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微课设计08

合集下载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加速度的教学是一个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设计一堂以《加速度》为主题的物理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能够利用速度-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表格计算加速度;3.能够根据已知的速度和加速度推导并计算物体的位移。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或黑板、彩色粉笔;2.已准备好的速度-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表格例题;3.物体和测量工具(如音符球和计时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回顾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提出问题:“当物体的速度不再保持恒定时,我们如何来描述它的运动?”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或黑板,解释加速度的概念和定义。

2.引导学生注意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变化的速度/变化的时间。

3.通过例题对加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演示和讲解。

第三步:观察实验(15分钟)1.准备一个音符球和一个计时器。

2.让学生观察音符球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并使用计时器记录下音符球每经过1秒钟时的速度。

3.将观察到的数据用速度-时间表格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速度-时间表格,探究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第四步:速度-时间图像(15分钟)1.展示一些速度-时间图像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速度变化与加速度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来计算加速度。

第五步:综合运用(15分钟)1.提供几个综合运用的例题,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速度和加速度推导并计算物体的位移。

2.分组讨论和解答问题,学生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巩固概念和运用。

第六步:归纳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加速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及符号。

(3)能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变化计算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通过对加速度的理解和计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加速度的学习,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的定义式及单位。

2、教学难点(1)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的关系。

(2)理解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汽车加速和减速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汽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提问学生:如何描述汽车速度变化的快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速度。

2、新课讲授(1)速度的变化量首先,回顾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v =Δx /Δt 。

然后,通过实例计算速度的变化量Δv = v₂ v₁。

例如,一辆汽车初速度为 10 m/s,末速度为 20 m/s,速度的变化量为 10 m/s;另一辆汽车初速度为 20 m/s,末速度为 10 m/s,速度的变化量为-10 m/s。

强调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值,有正负之分。

(2)加速度的概念提出问题:速度变化量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不同,速度变化的快慢是否相同?例如,一辆汽车在 5 s 内速度增加了 10 m/s,另一辆汽车在 10 s 内速度增加了 10 m/s,哪辆车速度变化得更快?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可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从而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3)加速度的定义式给出加速度的定义式 a =Δv /Δt ,其中 a 表示加速度,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

加速度教案设计(1)

加速度教案设计(1)

描述速度变化快慢描述---加速度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2008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在本节课上学生要了解加速度的定义,知道什么是加速度,最好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加速度定义。

其次学生应记住加速度公式,并且要深刻理解加速度的方向。

最后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应用加速度公式来解决一些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时,应该学会应用以前的学习方法来解决在本节课上所会遇到的一些事情。

1》通过实际的生活例子,引入什么是加速度。

2》通过例子中的实际计算来引入加速度计算公式。

3》讲解加速度的方向问题,可以应用教材上的图,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加速度引入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观察V-T图过程中,通过数据的记录、分析处理过程,养成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因为加速度很抽象,他所描述的是速度变化快慢,所以要花一些功夫来让学生理解。

其次是加速度的方向问题。

最后就是V-T图像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资源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5min)设计意图:这道题就是一道典型的V-T图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理解。

例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2》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得越快。

3》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设计意图:帮助同学加深对加速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六结论(1min)加速度是对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它是一个矢量。

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V-T 图像的斜率就表示加速度。

以上!!!!!!。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2.掌握加速度的单位和符号,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3.能够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计算加速度的大小。

4.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能够根据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变化。

二、教学内容1.加速度的概念及定义式。

2.加速度的单位和符号。

3.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4.实例分析:汽车启动和刹车时的加速度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定义式,加速度的单位和符号,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能够根据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变化。

四、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速度的概念及定义式,为引入加速度概念做准备。

2.教学策略: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速度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相讲解,总结加速度的概念及定义式。

五、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速度的概念及定义式,引出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关系,从而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2.讲解加速度的概念及定义式,强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自主探究加速度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如:汽车启动和刹车时的加速度变化。

4.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相讲解,总结加速度的概念及定义式。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5.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的加速度概念及定义式,进行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和应用。

6.小结:回顾加速度的概念、单位和符号,强调加速度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7.布置作业:根据所学的加速度概念及定义式,进行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8.教师自我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和调整方案。

六、教学资源1.教学PPT:包含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单位和符号等内容。

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4篇

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4篇

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加速度教学设计引言: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衡量,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学生深入学习力学和运动学等领域非常关键。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生动的实例演示,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解释加速度概念(引入)首先,我们来讲解什么是加速度。

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的率。

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二、加速度计算方法(讲解)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计算加速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加速度 = (物体的末速度 - 物体的初速度) / 变化的时间三、示例演示(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加速度的计算方法,让我们通过一些实例来演示。

例1:小车加速假设有一辆小车,在2秒钟内从静止开始加速至每秒10米的速度,我们来计算它的加速度。

首先,我们知道小车的初速度是0,末速度是10m/s,时间是2秒。

根据计算公式,加速度 = (10 - 0)/ 2 = 5m/s²因此,小车的加速度是5m/s²。

例2:自由落体考虑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

假设它从高空掉落,在1秒钟内下落10米。

我们来计算它的加速度。

对于自由下落的物体,初速度通常为0,末速度是下落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在这个例子中,末速度为10m/s,时间是1秒。

根据计算公式,加速度 = (10 - 0)/ 1 = 10m/s²因此,自由落体的物体的加速度是10m/s²。

四、提问和回答(互动)在介绍了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后,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理解。

1. 一个物体的速度从每秒10米增加到每秒20米,加速度是多少?(答案:10m/s²)2. 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匀速运动,它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0,因为匀速运动没有加速度)五、实际应用(拓展)除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外,加速度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五篇模版)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五篇模版)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五篇模版)第一篇: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4.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四、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起动的车辆初始时刻的速度(m/s)可以达到的速度(m/s)起动所用的时间(s)小轿车03020 火车050600 摩托车02010 教师引导学生三种车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发现:三种车辆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

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入加速度。

(二)新课内容 1.速度的变化量提问: 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速度由经一段时间后变为,那的差值即速度的变化量。

用表示。

)提问: 越大,表示的变化量越大,即速度改变的越快,对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

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2.加速度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得出:(1)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2)物理意义:指进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3)单位:米/秒2(m/s2)(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5)a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题1] 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加速度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加速度的概念分析运动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加速度与速度、时间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和应用加速度的概念。

2.运用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分析具体运动问题。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运动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导入一段视频,让学生观察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越来越快地滚下斜面的情景。

导入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小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存在着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速度概念,问学生速度是什么?快和慢是如何体现速度的?二、讲解(30分钟)1.通过课件展示,讲解加速度的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量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2.通过示意图和公式,讲解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变化量。

并且带领学生推导和理解公式的意义。

3.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讲解加速度与速度、时间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也等于平均速度除以时间。

三、实验探究(4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3-4人。

2.准备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轨、计时器等。

3.设计实验步骤:让学生在滑轨上设置好几个不同的起点,并在终点处设置一个定时设备,记录小车经过定点用时。

每次实验记录小车的起点、终点和用时,然后计算小车在不同起点下的加速度。

4.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加速度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5.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以下问题:小车从哪个起点开始加速度最大?为什么?四、归纳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加速度与起点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总结加速度与速度、时间和位移的关系,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设计一个情景题,综合运用加速度计算和速度、时间和位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物理《加速度》教案

物理《加速度》教案

物理《加速度》教案•相关推荐物理《加速度》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加速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与意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的比较,学生能够提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活举例,学生能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对物理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速度的概念与物理意义。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坐的小汽车和摩托车为例,问同学们哪个更快,同学们此时大多数都会说汽车快,这时教师继续提问:假设一辆静止的小汽车和一辆静止的摩托车,两者同时发动,问谁更容易先将速度达到20m/s?同学们有的会说汽车,有的.会说摩托车。

教师此时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摩托车更容易先达到20m/s,因为摩托车的反应更快,那这反应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其中的“反应”。

2、建立概念:提供两组数据:就这两组数据让同学们计算并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汽车、摩托车的速度以及1s内的速度变化量。

之后教师做强化并引出1s内的速度变化量就是“反应”的快慢,我们在物理学中把这一个量叫做加速度。

3、深化概念:强调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单位、计算公式、以及平均加速和瞬时加速之分和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联系。

4、巩固提高:一子弹在穿入木块前速度为600m/s,穿出速度为200m/s,历时0。

2s,问在模板中的子弹加速度?5、小结作业:总结课堂内容,让同学们思考v—t图像与加速度的联系。

加速度(教案)

加速度(教案)

加速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加速度的定义、符号和计算方法;2. 理解加速度与速度和时间的关系;3. 能够分析加速度在不同情况下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加速度的概念三、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法2. 讲授法3. 思维导图法4. 讨论互动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开始本课内容之前,首先让学生回想一下他们在自行车上骑行的体验,询问学生们在骑车时速度增加的现象,以引出加速度的概念。

当一个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我们说它具有加速度。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的量度,通常用a来表示。

符号a的单位是m/s²(米每秒平方)。

使用一个小球在平放的桌面上自由滚动的实验,让学生量取小球滚动5秒后所行程的距离,并计算小球的加速度。

加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v₂-v₁)/t其中,a表示加速度,v₂表示结束时的速度,v₁表示开始时的速度,t表示时间。

当速度增加时,加速度也会增加;当时间增加时,加速度会减小。

加速度的大小是由速度和时间的变化率决定的。

利用思维导图解释不同的加速度情况,如匀加速度、变加速度、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等。

在讨论过了各种加速度情况后,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急刹车、物体自由落体等。

8. 总结还认真复习加速度的定义、符号和计算方法;了解了加速度与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能够分析加速度在不同情况下的作用。

五、作业1. 自行车上的速度是如何增加的?2. 加速度数值越大,速度变化的越快,请解释原因。

3. 观察小球的滚动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和感想?4. 看一下平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加速度来解释。

加速度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优选)

加速度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优选)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新课程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科学课程中的作用,应该说科学探究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

我觉得:科学探究不一定是要让学生纯粹地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应该说科学探究是一种科学精神,学生只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变未知为已知, 这样的教学活动也是科学探究。

本节课是概念教学课,让学生纯粹地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是不太合适的。

但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和体验,变未知为已知还比较合适。

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在引出加速度的概念时低台阶,步步深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学生思维上的探究。

通过复习前边速度时间图像,从而得到从图像上得到加速度的方法,为加深加速度概念和相关知识的理解有配套了相应练习题目,做到强化练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3.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例视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教学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及物理意义【教学难点】加速度方向的理解【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斜面轨道、小车、毛巾【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探究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引入新课创设情景,提出课展示两个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猎豹和羚羊在做什么运动?汽车与蜻蜓在做什么运动?那个物体速度变化情景一:播放几副图片。

物理《加速度》教案

物理《加速度》教案

物理《加速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其与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掌握计算加速度的方法。

3.能够应用加速度概念解决与物体运动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加速度与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3.应用加速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加速度的概念,通过引发学生对恢复片、车辆加速的思考,让学生尝试定义什么是加速度,并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2.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动画或实验展示加速度概念的定义,即速度的改变率。

强调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改变的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度为正,方向相反时物体加速度为负,并解释为什么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量。

3.加速度的计算(20分钟)介绍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强调加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²)。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加速度,通过给定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和时间间隔,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引导学生一起做两道加速度计算的例题,确保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

4.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15分钟)讲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即加速度与速度成正比。

介绍当物体匀变速运动时,速度的变化与时间成正比,即加速度恒定,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匀变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让学生理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5.应用题解析(20分钟)给学生几道运动学问题,要求学生应用加速度的概念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所求,列出已知和未知量,然后根据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来解答问题。

逐个解析这些问题,让学生掌握用加速度解决问题的方法。

6.总结(10分钟)总结加速度的概念、计算和应用,并强调加速度在物体运动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并展示一些加速度相关的实际应用。

四、课堂作业1.思考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描述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

2.解答一道运动学问题,利用加速度的概念计算问题的答案。

五、板书设计加速度:-定义:速度的改变率-计算方法: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间隔-单位:米每秒平方(m/s²)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当物体匀变速运动时,速度的变化与时间成正比六、教学反思加速度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物理加速度教案(15篇)

物理加速度教案(15篇)

物理加速度教案(15篇)物理加速度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和表达式,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2、通过探究加速和减速深刻认识加速度的定义,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升。

3、通过对于加速度知识的学习,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加速度定义和表达式【难点】理解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温故知新:教师提问学生如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学生根据之前学习内容可说出是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那么如何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的快慢呢?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引入本节课课题《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环节二:新课讲授环节三:巩固提升提问学生有没有符合下列说法的实例?若有,请举例。

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②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知识点。

作业:思考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区别。

四、板书设计(略)物理加速度教案2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速度》,是在前四章初步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第五章长度和时间测量基础上,针对学生发展和学习内容的需要,安排设计的一节内容。

他继承了前四章从生活到物理的教材编写特色,同时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基调。

学情分析:小学数学及初中数学在速度学习及训练方面较多,而在单位换算及物理意义的构建上由于学科局限,较少涉及速度的物理意义。

本节课是常规的概念课,对教师来说可能驾轻就熟,但对学生来说,他们将遇到学习物理以来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建立严谨的物理概念;第一次学习用严谨的方法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第一次学习复合单位及换算关系;第一次学习设计表格;第一次学习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第一次学习用规范的方法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以及充分利用教材,设计把本节课的重点作如下三个创新:一、把教材中用纸锥下落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改成观察图片。

2023最新-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8篇)

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8篇物理《加速度》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加速度》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物理1》(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完成。

这是第二课时加速度的概念学习,在整个共同必修课程中,该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

由于加速度概念与其他物理知识的联系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牵涉到,因此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必修模块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将影响以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和掌握。

所以这一课时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之一,本节课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前一课时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学生学习了用比值法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位置变化快慢),在本节课可以让学生回顾引出速度概念的过程,用类比方法迁移到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概念学习中来,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

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快慢的区别很难分清;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更给学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学概念带来了难度。

三、设计思想教师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运用科学思维,萌发并提炼出科学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进行探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出加速度的概念。

然后从公式和图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通过对生活中和实验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对比,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本课时教学的设计流程是:学生主观感受(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提出问题发散类比拓展探究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论证。

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4篇)

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4篇)

物理加速度教案(优秀4篇)物理《加速度》教案篇一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绝大多数学生是按教材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按照教师布置的步骤进行操作,兴趣只停留在表面上,凑“热闹”成分很多,这样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

例如,在高一物理中《测定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中,如果只是指导学生按教材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目的单一,就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是这样做的:(1)不限制实验原理在讲本节课时,只讲清实验目的,至于实验原理由实验小组讨论决定,并按要求设计实验。

讨论结果出现两种实验原理:①根据公式ΔS=aT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进行实验;②根据h=0.5gt2,采用滴水法进行实验。

这两种方案均可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思维品质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2)不规定实验步骤进实验室要求不看课本,动手时只说明实验中要注意的几个事项,并不限定实验有几个步骤。

结果巡视实验中发现,有的小组实验有五、六步,并设计了开放性的记录表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发现问题能力。

(3)不统一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先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再进行处理。

巡视发现有的学生逐一算出每次实验的结果,然后再求平均值;有的学生先算出各点的速度,然后再采用v–t图像法处理。

从而锻炼了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4)不确定实验归纳实验后不固定方向,让学生多方向、多角度、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从而开放性地归纳出实验结论。

如有的小组分析真实的实验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打点计时器法进行实验:①纸带要竖直拉住,尽可能减小阻力;②先打开电源后松开纸带;③逐差法处理数据的方法;④采用v-t图像法处理时,要尽可能让更多的点在直线上,其余的对称地分布在线的两侧;⑤为何测量得出的g值比标准值9.8m/s2略小。

(2)采用滴水法进行实验:①水龙头离地的高度不能超过1m;②不能直接测量一滴水下落的时间,要测出n滴水下落的时间t,再根据T=t/n求出一滴水自由落体的时间。

(高一物理)第02章第05节加速度教案08 人教版

(高一物理)第02章第05节加速度教案08 人教版

第02章第05节加速度教案08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是矢量,速度变化量是速度的矢量差。

2 .掌握加速度的概念,会区分速度、速度变化多少和速度变化快慢这几个概念。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会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4.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速度变化量△v是速度的矢量差,v0、v t、△v之间的关系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而不能认为△v是v t和v0的代数差。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2.难点(1)学生不习惯矢量概念,难以理解v t与v0的矢量差,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三、教具1.微机及演示速度变化量△v的电脑软件。

2.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硅码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明确速度v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既能说明物体运动的快慢,又能说明物体运动的方向,是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可提问学生:“某人放学走出校门,为说明他出门后的运动状况,你必须说清哪些问题?”2.教学过程(1)通过运动的合成建立速度变化量△v的概念。

提问:①一辆小车以2m/s的速度向东运动,车上有只小虫在睡觉,小虫对地的速度是多少?答:2m/s。

(必须说明方向,即2m/s,向东)②某时刻小虫醒来,在车里爬。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虫对车的爬行速度达到了稳定的1m/s,这时小虫对地的速度是多少?有人会回答 3m/s,有人说还可能是 1m/s。

让学生先不要争论答案的正误。

解释:一个物体原来有一个速度,我们可以称之为初速度v0,小虫睡觉时只有一个随车的速度,即v0。

后来它除去原来的速度又“多”出来一个速度,多出来的这个速度,即增加的速度叫速度的增量或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

现在小虫的初速度是2m/s向东,速度的变化量是1m/s,它的末速是多少呢?大家有争议。

先来看电脑演示。

加速度教案

加速度教案
举例说明:(出示多媒体图片)
1、上海磁悬浮列车以430Km/h匀速直线行驶。
2、长征系列火箭升空的开始阶段。
结论:
1、a的大小与v无关
2、a的大小与△v无关
3、a的大小与△v/△t有关
问题5:科学实践
例:一公交车在两站间的运动v-t图如下:
t(s)
则:
(1)该车的运动分几个阶段?
各做什么运动?
(2)各阶段的加速度?
2、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致;
3、能从v-t图中求出加速度来,还能对加速度的变化做出判断。
达到教学方法“问题引领”的贯彻。
板书:结论:
(1)加速度的单位m/s2
(2)加速度是矢量
(3)a与v同向,则加速;二者反向,则减速。
(4)a=0,则是匀速直线运动
(5)a≠0,则是变速运动
(6)在v-t图上加速度用图线的斜率来表示
判断结果的合理性,从计算过程中得出加速度的单位和另一重要的含
义,即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也就是加速度是一矢量。
1
2
达标检测
1、下列描述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B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
C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D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E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
F加速度减小,速度却增大
轿车
20
50
7 68
货车(4吨)
20
50
38 369
货车(8吨)
20
50
50 486
1)各车的初、末速度?
2)各车的速度变化量?
3)各车发生上述速度变化时所须时间?
4)哪个车速度变得大呢?
5)哪个车速度变得快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内容的几个主要知识点间的关系怎么用一句话概括呢
进阶练习
提示:设计一套测试或练习题,用于检验通过微课学习,学生是否化解了“重难点”。这套题分:易、中、难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一道题(三道题围绕该重难点)

例1、求下列各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
(1)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达到108km/h。
运动员起跑、火车启动、飞机起飞这些变速运动速度增加一样快吗
过程
20分钟
速度的变化量
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变化了多少呢
Hale Waihona Puke 加速度不同的变速运动,速度的变化快慢不一样,怎么来进行比较呢?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加速度大小能决定速度的大小吗?加速度方向能决定速度方向吗?
总结
2分钟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及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微课设计表单
教师
学段
学科
教材(版本)
章/单元
课题
杨学强
高中
物理
人教版
第一章
加速度
微课名称
重难点(概念)
关键词(用、隔开)
加速度
加速度的定义
加速度、速度、矢量、标量
微课
简介
清楚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及其矢量性
微课
目标
弄清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微课
设计
阶段
时间
内容
旁白
备注
导入
1分钟
变速度运动速度变化有快慢
(2)高速列车由于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经3分钟速度从108km/h减到54km/h。
(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原速度大小反弹,碰撞时与墙接触的时间为0.2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