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九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九章配套练习题
![教育学第九章配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5b6ca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2.png)
教育学第九章配套练习题第九章配套练习题一、单选题1.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原则D.教学过程2.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谈话法B.讨论法C.发现法D.将受法3.是当代教学策略发展的内在实质是()A.教授化-学习化B.教授-管理C.教师-学生D.管理-组织4.衡量学生会不会学的重要标志是()A.学习策略B.学习目标C.学习内容D.学习过程5.教学策略的基础和核心是()A.教学方法B.学习策略C.教学过程D.教学内容6.教授策略的实质是以()为主体的策略A.学生行为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师行为7.教学管理策略的核心是()A.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B.提高学生能力C.提高学生知识水平D.提高教师地位8.学习方式的价值取向是()A.满足学校发展B.满足学习需要C.满足个体心理发展D.满足学科发展9.学习方式的基础是()A.学习心理原理B.学习需要C.学科发展D.教师素质10.学习方式的核心是()A.学习活动形式的设计B.学习需要C.学习心理原理D.学生素质11.掌握学习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A.布鲁纳B.布卢姆C.巴班斯基D.赞克夫12.掌握学习的关键成分是()A.形成性评价B.选择性教学C.自定学习步子D.单元测验13.教学评价对象的核心是()A.学生学业成绩B.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C.教师教授质量D.教学的评价14.教学评价对象的重点是()A.教学的评价B.学生学业成就C.教师教授质量和课程与教学设计D.教学系统15.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达到教学目标的测试和成绩属于()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学业性评价16.教学评价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活动是()A.课程评价B.学生学业成就评价C.教师教学评价D.活动评价17.最常用的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主要方法是()A.学科成就测验B.专门调查与心理测量C.日常考查D.检查作业18.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成()A.课堂教学B.课外教学C.实践教学D.劳动教学1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教案编写D.教学评价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B.谈话法C.读书指导法D.练习法E.讨论法2.下列属于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演示法B.讨论法C.谈话法D.参观法E.实习法3.下列属于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谈话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E.发现法4.下列属于行为主义对教学方法的分类的有()B.谈话方法C.发现方法D.实践方法E.强化方法5.下列属于提示型教学方法的有()A.谈话B.示范C.展示D.口述E.呈示6.关涉教学实践问题的三个主要领域是()A.学习的科目内容B.教学方法C.教育过程D.教育的机构设置E.教育对象7.教学方法的层次分类将教学方法分为()A.操作性教学方法B.原理性教学方法C.过程性教学方法D.目的性教学方法E.技术性教学方法8.下列属于原理性的教学方法的有()A.启发式教学方法B.发现教学方法C.讲授型教学方法D.注入式教学方法E.设计教学方法9.下列属于技术性教学方法的有()B.谈话法C.参观法D.练习法E.图例讲解法10.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A.综合性B.前瞻性C.可操作性D.灵活性E.超前性11.根据教学策略的使用主体的不同,广义的教学策略分为()A.学习策略B.教学策略C.组织策略D.教授策略E.方法策略12.学习策略的教学,要贯彻的几个基本原则是()A.特定性B.生成性C.有效监控D.综合性E.个人效能感13.教授策略的方式主要有()A.呈现技巧B.内容转化策略C.指导行为策略D.课堂教学的管理性策略E.课堂强化技术14.在教授策略中,向学生呈现技巧的方式主要有()B.引发思考C.解释行为D.结尾E.讲座15.根据强化特的不同,可以把课堂强化技术分为()A.示范性强化B.替代性强化C.言语强化D.非言语强化E.规定性强化16.教学策略体系包括()A.活动策略B.作业策略C.教授策略D.学习策略E.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17.从教学互动的形式来看,教学中的互动主要有()A.师生互动B.生生互动C.群体互动D.个体自我互动E.学校互动18.主要的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形式有()A.支持性互动策略B.调和策略C.课堂交流技术D.讨论策略E.发问技巧19.课堂交流策略的主要类型有()A.人际交往策略B.发问技巧C.调和策略D.讨论策略E.互动策略20.课堂外的教学互动策略主要有()A.发问技巧B.讨论策略C.调和策略D.互动策略E.人际交往策略21.下列属于学习风格特点的有()A.独特性B.稳定性C.间断性D.活动-人性两重功能E.差异性22.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包括()A.确定价值B.明确内容C.明确目标D.学习心理基础E.一般活动形式23.现代教学评价大致经历是()阶段A.“测量”B.目标模式C.“目标参照测验”D.“人本化”E.“管理化”24.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科学性C.稳定性D.学习化E.客观性25.教学评价的自评价方式有()A.反省B.自查C.检讨D.总结E.自判26.考试包括的三个环节有()A.试卷编制B.施测C.改卷D.评分E.保密27.教学组织形式,总的来说可划分为三类()A.个别化教学B.集体教学C.社会教学D.综合教学E.家庭教学28.下列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有()A.道尔顿制B.文纳特卡制C.开放课堂D.导生制E.分组教学29.下列属于集体教学的有()B.文纳特卡制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E.导生制30.我国当前中小不的课程主要分为()A.学科课程B.社会课程C.活动课程D.国家课程E.学校课程31.课外教学的具体形式主要有()A.小组活动B.班级活动C.年级活动D.全体活动E.个人活动32.综合课的一般结构包括()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学习新教材D.巩固新知识E.布置课外作业33.教案按形式可以分为()A.条目式教案B.表格式教案C.详细教案D.简要教案E.图像式教案34.教案按篇幅可以分为()A.条目式教案B.表格式教案C.详细教案D.简要教案E.图像式教案三、改错题1.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d708004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8.png)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第九章班主任工作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班主任的作用的是()。
A.组织者B.领导者C.指导者D.教育者2.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B.班会活动C.成立学生档案D.组织和培育班集体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大体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这项工作是()。
A.成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4.班主任教师的常常性工作之一就是设计并展开()。
A.小组活动B.少先队活动C.班级教育活动D.课外活动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导师D.班委会6.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二、多项选择题1.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集体性B.开放性C.针对性D.时效性E.自主性2.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
A.演讲比赛B.诗歌朗诵会C.科技小制作功效展评会D.主题讨论会E.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3.班集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有一路的奋斗目标B.成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成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E.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三、填空题1.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可采取观察法、_________、_________及调查访问等方式。
2.班会的类型主要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_________。
3.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括_________、精心准备、具体实施和_________等几个阶段。
4.班主任成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搜集、_________、_________和保管。
5.操行评定一般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个步骤。
6.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进程、状况和结局做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议和量的估量。
教育学第九章课后练习题
![教育学第九章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2484b069dc5022aaea00db.png)
教育学第九章教育管理1、什么是班级?如何理解班级的地位和作用?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1)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
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2)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
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因此,它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
2、什么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班级管理的功能主要有:(1)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2)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3、什么是班主任?中学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是什么?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规定班主任的职责是:(1)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德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3)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名种劳动,协助学校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4)关心学生课外活动。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
第九章教育学模拟自测题答案
![第九章教育学模拟自测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2423a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4e.png)
、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这句话体现的是榜样⽰范法。
2.C[解析]德育⼯作要围绕德育⽬标来进⾏,因此德育⽬标是德育⼯作的出发点。
3.A[解析]德育⽬标是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标的细化。
4.C[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5.A[解析]知是其他各个要素的基础。
6.D[解析]道德⾏为是⼈们在⾏动上对他⼈、社会和⾃然所做出的⾏为反应,是⼈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7.B[解析]学⽣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8.C[解析]引导学⽣向正确的⽅向发展体现的是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9.A[解析]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10.A[解析]道德观念的品德构成的基础。
11.D[解析]这句话强调根据具体隋况来实施德育,贯彻的是因材施教原则。
12.D[解析]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等。
班主任⼯作是重要且特殊的途径。
13.C[解析]德育⽬标是教育⽬标的⼀部分。
是教育⽬标在⼈的思想品德⽅⾯的总体规格要求。
14.C[解析]ABD是引⼈性提问的策略,只有澄清和总结是属于深⼊性提问策略范畴。
15.D[解析]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即德育的途径。
16.A[解析]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作总是具有教育性。
因此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进⾏德育的基本途径。
17.B[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提⾼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法。
18.C[解析]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有⽬的地组织学⽣进⾏⼀定的实际活动,这种培养学⽣品德的⽅式叫锻炼法。
19.A[解析]德育的认知模式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发展的要求进⾏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法。
20.B[解析]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地位。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九章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九章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重点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d3d6fa941ea76e58fa0429.png)
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教师应做到:
①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跟上科学发展的潮流。
②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③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知识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能力是在对一定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养料”为开展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做到知识积累与促进能力发展两方面的相互促进,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等都处于积极的状态。
②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③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他人的能力。
④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要注意考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学生自学、动手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③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的发展水平,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则要求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教学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学科和专业方向等方面给个体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②坚决按照大纲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③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形成有个性特点的智力结构。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63dc958f5f61fb73666de.png)
第九章小学教育评价本章习题一、填空题1.小学教育评价的价值准则包括了热爱学习的价值准则、_______、形成学习自律的价值准则。
2.对教育评价的评价,指的是_____。
3.小学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有学校的管理工作评价、_______、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等。
4.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方面:背景评价、输入评价、______和成果评价。
5.在教育评价中,使用最广泛的复合类工具,是_____。
二、选择题1. 评价作为人类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A.事实判断活动B.价值澄清活动C.事实澄清活动D.价值判断活动2. 小学教育评价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全程参与者是()A.学生B.教师C.校长D.专家学者3. 认为教育评价不能仅限于评价教育目标的达到程度,还应当考虑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非预期结果”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游离模式B. CIPP模式C.行为目标模式D.对手模式4. 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为()A.绝对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5. 在某些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所进行的预估性或测定性的评价是()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学业性评价三、简答题1. 小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2. 小学教育评价的实施步骤。
3. 小学教育评价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四、论述题1. 小学教育评价形成了哪些主要模式?2. 表现性评估与表现性评价有什么区别?五、案例分析题一位被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少年在离开学校两年后,还表示不想说学校的事,认为老有人欺负他,而每次考试后总是倒着排名次的公布方式使他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他的旧日同桌,另一位因为成绩较差而备受歧视的少年,则坦言老师曾找他及其家长做过工作,劝其转学或弃学,以免影响班级的平均分。
他承认,在学校里觉得很压抑,并以“再去,我就要疯了”的言语说服了父母,整整一年没去上学,老师也没去找他。
1.该案例暴露出教育评价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2.结合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提出今后我国小学教育评价的发展和改革的策略。
教育学-第九章-教学(下)
![教育学-第九章-教学(下)](https://img.taocdn.com/s3/m/1a061b55a45177232f60a26c.png)
第九章教学(下)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 分,共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 分,共20 分)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3.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塔洛齐D.凯洛夫4.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C )。
A.信号图式法B.探究—发现法C.暗示教学法D.五段教学法5.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C )。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实践法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B.上课C.布置批改作业D.成绩考评7.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这是( A )教学方法的做法。
A.非指导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8.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 )。
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9.教师广泛利用环境信息,上课如同游戏、表演,使理智与感情统一,尤其是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
这是(C )教学方法的做法。
A.发现法B.探究—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0.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D )。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B.直观性很强C.提高了教学效率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11.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B )。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94b868eefdc8d377ee320a.png)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练习与答案第九章班主任工作一、单项选择题1.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这项工作是( )。
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D2.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导师D.班委会B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学生B.班会活动C.建立学生档案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4.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D5、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针对性和( )。
A.自主性B.开放性C.时效性D.教育性A6、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面向的是()A、班组中的优秀生B、班组中的xxC、班级中的优秀生、xxD、全班每一位学生D7、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调查法A8、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目的性B、组织性C、xx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D二、填空题1.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通常称之为___。
班主任2.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可采取观察法、___、___及调查访问等方法。
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3.班会的类型主要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___。
主题班会4.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括___、精心准备、具体实施和___等几个阶段。
确定主题效果深化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是___、___、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和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机构6.班主任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___、___和保管。
整理鉴定7.操行评定一般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___和___等四个步骤。
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8.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定和量的估计。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幼儿游戏-练习题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幼儿游戏-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2486125727a5e9856a6193.png)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幼儿游戏练习题第一节幼儿游戏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
A.精神环境B.室内环境C.户外环境D.心理环境2.玩具是幼儿游戏的()。
A.主要工具B.物质基础和物质中心C.介质D.主体内容3.()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对现实生活创造性的反映。
A.睡眠B.思考C.提问D.游戏4.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
A.游戏B.学习C.上课D.运动5.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
A.直接一致的B.不一致的C.间接相关的D.毫无关系的6.下列关于游戏的含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B.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C.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D.游戏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有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和学习动机来自幼儿外部三个特点7.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A.认知与情感B.认知与行为C.情感与意志D.意志与行为8.实施游戏化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使游戏活动()。
A.自主化B.社会化C.虚构化D.教育化9.“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B.生活化方法C.移情法D.直接法10.(2014年真题)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
A.结构游戏B.象征游戏C.规则游戏D.机能性游戏11.()被称为“感觉运动游戏”。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12.下列哪一项属于按认知划分的游戏阶段?()。
A.独自游戏阶段B.平行游戏阶段C.象征性游戏阶段D.合作游戏阶段13.用一块积木代表电话,将小板凳当火车等,张开双臂跑代表飞机在飞,双脚并拢往前跳代表小兔子在跳,扮演妈妈、医生、司机、营业员、小白兔、卡通人物等称为()。
A.语言游戏B.动作技能游戏C.想象游戏D.交往游戏14.幼儿大班的欣欣等10名同学组织进行一次百米赛跑游戏,他们请来王老师做裁判,这种游戏属于()。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九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九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ce956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1.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九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只是事业开始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路你需要更加努力,下面我们来看看由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九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希望考生们都能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第九章德育一、填空题1、德育是____、____、____的总称。
2、德育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即____、____、____。
4、德育过程通常由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
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________。
7、我国班主任老师总结出的德育经验是"晓之以理,____,____,____"。
8、我国德育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名词解释1、学校德育2、陶冶法3、说服法三、选择题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3、提出德育的认知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4、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5、提出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6、教育者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D、指导自我教育7、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政治课和其他各科教学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D、班主任工作四、简述题1、简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九章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493195fb4431b90d6d85c713.png)
第九章学校、家庭与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A.学校教育B.社区教育C.家庭教育D.行会教育【解析】C 家庭教育。
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
从空间上看,家庭教育影响的范围和深度往往也是其他教育所达不到的。
2.建立民主型家庭关系主要取决于()A.家长B.子女C.学校D.社会【解析】A 家庭教育。
能否建立民主型家庭关系主要取决于家长,而不是子女。
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A.社区环境与教育环境的统一B.教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教育化的统一C.社区服务与教育服务的统一D.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解析】D 社会教育。
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4.在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方式中,能在短时间内与多数家长取得联系且效率较高的方式是()A.互相访问B.通讯联系C.家长会D.学校开放日【解析】C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举行家长会可以在短时间内与多数家长取得一致性联系,效率较高。
5.发挥联系学校与社会桥梁作用的教育形式是()A.学前教育B.成人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解析】D 社会教育。
社区教育指社区发挥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作用。
6.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解析】A 社会教育。
人的个性品质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人的个性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人们相互交往的结果。
人们通过语言、思想、感情等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对方,同时也受到对方的影响。
7.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中,形成教育合力的三方是()A.学校、班级、团队组织B.家长、校长、班主任C.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D.学校、家庭、社会【解析】D 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8.以下不属于社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的是()A.街道、胡同、邻里B.社区C.家庭D.大众传播媒介【解析】C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有:(1)街道、胡同、邻里对中小学生的教育;(2)社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3)各种校外机构对中小学生的教育;(4)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教育学-中学部分-第九章 班级管理(参考答案)
![教育学-中学部分-第九章 班级管理(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37dabfd0a79563c1e7264.png)
郯城教师招考《教育学》中学部分第九章练习题第九章班级管理一、选择题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3.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49年 5.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
A.计划B.组织 C.协调 D.控制 6.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D.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E.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7.对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 B.《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工作暂行条例》 D.《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8.班级管理计划按照内容可以分为()。
A.学习计划 B.一般计划 C.具体活动计划 D.生活计划9.班级管理计划的文字表述形式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A.标题 B.引言 C.内容D.落款10.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实施环节主要包括()工作。
A.机构建设与任务落实B.人员安排与指导教育 C.行为协调与工作控制 D.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1.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
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区教育12.班级管理过程中,评价的基本要求有()。
A.明确评价标准 B.评价要具有计划性、及时性、多元性 C.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D.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3.班级管理的原则有()。
A.科学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自觉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14.班级管理中贯彻科学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做到()。
教育学第九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九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3073d35022aaea998f0f8a.png)
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E.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0.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道德观念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1.(),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
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E.调动学生主动性
2.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9.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
20.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可夫
7.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白()。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九章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fae8c1f96c175f0e7dd13748.png)
第九章教育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育指导思想是A.启发式B.注入式C.接受式D.发现式【解析】A 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育指导思想。
2.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教育方法可以分为A.启发式与注入式B.启发式与发现式C.接受式与发现式D.演绎式与归纳式【解析】C 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教育方法可分为接受式与发现式。
3.接受学习理论最大的代表人物是A.苏格拉底B.奥苏贝尔C.布鲁纳D.杜威【解析】B 接受学习理论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奥苏贝尔,他在提出“先行组织者”的基础上创立了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要先给他们呈现引导性材料,以帮助他们掌握新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联合,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教师通过列举各种特殊的现象,帮助学生从特殊性的现象中总结出一般性的知识原理的教育方法是指A.演绎式B.归纳式C.预设式D.生成式【解析】B 归纳式就是归纳推理,教师通过列举各种特殊的现象,帮助学生从特殊性的现象中总结出一般性的知识原理。
5.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讨论法【解析】A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
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在中小学的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6.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呈现实物帮助学生获得直观认识,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
它的优点是A.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B.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C.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水平D.可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解析】D 演示法的优点是生动形象,真实直观,可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
缺点是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难以抽象出图画、模型背后的基本原理。
7.应用广泛、适用面大的教学方法是指A.演示法B.讨论法C.练习法D.实验法【解析】C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一种反复训练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反复性,且以已有的知识、技能为基础,是一种应用广泛、适用面大的教学方法。
教育学第九章本章自测答案
![教育学第九章本章自测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9b1e1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f.png)
教育学第九章本章自测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细腻(nì)硝烟(xiāo)凫水(niǎo)B、撅着嘴(juē)打点(dian)脱缰(jiāng)(正确答案)C、菱角(líng)虾篓(lǒu)苇眉(wéi)D、吮指头(sǔn)嘱咐(zhǔ)白洋淀(diàn)2、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2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网红”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的综合作用。
B.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正确答案)C.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挺向,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4、“无名的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
”对这个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判断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正确答案)递进关系5、“果脯”的读音是“guǒfǔ”。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苏轼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同为豪放派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偏僻(piān)杜撰(zhuàn)B、稀罕(gàn)溺爱(ruò)(正确答案)C、辜负(gū)风骚(sāo)D、愚蠢(chǔn)纨绔(kù)8、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倜傥(tì)拘泥(ní)纤维(xiān)觥筹交错(gōng)B.脚踝(huái)亘古(gèn)稽首(jī)诲人不倦(huì)C.贮蓄(zhù)倔强(juè)譬如(pì)哄堂大笑(hòng )D.星宿(xiù)恣睢(suī)黝黑(yǒu)咄咄逼人(duō)(正确答案)9、关于《故都的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文章标题“故都的秋”,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明了故都之秋的特点,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在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是,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表现了悲秋的主题(正确答案)课文多出采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和赞美10、46.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北京冬奥会已经“销声匿迹”,人们便要潜心剖析它留下了什么精粹。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学-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师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学-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9ec67e5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4.png)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学-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师[单选题]1.高等学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A.辅(江南博哥)助B.主导C.引领D.实施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高等学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单选题]2.对象性价值表现在()。
A.传递知识,传播文化B.开启心智,塑造人格C.完善自身,自我实现D.创新文化,培养人才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对象性价值表现在开启心智,塑造人格。
[单选题]3.利思伍德综合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模式,其主体是()。
A.心理发展B.职业周期发展C.专业知能发展D.多维度发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利思伍德综合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模式,其主体是专业知能发展。
[单选题]4.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素是()。
A.专业知识B.专业精神C.专业信仰D.专业人格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专业知识。
[单选题]5.用人单位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拔具有教师资格的所需人员是()。
A.招聘B.续聘C.解聘D.辞聘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用人单位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拔具有教师资格的所需人员是招聘。
[单选题]6.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是()。
A.招聘B.续聘C.解聘D.辞聘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是辞聘。
[单选题]7.“教师的认识水平进入相对约定阶段,已经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相对的,为使活动有意义,必须做出若干约定;教师对待工作有主见,尊重课堂教学等社会情境中的人际关系的相互依赖性;能够灵活运用规则,关注学习过程,注意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强调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已经创造性和灵活性。
”根据心理发展阶段论,这一阶段属于()。
A.自我保护期B.墨守成规期C.尽责期D.自治期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师的认识水平进入相对约定阶段,已经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相对的,为使活动有意义,必须做出若干约定;教师对待工作有主见,尊重课堂教学等社会情境中的人际关系的相互依赖性;能够灵活运用规则,关注学习过程,注意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强调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已经创造性和灵活性。
《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09
![《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09](https://img.taocdn.com/s3/m/bfdda27271fe910ef02df8a0.png)
第九章教学(上)一、单项选择题1.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
A. 教学工作B. 学生管理工作C. 行政工作D. 总务工作2. 教学是学校(A)得以有效开展的主要途径。
A. 教育B. 智育C. 德育D. 体育3. 正确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科学性和(C)的高度统一。
A. 趣味性B. 知识性C. 思想性D. 教育性4.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D)。
A.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巩固性原则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B)。
A.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B.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巩固性原则6.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属于以(D)为主的教学方法。
A. 语言传递信息B. 直观感知C. 实践D. 探究活动7.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
A. 讨论法B. 练习法C. 谈话法D. 读书指导法8. (A)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性存在,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通过对话、交流、沟通来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属于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形式。
A. 交往说B. 认识-发展说C. 多本质说D. 特殊认识说9. 教学的本质是(C)。
A. 教师教的活动B.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C. 一种认知活动D. 培养智力的活动10. 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B)。
A. 检查知识B. 领会知识C. 巩固知识D. 运用知识二、辨析题1. 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统筹安排。
正确。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多年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甚至忽略其他工作,应当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统筹安排”。
2. 教学过程的结构就是教学模式。
错误。
教学过程的结构不是教学模式,而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它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13.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B.政治思想C.思想品德D.政治品德
18.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
4.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________。
5.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习辅导、_________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
6.德育方法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_________方式。
7.陶冶包括_________、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13.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_________”地统一过程。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9.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
20.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可夫
2.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E.倡导民主德育观
3.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是()。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发扬民主D.注重宣传和教育E.坚持严格要求
4.榜样法是以他人的()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E.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学校德育是思想教育、_________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_________等形式。
3.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_________。
8.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政治课教学B.班主任工作C.劳动D.共青团活动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9.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
A.谈话B.报告C.参观D.讲解E.讨论
10.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的要求是()。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发扬民主D.注重宣传和教育E.坚持严格要求
4.榜样法是以他人的()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A.高尚思想B.模范事迹C.模范行为D.卓越成就
5.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目标E.德育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
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E.调动学生主动性
2.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10.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E.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
14.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和_______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5._________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
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E.调动学生主动性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
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
3.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0.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道德观念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1.(),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A.高尚思想B.模范事迹C.模范行为D.卓越成就
5.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目标E.德育方法
8.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政治课教学B.班主任工作C.劳动D.共青团活动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9.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
A.谈话B.报告C.参观D.讲解E.讨论
7.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白()。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9.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