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138例,其中男72例,女66例,年龄(63±8.8)岁,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连续服用8w,分别于4w和8w时随访1次。结果治疗8w时头晕、头重及失眠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83.3%、88.5%,疗效明显优于治疗4w时,且观察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标签:养血清脑颗粒;慢性脑供血不足

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我们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13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3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男72例,女66例;年龄45~75岁,平均(63±8.8)岁。头晕患者138例,男72例,女66例;重度28例,中度96例,轻度14例。头重患者108例,男56例,女52例。失眠患者78例,男32例,女46例;重度13例,中度36例,轻度29例。高血压患者115例,男63例,女52例。78例行颈动脉彩超检查:5例正常,3例弹性差,6例动脉硬化,12例发现颈动脉内膜斑块,52例内膜增厚达到或超过1.5mm。86例行TCD检查示:6例正常,12例双侧血流不对称,3例血管痉挛,6例弹性下降,18例血流减慢,41例供血不足。138例行头颅CT或MRI检查:其中56例正常,腔隙性脑梗死48例,老年脑8例,老年脑合并腔隙性梗死26例。86例行眼底检查示:眼底动脉硬化83例,黄斑病变2例,正常1例。

1.2方法

1.2.1纳入标准①年龄45~75岁;②有头晕、头重、头痛,可伴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自觉症状;③神经系统检查未见脑部局灶性神经体征;④辅助检查:有支持动脉硬化所见,如眼底动脉硬化改变(动静脉比达到1:3)或有时可闻及颈部血管杂音,颈部血管超声等确定有动脉硬化或管腔狭窄,内膜增厚≥1.5mm;头颅CT或MRI检查未见异常或可有腔隙性梗死灶;⑤排除由于其他疾病导致上述症状者。

1.2.2排除标准有严重内科或全身性疾病(肝、肾、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及同时进行其他药物观察者。

1.2.3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给所有患者口服养血清脑颗粒(由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g/次,3次/d,连续服用8w,分别于4w和8w时随访1次。患者伴有的基础疾病,则按需进行降血压、降血糖或降血脂等治疗。治疗期间应停用其他一切脑代谢促进剂、脑血管扩张剂

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1.3疗效观察

1.3.1头晕按病变程度分为:重度:卧床,影响生活,需要药物治疗;中度:影响工作,但可以生活部分自理,需要药物治疗;轻度:阵发性头晕,可不用服药,休息可好转。疗效评定标准为:①痊愈:症状消失;②显效:病变程度改善2级,如重度变为轻度;③有效:病变程度改善1级,如重度变为中度或中度变为轻度;④无效:症状无改善。

1.3.2头重以观察是否存在为标准,在存在的患者中进一步观察减轻的程度。

1.3.3失眠典型的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晨起醒来过早,睡眠不足5h,并有反复发作史。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1993,186-187)失眠轻重分级标准,重度:彻夜不眠,难以坚持工作;中度:睡眠不足4h,尚能坚持工作;轻度:睡眠时常觉醒或睡而不稳,晨起醒来过早,但不影响工作。疗效评定标准为①痊愈:睡眠基本恢复正常;②显效:病变程度改善2级,如重度变为轻度;③有效:病变程度改善1级,如重度变为中度或中度变为轻度;④无效:症状无改善。

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头晕见表1。

2.2头重见表2。

2.3失眠见表3。

本组患者在观察期间除1例有胃肠道反应,未做任何处理而自行缓解外,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卒中的发生率,最终可能导致进展或永久性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1991年日本第16次卒中学会根据是否并发腔隙性梗死和脑梗死,将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又分为3类:CCCI-Ⅰ型,系单纯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Ⅱ型,慢性脑供血不足+脑实质改变(CT或MRI发现腔隙性梗死);CCCI-Ⅲ型,慢性脑供血不足+脑实质改变(CT或MRI发现脑梗死及腔隙性梗死)[1];本次观察病例均为CCCI-Ⅰ型和Ⅱ型患者(其中CCCI-Ⅰ型67例)。

目前研究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能够引起能量代谢障碍、葡萄糖利用减少、蛋白质合成异常、神经递质改变、脑白质损害和神经元缺失等,进而导致脑功能损害。鉴于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自觉症状虽不复杂,但需排除其他病因,因此辅助检查显得很重要,包括脑血流动力学检查、TCD 、CT、MRI、颈动脉彩超、诱发电位、SPECT、PET等[2]。考虑到患者的承受能力,本组患者仅选择了部分辅助检查。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主要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在内科治疗方面,主要通过药物来改善症状;外科治疗方面,有学者认为对颈动脉狭窄≥70%及部分狭窄在50%~69%的患者适合于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治疗等[3],但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证实。

养血清脑颗粒以四物汤为基础补血活血,配伍活血通络、平肝潜阳、镇痛安神的药物,方中川芎、细辛可引药上行,通达脑脉,故有”清脑”之说。具有:①抑制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障碍;②改善血液高、粘、浓、聚状态,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③抗氧化、抗凋亡、抗炎等作用,保护脑细胞,提高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

本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治疗后头晕、头重、失眠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8w后症状改善较4w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养血清脑颗粒作为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药物是安全有效的,且延长疗程效果更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余能伟,杨友松.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诊断和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417-419.

[2]刘汉兴,章军建.慢性脑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278-281.

[3]朱新臣,魏春华,杨玉坤,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24-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