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精选练习题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经典练习题40道

质量守恒定律经典练习题40道

1、下列图像能较好反映加热高锰酸钾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3、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A、1、2、3B、2、4、1C、4、8、2D、4、4、14、将m g硫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5、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 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 )A.等于20 g B.小于20 g C.大于20 g D.无法确定6、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7、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8、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2B、NOC、N2O3D、N2O5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主要是:2KNO3+3C+S=K2S+3CO2↑+X↑, 则X的化学式为()A。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1、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C2H5OH B 、H 2O2 C 、C2H4 D 、H 22、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的值是()A.1 B.2 C.3 D.任意值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4、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共涉及四种原子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5、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

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6、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

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图示中共有4中分子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A 、CB 、N2 C、CO D、 O27、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附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附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附答案)1.某同学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完全燃烧后,称量剩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原因可能有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_。

2.为防止煤气泄漏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 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 2H 5SH+9O 24CO+2x+6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3.为研究化学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一______,实验二_______,实验三______。

(2)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在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由此可得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______体系中进行。

4.2002年12月,广西某地一辆满载砒霜(剧毒物质)的卡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三十余桶砒霜散落在河床和河水中,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有效的措施,防止了大规模污染的发生。

已知氢氧化钠能与砒霜发生如下反应(砒霜的化学式用X 表示):X+6NaOH=2Na 3AsO 3+3H 2O ,则砒霜的化学式为______。

5.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脂,三硝酸甘油酯的化学式为C 3H 5N 3O 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4C 3H 5N 3O 912CO 2↑+10H 2O ↑+6X ↑+O 2↑ (1)X 的化学式是______。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5g 水受热变成 5g 水蒸气B 5g 蔗糖溶解在 95g 水中,得到 100g 蔗糖溶液C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D 100mL 水与 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2、在化学反应 2A + B = 2C 中,已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8,则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 1∶1B 2∶1C 1∶2D 3∶2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 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 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34、加热 316g 高锰酸钾,当得到 3g 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A KMnO₄、K₂MnO₄、MnO₂B KMnO₄、MnO₂C K₂MnO₄、MnO₂D KMnO₄、K₂MnO₄5、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红磷燃烧实验B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C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D 蜡烛燃烧实验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8|32|5|8||反应后质量(g)|16|X|5|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X 的值为 12C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 1∶37、现将 10gA 和足量 B 混合加热,A 与 B 发生化学反应,10gA 完全反应后生成 8gC 和 4gD,则参加反应的 A 与 B 的质量比是()A 1∶1B 2∶1C 4∶1D 5∶18、某纯净物 X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3O₂= 2CO₂+ 2H₂O,则 X 的化学式为()A C₂H₄B C₂H₅OHC C₂H₂D CH₄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A B C D10、有化学反应 A + 2B = C + 2D,已知 49g A 恰好与 29g B 完全反应,生成 60g C,则同时生成 D 的质量为()A 18gB 9gC 30gD 6g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2CO=2X+S,则X为()A. CO2B. CC. CS2D. COS2.在化学反应前后:①物质的化学性质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②③3.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B. 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发生改变C. 该反应可以减少NO2的排放D. 该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关于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有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元素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后质量保持不变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

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CO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6.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 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C.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 碳加上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8.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5 0 84 A.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丙一定属于化合物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2 gD.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1119. 小明同学从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 ①②④⑤B. ①②③C. ④⑤D. ①②③⑤10.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化学反应的快慢C.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D.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11.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无法确定1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 )(2)10 g水蒸发变成10 g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3)只有固体、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4)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变成燃油(主要含C、H)。

( )(5)氢气和氧气形成混合物的质量一定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二.选择题:1.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燃烧,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象是( )2.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化学反应2Na2O2+2CO2═2X+O2吸收,则X的化学式为()A.NaOH B.Na2C C.Na2O D.Na2CO33.a克过氧化氢溶液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 待完全反应后得c克残余物,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 (a-c)克B. (a + b-c)克C. (a-b + c)克D.(a-b-c)克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 a b c d18 1 2 32反应前物质质量/g待测26 2 12反应后物质质量/g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数据是23C.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 D.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已知化学反应:2A + B = 2C + D,当10g A和8g 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6g C。

如果要得到3g 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A.1gB.2gC.3gD.4g6.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2:1:2 B.1:2:2 C.1:1:1 D.2:2:37.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 C D8.将a克一氧化碳和b克氧气通入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一定为(a+b)克B.大于(a+b)克C.小于(a+b)克D.不大于(a+b)克9.某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燃物中的元素组成()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只含有C、H元素C.含有C、H、O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10.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3gC和8gO2生成11gCO2 B.2gC和4gO2生成6gCO2C.4gC和5gO2生成9gCO2 D.5gC和9gO2生成14gCO2二.填空题1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物质种类④物质质量总和⑤原子质量⑥元素种类⑦相对原子质量.12在化学反应3A+2B=2C+3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7、16、19,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已知A+2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质量守恒定律的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习题1、在反应A +B→C+D 中,A 与B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生成的C 和D 的质量和为2.8g ,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

A .0.3 g B.0。

9g C.1.2g D 1.6g 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C.反应后,生成D 的质量为84g 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 3。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C.表中M为1gﻩD.反应前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值 ( )A.50B.40 C.10 D.705。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6、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4。

64gC.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 、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 与物质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7。

现将A 、B 两物质各10g 混合加热,A 完全反应,生成8gC 和4gD ,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比是( ) ﻩA.1:1 B.2:1 ﻩC.4:1 ﻩD .5:1(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元素组成或原子个数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2K NO 3 + 3C + S −−→−点燃K 2S + N 2↑ + 3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 的化学式为( )A.C O2 B.CO C.NO D.SO 2 2、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体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主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A. 物体在同一物理系统内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B.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C.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而被转化成其他物质D. 能量守恒定律2.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以下哪些情况:A. 封闭系统B. 开放系统C. 半封闭系统D. 所有系统3. 下列哪个过程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A. 燃烧木材产生的灰烬的总质量大于木材的质量B. 非溶解性固体溶解于液体时,溶液的质量大于纯液体的质量C. 盐水中通过电解分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D. 弹簧压缩后松开,弹簧的形变能被转化为动能4.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有两个物体同时发生化学反应,其总质量发生了变化。

这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A. 是,因为化学反应会转化物质B. 不违反,因为封闭系统并不是理想的封闭系统C. 不违反,因为总质量仅在开放系统中始终保持不变D.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 质量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之后改变的。

2.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系统中物质的转化过程。

三、问答题1. 请介绍一下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物质不会被创建或毁灭,只能通过物质的转化改变其形态。

即使在物质的转化过程中,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适用于封闭系统中物质转化的各种过程,无论是化学反应、物理变化还是核反应。

2. 举一个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的例子,并解释为什么它违反了这个定律。

一个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的例子是在非封闭系统中发生的核反应。

核反应可以将一个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中,原有物质的质量会减少,而新产生的物质的质量会增加,从而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综上所述,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基本的守恒定律之一,它规定了物质在封闭系统中的转化方式,保证了物质的守恒性。

通过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物质的转化过程,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一、选择题:1.由A、B、C三种物质各4克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仅含有6克A,4克D和若干克的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参加反应的B和C的质量之比为()A.1:1 B.2:1 C.2:3 D.1:22.在A+B=C+2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

若消耗16克B,可生成D的质量是()A.8克 B.7克C.20克D.10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将25克甲物质,5克乙物质,10克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21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A.40克B.20克C.11克D.9克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碳酸钠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克B.80克C.90克D.120克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8 g B.11 g C.8 g D.5.5 g二、填空题:1.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进行化学计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为大家带来一系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5g 水受热变成 5g 水蒸气B 5g 蔗糖溶解在 95g 水中,得到 100g 蔗糖溶液C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D 100mL 水加入 100mL 酒精,得到体积小于 200mL 的溶液答案:C解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A 选项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B 选项蔗糖溶解是物理变化,D 选项 100mL 水和 10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0mL 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是物理变化。

C 选项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参加反应的木炭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燃烧后质量减少,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在化学反应 2A + B = 2C 中,已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8,则 A、B、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 2:1:2B 3:1:2C 2:3:2D 3:2:1答案:A解析:设 A、B、C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x、y、z。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则有:\(24x + 32y = 48z\)化简得:\(3x + 4y = 6z\)当 x = 2,y = 1,z = 2 时,等式成立。

所以 A、B、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2,选择 A 选项。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_{4}\stackrel{\triangle}{=\!=\!=}K_{2}MnO_{4} + MnO_{2} +O_{2}\uparrow\),对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B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C 高锰酸钾是一种混合物D 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答案:B解析:在高锰酸钾\(KMnO_{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 价,在锰酸钾\(K_{2}MnO_{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在二氧化锰\(MnO_{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A 选项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B 选项正确;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 选项错误;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因为还有部分氧元素存在于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D 选项错误。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B

6、由A、B、C三种物质各 克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 、 三种物质各4克组成的混合物 、 、 三种物质各 克组成的混合物, 下使之充分反应,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下使之充分反应,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B+C=A+D, , 反应后的物质中仅含有6克的 克的A, 克的 和若干克的B, 克的D和若干克的 反应后的物质中仅含有 克的 ,4克的 和若干克的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 和 反应的质量比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B和C反应的质量比为 1:2 7、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变化的是( C )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变化的是( 原子的数目②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④ ③元素的种类④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物质种类⑥ 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 ①②④⑥ 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①③④⑥ ①③④⑤⑥
5、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测得只生成了CO2和H2O, 、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测得只生成了 , 则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为 C、H可能含有O 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 (1)一变:某可燃物 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克CO2 )一变:某可燃物23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和27克H2O,该可燃物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12 g 克 , 含氢元素的质量是 3g 它由 3 种元素组成 (2)二变: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 克O2, )二变: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克 生成8.8克 5.4克 O,则该化合物中( 生成8.8克CO2和5.4克H2O,则该化合物中( B ) A、只含 、H两种元素 B、含C、H、O三种元素 、只含C、 两种元素 、 、 、 三种元素 C、只含C、O两种元素 、只含 、 两种元素 D、无法确定 、 (3)三变:绿色燃料 ,其燃烧反应为: )三变:绿色燃料X,其燃烧反应为: X+2O2=== CO2+2பைடு நூலகம்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 的化学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 的化学式( A、H2 B、CH4 、 、 C、CH3OH 、 D、C2H5OH 、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一、选择题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 ♋原子的种类 ♌分子数目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 .♊♋♎♐ .♌♍♏♐.在化学反应✌中,已知 ♑✌与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则生成 的质量为()✌. ♑ . ♑ . ♑ .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丙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汽油中加入丙,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甲、乙、丙都是有机物.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 :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火箭,使用的是一种固体燃料,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❻✠❻,则✠的化学式为()✌. ☟ . ☠☟ . ☠ . ☠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 ● ☠♋☟✠☠♋●☟ 则✠的化学式为( )✌☠♋● ☟ ☟●☟●我国已经立法规定酒驾入刑.❽酒精检测仪❾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 ☟ ☟❒ ☟  ❒ (  )  ❻✠,反应中红色的❒ 转变为绿色的 ❒ (  ) ,其中✠的化学式为()✌. . ☟ .  . 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前质量 ♑  反应后质量 ♑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表中♋的值为 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含有氢元素 .✠一定含有氧元素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月 至 日,佛山展开了“功勋航天员走进校园”活动,学生知道了很多飞船的知识。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2CO=2X+S,则X为()A. CO2B. CC. CS2D. COS2.在化学反应前后:①物质的化学性质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②③3.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B. 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发生改变C. 该反应可以减少NO2的排放D. 该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关于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有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元素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后质量保持不变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

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CO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6.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 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C.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 碳加上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8.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5 0 84 A.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丙一定属于化合物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2 gD.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1119. 小明同学从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 ①②④⑤B. ①②③C. ④⑤D. ①②③⑤10.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化学反应的快慢C.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D.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11.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无法确定1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完整版)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和答案

(完整版)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和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1.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A.8克B.12克C.11克D.无法确定2.已知化学方程式:R+2O2CO2+2H2O,关于R组成的叙述正确的(点燃)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碳、氢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 B.NO C.N2O D.N2O3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因为()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5.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M N X Y反应前质量/g8111810反应后质量/g 83342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A.X+Y====M+NB.X+Y====NC.N====M+X+YD.X+Y+M====N7.NH 4ClO 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B .Cl 2C .O 2D .N 28.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 )C x H y O z +(x+-)O 2点燃xCO 2+H 2O24z y2y 若1个分子的C x H y O z 与3个O 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 2和3个分子的H 2O ,则x 、y 、z 值分别为( )A .2,3,4B .2,6,1C .1,3,2D .1,2,39.将A 、B 、C 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 (其中B 是催化剂),当A 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 为16克。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一、选择题:1.由A、B、C三种物质各4克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仅含有6克A,4克D和若干克的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参加反应的B和C的质量之比为()A.1:1 B.2:1 C.2:3 D.1:22.在A+B=C+2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

若消耗16克B,可生成D的质量是()A.8克 B.7克C.20克D.10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将25克甲物质,5克乙物质,10克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21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A.40克B.20克C.11克D.9克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碳酸钠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克B.80克C.90克D.120克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8 g B.11 g C.8 g D.5.5 g二、填空题:1.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训练题附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训练题附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训练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是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则R的化学式为()A.CaCO3B.Ca(OH)2C.Mg(OH)2D.MgCO3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5.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B.H2C.NH3D.HCl6.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7.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8.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A.H2B.NaCl C.HCl D.HClO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2215反应后质量/g1029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10.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 11.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12.“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质量守恒定律 习题精选

质量守恒定律  习题精选

质量守恒定律 习题精选(一)1.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 2H 5SH )。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O 6H 2X 4CO 9O S H H 2C 22252+++点燃,则X 的化学式为( )A .42SO HB .SO 3C .SO 2D .CO 22.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的种类B .原子的数目C .分子的种类D .分子的数目3.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将2g 氢气在20g 氧气中燃烧,生成18g 水B .将20mL 酒精与20mL 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C .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D .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溶液质量减轻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一定改变D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5g 水受热变成5g 水蒸气B .5g 食盐溶解在95g 水中,成为100g 食盐溶液C .100mL 水加入100mL 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 的溶液D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7.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的种类B .分子的种类C .物质的种类D .元素的化合价8.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镁带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9.最近,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题训练(历年真题)一、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考点1)1.铁丝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2.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了。

3.判断下列正误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C.50g酒精和5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1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H2和O2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它们反应后生成的水的质量()E. 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纸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的灰烬质量一定和所用纸的质量相等()4.1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等于1g B.小于1g C.大于1g D.无法确定二、根据质量差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考点2)1、在化学反应A+B→C+2D中,9.8克A和8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2克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克。

2、将10克过氧化氢溶液与2克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待液体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为8.8克,则生成氧气克.3、将31.6 g KMnO4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0 g,根据________可知,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依据化学反应中_________种类不变,可推断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元素。

4、在A+B→C+D的反应中,5gA跟足量B充分反应后,得到4gC和9gD,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___________。

5、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质量和为140g时,消耗B的质量为________6、将36 g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_g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_g7.a g KClO3与b g MnO2混合加热至完全反应,可得c g KCl,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氧气的质量是A a+b gB a+b-c gC a-c g Da+b+c g8.将agKClO3与2gMnO2混合加热,待反应完全后残留固体质量为b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b)g B.(2+a-b)g C.(b-2)g D.(a-b-2)g9.设有a g氯酸钾和b g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c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A.(b-c)g B.(a+b-c)g C.(a-c)g D.(a+b+c)g10、在反应A+B==C+D中,当25克A和10克B恰好完全反应时,则生成5克C;若要生成6克D时,则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A)5克(B)10克(C)15克(D)120克11.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
1.判断正误,说明原因
①卫生球逐渐变小,它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②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和,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 ) ③8克硫在8克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16克二氧化硫。

现有8克硫在10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8克二氧化硫。

( ) ④5克A 与5克B 物质发生化合反应一定生成10克C 。

( )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质量比煤质量减小了。

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 2O+CO 2→淀粉+O 2,则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该题属于定性分析)
6.山茶油是绿色保健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克柠檬醛,将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0克二氧化碳和72克水,则柠檬醛中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该题属于定量分析)
7.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2.3克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

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C 、H 元素;②一定不含O 元素;③可能含O 元素;④一定含O 元素;⑤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2︰5;⑥分子中C 、H 、O 元素质量比为12︰3︰8。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8. 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X (橙红色)+ 6H 2SO 4 2Cr 2(SO 4)3(绿色)+ 2CO 2 + 9H 2O ,则该物质X 的化学式为 ( ) A. CrO 3 B. Cr 2O 3 C. Cr 2S 3 D. CrSO 3
9.燃煤发电厂利用反应2SO 2 + 2CaCO 3 + X 2CaSO 4 + 2CO 2来减少SO 2的排放,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 A. O 2 B. CO C. CO 2 D. H 2 10.二甲醚(CH 3OCH 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4X
CH 3OCH 3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C 2H 5OH B. H 2O 2 C. C 2H 4 D. H 2
11.A 、B 、C 、D 四种纯净物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有关数据如下:
一定条件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后A的质量是 g.
②B可能是该反应的剂,也可能未参加反应。

③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12.将一定量的丙醇(C
3
H
8
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则表中a的值为 ,X一定含有元素,一定不含元素。

13.将一定量的苯(C
6
H
6
)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物质苯氧气CO
2
水X 反应前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质量/g0 0 6.6 2.7 m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4.为了探究物质在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某校甲
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甲小组把盛有适量CuSO
4
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乙小组
把盛有适量Na
2
CO
3
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码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试管和烧杯内的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请回答:
【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

乙小组的解释:。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由此,你将得出新的结论: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未知 2 3 19
物质丙醇氧气水CO
2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