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推进课程设计-螺旋桨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轮船螺旋桨叶片课程设计

轮船螺旋桨叶片课程设计

轮船螺旋桨叶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轮船螺旋桨叶片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轮船螺旋桨叶片的几何形状、叶片数量与推进效率之间的关系;3. 学生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基本原理,解释轮船螺旋桨叶片设计中的相关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纸分析轮船螺旋桨叶片的设计要素,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绘制出符合一定推进要求的螺旋桨叶片草图;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计算和物理原理,对螺旋桨叶片的推进效果进行初步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工程和流体力学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3. 强化学生对科技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提高其学以致用的实践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技领域,结合物理、数学和工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轮船螺旋桨叶片的基本结构:介绍螺旋桨的组成部分,包括桨毂、叶片、叶根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分析各部分的作用和联系。

2. 螺旋桨叶片的工作原理:讲解螺旋桨在水中推进的物理原理,如流体力学中的升力、阻力、扭矩等概念,结合教材内容,阐述叶片形状与推进效率的关系。

3. 螺旋桨叶片的设计要素:分析叶片的几何参数,如叶形、叶径、叶距等,以及这些参数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进行实例讲解。

4. 螺旋桨叶片的推进效果分析:介绍数学和物理方法在螺旋桨叶片推进效果分析中的应用,如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初步分析。

船舶螺旋桨课程设计说明书

船舶螺旋桨课程设计说明书

船用螺旋桨课程设计说明书“信海11号”1、船体主要参数设计水线长 m L WL 36.70= 垂线 间长 m L PP 40.68= 型 宽 m B 80.15= 型 深 m D 80.4= 设计 吃水 m d 40.3= 桨轴中心高 m Z P 3.1= 排 水 量 t 2510=∆本船由七零八所水池船模阻力试验所得船体有效功率曲线数据如表1-1所示:表1-1 模型试验提供的有效功率数据航速(节) 11 12 13 14 15d=3.4mEHP3.4m (Kw) 457.1 634.8 890.0 1255.01766.1 1.15EHP 3.4 525.7 730.0 1023.5 1443.2 2031.4 d=3.5mEHP 3.5m (Kw) 466.9 652.4 917.6 1303.61824.7 1.15EHP 3.5 536.9 705.3 1055.2 1499.12098.42、主机参数型号 8230zc 二台 额定功率 ()hp KW P S 14691080= 额定转速 mim r N 300= 减速比 5.2=i 传送效率 95.0=S η3、推进因子的决定伴流分数 165.0=w 推力减额 165.0=t 船身效率 0.111=--=wtH η 相对旋转效率 0.1=R η 4、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采用MAU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螺旋桨敞水收到的马力:()hp ...P RS D 2175.1186 019508501469 85.01469=⨯⨯⨯=⨯⨯=ηη根据MAU4-40、MAU4-55、MAU4-70的δ-P B 图谱列表1-2计算.表1-2 按δ-P B 图谱设计的计算表项 目 单 位数 值螺旋桨敞水收到的马力 1186.2175螺旋桨转速 300假定航速 11 12 13 14 15 9.185 10.020 10.855 11.690 12.525 40.412 32.511 26.615 22.114 18.6116.357 5.702 5.159 4.703 4.314 MAU4-4072.50 67.62 60.27 55.39 51.73 0.61 0.65 0.69 0.72 0.760.56 0.59 0.60 0.63 0.64 670.32 702.42 733.56 762.57 787.19 MAU4-5575.84 67.31 59.93 55.46 50.270.72 0.74 0.79 0.81 0.85 0.57 0.59 0.62 0.64 0.67 659.87 690.74 725.25 745.58 773.69 MAU4-70 73.80 66.92 63.01 51.89 49.13 0.72 0.75 0.77 0.83 0.89 0.54 0.55 0.56 0.59 0.62 622.40645.64671.61698.86720.10knhpminr kn N V ()V w V A -=1PB 5.25.0A DP V NP B =D P hp hp hpδ0ηD P 0ηηH D TE P P =δ0ηD P 0ηηH D TE P P =D P δ0η0ηηH D TE P P =图1-1 MAU5叶桨图谱设计计算结果从()V f P TE -曲线与船体满载有效马力曲线之交点,可获得不同盘面比所对应的设计航速及螺旋桨最佳要素0/η及、D D P 如表1-3所示。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螺旋桨图谱设计计算说明书“XX号”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生姓名班级船舶班学号组员指导教师目录一、前言1二、船体主要参数1三、主机主要参数1四、推进因子1五、阻力计算2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2七、空泡校核4八、强度校核5九、螺距修正7十、重量及惯性矩计算7十一、敞水性征曲线的确定9十二、系柱特性计算10十三、航行特性计算11十四、螺旋桨计算总结13十五、桨毂形状及尺寸计算13十六、螺旋桨总图(见附页)14十七、设计总结及体会14十八、设计参考书15一、前言本船阻力委托XX研究所进行船模拖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阻力曲线。

实验时对吃水情况来进行。

虽然在船舶试验过程中将本船附体部分(舵、轴支架、舭龙骨等)也装在试验模型上,但考虑本船建造的表面粗糙度及螺旋桨等影响在换算本船阻力时再相应增加15%。

本船主机最大持续功率额定转速750转/分,考虑本船主机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后主机功率折损。

在船速计算中按来考虑。

螺旋桨转速为300转/分。

二、船体主要参数表1船体主要参数水线长70.36m垂线间长68.40m型宽B15.80m型深H4.8m设计吃水d3.40m浆轴中心高1.30m排水量2510t本船的=3.292;=1.41;=4.329;=4.647三、主机主要参数型号:8230ZC二台额定功率:=1080kw(1469hp)额定转速:750r/min减速比:2.5传送效率:=0.95四、推进因子伴流分数;推力减额t=0.165船身效率;相对旋转效率五、阻力计算本船曾在七零八所水池进行船模阻力试验,表中数值为吃水3.4m时船的阻力试验结果。

表2模型试验提供的有效功率数据航速(节)1112131415d=3.4mEHP3.4(kw)457.1634.8890.01255.01766.11.15EPH3.4525.7730.01023.51443.22031.4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采用MAU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船舶原理》推进部分 课程设计指导书

《船舶原理》推进部分 课程设计指导书

《船舶原理》“推进”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1、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螺旋桨终结设计所需要的条件(数据),应用系列螺旋桨图谱或敞水曲线进行设计的方法,以及一份完整的螺旋桨设计书(报告)所应该包含的内容。

2、鼓励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及绘图。

例如,可以根据本指导书所附第七节的方法和数据,编制敞水曲线的计算程序(以至包含完整或部分功能的设计程序);应用EXCEL等软件制作型值表及设计书中的插图等;应用AutoCAD 等软件绘制螺旋桨总图;等等。

注意:自编程序必须出示源代码(不必上交),可以经老师同意多人合作(人数视程序复杂程度而定)。

3、设计书(报告)必须提供电子版(WORD文档或PDF文档)。

可以手工绘制螺旋桨总图(不影响成绩);如果采用AutoCAD绘制,则必须提供擦除辅助线前后的电子文件各一份。

4、设计条件参照《设计任务书》。

设计步骤参照本指导书所附第六节。

可选择B系列或AU/MAU系列进行设计。

如果选择使用敞水曲线(而不是图谱)进行设计,应列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空泡按柏利尔(Burill)限界线的商船上限线校核(参照教材或《设计任务书》)。

强度校核按规范法或分析计算法。

桨毂形状及尺寸按本指导书所附第八节方法(第175~176页)设计。

5、必须独立完成设计。

如发现抄袭设计结果、设计书(包括其中部分内容),或借用他人程序、电子图表等,将取消所涉及各方的本项作业成绩,并酌情扣除平时成绩。

6、必须按时提交课程设计,包括任务书、图纸及电子文档。

程序可在调试完成后由老师查看源代码及实例运行。

规定完成日期之后,不再接受作业提交。

附:《船舶推进》(王国强、盛振邦编著,上海交大1995年版)第六、七、八节,PDF文档下载自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网站。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

重庆交通大学航海学院螺旋桨图谱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螺旋桨图谱设计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班级:二班学号:631118020211 学生姓名:何瑞峰指导教师:赵藤日期:2014.6.12目录1.船体主要参数。

32.主机参数。

43.推进因子的决定。

44.可以达到的最大航速的计算。

45.空泡校核。

76.强度校核。

107.螺距修正。

128.重量及惯性矩计算。

139.敞水性征曲线之确定。

1410.系柱特性计算。

1511.航行特性计算。

1512.螺旋桨计算总结。

1813.螺旋桨制图(见附页)。

1814.课程总结。

191.船体主要参数水线长wl L70.36 mL68.40 m垂线间长pp型宽 B 15.80 m型深 D 4.80 m设计吃水 d 3.50 m桨轴中心高z 1.30 mp排水量Δ2510 t本船的D B=3.292; d D=1.412; B L pp=4.329 ; d B=4.647本船在708所水池进行船模阻力试验,吃水3.5m时船的阻力试验结果。

即有效功率曲线数据如表1-1所示。

表1-1 模型试验提供的有效功率曲线数据2.主机主要参数型 号 8230ZC 二台 额定功率 s P =1080kw (1469hp) 额定转速 N=750r/min 减速比 2.5 传送效率 s η=0.953.推进因子伴流分数 ω=0.165; 推力减额 t=0.165 船身效率 H η=1; 相对旋转效率 R η =14.可以达到的最大航速的计算采用MAU 型叶数为4叶螺旋桨的图谱进行计算。

采用功率储备15%轴系效率。

轴系桨敞水收到的马力:R S D P ηη⨯⨯=85.01469)(22.1186195.085.01469hp =⨯⨯⨯= 计算图表的、、根据2-1704554404δ----Bp MAU MAU MAU表1-2按δ-B图谱设计的计算表p根据表1-2中的计算结果可绘制TE P 、δ、D P /、及o η对V 的曲线,如图1-1所示。

螺旋桨课程设计任务书

螺旋桨课程设计任务书

1.船舶主要参数1)原始给定船舶数据船型:远洋散装货船,球鼻艏、球艉、单桨、半悬舵。

总长195.0 m设计水线长190.0 m垂线间长185.0 m型宽28.4 m型深15.8 m设计吃水11.0 m设计排水量48755t型排水体积347423 m方形系数0.821棱形系数0.8252)船舶有效马力曲线船体船舶的有效马力曲线是表征船体阻力特性的曲线一可通过近似估算或船模阻力试验来确定,对应于不同装载情况将有不同的有效马力曲线,一般有满载和压载之分。

此外考虑到由于风浪或污底等情况,则尚需增加一定百分数(20%左右)的有效马力裕度,通过下表可绘制附图二中的P E曲线。

2.主机与螺旋桨参数主机型号6RLB66 主机发出功率额定转速螺旋桨型号MAU 叶数4桨数旋向型柴油机1台P s 11100 hpn 124 r / min型叶单桨右旋螺旋桨材料ZQAL12-8-3-2(K=1.2)材料桨轴距基线高度 3.6 m 3. 设计工况、参数设计功率设计转速螺旋桨直径4. 推进因子的确定伴流分数推力减额分数螺旋桨直径轴系传送效率船身效率5. 可以达到的最大航速设计海水密度:船后螺旋桨敞水受到马力7.4 g / cm3按满载工况设计,P 0.85P sn 124 r / minD 5.6mw 0.36 t0.216D 5.6m0.981 t 1 0.2161.2251 w 1 0.362 4104.63 kgf s /m(取R 1.0):P D 0 P S 0.85 S R 11100 0.85 0.98 1.0hp 9246.3hpQ 75P D02 n75 9246.353431.721kgf m124 J2 3.14 -60螺旋桨转速:n 124 r min 2.067 r s 螺旋桨产生的扭矩螺旋桨转矩系数:KQ 0.0217以MAU4-40 MAU4-55 MAU4-70的敞水性征曲线进行设计一插值计算:其中:P TE P D00 H,见教材P264附录图一MAU4-40敞水性征图谱,由J、P/D 可查得K T、10K Q和n 0 o表一敞水图谱设计表其中:P TE P DO0 H见教材P264附录图一MAU4-40敞水性征图谱,由J、P/D可查得K T、10K Q和n 0由表一可绘制如教材P119图8-9所示,以V为横坐标,以P E、P/D、o和P TE为纵坐标绘制图谱设计的计算曲线,图中曲线P E和曲线P TE的交点即为所求的螺旋桨,将该交点平行纵轴与图中各取线的交点列于下表中。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案例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案例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船舶推进的基本原理、各类推进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推进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船舶推进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船舶行业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船舶推进的基本原理、船舶推进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推进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船舶推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章:船舶推进的基本原理1.1 船舶推进系统的组成1.2 推进力产生的原理2.第二章:船舶推进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1 螺旋桨推进器2.2 喷水式推进器2.3 电动推进器3.第三章:推进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3.1 推进效率3.2 推进功率3.3 航行速度4.第四章:船舶推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4.1 推进系统的设计原则4.2 推进系统的优化方法4.3 推进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船舶推进的基本原理、推进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推进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和分析设计方法。

3.实验法:学生进行船舶推进系统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船舶推进技术》2.参考书:各类船舶推进技术的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船舶推进系统的动画演示、实际操作视频等4.实验设备:船舶推进系统模型、实验仪器等教学资源应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程度。

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报告

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报告

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题目:航速:15.06kn 排水量:22311t院(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目录一、通过给定排水量和航速估算有效马力和阻力 (2)1.根据海军部系数法参照母型船得到各载况下的有效功率 (2) 2.阻力的估算 (2)二、螺旋桨初步设计 (2)三、螺旋桨终结设计 (3)1.船体主要参数 (3)2.主机参数 (3)3.推进因子的决定 (4)4.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4)5.空泡校核 (5)6.强度校核 (7)7.螺距修正 (8)8.重量及惯性矩计算 (9)9.敞水性征曲线之确定 (9)10.系柱特性计算 (10)11.航行特性计算 (10)12.螺旋桨设计总结 (12)0B一、通过给定排水量和航速估算有效马力和阻力3B1.根据海军部系数法参照母型船得到各载况下的有效功率母型船设计船设计船排水量22311t ,要求航速15.06kn ;母型船排水量20800t ,15.48kn 。

从换算数据中读出设计船满载有效功率为P E =4809.12hp 。

4B2.阻力的估算船身总阻力=??==514.006.154809.127575vP R Et 46594.94 kgf1B二、螺旋桨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确定最佳转速初步设计确定最佳转速的计算表将表格内结果绘制成如下页所示曲线,求得最佳转速约为147.68r/min ,最后根据主机确定的转速为148 r/min。

确定转速的计算结果2B三、螺旋桨终结设计5B1.船体主要参数船型:单桨、球首、球尾、流线型挂舵、中机型多用途远洋货船。

根据母型船参数,通过海军部系数法换算得到设计船主要参数如下:设计水线长 LWL=180.40 m垂线间长 LPP=175.14 m 型宽 B=27.27 m型深 H=15.64 m设计吃水 T=11.13 m方形系数 CB=0.7253 排水量Δ=40725 t桨轴中心距基线 ZP=3.69 m6B2.主机参数7B3.推进因子的决定根据泰洛公式估算半流分数(ω=0.5C b -0.05)ω=0.3126由于推理减额分数尺度作用很小,取值与母型船相同t =0.21 取相对旋转效率ηR =1.0 船身效率ηH =(1-t)/(1-w)=1.1494 8B4.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采用MAU 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

螺旋桨图谱设计计算说明书“信海11号”`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生姓名李金檑班级船舶1403班学号 0315组员李金檑、刘敬指导教师赵藤·目录一、前言 (1)二、船体主要参数 (1)三、主机主要参数 (1)四、推进因子 (1)五、阻力计算 (2)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2)七、空泡校核 (4)八、强度校核 (5)九、螺距修正 (7)十、重量及惯性矩计算 (7)十一、敞水性征曲线的确定 (9)十二、系柱特性计算 (10)十三、航行特性计算 (11)十四、螺旋桨计算总结 (13)十五、桨毂形状及尺寸计算 (13)十六、螺旋桨总图(见附页) (14)十七、设计总结及体会 (14)十八、设计参考书 (15)一、前言本船阻力委托七零八研究所五室进行船模拖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阻力曲线。

实验时对 3.4m d =吃水情况来进行。

虽然在船舶试验过程中将本船附体部分(舵、轴支架、舭龙骨等)也装在试验模型上,但考虑本船建造的表面粗糙度及螺旋桨等影响在换算本船阻力时再相应增加15%。

本船主机最大持续功率kw 10802⨯额定转速750转/分,考虑本船主机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后主机功率折损。

在船速计算中按%8510802⨯⨯kw 来考虑。

螺旋桨转速为300转/分。

二、船体主要参数表1 船体主要参数本船的H B =; d H =; B L pp =; dB=三、主机主要参数型 号:8230ZC 二台 额定功率:s P =1080kw(1469hp) 额定转速:750r/min 减速比: 传送效率:M η=四、推进因子伴流分数 0.165=ω; 推力减额 t= 船身效率 1=H η; 相对旋转效率 1=R η五、阻力计算本船曾在七零八所水池进行船模阻力试验,表中数值为吃水时船的阻力试验结果。

表2 模型试验提供的有效功率数据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采用MAU 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取功率储备15%,轴系效率:M η=螺旋桨敞水收到马力:()hp P D 1186.21810.950.851469=⨯⨯⨯= 根据MAU4-40,MAU-55,MAU4-70的δ-P B 图谱列表计算表3 按δ-P B 图谱设计的计算表根据上图中的计算结果可绘制TE P 、δ、D P 及0η对V 的曲线,如下图。

船舶推进_螺旋桨图谱设计

船舶推进_螺旋桨图谱设计

D
=1
.2
1.0
0. 8
1.0
1.0
0.8
1.2
0.8 0.7 0.6 0.4 0.3 0.5
P /D
0.6
=0
.4
P /D
0.4
0.2 0.1
0
0.2
0.4
0.6
0.8
1.0
1.2
1.4
0
J
14
η0
=1 .2
0.8
0.6
8.2 B-δ型设计图谱及其应用
Q KQ ρ n 2 D5
D VA / nJ
功率系数BP
(收到马力系数)
NP V
0.5 D 2.5 A
BP 33.30
0.5 KQ
J 2.5
直径系数δ
ND 30.86 δ VA J
16
8.2 B-δ型设计图谱及其应用
ND 30.86 δ VA J
0.5 0.5 KQ NPD BP 33.30 2.5 2.5 VA J
M HP 147k W 200hp
PD 0 M H P S R 2 0 0 0 . 9 6 0 . 9 8 1 8 8 . 1 6 ( h p )
11
第8章 螺旋桨图谱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8.1 螺旋桨的设计问题及设计方法 8.2 B-δ型设计图谱及其应用
8.3 设计螺旋桨时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8.4 船体-螺旋桨-主机的匹配问题 8.5 螺旋桨图谱设计举例
8.6 螺旋桨制图
12
8.2 B-δ型设计图谱及其应用
8.2 B-δ型设计图谱及其应用
在进行螺旋桨设计时,必需针对船舶的特点和要求

螺旋桨课程设计任务书

螺旋桨课程设计任务书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任务书“信海11号”1.前言本船阻力委托七零八研究所五室进行船模拖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阻力曲线。

实验时分别对m d 4.3=和m d 5.3=两种吃水情况来进行。

虽然在船舶试验过程中将本船的附体部分(舵、轴支架、舭龙骨等)也装在试验模型上,但考虑本船建造的表面粗糙度及螺旋桨等影响在换算本船阻力时再相应增加15%。

本船主机最大持续功率Kw 10802⨯额定转速为750转/分,考虑本船主机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后主机功率折损。

在船速计算中按%8510802⨯⨯Kw 来考虑。

螺旋桨转速为300转/分。

2.船体主要参数水线长 wl L70.36 m 垂线间长 pp L68.40 m 型宽 B15.80 m 型深 D4.80 m 设计吃水 d3.40 m 桨轴中心高1.30 m 排水量 Δ 2510 t本船的 D B =3.292; d D =1.412; BL pp =4.329 ; d B =4.647 3.主机主要参数型 号 8230ZC 二台额定功率 s P =1080kw (1469hp)额定转速 N=750r/min减速比 2.5传送效率 M η=0.954.推进因子伴流分数 ω=0.165; 推力减额 t=0.165船身效率 ηH =1; 相对旋转效率 ηR =15.阻力计算本船曾在七零八所水池进行船模阻力试验,表中数值为吃水3.4m 和3.5m 时船6.设计任务①船海1班及2班单号按d=3.4m,设计叶数为4叶的MAU型螺旋桨;船海3班及2班双号按d=3.5m,设计叶数为4叶的MAU型螺旋桨。

②完成所设计螺旋桨的设计计算书。

③绘制螺旋桨工作总图(2#图纸)。

④撰写设计总结。

⑤所有设计文件应具备电子文挡和纸质文挡各一份,纸质文挡应按封面、目录、计算书、工作总图、设计总结顺序装订成册。

⑥设计时间为1周,所有设计文件必须在16周星期五下午5点前交到指导教师处。

7.设计参考书①《船舶原理》盛振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② MAU型螺旋桨系列图谱人民交通出版社③《船舶推进》胡志安人民交通出版社8.纪律要求设计期间,所有同学应按正常的上下课时间进行作息,不得无故缺席。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任务书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任务书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任务书已知某远洋散装货船为球艏、球艉、单桨、半悬舵,船体主要参数为:总长195.0米,设计水线长190.0米,垂线间长185.0米,型宽28.4米,型深15.8米,设计吃水11.0米,设计排水量48755吨,型排水体积47423立方米,方型系数0.821,棱型系数0.825。

主机为6RLB66型柴油机1台,最大持续功率Pmax=11100马力,额定转速124转/分。

采用MAU 型4叶单桨推进,螺旋桨材料为ZQAL12-8-3-2(K=1.2),重度7.4克/立方厘米,桨轴距基线高度3.6米。

试设计一只右旋桨,设计功率P=0.85Pmax ,设计转速124转/分,螺旋桨直径D=5.6米。

伴流分数w=0.36,推力减额分数t=0.216,轴系效率ηS =0.98。

按满载工况设计。

船体有效马力曲线:航速(节) 12.0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压载(马力) 2500 3200 3610 4100 4650 5350 6240 7320 满载(马力) 3362 4263 4773 5313 5882 6573 7478 8898 120%超满载(马力)403451155727637670587887897310677设计要求: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最大航速设计、空泡校核、 强度校核、系柱推力计算、航行特性计算,螺旋桨重量及 惯性矩计算等。

2)绘制螺旋桨总图一张(用1号图纸,缩尺比1:10)。

0.350.400.450.500.550.600.130.140.150.160.170.180.190.20τc =(T /A P )/(0.5ρV20.7R)σ0.7R =p 0/(0.5ρV20.7R)附:柏利尔空泡限界线图。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8154L远洋渔船螺旋桨设计书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8154L远洋渔船螺旋桨设计书

船舶推进课程设计8154L远洋渔船螺旋桨设计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船舶推进螺旋桨设计书8154L远洋渔船螺旋桨设计书指导老师:xxx专业班级:xxx学生姓名:xxx学号:xxx邮箱:xxx完成日期:2013/4/188154L远洋渔船螺旋桨设计目录1.船型 (2)2.主机参数 (3)3.推进因子的确定 (3)4.桨叶数Z的选取 (3)5.AE/A0的估算 (3)6.桨型的选取说明 (4)7.根据估算的AE/A0选取2~3张图谱 (4)8.列表按所选图谱(考虑功率储备)进行终结设计 (4)9.空泡校核 (5)10.计算与绘制螺旋桨无因次敞水性征曲线 (7)11. 船舶系泊状态螺旋桨计算 (7)12.桨叶强度校核 (8)13.桨叶轮廓及各半径切面的型值计算 (8)14.桨毂设计 (9)15.螺旋桨总图绘制 (10)16.螺旋桨重量及转动惯量计算 (10)17.螺旋桨设计总结 (11)18.课程设计总结 (11)1 / 138154L远洋渔船螺旋桨设计8154L远洋渔船螺旋桨设计书1. 船型单桨单舵,前倾首柱,巡洋舰尾,柴油机驱动,尾机型远洋渔船。

艾亚法有效功率估算表:(按《船舶原理(上)》P285实例计算)(可以自主选定一种合适的估算方法,例如泰勒法。

)2 / 138154L远洋渔船螺旋桨设计2.主机参数3.推进因子的确定(1)伴流分数w 本船为单桨渔船,故使用汉克歇尔公式估算w=0.77×CP-0.28=0.77×0.569-0.28=0.158 (2)推力减额分数t 本船为单桨渔船,使用汉克歇尔公式t=0.77×CP-0.30=0.77×0.569-0.30=0.138 R =1 (3)相对旋转效率:近似地取为η(4)船身效率ηH =1-t=(1-0.158)/(1-0.138)=0.98 1-w4.桨叶数Z的选取根据一般情况,单桨船多用四叶,加之四叶图谱资料较为详尽、方便查找,故选用四叶。

螺旋桨的课程设计

螺旋桨的课程设计

螺旋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螺旋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 学生掌握螺旋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与飞行器性能的关系;3. 学生了解螺旋桨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螺旋桨的优缺点,并针对不同飞行器选择合适的螺旋桨;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螺旋桨模型;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航空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勇于尝试、积极探索。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航空知识科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螺旋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航空兴趣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螺旋桨的基本概念:介绍螺旋桨的定义、作用及其在飞行器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二章“飞行器的基本构造”,第三节“推进装置”。

2. 螺旋桨的分类与构造:讲解不同类型的螺旋桨及其构造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飞行器的基本构造”,第三节“推进装置”。

3.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阐述螺旋桨的工作原理及其对飞行器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飞行器的基本构造”,第三节“推进装置”。

4. 螺旋桨的选择与应用:分析不同飞行器对螺旋桨的需求,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螺旋桨;- 教材章节:第三章“飞行器的设计与制作”,第一节“飞行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5. 螺旋桨模型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螺旋桨模型;- 教材章节:第三章“飞行器的设计与制作”,第二节“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

6. 螺旋桨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介绍螺旋桨在航空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四章“航空领域的发展”,第二节“飞行器推进技术的发展”。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

螺旋桨设计说明书

螺旋桨图谱设计计算说明书“信海11号”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生姓名李金檑班级船舶1403班学号 631418020315组员李金檑、刘敬指导教师赵藤目录一、前言 (1)二、船体主要参数 (1)三、主机主要参数 (1)四、推进因子 (1)五、阻力计算 (2)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2)七、空泡校核 (4)八、强度校核 (5)九、螺距修正 (7)十、重量及惯性矩计算 (7)十一、敞水性征曲线的确定 (9)十二、系柱特性计算 (10)十三、航行特性计算 (11)十四、螺旋桨计算总结 (12)十五、桨毂形状及尺寸计算 (13)十六、螺旋桨总图(见附页) (14)十七、设计总结及体会 (14)十八、设计参考书 (14)一、前言本船阻力委托七零八研究所五室进行船模拖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阻力曲线。

实验时对 3.4m d =吃水情况来进行。

虽然在船舶试验过程中将本船附体部分(舵、轴支架、舭龙骨等)也装在试验模型上,但考虑本船建造的表面粗糙度及螺旋桨等影响在换算本船阻力时再相应增加15%。

本船主机最大持续功率kw 10802⨯额定转速750转/分,考虑本船主机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后主机功率折损。

在船速计算中按%8510802⨯⨯kw 来考虑。

螺旋桨转速为300转/分。

二、船体主要参数表1 船体主要参数本船的H B =3.292; d H =1.41; B L pp =4.329; dB=4.647三、主机主要参数型 号:8230ZC 二台 额定功率:s P =1080kw(1469hp) 额定转速:750r/min 减速比:2.5 传送效率:M η=0.95四、推进因子伴流分数 0.165=ω; 推力减额 t=0.165 船身效率 1=H η; 相对旋转效率 1=R η五、阻力计算本船曾在七零八所水池进行船模阻力试验,表中数值为吃水3.4m 时船的阻力试验结果。

表2 模型试验提供的有效功率数据六、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采用MAU 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船舶推进第3章螺旋桨基础理论

船舶推进第3章螺旋桨基础理论

*
船舶推进第三章 螺旋桨基础理论
由于自由涡的存在,在空间产生一个诱导速度场。在机冀后缘处,诱导速度垂直于运动方向,故也称下洗速度。
*
船舶推进第三章 螺旋桨基础理论
考虑了尾涡的诱导速度后,我们可以将有限翼展的机翼微段近似地看作二元机冀的一段,如果已知在y处的环量,从茹柯夫斯基升力公式可知,dy段机翼所受的升力dL垂直于来流VR,其大小为:
在盘面远后方和紧靠盘面处应用伯努力方程 盘面前后的压力差就形成了推力:
*
4、推力的另一种表达式:
船舶推进第二章 螺旋桨几何特征 轴向诱导速度越大,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也越大。
*
船舶推进第二章 螺旋桨几何特征
理想推进器的效率
推进器工作时,单位时间内尾流所取得的能量为:
推进器在静水中航行时产生推力,则其有效功率为: 推进器的效率等于有效功率与消耗功率的比值
诱导速度 推进器一般都是依靠拨水向后来产生推力的,而水流受到推进器的作用获得与推力方向相反的附加速度,通常称为诱导速度。显然推进器的作用力与所形成的水流情况密切有关。
*
二、理想推进器理论的基本假定
推进器为一轴向尺寸趋于零、水可自由通过的盘,此盘可以拨水向后,称为鼓动盘。 船舶推进第二章 螺旋桨几何特征
水为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 注意:对于螺旋桨而言,其水流断面为盘面;对明轮而言,其水流断面为浆板的浸水板面。
水流速度和压力在盘面上均匀分布。
*
三、理想推进器的力学模型
船舶推进第二章 螺旋桨几何特征
*
四、理想推进器的推力
单位时间内通过推进器盘面的流体质量: 船舶推进第二章 螺旋桨几何特征
自流管远前方AA1断面流入的动量: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船舶原理推进部分

船舶原理推进部分

船舶原理推进部分螺旋桨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系部:工程机械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2011年5月28日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船舶原理推进部分螺旋桨课程设计系(部) 工程机械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5 月27 日至6 月 3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年月日一、设计内容及要求螺旋桨设计是整个船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船舶线型初步设计完成后,通过有效马力的估算或船模阻力试验,得出该船的有效马力曲线;在此基础上,要求设计一个效率最佳的螺旋桨,既能达到预定的航速,又能使消耗的主机马力小;或当主机已选定,要求设计一个在给定主机条件下使船舶能达到最高航速的螺旋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同学们应加深理解螺旋桨的各部分形状结构及掌握技术参数,并根据要求绘制工艺总图。

船型:单机、单桨、单底、单舵、钢质尾机型柴油机拖网渔船。

总长:L OA = 58.0 m设计水线长:L WL = 51.0 m垂线间长:L PP = 50.0 m型宽:B = 9.00 m型深: D = 4.0 m设计吃水:d = 3.60 m设计排水量:Δ =1096 t型排水体积:▽=1070 m3方形系数:C B = 0.658棱形系数:C P = 0.692螺旋桨数: 12、主机与螺旋桨参数型号:6M28BT型柴油机1台最大持续功率P s:1400hp转速:390r/min螺旋桨型式:MAU系列螺旋桨叶数:四叶螺旋桨材料:ZQAL 12-8-3-2 (K=1.2)材料重度:7.4g/m3螺旋桨构造型式:整体式桨轴中心距基线:Z P =1.3m旋向右旋3、设计工况设计功率:0.85P max 船体有效马力曲线如下:航速V(kn)1213141516满载Pe (hp)331 404 511 656 822 1.2 Pe(hp) 4034916197939921. 确定推进因子据型船资料选取伴流分数 ω=0.25 按经验公式决定推力减额数据 t =0.23 取相对旋转效率 R η = 1.0船身效率 11H twη-==- 1.268 2. 可以达到的最大航速计算 采用MAU 4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