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心理学复习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心理学》2012年秋季学期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默许反应偏差:对研究者呈现的大多数或所有的陈述和问题,都给予同意而不是反对的倾向。

2.生态谬误:认为在不同的分析层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仍然相同的错误信念。过去通常指从国家层面关系到个人层面关系的不合逻辑的推断。(“生态谬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3.主位法和客位法:主位研究是从研究的直接背景中抽取材料,对其发现的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不做假设。而客位研究是做出一个暂时的假设,认为正在研究的现象是可比较的和普遍的。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即报道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主位研究将报道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他的描述和分析作为最终的判断。同时,主位研究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熟悉他们的知识体系、分类系统,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尽量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客位研究是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以科学家的标准对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解释,用比较的和历史的观点看待民族志提供的材料。这样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并能够联系研究对象实际材料进行应用。

4.强加式客位研究: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客位的测量。事先没有评估它的适用性或者它的意义是否等值,就应用与其他的文化背景的研究的。(采取绝对主义的哲学预设,认为西方心理学者所建构出来的理论和研究典范具有一定程度普适性,可以运用到不同文化之中,不必做任何的调整与修改)

5.社会文化适应:通过学习当地社会系统的运转和获得必要的技能和方式,以在不熟悉的文化情境中完成一些事物,从而去适应新的文化背景。

6.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自我知觉的一个维度,既重视自主行动的能力又强调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

7.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一种对持续的亲缘关系和后代行动的自主性都给予强调达到代际关系系统。

二、简答题

1.列出跨文化心理学中的三种家庭模型,并举例分析。

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国):一种特别强调持续的亲缘关系和代际依赖的代际关系系统。强调的是顺从和服从,不管是在子女们年幼时还是已经长大成人,原生家庭在生计上均对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每个子女对于年老的父母都有经济上的贡献。在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倾向于对孩子进行服从性导向的教育,并不会促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独立性不被当成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可能会被看成是对家庭完整和生计的威胁。代际之间的依赖性是通过家庭

生命周期来表现的,一开始就是儿童渴望得到的依赖而言,这种依赖以后就发生逆转,变成了年迈双亲的依赖,随着生命周期的运转,他们不得不依赖于长大成人的孩子们的赡养。

独立型家庭模型(美国):一种支持后代分离、独立和自主的代际关系系统。它可以很少或不依靠子女的物质贡献,而从子女身上获得快乐、爱以及自豪感。它倾向于培养自主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家庭模式使成长中的儿童形成了依靠自己和独立的品质,因为物质上的富足和社会保障措施,如养老金,使得依赖家庭的必要性减少,再加上客观生活条件支持独立性并渗透到文化价值观之中,这样的价值观又会培养独立性和分离性,并使独立性和分离性正常化,成为人类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希腊):一种对持续的亲缘关系和后代行动的自主性都给予强调达到代际关系系统。在人际/家庭关系紧密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之下,关系的联结表现为:情感方面的依赖得到了维持,而由于财富和其他养老保险资源的增加,物质方面的依赖性就削弱了。在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里,孩子的养育涉及控制而不是放任自流,因为养育的目标并不是分离的、个人主义的独立。然而,此模型中的孩子的养育,除了控制之外还有自主性的空间与之相结合,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随着物质依赖性的减少——年迈的父母具有可替代的养老资源,孩子成长中的自主性不再被看成是对家庭生计的威胁。其二,成长中孩子的自主性,而不是温顺的驯服,有助于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子女对父母的经济价值削弱,心理价值增强,子女的实用/经济价值反映了家庭中代际之间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子女的心理价值反映了心理上(情感上)的依赖性。

2.列出并简单分析跨文化心理学中的三种自我诠释类型。

依赖型自我诠释:强调一个人与他人相互联系的自我知觉。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培养出来的个体自我诠释强调相关性和依赖性,因为在培养的过程中并不鼓励自主性,一个依赖他人、缺乏自主性的人往往以这种自我诠释为特征。依赖型自我诠释是一种独特思维方式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模式,它认为世界不仅仅涉及自我,还涉及个体生态所处的所有其他方面。

独立型自我诠释:强调一个人的自主性和与他人相分离在自我知觉。一个自主独立的人往往以独立型家庭模型中塑造出来的自我诠释为特征。独立型自我诠释认为个人比群体拥有更大的能动性,即更相信自我效能。

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自我知觉的一个维度,既重视自主行动的能力又强调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塑造出来的自我诠释被定义为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它可以看成是独立型自我诠释和依赖型自我诠释整合性的综合体,自主性和相关性共存于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与依赖型自我诠释相比,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其特征在于既相信自我效能,又相信集体效能。

在能动性和人际距离这两个基本的基础性维度基础上,家庭模型与子女养育导向的不同将形成不同的自我诠释类型。

3.列出并简单描述霍夫施泰德(Hofstede)的四种划分文化的维度

(1)权力距离

人们对社会或组织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和组织对权力的分配,以及权力较少者接受这种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程度。霍夫施泰德将其表述为:“B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决定S的行为以及S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决定B的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B是老板,S是下属)。权力距离越小,人与人之间就越平等。权力距离越大,人与人之间越不平等。

对这个维度,各个国家由于对权力赋予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美国对权力的看法跟阿拉伯国家的看法就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不是很看中权力,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对权力的追求比阿拉伯国家要逊色不少;阿拉伯国家由于国家体制的关系,注重权力的约束力,由此,阿拉伯国家的机构,不管是政府部门或者企业都多多少少带有权力的色彩。

举例:雇员害怕向他们的经理提出异议;我喜欢独断专行的或有参与精神的经理,但不是那些遇事商量,然后却自行作出决定的经理。

(2)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人们对不明确的、模糊的状态感受到的威胁程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回避这种不确定性,简言之就是对模糊性的避免。在不确定性规避低的文化中,人们更愿意接受,甚至享受不确定性,而不是逃避,组织中层级较少。在不确定性规避高的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采取一些措施甚至是冒险来防止不确定性,组织中层级较多。

强不确定性回避国家的人民比较起来更忙碌,常常坐立不安,喜怒形于色,积极活泼,其文化对法律、规章的需要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这不利于产生一些根本性的革新想法,但却可以培养人们精细、守时的特质,因而善于将别人的创意付诸实施,使之在现时生活中生效;而弱不确定性回避国家的人们比较起来则显得更沉静些,也更矜持,随遇而安、怠惰、喜静不喜动、懒散一些,人们对于成文法规在感情上是接受不了的,除非绝对必要,社会不会轻易立法,其文化能容忍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形形色色的主意,因而有利于产生一些根本性的革新想法,但却不善于将这些想法付诸实施。

举例:公司的规矩是不可以随便破坏的,即使当雇员认为是为了公司的最大利益时也是如此;我打算在这个公司最少呆五年。

(3)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的关注点在于文化着眼于集体还是个体的利益。个人主义文化被定义为那些其个体认为他们具有相对独立身份的文化,而集体主义是那些更多的一群体成员的关系来定义身份的文化。个人主义关注自己,自我被认为是独立于周围人际环境的自给自足的统一体,个人目标优先于群体目标,因此个人主义也往往你以为这更高的竞争取向。

集体主义指以紧密的社会框架为特征,人们会在其中区分自己的团体和他人的团体。热体被看作是群体中的一份子,群体规范优先于个人目标,个人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