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材料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材料
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经验材料来实现。
1. 加强学习和知识储备:领导干部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特别是突发事件管
理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参加相关培训课程、研讨会,阅读相关书籍和杂志,了解并吸收最新的理论与实践。
2.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领导干部需要带领团队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包括风险评估、
应急措施、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内容。
预案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并进行实
地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增强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领导干部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能够及时发现、判断和处理突发事件,采取果断的行动。
同时,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够快速
调整策略和行动方案。
4. 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领导干部需要建立和维护一个高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与各相关部门、团队和人员保持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这样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协调资
源和展开合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效果。
5. 带头履行职责和责任: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履行职责和责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
任感和紧迫感。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迅速行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安排,有效地组
织和指挥应对工作。
6. 不断总结和改进:领导干部需要及时总结突发事件处理的经验和教训,开展评估和
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积累更多应对突发事件的
经验和能力。
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媒体运用能力的策略分析

机事件 中的协调与化解作用至关重要。有鉴于此 ,
各 级各 地 领 导 干 部 如何 更 好 的直 面媒 体 , 做 好媒 体 运用 工 作便 成为 影 响突发 事件 态势 发 展和舆 情 走 向
的关 键 所在 。
二 、突发事 件 中领 导干 部媒体 运用 易 出
日渐增强 ,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以更加公开 、 透 明和
包 容 的姿 态来 面对 媒体 和公 众 。但事 实往 往是 当事 件发生时 , 许 多 当事 的政 府 部 门及 其相 关 人 员惟 恐 遇 到媒 体 , 抱着 “ 掩 耳盗 铃 ” 的心 态缺 席在 公众 面前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l 1 — 2 4
面对 突发事 件 ,一些 领导 干部依 然存 在思 想上 的偏差 和 误 区 , 认 为记 者 是 “ 敌人 ” , 要“ 防火 防盗 防 记者” , 因此 对于 其缺 乏 足够 的尊 重 和平等交 流 的心 态 。而 当记 者前 来采 访 ,有些领 导对 于记 者爱理 不
理, 有 些 人 则动 辄怒 斥 甚 至对 记者 动粗 I “ , 因而往 往
中图分类号 : D 6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3 8 9 0 ( 2 0 1 3 ) 0 l 一 0 0 7 7 — 0 4
一
、
引 言
这样 做 的结果 只会 让舆 情恶 化 、 谣 言肆 虐 , 政 府形 象 受损 ,并 且失 去抢 占舆 论 高地 和澄清 事实 的最佳 时 机, 导致 事件 局面 更难 控制 。
作者简 介 : 霍卓莉( 1 9 8 4 一 ) , 女, 河北石 家庄人 ,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政治教研 室教 师, 研究・
如何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摘要:突发事件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和灾难。
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多发的国家。
近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3年发生非典疫情以后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处置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基层干部的必修课。
关键词:基层领导干部突发事件处置预防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不断应对各种危机、战胜各种灾难的奋斗史。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加深、网络通信的普遍运用、人员交往和贸易的增多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和自然界都进入了一个各类突发事件概率更多、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
突发事件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和灾难。
它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往往会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造成公共危机。
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多发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3年发生非典疫情以后各类突发事件频发,这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除了矿难、井喷、洪水等自然灾害外,还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最近频发的校园流血事件,对局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构成了潜在威胁。
如何成功地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是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尽快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危机处理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基层领导干部面临的新课题。
基层领导干部要敢于直面危机,科学判断、沉着应对、准确行动、勇于变革,不断培养敏感的危机意识,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基层领导干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性1、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矛盾逐渐显露,冲突碰撞时有发生,一些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也会随之增加。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近些年来处置金融危机、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抗击非典、歼灭禽流感等事件来看,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突发事件一般是指难以预料、突然发生、关系全局安危的重大事件,具有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等特点。
正确应对突发性事件,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综合性要求。
一要有敏锐的鉴别能力。
突发事件并非是“空穴来风”,在其酝酿、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迹象。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善于捕捉那些初露端倪的表面现象,掌握真实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分析判断,较好地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始发状态,从而主动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
但从以往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来看,很多时候,正是一些领导干部在事发之初对苗头性信息掌握不准,漫不经心,从而错失良机,酿成大祸。
二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
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事关大局,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领导干部统观全局,周密思考。
既要考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又要考虑造成的经济损失;既要考虑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又要考虑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既要考虑采取措施的力度,又要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既要考虑事件本身的处置效果,又要考虑其后续影响以及周边因素的作用。
总之,要把突发事件摆到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谋划,防止急于求成,一味地就事论事,采取强制手段粗暴处置。
要坚决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现象的发生。
三要有快速应变的能力。
只有做到快速反应,多谋善断,速战速决,才能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将事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控制在最小限度。
突发事件来势猛,发展快,稍有不慎,将造成失控局面。
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有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有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胆略,有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
总之,要快字当头,迅速果断采取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局势,这是应对的关键环节。
领导干部如何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如何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今年以来,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异常,地震、干旱、洪水、泥石流、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矿难、爆炸、泄露等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维稳形势严峻,各级党委、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任务极其繁重。
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其应急处置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安全稳定的程度和社会发展的速度。
因此,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结合本职工作,本人谈几点粗浅体会,谨供参考:一、正确认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及时吸取经验教训一要端正态度。
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危害性强等特点,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建设,甚至还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个别领导对事件的严重性判断不足,采取措施不力,除了能力水平上的差距,还有觉悟和态度的问题。
因此,当遭遇突发事件时,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高度警惕,以对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周全考虑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切实增强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不能有丝毫大意和懈怠。
二要检讨成因。
虽然人们在天灾面前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从历次突发性事件中找出人力可为因素,发现其规律性,把危害降到最低。
比如2008年大亚湾的“6.13”洪灾就暴露出我区水利、防洪设施不足的问题,事后,区委、管委会下大力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城乡防洪设施、三防指挥系统建设,重点搞好河道整治、水库除险加固和疏导排水设施等,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从根本上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此外,处置过程中是否存在对策不足、措施不力、考虑不周等人为因素,都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三要总结经验。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是避免重复性、重大性失误的基本要求。
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领导干部都要进行深入思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要想一想在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中有什么好的做法,查一查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对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要进行归纳整理,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认真研究解决,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报告(完整版)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报告(完整版)摘要:本篇经验报告旨在分享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对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进行论述,探讨了提高应对能力的策略,如培训、组织演练和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等。
通过这些措施,领导干部可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1.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突发事件的频率和影响力也不断增加,对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支重要的管理力量,领导干部的应对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突发事件应对的重要性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而领导干部作为指挥和协调的核心力量,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责任。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应对能力,才能及时有效地调动资源,组织救援和恢复工作,减小灾害的损失。
3.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策略为了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 培训领导干部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特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灾害风险评估等内容。
通过系统的培训,领导干部能够更好地了解突发事件的本质和应对策略,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3.2 组织演练定期组织演练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模拟实际情况,领导干部可以在演练中熟悉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演练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演练的频率和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演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3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对于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至关重要。
这包括明确责任分工和指挥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机制,完善应急资源调度和协调机制等。
通过建立这些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合作性,做到快速响应和有序应对。
全面提升锻造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讲稿

全面提升锻造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应急处突能力的话题。
应急处突能力是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能力。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将从定义与重要性、领导干部角色定位、当前形势与挑战、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危机识别与风险评估能力提升以及实战模拟等方面,与大家分享相关内容。
我们要明确应急处突能力的定义。
应急处突能力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能够迅速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领导干部,在应急处突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领导干部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作出正确判断,指导各方力量有序开展应急处突工作。
同时,领导干部还应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当前,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应急处突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工作。
预案制定应遵循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原则,明确各方职责和处置流程。
同时,通过演练活动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在危机识别与风险评估方面,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收集信息、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构建风险评估框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科学评估,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实战模拟训练。
通过模拟危机场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演练,提高现场指挥与协调能力。
在演练过程中,明确现场指挥的要素和职责,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各方力量能够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在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方面,我们要坚持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稳定社会情绪。
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的素 养 党 的十七 届 四中全 会报 告指 出 , 导 干部 “ 注 领 要
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 、舆论引 导、 新兴媒体运用 、 做好 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 ,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 第一责任” 。近年来 , 国各种突发性 自 我 然灾害及因
把政府的决策和意图通过媒体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大
众 ,又要通过媒体把民众的诉求和舆论 的反馈传递 回政府部 门以期成为下一步决策部署的重要参考 。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应当保持怎样的姿态积极 应对突发状况 , 如何利用新闻媒体引导群众 、 化解危 机, 是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工作水平 、 提升 自身综合素 质的必修课程。 领导干部作为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 面 对突如其来 的突发事件 , 必须尊重新闻基本规律 , 重 视政府 同媒体的关系 ,充分认识媒体报道对于突发 事件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 ,严格执行领导干
态下与事件发 生后应对媒体的状态不一致等。因此, 各级领导干部要 通过加 强学 习和培训 , 在媒体 的常态采访 中积
累经验, 明确政府和媒体的角色定位, 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等途径, 不断提高自身运用媒体的能力, 使突发事件得
到 良好的处置。
( 关键 词] 领导干部 ; 突发事件 ; 闻媒体 ; 新 运用能力 [ 中图分类 号]2 [ D 6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 0—232 1 ) —090 1 9 10(0 1 404— 3 0 0
[ 收稿 日期 ] 0 1 0 — 5 2 1 — 6 1
[ 作者简介 ] 李
倩(93 )女 , 18- , 山东德 州人 , 山西大学文学院硕 士研 究生。
4 9
效地利用传媒把政府所要发布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 大众。突发事件发生后 ,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 时, 不仅要注意信息发布的及时 、 准确 、 权威 , 更要注 重人情味和安抚性 , 切忌假 、 空 的拔高宣传 。 大、 在特 殊的事件和环境 中, 大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心理往往会 产生较大的变化 , 各级领导干部应在发表讲话时注意 语气和措辞 , 使大众情绪得到安抚 、 民心得以稳定。 ( ) 三 积极建立政府 同媒体之间专业化、 规范化
提高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能力

形象塑造
领导干部的形象通过媒体 传播,对树立政府形象、 提升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面对媒体能力的意义
提高政策宣传效果
促进政府与公众互动
领导干部具备与媒体沟通的能力,能 够更好地宣传政策,引导舆论,增强 政策执行力。
良好的媒体沟通能力有助于领导干部 了解民意、回应关切,增强政府与公 众的互动和信任。
3
善于运用新媒体
利用新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短视频等,与公众 进行互动交流,增强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掌握主动权,及时回应媒体关切
建立新闻发布机制
01
通过定期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等方式,主动发布重要信息,
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快速回应媒体关切
02
对于媒体的询问和质疑,应迅速作出回应,避免信息误传和误
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或应对媒体的能 力缺乏自信,导致表现不佳。
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不足
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无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沟通技巧欠缺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无法有效沟通,容易引发误 解。
缺乏逻辑性
表达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影响信息的传递和理 解。
对媒体运作规律了解不够
对媒体行业了解不足
不了解媒体的工作方式和传播规律。
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学习危机公关理论和实践,掌握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以维护组织形象和利益。
04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实践技 巧
有效利用媒体平台,传递正面信息
1 2
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
与各类媒体建立互信、互动的关系,通过媒体平 台传递正面信息,树立良好的形象。
制定传播策略
根据工作需要和媒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 策略,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材料(精选多篇)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材料(精选多篇)第一篇: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材料“七个到位”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是矛盾纠纷排查要到位。
要求广大基层领导干部经常下访、联系群众、广交朋友,深入到基层一线和群众家中,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东西,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情况,做到对各类矛盾的运动变化了然指掌,情况熟悉,胸有成竹。
遇到突发事件苗头能做到驾驭大局,信息灵通,在局面的失控发生之前熄灭“导火线”。
三是现场指挥要到位。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主要领导干部要立即赶赴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及时制定措施,果断应对处置;要区分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冲突,及时平息事态,努力构建高效率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要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既要坚持依法处理又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贻误时机、激化矛盾;要能保持克制忍让,要顶得住压力,听得进闲语,放得下架子,经得起冲击。
四是政策规定要到位。
政策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
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是政策。
掌握政策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认真学好政策,其次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法规性、原则性。
在应对某个突发事件中,要牢牢把握住政策“底线”不被突破,力戒随意性。
同时要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同时善于灵活运用,在情况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在请示上级同意并授权,可以对“底线”适当进行调整,不能死抠教条以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
五是疏导工作要到位。
疏导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至关重要。
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会有大量群众聚集,而聚集的群众又往往情绪激动,甚至有时会发生失控。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近年来,领导干部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挑战时,由于应对不当,往往引起次生灾害和社会矛盾,影响政府和领导的公信力。
因此,本文梳理了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的表现形式,并提出化解策略,供广大领导干部研究参考。
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出现六种不当表现:拖延、否认、急于转移视线、对抗、堵塞信息传播渠道和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当事人的人身自由。
这些不当表现会加剧危机的影响,引起公众的质疑和不满。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回应公众关切,全方位引导舆情,消除群众的质疑。
具体要做到以下六点:首先,态度坦诚,勇于担当。
领导干部应树立对民负责和态度诚恳的形象和姿态,根据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坚持实事求是、诚恳面对的原则,抱有宽容开放的心态。
如果危机事件的确是政府或领导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勇于面对、敢于担当,及时给予道歉和承诺,回应公众的关切。
如果危机事件与政府或领导无直接关系,也要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消除公众对政府的疑虑,力争达成共识,为危机事件化解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要及时公开真相。
领导干部应该根据事态情况主动公布真相,做好危机沟通和应对。
不要试图隐藏问题或人为地堵塞信息传播渠道,以控制危机事件的影响。
只有公开真相,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要积极回应公众关切。
领导干部应该关注公众的情绪和需求,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
可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公告等形式,向公众传递信息,回答公众的疑问,消除公众的不安和恐慌。
第四,要加强协调和沟通。
领导干部应该与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和协调。
只有各方面的力量协同作战,才能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第五,要加强预防和应对能力。
领导干部应该加强预防和应对能力的建设,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领导干部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教训,加强工作规范和制度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重点及提升方法

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重点及提升方法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重点包括:1. 快速决策能力:领导干部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这要求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全面的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判断力。
2. 危机处理能力:领导干部应具备面对突发危机的应对能力,能够迅速掌握危机情况,统筹资源、协调各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以最小代价解决问题。
3. 组织协调能力:领导干部在应急处突过程中,需要协调各部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来应对突发情况。
因此,其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发起并组织应急工作组、制定行动计划、分工合作等。
4. 沟通协调能力:在应急处突过程中,领导干部需要同上级、同级、下级以及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
因此,其应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意图,倾听他人的建议,推动各方共同合作。
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方法如下:1. 学习培训: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学习应急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了解应急处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2. 情境模拟训练: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训练来增强应急处突能力。
模拟真实的突发情况,让干部亲身体验应对危机的过程,提升其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3. 经验交流学习:领导干部可以与其他经验丰富的干部进行交流学习,分享应急处突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
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领导干部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应急处突能力。
4. 全面认知问题:领导干部应该全面认知问题,不仅要关注已经发生的紧急情况,还要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通过全面的问题认知,领导干部能够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5. 坚持实际演练:领导干部应该定期组织实际演练,测试和磨练应急处突能力。
通过实际演练,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改进和完善应急处突预案。
总之,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是其一项重要的综合素质。
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情境模拟训练、经验交流学习、全面认知问题和坚持实际演练,可以提升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具有潜伏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持续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以及社会结构的脆弱性,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各种社会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且逞继续发展之势。
面对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经过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和2008年抗击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等公共安全事件,各级领导干部经受了应急处置的考验,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体状况是好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处置不力、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地区本该避免的事件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应对突发事件不利的原因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不力,无所作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其一,缺乏见微知著的敏锐性。
主要表现为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初,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从偶然的、表面的、零碎的、初露端倪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明察秋毫,未能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也有的领导平时习惯于抓所谓“大事”、“要事”和面子事,不屑于抓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从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错失了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时机,最终发展成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局面。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领导干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态度,怕得罪人,怕丢乌纱帽,遇到矛盾绕道走,处置不及时,从而导致酿成大祸。
其二,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动性。
表现为面对突发事件,没有通盘考虑,抓不住主要矛盾,对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趋势未能准确判断,遇事慌张,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从而导致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
其三,缺乏快速反应的果断性。
表现为面对来势猛、发展快的突发事件,反应慢、等待观望、放任自流,缺乏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缺乏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缺乏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的能力;缺乏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
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与应对能力提升

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与应对能力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提升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领导干部更好地与媒体沟通,增强公众对其工作的了解和认可。
首先,媒体素养的提升是必要的。
领导干部应该了解媒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了解媒体的表达语言和规则,掌握媒体报道的常见模式和风格。
只有对媒体具有一定的了解,领导干部才能更好地与媒体合作,更好地传递信息。
此外,领导干部还需要学会辨识媒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误导。
其次,领导干部的应对能力也需要提升。
面对媒体的采访和报道,领导干部应该学会正确应对,及时和准确地回应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问题。
在媒体面前,领导干部更要保持冷静和自信,避免冲动和情绪化的表达。
同时,领导干部还应该学会运用媒体的平台和资源,积极宣传和推介自己的工作成果,增强公众对其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为了提升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领导干部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了解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此外,领导干部还可以定期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媒体的需求和关注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领导干部还需要保持与时俱进,及时关注媒体行业的新动态和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的提升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领导干部才能更好地与媒体沟通,传递信息,获得公众的支持和认可。
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声誉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和平台,可以对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声誉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领导干部应该认识到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
领导干部提高应对媒体能力的对策分析

领导干部提高应对媒体能力的对策分析公共管理学院08级行政1班魏旗 200802111002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媒体也因此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现代媒体无论是在传播的手段和效率方面,还是在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提高媒体应对能力有几个方法:正确认识媒体,全面、准确地认识媒体的社会作用;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注意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新闻意识和媒介素养;掌握必要的媒体应对原则和技巧;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关键字:领导干部应对媒体应对方法应对技巧在0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现代社会媒体越来越呈现出以下特征:传播管道多元化,传播内容数字化、传播主体广泛化、大众结构复杂化、媒体经营市场化。
这些都给政府对媒体的管理和应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这些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及时的监控和合适的转化,势必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产生大的破坏作用。
在新形势下,我们的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如何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时代课题。
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要正确认识媒体,全面、准确地认识媒体的社会作用针对媒体的定义和角色,有学者提出: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工具,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是公众民意的舆论反映,是知识、文化、价值观的大学校,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资源和工具,是社会监督的哨兵,是老百姓娱乐的场所,是文化产业的支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梁。
并将媒体的角色定位为“信息的传播者”“社会的预警者”“公共管理的主体”“政府的监督者”“市场的竞争者”。
该学者从新闻学和政府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对新形势下的现代媒体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值得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和思考。
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

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一、快速响应能力领导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
这包括对事件的敏锐察觉、对信息的高效收集以及对情况的基本判断。
领导干部应能够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掌握关键信息,并据此制定应对策略。
此外,领导干部还应能够迅速调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危机识别能力领导干部应具备危机识别能力,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识别出潜在的危机。
这需要领导干部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知识储备。
对于不同类型的事件,需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因此,领导干部需要了解各种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以便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紧急处置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领导干部应具备紧急处置的能力。
这包括对事件的果断决策、对危机的有效控制以及对事态的积极引导。
领导干部应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损失。
同时,领导干部还应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以稳定人心,鼓舞士气。
四、沟通协调能力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领导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这包括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当事人的沟通以及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
领导干部需要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混乱。
此外,领导干部还需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危机。
五、风险评估能力领导干部应具备风险评估的能力,能够在事件发生后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这需要领导干部了解各种风险的特点、影响和应对措施。
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应能够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六、舆论引导能力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领导干部应具备舆论引导的能力。
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种猜测。
因此,领导干部需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以澄清事实,消除疑虑。
同时,领导干部还需要积极引导舆论,避免因信息误导而导致的恐慌和混乱。
在此过程中,领导干部需要关注公众的情绪和反应,积极回应关切,以增强公众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信任和支持。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不力 引发的危机连锁反应 ,损害政府形象的案例 比E 皆是。做好 情况进行 回顾性报道 。此时政府 应 当对事件发生 的原 因 、背景 , 匕 突发事件的舆论弓导 ,既是对公 民信息 知晓权的保证 ,也是维护 以及应对中的经验 、教训等及时进行总结 ,对后果 、将来 的形 势 I
社 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手段 。
伏 晓
摘 要 :随 着 突发 事 件 的 不 断 增 多 ,政 府 在 突发 事件 处 置 中体 制 上 的 弊 端 和 方 法 上 的 缺 陷 逐 渐 暴 露 .公 众 对 政 府 处 置 能 力 和 为 社 会
提 供 服 务 的 要 求 不 断提 高 ,构 建和 完善 政 府 有 关 突发 事件 信 息 传 播 机 制 已经 成 为社 会 关 注 的 热 点 问题 之 一 .完 善 的 信 息 传 播 机 制 有 助 于防 止 不 利 于 突发 事件 处 置 的 谣 言 与 流 言 的 扩 散 ,有 效 传递 信 息 ,正 确 引 导 社 会 舆 论 。营 造 良好 的处 置 工 作 环 境 .帮 助 政 府 采 取
正 确 决 策 .尽 快 控 制 事 态 的发 展 。 关 键 词 :领 导 干 部 :突发 事件 :舆 论 引 导 中图 分 类 号 :C 3 9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 5 1 ( 0 2 2 0 0 — 2 6 1 6 3 2 1 )0 — 0 8 0
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 )有 助 于 突 发 事件 的顺 利 解 决 二
( ) 领 导 干 部 面对 突发 事 件 反 应 迟 缓 二
提供 信息出现失 实或模糊情况 ,造 成舆论朝负面方 向发展 。 近几年来 ,在 “ 时、准确 、公开 、透明”报道突发事件的理念 及 推动下 ,政府职能 部门、宣传管理部 门和新闻媒体应 对突发事件
简析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中的语言技巧

简析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中的语言技巧作者:李姗姗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0期李姗姗(湘潭市委党校,湖南湘潭411100)摘要:与媒体沟通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必须掌握基本的语言技巧,才能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论文从学会巧妙回避、直面刁钻问题、适度使用幽默、善用形象语言、不被媒体左右、注重语言准确等6个方面着手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实例的探讨,试图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为领导干部提高媒体素养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领导干部;媒体;语言技巧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2)10-0161-02当今社会是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公信度。
”在舆论的影响力变得非常强大的情况下,各层级领导干部都是躲不开媒体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领导干部也是需要媒体的。
政府有责任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客观、清晰、完全的信息,这个时候媒体就是良好的沟通桥梁。
在当前形势下,新闻宣传不再仅仅是新闻宣传部门的职责,各层级的领导干部工作中都不能回避媒体,如果还采取缄口不言或者是无可奉告之类的方法,都将严重损害个人和集体的形象,更加无益于工作的开展。
那么,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媒体、驾驭媒体。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都需要领导干部做到更好地运用媒体、引导舆论。
在领导与媒体的沟通过程中,有一些语言技巧可以很好地帮助领导干部实现与媒体的有效沟通。
一学会巧妙回避面对媒体提出的问题时,并不是说媒体问的任何问题都必须要回答,因为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并不等于要回答媒体的任何提问。
在具体沟通过程中,媒体提出的一些问题是可以回避的,而且也应该要回避。
如果勉强回答这些问题,反而可能引起新的麻烦。
第一类,是假设性问题,这一类问题必须要回避。
因为假设性问题是不存在的,无法知道真正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是何种情况,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回答内容会是一种官方消息,而预测性的内容是不符合官方消息的严谨性要求的。
新时代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与能力要求

2020年第10期干部工作新时代磺專干耶惑时突或审件的><111X力宴求O樊友凯人类在迈入现代社会的同时,也迈向了风险社会,风险与现代性相伴而生。
在现实生活中,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即是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
一个国家不能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则难以保持持续的社会稳定;在当代中国,领导干部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则难以完成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
进入新时代,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在此情形下,提升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新时代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日起施行。
在该法中,对于突发事件有着明确的界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基于此,突发事件有四种类型:第一,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涝、强暴雨、泥石流等由自然界造成的灾难事件;第二,事故灾害,包括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火灾等人为造成的灾难事件;第三,公共卫生事件,指发生重大的传染性疾病;第四,社会安全事件,包括群体性事件、暴乱、恐怖袭击、重大刑事案件等。
突发事件不同于常规事件,有着鲜明的特点。
第一,突然性。
突发事件往往事发突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等都出人意料,往往没有明显的预兆或征兆,难以准确预测。
第二,破坏性。
突发事件打破了常规状态的稳定性,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并且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
第三,紧迫性。
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把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控制到最小范围,及时控制局面,避免事态扩大。
第四,聚焦性。
在自媒体时代,万物互联,突发事件发生后会立即引发舆论的关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基于突发事件的特点,在应对和处理上,就有着基本的原则规范,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快速响应的原则、依法处置的原则、公开透明的原则以及统一指挥的原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6-15〔作者简介〕李倩(1983-),女,山东德州人,山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李倩(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摘要〕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地运用媒体使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
目前,一些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运用媒体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欠缺,如应对媒体的能力参差不齐,常态下与事件发生后应对媒体的状态不一致等。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培训,在媒体的常态采访中积累经验,明确政府和媒体的角色定位,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运用媒体的能力,使突发事件得到良好的处置。
〔关键词〕领导干部;突发事件;新闻媒体;运用能力〔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1)04-0049-03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当保持怎样的姿态积极应对突发状况,如何利用新闻媒体引导群众、化解危机,是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工作水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必修课程。
领导干部作为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必须尊重新闻基本规律,重视政府同媒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媒体报道对于突发事件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采访中的纪律和规范,把握好与新闻媒体交往的尺度和分寸,有效地引导舆论,使媒体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负面影响,使突发事件得到良好的处置。
一、面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运用媒体的素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领导干部“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
近年来,我国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及因利益诉求渠道不畅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各级领导干部在运用媒体引导舆论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急需提高运用媒体能力。
笔者认为,现阶段各级领导干部要想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素养:(一)正确认识新闻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影响和作用。
不少领导干部只注重媒体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往往忽视其舆论监督的功能。
受长期以来我国媒体“稳定压倒一切”、“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报道模式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过分担心符合实情的“负面报道”会影响政府形象和领导政绩,危及社会稳定,因而“捂着”、“盖着”、“压着”,这不仅不能控制流言的蔓延,更是使自身陷入被动之中,使事态进一步恶化,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在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只允许新闻媒体说好话,更要允许新闻媒体说实话,只有这样,才能使舆论朝着有利于突发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
(二)高效利用新闻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积极作用,赢得民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各级领导干部若想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的影响作用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必须熟悉掌握新闻价值、媒体兴奋点、传播技巧等专业知识,只有了解了新闻选择标准,才能科学高2011年8月第34卷第4期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Academic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Aug.2011Vol.34%No.449效地利用传媒把政府所要发布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大众。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仅要注意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权威,更要注重人情味和安抚性,切忌假、大、空的拔高宣传。
在特殊的事件和环境中,大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心理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各级领导干部应在发表讲话时注意语气和措辞,使大众情绪得到安抚、民心得以稳定。
(三)积极建立政府同媒体之间专业化、规范化的协作关系,通过紧密的合作和共同的努力促使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
领导干部既要把政府的决策和意图通过媒体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大众,又要通过媒体把民众的诉求和舆论的反馈传递回政府部门以期成为下一步决策部署的重要参考。
各级领导干部应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熟悉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准确把握事件本身的具体情况,做到统筹全局、掌握实情,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后果都应有全面的认识;应当把握传播技巧,讲究传播艺术,注重分寸尺度,既要全面主动地告知媒体,又要合理进行新闻管制控制负面新闻的影响;应当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和原则,做到严谨客观,维护好国家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
二、领导干部在运用媒体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作为决策执行主体,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其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有效性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的解决效果。
在媒体传播作用日趋增强和手段日趋多样的现阶段,领导干部如果能合理、科学、高效地利用新闻媒体,会对突发事件的最终解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突发事件应对实践中,有些领导干部在运用媒体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对媒体的能力参差不齐,情况不容乐观。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领导干部有义务接受媒体采访,应当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不应该回避媒体,更不应该随意表达。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被采访时应以对受众和百姓负责的态度去回应媒体,特别是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代表的不是其个人,而是代表政府的形象,其领导素养、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的高低都将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进程起到关键性作用,更应该持负责、谨慎的态度通过媒体去化解危机。
然而有不少地方官员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竟然出现“你们管得太宽了”,“你敢曝光,我就敢让你下岗”,“你们活的是不是不耐烦了”等一些令人震惊、出乎意料的言论。
这种不配合媒体调查的消极做法和不负责任的狂妄话语,不仅不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而且会对突发事件起到“雪上加霜”的负面影响。
这种状况凸显了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提高应对媒体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领导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在常态下与突发事件发生后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状态,不稳定性较为明显。
在常态采访中,领导干部往往事先准备充分,对记者要采访的具体问题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准备,从而能够较为从容地应对媒体。
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采访中,领导干部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就较为明显。
如果领导干部不能对全局形势、舆情动态了如指掌,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处置经验,不能与媒体有效沟通和从容应对,就会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采访中手忙脚乱,难以将代表政府态度策略的言论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从而错失正确引导舆论的良机。
可以说,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媒体的能力,是新时期提高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措施。
(三)部分领导干部对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够重视。
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政府公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政府塑造形象、提升公信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贯彻落实的效果如何,与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
但在应对突发事件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都能有效地落实这种制度,有为数不少的领导干部对该制度不加以重视,甚至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对突发事件常常采取“隐瞒不报”或“小事化了”的态度,企图蒙混过关。
这不仅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甚至有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恶化。
实践证明,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各级领导干部不应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而应该想方设法地有效利用媒体,加强信息的发布管理,通过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事态进程,提供全面的采访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为受众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从而控制小道消息的蔓延,保持社会稳定。
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途径提高领导干部运用媒体的能力,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顺利度过危机时期,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多方面加以努力。
(一)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应对媒体的能力。
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媒体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紧迫的形势下,本着谨慎的态度,不能“说错话、乱说50话”,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都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平时工作中要加强自身学习,强化媒体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明确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程序,了解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原则,掌握应对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研究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
只有在平时多学习勤积累,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得心应手、从容应对。
近年来发生的“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5.12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3.14打砸群体事件”等影响较大、备受关注的事件的有效处置,已成为各级政府学习如何运用媒体化解危机的实战版“教科书”,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其中高效利用媒体处置突发事件的宝贵经验,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尤其是应对媒体能力的专业培训。
相关部门要根据各级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行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学习培训,在领导干部中普及媒介理论知识,并通过训练提高他们应对媒体的技巧。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可以开展有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短期培训,也可以结合地方实际编写科学、实用的教材,下发到各级领导干部手中使其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灵活有效地拓宽培训渠道,如开办专题讲座、模拟记者招待会、聘请资深媒体工作者进行辅导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与媒体交往协作的能力。
(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媒体活动,在常态采访中积累经验,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应对准备。
突发事件通常引发大众的强烈关注,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向大众通报相关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猜测和大范围的恐慌。
领导干部应主动与媒体沟通,积极向媒体借力,通过有效的媒体公关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较为突然,领导干部难以有较多时间进行采访准备,这就需要其在平时的常态采访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突发事件发生后被采访时的慌乱和无序。
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充分认识媒体作为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巧妙运用传播技巧的能力,从而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从容应对,使事件得到圆满的解决。
(四)领导干部需明确政府和媒体的角色定位。
面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应淡化官员意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以高效务实的态度利用媒体及时向大众传播“第一线”情况。
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对相关领导干部的采访是有效引导大众舆论的重要手段。
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政府的代言人,代表政府向大众公开官方的决策和行动步骤。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抛开官腔,运用简洁、清晰、准确的新闻语言代表政府进行表态,为大众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事件进展情况,利用媒体消除负面影响,为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解决大众最关心的问题。
(五)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自治区、直辖市)三个层次的发言人制度,但在地级市、县等层级的落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