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氢原子光谱课件
合集下载
物理选修3-5人教版18.3氢原子光谱 (共22张PPT)
阶 段 的 营 销 战略。 回 顾 XX年 ,因 为 营销 部门之 前没有 规范的 统计制 度,而 本人到 岗就职 才一个 月,加上 在 部 门 前 期 成绩无 法有效 提取准 确的运 营数据 ,无法统 计出08年 的工 作成绩,但就职
一 段 时 间 后 ,我们的 体会和 做法是 : 一 、 大 力 规 范部门 运营操 作,积极 为公司 整体运 营管理 树立一 个模范 表率。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作 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1R (2 1 2n 1 2) n3 ,4 ,5 ,...
n的两层含义: 第一:每一个n值分别对应一条谱线。 第二:n只能取正整数3,4,5······,不能取连续 值,说明了原子光谱波长的分立特性(线状谱)。
三、氢原子光谱
原子中,电子轨道是怎样的?
研究途径:光谱
市 场 营 销 部 XX年度 工作实 践总结 暨09年 工作计 划 XX年 ,是 公 司 市 场营 销部发 展最快 的一年 ,特别 是下半 年公司 为我部 门配备 的数位 新 的 同 事 到 位后,我 部门外 联及内 务所配 备的在 职人员 已达10人 ,每个岗位上都有了 中 坚 的 人 员 在岗。 一年来 ,我部在 公司领 导班子 的正确 领导下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有 关 规 定 和 决 策,坚持 加强自 身业务 素质提 升、部 门内务 管理规 范化、 积极拓 展各项 外 联 工 作 的 服务宗 旨,全力 配合公 司导向 决策以 及不断 寻找摸 索一条 适合我 公司各
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 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光谱分析:
1、光谱分析:由于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 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 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一 段 时 间 后 ,我们的 体会和 做法是 : 一 、 大 力 规 范部门 运营操 作,积极 为公司 整体运 营管理 树立一 个模范 表率。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作 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1R (2 1 2n 1 2) n3 ,4 ,5 ,...
n的两层含义: 第一:每一个n值分别对应一条谱线。 第二:n只能取正整数3,4,5······,不能取连续 值,说明了原子光谱波长的分立特性(线状谱)。
三、氢原子光谱
原子中,电子轨道是怎样的?
研究途径:光谱
市 场 营 销 部 XX年度 工作实 践总结 暨09年 工作计 划 XX年 ,是 公 司 市 场营 销部发 展最快 的一年 ,特别 是下半 年公司 为我部 门配备 的数位 新 的 同 事 到 位后,我 部门外 联及内 务所配 备的在 职人员 已达10人 ,每个岗位上都有了 中 坚 的 人 员 在岗。 一年来 ,我部在 公司领 导班子 的正确 领导下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有 关 规 定 和 决 策,坚持 加强自 身业务 素质提 升、部 门内务 管理规 范化、 积极拓 展各项 外 联 工 作 的 服务宗 旨,全力 配合公 司导向 决策以 及不断 寻找摸 索一条 适合我 公司各
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 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光谱分析:
1、光谱分析:由于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 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 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第十八章氢原子光谱(22张)-PPT优秀课件
15
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第十八章 第3节 氢原子光谱(共22张PPT)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第十八章 第3节 氢原子光谱(共22张PPT)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困难 [要点归纳] 1.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呈现分立的明线条纹,在可见光区内,由右向左,相邻
光谱发射光谱连线续状谱谱 吸收光谱
光谱和光谱分析
9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2.几种光谱的比较
比较 光谱
产生条件
光谱形式及应用
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的 一些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元素的明线光
线状光谱
光谱
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可用于光谱分析
炽热的固体、液体和 连续光谱
高压气体发光形成的
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
课堂小结
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第十八章 第3节 氢原子光谱(共22张PPT)
[精典示例] [例 2] (多选)巴耳末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总结出巴耳末公式1λ=R(212-n12),n=
3,4,5,…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耳末依据核式结构理论总结出巴耳末公式 B.巴耳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连续性 C.巴耳末依据氢原子光谱的分析总结出巴耳末公式 D.巴耳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分立性,其波长的分立值并不是人为规定的 解析 巴耳末公式是根据氢原子光谱总结出来的。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反映了氢 原子发光的分立性,即辐射波长的分立特征,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第3节 氢原子光谱
学习目标
核心提炼
1.了解光谱、连续谱和线状谱等概念。 3个概念——光谱
2.知道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3.知道经典物理学的困难在于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光 线状谱
《氢原子光谱PPT模板》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PPT课件
(又叫特征光谱)
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
吸 收 光 谱
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的气体后,再色散形成的
12
1 n2
n 2,3,4,
区
红 外
帕邢系
1
R
1
32
1 n2
n 4,5,6,
区
还 有 三
布喇开系
1
R
1 42
1 n2
n 5,6,7,
个
线 系
普丰特系
1
R
1
52
1 n2
n 6,7,8,
谱线
1.矛盾一: 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2.矛盾二: 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分立性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光谱
1.发射光谱:
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可分为两类: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
2.吸收光谱:
特点:在连续光谱上 缺失了某些成份的光
成因: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 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 吸收光谱。
原子光谱
【小组讨论】 1.吸收谱有什么特点 2.吸收谱和发射谱有什么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子光谱
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 条明线相对应。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 出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
原子光谱
1.光谱分析: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的方法。 2.可应用于光谱分析的光谱:
辐射电磁波
电子轨道半径连续变小
原子不稳定 原子是稳定的
辐射电磁波频率连续变化 辐射电磁波频率 只是某些确定值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18.3氢原子光谱教学课件
巴耳末公式:
其中R = 1.10 ×107 m-1叫里德伯常量
除了巴耳末系,后来发现的氢光谱在红外和紫外 光区的其它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三、经典物理的困难
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无法解释 原子光谱的分立特性。。 由经典物理学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辐射电磁波
表明:吸收光谱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
原理:利用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光谱分析法 优点:非常灵敏而且迅速。
作用: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 区的4条谱线作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 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线状谱。 线状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也叫原子光谱。
每种元素都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 亮线光谱的谱线也叫原子的特征谱线。
2.吸收光谱
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连续光谱)通过物质时,某些波 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
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发射 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
电子轨道半径连续变小
原子不稳定 辐射电磁波频率连续变化 事实上:原子是稳定的、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3、氢原子光谱
1.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电子在核外做怎样的运动 ?
2.在原子中,电子轨道是怎样的? 原子内部电子运动会产生光
研究途径:光谱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 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Algodoo
一、光谱
光谱:用棱镜或者光栅把光按波长分开,得到光的波长(频率) 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18.3 氢原子光谱 (共21张PPT)
1
R(
1 22
1 n2
) n
3, 4, 5, ...
其中R = 1.10 ×107 m-1叫里德伯常量
n的两层含义: ①每一个n值分别对应一条谱线。3-红,4-青,5-蓝... ②n只能取正整数3,4,5…,不能取连续值,反映了氢原子 光谱波长的分立特征(线状谱)。
巴耳末系:一系列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
经典物理学在解释原子光谱是线状谱时遇到了 困难。按照经典电磁理论,电子在核外做加速运动, 应该辐射电磁波,电子能量逐渐减小,电子绕核运 行的轨道半径也要减小,电子将沿螺旋线的轨道落 入原子核。电子绕核运行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等于 电子绕核运行的频率。随着轨道随半径连续变化, 绕核频率也逐渐变化,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也逐渐变 化,由此可以推出:原子光谱是连续谱。这与原子 光谱是线状谱的事实相矛盾。
5、每种原了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鉴别物 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称为光谱分析。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
2、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3、——巴耳末公式
1
R(
1 22
1 n2
) n
3,
4,
5, ...
其中R = 1.10 ×107 m-1叫里德伯常量
当n=3时,得到λ1=6.55×10-7m。 当n=4时,得到λ2=4.85×10-7m。
22 n2
22 h
•
n2 n2 22
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光谱。它在可见光区的谱线满 足巴尔末公式,在红外和紫外光区的其它谱线也都满足 与巴末尔公式类似的关系。
3、经典物理学在解释原子光谱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解: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三节氢原子光谱PPT课件
选 修 3 5 18.3 - 氢 原 子 光 谱
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 光谱
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比白光低的气体后, 再色散形成的 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出 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光谱分析
1)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 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作了 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巴耳末公式:
其中R = 1.10 ×10 m 叫里德伯常量
7
-1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除了巴耳末系,后来发现的氢光谱在红外和紫个光区的其 它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选 修 3 5 18.3 - 氢 原 子 光 谱
研究原子结构的途径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选 修 3 5 18.3 - 氢 原 子 光 谱
研究途径:光谱
光谱
用光栅或棱镜把光按波长分开,得到光的波长(频率)成 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叫光谱。(有时只记录波长成分)
选 修 3 5 18.3 - 氢 原 子 光 谱
选 修 3 5 18.3 - 氢 原 子 光 谱
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物质的 组成成分。例如某样本中一种元素的含量达到10-10g时就可以被 检测到。那么我们是通过分析下列哪种谱线来鉴别物质和物质 的组成成分的( BC ) A 连续谱
B 线状谱
C 特征谱线 D 任意一种光谱
C、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这说明了 太阳内部缺少对应的元素。 D、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这些暗线 与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相对应,这说明了太阳大气层内存在对 应的元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氢原子光谱_课件1
(1)连续光谱 ①产生: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 光谱,如电灯丝发出的光、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 谱. ②特点:其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
(2)线状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 ①产生: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因此也叫原子光谱, 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线状谱.实验证明,每种 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特征的线状谱,可以使用光谱管观察稀薄 气体发光时的线状谱. ②特点:不同元素的原子产生的线状谱是不同的,但同种 元素原子产生的线状谱是相同的,这意味着,某种物质的原子 可用其线状谱加以鉴别,因此称某种元素原子的线状谱为这种 元素原子的特征谱线.
2.玻尔理论的内容 基本
内容 假设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能量不连续的状态中,在这些状态 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 定态 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做定态,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 假设 动,只能处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它只能在这些轨道上 绕核转动而不产生电磁辐射
基本 假设
内容
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跃迁 假设 能量 hν,例如,原子从定态 E2 跃迁到定态 E1,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解析 原子光谱是线状谱,光谱是一系列不连续的亮线, 每条亮线对应一个频率,原子光谱是由若干频率的光组成的, 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各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不同原子的特征谱线不同,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 AD
二、氢原子光谱的特点及巴耳末公式的应用 【例2】 氢原子发光,发出一系列不连续的光线,在可 见光范围内满足巴耳末公式,那氢原子发射的波长最长的光的 波长是多少?氢原子光谱的特点是什么?(R=1.10×107 m-1)
【解析】
由巴耳末公式
(2)线状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 ①产生: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因此也叫原子光谱, 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线状谱.实验证明,每种 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特征的线状谱,可以使用光谱管观察稀薄 气体发光时的线状谱. ②特点:不同元素的原子产生的线状谱是不同的,但同种 元素原子产生的线状谱是相同的,这意味着,某种物质的原子 可用其线状谱加以鉴别,因此称某种元素原子的线状谱为这种 元素原子的特征谱线.
2.玻尔理论的内容 基本
内容 假设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能量不连续的状态中,在这些状态 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 定态 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做定态,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 假设 动,只能处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它只能在这些轨道上 绕核转动而不产生电磁辐射
基本 假设
内容
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跃迁 假设 能量 hν,例如,原子从定态 E2 跃迁到定态 E1,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解析 原子光谱是线状谱,光谱是一系列不连续的亮线, 每条亮线对应一个频率,原子光谱是由若干频率的光组成的, 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各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不同原子的特征谱线不同,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 AD
二、氢原子光谱的特点及巴耳末公式的应用 【例2】 氢原子发光,发出一系列不连续的光线,在可 见光范围内满足巴耳末公式,那氢原子发射的波长最长的光的 波长是多少?氢原子光谱的特点是什么?(R=1.10×107 m-1)
【解析】
由巴耳末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氢原子光谱》ppt课件
3 小结 :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
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
{ 发
产生条件: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
射 光
连续光谱
发光形成的 光谱的形式: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
光
{ 谱 线状光谱
产生条件:稀薄气体、金属蒸气发光形成的光谱
(原子光谱) 光谱形式:一些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
谱
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4 Where‘s my backpack?
超级记忆法-记忆 方法
TIP1:在使用场景记忆法时,我们可以多使用自己熟悉的场景(如日常自己的 卧 室、平时上课的教室等等),这样记忆起来更加轻松; TIP2:在场景中记忆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顺序,比如上面例子中从上到下、 从 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记忆会比杂乱无序乱记效果更好。
氢原子光谱
α粒子散射的实验使我们知道原 子具有核式结构,但电子在核的周 围怎样运动?它的能量怎样变化? 这些还要通过其他事实认识.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 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 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一、光谱
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 光的波长(频率)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 即光谱。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
吸 收
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 光谱
光 谱
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的气体后, 再色散形成的
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
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4 光谱分析 (1)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 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2)光谱分析法由基尔霍夫开创的。 (3)优点:灵敏度高。样本中一种元素的 含量达到10-10g时就可以被检测到。 (4) 同种物质吸收光谱中的暗线与它明线 光谱中的明线相对应,明线光谱和吸收光 谱中的谱线都是原子的特征光谱,都可以 用于光谱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氢原子光谱波尔原子模型
适用区域: 可见光区、紫外线区
•
氢原子光谱的其他线系
莱曼线系
紫外线区
红 外 区 还 有 三 个 线 系
1 1 R 2 2 1 n 1
1 1 R 2 2 3 n 1
n 2, 3 ,4 ,
n 4 ,5 ,6 ,
帕邢系
布喇开系
普丰特系
1 1 R 2 2 4 n 1 1 1 R 2 2 5• n 1
氢原子光谱 波尔原子模型
•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 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 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
一、光谱
光谱是电磁辐射(不论是在可见光区域还 是在不可见光区域)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 布的记录。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
1.发射光谱 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 谱。 发射光谱可分为两类:连续光谱和线状 谱。
•
二、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1 1 R( 2 2 ) n 3, 4,5,... 2 n 7 1 巴耳末公式 R=1.10 10 m 里德伯常量
•
1
•
巴耳末公式
N > 6 的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大部分在紫外区)
巴耳末系
人们把一系列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统称为巴耳末系
n 5 ,6 ,7,
n 6 ,7, 8,
氢原子光谱不是不相关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 表现在其波数可用一普遍公式来表示:
1 其 m 1,2,3 1 R 2 2 中 n n m 1, m 2, m 3, m 1
对应一个m构成一个谱线系 每一谱线的波数都等于两项的差数
标度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作 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作 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n的两层含义: 第一:每一个n值分别对应一条谱线。 第二:n只能取正整数3,4,5· · · · · · ,不能取连续 值,说明了原子光谱波长的分立特性(线状谱)。
三、氢原子光谱
研究途径:光谱
分光镜的构造原理:
P A S L1 L2 N B M L3
分光镜由平行光管A、三棱镜P和望远镜筒B组 成。平行光管A的前方有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狭 缝S。从狭缝射入的光线经透镜L1折射后,变成 平行光线射到三棱镜P上。不同频率的光经过三 棱镜沿不同的折射方向射出,并在透镜L2后方的 平面MN上分别会聚成不同颜色的像(谱线)。 通过望远镜B的目镜L3,就看到了放大的光谱像。
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
发 射 光 谱 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 产生条件: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 连续光谱 光形成的 光谱的形式: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 线状光谱 产生条件: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的光谱
{
光 谱
(原子光谱) 光谱形式:一些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 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
三、氢原子光谱(最简单)的实验规律
探究装置: 气体放电管: 玻璃管中的稀薄气体的分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会 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正负电荷,于是气体变成导 体,导电时会发光.这样的装置叫做气体放电管.
三、氢原子光谱(最简单)的实验规律
气体放电管
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氢原子的光谱
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作 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除了巴耳末系,后来发现的氢光谱在红外和紫个光区 的其它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
四、经典理论的困难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辐射电磁波
2、光谱分析的的原理:利用发射光谱和吸收光 谱。 3、光谱分析的优点:非常灵敏而且迅速。 4、光谱分析的应用:发现新元素和研究天 体的化学组成。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
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 要途径。
什么是“气体放电管”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电子轨道半径连续变小 原子不稳定 辐射电磁波频率连续变化 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事实上:原子是稳定的
(1)连续光谱 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 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 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 光谱是连续光谱。例如白炽灯丝发出 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 形成连续光谱。
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 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 谱。 各原子的吸收光谱中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 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 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 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 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 征谱线。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
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 吸 光谱 收 光 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的气体后, 谱 再色散形成的
{
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 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光谱分析:
1、光谱分析:由于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 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
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作 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n的两层含义: 第一:每一个n值分别对应一条谱线。 第二:n只能取正整数3,4,5· · · · · · ,不能取连续 值,说明了原子光谱波长的分立特性(线状谱)。
三、氢原子光谱
研究途径:光谱
分光镜的构造原理:
P A S L1 L2 N B M L3
分光镜由平行光管A、三棱镜P和望远镜筒B组 成。平行光管A的前方有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狭 缝S。从狭缝射入的光线经透镜L1折射后,变成 平行光线射到三棱镜P上。不同频率的光经过三 棱镜沿不同的折射方向射出,并在透镜L2后方的 平面MN上分别会聚成不同颜色的像(谱线)。 通过望远镜B的目镜L3,就看到了放大的光谱像。
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
发 射 光 谱 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 产生条件: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 连续光谱 光形成的 光谱的形式: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 线状光谱 产生条件: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的光谱
{
光 谱
(原子光谱) 光谱形式:一些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 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
三、氢原子光谱(最简单)的实验规律
探究装置: 气体放电管: 玻璃管中的稀薄气体的分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会 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正负电荷,于是气体变成导 体,导电时会发光.这样的装置叫做气体放电管.
三、氢原子光谱(最简单)的实验规律
气体放电管
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氢原子的光谱
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作 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除了巴耳末系,后来发现的氢光谱在红外和紫个光区 的其它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
四、经典理论的困难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辐射电磁波
2、光谱分析的的原理:利用发射光谱和吸收光 谱。 3、光谱分析的优点:非常灵敏而且迅速。 4、光谱分析的应用:发现新元素和研究天 体的化学组成。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
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 要途径。
什么是“气体放电管”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电子轨道半径连续变小 原子不稳定 辐射电磁波频率连续变化 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事实上:原子是稳定的
(1)连续光谱 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 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 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 光谱是连续光谱。例如白炽灯丝发出 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 形成连续光谱。
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 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 谱。 各原子的吸收光谱中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 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 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 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 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 征谱线。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
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 吸 光谱 收 光 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的气体后, 谱 再色散形成的
{
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 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光谱分析:
1、光谱分析:由于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 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