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引起我的注意,这学期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抓住一些时机多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活动。
一、抓住机会,进行读写训练
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读中补写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者应抓住文本中略写的地方,也就是情景描写的比较单薄之处,让学生把它写得厚实,写得丰满,还原当时的情景,促进学生言语表达水平的提高。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进行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充满个性的对话中,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运用的“活”的语言。读中仿写
“读文”是为了积累、吸收,“写文”是为了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从“读文”中吸收的思想观点、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借鉴运用到“写文”中去,实现读写知识技能的转化和迁移。
读中续写
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① 延伸情节
延伸情节,续写精彩。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此时此刻让学生延伸情节,补充结局,对深化理解原文,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
② 角色转化
角色置换,提升感悟。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是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言语表现,这种表现有外显性和内隐性。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要用敏锐的目光把握作者想言说而未说出的空白点,顺势给学生提供补白言语表达的时机,通过置换角色的体验,把作者未曾言说的内容,通过学生的笔表达出来。读中抒写
通过阅读进行写作,有利于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信息,适用已学知识的重组创新。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让学生抒写感言,是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充分感受文学创作的魅力。教师引导学生写感言,是对文本的纵深挖掘,学生抒发的是刻骨铭心的感悟,积淀的是厚实的语言文字。塑造精神和培育情感的同时,“写”为阅读教学增添了亮
色。
二、妙用习题,强化读写训练
教材中设计的练习题,教师需要花力气钻研,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内容,做到化难为易,揭示规律,总结学法,形成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正确认识学生。大多数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往往要高于表达运用的能力。但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重理解轻运用,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不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真正提高。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加强读写训练,尤其是要重视教材中读写练习题的指导和落实。我认为要提高课后练习指导的有效性,关键是提炼方法、加强指导。
1、提炼方法
要提炼出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正确把握教材。先要“钻进去”,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精当,可以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2、有效指导
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通过适当
迁移、学以致用等方法加强训练,就能更加有效。
灵活呈现,适当迁移
语文课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后练习题中,往
往将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分解为若干的训练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层次感很强。有些读写练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或不加任何指导把它布置为课外作业,结果学生束手无策;或在课堂上稍作指导,但没有落实训练,也难以达到练习设计的目的。结果许多学生的写作要么三言两语,内容空泛,语言生硬,要么不得要领,胡凑字数。面对课后读写练习,我们不能仅仅是教学生练习,也不可局限于练习本身,还要注意灵活运用读写练习在课堂上触发生成点,由此引发学生的对文本研读,对语言文字的内化。
三、海纳百川,丰富读写内容
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
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吸取了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
在习作中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
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
1、营造愉悦的读书氛围
大文豪鲁迅说:“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可见,多读、多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量化了各学段的阅读量,学生的书读多了,可是为什么作文还是鲜活不起来,丰富不起来呢?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于“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之上。
2、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写生活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
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出来。观察越仔细反应就越逼真、生动。在平时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到练笔就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校园里的、马路边的、家庭中的等等各种人物、各类事物,只要能引起我们注意,激发出我们的兴趣,产生了新的想法,都可以写一写。抓住一点,把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就是一片好作文。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总之,智慧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寻求学
生语文技能发展的共生点,加强听说读写的结合,特别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