据处理和解读植保无人机通过搭载的遥感传感器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解读,以便农业生产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4.1 数据处理植保无人机获取的数据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如图像配准、分割、去噪等,以获取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信息。
4.2 数据解读通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得出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病虫害的程度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的喷洒和防治。
植保无人机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植保无人机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f1e0b7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47.png)
本刊特稿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节省农药使用量,旋冀产生的向下气流增加了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省时省力,深受农户欢迎。
与植保无人机相对应地面行走植保机械,其在作物叶尖上作业,操作难度较大,稍有操作不当,就会造成机器损坏,甚至人员伤害。
在使用两种植保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都必须掌握机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事故发生,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作业。
一、植保无人机启动前和飞行结束后检查在每次启动植保机前,飞机操作人员必须对植保无人机各部位进行例行检查,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检查完毕后方可启动;每次飞行完毕后要对机身、旋翼、起落架、喷洒系统等进行清理,同时检查农用直升机各主要部件的螺丝是否牢固,活动部件晃动量是否过大,推杆是否牢固,机身是否有明显裂缝等。
二、植保无人机操作员操作要求操作员在酒后、睡眠不足、生病时不能操作,孕妇、未满18周岁、未获得资质证书人员不允许操作;操作员不能穿容易卷人部件的宽松衣服作业;在周围1亩范围无安全降落点的稻田内不能进行作业;作业3.垂直飞行要远离障碍物10 m以上,平行飞行要远离障碍物5m以上。
4.在每次飞行前应先对对讲机进行测试,测试信号的强弱和语音的清晰程度。
5.飞机飞行时要离操控手10 m以上距离,机头不要正对自己或他人。
6.严禁在雨天或有闪电的天气下飞行。
7.一定要保持飞机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飞行。
8.随时注意观察喷头喷雾状态,发现有堵塞的情况要及时更换,并将更换下来的喷头浸泡在清水中,以免凝结。
9.严禁酒后操作飞机、严禁在人头上乱飞,飞行时要远离高压线。
10.主副操控手交换操作时,应将遥控器模式由个人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并将飞机的现时状态交代清楚。
11.要想把遥控器放在地面上的时候,注意应平放,不要竖放。
因为竖放时可能会被风吹倒,这就有可能造成油门杆被意外拉高,引起动力系统的运动,从而可能造成伤害。
12.注意电量报警机制是否开启,如有报警应立即降落。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作业效果评估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作业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89cff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c.png)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作业效果评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的日益现代化,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的高空航拍、精确农药喷洒以及远程监测等功能,为农民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环保的农业植保方式。
本文将就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以及作业效果进行综述和评估。
首先,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无人机可以通过高空航拍获取农田的精确数据,如植被覆盖情况、田地平整程度、病虫害分布等,通过无人机的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情况的全面监测。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通过遥控精细喷洒,实现精确的农药施放,避免浪费和农药残留,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配备红外热像仪等设备,用于检测作物的健康状况,实现早期病毒检测和预防。
总体而言,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为农民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精准的农事管理手段。
其次,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作业效果有目共睹。
首先,高空航拍可以通过无人机对农田进行全景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植物的病虫害情况,以及土壤的湿度和营养状况,避免了人工巡视的局限性,提高了监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其次,无人机的农药精细喷洒技术可以根据田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化喷洒,避免了传统的均匀喷洒方式所带来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此外,通过无人机的红外热像仪设备,可以了解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早发现可能的病毒侵染,提前采取措施,保证作物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作业效果显著,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改善。
然而,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无人机技术的价格较高,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够负担得起。
其次,无人机的飞行时间有限,无人机能够携带的农药和其他防治物资的量也有限,导致了单次作业的范围有限。
另外,无人机技术的应用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技术培训,了解无人机的操作和维护知识,这对于一些老年农民而言可能是一个障碍。
此外,无人机在农场大规模实施时也需面临政府法规和空域管理的挑战。
植保无人机安全作业标准
![植保无人机安全作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0b466128ea81c759f57841.png)
植保无人机安全作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业植保无人机安全作业注意事项,作业前准备、现场作业、作业后维护等要求。
本标准使用于多旋翼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安全和业操作。
2、安全注意事项1)参与运营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必须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签发的《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用的相关规定。
2)飞行安全严格按照作业方案执行。
飞行距离控制在视距离范围内,同时了解作业地周围的设备及空中管制要求。
3)飞行应远离人群,作业地有其他人员作业时严禁操控飞行。
4)起降飞行应远离障碍物5m以上,平行飞行应远离障碍物10m以上并作相应减速飞行。
5)操控人员应佩戴口罩、安全帽、防炫光眼镜、身穿反光工作服并严禁穿拖鞋,且在上风处和背对阳光操作;操控人员应与农业植保机保持5m以上安全距离;作业过程中操控人员应关闭手机和其他点此设备。
6)操控人员使用对讲机通话必须简洁、明确,并且重复两次以上。
7)地面近距离操作维护保养时,必须切断动力电源,避免意外启动,防上事故发生。
3、作业前准备1) 作业区块要求作业区块及周边应避免有影响安全飞行的林木、高压线塔、电线、电杆等障碍物。
作业区块及周边应有适合农业植保无人机起落的场地和飞行航线。
2)操控人员要求控人员必须获得相关机构的培训证书。
操控人员不能酒后及身体不适状态下操控,对农药过敏情况下不可操控。
3)农药要求根据作物要求,选择符合相关标准规定,适合农业植保无人机要求的高效低毒农药。
4)气象条件作业前应查询作业区块的气象信息,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信息雷雨天气禁止作业风力大于3级或室外温度超过30度禁止作业5)确定作业方案根据作业地地理情况,设置农业植保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喷幅流量等参数。
根据作业区作物及病虫害情况,农药使用说明或咨询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确定药品、药量以及配药标准。
制定突发情况的处理预案,确定农业植保无人机如发生故障的紧急迫降点(必须远离人群)。
6)设备准备农业植保无人机必须按照标准生产,有企业的产品合格证。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1e44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4.png)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传统的农业植保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而无人机技术的出现为农业植保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一、精准施药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实现精准施药。
传统的农用喷雾器在施药过程中容易出现药剂浪费、施药不均匀等问题,而无人机搭载的喷雾系统可以通过航迹规划和遥感技术实现精准施药。
无人机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分布情况,精确计算出施药的剂量和施药的位置,避免了药剂的浪费,提高了施药的效果。
二、快速巡视传统的农业巡视方式需要人工徒步巡视,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而无人机可以利用其高空飞行的特点,快速地巡视农田。
通过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和红外传感器等设备,无人机可以实时获取农田的图像数据,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分析。
这使得农民可以及时发现农田中的问题,如病虫害的侵害、土壤湿度等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植保作业管理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还可以实现植保作业的管理。
通过无人机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全面监测和数据记录。
无人机可以实时记录农田的施药情况、生长情况等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决策支持。
这使得农民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植保作业计划,合理管理农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无人机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农民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才能正确操作无人机。
其次,无人机的成本较高,农民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购买无人机设备。
此外,无人机技术还需要在法律法规、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管理。
综上所述,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精准施药、快速巡视和植保作业管理等功能使得无人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然而,农民在使用无人机技术时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如技术操作、成本投入等。
无人机植保作业飞行要求
![无人机植保作业飞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38678c3bb68a98270fefa46.png)
无人机植保作业飞行要求
一、无人机植保作业飞行要求
1、极低空飞行。
植保作业最佳高度是在作物叶尖之上一米左右距离。
对于苗期小麦等低矮作物,无人机应在离地面两米高度上飞行。
飞行高度精度应在分米级。
2、高精度直线飞行。
植保作业必须保持直线飞行,以保证不产生漏喷、重喷现象。
飞行水平精度应在分米级。
3、慢速匀速飞行。
无人机植保的雾化效果很好,药效与无人机的速度密切相关。
一般应该保持在4~6米/秒的匀速飞行。
4、超目视飞行。
植保无人机目视飞行最远只能达到200米,对于宽幅大于500米的大田,将难以选择起降加药点,大田中间无法作业。
从植保作业效率上讲,无人机一个起落最好飞行一个往返,回到起点加药。
植保作业必须具备超目视飞行能力,超目视飞行距离应是无人机总作业距离的二分之一。
5、避目障飞行。
对于高杆作物、果木、树木等植保作业,目视飞行作业的视线受到阻碍,必须要有避目障操控飞行的有效手段。
6、定点垂直起降。
大田地形复杂,加药点难以选择,无人机往往在狭窄空间起降,没有跑道起降条件,必须具有定点垂直起降操控能力。
二、实现植保作业飞行的保障
1、飞行技能过硬的操控手。
植保作业对飞手的要求非常高。
在目视飞行的距离内,在不借助导航设备的情况下,飞手必须要做到锁。
航空植保联盟无人机标准
![航空植保联盟无人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e8b9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8.png)
航空植保联盟无人机标准
从技术角度来看,航空植保联盟无人机标准涉及无人机的设计、制造、操作和维护等方面。
这包括无人机的飞行性能要求、植保设
备的安装标准、作业参数的设定、植保药剂的使用规范、飞行路径
规划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标准旨在保障无人机在植保作业中的稳定
性和精准度,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此外,航空植保联盟无人机标准还涉及到与植保作业相关的数
据管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
无人机在植保作业中会产生大量数据,
包括作业记录、飞行轨迹、植被信息等。
标准可能会规定数据采集、存储和共享的标准化要求,以及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措施,确保
相关数据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除了技术标准,航空植保联盟无人机标准还可能涉及行业准入
和从业资质的规定。
这包括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要求,无人机制造商和植保服务提供商的资质审核标准等。
这些规定旨在
规范行业内的主体行为,防范风险,保障植保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总的来说,航空植保联盟无人机标准是为了推动无人机在农业
植保领域的规范化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行业准则。
这些
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升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农业植保无人机的用途及特点
![农业植保无人机的用途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cd933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2.png)
农业植保无人机的用途及特点
一、农业植保无人机的用途
1.植保农药的喷洒:通过无人机将农药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能够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保护作物的目的。
2.田间农作物监测:通过无人机定期对田间农作物进行监测,可以有效发现作物欠营养、受病虫害或其他异常状况,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3.无人机抓拍:无人机可以抓拍田间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记录作物形态记录,能够更好的观察作物的生长变化,从而更好的管理作物。
4.无人机种植:无人机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田间种植,大大减少人工劳动,提高作物播种的准确性,更好的实现全田覆盖的种植效果。
二、农业植保无人机的特点
1.高效性:无人机在植保农作物上的作业效率高,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作业,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控制农作物的喷洒量,能够更有效的保护作物。
2.精确性:无人机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作业,不但可以控制农药的喷洒,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抑制对其他作物的污染,大大提高作业的精确性。
3.可持续性:无人机可以实现更长时间的作业,而且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作物和环境。
4.易操作性:无人机在操作上比传统的植保设备更加简单,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工的操作,从而能够提高作物植保的效率。
浅谈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7c9c7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3.png)
浅谈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农业植保无人机是近年来农业领域中一项备受关注的新技术,其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发展既是技术的进步,也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本文将从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浅谈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发展。
一、现状1.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农业植保无人机的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主要表现在机体结构、飞行控制系统、植保系统等方面。
无人机的机体结构经过不断改进,不仅具备良好的飞行稳定性,而且逐渐实现了轻量化、高强度化的设计。
飞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使得无人机可以完成复杂的植保任务。
植保系统的装备也越来越先进,如喷洒系统、装药箱等设备都在不断改进。
2. 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大田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的植保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拓展,如棉花蚜虫防治、水稻病虫害防治等领域也开始尝试应用。
3. 效益显著据统计,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植保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无人机植保作业不受地形地貌限制,可以快速、精准地完成作业任务,大大提高了植保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4.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植保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资金补助、技术标准制定、应用规范制定等,为无人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趋势1. 技术不断创新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是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在植保领域的应用也将会不断提升,包括更高的精准度、更智能的植保系统、更安全的飞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2. 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将会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大田作物,还会向茶叶、咖啡、药材等特色作物领域拓展,同时还会向林业植保、园林绿化、草坪保洁等领域拓展。
3. 智能化程度提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农业植保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将会不断提升。
植保无人机如何规划航线这三招让你成为作业高手
![植保无人机如何规划航线这三招让你成为作业高手](https://img.taocdn.com/s3/m/5a1f5d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2.png)
植保无人机如何规划航线这三招让你成为作业高手一、农田调查分析在规划航线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农田调查分析。
这包括获取农田的地理信息、植物生长状况以及有害生物种类和密度等数据。
通过使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影像、传感器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取详细的农田信息。
这些数据能够提供作物的覆盖度、高度、生长情况等信息,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和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作业所需的区域范围和侵染程度,为航线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二、航线规划原则在规划航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全覆盖原则:确保无遗漏地对农田进行植保作业,无人机应该能够覆盖所有需要进行作业的区域。
2.高效率原则:通过规划合适的航线,减少无人机在空中的转场次数,提高作业效率,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其续航能力。
3.安全原则:避免飞行中出现冲突和碰撞事件,规划航线时要考虑到相关的飞行规定和空域使用规定,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三、航线规划工具与方法1. 使用航线规划软件:通过使用专业的航线规划软件,如Pix4Dcapture、DJI GO等,可以根据农田形状和大小自动生成规划的航线。
这些软件能够根据输入的参数(如无人机的速度、高度、飞行模式等)生成最佳的航线,减少飞行时间和油耗。
2.根据特定需求进行手动规划: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手动规划航线可能更加合适。
比如,如果农田呈现复杂的几何形状,或者需要在特定的作业时段进行作业,手动规划航线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3.利用现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将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与无人机的航线规划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农田的地形和地势。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农田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如建筑物、输水管道等)和高低起伏,从而避免无人机在飞行中发生事故。
总结:。
农用植保无人机注意事项
![农用植保无人机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5c6468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f.png)
农用植保无人机注意事项
1. “小心驶得万年船”,操作农用植保无人机,你可得千万要小心哦!就像开车一样,不能马虎大意呀。
比如,起飞前不仔细检查电池电量,万一飞到一半没电了,那不就糟糕啦!
2. “未雨绸缪”啊,一定要提前了解作业区域的情况。
别等到飞到一半,才发现有障碍物,那可就麻烦大啦!就好像出门不看天气预报,结果被淋成了落汤鸡。
3. “细节决定成败”,对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保养可不能忽视。
你想想,你要是不保养好,它关键时刻出问题咋办?好比你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会容易生病一样。
4. “有备无患”呀,要准备好备用的零部件。
万一无人机在作业中出故障,没备用零件可怎么行?这就像战士上战场不带足够的弹药一样。
5. “居安思危”,别以为飞的时候没问题就万事大吉了。
过后也要检查检查呀,不然下次用的时候出问题咋办哟?就好似你觉得今天身体好,明天就不注意保重了呗。
6. “慢工出细活”,操控无人机的时候可别心急。
飞得太快太猛,那不是容易出问题嘛!就像跑步,冲刺过猛可能会摔倒呀。
7. “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术。
不然怎么能把植保工作做好呢?这跟学习一样,不努力怎么能有好成绩呢?
8. “有的放矢”,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和需求来使用无人机。
别瞎弄一气呀,就好似给不同的人准备食物得不一样对待一样。
9.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问题都不能放过。
你想想,一个小毛病不解决,最后可能引发大问题,多可怕呀!就像一个小蚁穴能毁掉大堤一样。
植保无人机作业注意事项
![植保无人机作业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2bd53245a8102d276a22ff7.png)
植保无人机作业注意事项
植保无人机主要用于专门用于喷洒农药,具有快速飞行、节约农药、高浓
度喷洒,代替人力轻松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操作飞机之前首先要保证飞机的电池及遥控器的电池有充足的电,不然操作容易照成飞机失控。
2、严禁在人头上乱飞,容易照成人员的伤亡。
3、一定要保持飞机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飞行。
远离高压电线飞行,容易碰撞。
4、还有就是安装和使用遥控模型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不能够随便的操作,不正确的操作将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者人身伤害。
5、严禁在下雨时飞行!水和水汽会从天线、摇杆等缝隙进入发射机并可能引发
失控。
6、严禁在有闪电的天气飞行
7、如果发生了模型坠落、碰撞、浸水或其他意外情况需要第一时间过去检查,并在下次使用前做好充分的测试。
8、遥控器电池组的电压较低时需要谨慎对待,不要飞得太远,在每次飞行前都需要检查遥控器和接收机的电池组。
9、遥控器放在地面上的时候,注意平放而不要竖放
10、作业时飞机操控人员必须关闭手机
11、飞行操作过程中操控手必须穿硬底有后跟鞋,严禁穿拖鞋操作飞机。
12、严禁酒后操作飞机。
桑园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要点
![桑园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c23d7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1.png)
桑园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要点今天咱们来聊聊桑园里超级酷的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
在桑园里呀,那些小桑树就像我们的小伙伴一样。
植保无人机就像是会飞的小卫士,来保护这些小伙伴呢。
这植保无人机飞起来可灵活啦。
它要在桑园里飞得稳稳当当的,就像小鸟在树林里穿梭一样自在。
比如说,桑园里有一排排的桑树,无人机得沿着这些排数飞,不能乱撞呀。
它要像我们走在学校的走廊里,规规矩矩的。
那无人机在飞的时候,高度可是很重要的哦。
要是飞得太低,就可能会碰到桑树的枝条,把枝条弄伤,这就像我们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会不小心撞到桌子椅子一样。
飞得太高呢,喷出来的药就不能很好地落在桑树上。
就好比我们浇水,如果拿水壶举得高高的乱浇,花花草草就不能好好喝水啦。
所以呀,无人机的高度得刚刚好,这样才能让药准确地洒在桑树的叶子上,把那些害虫都赶跑。
再说说喷药这事儿。
喷药就像是给桑树洗澡,不过是洗一个能赶走害虫的澡。
无人机喷药的时候,要让药很均匀地洒出来。
就像我们画画的时候,颜料要涂得均匀才好看。
有一回,我看到一个叔叔用植保无人机给桑园喷药,刚开始的时候,药喷得不均匀,有的地方药多,有的地方药少。
结果呀,药多的地方,桑树好像被呛到了一样,药少的地方害虫还是很嚣张。
后来叔叔调整了无人机的喷头,药就均匀地洒出来了,害虫很快就被消灭了,桑树又变得绿油油的。
还有啊,在桑园里飞无人机之前,一定要好好检查无人机哦。
就像我们出门上学之前要检查书包有没有带齐东西一样。
要看看无人机的翅膀有没有受伤,电池有没有充满电。
要是无人机飞着飞着突然没电了,那就像小鸟突然飞不动了掉下来,会把桑树都压倒的,药也喷不好啦。
另外呢,在桑园里飞无人机也要注意风向。
风就像一个调皮的小伙伴,它会把药吹得到处都是。
如果逆风飞,药可能就会吹到无人机自己身上,那就糟糕了。
要是顺风飞呢,药就能很好地洒在桑树的前面,把害虫都消灭掉。
就像我们放风筝,顺着风的时候,风筝就飞得高高的。
桑园里的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是不是很有趣呀。
植保无人机作业运行管理的要求
![植保无人机作业运行管理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6ac2d9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5.png)
植保无人机作业运行管理的要求说到植保无人机作业,咱们不得不提它在农业生产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现在的农田就像是“现代科技的战场”,你一看那架飞在田野上,低空盘旋的无人机,就知道它是干大事的。
以前,咱们种地都得靠人力、畜力,靠脚步一点点去走,现在,搞农业的都变成了高科技玩家。
无人机,哎呀,真的是“飞得快,干得猛”,而且效率极高,几亩地的喷洒任务,十几分钟就搞定了,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
可是,大家别以为无人机就能随便飞,飞得快,飞得高,飞得好,那背后可有一套严格的管理要求在撑腰呢。
首先得说,操作无人机的那个人不能是“随便一拍脑袋”的人。
你说,给个遥控器就让你飞上天,岂不是吓死人?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手上得有点真本事,否则连控制都控制不好,那可不成,飞得飞不高,撒的药剂不均匀,结果可就不妙了。
别看它飞得很快,可管理上可是有讲究的,稍微一出错,就可能把一片田地给毁了。
别忘了,无人机可不是用来闹着玩的。
飞行的过程中可得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
你看看那无人机飞得稳稳当当的样子,背后得考虑空气流动、风速风向等一大堆细节。
要是风大,飞不稳,飞歪了,打的药可能就没喷到该喷的地方,反而喷到不该喷的地方,那可真是“打草惊蛇”,糟糕透了。
你可想过,风速稍微一大,或者天气不配合,飞机飞上去不是去给作物“美容”,而是直接给农田“减负”——不过你可千万别真把它当减负工具,那是不可能的。
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合理规划飞行路线。
无人机在空中飞,像一只“嗡嗡”响的“蜜蜂”,得飞得巧妙,喷洒的药物才不会浪费。
一条合适的飞行路线,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喷洒效率,节省时间,避免重复喷洒。
你可别看飞行时风驰电掣,哪能随便乱飞?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哪怕只差那么一点点误差,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喷洒效果。
记住,不是“飞得越高越好”,关键是要飞得“稳”,飞得“准”。
除此之外,咱们还得注意无人机作业前后的检查和维护,千万不能忽视。
你看啊,一架无人机的工作状态好坏,直接影响作业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保无人机:有标准才能飞得更好
作者:杨梦帆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7年第7期
2月,农飞客在河南省内黄县为13万亩麦田喷施除草剂;3月20日开始,极飞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河南省临颍县开展10万亩小麦田统防统治作业;4月28日至5月10日,河南全丰标普
在安阳组织小麦田统防统治作业100万亩……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继2016年实现由宣传表演阶段转入实际作业阶段后,今年发展势头更是迅猛,呈爆发式状态。
但是,与农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相比,当前我国植保无人机生产标准和作业标准的制定、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困扰着行业发展,这些难题要如何破解?近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
第二届航空植保应用技术发展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议。
质量和稳定性提高保有量逐年攀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急速
增加,作业效率高、节水节药环保型农业航空植保机械获得了市场越来越多的青睐。
专家介绍,2016年全国专业化防治组织达8.8万个,与一家一户采用背负式小型喷雾器的传统打药方式相比,规范化和规模化的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对高效优质的施药机械迫切需要,农业航空植保将成为我国农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其中“大热”的植保无人机发展又如
何呢?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副处长郭永旺认为,近年来,我国植保无人机经过3~5
次改型,作业稳定性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据统计,目前我国无人机生产企业超过400家,产品
类别多样,载药量涵盖了从5升到100升的各种不同类型,价格既有两三万元的,也有几百万
元的。
据悉,2016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超过2000万亩,保有量已经超过5000架,作业
成本每亩地在6~15元。
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超过300架的省份有10个,其中湖北达1000架以上。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副调研员方国斌说:“在湖北,植保无人机防治面积大幅增加。
仅今年春
季小麦油菜防治面积已超过去年全年飞防面积。
预计今年湖北使用无人机飞防的面积可达10%,而且由于它在施药、施肥、授粉等方面拥有巨大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国家植保机械检测中心主任陈小兵介绍:“2016年,我国小型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呈稳定
态势,未出现大规模的盲目扩张,产品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产品使用方便性、安全性、可
靠性都有所增强。
部分产品能实现定高定速飞行、航线规划、断点续喷、变量喷洒、药量检测、失控返飞、电子围栏、低电压保护、断桨保护等功能。
”
“植保无人机经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进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
认为,目前,国内无人机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能整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农业生产、研发单
位目前在飞防专用药剂研发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植保无人机除了在粮食等传统作物领域进
行施药,在果园、茶园等经济作物上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突破。
技术滞后标准缺失影响行业发展
近几年,植保无人机在病虫害防治上功不可没,已经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植保无人
机产业虽然飞速发展,产品类型之多让人应接不暇,同时,植保无人机在稳定性、部分功能上
也有了不小改善,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关键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作业效果。
“在日本,无人机飞行高度不超过1米,通过
低空低速飞行,能有效替代地面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而在我国,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有的甚至
超过5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中心主任何雄奎
认为,我国植保无人机发展面临五大挑战:一是载重轻,单次作业周期短,不完全适合高效航
空喷雾作业;二是无人机喷洒农药存在重喷与漏喷现象,尾翼产生的气流影响下压气流,易造
成农药雾滴飘失等;三是核心技术发展滞后,如发动机、飞控系统、雾化系统的研发技术等;
四是缺乏专用的喷雾制剂;五是植保无人机缺乏相关标准。
不仅“硬件”不过关的情况存在,而且诸多配套标准也有所缺失。
“目前我国植保无人机
机型多样,在测试中发现,产品仍存在一些问题。
”陈小兵指出,我国植保无人机产品无标牌、无标识、无机壳,制造粗糙现象严重;飞行技术参数、喷塞技术参数标注随意性大,跟实际使
用时差距大;飞行姿态不稳、作业精准度不够,满载时飞行易出现炸机、失控等现象;喷洒装
置配置不合理,会出现喷头掉落、泵吸不上药、喷雾断断续续,飞行过程中药液泄漏,重喷、
漏喷现象严重等问题。
“更严重的是,植保无人机无配套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同时,缺少
产品生产制造标准(技术要求、检测方法)、作业规范、作业质量标准和人员资质管理规范,
造成企业无标生产,无序使用;飞手不专业,对植保机械要求不清楚,对施药作业要求不了解,作业质量不稳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陈小兵说。
郭永旺认为,从2014年开始,由于国内越来越多的无人机企业开始转型生产植保无人机,导致国内植保无人机产业混乱。
植保无人机在湖北的应用现状也是其发展的一个缩影。
方国斌表示,目前植保无人机应用
技术研究不足,专用飞防药剂不能全覆盖,价格偏高,补贴少,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保无人
机的购买和使用数量。
制定标准和规范飞防才能更“靠谱”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植保无人机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自身的“硬件”要硬,面对目前
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亟须制定标准规范。
标准由谁制定?又要制定些什么内容?何雄奎建议,“要大力加强植保无人机标准的制定,需要农业部门与民航管理部门、空管部门的通力合作,制定的内容包括材料与部件、制造、管理、使用等各环节。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澳大利亚,任何一架飞行器都必须通过定型产品飞行测试程序,
符合个性检测标准,取得相关证明;飞行机手获取无人机操作执照必须完成5小时的无人机标
准操作……“有些国外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所以我国一定要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航空技术标
准和规范的制定,包括产品制造、产品检测、操作人员岗位培训和资质认证、作业质量及风险
评估。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强调。
方国斌也认为,植保无人机还要继续完善。
包括制定统一行业标准与作业标准,降低操作
难度、降低使用成本和提高续航时间等。
此外,还应该加大扶持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力度,积极
争取发挥政策的示范引导作用,降低购机成本,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
新型经营主体的购机积极性。
“加强植保无人机飞手的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发
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开展培训。
培养植保无人机技术人才,完善植保无人机配套服务,提高无人机的使用效率。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