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错题整理
化学120个中考易错题及详细解析
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5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其质子数也一定等于其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原子中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数
但离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
53.向盛有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21.没有酸参加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物一定要均能溶于水,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才 可以发生。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注意:无酸需可溶。没有酸参加的复分解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均能溶于水。即碱和盐、盐和 盐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反应物都必须可溶于水。氢氧化镁(不溶)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但不能与 氯化铜溶液反应。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药液因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药效降低,而铁质容器也会被腐蚀损坏。
20.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的过程,且三种微粒个 数一定相等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个数相等,这可让我们快速配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6.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47.合金一般比纯金属硬度大、抗腐蚀能力强,密度小。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48.向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试管内温度升高,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判断 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无法证明中和反应放热。所以应把固体改为溶液。
34. 可用水区分氢氧化钠、硝酸铵和氯化钠三种白色固体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改变。
经典资料共享:化学30道易错题
例题1、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物质量浓度是( )mol/LA 0.15B 0.225C 0.35D 0.45[错误解答]根据反应: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题⽬中给出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参与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因此答案为A。
[错误原因]忽略了酸溶液中硝酸根不能存在。
[正确解答]根据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3 8 2 30.03 mol 0.06 mol 0.04 mol XX=3*0.6/8=0.0225mol因此,铜离⼦浓度为0.225 mol /L,选B。
例题2、将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后,共收集到⽓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错误解答]由于硝酸为浓硝酸,因此铜与浓硝酸发⽣如下的反应: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反应中得到的⽓体为NO2。
根据⽅程式中铜与硝酸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推知硝酸的物质的量为4*(38.4*10-3/64)=2.4*10-3mol,选D[错误原因]没有考虑到硝酸浓度的变化⽽引起⽓体产物的变化。
[正确解答]根据题意,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随反应的进⾏,硝酸的浓度发⽣变化。
由于硝酸的浓度会发⽣变化,因此⽆法直接确定反应产物是NO2还是NO2与NO组成的混合物。
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反应中,硝酸转化为硝酸铜、氮氧化物(其实根据电⼦得失守恒可以可以推知⽓体为NO2与NO组成的混合物)。
大学化学易错题150道附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易错题150道附参考答案
本文档为一份大学化学易错题目集,共包括150道题目。
下面
将提供每道题目的参考答案。
1. 问题: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速度,通
常用物质消失或生成的速度来表示。
2. 问题:化学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参考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触媒等因素的影响。
3. 问题:什么是化学平衡?
参考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
一定比例,反应速度正好相等的状态。
4. 问题:化学平衡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化学平衡的特征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且正好相等。
5. 问题:什么是酸碱指示剂?
参考答案: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化学物质,能根据环境酸碱性的变化,在不同pH值下显示不同颜色。
(接下来的题目以此类推,详细列出150道易错题目及其对应的参考答案。
)
以上为大学化学易错题150道及参考答案的文档内容。
*请注意:文档中的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之用,具体题目解答可能会因不同情况而有所变化,请以教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为准。
*。
化学错题本整理范例初三
化学错题本整理范例初三一、题目将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进行分类:空气、氧气、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糖水。
1. 错误答案混合物:空气、二氧化碳;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糖水;单质:水;化合物:氧气、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氧化物:高锰酸钾。
2. 错误分析我这错得可有点乱套了呢。
首先把二氧化碳当成混合物就大错特错啦,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然后把水当成单质也是晕头转向啦,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
把氧气当成化合物也是没搞清楚概念,氧气就只有氧元素一种元素,是单质。
还有啊,把高锰酸钾当成氧化物简直是糊涂,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高锰酸钾有三种元素呢。
至于把糖水当成纯净物,这是忽略了糖水里有糖和水两种物质,是混合物。
3. 正确答案混合物:空气、糖水;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单质:氧气;化合物:水、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氧化物:水、二氧化碳。
4. 知识点总结混合物就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像空气里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糖水有糖和水。
纯净物就只有一种物质。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氧气只有氧元素。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水是氢和氧元素组成的。
氧化物是化合物里特殊的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像水和二氧化碳。
这几个概念一定要分清楚,不能再像这次一样稀里糊涂的啦。
二、题目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1. 错误答案2H_2O = 2H_2↑+ O_2↑(这个反应条件是通电,不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2KMnO_4=K_2MnO_4+MnO_2+O_2↑(这个方程式少写了反应条件加热);CaCO_3+HCl = CaCl_2+H_2O+CO_2↑(这个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不是制取氧气的)2. 错误分析我这是完全没走心啊。
第一个反应是电解水制氧气,在实验室里咱不用这个方法制取氧气,而且还张冠李戴地写在这里。
初三化学错题集
初三化学错题50例1、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解析:错选A、B。
A选项错因,对烟雾认识不充分。
红磷燃烧产生的是白色的烟(固体五氧化二磷),烟是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
B本实验是在空气中点燃物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大部分是N2,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1/5,可以看出N2难溶于水。
答案:C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错选C。
对溶解度不理解(溶解度是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性)可以理解成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物质的多少,温度升高溶解度不一定增大,如熟石灰(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D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解析:用该装置给病人输氧时,要分清氧气从哪个管进入集气瓶,从哪个管出去。
a导管应该连接供氧的钢瓶,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的塑料管。
根据气泡的有无及冒泡的速率即可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及氧气输出的速率。
答案:A4、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溶液变色B发光发热C物种减少D体积膨胀解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A溶液变色,如活性炭吸附去色;B发光发热,灯泡通电发光;D体积膨胀,加热时物质体积会膨胀;C物种减少,物质的种类减少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5、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化学错题集
化学错题集1、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
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熟石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生成紫色溶液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剂是氯化钠3、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小明认为溶液不饱和,请对小明的评价做出判断__________。
(3)小龙通过实验对该溶液是否饱和做出了正确判断,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和B.20 mL浓硫酸与80 mL水相混合后得到100 mL稀硫酸C.20 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D.20 mL酒精放入盛有80 mL水的烧杯中,所得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5、为预防禽流感,某同学为养鸡场配制消毒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的氯胺(NH2Cl)消毒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过程均正确),则所配消毒液的浓度()A、无影响B、偏大C、偏小D、无法确定6、实验室中浓硫酸的商标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硫酸化学纯(CP)(500mL)品名硫酸化学式 H2SO4相对分子质量 98密度 1.84g/cm3 质量分数 98%(1)该试剂瓶中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2)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浓硫酸________克?(3)取足量的稀硫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7、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A.稀盐酸和碳酸钠 B.水和生石灰C.锌和稀盐酸 D.水和硝酸铵8、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易拉罐又会鼓起来,查阅资料可知,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请回答:(1)实验室____不能(填写“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CO2气体;(2)写出与易拉罐变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与易拉罐鼓起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验③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错题详情
高二-化学-错题详情
1、当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有铁有铜
D.无铁无铜
【答案】B
【解析】略
【知识点】考点三金属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相互转化
2、浅绿色的Fe (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
B.变为血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为黄色
【答案】D
【解析】略
【知识点】考点三金属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相互转化
3、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没有+3价铁生成的是( )
A.过量的Fe与Cl2加热时发生反应
B.Fe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C.FeCl2溶液中加少量硝酸
D.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答案】B
【解析】略
【知识点】考点三金属及其化合物-铁的化学性质
4、能将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2+的是( )
A.Cu
B.NH3•H2O
C.Cl2
D.KSCN
【答案】A
【解析】略
【知识点】考点三金属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相互转化
5、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最适宜的试剂是( )
A.AlCl3、氨水、稀盐酸
B.Al2O3、氨水、稀盐酸
C.Al、NaOH溶液、稀盐酸。
化学错题锦集
化学错题锦集1.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为了降低氯化铝的熔点,在实际生产中,向氯化铝中添加冰晶石。
(错因:应该电解氧化铝而不就是氯化铝,纯净氧化铝的熔点很高(约2045℃),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加入助熔剂冰晶石(Na3AlF6)在1000℃左右就可以得到熔融体.2.红外光谱、质谱仪、核磁共振、紫外光谱仪与元素分析仪都就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结构的现代仪器。
(错因:元素分析仪就是用来检测C/H/O/N/P/S等非金属,金属也可以检测出来,但就是不能用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只能测定有机物的成分。
)3.雾霾天气首要污染物PM2、5,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气溶胶。
(错因:气溶胶的直径比PM2、5要小,如云、雾、烟都就是气溶胶。
)4.金属汞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然后深埋地下。
(错因:深埋地下会污染水与土壤的,应该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防止挥发,或撒些硫磺,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5.胶状沉淀与颗粒太小的沉淀不能使用抽滤的原因就是快速过滤时沉淀易透过滤纸。
(错因: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纸,沉淀颗粒小的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后,将移液管稍倾斜的放入容器中,且不能与容器内壁相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错因:应该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相接触)7.将水杨酸、乙酸酐与浓硫酸在锥形瓶中混合后,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锥形瓶,为了使阿司匹林完全结晶,需向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并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中。
(错因:阿司匹林在温度低的时候容易结晶析出,所以应该放在冰水浴中)8.木糖醇(C5H12O5)就是一种甜味剂,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糖尿病患者吃了不会使血糖溶度升高。
(错因:木糖醇就是不就是糖类,有甜味的不一定就是糖,糖不一定有甜味。
)9.许多水果与花卉有芳香气味就是因为含有油脂(错因:不就是含有油脂,而就是含有酯类。
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含解析)
初中化学错题集一、选择汇总例1.1 gH 2和10 gO 2在一密闭容器内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A.1 gB.9 gC.11 gD.10 g[常见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1 g H 2和10 gO 2的质量总和为11 g ,选C 。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充分反应与恰好完全反应混淆。
恰好完全反应是指各种反应物都正好用完,没有剩余;充分反应是指某一种物质已经反应完了,化学反应不能继续,而其他参与反应的物质还可能有剩余。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要满足一个确定的质量比,并不是提供的各物质都一定能恰好完全反应,H 2与O 2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8而不是1﹕10。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多种反应物,依据反应物的量求某种生成物的质量时,若提供多种反应物的数据而题目又没有说恰好完全反应时,此类题目往往有陷阱,可能有物质剩余,解题要小心。
解题时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根据消耗完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
本题根据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 gH 2只能和8 gO 2反应,而提供的10 gO 2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还剩余2 gO 2,所以生成水的质量应该为9 g ,正确选项B 。
[变式练习]现有20 gH 2和O 2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内引燃,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还有2 g 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 2 的质量是( )A.2 gB.16gC.18gD.16g 或18g答案D例2.经测定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单质C.不可能是化合物D.不可能是纯净物[常见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单质也一定是纯净物,选A 、B 或AB 。
[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物质,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单质,它就属于混合物(即不是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八年级上册化学错题
八年级上册化学错题一、关于物质的变化。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
B. 酒精挥发。
C. 蜡烛燃烧。
D. 矿石粉碎。
题目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选项A,冰雪融化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选项B,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选项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选项D,矿石粉碎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所以这题答案是C。
二、关于空气的组成。
1.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题目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含量最多。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且化学性质相对活泼些。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含量比氮气少。
所以答案是C。
三、关于氧气的性质。
1.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极易溶于水。
C.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题目解析:选项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物理性质,描述正确。
选项B,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不是极易溶于水,所以该选项描述错误。
选项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固体,描述正确。
选项D,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描述正确。
答案是B。
八年级化学错题整理
八年级化学错题整理一、选择题错题。
1. 题目: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
B. 密度。
C. 可燃性。
D. 溶解性。
答案:C。
题目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是物质能够燃烧的性质,燃烧是化学变化,所以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而颜色、密度、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
D. 取用固体药品时,用药匙或镊子。
答案:D。
题目解析:A选项,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是错误操作;B选项,闻药品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该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C选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沸腾喷出伤人;D选项,取用固体药品时,粉末状用药匙,块状用镊子,这是正确的操作。
二、填空题错题。
1. 题目: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______,氧气占______,稀有气体占_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
答案:78%、21%、0.94%、0.03%、0.03%题目解析:这是对空气成分体积分数的基本考查,需要准确记忆。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2.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答案:(1)红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2)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题目解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是点燃。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条件也是点燃。
在写文字表达式时要准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化学如何整理错题
化学整理错题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将错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2. 对于每个题型,根据错题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分类。
例如,有机化学中可以按照官能团、反应类型等进行分类。
3. 在每个分类下,将错题按照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例如,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可以按照醇、酮、酯等进行整理。
4. 对于每个知识点,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整理。
例如,可以制作一个错题集,将错题和解析写在一起;也可以使用电子文档或者笔记软件进行整理。
5. 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参考书和课堂笔记进行复习和补充知识点。
6. 定期复习整理的错题集,并进行错题的再解答。
可以标记出哪些错题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继续复习。
7. 如果有困惑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进行讨论和解答。
通过以上的整理错题的步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化学错题集
错题集1.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属于化学变化B. 属于物理变化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2..某同学想要称取12.5g的食盐的质量,若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则她应该﹙﹚A.增加食盐B.减少食盐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的两实验。
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2个B.3 个C. 4个D. 5个5. 煮沸过的凉开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这种水中几乎不含有()A. 氧分子B. 氧原子C. 氧元素D. 氧离子6. 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A.高锰酸钾加热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氧化汞加热汞+氧气C.水通电氧气+氢气D.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7. 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且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有人对其观点做了如下修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一切物质”应改为“有的物质”;②“变化”只指“化学变化”而不是其它任何变化;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8.某化合物化学式为H n MO2n已知在该化合物中M的化合价为+6,则n值为()A. 1B. 2C. 3D. 610.将一瓶盛氢气的集气瓶倒放,然后点燃木条,慢慢插入瓶中,然后再慢慢抽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你能预测到的实验现象是()A. 木条在瓶中继续燃烧,瓶口无淡蓝色火焰B. 木条在瓶中继续燃烧,瓶口产生淡蓝色火焰C. 木条在瓶中不能继续燃烧,但抽出来时可以恢复燃烧;瓶口有蓝色火焰D. 条件不足,无法预测实验现象1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九年级化学易错题整理
九年级化学易错题整理一、选择题(1 - 10题)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 B. 酒精挥发。
- C. 蜡烛燃烧。
- D. 矿石粉碎。
- 答案:C。
- 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冰雪融化(水由固态变为液态)、酒精挥发(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矿石粉碎(只是形状改变)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氮气。
- B. 氧气。
- C. 二氧化碳。
- D. 稀有气体。
- 答案:A。
-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稀有气体约为0.94%,所以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木炭。
- B. 铁丝。
- C. 红磷。
- D. 硫粉。
- 答案:C。
- 解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酒精灯。
- B.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 C.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D.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 答案:B。
- 解析: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是正确的操作;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要放在纸上或玻璃器皿中,防止腐蚀托盘;闻药品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要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5.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B. 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 C. 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 D.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答案:D。
- 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不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化学第一次月考错题总结-zy
主要成分:碳酸镁、氢氧化铝(大片状) 主治:胃痛、反酸、烧心、等胃部不适症状 用法:咀嚼后咽下
首页
化学错题写入完毕
选择题完毕
活动探究
二.填空 23.将铁钉投入到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现象是暗红色溶液逐渐消失,溶液变黄 24.浓盐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粒子能使指示剂变色(H2O、Na+、OH-)
判断:凡是盐溶液pH都等于7(×)例子:Na2CO3的PH>7[纯碱] 27.应用 如图 一种药瓶上的标签根据标签回答问题 (1)请叙述咀嚼后咽下的好处: (2)写出服用该药片,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①√对了不用写了 ② (3)患有胃溃疡的的人的胃酸过多时不宜服用抗酸药,其原因是:
一.选择 1.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A.3-5%的NaHCO3溶液 B.硼酸溶液 C.稀盐酸 D.稀NaOH溶液 3.下列关于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就是液态氯化氢 B.纯净的盐酸是浅黄色的液体 C.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冒白烟 D.盐酸具有腐蚀性 4.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 A.酸溶液的PH值都小于一 B.酸溶液中都有酸根离子 C.酸都能跟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氧气 D.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 10.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一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碱的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有可能发生爆炸
化学选择
非选择1
非鲜的蔬菜,弄有效去除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伤害。根据上述原理,对刚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泡菜应浸入下列哪种溶液中?() A.白酒B.食醋C.NaOH溶液D.Na2CO3(显碱性) 18.下列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盐酸用于清除铁锈D.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A.酒精和氯化钠溶液(闻气味) B.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颜色) C.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酚酞试液) 2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里含有氨基(———NH2,具有酸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不能与盐酸反应,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C.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只能与盐酸反应 D.不能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选择题 (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不能采用下列的()来进行试验 A.pH试纸B.紫色石蕊试液C.酚酞试液D.胡罗卜汁
化学错题本
xxx同学的错题本打印时间:2018年12月3日
1、【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2、【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4、【考点】钠的化学性质
5、【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6、【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
7、【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
8、【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9、
10、【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11、【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1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3、【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4、【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5、【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16、【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7、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18、【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19、【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0、【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21、【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2、【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23、【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4、【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化学期末错题集分析
D、HNO3
26、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下面对化 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
的物质 C.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27、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
A.大于9mL B.小于9mL C.等于9mL D.无法判断 10、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
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1、(在O3阳)光,下下的列松说林法中正,确部的分是氧(气)(O2)可转化为臭氧 A、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O2和O3混在一起属于纯净物 C、氧气分子变成臭氧分子,分子没有变化 D、两个臭氧分子和三个氧气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
•
12、某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和10个核外电子的 是( )
A.HF B.H2O C.NH3 13、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 )
D.CO2
A.一定是同种元素 B.一定是同种原子C.一定是同一种分 子 D.不一定是同一物质
14、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混合物 C.一定是 单质 D.一定不是化合物
C.既是化学变化又是物理变化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 可能是化学变化
17、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该物质的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 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既是化学变化又是物理变化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 可能是化学变化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高考化学错题集锦常见易错题解析
高考化学错题集锦常见易错题解析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题,这些题目可能因为理解出错、概念混淆或计算错误等原因导致考生答错。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酸碱滴定类题目某题目描述:已知有一个酸性溶液,要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进行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常常容易混淆滴定液和被滴定溶液的性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滴定液为酸性溶液,被滴定溶液为碱性溶液。
二、物质性质类题目某题目描述:下列物质中,具有氧化性质的是?A. 醋酸B. 硫酸C. 甘油D. 水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判断各个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 硫酸。
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三、离子反应类题目某题目描述:已知有方程式: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2SO4 是酸B. BaSO4 是沉淀C. HCl 是气体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判断各个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产物。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A. H2SO4 是酸。
H2SO4 是硫酸,属于酸性物质,该说法是正确的。
四、化学计算类题目某题目描述:0.5 mol/L 的 H2SO4 溶液和 0.3 mol/L 的 NaOH 溶液可以生成多少 mol 的盐和多少 mol 的水?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摩尔比例来进行计算。
正确的答案是:每1 mol的H2SO4可以中和 2 mol 的NaOH,所以0.3 mol/L 的NaOH 可中和 0.15 mol/L的H2SO4。
因此生成的盐为 0.15 mol,生成的水为 0.15 mol。
五、有机化合物类题目某题目描述:下图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图片描述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来确定其命名。
正确的答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化学中常见的易错题主要集中在酸碱滴定、物质性质、离子反应、化学计算和有机化合物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小组为探究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的热分解产物,按如
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入氮气的目的有;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人后续装置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可判断热分
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和CO
● C.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
通入氮气
●D样品完全分解后,取少许装置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
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可证明残留物中含有三价铁
●
A.在反应开始前通入N2,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以免O2和CO2对实验干扰,同时用N2把装置A、E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排出进行后续检验,故A正确;
B.E中固体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有还原性气体CO,CO与Cu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
C.为防止倒吸,需要先关闭反应装置中的酒精灯,冷却至常温过程中需保持一直通入N2,故C正确;
D.结束实验后,待A中固体冷却至室温,取少量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加1-2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生成铁离子,可证明残留物中含有
+3
Fe
,故D正确。
2.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sp(CuS)<Ksp(ZnS)解析: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此时溶液中含有硫化钠,硫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因此不能判断Ksp(CuS)<Ksp(ZnS),故D错
误;
3.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紫色证明其中含有K+
解析:.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4.将等浓度等体积的KI溶液和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溶液中存在平衡:2Fe3++2I-⇌2Fe2++I2
解析: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可知铁离子不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存在平衡:2Fe3++2I-⇌2Fe2++I2,故C正确;
5.测定醋酸的电离程度的思路:先测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测氢离子的浓度(就是ph)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