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机械、功能、内能知识与考试隐含条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必考十大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必考十大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必考十大知识点在九年级物理学科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学科的十大必考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和学习。

知识点一:力和压强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常用单位是牛顿(N)。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常用单位是帕斯卡(Pa)。

要理解力的作用和计算压强的方法,包括等效重力、杠杆原理等。

知识点二: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包括杠杆、轮轴、滑轮等。

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力的平衡条件、力的运用等都是必考的内容,也是理解更复杂机械原理的基础。

知识点三:能量与功率能量是物体进行物理或化学变化时能够释放的物理量,可从势能、动能、内能等角度来理解。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常用单位是瓦特(W)。

要会计算能量和功率,并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四:电和电路电是带电粒子进行运动产生的现象,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所经过的路径。

要了解电流的方向、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关系,以及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等。

知识点五:磁和电磁磁是吸引或排斥物体的力,电磁是指电与磁的现象关联。

理解磁的性质、磁场的作用、电磁感应的原理等都是必考的内容。

知识点六:光的传播光是能够被人眼识别的电磁波。

要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以及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等基本性质。

知识点七: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机械波,要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以及音的高低、音量和音色等基本性质。

知识点八:热与温度热是物体的内能传递的一种形式,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能量的度量。

要了解热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热的传导、辐射和对流等热传递方式。

知识点九:物质的分子模型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要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分子模型的关系,以及物质的状态变化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

知识点十:宇宙学宇宙学是研究宇宙起源、演化和结构的学科,对宇宙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地球的位置、星系的形成、宇宙的膨胀等。

这十大必考知识点涵盖了九年级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和长远发展都非常重要。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初中物理是中学物理学习的起点,也是中考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初中物理时,我们要注意掌握一些必考知识点,以便最终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出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部分: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力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1.力的定义和测量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用N(牛顿)作为单位来表示。

在物理实验室中,我们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来测量力的大小。

2.力的合成和分解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计算。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而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规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己发生改变,除非外力作用于物体。

这个定律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4.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定律可以用公式F=ma来表示,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5.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物体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都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第二部分:机械能物理学上,机械能是指物体运动、变形和运动和变形同时发生的能量总和。

机械能是初中物理中必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1.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的定义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_k=0.5mv^2来计算,其中E_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_p=mgh来计算,其中E_p表示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2.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规定了一个封闭系统内的机械能总是不变的。

九年级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一、力和压力1. 力的定义和性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和方向。

2.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计量单位为牛顿(N)。

3.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4. 压力的定义和计算: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压力的计算公式为P = F/A。

二、简单机械1. 机械工作和能量转化:机械工作是指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物体移动的过程。

能量转化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2.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在平衡状态下,物体的力矩相互平衡。

3. 轮轴装置:轮轴装置是指利用轴和轮的组合实现力的传递的装置。

4. 滑轮组:滑轮组是指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可以减小力的大小,增大力的作用距离。

三、光学1. 光传播的直线性: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方向是直线。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反射是光线碰到物体后返回的现象,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

3. 镜子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都能够产生图像,其中平面镜的图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球面镜的图像可以放大或者缩小。

四、电学1. 静电学:静电是指物体带有静止电荷的现象。

不同电荷之间会产生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的力。

2.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数目,电压是指单位电荷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

3. 电阻和电路:电阻是指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和元件组成的路径。

4. 平行板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是由两块平行金属板和介质形成的元件,可以存储电荷和电能。

五、热学1. 温度和热能: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的度量,热能是物体内的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2. 热传递: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导热、对流和辐射。

3. 热量和功的关系:热量是指能量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的过程中放出或者吸收的能量,功是指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六、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振动物体产生的,通过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考试的隐含条件都在这里了!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考试的隐含条件都在这里了!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考试的隐含条件都在这里了!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4.匀速直线运动=恒定速度;力量平衡;恒定动能(同一物体)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6.轻型和小型物体=可忽略的质量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8.真实图像=反转图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相机)、光交叉、实线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10.物体距离大于影像距离=摄像机成像原理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12.上升=物体温度的变化13.白气=液化现象14.不包括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释放的热量(Q吸收=Q释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换后的能量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6.串联=等电流;选择公式P=I2R来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u2/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8.灯不亮,电流表无指示=断路(电压断路)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20.家用电器不工作=保险丝熔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公式是:速度v(m/s)v=s:路程/t:时间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压强p(pa)p=f/s(f:压力,s:受力面积)热Q(J)Q=cm△ t(C:材料的比热容,M:质量,△ T:温度变化值)欧姆定律i=u/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要记住的几个值: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c.水的密度:1.0×103kg/m3d、水的比热容:4.2×103j/(kg℃)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f、家庭电路电压:220V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要点全解析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要点全解析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要点全解析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考试大纲的要点,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对初中物理考试大纲的要点进行全面解析。

一、力学部分1、运动和力这部分内容包括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速度的计算、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等。

学生需要理解运动的相对性,能够准确测量长度和时间,并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深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质量和密度质量和密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学生要掌握质量的测量、单位换算,以及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并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鉴别物质、计算体积或质量等。

3、压强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包括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

要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能够分析固体和液体压强的变化情况。

对于大气压强,要了解其存在的实例和测量方法。

4、浮力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难点之一。

学生需要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并能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

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提高对浮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热学部分1、温度和物态变化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了解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条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要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同时,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够运用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3、热机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内燃机等。

学生要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冲程和效率,认识到热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光学部分1、光的直线传播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和现象,如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等。

初中物理力、机械、功能、内能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机械、功能、内能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机械、功能、内能知识点归纳力和运动知识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span=""></f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必背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微观的,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单位: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特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永不为零。

二、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因为不同材料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热运动特性可能不同。

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例如,同质量的水和冰在相同温度下,内能不同。

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关系: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等因素有关;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质量等因素有关。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但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具有内能的物体也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四、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这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五、热量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变化量,不能说物体 “具有”或 “含有”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单位: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但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增加),内能减少也不一定放出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减少)。

六、分子热运动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完整版)中考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中考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和内能一、机械能1、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计空气阻力或摩擦力,即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二、内能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常见对物体做功的四种方法压缩体积(打气筒打气)、摩擦做功(如钻木取火)、锻打物体,弯折物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实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规律: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条件:存在温度差。

本质:内能的转移。

三、热量计算1、热量的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cm(t-t);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2、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Q吸0=cm(t-t)Q放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放=mq效率;η=Q有效/Q完放= Q吸/Q完放(Q吸表示被有效利用的即被水吸收的,Q完放指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t为初温,t为末温,q为热值。

公式:c为比热容,m为质量,3、热量单位:焦耳,符号:J四、热值1、热值的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热值的符号:q,单位:/J kg。

2、物理意义:表示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3、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五、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1、热机的定义:将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曲轴转两圈,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1次。

九年级统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统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统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九年级统考中,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九年级统考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具有大小和方向。

2. 力的计算力的计算公式为 F = m × a,单位是牛顿(N)。

3. 弹力和重力弹力是物体由于被压缩或拉伸而产生的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4.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P = F / A,单位是帕斯卡(Pa)。

第二章:机械运动1. 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指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进行抛体运动,斜抛运动是指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向进行抛体运动。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为 F = ma。

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第三章:能量与能量转化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 E = 1/2 × m× v^2;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摩擦和其他非弹性力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 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第四章:声音和光学1. 声音的传播和特性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作为传播媒介。

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音强。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根据斯涅尔定律可计算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

3. 光的成像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可以产生实像和虚像。

第五章:电学基础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电场是电荷周围的作用区域。

物理九年级中考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中考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中考知识点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知识点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在中考中,物理常常是考试的重点科目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物理九年级中考知识点。

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力的单位。

2. 牛顿第一定律:作用力、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和物体加速度的关系。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

5.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因素。

6. 弹力:弹簧的伸长或压缩力的计算。

二、机械能和能量转化1. 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公式、转化关系。

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 功和功率:功的计算公式、功率的计算公式。

三、光学知识1. 光和光的传播:光的特性、光的传播速度。

2. 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反射角度和入射角度的关系。

3. 折射定律:光的折射、折射率和折射角度的关系。

4. 理想平面镜:镜像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5.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四、电学知识1. 静电场:静电的产生和特点。

2.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计算公式、电流的单位。

3. 电压和电阻:电压的概念、计算公式、电阻的概念、计算公式。

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5.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五、热学知识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

2. 热传递:热的传导、传导原理、导热系数。

3. 显热和潜热:显热和潜热的概念。

4. 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和应用。

六、核能和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和电子的基本概念。

2.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过程、半衰期概念。

3. 核能利用:核能的利与弊、核电的原理。

以上便是物理九年级中考知识点的概要。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顺利应对中考物理科目将大有裨益。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做题强化记忆和理解,取得优异的成绩!。

九年级物理解题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解题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解题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掌握好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九年级物理解题的知识点,希望能给学生们带来一些帮助。

一、力、功和能量力、功和能量是九年级物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力是物体所受到的外界作用,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能力,它不会消失,只会转化成其他形式。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选择,以及计算功和能量的方法。

二、速度、加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九年级物理中,常常会遇到速度、加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改变。

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合理运用物理公式进行运算,并注意计算结果的单位问题。

三、力和压力力和压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解题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受力情况以及是否会产生运动。

而压力则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在解答与力和压力相关的题目时,需要注意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以及计算压力所使用的公式和单位。

四、电流、电压和电阻在九年级物理中,还会涉及到电流、电压和电阻等概念。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的数量和方向。

电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力。

电阻是物质对电流通过的阻碍程度。

解答与电流、电压和电阻相关的题目时,需要掌握科学符号的使用方法,结合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并注意计算结果的单位。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九年级物理中比较有趣的话题之一。

反射是光线在与界面接触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光经过介质的传播时改变速度和方向的现象。

在解答与光的反射和折射相关的问题时,需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以及折射率和折射定律的计算方法。

六、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九年级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九年级物理复习基本知识点 机械能和内能解析

九年级物理复习基本知识点 机械能和内能解析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一、机械能(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动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要求会探究,注意控制变量法)(质量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到达水平面时速度大小相等)势能1、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

2、在一定限度内,形变物体的越大,其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的物体具有的的能量。

4、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和。

(要求会探究,注意控制变量法)机械能(要求会指出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会从例子中指出能量的转化)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内能都不可能为零。

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反之内能。

物体的内能不只与温度有关:对于同一个物体,可以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但“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就越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墨水在冷热水中的扩散”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得越快。

4、内能和机械能的关系:任何情况下,物体都具有内能;而在有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

物体的内能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三、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热传递(能量的转移)①发生的条件:有温度差。

停止的条件:温度相等。

②热传递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

③当物体由于热传递改变它的内能时:内能若增大,则它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内能若减小,则它的温度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晶体的凝固)。

④叫热量。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一般说“吸收多少热量”、“放出/释放多少热量”,而不能说“有多少热量”、“含有/具有多少热量”、“···的热量是多少”。

)A、单位:焦(J)=∆B、计算公式:Q cm t2、做功(能量的转化)①机械能→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内能→机械能:物体膨胀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与应试技巧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与应试技巧

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与应试技巧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也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

初中物理涵盖了各种基础概念和原理,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至关重要。

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梳理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习的内容。

同时,掌握一些应试技巧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围绕初中物理知识点和应试技巧展开阐述。

一、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1. 物理基础知识:力、能量、功、功率、机械运动等是物理学的基础概念。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和相互关系,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2. 运动的描述: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用图像、图表和公式等方式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包括平均速度、加速度、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等内容。

3. 物体的平衡:学生需要理解平衡条件和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平衡力、杠杆原理、浮力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分析物体平衡和不平衡的情况。

4. 力的作用:学生需要了解力的作用方式,包括接触力、重力和弹力等。

学生还需要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5. 力与运动的关系:学生需要学习牛顿三定律的内容,了解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解释运动中的现象和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非常重要。

6. 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学生需要学习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动能和势能。

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7. 热学知识:学生需要学习温度、热量和热传递的概念。

理解物体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热传递方式对于应用物理学习至关重要。

8. 光的反射和折射:学生需要学习光的传播方式,包括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学生还需要了解光的成像和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9. 声音的传播:学生需要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速度和音调的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理解声音的所在和共振现象。

10. 电学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概念。

九年级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运动以及相互作用等内容。

作为九年级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将总结九年级物理学考试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进行详细的解析。

第一个知识点是力和压力。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常见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作用有方向和大小,可以使物体改变速度或形状。

压力则是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力÷面积来计算。

在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压力问题有活塞、液压和气压等。

第二个知识点是功和机械能。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工作,可以用公式W=力×位移来表示。

机械能则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和位置能量的总和。

机械能可分为动能和势能,动能用公式K=½mv²计算,势能则根据物体的高度和重力进行计算。

第三个知识点是物体的运动规律。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若合力不为零,物体则会产生加速度。

其中,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是否有合力的关系;第二定律则描述了物体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它可以用公式F=ma表示;第三定律则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四个知识点是声音和光学。

声音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产生的,它需要传播媒介,如空气、水或固体。

声音的特性有音调、音量和音色。

而光学则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光的传播可以通过直线传播和反射来实现,同时还有折射和散射等现象。

第五个知识点是电学。

电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电荷、电场和电流等现象。

在电学中,我们常见的概念有电荷、电流、电阻和电压等。

电荷是物体所带的电性,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情况,可以用公式I=Q/t来计算;电阻则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可以用公式R=V/I表示;电压则是电势差,用来驱动电流的推动力。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面试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面试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面试一、力和压力1. 力是什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是引起物体运动、形变或改变其速度方向的原因。

2. 力的公式和单位力的公式:F=ma力的单位:牛顿(N)3.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4. 压力的定义和公式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压力公式:P=F/S二、机械能1. 位能和动能位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即一个物体的位能和动能的总和在运动过程中不变。

3. 功和功率功: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

功的公式:W=Fs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功率的公式:P=W/t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强弱。

热量:物体间传递的热能。

2. 物质的三态及相变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相变包括凝固、熔化、汽化和凝结四种过程。

3. 热能传递热能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四、电学1.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导体中电荷流动的速率。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的移动工作能力。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串联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流过各个电器。

并联电路:电流可以有多条路径流过各个电器。

3. 静电和电磁感应静电:物体电荷的生产和相互作用。

电磁感应:磁场中导体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学习物理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常见隐含条件(学习资料)

初中物理常见隐含条件(学习资料)

初中物理常见隐含条件(学习资料)常见隐含条件1.光滑:没有摩擦⼒;机械能守恒2.漂浮:浮⼒等于重⼒;物体密度⼩于液体密度3.悬浮:浮⼒等于重⼒;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动能不变(同⼀物体)5.静⽌:受平衡⼒,动能为零6.轻⼩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7.上升:重⼒势能增加8.实像:倒⽴的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9.虚像:正⽴的像(平⾯镜、放⼤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10.物距⼤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11.升⾼到:物体的末温12.升⾼:物体温度变化量13.⽩⽓:液化现象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15.正常⼯作:⽤电器在额定电压下⼯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较两个量的⼤⼩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较两个量的⼤⼩18.灯都不亮,电流表⽆⽰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数:电路短路(⽆电压处短路)20.家庭电路⽤电器都不⼯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 密度不是⼀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较明显。

2.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定是⼀个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 受⼒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持⼒、摩擦⼒、拉⼒等其它⼒。

6. 平衡⼒和相互作⽤⼒的区别:平衡⼒作⽤在⼀个物体上,相互作⽤⼒作⽤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定受到了⼒,受⼒不⼀定改变运动状态。

九年级物理考试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考试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考试必考知识点一、力和压力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能使物体产生平动或转动,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当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其合力等于原力。

三、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力的平衡图:力的平衡可以通过绘制力的平衡图来进行分析。

四、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五、摩擦力摩擦力的产生:物体间的接触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和受力面积等。

六、力的能量转化功的概念:当力使物体发生位移时,力对物体做功。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乘以位移和力与位移的夹角的余弦值。

机械能的转化: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七、简单机械杠杆原理:力臂与力的乘积等于负重臂与负重的乘积。

滑轮原理: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斜面原理:斜面上物体所受合力的分解与力的大小和斜面的角度有关。

八、浮力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上升的力。

浮力的大小: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应用:浮力可以解释物体浮沉的原理。

九、能量和功率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因为位置、形状、运动等而具有的能做功的能力。

能量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即功除以时间。

功率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十、电学基础知识电流的概念:电荷在导体中的传导现象。

电流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九年级物理考试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物理考试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物理考试知识点大全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旨在探讨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而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物理考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学科考核,因此熟悉和掌握物理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九年级物理考试知识点的大全,希望能够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一、力和压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作用有方向和大小之分,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力的大小可以用矢量表示。

压力是物体受力分布的结果,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单位是帕斯卡(Pa)。

压力与受力作用的面积有关,同时还与力的大小有关。

二、热能和温度热能是物体内部粒子的运动能量,是一个物体所具有的热量多少的量度。

热能的传递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快慢程度。

温度之间的差异决定了热能的传递方向,即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能。

三、机械功和机械能机械功是物体受力移动时所产生的功,可以用功的定义和功率的关系进行计算。

机械功是力和位移的乘积,单位是焦耳(J)。

机械能是指物体在运动或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方面。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四、声音和光的性质声音是物体振动时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一个常数,即光速。

光的颜色与波长有关,不同的波长在我们的眼睛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五、电学知识点电流是物质内部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横截面的量,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电流运动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V)。

电流与电压之间有很重要的数学关系,即欧姆定律。

电阻是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

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六、能源和能量转换能源是指能够供给人类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包括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全考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归纳

全考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归纳

全考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归纳物理,是一门关于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九年级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归纳。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概述: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与分类:力的本质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常见力包括接触力、重力和弹力等。

2. 牛顿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加速度的关系)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可以按照方向和大小进行合成与分解,这有助于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4. 动能和功:动能是运动物体的能量,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平面镜时会产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可以确定光的传播方向。

2.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定律可以确定光的传播方向。

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不同波长的光被分离的现象,即光的色散。

3.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对光进行折射,运用透镜的成像原理可以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三、电学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电场。

2.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传输现象,电路是导体、电流源和控制器的组合。

3.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碍,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率。

4. 静电场与静电力:静电场是由静电荷所产生的场,静电力是两个静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四、能量与能量转换1. 功与机械能: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2. 电能与电功:电能是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电功是电流在电路中所做的功。

3. 能量的守恒:能量在物理过程中总是守恒的,可以转换为不同形式的能量。

五、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的热平衡状态,热量是能量的传递形式。

2. 热传递: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传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力、机械、功能、内能知识与考试隐含条件力和运动知识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物理考试隐含条件发掘利用技巧一、物理题中条件的隐含形式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1.隐含在题给的物理术语中。

物理学中有许多名词术语,往往隐含中某个常数。

如:标准大气压;照明电路的电压;水的密度和比热容;空气中的光速和声速;g=9.8m/s2等。

这些数据,题目中一般都不给出,要求解题者凭自己的记忆直接加以应用。

2.有些物理量,对于确定的对象来说,它是一个恒量。

如物体的质量、物质的密度、物质的比热容、导体的电阻、燃料的热值、电源的电压、用电器上的铭牌标志等。

3.隐含在题给的物理现象中。

题设的条件中必然反映若干物理现象,这些现象本身就包含了解题所需的已知条件。

例:“宇航员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示意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通讯卫星”示意卫星运行角速度或周期与地球的相同,即同步;“导体处于平衡状态”示意物体是等势体,内部场强为零等。

4.隐含在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中。

在习题中常将理想化条件隐含在有关词语或题意中,需要运用理想模型去捕捉和挖掘。

如质点和点电荷,都不计其形状和大小;轻质弹簧即不计其重;光滑表面即不计其摩擦;理想变压器即不计功率损耗等。

5、隐含在临界与极值问题里。

高中物理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虽然没有在教学大纲或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但近年高考试题中却频频出现。

从以往的试题形式来看,有些直接在题干中常用“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词语对临界状态给出了明确的暗示。

也有一些临界问题中并不显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灵活性较大,审题时应力图还原习题的物理情景,周密讨论状态的变化。

从以往试题的内容来看,对于物理临界问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力和运动的关系部分,对于极值问题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力学或电学等权重较大的部分。

二、常见的重要临界状态及极致条件:1.雨水从水平长度一定的光滑斜面形屋顶流淌时间最短——屋面倾角为45°。

2.从长斜面上某点平抛出的物体距离斜面最远——速度与斜面平行时刻。

3.物体以初速度沿固定斜面恰好能匀速下滑(物体冲上固定斜面时恰好不再滑下)—μ=tgθ。

4.物体刚好滑动——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5.两个物体同向运动其间距离最大(最小)——两物体速度相等。

6.两个物体同向运动相对速度最大(最小)——两物体加速度相等。

7.位移一定的先启动后制动分段运动,在初、末速及两段加速度一定时欲使全程历时最短——中间无匀速段(位移一定的先启动后制动分段匀变速运动,在初速及两段加速度一定时欲使动力作用时间最短——到终点时末速恰好为零)8.两车恰不相撞——后车追上前车时两车恰好等速。

9.加速运动的物体速度达到最大——恰好不再加速时的速度。

10.两接触的物体刚好分离——两物体接触但弹力恰好为零。

11.物体所能到达的最远点——直线运动的物体到达该点时速度减小为零(曲线运动的物体轨迹恰与某边界线相切)。

12.在排球场地3米线上方水平击球欲成功的最低位置——既触网又压界。

13.木板或传送带上物体恰不滑落——物体到达末端时二者等速。

14.线(杆)端物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恰能到圆周最高点—最高点绳拉力为零(=0v杆端)。

15.竖直面上运动的非约束物体达最高点——竖直分速度为零。

16.细线恰好拉直——细线绷直且拉力为零。

17.已知一分力方向及另一分力大小的分解问题中若第二分力恰为极小——两分力垂直。

18.动态力分析的“两变一恒”三力模型中“双变力”极小——两个变力垂直。

19.欲使物体在1F2F两个力的作用下,沿与1F成锐角的直线运动,已知1F为定值,则2F 最小时即恰好抵消1F在垂直速度方向的分力。

20.渡河中时间最短——船速垂直于河岸,即船速与河岸垂直(相当于静水中渡河)。

21.船速大于水速的渡河中航程最短——“斜逆航行”且船速逆向上行分速度与水速抵消。

22.船速小于水速的渡河中航程最短——“斜逆航行”且船速与合速度垂直。

23.“圆柱体”滚上台阶最省力——使动力臂达最大值2R。

24.损失动能最小(大)的碰撞——完全弹性(完全非弹性)碰撞。

25.简谐运动速度最大——位移(恢复力、加速度)为零。

26.受迫振动振幅恰好达最大——驱动力的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

27.只有机械能与电势能相互转化时,重力势能与电势能之和最小时,动能最大。

28.粒子恰不飞出匀强磁场——圆形轨迹与磁场边界相切。

29.纯电阻负载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内外电阻阻值相等。

30.滑动变阻器对称式接法中阻值达最大——滑至中点。

31.倾斜安放的光滑导轨上的通电导体棒静止时,所加匀强磁场方向若垂直于斜面的情况下磁感强度最小。

32.光从介质射向空气时恰不射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33.刚好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频率等于极限频率。

34.带电粒子恰好被速度选择器选中(霍尔效应、等离子发电)——电场力与洛力平衡。

35.“地面卫星”(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势能最小、总能量最小、运动周期、角速度均最小;速度、向心力、加速度均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