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模版]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模版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模版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20XX年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5)第三章收入管理 (7)第一节收入登记管理 (7)第二节票据管理 (8)第三节非税收入管理(可选) (8)第四章支出管理 (9)第一节用款计划管理 (9)第二节支付管理 (10)第三节执行方式及事前申请管理 (11)第四节借款管理 (13)第五节报销管理 (13)第五章收入和支出分析 (15)第六章附则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局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单位财务规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主要包括:(一)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三)上级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五)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注: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五条确定。

】第三条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包括:(一)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基本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项目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

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管理制度(二篇)

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管理制度(二篇)

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收支业务管理,规范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保障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事业单位的全面收支业务管理。

第三条收支业务管理应遵循合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益最大化。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设立财务部门,负责收支业务的管理工作,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资金收入管理第五条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主要来源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自筹资金等,具体收入项目和数额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第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金收入管理制度,包括资金收入的凭证制度、财务报表体系和账务核算制度等。

第七条事业单位资金收入应当按照拨款计划执行,拨款计划应由财务部门制定。

拨款计划应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事业单位对于政府拨款的使用,应按照拨款用途、拨款方式等要求进行,不得挪用、截留或侵占。

第九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准确性,及时核对账务,及时完成财务类报表。

第三章资金支出管理第十条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应按照拨款计划或者项目计划执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支出计划或者项目用途。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方式、程序和标准,确保公平竞争和节约使用。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对于资金支出应制定支出计划,按照支出计划执行,并做好相应的备案手续。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重大资金支出项目应进行公开招投标。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必要的费用应结合工作需要进行审批。

第四章财务监督和审计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应当接受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第十六条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拨款和支出状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

第十七条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2.1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2.1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扎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工作,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保障组织目标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建立健全收入、支出内部控制、稽核、审批、审查制度,完善内部收入、支出管理,强化内部约束监督力度,不断降低单位运行成本。

各项收入、支出应当符合国家的现行规定,不得弄虚作假。

第二条:在业务活动中与其它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一切款项收入应该及时缴入财政统一管理。

不得截留、隐瞒、挪用,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条:我校财务支出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

财务支出的统一审批程序:由经办人写明事由并签名,依次由分管部门、财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内控工作小组组长审批后,方可据实报账。

第四条:经常性支出管理办法。

为维系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结合单位工作的行业特点,对经常性支出实施下列管理办法:(一)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按市级相关文件支出,同时执行市教育局有关奖金、补贴,聘用人员按劳动合同约定发放基本工资、资金、福利。

(二)会议费、差旅费按市财政有关文件规定标准支出。

(三)接待工作应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按市级相关文件执行,不得超标准接待。

(四)如需购买办公物品、设备,需报行政办公室备案,并请示单位主要负责人,经同意后方可购买,并按市级相关文件据实报销票据。

凡是列入政府采购范围内的物品,要按照政府采购规定和程序采购。

第五条:专项支出管理办法。

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相关专项文件精神,遵循财务管理制度,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专项资金使用落到实处。

第二章附则第六条:本制度由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佳化学校负责解释。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范文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范文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范文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依法划归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的,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的的组织。

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其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障其收支管理的合规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范文,以供参考: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负责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工作。

2.设立财务中心,包括财务会计部、审计部和内部控制部等。

3.财务会计部负责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管理、财务报表的编制等。

4.审计部负责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5.内部控制部负责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三、基本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操作。

2.严格经济原则: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必须按照经济效益的原则,合理安排和使用财务资源。

3.程序完整原则: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审批、报备、核定、登记等环节。

4.权责分离原则: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必须明确各岗位的权限和责任,避免权力滥用和责任逃避。

四、收支管理流程1.预算编制:事业单位每年都要制定预算,明确收支情况和资金需求,编制预算表和预算说明。

2.预算审核:事业单位的预算必须经过审批,由财务部门审核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预算执行:事业单位根据预算的安排,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预算,包括采购、支付、结算等。

4.财务核算:事业单位每月都要进行财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对收入和支出进行分类、汇总和核对。

5.财务审计:事业单位每年都要进行财务审计,由审计部门对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和建议。

6.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监督等,确保收支管理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样本(4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样本(4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样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提高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工作。

第三条收支管理的核心要求是依法合规、公开透明、效率优化、风险管控。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收支管理制度,加强财务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

第二章收入管理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

财政拨款主要包括基本经费、项目经费等,事业收入主要包括办学经费、科研经费、服务收入等。

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财政拨款项目的要求申请和使用财政拨款,做到合理开支、节约用钱。

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事业收入的管理制度,确保收入的合法、公平、规范、透明。

第八条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和运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收入的实时记账、及时核算、准确统计。

第九条严禁行政事业单位违规收取费用、乱收费、高收费等行为。

如确需收取费用,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程序审批,并向社会公开收费信息。

第三章支出管理第十条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应按照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实现资金的合理投入、高效运行、规范支出。

第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经费安排和实际需求合理编制预算,确保各项支出在预算范围内进行。

第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在支出过程中,必须根据合同约定、发票凭证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报销。

第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审批制度,确保支出经过层层审批,避免违规支出和乱花钱现象。

第十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保证资金安全和风险防范。

第四章资金监督第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金监督制度,对收入、支出、结余等资金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资金监督应注重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监控,采取定期审计、经济账目检查、行政审批等方式,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透明。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一、引言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经营性收入和财务管理与其他企事业单位有所不同,因此,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其正常运转和财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原则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所有收支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约束。

2.明确责任原则: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明确收支管理责任的划分和执行。

3.统一管理原则:实行集中管理,确保资金流转的规范和透明。

4.内外协调原则:与外部合作单位建立合理的收支协调机制,减少信贷风险。

5.风险控制原则:建立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收支管理中的潜在风险。

三、制度内容1.收支预算制度(1)设立预算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执行和监督预算。

预算应包括年度预算和分项预算,综合考虑各种收入来源和支出需求。

(2)确立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流程,明确各级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职责和权限。

(3)严格控制预算执行,确保实际收支与预算保持一致。

2.收款制度(1)建立收款流程,确保收款环节严密可控。

明确收款的方式和渠道,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实行收款凭证制度,所有收款必须开具收款凭证,记录相关信息。

3.付款制度(1)建立付款授权机制,明确付款授权的职责和权限。

(2)严格执行付款审核程序,确保付款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建立付款凭证制度,所有付款必须开具付款凭证,记录相关信息。

4.资金运作制度(1)建立银行存款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存放方式和管理流程。

(2)建立资金划拨权限制度,确保资金划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3)建立资金使用审核制度,对于资金使用进行审核,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和效益。

5.账务核查制度(1)建立账务核查机制,对收入和支出的账务进行核查,确保账务真实准确。

(2)定期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

四、监督与评估1.内部监督机制(1)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机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3篇)

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3篇)

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者其他经批准设立的法人组织,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经营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自筹资金。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一)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1. 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的规范化,使财务活动符合财务法规和相关政策。

2. 保证财务收支业务的合法、规范和公正性,防范财务风险。

3. 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推动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支出和财务管理相关工作。

二、财务收入管理(一)财政拨款管理1. 财政拨款的申请、审批和使用需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

2. 财政拨款的申请和报备程序要规范、透明,并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和决算报告。

3. 财政拨款的使用要按照预算安排和项目规定,严禁挪用、截留、虚报等行为。

(二)社会捐赠管理1. 接受社会捐赠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专门的收款账户,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和报备。

2. 社会捐赠的收款、使用和报告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反映。

3. 社会捐赠的使用要按照捐赠方的要求和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合理使用,确保公益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经营收入管理1. 经营收入要按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要求收取,严禁低收费、乱收费。

2. 经营收入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缴财务部门,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及时性。

3. 经营收入要按照会计原则进行核算和报表编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三、财务支出管理(一)采购管理1. 采购活动要进行招标、比价等公开透明程序,确保采购的公正、合理和高效。

2. 采购合同要严格履行,不得存在贪污、挪用、以次充好、变相回扣等行为。

3. 采购支付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二)工资管理1. 工资发放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要求进行,严禁拖欠和克扣工资。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模版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模版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模版一、引言收支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收支管理能够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保障单位的正常运转。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制定一套模版,以供参考。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项目设置、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金审批和监督等。

二、项目设置1. 项目设置的目的是明确事业单位的收支来源和去向,确保资金流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在项目设置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清晰的项目分类,并确保项目的准确性和细化程度。

2. 项目设置应包括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两个方面。

在收入项目设置中,应详细列出各类收入来源,包括政府拨款、捐赠、经营收入等。

在支出项目设置中,应详细列出各项支出用途,包括人员工资、设备费用、办公用品等。

三、收入管理1. 收入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合法、真实,并且能够及时入账和监督。

在收入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的资金收取、入账和监督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收入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收款人员的资质审查和培训、收款流程的规范和监督、收入入账的审核和核对、收款凭证和报账凭证的保存和归档等。

四、支出管理1. 支出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事业单位的支出用途符合规定和业务需要,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和控制支出的金额和时间。

在支出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的支出申请、审批和执行流程,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 支出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支出申请和审批的规定、支出用途的审核和核对、支出金额和时间的限制和控制、支出凭证和报账凭证的保存和归档等。

五、资金审批和监督1. 资金审批和监督的目的是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规定和合理需要,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在资金审批和监督方面,应建立健全的审批和监督制度,确保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 资金审批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包括:资金申请和审批的规定、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检查、资金流向的定期核查和审计等。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模板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单位经济活动,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

第三条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第四条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第五条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原则。

第二章内部控制体系第六条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单位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

第七条单位层面控制主要包括: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控制。

第八条业务层面控制主要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控制。

第三章内部控制职责第九条单位应当明确内部控制职责,建立内部控制责任制,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第十条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负总责,其他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应领域的内部控制工作。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设立内部控制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

第四章内部控制措施第十二条单位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的安全有效、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的合法合规。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加强收支管理,确保收支的合法合规、及时准确。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加强资产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有效使用和保值增值。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加强采购管理,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合规、公平竞争、质量可靠。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1、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2、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

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3、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

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

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

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拆本使用,做好废旧票据管理.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发票等票据,不得擅自扩大票据适用范围。

4、建立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办理支出事项.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5、按照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应当严格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明确支出的内部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

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全面审核各类单据。

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支出凭证应当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或盖章,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应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确保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

明确报销业务流程,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签发的支付凭证应当进行登记。

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当按照公务卡使用和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依法设立的、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宗旨的事业组织。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有效管理,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内控的定义、内控制度制定的必要性、内控制度的内容和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内控是指为了达到预设目标,在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单位的财务收支安全、合规性和透明度,防止经费浪费、滥用和失误,并管理收入的使用、支出的合理性。

行政事业单位在征收和支出财政资金时,需要遵循国家的财政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其次,制定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通过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行为,实现财务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其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此外,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还能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透明度、规范运作、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执行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时,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和重视,导致执行不力。

其次,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划分不明确,容易产生权力滥用的问题。

再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此外,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和灵活性不足等问题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其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权责对应机制,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考评。

再次,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与外部机构合作,进行独立审计和监督,提高内控制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确保单位财务安全和合规运行的重要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范本(4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范本(4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自筹资金、债务资金和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制定年度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规运作。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业务需要和财务状况,制定年度预算。

预算应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年度预算报送主管部门,并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报批。

第七条年度预算的编制要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规划和财务状况,确保资金的合理安排和使用。

第八条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预算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当及时调整和报告主管部门。

第九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及时编制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并报送主管部门。

第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照规定进行年终结算,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第三章资金使用第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

第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第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进行资金拨付和支付。

第十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正确使用。

第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情况应当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财务管理第十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活动。

第十七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自行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并编制财务报表。

第十八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将财务报表报送主管部门,并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

第十九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专业财务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和业务咨询工作。

第二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监督机制,防范和查处经费违规行为。

第五章监督与处罚第二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4篇)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4篇)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是一个关系到单位财务运作和资金使用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单位资金安全、合理使用资金具有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目标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组织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为了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监督体系。

其目标是确保资金的规范、安全、高效使用,保护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贪污、浪费和滥用资金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事业单位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法合规的资金收支管理。

2.科学分工原则:各个部门和人员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各负其责。

3.严格审批原则:所有资金支出必须按照预算和相关审批程序进行,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

4.健全审计原则: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制度,定期进行审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提高效益原则:事业单位要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浪费和滥用资金。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1.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建立财务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责任制度。

2.资金收入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收入的核算和使用规定,建立财务收入管理和规定收入使用的制度。

3.资金支出管理制度:建立财务支出管理制度,规定资金支出的程序和标准,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合规。

4.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审计检查等内容,确保财务数据准确、真实。

5.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各项资金收支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制度:建立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制度,对各项资金支出进行评价,促进财务资源合理配置。

7.内部控制制度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宣传教育,加强职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和遵守。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范本(2篇)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范本(2篇)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范本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内部控制,确保收支过程的合规性、透明性和有效性。

制度适用于全体事业单位员工,包括财务部门、收支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收支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保障单位资金的正常运作。

2. 收支核算管理2.1. 收入管理2.1.1. 接受收入前,必须核查和确认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2.1.2. 接受非现金收入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核算、登记和归档。

2.1.3. 定期进行收入核对和对账工作,确保收入的全面入账和准确性。

2.2. 支出管理2.2.1. 支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财务预算的规定,需经过合法程序及领导审核批准方可进行支付。

2.2.2. 严格执行采购制度,确保采购流程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2.2.3. 支出凭证必须真实记录支出事项、金额和用途,同时进行财务审核和领导审批。

3. 风险控制管理3.1. 内部审计管理3.1.1. 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收支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3.1.2.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3.1.3. 内部审计结果必须报告给上级领导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并进行跟踪整改。

3.2. 风险防范管理3.2.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造成财务损失的因素进行预测和防范。

3.2.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财务数据和个人隐私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2.3. 制定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恢复业务。

4. 职责分工管理4.1. 财务部门4.1.1. 负责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监督和控制收支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4.1.2. 负责落实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确保会计核算和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1.3. 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4.2. 收支管理部门4.2.1. 负责收入和支出的管理、核算、登记和报账工作。

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管理制度范本(2篇)

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管理制度范本(2篇)

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事业单位的收支业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资金拨付、用款申请、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内部控制等方面。

第三条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管理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负责收支业务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财务审计,对收支业务管理的合规性和财务状况进行审查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六条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管理应注重风险防控,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保障财产安全和资金安全。

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确保收支业务管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第八条本制度的修改和解释权归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所有。

第二章预算编制与财务管理第九条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制定年度预算计划。

第十条事业单位应对年度预算计划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时,应按照预算计划进行资金拨付,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建立预算执行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预算计划,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按照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地进行核算和报表编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应建立规范的用款申请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便捷性。

第三章内部控制与财务监管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财产控制、会计核算控制等方面。

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收入来源的认定和核实,确保收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支出事项的审核和审批,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第十八条事业单位应加强财产管理,确保财产的安全和使用的有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例文(4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例文(4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例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减少财务风险,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要求,按照本制度规定,合理、规范地进行收支管理。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不得把收支管理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不得侵占、挪用经费。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应当遵循节约用途、量力而行、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收支平衡。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收支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内部控制,推动财务监督内外互联。

第六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以及附属单位的收支管理,包括资金收入、支出、使用、核算、决算等各个环节。

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确保收支管理的质量和效能。

第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最高决策机关,如有需要修改,须经本单位最高决策机关批准。

第二章收入管理第九条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包括政府拨款、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事业收入、财产处置收入等。

第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收入管理办法,明确收入的征收、使用、安全保管等具体事项。

第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高收入使用效益,做到科学合理的收入预算、精确准确的收入核算、规范合法的收入保管。

第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收入的安全保管,合理设置财务账户,确保资金的安全。

第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及时计提应交税费、应交社会保险费等,确保依法纳税。

第三章支出管理第十四条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应当按照合理、规范、透明的原则进行。

第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用于工资福利、办公费用、设备采购、项目支持、差旅费用等方面。

用途必须与单位业务相关。

第十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预算制度,合理安排支出项目,降低资金支出风险。

第十七条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应当经过审核和审批程序,确保合规性和合法性。

第十八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范本(2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范本(2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收入计划、支出预算和会计核算工作,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运行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收入管理第一节费用收入管理1.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项目的确定和调整,应根据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按照相关政策和法规执行,确保收费合理、公平、透明。

2.各项收费标准的确定,应进行相关市场调研和成本核算,确保收费水平与提供的服务相匹配。

3.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凭证应按照规定程序开具,并使用统一的收费凭证格式。

4.收费项目的用途必须明确,资金不得挪用于其他用途。

收费用途变更需经相关权益人同意,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公告。

第二节财政拨款管理1.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政策和法规,按时申请拨款,并按照拨款用途进行财务管理。

2.拨款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目标责任制原则,确保拨款的合理、高效使用。

3.拨款资金使用完毕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汇总使用情况,并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备案。

第三章支出管理第一节预算编制与执行1.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预算法规定,进行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

2.预算编制要严格按照财务管理权限和分工原则,确保统筹安排。

3.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预算控制和调整,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二节支出审批与支付1.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审批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合规、合法。

2.支出支付应由财务部门进行,并确保支付流程的规范和资金的安全。

3.行政事业单位支出支付凭证应按规定程序开具,并使用统一的支付凭证格式。

第三节资产管理1.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应建立档案进行清查和管理。

2.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更新,应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3.资产出售或处置,应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确保资产安全和合理流转。

第四章财务会计核算第一节财务会计准则1.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2.会计准则的执行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财务制度要求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样本(6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样本(6篇)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样本为了加强我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认真搞好乡财县管乡用的管理工作,规范各单位的财务核算,根据《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县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资金管理(一)、财务预算与管理乡属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统一管理,收入与支出根据各单位收费、经营等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收支方案,再由乡镇政府与乡财政所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方案。

(二)、现金、存款管理1、乡财政所设立资金结算统管账户,统一管理各单位财务,货币资金(现金、存款)由核算会计管理。

各单位现金、存款等货币资金须及时存入资金结算账户,其他人不得管理现金。

2、任何单位不准坐支现金、不准侵占、____公款,不准公款私存、不准白条抵库、不准留用各项收入。

3、乡属各单位不准在乡信用社私设账户,统一由财政所在信用社设立资金结算账户。

4、各单位大额支出费用实行银行转账,日常公用支出由报账员在备用金中支付后再报账列支。

5、严格控制资金出借,未经主管领导同意的不得向外借款。

办理预支资金超过____元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办理。

6、各单位由报账员可以申请留有____元的备用金,用于各单位报账。

7、核算会计必须每月与开户银行及总出纳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帐帐,帐实相符。

(三)、收入、支出管理1、各单位的收入、支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坐支”现金。

2、各单位的收入必须按规定存入财政结算户,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

3、各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通过财政结算户,支出经审批后,由财政结算户拨付到支出专户,才能列支各项费用。

4、严格执行单位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

各单位的支出票据,由核算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审核后,由报账员填经费支出报账单,财政所稽核后方可列支。

5、支出票据报销办法。

支出票据由经办人、证明人和单位领导签字后,由报账员在备用金中预支,四费采用一单五签的审批办法。

6、各单位的差旅费报支,由出差人员在出差结束后____天内必须报清票据,不得拖延,造成账务处理不及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模板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模板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单位经济活动,保障单位资产安全,提高管理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

第三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强调内部监督,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事件的发生。

第四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涵盖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采购、资产保管、合同管理、收支管理、财务报告等环节。

第二章内部控制组织架构第五条事业单位应设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单位内部控制工作。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财务、审计、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六条事业单位应设立内部控制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内部控制制度,组织内部控制培训和宣传,指导、检查和评价单位内部控制工作。

第七条事业单位各业务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负责本部门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

第三章内部控制措施第八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预算控制制度,确保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

第九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产控制制度,明确资产采购、保管、使用、处置等环节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第十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合同控制制度,对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进行严格管理,防范合同风险。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收支控制制度,规范收支行为,确保收支合法、合规、及时、准确。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财务报告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第四章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定期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日常监督,防范和化解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模版]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下属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规范税务管理流程,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结合股份及下属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以国家制定的各项税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相关指引等文件为依据。

第三条遵守税收法规、依法诚信合理纳税是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宗旨。

各公司和税务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依法纳税。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参照执行。

第二章税务管理架构设置与职责第五条公司整体税务管理职能按照股份三级财务管理架构体系执行,各级公司税务管理架构配置设置要求如下一股份财务中心负责对股份税务管理工作进行组织、监督与管理,并设置专职税务管理岗位负责工作组织与执行。

各公司财务负责人为本公司税务管理总负责人。

二AA、BB等二级管理机构的财务机构应设立专职或兼职税务管理岗位,向行业财务负责人汇报工作;协助财务负责人组织行业公司税务管理具体工作。

三各单体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财务机构内设置税务管理岗位,在财务负责人领导下执行有关职责工作。

四各级公司税务管理职责1.股份公司税务管理职责负责贯彻各级税务机关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及地方税收规章制度;研究制定股份统一的税务管理制度及税务风险控制方案;负责股份整体税务管理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指导、监督、检查股份行业公司及股份单体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从税务管理与筹划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负责建立维护与股份主管税务机关的良好关系;负责组织股份税收小组的日常工作;协助实施财务中心制定的财务政策,实现股份的财务战略目标;股份其他税务管理工作。

2.二级行业公司税务管理职责负责贯彻各级税务机关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及地方税收规章制度;制定与行业适用的税务管理规定、税务风险控制方案及税收筹划方案,并监督检查行业公司的执行情况;贯彻执行股份公司制定的税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向股份公司汇报重大的税务管理问题与处理情况;指导、督促、监督各子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负责建立维护与行业主管税务机关的良好关系;积极参与行业内公司各项业务的决策;负责组织开展与行业有关的税务培训工作;股份公司及行业公司安排等其他税务工作。

3.单体公司税务管理职责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及地方税收规章制度;贯彻执行股份公司及上级公司下发的税务管理制度与规定,并及时向上级公司财务部门汇报重大的税务管理问题与处理情况;制定符合本公司管理需求的税务管理规范;积极参与本公司的经营管理,及时提出公司业务及管理流程中存在涉税风险及应对措施;负责建立和维护与主管税务机关的良好关系;负责公司日常税务事项的审核、核算、申报、缴纳含代扣代缴、发票领购、开具、核销及保管;负责税务档案管理,按照税法规定,真实、完整、准确地准备和保存有关涉税业务资料,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备;股份公司或上级公司安排等其他税务工作。

第六条公司税务管理岗位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遵纪守法。

第三章税务登记、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缴纳及发票管理第七条税务登记管理一公司税务登记、变更登记等工作均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相应填写登记备案资料、提供有关证件和资料,并经所在公司审批流程审核后办理报送。

二公司的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财务部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如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三公司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税务登记机关变动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其他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以及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内日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四公司发生解散、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公司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五公司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财务部应当在15日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并及时补办税务登记。

六公司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填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到达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在经营活动结束后向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申报核销,按规定及时结清税款。

第八条税务核算一各公司具体业务所适用的会计核算分录遵守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核算制度。

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选用的会计科目及记录的凭证摘要应与取得的发票开票内容保持一致。

二各公司应做好税务管理基础工作,依法设置账薄,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

税务核算要严格按照税收法规和会计法规开展,当公司税务筹划涉及到调整税务核算的,应按照税务筹划要求进行核算;对经济事项的处理涉及到税法和会计准则中不明确之处,或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冲突时,应做出一个合理选择;避免出现如兼营行为没有分开建账导致从高征税,核算不清导致核定征税,缺乏有效凭证导致企业所得税汇算调增损失。

三公司缴付的任何税金含车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关税等无论金额大小,都应首先计入"应交税费"科目贷方,实际缴税时再计入"应交税费"科目借方,不得直接借记费用科目、贷记货币资金科目。

第九条纳税申报缴纳一公司发生纳税义务后,按照规定期限和内容就纳税事宜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报告。

纳税申报还包括内部扣缴义务人发生扣缴义务后,按照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报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二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公司和扣缴义务人在税法规定或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纳税期限或扣缴税款期内,无论有无应税收入、所得及其他应税项目,或无论有无代扣、代收税款、均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所确定的申报期限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即便是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免税期间也应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三每月纳税截止期限前税务会计应当做好纳税申报表,申报表应与会计账面一致,不一致情况需填写原因说明,并按公司规定的审批流程审批后,进行申报及税款缴纳操作。

每月税款缴纳时点应合理安排,以控制未及时纳税风险和过早缴纳税款及相关费用的资金占用时间。

公司需延期申报时,应按有关规定向税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向行业公司或股份公司财务部备案。

四任何税金的计提、申报缴纳、涉税报备必须有书面原始凭证和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五税务申报人员应以当地税务机关指定的税务申报软件以网络申报的形式进行申报并及时获取纳税申报回执,需要报送纸质报表和相关资料的必须按照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报送。

如不具网络申报条件情况,应按主管税务机关要求进行柜台申报、银行缴纳等手续。

六各公司对各类资产损失固定资产处理损失、坏账损失、投资损失、存货跌价损失等,应查明损失原因、分清损失的责任、完备损失的原始手续、资料、并准确计算资产损失的计价金额,经公司流程申请核销,批准后向税务部门办理申报清单或专项申报手续。

对应损失涉及增值税进项税转出的应按要求进行转出。

如年度内出现重大财产损失且在后期难以保留或提供证据,应在发生损失的当期向主管税务机关递交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申请,并及时通知税务机关现场取证。

必要时及时聘请税务师事务所进行鉴证并报送税务机关。

七XX本地公司聘请税务中介机构进行财产损失鉴证、所得税汇算鉴证等业务时应服从上级公司或股份公司财务机构统一安排;如行业公司或股份公司未统一安排,各公司可自行聘请中介机构进行税务顾问服务。

八各级公司应积极利用国家、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或当地财政返还政策,及时申报相关资料,妥善保管相关批文或回执。

税收优惠期届满前应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争取优惠延期或重新申请。

九公司取得的所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在发票有效期内交给税务会计,根据税务局规定办理进项税认证抵扣。

若发现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不及时认证逾期不能抵扣的,造成公司损失的,由公司领导审批后追究责任人相应责任。

第十条税务筹划各公司财务负责人和税务人员应积极关注和学习各类税收法规,要认真研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条件,在经济业务发展过程中积极取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所需的各项材料。

各单位开展的各类税务筹划,筹划方案实施前应向上级公司或股份公司财务机构书面备案电子邮件、纸质报告、OA公文等;行业公司及股份公司财务机构应定期组织下属公司讨论、学习税务筹划案例,提高税务人员的税务筹划意识与筹划水平。

第十一条发票管理一发票的购买、领用、开具、保管、取得环节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当地税务机关的相关规定执行;二发票购买1.公司各部门需要开具的所有发票均由财务部税务管理岗负责统一购买、申请印制以及妥善保管。

2.各公司税务管理岗应及时安排购买或印制公司经营所需的各种发票,不应出现发票短缺情况。

买或印制的任何发票均需及时入库,并妥善保管。

三领用及开具发票1.各公司税务管理岗或公司财务机构、销售部设置的专职或兼职票据管理岗,负责领用并开具发票。

2.各公司应依据实际经营业务情况按发票管理办法规范开具发票,依法向任何客户开具增值税时,应填写发票开票审批表,并由本公司财务负责人或其指定人批准后方可开票。

发票交给业务员或客户,应进行签收登记。

四发票的保管1.公司税务管理岗对开具的发票的存根及作废的发票,必须按规定装订成册,并按发票管理存放时限存放,确保完整无损。

2.公司已缴销或使用完毕的发票,按会计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保管。

五发票的取得经济业务发生后,业务经办人员取得发票时,应向对方索取发票,严格审核发票真伪、内容开具是否合规,并负责对其接受发票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直接审核,及时更换不合规发票。

经办人员必要时应借助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务网站等渠道对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验证。

公司财务机构应对发票真伪进行发票的复核。

一般纳税人公司发生属于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范围内的业务,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对取得的不符合要求的发票,财务机构有权拒收,若因特殊原因无法取得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提供原因说明并经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方能以其他普通发票作为付款或报销依据。

第四章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第十二条公司财务机构应当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公司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公司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