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5,“12.9运动”,喊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0
1935.12,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 略
1936.5,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反 蒋抗日的口号; 同东北军、西北军停止敌对行动
1936.9.1,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1931,“9.18事变”,占领东北 1935,“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东
北” 1936.8,制定“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
“先打中国”的侵略计划
华北事变
华北危机
《何梅协定》
“攘外必先安内”
1937,“7.7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3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速 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 发起战略进攻。
38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战略相持阶段的特点: 1.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
辅的方针。 2.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中后期,更采取了避战观战、保存实力、准备内战 的政策。 3.抗战胜利前夕,由于国民党军队腐败(前方吃紧, 后方紧吃),导致豫湘桂战役大溃败,国民党政府 陷入深刻危机之中。
6
1904-1905,日俄战争,南满成其势力范围
1915.5,迫签“二十一条”
1918.5,《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开始在华驻 兵
1927.6,召开“东方会议”,形成《田中奏折》, 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31,“9.18事变”,占领东北
1935,“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东 北”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敌对状态,红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形
成了民族统一战线。
27/ 51
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1936年5月、《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9月, “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蒋介石的政策
对蒋介石的政 策 “反蒋抗日” “逼蒋抗日” “联蒋抗日”
起止时间 1931年9月中旬—1936年5月初 1936年5月——同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整个抗日战争时期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40
日本的大陆政策
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 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
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
1927年 “东方会议”、 “对华政策纲领”
1927年7月 “田中奏折” ,宣称:“惟欲征服支那,
28/ 51
4.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46
“停止内战,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成为国内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结束
29/ 51
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47
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八路军 (后改18集团军) 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9.22 ,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
52/ 51
中国最后取得胜利,“亡国 论”是错误的
(2)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战略防
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3)意义:阐明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 的发展规律,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章概述:基本特征:全民族反侵略战争三条基本线索: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国民党:片面;正面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共产党:全面;敌后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一、教学目的: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的过程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所做的努力,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理解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开辟敌后根据地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人民在抗战过程中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学生明白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保证抗战的最后胜利,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持久抗战的依据,以及战略和战术原则。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三、教学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开辟敌后战场的依据及战略战术。
专题一: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局演变及其胜利的重要意义思考: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史实或事件:1874 年:进犯台湾1895 年:发动甲午战争并侵占台湾1900 年: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1904 年: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1914 年:出兵占德国在华租借地青岛,控制山东1928 年5 月:济南惨案,武力阻止中国统一=>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927 年6 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企图把“满蒙”从中国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诉诸武力。
1927 年7 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递了一份秘密奏折,即《田中奏折》,其中提出了日本新大陆政策总战略:“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台儿庄大捷: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取 得的最大胜利。
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第一,在抗战防御 阶段,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了努力的;第二,从 总体上讲,除个别战役外,中国打的是败仗。第三, 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第四,失败的主观原 因是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考点3、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5)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 宣言。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考点2、国民党正面正面这场的抗战
1.淞沪会战(1)历史背景:日军在占领平津后妄 图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2)时间;1937年8—11月。
(3)结果:激战三个月后上海失守,但粉碎了日 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2.太原会战
1.洛川会议
(1)时间、地点:1937年秋,陕北洛川。
(2)主要内容:中共制定人民战争路线,即
全面抗战路线。
2.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背景: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 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2)主要的抗日根据地(华北): A.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 B.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 后方。
2.概况:1937年7月7日、卢沟桥。 3.意义: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2)几天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3)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 “抵抗暴力”。
(4)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
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来,又把南方八 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第六章 中华 民 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
一、基本考点
考点1、“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七七事变
6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简答题杭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正面战场的爱国官兵,不畏牺牲,英勇抗敌,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
1938年3月,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扫军1万余人,取得大捷。
在北平南苑的战斗中,第二十九军副军长终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阵亡。
在淞沪会战中,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副谢晋元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被上海市民誉为“八百壮士”。
中国人民杭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抵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简述洛川会议的内容。
答,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是彻底的抗日纲领。
简述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1)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2)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答(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抗日战争的反攻及胜利
1944年春季敌后战场已经开始了局部反攻。1945年8月,中 国军队在美苏等国的配合下开始了全面反攻。 在盟国的全面进攻下,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
1、近代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走 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侵略中国 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
20世纪30年代以前日本侵华活动
2、九一八事变与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辽宁、吉林、 黑龙江)。
三、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一)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1、不同阶段的情况 (1)防御阶段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 了一系列会战,如平津会战、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 战、武汉会战等。
“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 队在上海的抵抗
中国军队防守的四行仓库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 与日军进行巷战
虽然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抵抗,但国民党军队仍然 节节败退,丢失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大片领土。 原因何在?
3、华北事变与对中国华北五省的侵略
华北事变的发生,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整个 中国的野心。
4、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 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中 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动了全面进 攻。
华 北 事 变 形 势
(二)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屠杀和掠夺
(3)反攻阶段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中国军队也对日本展开了全面反攻。 在反攻阶段开始后,国民党政府命令共产党军队原地驻防, 自己却在美国的帮助下把部队大量运送到东部地区。
高三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8、2000年春季高考,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主要意 义在于①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实行精 兵简政④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D •A①②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④
9、1999全国,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 C 接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B汪精 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 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转向欧洲战场 10、1998全国,百团大战涉及的主要根据地是 B A陕甘宁、晋绥、晋冀豫B晋冀豫、晋绥、晋察冀 C陕甘宁、山东、晋察冀D晋察冀、山东、晋冀豫 11、1997全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有①日军侵 略线太长②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 B 尚未充分发育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 败,根据地大部分丧 失,红军被迫长征。
抗战胜利前夕,根 据地抗击侵华日军 的大部和几乎全部 伪军,得到发展。
说明:只有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方针和思想路线,才能巩固 和发展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已经更加成熟、 更加具有革命斗争经验。
2、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比较
根据地图: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在指导思想、 斗争对象、分布地域等方面的不同点。这两个时期 武装斗争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说明什么?
答案:
不同点 指导思想 斗争对象 分布地域 最终结果 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党反动派
江南地区
日本侵略者
华北地区
二、战略相持 (1938年秋—1945年8月)
日本侵华策略变化
速战速决 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共产党集中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 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变,成立伪国民政府 对外依靠英美、消极抗日 亲英美派蒋介石 对内一党专政、积极反共 百团大战 反扫荡 共产党的斗争 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变 日本集中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 亲英美派蒋介石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章导读本章讲授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
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全国各族各界民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洪流中。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重要力量,其地位与作用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学习指导本章重点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战争及其野蛮性。
2、国共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用。
3、国民党的对日作战方针及其战场和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作战方针;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维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和行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情况。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经验。
本章提示深刻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第一节日本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Ⅰ、大陆政策:(领会)1、政策出台: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独霸亚洲“大陆政策”,这是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提出“满蒙”(东北)与日本国防和国民利益相关。
日本军国主义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这就是近代以来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的具体体现。
2、具体实施:(识记)(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条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部沦陷。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
—安娜•雅各布(美国作家)描 述武汉会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从 年 年 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 略防御阶段。在此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 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 攻的主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沪、忻口、 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淞沪会战
三、战略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
1945 反攻阶段。由于此时的国民党军队主 要集中于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因此, 未能立即进入反攻作战。然而,日军 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 地区都处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包围之中,因而全面反攻的任务,主 要由敌后人民军队来完成。 8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
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统治的政治目的。
日军侵华时期把日 语定为 国语 , 强迫中国学生学习 日本强迫学生们在 饭前祈祷,感谢 幼年军校学生, 奴化教育,从小 灌输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 1937年的比值折 民伤亡3500 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 1000 间接经济损失 5000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到一
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 --毛泽东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8年10
国民党是既抗日又反共,一方面制造了皖
继续抗日,并打了几个较有成果的战役, 以及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等。
1944年4月至 1945年1月,日军发动打通 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在这次豫湘桂战役中, 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军队损失 50多万,丢 失拥有 146座大中小城市、 6000万人口的 20多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陈舒颜
概况
• • • • • • 两个政党&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约35000000人伤亡 抗日战争在大陆地区也称“八年抗战” 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日本侵略中国的期间 为十七年。
九一八事变1931
国际形势的变化
•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法、英向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珍珠港,美国参战,日 本的战略重心从中国转变为美国。 •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参加开罗会议, 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 • 1944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抗日主题影片
• • • • 南京南京 鬼子来了 金陵十三钗 一九四二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 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 • 武汉、广州失守。中国东部大部分沦陷。 • 日军重新调整战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 辅的,以求尽快结束所谓的“中国事变”。 • 日军开始重视对华北共产党武装的进攻
中共武装的抗日活动
• • • • • • 改编:第十八集团军、新编第四军 国共合作:平型关战斗 大规模作战的尝试:百团大战 敌后根据地的快速发展 日军扫荡 国共摩擦
• 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 • 东北军与日军短暂交火:东北军伤亡300余人, 日军伤亡24人。 • 不抵抗:东北军16万,日军5万 • 东三省沦陷:4个月,128万平方公里(日本国土 3.5倍),3000多万人口 • 满洲国建立:1932年3月1日西安事变1936• • Nhomakorabea • •
西北剿共战事 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 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局面展开 张学良、杨虎城的后半生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 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 区发起战略进攻。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 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
为解决化学武器遗留的问题 付出艰苦的外交努力
• 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谈判中,我国政 府坚持未来的公约中应该包含“解决遗弃化学武 器问题”的条款。 • 90年代初,联合国《禁化武公约》谈判取 得重大进展,该公约也明确了化学武器遗弃国的 销毁义务,并于1997年4月正式生效。
“细菌战受害对日索赔二审诉讼声援大会”
•
日本政府和军部很清楚怎样利用日本人 的这一自我“补偿”、自我疗伤的心理来麻 醉士兵,鼓励日本士兵去“牺牲”,同时转 移并发泄士兵为天皇、为国家上缴血捐充当 炮灰的不满。 对于被激起兽性的日本士兵来说,暴 力发泄是最大的满足,强奸和玩弄从军慰安 妇对于他们不仅是冲锋陷阵的奖赏和补偿, 还是证明自己依然存在的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犯下了三大 反人道罪行,分别是:
恶名昭彰的细菌部队——七三一用活人做实验;
南京大屠杀——屠杀三十四万中国同胞;
日军 “慰安妇”——军队性奴隶制度. 这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3)迫害致死中国劳工近千万人 • 日本从1931至1945年的14年的侵华战争 期间,在东北和华北为修筑众多的军事工程 和办厂开矿,大量奴役中国劳工,其总数达 到3700万人。 在这些军事工程和厂矿中,中国劳工惨 遭虐待,被迫害致死者近千万人。这些被奴 役和迫害致死的劳工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从 加害者那里讨回公道。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案最全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最全版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指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侵略与压迫,进行的一次艰苦卓越的抗争。
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段历史,并思考其意义和影响。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 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2. 了解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斗争和英勇抗争精神;3. 掌握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4. 思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国家的意义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背景介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1937年七七事变与全面抗战的爆发。
2. 抗日战争的阶段划分:- 早期抵抗与抗战初期;- 长期战争与残酷斗争;- 最后胜利与战争结束。
3. 抗战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 淞沪会战;- 南京保卫战;- 西安事变;- 四行仓库保卫战;- 达沃斯演讲。
4. 中华民族的战斗精神:- 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抗争意志;- 抗日英雄的故事和榜样。
5. 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自豪感;- 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多媒体讲授: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历史事件,以及抗战期间的各个阶段。
2.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如为什么日本入侵中国?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3. 角色扮演:给学生分发角色卡片,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在班内进行抗日战争的情境模拟。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设计一套选择题和简答题,测试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程度。
2.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的论文。
3. 课堂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质量等。
第六部分:教学资源1. 图书、报纸等纸质资源;2. 互联网资源;3. 电视纪录片等视听资料;4.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正义战争。
抗日战争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卢沟桥事件后全面爆发,共历时14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先侵占东北,又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
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2.使学生知道张学良、杨虎城为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使学生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教学重点: 西安事变的原因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难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吗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卢沟桥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那里陈列展出着许多的日军侵华的罪证,马么我们今天就以起来学习第六课抗日战争的爆发。
二、讲授新课(一) “全国抗日救亡高潮”。
1.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怀有野心日本侵略军是什么时间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板书:九一八事变2、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能占领东北三省并侵占华北大片土地3.看“读一读”内容,体会东北同胞家乡沦亡的悲愤心情。
沦陷后的东北人民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日本继续侵略下去,中华民族到了什么关头”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活动:比较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种不同的主张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高潮中,蒋介石在干什么讨论:“蒋介石的做法错不错为什么”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板书: 西安事变讨论: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师小结: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同意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迫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 足,加上敌后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 严重威胁敌人的后方。所以不得不停止对 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
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 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 能打败侵略者。
近卫声明
1938年11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 声称侵略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 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 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 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12月,为“建 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 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 则。
洛川会议
1937.8,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 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实行全 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二)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系统阐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 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 久战。 这样看来,日本的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是强的, 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 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军 力、经济力 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 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 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 的。这些……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 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 在于民众中之中。……在一切工作中,应该坚持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因为只有这种方针才能 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选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抗日战争 的中流砥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 做好了党的自身建设。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
第二节从局部康占到全国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1.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民党当局的基本政策“攘外必先安内”,采取不抵抗主义。
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2.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3.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九一八事变以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中坚力量。
2、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惊醒了局部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同这部分国民党军官的抗日合作。
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领衔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名义,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2、华北事变:(1)日本侵略者从九一八事变后,不停步地向中国进攻,企图独占中国。
(2)国民党统治者在倾全力围剿长征中的工农红军时,仍然对日本侵略者节节退让。
(3)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对抗日的态度,华北事变后也在发生变化。
•蒋介石对日本一再退让,是建筑在依靠外交途径来解决中日问题的幻想上的。
•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蒋介石的本心还是要反共;他所说的中共问题的解决,其实是要共产党向国民党投诚,接受改改编,特别是必须解除武装,才能以政治方法来解决。
•这自然是办不到,因此,他仍企图用武力来解决。
•蒋介石把中共的联蒋抗日政策误认为由于处境困难,急于同国民党妥协,企图抓住时机消灭红军。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率领国民党一批大员、将领亲自坐镇西安,布置剿共军事。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是非判断题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3、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放在敌后农村,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4、毛泽东认为战略反攻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非)5、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争虽然不具有战略地位,但起到了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的作用。
()6、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7、对抗日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中国共产党必须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8、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9、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是)10、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是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11、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胜利结束。
()12、中国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3、美国是最早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援助的国家。
()1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5、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支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1、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十九路军B、第二十九军C、第二十六路军D、第二十五军2、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A、抗日义勇军B、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C、东北抗日联军D、西北抗日联军3、1935年,北平学生在中共号召和领导下举行的抗日救亡运动是()A、一二、三〇运动B、一二•九运动C、一二•一运动D、一•二九运动4、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李济深等发动了抗日反蒋的()A、北京事变B、福建事变C、西安事变D、皖南事变5、1935 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呼吁一致抗日。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其意义
结束了十年内战,促进了二次国共合作实现,迎来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
3、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
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祖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三、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四、对世界人民战争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期势力作出了
重要贡献,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华民族空前的觉醒、团结和英勇的抗争,是胜利的决定因素;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基本经验: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实现抗日胜利的力量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也不惧怕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
土地资源 农副产品 设立银行 垄断铁路、厂矿
从中国攫取的物资
日本滥发军票,用一张废纸对日军占领区的中国人进
行疯狂掠夺和金融诈骗。 “9·18”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通过伪“满洲中 央银行”,大量发行伪“满元”;在张家口设立伪 “蒙疆银行”,发行伪“蒙疆券”。 1938年3月,在北平设立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发行伪“联银券”;在上海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 发行伪“华兴券”。 1941年1月,在南京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 伪“中储券”。 日本在关内建立的银行共有20多家。
消极抗战、反共的一面
反共活动猖獗; 妥协投降活动变本加厉;
保存实力,避战观战。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 的中流砥柱
如何理解“中流砥柱”? 教材从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
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 战争的发展,坚持抗战、团结、 进步的方针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罄竹难书:第一,抗日
战争之前:1874年武力觊觎台湾,1894年挑起甲午 战争,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15年施加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28年制造“济南 惨案”,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 炮制伪“满洲国”,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第二, 抗战期间“”七七卢沟桥事变,血洗万福桥,南 京大屠杀,劳工万人坑,潘家峪惨案,平阳惨案, “731部队”和“100部队”,“三光”与“扫 荡”。 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罪行别有用心;历史可宽 恕,但不能歪曲和篡改,日本右翼势力总是否定 秦华罪恶史,竭力美化军国主义战争,其用心在 于复活军国主义,重新对外扩张。
在武汉会战中,中国海军中山舰被日机击沉
2.战略相持阶段:抗日与反共并重 (1)仍然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 (2)对日本侵略继续组织了抵抗。 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组织会战22次,有18 次是在这一阶段进行的;8年抗战期间,国民 党毙伤日军276万,其中206万是这一阶段毙 伤的;国民党官兵伤亡320万,215万是这一 阶段伤亡的; (3)牵制了日本在华兵力的40%左右,这在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解放区战场的压力; (4)国民党站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一边,并 以大国身份参加了一系列国际会议。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晋察冀根据地 晋西北根据地 晋冀豫根据地 晋西南根据地 山东根据地 华中根据地 陕甘宁根据地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940年2月至8月 百团大战,参加 人数约20万,合 105个团,经历 108天,大小战 斗1800多次,歼 敌约3万人。
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2.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抗日战争是共产党领导的; 抗日战争是国民党领导的;
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
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分别领导、合
作进行的; 领导权在国共两党间转移或消长; 不能笼统提领导权而应具体分析。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作用 (1)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计划 (2)为中共起了掩护作用; (3)鼓舞了士气; (4)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内
迁争取了时间; (5)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 际社会的同情。 对正面战场的评价,要着眼于战略而不是 战役,以空间换时间。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抗日战争的起点 有人主张以“九一八”为起点,14
年抗战; 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抗日战争与 抗日战争时期要区分开来。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 和平解决是张、杨的初衷; 中共的主张及居间协调; 端纳、宋氏沟通宁陕对话;
据日本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31年“9· 18” 事
变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14年间,通过直接 抢劫和滥发伪钞,日本几乎榨干了包括日军未 占领的新疆、重庆在内的全中国多年积累的财 富。 日本侵占中国大陆,完全是靠掠夺中国人的财 富来支付巨额战争成本,并未损耗自己国力, 这种以战养战的方法,日本在亚洲其它国家也 广泛应用。
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的发展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中国抗日 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军队 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的敌后战 场。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 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 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 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对停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 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他们已经抗击着全部侵华日军的64%。在八年全国性的抗战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对敌作战 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 人。他们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伟大的永远 辉耀史册的贡献。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启示)
第一,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 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凝聚民族精神) 第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 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 惧怕战争。(和平发展是必由之路) 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对兵谏或明或暗的支持;
蒋介石口头承诺联合抗日; 苏英美法的调和态度与日本趁火打动。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广泛的民族性与极大的复杂性;
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
作; 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组 织形式; 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地真正成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民 主、政府廉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新 型社会,同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专制、吏治 腐败的局面形成鲜明的对照。抗日根据地 已经开始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逐步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越来 越多的人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中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希望。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 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 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 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 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 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如何看待战后日本的态度
认识问题与遗留问题;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战争索赔问题;
靖国神社问题。
思考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及其重大意义
是什么?
2、怎么样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
作用?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
政权建设 建立具有统一战线性 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实 行充分民主的选举制度。
边区按照三三制原则进行改选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经济建设:各根据 地实行减租减息的 土地政策,主要发 展农业、商业。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 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 了大批进步知识分子, 延安更是中国知识分子 实现理想的热土。 发展国民教育。 创办学校和短期培训班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为什
么日本死不认错? 日本人的“岛国心态”: 菊花和刀凝成的民族性格; “武士道”意识与“大和魂”精神 ; 冷酷的日本民族自尊心
在忻口会战中牺牲的第九军军长郝梦龄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3、徐州会战
日军占领南京、济南等 地后,先后集中24万人的精 锐部队,于1938年1月下旬 开始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徐州会战中台儿庄大捷,大 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 志。
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4、武汉会战
1938年6月,40万日 军、120艘舰艇,300架 飞机进攻武汉,中国参 战部队达130个师,约 100万人,与日军展开了 大规模会战,日军死伤 20万,中国军队死伤40 万。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经 验
(一)、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2)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伟大的抗战
精神(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 团结精神;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 精神)。 (4)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 础。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和解放的斗争。
溥仪——伪满州国皇帝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三光”政策 细菌战、毒气战 活体解剖 、吃人 残害劳工、强征慰安妇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 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日军烧成一片焦土的河北省阜平县羊和门村
中的地位。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