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合集下载

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一、引言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中接触到有害物质或受到伤害的风险,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暴露的处理和报告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对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员工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职业暴露的分类1. 化学暴露:指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化学物质,如有毒气体、化学品、农药等。

2. 生物暴露:指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生物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3. 物理暴露:指在工作中遇到的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高温等。

4. 心理暴露:指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压力,如紧张、焦虑、抑郁等。

5. 机械暴露:指在工作中遇到的机械伤害,如切割、碰撞、摔伤等。

三、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1. 紧急处理(1)立即撤离现场: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撤离暴露现场,避免继续接触有害物质。

(2)紧急清洗:对于化学暴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眼睛等部位,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3)紧急救治:对于生物暴露,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对于物理暴露和机械暴露,应根据受伤程度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2. 报告上级(1)及时报告:职业暴露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2)详细记录:详细记录暴露时间、地点、暴露物质或因素、暴露程度等,为后续调查提供依据。

3. 调查分析(1)现场调查:上级领导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暴露现场进行调查,了解暴露原因和具体情况。

(2)原因分析:针对暴露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制定整改措施。

4. 整改措施(1)加强安全防护:针对暴露原因,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能力。

(2)培训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完善规章制度:完善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4)跟踪监测:对暴露人员进行跟踪监测,关注其身体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简述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及报告流程

简述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及报告流程

简述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及报告流程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及时的处置和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简述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及报告流程。

一、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流程1.立即停止暴露源:一旦发生职业暴露,首先要立即停止与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的接触,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2.紧急救治:如有必要,立即进行紧急救治措施,包括洗眼、洗手、洗脸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损害。

3.个人防护措施:在暴露源停止后,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止进一步的暴露。

4.就医检查:及时就医检查,对可能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是否受到了职业暴露的影响。

5.妥善处理暴露物:根据有害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正确封存、处置或清除有害物质。

6.记录和整理相关信息:及时记录职业暴露的时间、地点、原因、暴露物质、暴露途径等相关信息,并整理相关证据和资料。

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报告流程1.报告上级主管:员工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职业暴露事件,说明发生的情况和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报告职业卫生部门:上级主管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向职业卫生部门报告职业暴露事件,提供详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资料。

3.职业卫生部门的调查:职业卫生部门收到报告后,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职业暴露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4.制定预防措施:职业卫生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改进工作环境、加强员工培训、调整工作流程等,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报告相关部门:职业卫生部门应向相关部门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如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等,以便他们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员工权益。

6.记录和备案:各相关部门应及时记录和备案职业暴露事件的处理和报告流程,以备将来参考和借鉴。

7.员工知情权保护:所有相关的报告和处理流程都应保护员工的知情权,不得泄露员工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职业暴露的上报流程

职业暴露的上报流程

职业暴露的上报流程
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中接触到有害物质或环境因素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情况。

对于职业暴露,及时上报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职业暴露的上报流程,以便大家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对于职业暴露的发现,员工需要及时向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进行报告。

在发现职业暴露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有害作业,避免继续暴露,然后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做出报告。

其次,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了解职业暴露的具体情况。

在调查核实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询问员工、现场勘察、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职业暴露的情况。

接下来,针对职业暴露的情况,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采取紧急措施保障员工安全、对暴露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对暴露原因进行分析和排查、制定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等。

随后,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上报。

上报的内容应当包括职业暴露的情况、调查核实的结果、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等。

最后,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需要对职业暴露的上报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这包括对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和调整。

总之,职业暴露的上报流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至关重要。

希望各单位能够加强对职业暴露上报流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中可能遭受各种有害因素侵袭的现象。

这些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暴露进行了严格规定。

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并在暴露发生后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

本文将详细介绍。

一、职业暴露处理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暴露的认识,掌握基本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2)完善工作场所设施:合理设计工作场所,消除或减少暴露源,提高工作效率。

(3)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为员工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

(4)定期检测和评估: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 应急处理措施(1)立即撤离现场:暴露发生后,立即将暴露人员撤离现场,避免继续接触有害因素。

(2)紧急处置:根据暴露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

如皮肤暴露,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眼部暴露,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3)寻求医疗救助: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暴露人员送往附近医疗机构寻求救助。

(4)收集证据:保留暴露现场的证据,如衣物、工具等,以便后续调查和处理。

二、职业暴露报告流程1. 内部报告流程(1)暴露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2)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在暴露发生后24小时内,将事故报告书报送给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2. 外部报告流程(1)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职业暴露事故报告给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2)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进行调查和核实,并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3)涉及跨区域的事故,应及时报告给上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三、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的落实1. 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的相关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职业暴露的报告与处置流程

职业暴露的报告与处置流程

职业暴露的报告与处置流程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员工可能遭受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方面的危害,从而导致身体或心理上的损伤。

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暴露处置流程,以下是关于的详细介绍。

一、职业暴露报告1. 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所在单位负责人报告。

2. 单位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所在地区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3.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4. 单位应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展调查。

二、职业暴露处置1. 紧急处置(1)立即终止暴露源,确保当事人安全。

(2)对当事人进行现场急救,如冲洗、消毒等。

(3)将当事人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2. 调查评估(1)调查暴露原因,确定暴露类型、程度和范围。

(2)评估暴露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3)对同类工作环境进行排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3. 整改措施(1)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对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工作环节进行整改。

(2)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3)完善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4. 跟踪监测(1)对暴露当事人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关注其健康状况。

(2)对同类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3)及时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职业暴露处置情况。

三、职业暴露档案管理1. 单位应建立职业暴露档案,记录职业暴露事件的基本情况、处置过程和整改措施等。

2. 档案应真实、完整、准确,便于查阅和管理。

3. 单位应定期对职业暴露档案进行归档和更新。

四、法律责任1. 单位违反职业暴露报告和处置规定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2. 单位负责人未履行报告义务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总之,职业暴露报告与处置流程是保障员工职业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职业暴露处理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处理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处理报告流程(一)
一、发现职业暴露后立即: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
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③冲洗伤口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
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二、报告:
1.登陆院内网下载并填写《人民医院职业暴露损伤时间登记表》,打印两份,一份交预
防保健科,一份交感控科。

2.如已明确暴露源情况,则给暴露源化验甲乙丙戊肝、梅素、HIV,由主治医生向暴露源
解释清楚,并取得其同意,并由本人或家属签字,在病程记录中记载。

㈠若暴露源为阴性:告知暴露者无特殊处置。

㈡若暴露源为阳性;
①预防保健科立即告知暴露者预防性用药及随访时间,同时给暴露者开化验单,查暴露
源阳性的项目,以留本底;
②立即通知主治医生,询问暴露源既往有无此病史,若为复诊应在病程中记录,若为初
诊按时限报告。

1/1。

职业暴露的报告处理流程

职业暴露的报告处理流程

职业暴露的报告处理流程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接触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这些有害因素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短期或长期的影响。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对职业暴露进行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

一、职业暴露的报告流程1. 发生职业暴露后,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暴露情况和相关信息。

2. 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和核实,了解暴露情况、暴露程度、暴露人数等相关信息。

3. 安全管理部门根据暴露情况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报告给单位负责人。

4.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5. 上级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要求单位落实。

6. 单位应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落实控制措施,防止职业暴露的再次发生。

7. 安全管理部门应对职业暴露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处理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处理措施。

8. 单位应定期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二、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1. 紧急处理: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就医等,以减轻暴露对人员健康的影响。

2. 医疗救治:根据暴露情况和严重程度,对暴露人员进行相应的医疗救治,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健康监测:对暴露人员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4. 心理干预:对受到职业暴露影响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应对暴露带来的心理压力。

5. 劳动保障:为受到职业暴露影响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劳动保障,包括调整工作内容、安排休息等。

6. 赔偿:对因职业暴露导致的人员伤害,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经济赔偿。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1. 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职业暴露风险评估,了解工作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HIV 阳性或者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2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者护理部)。

401乙肝职业暴露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即将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 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➀已知暴露者HbsAg HBs 如抗HBs 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 次(5ug)。

➁已知暴露者(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 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 周、8 周、12 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➂不明确暴露者HbsAg 和抗原HBs ,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 ,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02丙肝职业暴露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即将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 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➀如明确暴露源(患者)为HCV 感染者HCV-RNA ,建议暴露后医务人员即将进行抗-HCV 检测,留取抗-HCV 本底资料;➁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 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HCV-RNA ,HCV-RNA 阳性者建议进行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标准抗病毒治疗;➂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 阴性,者于暴露后12 周再次检测抗-HCV ,抗-HCV 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CV-RNA ,HCV-RNA 阳性者建议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HCV RNA 阴性者于暴露后24 周监测抗-HCV 和ALT ,并进行跟踪管理。

简述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及报告流程

简述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及报告流程

简述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及报告流程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有害物质或面临危险情况,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的情况。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及时的处置和报告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及报告流程。

一、职业暴露的处置1.立即停止暴露:一旦发现职业暴露,首要的任务是立即停止与有害物质的接触或脱离危险环境。

例如,如果在化工厂工作时接触到有毒气体,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2.紧急救治:在暴露后,如果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或伤害,应立即寻求医疗救治。

及时的救治可以减轻伤害程度和后果。

3.清洁处理:对于一些职业暴露后可能残留在身上的有害物质,应进行适当的清洁处理。

例如,如果接触到化学物质,应使用清洁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受到污染的皮肤。

4.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理职业暴露后的处置过程中,个人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根据暴露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面具、防护服等,确保自身安全。

二、职业暴露的报告流程1.内部报告: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或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内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暴露的具体情况、时间、地点、暴露物质等详细信息。

2.事故记录:相关部门应及时记录职业暴露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后果,以及采取的处置措施等。

这些记录将成为事故调查和后续处理的重要依据。

3.医疗报告: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医疗机构将根据报告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咨询。

同时,医疗报告也是评估职业暴露对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

4.政府报告:根据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有些职业暴露事件需要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报告。

这些部门将对事件进行调查和监督,确保相关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员工的安全。

5.保险申报:如果职业暴露导致了身体伤害或损失,应向相关保险机构进行申报。

保险机构将根据职业暴露事件的证据和报告,进行理赔和赔偿。

总结起来,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和报告流程包括立即停止暴露、紧急救治、清洁处理、个人防护措施等。

报告流程包括内部报告、事故记录、医疗报告、政府报告和保险申报。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职业暴露报告流程职业暴露报告是为了评估和控制工作岗位上的危险因素对员工健康的潜在影响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下职业暴露报告的流程。

第一步:确定报告目标和目的。

在编制职业暴露报告之前,需要明确报告的目标和目的。

例如,是否着重于某一特定工种的职业暴露状况,或是全面了解某一区域内所有工种的职业暴露情况。

第二步:收集相关数据。

在进行职业暴露报告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岗位描述、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时间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和测试等方法进行收集。

第三步:分析数据。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职业暴露的类型、程度以及对员工健康的潜在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工作环境和操作方式进行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因素。

第四步:撰写报告。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需要编写职业暴露报告。

报告应包括报告目标和目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职业暴露类型和程度的描述、对员工健康的潜在影响评估、风险评估和建议等内容。

第五步:核对和修订报告。

编写完职业暴露报告后,需要进行核对和修订。

核对内容包括报告的逻辑结构、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等。

修订内容包括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修正,使报告更加准确和完整。

第六步:发布和传播报告。

完成核对和修订后,可以将职业暴露报告发布和传播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员工和其他相关方。

同时,可以通过公开会议、培训和宣传等方式,提高职业暴露报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七步:监测和评估效果。

职业暴露报告发布后,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其效果。

通过跟踪工作岗位的职业暴露情况和员工健康状况的变化,以评估职业暴露报告的影响和效果。

以上是职业暴露报告的一般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对于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有关工作环境和操作方式的评估和改进建议,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职业暴露后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后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后报告流程一、意识到职业暴露风险在工作中,员工应该具备意识到职业暴露风险的能力。

这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危害的认识。

当员工发现自己可能存在职业暴露风险时,应及时主动报告。

二、寻求专业指导员工在意识到职业暴露风险后,应及时寻求专业指导。

可以咨询公司的安全环保部门或相关专业人员,了解职业暴露的具体危害和应对措施。

专业指导有助于员工更好地了解自身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保护措施。

三、填写报告表格为了记录职业暴露情况和后续处理,公司通常会提供职业暴露报告表格。

员工应按照表格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包括职业暴露的具体情况、可能的危害、暴露时间和地点等。

填写报告表格时,应尽量详细准确地描述职业暴露的情况,以便后续的评估和处理。

四、报告上级领导填写完报告表格后,员工应当将报告提交给上级领导。

上级领导在收到报告后,应对员工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五、安排医学检查根据职业暴露的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上级领导可能会安排员工进行医学检查。

医学检查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职业暴露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员工应积极配合医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

六、制定应对措施根据职业暴露的情况和医学检查结果,上级领导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可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装备、调整工作岗位或工作方式等。

制定的应对措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经过员工的知情同意。

七、监测和评估针对职业暴露的情况,公司应建立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监测可以通过定期的环境检测、生物监测等方式进行,以及对员工健康状况的观察和记录。

评估的目的是及时了解职业暴露的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员工培训和宣传为了提高员工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和宣传活动。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职业暴露的危害、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

通过培训和宣传,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职业暴露紧急处理和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紧急处理和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紧急处理和报告流程一、引言职业暴露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工作人员因接触有害因素而可能导致的健康损害。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应当对职业暴露进行严格管理,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

本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职业暴露紧急处理和报告流程,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管理体系。

二、职业暴露紧急处理流程1. 立即撤离现场:发生职业暴露后,受伤员工应立即撤离现场,避免继续接触有害因素。

2. 紧急救治:受伤员工应尽快接受紧急救治,包括止血、消毒、包扎等急救措施。

如有需要,应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3. 收集证据:现场负责人应收集有关职业暴露的证据,如样品、工具、设备等,以便后续调查分析。

4. 报告上级:现场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领导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并提供简要情况。

5. 启动应急预案:企业应根据职业暴露事件的性质和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6. 调查分析: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查明暴露原因、途径、范围和程度,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7. 通知受伤员工:企业应尽快通知受伤员工的家属,告知事故情况和救治进展。

8. 做好舆论引导:企业应主动与媒体沟通,确保舆论的正确引导,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三、职业暴露报告流程1. 企业内部报告:发生职业暴露后,现场负责人应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并提供相关资料。

2. 上级政府部门报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并及时上报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

3. 专业监管部门报告:企业应向相关专业技术监管部门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并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

4. 医疗机构报告:受伤员工就诊的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职业暴露病例,并积极参与救治工作。

5. 统计报告:企业应定期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统计报告,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职业暴露报告是指在工作中可能暴露于危险物质或危险环境的职业人员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程序。

该报告的目的是确保职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讨论职业暴露报告的流程,并探索其中的重要环节。

1. 暴露风险评估在进行职业暴露报告之前,必须首先评估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潜在暴露风险。

这通常由专业安全和健康人员负责,他们会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他们会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工作任务、使用的化学物质、物理环境、工作设备和操作规程等。

通过这一评估,可以确定潜在的危害和可能的暴露途径。

2. 暴露监测和采样为了了解职业人员是否真正接触到危险物质,暴露监测和采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工作场所进行采样和监测,以确定潜在的暴露浓度。

监测可以包括空气、水、土壤、生物和个人呼吸等方面。

通过得到的监测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职业人员可能的健康风险。

3. 健康评估健康评估是职业暴露报告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此过程中,医生或职业健康专家将评估职业人员是否存在健康问题与工作环境有关。

这可以通过职业史、症状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测试和医学图像等方式进行。

这一步骤旨在捕捉任何与暴露相关的早期损伤和疾病,从而及早干预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 报告和记录根据职业暴露报告流程的完成,必须生成相应的报告和记录。

这些文件包括暴露风险评估、监测和采样结果、健康评估报告以及建议的防护措施等。

这些报告和记录对于工作场所的管理者、职业人员本人以及相关政府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用于制定和改进安全规程、调整工作流程、提高防护设施和培训计划,并保护职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福利。

5. 防护和控制措施职业暴露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或减少职业人员的健康风险。

基于报告和记录中的评估和建议,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这可以包括改变工作流程、更新设备、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优化通风系统、提供培训和宣传等。

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并确保职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最新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

最新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

最新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害因素而可能导致的健康损害。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职业暴露的处理和报告流程。

本文旨在介绍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二、职业暴露处理流程1. 紧急处理(1)事故现场处置:发生职业暴露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现场,防止有害因素扩散。

(2)伤员救助:对受伤劳动者进行现场急救,如止血、包扎、搬运等,确保伤员安全。

(3)联系医疗机构:及时拨打120或自行将伤员送往医疗机构,请求紧急救治。

2. 医疗救治(1)接诊:医疗机构接到职业暴露伤员后,应立即进行接诊,询问受伤原因、接触物质等信息。

(2)紧急救治:根据伤员病情,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治措施,如洗胃、注射解毒剂等。

(3)诊断:医生根据伤员病情、接触物质等,作出初步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3. 报告上级(1)用人单位报告:用人单位应在得知职业暴露事故后1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用人单位报告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在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 调查与评估(1)现场调查: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查,了解事故原因、接触人数、危害程度等。

(2)风险评估:专家根据调查结果,对职业暴露事故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应对措施。

5. 处理与整改(1)用人单位整改:根据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消除职业暴露隐患,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监管部门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三、职业暴露报告流程1. 用人单位报告(1)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治伤员。

(2)用人单位应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接到用人单位报告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在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职业暴露报告是指对某些特定职业人群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以及对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健康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暴露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该职业人群可能暴露的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生物因素、噪声、振动、粉尘、气体、蒸气、烟尘等。

针对不同的职业类型和工作环境,暴露因素也会有所不同。

2. 暴露评估。

在确定了可能的暴露因素后,需要进行暴露评估,即对职业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对工作场所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的监测,以及对职业人员的生物监测,如血液、尿液等样本的采集和分析。

3. 健康监测。

针对可能受到影响的职业人员,需要进行健康监测,包括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及对其可能存在的职业病风险进行评估。

这一步骤需要依据暴露评估的结果,对可能受到影响的职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监测。

4. 报告编制。

在完成了暴露评估和健康监测后,需要对相关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制成职业暴露报告。

报告中需要包括暴露评估的结果、健康监测的结果,以及针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风险的评估和建议。

报告需要清晰、准确地反映出相关的监测和评估结果,以及对可能受到影响的职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风险的评估。

5. 结果通报。

最后,需要将职业暴露报告的结果及建议通报给相关的职业人员和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监管部门。

这一步骤需要确保报告的结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传达和应用,以保障职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总结。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对可能的暴露因素进行评估和监测,对可能受到影响的职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最终形成相关的报告并通报相关方。

这一流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协同合作,以确保职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对相关的监测和评估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职业暴露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一、背景介绍职业暴露报告是指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报告的过程。

职业暴露可能对工作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报告。

二、程序流程1.确定评估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即评估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健康风险。

这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职业暴露标准或指南来确定。

2.收集信息:收集与职业暴露相关的信息,包括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和暴露的物质或因素等。

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采样和监测等方式进行信息收集。

3.评估暴露水平: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评估工作者的职业暴露水平。

这可以通过计算工作场所中暴露物质或因素的浓度、暴露时间和个体接触情况等来进行评估。

4.评估健康风险:根据评估的暴露水平,评估工作者的健康风险。

这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估指南或模型来进行评估。

5.撰写报告:根据评估的结果,撰写职业暴露报告。

报告应包括评估目标、收集到的信息、评估的暴露水平、评估的健康风险和建议的控制措施等内容。

6.报告审核:报告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或专家的审核,确保评估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报告发布:经过审核后,将报告发布给相关部门或工作者,供其参考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8.控制措施实施:根据报告中的建议,相关部门或工作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9.监测和评估:实施控制措施后,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10.定期复评:定期进行职业暴露评估和报告,以保持对职业暴露的控制和管理。

三、注意事项1.评估和报告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评估和报告应尽可能全面和细致,包括收集信息、评估暴露水平、评估健康风险和提出控制措施等方面。

3.评估和报告应及时进行,以便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保护工作者的健康。

4.评估和报告应透明和公正,确保相关部门和工作者对评估和报告的内容和结论有清晰的了解。

5.评估和报告应与相关部门和工作者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职业暴露的控制措施。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医院职能科室报告的内容,包括暴露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确定暴露源后,尽可能将原标本,或向产生暴露源患者采集标本,进行相关传染项目的的检测。

5、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申请后,安排紧急检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6、本程序制定依据为2003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以国卫办疾控发[2015]38号印发《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1、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2、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3、特殊处理➀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 /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➁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➂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二、丙肝职业暴露1、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以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为标题,本文将介绍职业暴露报告的程序流程,以帮助读者了解该流程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一、引言职业暴露报告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健康管理手段,用于评估职工在工作环境中可能遭受的危害物质暴露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暴露报告的程序流程。

二、职业暴露报告的程序流程1. 确定报告对象需要明确报告的对象。

职业暴露报告通常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岗位的职工,根据暴露的危害物质和工作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报告对象。

2. 收集信息在进行职业暴露报告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

这包括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使用的危害物质以及可能的暴露途径等。

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信息。

3. 测量暴露水平为了准确评估职工的暴露水平,需要进行实际的测量。

这可以通过现场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来实现。

监测和采样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危害物质和暴露途径来确定,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和评估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职工的暴露水平是否超过了安全标准或健康风险是否存在。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估,并与相关的健康标准进行对比。

5. 编写报告在分析和评估完成后,需要将结果编写成职业暴露报告。

报告应包括职工暴露水平的具体数据、分析结果、评估结论以及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报告应简明扼要地表达,并采用清晰的语言和逻辑结构,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操作。

6. 报告的提交和反馈完成报告后,需要将报告提交给相关的管理部门或职业健康机构。

报告的提交可以通过邮寄、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同时,应向职工提供报告的反馈,解释评估结果和建议,并与其讨论可能的防护措施和改进措施。

三、总结职业暴露报告是一项重要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有助于评估职工在工作环境中可能遭受的危害物质暴露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改进措施。

本文介绍了职业暴露报告的程序流程,包括确定报告对象、收集信息、测量暴露水平、数据分析和评估、编写报告以及提交和反馈等步骤。

医院职业暴露的处理及报告流程

医院职业暴露的处理及报告流程

医院职业暴露的处理及报告流程医院职业暴露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物质,而使自己面临感染的风险。

为了保护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确保医疗安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

以下是详细的流程:一、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1. 职业暴露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医院工作人员的皮肤、黏膜等部位接触到患者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

2. 职业暴露可分为以下几类:(1)锐器伤:如针刺、刀割等造成的皮肤损伤。

(2)黏膜暴露:如眼睛、口腔、鼻腔、阴道、肛门等黏膜部位的暴露。

(3)皮肤暴露:如皮肤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

(4)空气暴露:如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

二、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1. 立即处理: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 报告医院感染科: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抽取暴露人员血标本送检及详细登记、上报。

3. 预防性用药:根据暴露的病原微生物及暴露程度,给予预防性用药。

工作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按疗程服用药物。

4. 随访、登记、监测:在暴露后的规定时间内,进行随访、登记、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感染。

三、职业暴露的报告流程1. 发生职业暴露后,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2. 科室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科报告,并提供相关资料。

3. 医院感染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同时指导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暴露部位的处理。

4. 医院感染科应做好调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暴露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发生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经过,联系电话,暴露类别,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01
乙肝职业暴露
1、挤压和消毒
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2、抽血检查
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3、特殊处理
➀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➁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 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➂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02
丙肝职业暴露
1、挤压和消毒
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2、抽血检查及处理
➀如明确暴露源(患者)为HCV感染者(抗-HCV阳性、HCV-RNA阳性),建议暴露后医务人员立即进行抗-HCV检测,留取抗-HCV本底资料;
➁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HCV-RNA,HCV-RNA阳性者建议进行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标准抗病毒治疗;
➂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阴性,者于暴露后12周再次检测抗-HCV,抗-HCV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CV-RNA,HCV-RNA阳性者建议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HCV RNA阴性者于暴露后24
周监测抗-HCV和ALT,并进行跟踪管理。

03
梅毒职业暴露
1、挤压和消毒
暴露的黏膜使用大量的水冲洗,包括眼结膜。

如果有刺伤的伤口,暴露发生后,应立即在伤口旁边进行挤压,挤压应从近心端往远心端;然后用流动水冲洗暴露的伤口或非完整的皮肤,然后用消毒剂(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

2、抽血检查及处理
➀若暴露源(患者)RPR (或VDRL) 呈现阳性,应加做TPHA 确认,若仍为阳性,被扎针者应尽早接受青霉素药物治疗,愈早治疗,感染梅毒的机率愈低。

推荐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每周一次,每侧臀部注射120万单位/次,连续注射两周。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月、
3个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➁若患者TPHA 为阴性,被扎针者仍须定期追踪
04
HIV职业暴露★★★★★
首先说明,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须深入了解的问题!
一、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分级
1、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

2、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局部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5)污染物的泼溅:发生小范围的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发生大范围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范围和程序。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1、院感科和检验科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2、实施预防性用药。

(1)用药时间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2)用药原则
➀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➁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➂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3)用药方案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如双汰芝(AZT和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

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3、暴露者应分别在暴露后即刻、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4、暴露者应如实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完成后资料交预防保健科存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