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与测试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总结及测试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总结及测试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总结巩固与测试一、重点聚焦(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吸热或放热E1>E2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该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E1<E2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该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燃烧反应;②中和反应;③物质的缓慢氧化;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⑤部分化合反应。

吸热反应:①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Ba(OH)2·8H2O+2NH4Cl==2NH3↑+BaCl2+10H2O;②大多数分解反应。

③CO2+C2CO ④C+H2O(g)CO+H2(3)中和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2)原电池概念:借助于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原电池的结构:(4)形成原电池的条件:①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单质)作电极②电极材料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极相连构成闭合回路④在电极上能自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原电池的表示方法总的来说,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负极反应:由于负极是电子流出的电极,所以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表示负极反应的式子叫做负极反应式。

铜、锌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Zn-2e-==Zn2+(氧化反应)②正极反应:由于正极是电子流入的电极,所以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表示正极反应的式子叫做正极反应式。

铜、锌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是:2H++2e-==H2↑(还原反应)(6)原电池的判断方法①据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②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而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据原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2020-2021化学选择性第一册章末综合测评4 化学反应与电能

2020-2021化学选择性第一册章末综合测评4 化学反应与电能

2020-2021学年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章末综合测评4 化学反应与电能章末综合测评(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四种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Ⅰ中锌是正极B.电池Ⅱ是一次性电池C.电池Ⅲ工作时,氢气发生还原反应D.电池Ⅳ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碳棒D[电池Ⅰ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A错误;电池Ⅱ为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错误;电池Ⅲ为氢氧燃料电池,H2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电池Ⅳ为锌锰干电池,锌为负极,碳棒为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D正确。

]2.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C(s)+H2O(g)===CO(g)+H2(g)ΔH>0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l)+8H2O(l)ΔH>0C.CaO(s)+H2O(l)===Ca(OH)2(s)ΔH<0D.CH4(g)+2O2(g)===CO2(g)+2H2O(l)ΔH<0D[原电池反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C(s)+H2O(g)===CO(g)+H2 (g)属于吸热反应,A错误;B、C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错误.]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解的过程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D.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A[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氢气放电,B错误;粗铜精炼时,阳极是粗铜,粗铜中的杂质也会失去电子,而阴极始终是铜离子放电,因此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降低,C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铁全部被铜离子氧化,不能生成氢气,D错误。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系统总结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系统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重点知识梳理二、实验专项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应热57.3 kJ·小烧杯中加入50量温度。

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准确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

因此所用装置必须保温、隔热且可使体系温度尽快达到一致。

故缺少的仪器应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不盖硬纸板会损失部分热量,故所测结果偏低。

(3)由中和热概念可知,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水为标准的,而与过量部分的酸、碱无关。

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偏小(3)不相等相等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内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

归纳与整理 专题7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四讲 章末总结与测试

归纳与整理 专题7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四讲 章末总结与测试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章章末总结与测试第四讲本章测试目标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要吸1.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

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2. 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3. 意义,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化学反应基础(氧化还原反应)及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知道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并在此基础上认识4.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初步认识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性和途径。

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知识体系考题回顾【例1】(2001天津16)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s-1-1-1 -10.6 mol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s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1②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其中正确的是-1④1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由题知2 s时C的浓度为0.6 mol·L,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比,可-1-1-1算出-1解析:B的变化浓度为0.3 mol·L,进而确定B的浓度是(1mol·L-0.3 mol·L)=0.7·L;A的变化浓度为0.6 mol·L,从而求出A的转化率为30%;用C表示的反应的平-1-1--1-1mol0.3 mol·L·s,可推知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用B1-1均速率为0.15 mol·L·s。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系统总结新人教版必修2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系统总结新人教版必修2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重点知识梳理二、实验专项探究1.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实验人教版教材实验设计苏教版教材实验设计实验原理Zn+H2SO4(稀)===ZnSO4+H2↑实验装置实验用品锌片、铜片、电流计、烧杯、导线、稀硫酸实验步骤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计),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实验3:用导线把实验2中的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实验现象实验4: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观察实验现象现象与结论结论:线路中有电流产生元件 现象 铜片 有气泡产生 锌片 锌片逐渐溶解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创新发掘1.你知道电子是如何流动的吗?分析:锌片表面无气泡而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锌失去的电子经导线流向铜片2.你能写出锌片、铜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吗? 分析:锌片:Zn -2e -===Zn 2+铜片:2H ++2e -===H 2↑ 3.锌片和铜片上发生反应的类型是什么?分析:锌片上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上,H +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1.实验4中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发生偏转?分析:因为在锌片上,锌失去电子形成锌离子进入溶液,电子经导线流向铜电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如何判断实验4装置中的正、负极? 分析:锌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做原电池的负极;铜片上H +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做原电池的正极3.实验1、2中能否形成原电池?依据实验1~4,你能否总结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实验1、2不能形成原电池,原因是未构成闭合回路。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 ②电极需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形成闭合回路个性评点1.人教版教材实验直接将Cu -Zn -稀硫酸形成原电池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原电池的反应原理,而苏教版教材实验通过设计对比实验,逐层深入,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原理,体现了实验探究过程,更易总结,提炼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人教版教材实验相比苏教版实验,设计的“学与问”栏目,提出了两个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探讨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水果电池装置,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2.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放出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②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④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自然氧化(如食物腐败)。

常见的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②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

①锌片(负极反应):22Zn e Zn -+-=,发生氧化反应;铜片(正极反应):222H e H +-+=↑,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Zn 2++H 2↑②该装置中,电子由锌片出发,通过导线到铜片,电流由铜片出发,经过导线到锌片。

③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一般比较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本身不反应!)。

⑤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常以mol/L 为单位,时间常以min 或s 为单位。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总结

两式加 验总式
—两电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式对照验证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2019·海南,双选)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 源,其电极分别是Ag/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 Ag2O+Zn+H2O===2Ag+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解析】观察示意图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该 物质发生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 2H2O2===2H2O+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D正确;根据图示 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正确;该 反应中反应物为化合物,生成物中有单质,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 化还原反应,C正确。
依题意可得:a-2x+(b-x)=x
x=2a+ 5 b mol
2a+b
Y 的转化率为
5 b
×100%=2a5+b b×100%,选 B。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典练·素养提升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素养解读 能量是现代社会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许多能量变化 都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如热能、电能、速率与平衡等。通过本章内 容的学习,能帮助我们逐步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 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 养。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负极本身不反应。 氢氧(酸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氢氧(碱性)燃 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

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总结+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总结+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末总结1.(1)化学反应(2)①化学热②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③由热能转化为化学能④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①②④2.(1)洗净,擦干(2)将铁块锉成铁屑,将硫黄研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C4.C5.(1)12g碳充分燃烧生成CO2比它不充分燃烧生成CO要多放出283kJ的热量,如果煤炭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成大气污染物CO和煤炭粉尘等。

(2)碳先生成CO最终生成CO2所放出的总热量与碳一步转化为CO2所放出的热量相同。

(盖斯定律:在恒温、恒压下,一个化学反应从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热效应相同。

)6.提示:选用不同浓度的纯碱溶液或盐酸进行实验,确定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合适浓度。

7.(1)负极;锂是非常活泼的金属(2)锂极易与水反应(3)体积小、重量轻、电压高(可达4.0V以上)、比能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的输出能量)高、寿命长(可达5~10年)。

章末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二级能源B.石油是二级能源C.电能是一级能源D.水力是一级能源答案D2.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D.燃料燃烧,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B.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这个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4.(09广东理基,26)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5.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

高考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高考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高考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瓦斯爆炸是煤矿开采中的重大危害,一种瓦斯分析仪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通过传感器显示。

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 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 流向电极aB.电极b 是正极,O2-由电极 a流向电极bC.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 4 mol【答案】C【详解】A、电子不能在电池内电路流动,只能在外电路中流动,故A错误;B、电极b氧气得电子,生成O2-,而电极a需要O2-作为反应物,故O2-由正极(电极b)流向负极(电极a),故B错误;C、甲烷所在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H4+4O2--8e-=CO2+2H2O,故C正确;D、1mol O2得4mol电子生成2molO2-,故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2mol,故D错误;故选C。

【点晴】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的原电池原理应用。

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电子在外电路转移,通甲烷气体的为负极,通空气一端为正极,电池总反应为CH4+2O2=CO2+H2O,正极反应为:O2+4e-=2O2-,负极反应为:CH4+4O2--8e-=CO2+2H2O。

主要理解电池电解质不是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是固体,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是本题的关键。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2(g)+3Y2(g)2Z(g),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和题总结

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和题总结

第六章考点一: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①所有燃烧 ①铵盐与强碱反应②中和反应 ②C 与H 2O 、CO 2的反应 ③活泼金属与酸、水反应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 ④H 2、CO 、C 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⑤缓慢氧化考点二:化学反应过程热量变化(1)微观角度(键能):放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吸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2)宏观角度(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注意: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取决于部分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

②一个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是否需要加热无关总反应: Zn + 2H + = Zn 2+ + H 2↑e -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能量 反应进程 吸收能量 能量释放能量反应进程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收能量释放能量稀硫酸负极:Zn 正极:Cu 现象:不断溶解 反应:氧化反应 电极方程式:Zn -2e - = Zn 2+ 现象: 有气泡产生 反应:还原反应 电极方程式:2H + + 2e - = H 2↑外电路: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内电路: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碳棒)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3.氢氧燃料电池:(1)酸性燃料电池:负极:2H2-4e-= 4H+ 正极:O2 +4e- + 4H+= 2H2O(2)碱性燃料电池: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总反应:2H2 + O2 =2H2O4.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负极:CH4+10OH--8e-=CO32-+7H2O 正极:2O2+4H2O+8e-=8OH-总反应:CH4+2O2+2KOH=K2CO3+3H2O练习: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完全燃烧生成P2O5(s)放出的热量相同B.2Na+2H2O===2NaOH+H2,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B.NaOH和HCl反应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CaCO3受热分解为CaO和CO2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NaOH固体溶于水②炸药爆炸③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④铝热反应⑤酸碱中和反应⑥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⑦盐酸溶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A.②③④⑤⑦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⑦4.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 、946kJ;形成1mol N–H键,会放出能量391kJ,在反应N2 + 3H22NH3中,每生成2mol NH3,()A.放出92 kJ热量B.吸收92 kJ热量C.放出209kJ热量D.吸收209kJ热量5.反应M+Z→Q(ΔH>0)分两步进行:①M+Z→X(ΔH<0),②X→Q(ΔH>0)。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

课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规范、准确地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能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2)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3)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理解和掌握燃烧热、中和热的理论知识及注意事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与讨论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通过盖斯定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知识指导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规范、准确地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能快速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2)对燃烧热、中和热的理解及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相关计算学习过程专题一利用能量、键能求反应热1、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用符号表示,单位为2、计算焓变的两个公式⑴∆H=(能量表示)⑵∆H=(键能表示)方法点拨:在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化学键生成新物质时,又要释放能量。

断裂1 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就是该化学键的键能。

【例1】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kJ·mol-1)键H—H Br—Br I—I Cl—Cl H—Cl H—I H—Br键能436 193 151 247 431 299 356(1)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放出热量________kJ。

(2)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

预测1 mol H2在足量F2中燃烧比在Cl2中放热____________专题二燃烧热、中和热1、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1)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②反应程度:•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总结+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总结+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本章主要介绍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而能量则是支撑化学反应进行的重要因素。

本章首先介绍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即化学反应伴随的热变化。

并且讨论了反应热的测定方法,包括定容燃烧法和定压燃烧法。

然后引入了能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接着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内能是指系统的总能量,由系统的热能和势能组成。

并且讨论了内能的变化与反应焓变的关系,引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最后,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热效应是重要的参量,它可以用来描述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热效应是反应焓变的特例,反应焓变是指在常压下,反应物摩尔数之间的差值。

反应焓变可以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关系。

内能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能量变化的总和,它可以通过热量的传递来改变。

在化学反应中,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测量温度变化和压强变化来确定。

本章重点探讨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其反应焓变为正值。

放热反应则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反应,其反应焓变为负值。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是可以利用来实现热能的转化和利用。

在真实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往往不仅仅局限于热能,还涉及到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如光能、电能等。

因此,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丰富的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与能量密切相关,能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基本原理。

热效应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重要参数,内能则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总和。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对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1. 在下列反应中,哪个反应属于吸热反应?A. CaO + H2O -> Ca(OH)2B. 2H2 + O2 -> 2H2OC. NH4Cl -> NH3 + HClD.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解析:吸热反应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及测试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及测试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实质、特征和规律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特征:既有新物质生成又有能量的变化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形式: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来二、反应热与焓变1、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变定义: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叫反应的焓变,符号是△H,单位常用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4、计算方法:△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据此,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注意】(1)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并无直接关系。

许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反应,也有部分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时就可以进行。

三、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①要注明温度、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数据一般都是25℃、101Kpa下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②必须注明△H的“+”与“-”。

“+”表示吸收热量,“-”表示放出热量。

③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g表示气体,l表示液体,s表示固体,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

④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注意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

2020-2021化学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6)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0-2021化学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6)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6)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章末综合测评(六)化学反应与能量(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答案]D2.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图Ⅰ图ⅡA.有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图Ⅰ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图Ⅱ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B[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有新物质生成,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A项正确;图Ⅰ所示的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化学能不能转变为电能,B项错误;根据图像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正确;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需要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项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键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也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B.所有化学变化的能量都可以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C.所有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D.化学变化一定会引起物质种类的变化,所以反应体系内物质种类变化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C[能量变化不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A错误;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B错误;物质种类发生变化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4.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C.A与C的能量差为E4D.A B反应,反应时一定要加热A[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三种化合物中C的能量最低,则C 最稳定,故A正确;由图像可知,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A与C的能量差ΔH=E1+E3-E2-E4,故C错误;A B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无关,即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故D错误.]5.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储存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 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已知键能是指断开1 mol化学键变为气态原子时所放出的能量,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 F—F N—F键能/(kJ·mol-1)941。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检测(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检测(人教版必修2)

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解析白炽灯工作时,会发热,因此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 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电池负极被氧化B.任何化学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C.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均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而改变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只要条件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就不再改变解析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非氧化还原反应是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

答案 B3.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解析放热反应只表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而加热是反应的条件,二者无必然联系,许多放热反应也必须加热才能发生,故B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B4.下列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

A.为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加入MnO2D.为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把反应容器放到冷水中冷却解析冷水温度低,会降低反应速率。

答案 D5.在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v正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大CO浓度解析不论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升高温度会增大反应速率,而降低温度会减慢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 B6.在一定温度下,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

学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讲义: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总结 含解析

学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讲义: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总结 含解析

章末总结[学习目标定位] 1.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能判断其正误。

2.正确理解盖斯定律并学会其应用。

3.掌握反应热的四种计算方法。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正误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它不仅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而且也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书写方法要求(1)必须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标明反应热ΔH的符号、数值和单位(ΔH与最后一种生成物之间留一空格):(2)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明ΔH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ΔH是在25℃、101kPa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溶液中的溶质标明“aq”。

化学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除标明状态外还需标明其名称[如C(金刚石,s)]。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和“↓”,不在等号或箭头上写“点燃、△、高温、催化剂”等条件。

(4)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数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特别提示(1)ΔH是一个宏观量,它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随之加倍,当反应方向变化时,ΔH 的值也随之变号。

(2)根据燃烧热、中和热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要符合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

【例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H2(g)+错误!O2(g)===H2O(l)ΔH=—285.0 kJ·mol—12H2(g)+错误!O2(g)===H2O(g)ΔH=—241.8 kJ·mol—13C(s)+错误!O2(g)===CO(g)ΔH=—110.5kJ·mol—14C(s)+O2(g)===CO2(g)ΔH=—393.5kJ·mol—1回答下列各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课件
平均值,就能避繁就简,迅速解题。平均值法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法、平均
分子式法、平均体积法、平均原子法和平均反应热法等。平均反应热法是
利用两种混合物中每摩尔物质在反应中的反应热的平均值推断混合物组
成的解题方法,常用于有两种物质的反应热的计算。
4.列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题给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相应数值关系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
混合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混合物中某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等的一种常用方
法,一般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某些
反应热的计算中也可使用十字交叉法。
3.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特别适用于缺少数据而不能直接求解的计算。当两种或两种
以上物质混合时,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均存在一个平均值,解题时只要抓住
(2)2 mol P 在 2 mol O2 中燃烧生成 0.5 mol P2O3 和 0.5 mol P2O5 时放热
为 20x kJ。而磷的燃烧热是指 1 mol P 完全燃烧生成 P2O5 放出的热量,上述
两者的差值即为 1 mol P 燃烧生成 P2O3 放出的热量,故 ΔH=-(20x-y) kJ·
的大小还是比较 ΔH 的(绝对)值的大小(对于放热反应而言,放热越多则 ΔH
越小),并依据不同的试题情景灵活选择方法(如直接比较、图示比较、依据
盖斯定律比较等)进行分析。
根据可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间接计算难以直接测定的化学
反应的反应热,需要应用盖斯定律来分析问题。解题时,常用已知反应热的
热化学方程式相互加合(加、减等数学计算),得到未知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
式,则相应的反应热作相同的加合即为所求的反应热。
2.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通常用来计算溶液浓缩及稀释、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课件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课件

[解析] 电池工作时,正极上 O2 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 反应为: O2+2H2O+4e-===4OH-, A 正确。 电解液为 NaOH 溶液时,在负极上产生的是 NaAlO2 而不是 Al(OH)3,B 错 误。电池的总反应为: 4Al + 3O2 + 4NaOH===4NaAlO2 + 2H2O,消耗 NaOH,pH 减小。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 路由负极流向正极。
例 5 在一定温度下, 向 a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X 气 体和 2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 X、Y、Z 的浓度之比为 1∶2∶2 D.单位时间消耗 0.1 mol X,同时生成 0.2 mol Z
②多不变 “多不变”即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其 意义是指: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各 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对于全为气体的可逆反应,当 m+ n≠p+q 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殊标志 在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能否作为化学平衡状态 的标志,要看可逆反应中有无非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因为 该条件下的气体密度只和气体的质量有关,若是全由气态物 质参加的可逆反应,在恒容条件下,不论是否达到平衡,混 合气体的总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也就不发生 变化,此时密度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若有非 气态物质参与的可逆反应, 在恒容条件下, 只有达到平衡时,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才不会发生变化,而混合气体的密度也不 会发生变化,此时密度才能作为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
[答案] A
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剖析概念,把握标志 判断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主要 根据有两点:一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正反应速率 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二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宏观表现——各组 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总结与测试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

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化学反应基础(氧化还原反应)及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4.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知道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并在此基础上认识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初步认识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性和途径。

天津16)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 ·L -1·s -1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 ·L -1,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B .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解析: 由题知2 s 时C 的浓度为0.6 mol·L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比,可算出B 的变化浓度为0.3 mol·L -1,进而确定B 的浓度是(1mol·L -1-0.3 mol·L -1)=0.7mol·L -1;A 的变化浓度为0.6 mol·L -1,从而求出A 的转化率为30%;用C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可推知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15 mol·L -1·s -1。

对照各选项,符合题意的是B 。

【例2】(2001年全国理综·1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图9—1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C .t3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解析:本题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为素材,考核观察图象及其信息加工的能力。

从图象可知,t 1时,N 的物质的量是6mol ,M 的物质的量是3mol ,故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是正确的;同时也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M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虽然相等,但尚未达到平衡,因为此时M 、N 的物质的量还在增大与减少,t 3时M 、N 的物质的量保持不 D【例3】反应速率v 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

化学反应H 2+Cl 2−→−2HCl 的反应速率v 可表示为v =k [c (H 2)]m [c (Cl 2)]n ,式中k 为常数,m 、n 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

c (H 2)/(mol·L -1) c (Cl 2)/(mol·L -1) v /(mol·L -1·s -1)1.0 1.0 1.0 k2.0 1.0 2.0 k2.0 4.0 4.0 kA .m =1,n =1B .m =1/2,n =1/2C .m =1/2,n =1D .m =1,n =1/2 解析:信息给予题。

通过观察和分析表中c (H 2)、c (Cl 2)及v 数值之间的关系,求算m 、n 的值。

第一、第二组数据代入题设公式,得m =1,第二、第三组数据代入题设公式,得n =1/2。

答案: D.【例4】(2004年江苏高考化学题)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 2(s)+ H 2O(l) == Zn(OH)2(s)+Mn 2O 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 2(s)+H 2O(1)+2e — == Mn 2O 3(s)+2OH —(aq)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 .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解析: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 == Zn(OH)2(s),正极反应为2MnO 2(s)+H 2O(1)+2e — ==Mn 2O 3(s)+2OH —(aq)。

Zn 为负极,失去电子,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

1molZn 失去2mol 电子,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 电子,Zn 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

答案为C 。

【例5】(2005年广东高考化学题)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 2O 3)的氧化锆(ZrO 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 2-。

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熔融电解质中,O 2-由负极移向正极B .电池的总反应是:2C 4H 10+13O 2 ==8CO 2 +10H 2O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 2+4e - == 2O 2-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 4H 10+26e -+13O 2-==4CO 2 + 5H 2O解析:丁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C 4H 10+13O 2 ==8CO 2 +10H 2O ,负极反应为2C 4H 10+26O 2--52e-==8CO 2+10H 2O ,正极反应为13O 2+52e -== 26O 2-。

熔融电解质中,负离子O 2-由正极移向负极,B 、C 。

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现象冰。

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

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B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C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D .“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份是甲烷2.已知化学反应2C (S )+O 2(g ) 点燃 2CO (g );2CO (g )+O 2(g ) 点燃2CO 2(g )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A.12gC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 所具有的能量B.56gCO 和32g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gC 和32g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 2比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多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生石灰B.固体NaOHC.无水乙醇D.固体硝酸铵4. 已知25℃、101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 2(g)=CO 2(g) △H=-393.51kJ ·mol -1C(金刚石) + O 2(g)= CO 2(g) △H=-395.41kJ ·mol -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5.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6.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

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A .淀粉类物质B .水C .脂肪类物质D .蛋白质7.已知2H 2(g )+O 2(g )===2H 2O (l );ΔH =-569.6 kJ·mol -1,2H 2O (g )===2H 2(g )+O 2(g );ΔH =+482.1 kJ·mol -1。

现有1 g 液态H 2O ,蒸发时吸收的热量是( )A .2.43 kJB .4.86 kJC .43.8 kJD .87.5 kJ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9.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C )10.有a 、b 、c 、d 四种金属,将a 与b 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腐蚀.将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 比a 反应剧烈.将Cu 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 浸入c 的盐溶液里,有c 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d 、c 、a 、bB .d 、a 、b 、cC .d 、b 、a 、cD .b 、a 、d 、c11.纯锌跟稀H 2SO 4反应速率很小,为了加快锌的溶解和放出H 2的速率,并且使产生H 2的量不变,当稀H 2SO 4过量时,可向其中加少量( )A.CuSO 4溶液B.ZnSO 4C.铜D.镁条12.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电极是负极B. 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 --4e -=2H 2O +O 2↑C.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13.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 —-2e —=ZnO ;碳棒:21O 2+H 2O+2e —=2OH —,据此判断,锌片是( )A.正极并被还原B.正极并被氧化C.负极并被还原D.负极并被氧化14.铁制自来水管与下列材料作成的自来水龙头连接,自来水管锈蚀最快的是( )A.铁水龙头B.铜水龙头C.塑料水龙头D.陶瓷水龙头15.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注:△H <0 为放热反应( )产生H 2的速率 A.CH 4(g )+2O 2(g ) 点燃 CO 2(g )+2H 2O (l );△H <0B.HNO 3(aq )+NaOH (aq )=NaNO 3(aq )+H 2O (aq );△H <0C.2H 2(g )+O 2(g ) 点燃2H 2O (g );△H <0 D.2FeCl 3(l )+Fe (s )==3FeCl 2(l );△H <016.可逆反应H 2(g)+I 2(g)==I 2(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A 、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 、H 2、I 2、HI 的浓度相等D 、I 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变17.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3KJ/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