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

合集下载

古筝曲《高山流水》赏析

古筝曲《高山流水》赏析

古筝曲《高山流水》赏析00:00/05:50《高山流水》来自国学经典诵读网《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

现有多种流派谱本。

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

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从整体结构上说,此曲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

“高山”部分运用双八度大抓套同度按弦、大抓套同度按弦、低音区打弦等技法,描绘了高山的美丽景色:或群峰叠起,连绵起伏;或奇石林立,直插云端;或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或野果压枝,山花烂漫……同时,将高山的雄伟气势表现了出来。

“流水”部分在连续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时,着重在刮奏音中突出旋律音,并有机地加入了按颤弦、同度按弦等技巧,描绘了一泄千里的高山瀑布,也描绘了丁咚作响的山麓清泉:或云雾绕山,瀑挂前川;或涓涓流水,小桥人家;或一泻千里,声震寰宇;或细流潺潺,清澈透天……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弹奏《高山流水》,首先情感要投入,要具有想象力。

从对乐曲本身的理解出发,到对大自然的热爱;从对大自然的热爱,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借曲抒情,以曲言志。

要带着这种情感,去处理作品,完成作品,让一个个带着情感的音符,从心底滚动而出。

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山和水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

时至今日,当西方文化正在一点点地侵蚀古老东方文明的时候,当现代社会中所继承下来的传统几乎荡然无存的时候,当我们言必称美国的时候,一曲《高山流水》还可以让我们回想起那古老的传说,让我们感受到一丝超然的思想境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震撼力量。

高山流水觅知音——浙派古筝曲《高山流水》赏析

高山流水觅知音——浙派古筝曲《高山流水》赏析

: . 、 三l
: : t
『-

I j l
。 :
蛆 I

. 1 2
l : t
『 -
t。



[ 1 ] 周耘 《 古筝音 乐》 [ M] 湖南:湖 南文 艺出版社.2 0 0 0 [ 2 ] 盛秧 《 浙派 古筝》 [ M] 西泠 出版社.2 0 0 7 [ 3 ] 张珊 《 一 曲 九流 异 曲同工——三 首民 间筝 曲 《 高 山流 水》 源 流、结构、风格及 演奏技法的比较》 [ J ]音 乐研究 2 0 0 1 年0 2 期 [ 4 ] 何宝泉 孙文妍 《 古筝曲 《 高山流水》 考》 人 民音 乐 2 0 0 1 年o 3
史书 《 吕氏春秋》 这本 书当中最早就 已记有古 琴 曲 《 高 山流水》 , 上面就写到俞伯牙通过弹琴寻找到 了自己的知音 , 与钟子期 的友谊最终
成为一段传世佳话。这段琴曲留给后人学习与借鉴 。传说 先秦的琴师俞
伯牙有一次在泰 山的北面乘船游览风景然后俞伯牙思绪万 千立即拿琴演 奏, 没有想到樵夫钟子期竟然能领会俞伯牙所所弹琴 中之意。俞伯牙激 动的说道 “ 善哉 ,知己啊知 己” 。钟子期死后 ,俞伯牙伤心的摔琴绝 弦, 终身不 弹 , 故后来就有了这首中国的十大名 曲之一的作 品 《 高山流水》 。 这首名曲 《 高 山流水》原本是两首曲子 《 高 山》 、《 流 水》 是中 国十大 名 曲中的两首 ,相传也是先秦时期的著名琴师俞伯牙所作 。“ 高 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 比喻乐曲高妙。 乐曲的背景分析 古筝曲 《 高 山流水》取 源于此传说 ,浙江筝派 、山东筝派 、河南筝 派流传的同名异曲的乐 曲,都属以上 三大流派 中的典型代表作 。这 三首 异 曲同名的乐曲 , 虽然相差万千各不相同,但还是它们有其共性 的 , 取 材于 民间戏 曲、板 头 曲 、乐 曲 ,最重 要 的也 是通 过 弹 奏而 从 中悟 出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由明代音乐家朱舜水创作。

它以纯音乐的形式,通过古筝的独奏展现了中国山水的壮美景色,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追求。

《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古典音乐,传承了古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风格特色。

它采用了传统中国音乐的调式,以宫商角徵羽为主要音阶,以及中国古典音乐特有的音律和音域。

曲调柔和婉转,音色清新悠扬。

整个曲子中旋律跌宕起伏,以模拟高山流水的起伏流动,给人以具有积极向上精神氛围的感觉。

《高山流水》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它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境界。

中国古代山水画注重表达大自然中的景色与情感,强调山水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高山流水》通过古筝的音乐语言,将山水之间的变化与流动展示得淋漓尽致,透过音乐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与宏伟。

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念,这种思想在《高山流水》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曲子的演奏过程中,交替出现的高音和低音,以及音符之间的运动,使得整个曲子呈现出一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特色,表达了中国哲学的平衡和谐之道。

它具有一种深沉的情感。

《高山流水》的演奏充满内心的表现力,展现了作曲家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曲中的高音部分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磅礴,而低音部分则展示了大自然的安静与沉静。

整个演奏过程中,音符的持续与转换,给人以深邃的感受,使听众能够感受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内涵。

古筝曲《高山流水》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精神内涵,展现了中国山水的壮美景色和中国文化的审美意蕴。

通过音乐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追求。

在欣赏这首古筝曲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美的享受,更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1. 引言1.1 概述古筝曲《高山流水》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古典乐曲中的经典之作,被视为古筝音乐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这首乐曲的曲调清新优美,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与推崇。

《高山流水》曲风优美悠扬,如清泉石上流水,勾勒出高山之美、流水之清的景象,展现出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这首古筝曲在演奏时需要运用独特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让听众感受到高山巍峨、流水潺潺的意境。

通过学习和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平,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美妙旋律和深刻内涵,让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

1.2 音乐风格特点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古朴典雅、清新脱俗、流畅悠扬。

这首曲子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描绘高山,音符跌宕起伏如同山势起伏,音乐节奏快速而富有变化,表现出高山的壮丽与雄伟。

而第二段则描绘流水,音符流畅柔和,如同潺潺流水,给人一种清新、悠闲的感觉。

整首曲子旋律优美,既展现了高山的雄伟壮丽,又表现了流水的柔和悠扬,融合了自然界的元素,传达了一种恬静雅致的美感。

古筝演奏中,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指法和拨弦技巧,清晰明快地表现出音乐的动感和韵律感。

整个曲子有着高雅的气质,展现了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1.3 审美意蕴《高山流水》是古筝曲中一首极具审美意蕴的经典之作。

在这首古筝曲中,通过细腻的音乐描绘和精妙的演奏技巧,传达出一种深远的美感。

审美意蕴体现在古筝曲《高山流水》中,从曲调的构成到演奏技巧的运用,都展现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调清亮悦耳,仿佛令人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演奏技巧则是古筝演奏者通过手指的轻柔和力度的控制,将音符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而富有张力,给人一种心灵的愉悦和震撼。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筝曲,属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范畴。

它的音乐风格纯净古朴,展
现了中国的山水情怀,寓意深刻、富有审美意蕴。

以下将从音乐元素、形式结构、审美意
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鉴赏。

音乐元素方面,曲子以古琴曲原型改编,单曲面向,以E调大三度为主音。

曲子在音
域上分为高低两部分,低部分运用较多的低音和悬韵音,使曲子在意境上更具深度和广度。

曲子变化多样,通过不同的音符相互渗透,交织出层次丰富的旋律。

形式结构方面,曲子由四个旋律段组成,呈现出A-B-A-C-D-D-A-B-A-B-A的结构。

其中,A段为主部,呈现出优美、高亢的乐句,富有张力感;B段为过渡部,连接前后两部分,以变调为主要特点;C、D段为发展部,采用了升降调、多变的旋律元素,使得旋律更加多样化,曲子在和谐的基础之上更有浪漫之感。

审美意义方面,曲子的音乐风格柔美、静谧、深沉,与中国文人墨客山水意境相得益彰,寄托着中国人对大自然山水的深厚感情与向往。

在听者心灵上,曲子也能够唤起对人
生历程的反思与感悟,而且还可以引导人们进入内心深处,让人们更好地放松身心,舒缓
压力。

综上所述,《高山流水》是一首旋律优美、内蕴深厚的古筝曲,其音乐风格自然朴实、静谧含蓄,展现了中国文化所蕴涵的大自然主题和精神内核。

通过欣赏这样的音乐,人们
能够放松身心、感悟生活、修身养性,领略到正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非常著名的曲目,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作曲家意在通过音乐表达对大自然山水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感悟。

该曲极富古典气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情感和超凡境界。

曲调简练流畅,音乐旋律婉转悠扬,富有灵性,能够吸引人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来谈谈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

该曲以古筝为乐器,选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调流畅婉转,有如高山流水般的清澈,音符之间起伏变化,仿佛在演绎着大自然中山水的流淌和奔流。

整个曲子的音乐结构简练,但又不失深刻,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曲调的起伏变化,犹如山水之间的曲折起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美和神秘玄妙。

古筝曲《高山流水》所蕴涵的审美意蕴。

这首曲子以高山和流水为主题,表达了作曲家对大自然的独特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古代中国文人笔下,高山和流水常常被视作高远、清澈、深邃的象征,描绘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景仰之情,也寄托了他们对理想和境界的向往。

整个曲子以慢板为主,音乐旋律缓慢流畅,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高山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幻与宁静。

通过音乐,作曲家将大自然的高山流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超然物外的审美享受。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名字含义丰富,高山,不仅仅是对地貌的描绘,更多的是对精神世界的象征,象征着高处隐迹的意蕴和追逐。

流水,则是中国文人追求清高境界的最好写照,也是表现水的委婉、圆润、和谐的最好诠释。

曲子不加修饰,以最朴实的音乐语言表现出高山流水的景象,表达了作曲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古筝曲《高山流水》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审美意蕴,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珍品。

这首曲子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情感和超凡境界,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同时也让人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宏伟壮美和神秘玄妙。

通过音乐,作曲家将大自然的高山流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幻与宁静。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它的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音乐风格上来看,《高山流水》以悠扬、清澈、灵动为特点。

整首曲子旋律流畅,音符变化多样,既有高亢激越的部分,也有舒缓平和的部分。

这种音乐风格与中国山水画中“山静水动”的表现手法相呼应,使人产生一种恬静、宁神的感觉。

从审美意蕴上来看,《高山流水》以表达自然景观为主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大自然的崇尚之情。

音乐中的高山与流水是中国传统诗歌和绘画中常见的意象,它们被视为宏伟、壮丽、清澈、圣洁的象征。

曲中音符的起伏、流畅的旋律和变化的音色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体验到山间清风、水声潺潺的美妙。

《高山流水》还寄托了人们对于生命与命运的思考。

曲中的音符起伏有致,表现了人生的起伏、坎坷与顺利,高山与流水成为了人生的象征。

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曲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

《高山流水》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审美意蕴,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及文化的魅力。

它通过音符、旋律和音色的变化,表达了对于大自然的崇尚和对于生命的思考。

这种审美意蕴不仅在音乐中得以体现,也可以引发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无论是从音乐表现手法还是审美主题上来看,《高山流水》都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情感表达力的杰作。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赏析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赏析

中国⼗⼤古典名曲《⾼⼭流⽔》赏析古筝名曲《⾼⼭流⽔》中国中国⼗⼤古曲《⾼⼭流⽔》、《梅花三弄》、《春江花⽉夜》、《汉宫秋⽉》、《阳春⽩雪》、《渔樵问答》、《胡笳⼗⼋拍》、《⼴陵散》、《平沙落雁》、《⼗⾯埋伏》。

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再加上由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声⾳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斑。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的⼈从⼩就酷爱⾳乐,他的⽼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领略⼤⾃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乐的真谛。

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流⽔⼀般。

虽然,有许多⼈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

他⼀直在寻觅⾃⼰的知⾳有⼀年,俞伯⽛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

遇风浪,停泊在⼀座⼩⼭下。

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出,景⾊⼗分迷⼈。

望着空中的⼀轮明⽉,俞伯⽛琴兴⼤发,拿出随⾝带来的琴,专⼼致志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曲⼜⼀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个⼈在岸边⼀动不动地站着。

俞伯⽛吃了⼀惊,⼿下⽤⼒,“啪”的⼀声,琴弦被拨断了⼀根。

俞伯⽛正在猜测岸边的⼈为何⽽来,就听到那个⼈⼤声地对他说:“先⽣,您不要疑⼼,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到这⾥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听了起来。

”俞伯⽛借着⽉光仔细⼀看,那个⼈⾝旁放着⼀担⼲柴,果然是个打柴的⼈。

俞伯⽛⼼想:⼀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什么曲⼦?”听了俞伯⽛的问话,那打柴的⼈笑着回答:“先⽣,您刚才弹的是孔⼦赞叹弟⼦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的回答⼀点不错,俞伯⽛不禁⼤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

那打柴⼈看到俞伯⽛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造的。

”接着他⼜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的这番讲述,俞伯⽛⼼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俞伯⽛⼜为打柴⼈弹了⼏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家伯牙《高山流水》赏析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家伯牙《高山流水》赏析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家伯牙《高山流水》赏析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这里有有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

当音乐自您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您可以清楚地瞧到,在空气中流动的、就是山、就是水、就是叶落、就是冬雪、就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就是您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

这时的“琴”即就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

围绕古琴所作的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有故事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可见琴声乃心声,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其在春秋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

“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歌唱性强,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

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神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这里分享音乐大师伯牙音乐作品古筝《高山流水》赏析。

伯牙,后讹传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yǐng)都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欣赏。

这首曲子描绘了高山流水的壮美景象,并通过音乐将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从音乐风格和审美意蕴两个方面对古筝曲《高山流水》进行解析和鉴赏。

一、音乐风格解析1. 旋律特点《高山流水》是一首以古筝为主要乐器的独奏曲,其旋律优美、舒缓,旋律线条流畅,音调变化丰富。

整个曲子虽然简短,但通过精巧的编曲和技巧娴熟的演奏,展现出了令人心醉的山水意境。

在演奏中,古筝演奏手法以清新婉转、婀娜多姿为主,富有弹性感和力度感。

2. 节奏韵律古筝曲《高山流水》的节奏韵律明快流畅,既能够反映出大自然山水的宁静和流动,又能够表现出高山峻岭的雄浑和壮美。

曲子的节奏感强烈,旋律抒情而不失张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张力。

3. 音色效果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色优美而纯净,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山水风景的舒缓和高山流水的清澈。

在演奏中,古筝的音色显得清澈透明,仿若山泉,令人心旷神怡,体验高山流水的清凉和澄澈。

二、审美意蕴鉴赏《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展现出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的音乐表达。

通过这首曲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山水情怀的深沉内涵,体验到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1. 山水意境古筝曲《高山流水》以音乐表达山水之美,通过音乐语言勾勒出舒缓的山水线条和变化莫测的水流动感。

演奏时,我们仿佛置身于高山之巅,感受到了大自然山水的宁静与威严。

2. 情感表达《高山流水》还通过音乐艺术表达出了一种恬淡优雅、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曲子的音乐语言既有山水的沉静深邃,又有江水的流动激昂,宛若一幅山水画般的境界,让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曲目中的一首古筝曲,原名为《枫桥夜泊》。

它是古筝曲中的经典之作,由古筝演奏家寇洪波创作于1960年代,被广泛演奏并深受欢迎。

《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属于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特色。

它以古朴、清新、自然的旋律表现出高山流水的景象,以充满着韵律感的音乐语言将美景呈现出来。

古筝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将山水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曲中轻快的音符仿佛流水的奔流,大段的音符则像高山的峻峭壮丽。

审美意蕴方面,《高山流水》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

它通过简单的旋律和优美的和弦传达出素雅、含蓄的情感。

这种音乐风格能够让人沉浸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律动。

它描绘了高山流水的美丽景象,让人能够感受到山川的壮丽以及水的潺潺流动。

这首曲子还融入了传统音乐中对于自然景色的崇敬和赞美,传达出品味高尚和情趣雅致的审美意蕴。

《高山流水》的演奏需要演奏者精准的音乐技巧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演奏者需要掌握古筝的指法、拨弦技巧以及音乐表情的传达。

只有在技巧娴熟的基础上,演奏者才能演绎出旋律的流畅和表达的细腻。

这首曲子对演奏者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专业的演奏技巧。

古筝曲《高山流水》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优美的旋律,成为了古筝曲中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音乐语言展现了高山流水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

它又融入了传统音乐的审美意蕴,传达出品味高尚和情趣雅致。

无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能从中获得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

《高山流水》赏析(精选五篇)

《高山流水》赏析(精选五篇)

《高山流水》赏析(精选五篇)第一篇:《高山流水》赏析《高山流水》赏析《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古琴曲。

它本只有一曲。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它充分运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进一步表现了流水中的澎湃,使全曲形象生动,气势磅礴。

刚开始听音域不断跳跃,感觉虚无缥缈,有时又重重低音时隐时现,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须白发的长者抚琴于天地山水之间挽一个高高的发髻,髻后的长发与琴声随风飘扬。

天地间布满大雾,面对雄伟的泰山和延绵的河流,雄伟而庄重,滚滚的流水,宽广浩荡,好似无边的大海一般。

仿佛天地之间就只有抚琴者一人。

而后,感觉从前面一段的音乐中跳了出来,反而声音变得清澈,开始活泼明朗起来,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仿佛整个人都飞了起来。

而后还有一小串清脆的琴声。

仿佛泉水流过小溪一样。

而后琴声变得舒缓,与之前的景象不同。

仿佛自己侧立与溪旁,静静的欣赏这缓缓地溪流,感觉十分静谧安心。

仿佛自己也与这大自然合为一体。

忽然,曲调变得激昂澎湃,音调快速上升下降,感觉十分惊心动魄。

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那潺潺的流水一下子倾斜于瀑布、江河突然沸腾起来。

不停刮奏的水没有留下一点的空隙,本清澈见底的溪水顷刻间奔腾跳跃起来,从万丈高的山崖上直流而下,仿佛自己已处于飞瀑之间,那份壮观近在眼前。

一连串的高音过后,江水已不是那样的汹涌澎湃了,仿佛自己又到了林间小溪之中。

重回了舒缓和轻松。

所有的一切又归于平静。

但还是回味无穷。

不久,音调又继续转高,仿佛更大的瀑布又来临了。

激昂之情又油然而生,滔天的飞泻之声又起,跌宕起伏,久久不息,那最初的震撼又来到了我的眼前,久久不息。

尾声,情越动人,心又恢复了平静却仍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

,不能自拔......这首曲子柔内有刚,静中有急,给人一种舒心,安定的感觉像是与世隔绝的仙境,不掺杂任何烦恼忧愁。

”本曲音调舒缓,犹如水花飞溅,高山流水,韵律和谐,好像身临其境。

古曲《高山流水》赏析

古曲《高山流水》赏析

古曲《高山流水》赏析古曲《高山流水》赏析做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

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

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

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中州古调”(或称“郑卫之音”)的河南筝派[/b]: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

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

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

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

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b]:演奏特点有“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并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浙江筝中“摇指”的运用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其效果极似弓弦乐器长弓的演奏。

严格来说,这是在其他流派的传统筝曲中所没有的,因为在其他流派所称的“摇指”或“轮指”实际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较快速的“托”、“劈”,而浙江筝的“摇指’则显示了它自身的特点而有别于其他流派。

但浙江筝派的高山流水曲调优美。

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

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

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

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首经典名曲,属于传统的古筝曲目之一,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音乐风格和审美意蕴两个方面对该曲进行解析和鉴赏。

一、音乐风格1.曲调清丽高远《高山流水》以其曲调清丽高远而著称。

曲开处古筝演出采用自由弹奏的方式,由慢到快逐渐进入主题,表现了人们的情感态度在逐渐激昂。

曲中旋律流畅,曲式简单,但层次分明,一段一段的过渡自然,奏出了天籁般的凄壮之音。

同时,曲调中雄浑而朗朗的高山流水音,表现出云雾缭绕、巍峨壮观的山川景色,给人以宽广深邃之感。

2.曲式简单大方《高山流水》曲式简单大方,由连续的4个小节构成一个主旋律。

整个曲子旋律表现流畅、连续、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

曲式的简单化不仅增强了曲子的整体感官效应,也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首曲子的内涵。

3.音乐性质优雅《高山流水》音乐性质优雅,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调中体现出优美、深沉、均衡、和谐、谐调的音乐美感,以及人之情感气息与意志形态的多样性,这种旋律创意、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二、审美意蕴1.温馨传神的情感《高山流水》音乐传递着温馨传神的情感,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中高山流水的激昂、华丽,体现出中国古代尊崇大自然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的高超绘画技巧。

2.自然生态的哲理思辨《高山流水》也体现出对自然生态的哲理思辨,表达了对自然原始的敬畏和哀思。

针对当今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音乐意蕴也启示了人们要珍惜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与环境建设一种和谐的关系。

3.人世间的人、事、物及其变化《高山流水》还同时反映了人世间的人、事、物及其变化对于情感境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这种关系的具体表现和实现方式。

这种音乐意蕴的展现,使得这首曲子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作品,也是思想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高山流水》作品以其曲调清丽高远、曲式简单大方、音乐性质优雅等音乐风格和其温馨传神的情感、自然生态的哲理思辨、人世间的人、事、物及其变化等审美意蕴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曲目,其音乐风格独特,富有沧桑和浪漫的情感。

这首古筝曲的审美意蕴鉴赏涉及到音乐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

我们来分析《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的音乐风格。

这首曲目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音乐特点。

首先是“高山”部分,以高低起伏的音符表现出高山的雄浑和崇高。

接着是“流水”部分,通过流畅的音符和强烈的音速变化,表现出流水的奔涌和清澈。

然后是“思乡”部分,表现出思念故乡的愁怨和无尽。

最后是“飞瀑”部分,以飞扬的音符和强烈的节奏展现出飞瀑的壮观和豪迈。

整首曲目通过古筝的独特演奏技巧,将高山、流水、思乡和飞瀑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音乐风格上,《高山流水》展现出了古筝曲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的审美意蕴鉴赏。

首先是曲目的情感表达。

《高山流水》代表了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山水情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赋予了崇高、美丽和神秘的象征意义。

《高山流水》通过古筝的演奏,将山水的壮美和深邃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思乡的情感则表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离情别绪和对故乡的眷恋。

整首曲目所表现出的情感真挚、动人,从而让人产生共鸣和震撼。

其次是曲目的文化内涵。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视为“中国画”的灵魂,而古筝则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

《高山流水》将山水之美和古筝之雅相结合,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和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这使得《高山流水》不仅是音乐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象征。

最后是曲目的艺术魅力。

《高山流水》古筝曲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技术素养和情感抒发能力。

古筝曲的演奏需要依靠指法的灵活和力度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具备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高山流水》的演奏要求较高,演奏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感悟,才能真正表现出曲目的艺术魅力。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其音乐风格充满着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沉的内涵闻名于世。

这首曲子的鉴赏需要对中国古典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在本文中,将对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及其审美意蕴进行解析。

我们来谈谈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

这首曲子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名曲,属于古筝曲中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音乐风格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音乐特点,包括旋律的悠扬、节奏的变化以及曲式的丰富多样。

这首曲子的旋律优美动听,音符的跳跃和流畅的结构展现了古筝独特的音乐魅力。

在演奏时,曲子的音符纷飞而过,如同雄壮的高山与奔流的流水相互呼应,带给人们一种舒缓而又激昂的感觉。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审美意蕴鉴赏。

这首曲子所表达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其音乐形式和内涵上。

首先在音乐形式方面,曲子的音调起伏跌宕,像是山峦一般层峦叠嶂,同时又像是流水一般澎湃奔涌。

这种形式上的对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哲学,给人一种动静相宜、柔美而又刚健的感觉。

在音乐内涵方面,曲子所表达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高山流水意境,通过音乐语言展现出高山峻岭和流水奔流的景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山代表着坚毅、刚强和潇洒,而流水则代表着柔美、圆润和灵动。

这种高山流水的意境,在古筝曲《高山流水》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使人们在听曲时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奔放。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和审美意蕴无疑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珍品。

通过对它的音乐形式和内涵的解析,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欣赏这首曲子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更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筝曲《高山流水》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着重要的音乐地位和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筝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经典之作。

它的音乐风格属于传统中国音乐,并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子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从音乐风格上看,《高山流水》采用了古筝演奏技巧中的泛音和双弹等特殊表现手法,通过筝弦之间的相互共鸣和指法的变化,呈现出清亮高远的音色,使整首曲子产生一种奇特的乐感。

该曲以明快、流畅、悠扬的旋律为特征,旋律线条流动自然,富有节奏感。

在演奏技巧上,古筝演奏者需要运用多指连音、交叉滑音等技巧,使音乐的表现更加丰富多样。

音乐风格方面,《高山流水》展现了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音乐的艺术特色。

从审美意蕴上看,《高山流水》以高山流水的意象为主题,表达了一种恬静和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和情绪。

曲子开头的泛音响起,给人以高山流水的声音在耳边流淌的感觉。

整首曲子旋律舒展自然,仿佛将听者带到了山间流水之旁。

曲子中旋律上升下降的变化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山水的起伏,使人感受到山水的壮美与自然的恬逸。

在音乐的情绪表达上,《高山流水》通过音乐的律动传达了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觉,使人心情愉悦,仿佛山水的美景展现在面前。

《高山流水》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古人常以高山流水为喻,以此来象征一种恬静、淡泊的人生境界。

《高山流水》这一音乐作品以婉约之旋律、宁静之气韵,表达了中国文人墨客对高山流水的热爱。

他们以高山流水为忘情之地,以山水来陶冶性情,追求一种与山水相融合的宁静境界。

通过这首曲子的演奏,听众也可以感受到古人积极向上、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与情感境界。

《高山流水》是一首具有传统中国音乐风格的古筝曲,不仅在音乐表现上展现了古筝的特色和艺术魅力,还通过音乐的审美意蕴传递出一种高山流水的美感和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情感态度。

通过欣赏和理解这首曲子,我们可以净化心灵,感受到一种闲适、舒心和恬淡的美。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远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旋律,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青睐。

这首曲子所展现的音乐风格及其蕴含的审美意蕴,值得我们深入解析和鉴赏。

我们来谈谈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

这首曲子属于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古筝曲,其音乐风格充满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曲子以高山和流水的景观为主题,以俯瞰高山和聆听流水的心情为基调,通过曲调和音律的变化来表现出中国山水画的气韵和情致。

整首曲子节奏明快,音符起伏跌宕,音阶变化丰富多彩,使人仿佛置身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宽广和深远。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深受中国人文哲学的审美情怀影响,表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我们也要分析古筝曲《高山流水》所蕴含的审美意蕴。

这首曲子以高山和流水为题材,抒发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高山和流水被视为大自然的象征,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高山被视为坚毅、挺拔和信念,流水则象征着自由、柔美和包容。

古筝曲《高山流水》通过音乐的形式,将这种审美意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曲子中音乐的起伏变化,正如高山的峻岭,音符的柔美流畅,仿佛流水的潺潺波澜。

整首曲子让人感到宁静、悠远和抒怀,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古筝曲《高山流水》所包含的审美意蕴,既来自音乐本身的精湛构思和演绎,也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对自然的理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我们可以尝试对古筝曲《高山流水》进行鉴赏。

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首先要关注其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古筝是中国的民族乐器,在演奏时需要运用琴弦的拨弦和按弦技巧,使得音符能够清晰流畅地表现出来。

古筝曲《高山流水》在演奏中需要准确把握音高和音节,同时也需要注重节奏和力度的变化,以达到音乐的动感和层次感。

我们还需要关注曲子的情感表达和内在含义。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演奏者需要以山水为背景,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之情,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音乐之中,使得曲子具有更加深远的情感内涵。

《高山流水》赏析

《高山流水》赏析

《高山流水》赏析【2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古琴曲.它本只有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它充分应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进一步表现了流水中的彭湃,使全曲形象活泼,气概磅礴.刚开端听音域不断跳跃,感到虚无缥缈,有时又重重低音时隐时现,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须白发的长者操琴于寰宇山川之间挽一个高高的发髻,髻后的长发与琴声随风飘荡.寰宇间布满大雾,面临宏伟的泰山和延绵的河道,宏伟而稳重,滔滔的流水,宽广浩大,宛如彷佛无边的大海一般.仿佛寰宇之间就只有操琴者一人.尔后,感到从前面一段的音乐中跳了出来,反而声音变得清亮,开端活泼晴明起来,给人一种愉悦的心境,仿佛整小我都飞了起来.尔后还有一小串清脆的琴声.仿佛泉水流过小溪一样.尔后琴声变得舒缓,与之前的气象不同.仿佛本身侧立与溪旁,静静的观赏这徐徐地溪流,感到十分静谧安心.仿佛本身也与这大天然合为一体.溘然,曲调变得激动慷慨彭湃,声调快速上升降低,感到十分惊心动魄.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那潺潺的流水一会儿竖直于瀑布.江河忽然沸腾起来.不停刮奏的水没有留下一点的闲暇,本清亮见底的溪水刹那间奔腾跳跃起来,从万丈高的山崖上直流而下,仿佛本身已处于飞瀑之间,那份壮不雅近在面前.连续串的高音事后,江水已不是那样的澎湃彭湃了,仿佛本身又到了林间小溪之中.重回了舒缓和轻松.所有的一切又归于镇静.但照样回味无限.不久,声调又持续转高,仿佛更大的瀑布又光降了. 激动慷慨之情又油然而生,滔天的飞泻之声又起,跌荡放诞升沉,久久不息,那最初的震动又来到了我的面前,久久不息.尾声,情越动听,心又恢复了镇静却仍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不能自拔......这首曲子柔内有刚,静中有急,给人一种舒心,安定的感到像是与世隔断的仙境,不掺杂任何懊末路忧闷.”本曲声调舒缓,如同水花飞溅,高山流水,韵律协调,似乎身临其境.这首曲子给我的启发:高山流水给人带来一种温和安静的感到,听完这首曲子之后,有种让人安心的感到.仿佛在启发我们要用温和的心态去面临人生,面临你所看待的人和事物,亲近天然.同时也让我们融会到大天然的那种超脱温和,操琴者与大天然的那种高度默契与协调.仿佛预示着我们都要与天然协调相处,达到心坎温和.纯净.悠幽之情寓表于琴声之中,将寰宇万物与心中之情融为一体.而我们听琴就不是简简略单的听,更多的是感触感染和思虑!一种心灵的集合!在这个急躁的社会之中,我们须要这种心坎温和.即使碰到再大的艰苦和挫折也毫不害怕,一往无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高山流水》系高自成先生编创并广泛流传的山东古筝名曲。

根据作者口述,此曲原为山东大板套曲中四首琴曲联缀而成,1955年作者遵照周总理的建议进行了改编,1960年定名为《高山流水》,该曲名为自然景物的描写,实则是表现了老百姓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触景生情的感情抒发。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原筝专业教授高自成先生,自1957年受聘到我院民乐系讲学,敬业执教,潜心于对下一代的培养和山东筝曲的创作、整理工作。

1986年出版了高自成编著的《山东筝曲集》。

如今高先生年事已高,他的敬业精神、朴素的工作作风、为人谦和之品质,却仍几十年如一日地煜煜生辉,深入人心。

笔者近水楼台,上大学期间得益于高先生的指教,学习演奏过许多首筝曲,受益非浅。

其中《高山流水》便是高自成先生编创的代表作之一。

这里通过高先生以往对乐曲的讲解,本人先前学习演奏积累的笔记、收集的资料以及演奏的感受、体会整理成文,与大家共享。

史书《吕氏春秋》最早记有古琴曲《高山流水》,引出俞伯牙弹琴觅知音,与钟子期最终结为知心朋友的感人故事。

这段故事,这段琴曲流芳百世,被人传颂着, 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筝曲《高山流水》如今也有河南、浙江、山东流传的三种异曲同名的乐曲,都属以上三大流派中的代表作。

这三首乐曲,虽相差万千,但还是有其共性的,首先是从板体上承袭了传统的老六板、老八板的变体,取材于民间乐曲、戏曲、板头曲,最重要的也是通过弹奏而从中悟出《高山流水》以琴声寻知音、觅知音,传播人世间真情友爱的真谛。

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析解。

出处:(高自成口述):此曲是山东大板套曲(小套曲)里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首琴曲联缀而成。

早先曾以筝、琵琶、扬琴、奚琴以合奏形式演奏。

过去山东老家的艺人时常凑聚在一起,自弹自娱,弹到兴浓处,便自然而然地合在一起奏起来,称之为对流水、碰八板。

那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筝是张为沼先生,扬琴是高克奇先生,琵琶是石登岩先生,奚琴是马义温先生。

这四首联缀而成的套曲,是山东大板套曲十大套曲之一。

这些套曲,最早是宫廷乐师们演奏使用的,流散于石家庄,而后又传至山东北王庄(现黄河北临清地区),传至山东军城黎同庄,有一个民间艺人叫李邦荣,筝弹得好,大指小关节托劈非常灵活。

他下传着五大弟子,也称五大金刚,有李念盛、黎连俊、张为台、黄怀德、张为沼。

我们演奏用的乐谱(工尺谱)就是顺着这条线传下来的。

至今我仍保存着这些乐谱。

夏忙秋种之后,农闲时节,家乡艺人们在一起娱乐的机会就更多,他们提着乐器, 今天去西庄,明天去东庄,凑在一起一弹就是几天几夜,手指越弹越顺,相互合作默契,弹到尽情舒心处,老先生就自言自语:太好听了,这曲子只有神仙才能写出来!记得大家合奏到晚上三点多钟,我的师傅张为沼走火入魔,硬是对大家说:我总觉得琴旁站着一白发老人,来来回回走动,笑听咱们弹琴呢!这肯定是没有的事,只说明师傅的精气神进入音乐的仙境里去了。

成因:1954年,高自成先生曾与山东艺人王殿玉、张为沼一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过唱片,唱片的正反两面写着风摆翠竹、高山流水字样。

1955年,高自成参加总政歌舞团,当时一是教学、二是演奏,进团没有多长时间,高先生接受了一次外事接待演出任务,准备了《高山流水》,即当时演奏的的四首琴书曲牌。

审查节目是由总政治部进行,那天周总理也坐在台下。

第二天,团长陈其通对筝独奏这个节目讲了意见:一部分人主张为这四段曲牌配上伴奏。

总理建议把最后一段(书韵)取掉,主要因为书韵与前面三首曲牌的意境不协调,指出在第一段加上流水声音,与主题更接近些。

当时总理还说, 演好这首乐曲,可以让小高去泰山体验体验生活。

按总理的要求,高先生大胆地在第一段琴韵前加了双手弹出的引子,为的是多一点水声,把山、水的形象表现出来,原先第一段的反复是从头开始,改为从中间反复并将琴韵标题改成小溪流水。

第二段风摆翠竹是写景的,就保留不动,第三段夜静銮铃旋律多以加花为主,多一点流水的响声,小标题改为高山流水。

最后的结尾接过去的工尺谱落在低音上,经当时参加审查的杨大钧先生提议,改高八度,落在高音上结束。

高自成成功地改编了这首乐曲,并在政协怀仁堂音乐厅为中央首长以及当时来华访问的蒙古领导人进行了演奏,至今再无变动。

史实:1960年,高自成先生曾与曹东扶先生、罗九香先生、赵玉斋先生、曹正先生在天津、北京演出。

他当时弹了《汉宫秋月》、《高山流水》、《绣金匾》。

这期间曹正先生提议凡演奏原来联缀成的那四首山东琴风就定名叫《四段锦》,凡演奏经高自成改编的就定名为《高山流水》,经渭分明。

1961年上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介绍过高先生的《高山流水》,并在音乐节目时间播放。

1961年9月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全国首次古筝教材会议,山东筝曲《高山流水》被定为音乐院校学科演奏曲目,出了高自成先生编辑的油印教材《山东筝曲选》,使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

1972年,文革时期,北京组织了一次全国民族器乐调演,陕西文化厅(当时称文化领导小组)推荐曲云同志赴京参赛。

当时准备的筝曲有《诉苦参军》、《高山流水》,那时正值四人帮当道,为躲避四人帮扫四旧,将曲名改为《山高水长》。

1981年11月,山东济南人民广播电台制做了高自成音乐专题节目介绍,题目为《高雅、细腻、自成一格》。

对高山流水的解译为:根据山东民间乐曲改编的一首筝独奏曲,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小溪流水》,第二段《风摆翠竹》,第三段《高山流水》。

1994年陕西秦筝学会编辑的《秦筝考级曲编》第七级中收录了高自成先生的《高山流水》。

解译:1996年,北京乐器学会,朝阳96中国古筝艺术节组委会编印的社会考级筝谱《古筝曲集》收录了《高山流水》,解译为:此曲以山东老八板筝曲为素材创作而成。

由庄重的和弦开始,以双手交替演奏的繁响,描绘出高山耸立的巍峨气魄。

接着以双手交替的加花手法,引出小溪潺潺流水之声。

而又用右手劈、托、抹、挑、花指等演奏手法,配合左手的按、滑、颤音技巧,由慢而快,描绘出清风拂弄着松柏翠竹时娇微摆摆的形象,给人以清新秀丽,欢快舒畅的感觉。

乐曲的后部分,因大指加花衬托中指奏出的主旋律及波浪起伏的连续切分音,造成热烈欢快的气氛。

好似涓涓细流汇集而成滚滚飞瀑,直泻深谷,声响轰鸣。

展现出祖国锦绣河山宏伟壮丽的磅礴气势和到处充满生机的兴旺景象。

析:以上从《高山流水》乐曲的出处、成因、史实、解译等内容,为我们析解这首名曲提供了依据。

即它是由山东琴书中老八板体式的大套曲里面小板套曲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为骨架,经高自成先生加进双手引子,改第一段琴韵为小溪流水,改第三段夜静銮铃为高山流水,并采用加花手法使演奏乐曲向流水、高山方向*近,与标题尽可能的相切贴。

再加之最早期以合奏形式出现而被称之为对流水、碰八板,都为乐曲的最终定名打下了伏笔。

同时也为我们从情、景、意以及根本上了解分析乐曲方面去领略到这首名曲的真正含义(工尺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见文后附谱,均由高自成先生提供)。

解:以上三首工尺谱的记法、格式、书写习惯上是直书的,它承袭了中国汉语的习惯书写形式。

中国的文化艺术都有它自身独特的发展。

汉字造字就以形、声、意、借等六方面加以解字,古时称之为六书。

其书写方式即由右至左竖写,与世无二。

音乐文字谱的记写方式,也同样从造字的哲理上有着一脉相通的因素。

从曲式结构上分析,是老八板体,即每曲为六十八拍,第一、二乐句对称,第三乐句扩展四拍、全曲六十八拍(板)。

三首乐曲都是六十八板,但都保持特有的旋律、节奏。

这种自然的组合形式在山东大板套曲中几乎全是这种联缀形式,具备了自然、严谨、均衡的结构,更有起、承、转、合的自然旋律顺序。

三乐段自然衔接加引子,改动结束乐句,构成了整体上的起、承、转、合与传统乐曲在传统的分析层次上符合于新的内容。

起:乐曲双手撮出的四、五度合音,力求协和自然,双手上下刮奏出的花音似潺潺流水,流畅、清新。

主要从意境上为主题打下基础。

承:小溪流水,整个乐阶起伏不大,旋律平直稳定,左手滑、按音均在小的变化中完成,中间的反复,恰恰又承袭了传统民间乐曲的反复形式。

转:风摆翠竹,主旋律属轻快形式, 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左手滑音巧妙配合,句逗间的暂短有力的停顿,乐句间反复相映,在节奏上比第一段显快,情绪上有一种向上、,明快、诙谐感觉。

合:高山流水。

从转到合,从情绪的反映,旋律走向,结合的较为紧密,花指、大指双勾的指法运用,加上左手在中指弹音的位置上的幅度较大的滑颤,使旋律的发展显出一层层似流水击石,拍打石岩发出的声鸣。

充分地发挥了筝的演奏特色,将乐曲推向高潮结束。

从标题上看,经查寻有关资料,同样可以发现并从中得以启示的音乐原本内涵,如第一乐段琴韵,山东琴书中的曲牌,既是曲牌,肯定是要配了词演唱的,据高先生说:早先曾听过用这首曲配了词,唱的是《猪八戒背媳妇》,又如第三段《夜静銮铃》,最早就没有名可叫,只是艺人们从筝的弹奏方法上起名叫《勾搭》, 而后又叫《銮铃》、《夜静銮铃》。

这个变化,就与早先叫《勾搭》不同了,就直接反映出音乐描写的内容来。

不用说,第二段《风摆翠竹》的定名也和第一、三段相同于一理。

归根结底得出结论,这三段都是流传在山东民间的琴书乐曲,是民间流传着歌谣唱段,唱什么呢?大家知道,民间歌谣,唱的多以百姓悲欢离合唱情说爱。

试把《高山流水》第二段风摆翠竹,从标题的立意上,旋律上加以分析,真真切切地可以引讲出一段故事来。

旋律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用大指托出,谐和的五声音响,清新的旋律从高音上顺序奏出,左手顺旋律走向上下颤滑,起伏并不很大的吟揉、按音,增加了几分华丽几分妩媚。

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析解相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