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游沙湖》剖析
•
• •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 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资料补充—乌台诗案
•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 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 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 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 下,御史台奸臣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诬陷他,说他“包 藏祸心”,不久就把他逮捕,投入监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 字狱“乌台诗案”。 •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 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 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 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
• • • •
3、特殊句式 ( 判断句 ) ①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②予买田其间 ( 省略句 ) ③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判断句 )
• 4、句意探究 •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 了人意。”选择下面哪句翻译最准确。 ③ • ①安常虽然是聋子,但是聪明悟性高过常人,可以在纸 上作画写字,写不了几个字,就能深解别人的意思。 • ②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悟性超过一般人,用纸给 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字,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 • ③安常虽然耳朵聋,但聪明过人,别人在纸上给安常写 字,写不上几个字,安常就能懂得别人的意思”。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8分)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
她像自由的精灵,在滩涂上扎根..,无jū无束【甲】又像飘逸的仙子,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
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里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岁月。
①这芊芊芦苇,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suō。
②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róng为一体,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松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画上生命的句号。
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妩媚,是樵子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暖阳。
她像衣香鬓影的女子,从古代,从《诗经》中,涉水而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乙】遂成千古jué唱。
洄流中,弄篙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乙】”B.【甲】;【乙】”C.【甲】,【乙】。
”D.【甲】;【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面选段中划线句子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上面选段中划线句子②是一个假设复句。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D.“扎根”“沉默”“然后”“缕”四个词在上面选段中分别是动词、形容词、连词、量词。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B.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
沙湖阅读理解答案
沙湖阅读理解答案【原文】: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②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③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④深了人意。
余戏⑤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导人⑥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13)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⑦洗笔泉,水极甘⑧,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⑨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⑩暮雨子规(11)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12)。
”是日剧饮而归。
【注释】:①相:察看。
②庞安常:人名。
③颖悟:聪颖,有悟性。
④辄:就。
⑤戏:开玩笑。
⑥异人:奇异的人。
⑦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逸少是他的字。
⑧甘:甜。
⑨兰芽:刚长出的兰花幼芽。
⑩萧萧:风雨声。
(11)子规:杜鹃鸟。
(12)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而慨叹光阴易逝,其实人生也有返老还童的可能,就像这流水也能向西流一样。
(13)蕲(qí)水:县名,即今湖北省浠水县。
【翻译】: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
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
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
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
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
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
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
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青,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报晓的公鸡。
”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练习】:(此练习题为中考文言文阅读)此练习中引用段落,带有一些下划线等格式。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
《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篇一:《游沙湖》导学案《游沙湖》导学案2014.4教学目标1、疏通文字,理清文脉2、比较《游沙湖》作为一篇游记与《游褒禅山记》的不同之处3、透过文章学习苏轼本人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宋朝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合称“欧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
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同登进士,政治生涯:八年在朝,位高权重。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
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2、乌台诗案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沙湖阅读理解答案
沙湖阅读理解答案【原文】: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②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③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④深了人意。
余戏⑤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导人⑥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13)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⑦洗笔泉,水极甘⑧,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⑨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⑩暮雨子规(11)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12)。
”是日剧饮而归。
【注释】:①相:察看。
②庞安常:人名。
③颖悟:聪颖,有悟性。
④辄:就。
⑤戏:开玩笑。
⑥异人:奇异的人。
⑦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逸少是他的字。
⑧甘:甜。
⑨兰芽:刚长出的兰花幼芽。
⑩萧萧:风雨声。
(11)子规:杜鹃鸟。
(12)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而慨叹光阴易逝,其实人生也有返老还童的可能,就像这流水也能向西流一样。
(13)蕲(qí)水:县名,即今湖北省浠水县。
【翻译】: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
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
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
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
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
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
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
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青,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报晓的公鸡。
”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练习】:(此练习题为中考文言文阅读)此练习中引用段落,带有一些下划线等格式。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游沙湖赏析 游沙湖阅读答案
游沙湖赏析游沙湖阅读答案1.知识目标:疏通文字,理解文意及重点文言字词“相”。
2.能力目标:质疑答疑,提高主动动脑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前提下,尝试背诵。
教学难点:感悟苏轼疏放、乐观的情怀。
教学方法:启发、点拨、探究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积累,能自主判断并分析一些文言语法现象。
一1、导入: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说“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而另一位文坛名人方方在《喜欢苏东坡》一文中这样评价苏轼:“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都足以证明苏轼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1 、导入“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黄玉峰《说苏轼》2、背景:苏轼为官几起几落,可以说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中度过了他坎坷的一生,说起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应该是?一场“乌台诗案” 使苏轼被贬黄州,在此期间,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官场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颠峰。
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两赋一词(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传世名作。
那么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他是否一蹶不振了呢?他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以后生活的呢?在同一背景下,苏轼还写了一篇小短文《游沙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体会其又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的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6-5 推荐作品 游沙湖(试题+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五)(对应学生用书P146)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是日剧饮.而归(yǐn)B.因往相.田,得疾(xiānɡ) C.山下兰芽短浸.溪(jìn) D.谁道人生无再少.(shào)解析:B项“相”读xiànɡ。
答案:B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书不数.字数:数目B.因.往相田,得疾因:因为C.辄.深了人意辄:就D.遂.往求疗遂:于是解析:A项,数:几,几个。
答案:A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善:擅长B.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了:了解C.余戏.之曰戏:戏弄D.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临:面对解析:C项,戏:调笑,逗趣。
答案:C4.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②皆一时异人也③求何使报秦者④予买田其间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①②是判断句;③是定语后置句;④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答案:B5.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四川眉山人,他与父苏洵、弟苏辙被后人称为“三苏”。
文中的“王逸少”即晋代书法家王羲之。
B.《游沙湖》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写的一篇文章,文中借《浣溪沙》词来抒发情感,表达自信、放达的人生态度。
C.“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这两句是用了民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意。
D.“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的意思是“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
”解析:C项这两句是反其意而用之。
答案:C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高中语文 游沙湖 苏轼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发展至今,可谓________,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现在的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之一,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区发展和全球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
上合组织如何发展关系到地区稳定、区域发展,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要继续在“上海精神”________下,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只要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坚持世代友好,发扬团结协作,我们必将绘就上合大家庭的美好家园新蓝图。
与此同时,上合组织面对的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________。
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上合组织不能________,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加强内部协作,共同破解时代难题,共筑上合命运共同体,开启区域发展新征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如日中天指引沉渣泛起飘飘然B.—日千里指引沉渣泛起悠悠然C.一日千里指挥重整旗鼓飘飘然D.如日中天指挥重整旗鼓悠悠然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只要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坚持世代友好理念,发扬团结协作传统,我们必将绘就上合大家庭的美好家园新蓝图。
B.只要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坚持世代友好,发扬团结协作传统,我们必将绘就上合大家庭的美好家园新蓝图。
C.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只要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坚持世代友好理念,发扬团结协作,我们必将绘就上合大家庭的美好家园新蓝图。
游沙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游沙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游沙湖》出自于《东坡志林》,是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的随笔小品。
下面是WTT整理的关于《游沙湖》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游沙湖》阅读原文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是日剧饮而归。
注解:①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
世代从医,颇有名气。
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③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游沙湖》阅读题目(一)1.本文题为“游沙湖”,行文重点不在“游”,而在“感”,这明显有别于一般游记。
先写到沙湖“相田”,接下来,于是,结识了名医庞安常,病愈后二人,作者写词抒怀。
2.在以上这篇文章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游沙湖》阅读答案(一)1.得了病(或“得疾”) 求医(或“求疗”) 同游清泉寺2.(2分)以下词语都可以:(一个词语即可)开朗诙谐、活泼风趣、乐观自信、从容自信、旷达乐观、超然洒脱《游沙湖》阅读题目(二)(1)本文的行文顺序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序,苏轼游记文章的写作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译成汉语。
①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②余戏之日:“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3)文中写到作者作歌一首,从其“歌”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游沙湖》阅读答案(二)(1)时间感情自然流露(2)①我在那里置买了田地,因为到沙湖视察田地生了病。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记承天寺夜游》与《游沙湖》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记承天寺夜游》与《游沙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①,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②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余)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③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
”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游沙湖》)【注】①相田:看田地的好坏。
②庞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
③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④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8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休.将白发唱黄鸡( )(4)而疑悟绝.人( )8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
A.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B.学而.时习之C.人不知而.不愠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8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86.散文家梁衡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在他(苏轼)的一生中,无论得意与失意,他都不愁眉苦脸,他总能从困苦中找到乐趣。
”请你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说苏轼“从困苦中找到乐趣”的旷达在两段文字中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83.想到于是,就不要超过84.B 85.(1)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6单元游沙湖训练含解析
第六单元 游沙湖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因往相.田 相:观察 皆一时异人..也 异人:非同一般的人 B .颖悟绝.人 绝:胜过,超过 初食颇苦难..苦难:痛苦和灾难 C .岸外而臼.中 臼:中间凹陷 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坐:闲坐,安坐 D .故植物中.之 中:受到 颠沛生于不测..不测:意外 【解析】 B .苦难:苦,苦涩。
难,读n án ,难以下咽。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 .⎩⎪⎨⎪⎧善医而.聋是日剧饮而.归 B .⎩⎪⎨⎪⎧余以.手为口以.吾一日长乎尔 C .⎩⎪⎨⎪⎧休将.白发唱黄鸡将.进酒,杯莫停 D .⎩⎪⎨⎪⎧遂.往求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解析】 D 均为连词,于是、就。
A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B 介词,用/介词,因为。
C 动词,认为/动词,请。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A .①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 .①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②凡牧民者,必知其疾.C .①是.日剧饮而归 ②是.说也,人常疑之 D .①辄深了.人意 ②小乔初嫁了.【解析】 两个“是”字都当“这”讲。
4.下列句子中的“书”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E )A.以纸画字,书.不数字B.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E.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
【解析】AE:写;B写在帛上的字;C信;D书本。
5.下列句子中的“许”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E)A.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C.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D.先生不知何许.人也E.引之长丈许.【解析】AE:表示约数;B赞许;C这样;D地方、处所。
6.下面句子中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A.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
C.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游沙湖》解析
苏轼《游沙湖》解析倪大凤;张艳;姜娜【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60-62)【作者】倪大凤;张艳;姜娜【作者单位】湖北鄂州市第二中学;湖北鄂州市第二中学;湖北鄂州市第二中学【正文语种】中文噫——“异”!一个常见的字,他却赋予非凡的意义,一个常用的字,他却用得不寻常,人异,事异,景异,技异,委实奇异!小品文第一段写“异人”。
安常颖悟过人,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通古今。
及长耳聋,自学研习中医,尤善针灸。
为人治病,十愈,救人无数。
求医者“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我却能“以手为口”,传达心声。
我俩“皆一时异人也”!这个“异”字,看似平凡,其意洵异。
稍事涵咏,令人玩味不已!安常医术高超,大名远播,却只能屈居乡野。
也许常人为之抱怨怒詈,但这位异人却能安之如常。
作者写安常之异,实乃衬托自身之异。
苏轼之异何在?异于孤标独仪的外貌。
他额高脸长,一副络腮胡,茂密蓬乱,以致遮住了嘴巴跟耳朵。
苏小妹曾写诗打趣:“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长相上,上天已为他烙上了遗世独立的标记。
异于出类拔萃的才能。
苏轼21岁出蜀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在礼部考试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只缘主考官欧公误以为是其弟子曾巩的文章。
为避闲谈,将文章命为第二名。
这对苏轼而言,虽然有些委屈,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诵的佳话。
异于超凡脱俗的禀性。
同李白相比,他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和杜甫相比,他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豁达乐观。
一方面,对为官提拔与就职,他是淡泊随缘的。
苏轼凭借天才的文思与妙笔,征服了大宋。
他有声望,受人爱戴,再加上他与皇家过从甚密,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宋神宗的母亲)佩服他的学问人品。
他到达京都仅八个月内,朝廷便将他擢升三次(由七级上升,经过第六级跳到第四级,止于第三级翰林,为皇帝草拟诏书)。
高中语文古诗文选修第六单元游沙湖巩固练习全解
)
A.“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这句话简单交代了主
要人物的籍贯、姓名和特征。
B.“余戏之曰〞的一句戏言,显示出作者幽默、开朗的
个性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C.“皆一时异人也〞寄寓了很深的感慨:庞安常“以眼
为耳〞成一神医,而作者“以手为口〞,是一代诗文绝佳的士
子。安常“颖悟绝人〞却隐居乡间,自己也因诗文得祸,贬居
⑤吾_前_少_置_孤__……惟兄嫂是.依 _助__词__,__表__宾__语_____
(二)实词 ①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 _过__,__超__过_____
(1)绝②③④抚奂非尺恶能一卓水下为也,人,群,而响绝绝..毕而江不绝河.受__横_停____渡___顿拒______绝__ ⑤以绝.秦望 __断__绝__
学习目标
1.把握“相〞“辄〞“疾〞等文言实、虚词。 2.理解这篇短文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中话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思想性格。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 辄.( zhé) 萧萧.( xiāo )
浸.( jìn )溪 无再少.( shào )
2.一词多义 (一)虚词
①②因幽往暗相昏.田惑而无__观_物_察_以_相.之 _辅__助___ (1)相③ ④儿 操虽已托薄名禄汉相., 相.幸,复其得实此汉妇贼也__相____丞貌____相__
)
A.以纸画字,书.不数字 B.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E.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 【答案】 AE( AE:写;B写在帛上的字;C信;D书本 )
5.下列句子中的“许”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C.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 D.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E.引之长丈许. 【答案】 AE( AE:表示约数;B赞许;C这样;D地 方、处所 )
语文阅读文言文试题 游沙湖
语文阅读文言文试题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是日剧饮而归。
注解:①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
世代从医,颇有名气。
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③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悲观的歌曲。
18.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①因往相()田②书()不数字③辄()深了人意。
④余戏()之曰⑤谁道人生无再少()?⑥是日剧饮()而归。
19、在以上这篇文章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2分)
参考答案:
19、(2分)以下词语都可以:(一个词语即可)
开朗诙谐、活泼幽默、乐观自信、沉着自信、旷达乐观、超然洒脱。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6.5《游沙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6.5 《游沙湖》 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阅读《游沙湖》,完成1~4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颖悟绝.人 绝:超过 B .辄深了.人意 了:了解 C .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临:临近 D .是日剧.饮而归 剧:急促解析: D .剧:痛快、畅快。
答案: D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善医而.聋是日剧饮而.归 B.⎩⎪⎨⎪⎧余以.手为口以.吾一日长乎尔 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因往相.母,得疾D.⎩⎪⎨⎪⎧遂.往求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解析: D .均为连词,于是、就。
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B.介词,用/介词,因为。
C.动词,辅佐/动词,察看。
答案: D3.下列有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庞安常这样一个“异人”,可记的事迹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其实也是为了写自己。
B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两句,正面运用乐府古辞句意。
作者病好了,又看见兰溪水向西流,很有感触,所以这样说。
C .“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D .本文笔法自由,行文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解析: B .应该是“反用乐府古辞句意”。
答案: B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察看田地的好坏,得了病。
文言文《游沙湖》翻译和考点解析
游沙湖苏轼〔宋代〕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创作背景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又名《游兰溪》,作者当时四十七岁。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知湖州,谏议大夫李定国。
御史何大正上奏,诬他作诗文谤刺当朝,因而被下狱,当年十二月出狱,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空挂虚名。
当时作者打算在沙湖买田未成,去相田时认识了医生庞安常,因而创作了这篇作品。
正文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译文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
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查田地的好坏,得了病。
听说麻桥人庞安常善于医病,但是耳朵聋,就去他那里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懂得我的意思。
《游沙湖》同步练习及答案
导语:做练习有利于我们的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有益于我们的语文学习。
下面是《游沙湖》同步练习及答案,欢迎过来了解。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相:察看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绝:超越C.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了:明,明白D.休将白发唱黄鸡将:将要解析:选DD.“将”应为“以为”的意思2.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剑溪之水出焉得其尤绝者家焉B.其槚荼亦苦于常荼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D.刘子闻而悟之父母者,人之本也解析:选AA.焉:兼词,“于此”B.于:介词,比;介词,到C.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连词,表假设D.之:代词,“这道理”;结构助词,“的”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故遂择其窊而室焉B.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C.左右欲刃相如D.野蜂巢其间解析:选BB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余各项均是名词作动词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颠沛生于不测B.初食颇苦难C. 滵曲折,注入大谷D.今夫膏粱之子解析:选BB项,“苦难”,古义:味道苦,难以下咽;今义:痛苦和灾难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汨汨,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冷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岸外而臼中岸:水边的陆地B.莫不族布而罗生焉罗:排列C.醉醇饫肥饫:饱食D.一旦运穷福艾艾:止息解析:选A岸: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物性之苦者求木之长者B.食之可以清酒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C.拊石而和之渔父见而问之D.人知乐其乐亦各言其志也解析:选D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B.能够;可以凭借C.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斋,一般指书房、学舍记,一种文体,往往在叙事写景的基础上,抒发情理本文名为“苦斋记”,顾名思义,可知它“记”的是“斋”之“苦”:苦况与苦义B.本文重点阐发了“苦乐相倚,互为转化”的哲理,批评了膏粱之子只图安逸享乐的思想,赞扬了苦斋主人苦中求乐、恬然自安的宽敞襟怀C.全文以“苦”字起笔发端,又以“苦”字收结终章,即使写乐谈乐,仍由一个“苦”字生发出来,一个“苦”字,贯串始终,前后勾连,互为呼应,脉络分明,中心突出D.章溢先生把自己的隐居之室命名为“苦斋”,是因为这里环境是苦,物产是苦,往来艰苦,人甘于苦,议论言谈亦不离苦,真是目之所见,口之所食,足之所至,心之所想,无一不“苦”解析:选D章溢先生把自己的隐居之室命名为“苦斋”——是刘基命名8.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译文:(2)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译文:答案:(1)匡山离人居住的地方很远,只有先生乐意游赏,而跟随他的人大多觉得早出晚归非常艰苦,于是(先生)就选择山中的洼地在那里筑室居住(2)即使想效仿山野农夫和卑微的仆役,不能伸延自己,在丛生的野草中苟且偷生也不可能得到,难道不是昔日的快乐酿成了今日的痛苦吗?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游丹霞记[清]袁枚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别买小舟,沿江往探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疑岭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山追客耶,客恋山耶?舛午惝恍,不可思议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得路攀铁索升,别一天地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轩幻人,鸱张蛮舞者余宿静观楼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垮不断池多文鱼在泳游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功也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间有豪牛丑犀间:中间B.循原路下如理旧书理:温习C.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涯:边际D.陋矣妄矣,殆不然矣陋:浅薄解析:选A间,“夹杂”之意10.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描写丹霞独特风貌的一组是()①但见绝壁无蹊径②压人魂魄,梦亦觉重③舛午惝恍,不可思议④崖张高幂吞覆之⑤天然高下,绝不滑履⑥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⑤⑥D.②③④解析:选C②③是写人的感觉,属间接描写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辰年的春末,作者到达广东东部,听说仁化县有风景优美的丹霞山,于是在五马峰下停船,另租一艘小船,顺江而下前往探访B.丹霞山到处是绝壁,没有可上山的路,作者拉着铁索向上攀登,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梯级,台阶一般,脚下时常打滑C.作者晚上借宿在静观楼丹霞山高千万丈,紧挨着窗户,似乎感到山压迫着人的魂魄,连人做梦的时候也觉得沉重D.作者感受到丹霞山是凭着美景的集中而胜出山上没有古碑,作者就这个问题宕开一笔,有理有据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解析:选B“脚下时常打滑”错,原文的意思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梯级,就像天然形成的台阶一般,脚下绝不会打滑12.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译文:(2)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译文:(3)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功也译文:答案:(1)没有阶梯的地方就开凿岩石来做成阶梯,我细数一下共有三百个阶梯(2)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有家,也忘记了自己身在哪里了(3)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故意做出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如果不曲折宛转就不是好文章参考译文:甲辰年的春末,我到达广东东部,听说仁化县有风景优美的丹霞山,于是在五马峰下停船,另租一艘小船,顺江而下前往丹霞山探访山势从平地上突起,有横的褶皱的形象,没有直的挺立的山峰,一层山峰来了之后,层层山峰也迎面而来,完全围住没有断(我)猜想岭南离海近多有螺蚌,所以说山峰的形状也好像都成了螺纹吗?特别让人惊奇的是,左面的窗户刚看见,刚离开,右面的窗户又来了;前面的船舷看见它,刚离开,后面的船舷又有了它山追着客人,还是客人留恋山呢?朦胧模糊,不能够想象出来船行了一天一夜,到了丹霞山只见丹霞山到处是绝壁,没有可上山的路,只有山的一侧裂开了一条缝,就像被锯子斜斜地锯开一样人侧着身子进入,很久才能找到路拉着铁索向上攀登,见到另一番天地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梯级,就像天然形成的台阶一般,脚下绝不会打滑;没有树根作梯级的地方就开凿山崖做梯级,细数一下共有三百级台阶到阑天门的山路最为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山路的尽处上面横放着一块铁板作为进出的门,若一人拿着长矛守卫,那么连一只鸟也飞不过去山上的楼台庙宇很坚固,又很宽敞,开凿山崖形成沟渠,把泉水引到寺庙的厨房,十分巧妙有佛塔建在悬崖之下,悬崖像高高张开的布覆盖着它佛塔的前面群山环抱,就像是各国的诸侯拿着文书来朝见,群山夹杂有像巨大的水牛或丑陋的犀牛的,有像牦牛或人影的,有像鹤鹰张开两翅或蛮人在舞蹈的晚上,我借宿在静观楼山高千丈,紧挨着窗户,似乎压迫着人的魂魄,连梦中也觉得沉重山的中部凹陷进去好几丈,泉水如珠子般悬空滴落,躺在床上终夜听着泉水叮咚的声音联绵不断山洞有很多身上有着美丽花纹的鱼儿在游动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有家,也忘记了自己身在哪里了第二天,我沿着原来的路下山,就像在温习功课,更加觉得很有滋味站在高处眺望自己上山的路,从江口到这里,山路就像龙蛇那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无穷无尽,大约有一百里那么远如果用郑康成虚空鸟道的说法,拉成直线行走,那么从五马峰到丹霞,一会儿就可到达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故意做出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如果不曲折宛转就不是好文章但从高处俯视山下,丹霞山确实十分陡峭,人不能不感到害怕,于是我坐在石阶上一级一级地挪下山僧人问我,丹霞山与罗浮山比较怎么样呢?我说:罗浮山的风景分散,找到一处美景的快乐也抵不上付出的辛劳,丹霞山凭着美景的集中而胜出了僧人又问我:丹霞山上没有古碑又怎么解释呢?我说:雁荡山从南宋开始开发,所以没有唐代文人的题跋;黄山从明代开始开发,所以没有宋代文人的题跋;丹霞山是从我们这个朝代初期才开发的,所以并没有明代的碑刻从大禹到现在大概有四千多年了,名山大川,还有混沌而没有被开辟的,像黄河的源头,到元代才被探访到,这就是证明然而从这点来看,山尚且如此,就更可以明白先贤圣人们的学说是无限广阔的如果因为前代的学者们偶然遗漏了一些解释,就因此想小心谨慎地禁锢后来的学者,不让他们再增加一点新的观点,这真是浅薄而荒谬啊,大概不应该这样吧四、语言运用13.(2012·山东新泰一中调研)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生活中处处可见竹子,请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描绘你心目中的竹子(100字左右)答:答案:(示例)小溪畔,那一丛丛的尾竹,像绿色的彩笔,把天涂得瓦蓝瓦蓝的,把水染得碧绿碧绿的;院宅旁,那楚楚动人、身上泪痕斑斑的斑竹,结出一片片浓荫,掩映着座座竹舍;路径上,一簇簇的青竹,细长的竹枝,舞动的竹梢,像母亲慈祥的手,把青青的幼苗搂在怀里;山坡上,青碧如玉的翠竹,向荒山播撒出春意14.(2012·湖北孝感高中质检)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为开头,把下面的一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读书”是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是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答案:(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指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
游沙湖赏析
游沙湖赏析游沙湖苏轼〔宋代〕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译文及注释译文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
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查田地的好坏,得了病。
听说麻桥人庞安常善于医病,但是耳朵聋,就去他那里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懂得我的意思。
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
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
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
我因此作了一首诗歌:“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
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
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
”这一天,我们喝得痛快了才回去。
注释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因:因为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坏。
相:察看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不止医道高,而且不少医学著作,《宋史·方技传》里有他的传善医:善于医病。
而,但,却。
遂:就,于是。
求疗:请求治疗。
颖悟:聪颖,有悟性。
书:写。
辄(zhé):就。
了:了解。
戏:开玩笑。
异人:奇异的人。
郭:城。
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甘:甜。
兰芽:刚长出的兰花幼芽。
萧萧:同潇潇,风雨声。
子规:杜鹃鸟。
休将白发唱黄鸡: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
《游沙湖》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考
《游沙湖》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考原文:游沙湖苏轼〔宋代〕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译文: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
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查田地的好坏,得了病。
听说麻桥人庞安常善于医病,但是耳朵聋,就去他那里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懂得我的意思。
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
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
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
我因此作了一首诗歌:“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
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
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
”这一天,我们喝得痛快了才回去。
注释: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因:因为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坏。
相:察看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不止医道高,而且不少医学著作,《宋史·方技传》里有他的传善医:善于医病。
而,但,却。
遂:就,于是。
求疗:请求治疗。
颖悟:聪颖,有悟性。
书:写。
辄(zhé):就。
了:了解。
戏:开玩笑。
异人:奇异的人。
郭:城。
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甘:甜。
兰芽:刚长出的兰花幼芽。
萧萧:同潇潇,风雨声。
子规:杜鹃鸟。
休将白发唱黄鸡: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篇一:《游沙湖》导学案《游沙湖》导学案2014.4教学目标1、疏通文字,理清文脉2、比较《游沙湖》作为一篇游记与《游褒禅山记》的不同之处3、透过文章学习苏轼本人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宋朝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合称“欧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
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同登进士,政治生涯:八年在朝,位高权重。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
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2、乌台诗案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解决预习练习三、疏通文意并赏析1、文章第一段写什么?是怎么写的?2、文中穿插的几句戏言有什么作用?3、苏轼在第一段中写了自己的什么?是怎样写自己的?4、第二段写游沙湖,内容极少,写了游玩沙湖的什么地点?15、看题目《游沙湖》,作为一篇写游记的作品,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品有哪些不同?6、第二段中诗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联系一下背景说一说这两个典故的运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7、由此可见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总结六、作业以“心态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预习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往相田,得疾相:观察B.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了:了解,明白C.休将白发唱黄鸡休:最终D.是日剧饮而归剧饮:痛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B.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C.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D.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3.下列有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庞安常这样一个“异人”,可记的事迹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其实也是为了写自己。
B.“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两句,正面运用乐府古辞句意。
作者病好了,又看见兰溪水向西流,很有感触,所以这样说。
C.“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D.本文笔法自由,行文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篇二:游沙湖话苏轼游沙湖,话苏轼——读《游沙湖》及苏轼课程纲要《游沙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一篇小品文,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文本解读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着力点放在了“读文·读人”上,力求通过对文章和对苏轼的多重解读,实现认识和思想上的提升。
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诗文回顾,了解苏轼的多彩人生,力图让学生通过综合以往学过的作品,在头脑中勾勒出较为清晰、完整的苏轼的形象;二是解读文本,在翻译、背诵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探究和相互交流,理解文字含义,品读作品内涵;三是拓展延伸,把作品放在苏轼的人生历程中予以关照,最终实现“读文”和“读人”的统一。
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我没有使用多媒体,而是有时为学生朗读某些书或文章中的相关段落,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办法,是不想破坏整个教学的节奏和氛围。
教学实录师:有人把苏轼和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量级人物作了一番比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翻开黄玉峰《说苏轼》):“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中国的读书人对苏轼似乎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他的许多作品大家也一定很喜欢;不过,我对今天的课不抱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因为,我担心大家不能真正读懂苏轼。
现在,我就作个调查,自认为了解苏轼的同学请举手!师:(指一个举手的同学)你认为自己比较了解苏轼?生:(点头)师:我的问题是,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哪一篇作品?(这个问题显然出乎他的意料,他有点不知所措;其他同学笑,大有“幸灾乐祸”的意味)生:(思考了一会儿)《记承天寺夜游》!师:还能背下来吗?在我的印象中,初中老师对背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生:记不大清了。
师:我们一起尝试背一下。
(老师大声背诵,学生跟着老师背)师:(指一名学生)八年级下学期,学过苏轼的一首词,还记得篇名吗?生:……(有学生小声提醒:《水调歌头》,学生恍然大悟)师:刚才提到的那些作品都是初中时学到的,进入高中之后,我们还学习了苏轼的哪些作品?生:《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
师:刚才上课的时候,我说,我对今天的课不抱乐观的态度,因为,我担心大家不能真正读懂苏轼。
现在,我多少有一点儿信心了。
师:老师读一遍课文,大家要注意句读和字音。
(老师读《游沙湖》,学生听读,偶尔作记录)师:大家为自己的同桌朗读一遍课文,同桌一定要及时指出对方的错误。
开始!(学生相互读课文,纠正错误)师:从字面上看,这篇文章的难度似乎不算大。
“左邻右舍”在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把课文翻译出来。
如果有哪个句子不能确定,或者有争议,就把它标记出来,一会儿我们一起解决。
(学生分小组翻译课文)师:大家在翻译课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生:“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生:我用手当嘴,您用眼睛当耳朵,都是这个时代的怪人。
师:(追问)“我用手当嘴”是针对什么说的?生:……师:(追问)“您用眼睛当耳朵”又是针对什么说的?生:……师:(追问)为什么“我们都是怪人呢”?生:……师:看来,字面上翻译出来了,似乎也对了,但并不一定就真的懂了。
大家想一想老师的这几个问题。
发表发表你的看法!“左邻右舍”也可以交流交流。
(学生讨论了一小会儿,似乎没有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师:要想弄懂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究竟是什么意思。
“以纸画字”的是“苏轼”,还是“安常”?(学生对此有点儿争议)师:“别人在纸上给安常写字,写不上几个字,安常就能懂得别人的意思”;“安常在纸上写字,用不了几个字就能说中别人的心事”。
这两种理解,你觉得哪一种更合乎情理?生:第一种。
师:安常只看别人写下的不多的几个字,就能猜中对方的意图,所以苏轼说他“颖悟绝人”。
“余以手为口”如何理解?生:因为安常耳聋,我无法用语言和他沟通,只能通过写字和他交流,因此苏轼说“以手为口”。
师:苏轼为什么说他和安常都是“异人”呢?(学生讨论)师:苏轼在被贬黄州的最后一年,侍妾朝云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苏遁。
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苏轼写了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从中你读出了苏轼怎样的情绪?生:发牢骚。
师:从这个角度看,“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是否就能理解了呢?生:我的手,也就是我写的字,传达出我内心的想法,我写的东西和我心里想的是一致的,你看到了,内心能够很好地领会,没有歪曲,这本应该是正常的事情;可是,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官场中却不是这样,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看到了却不能明察真相,甚至故意曲解,这样的现象是普遍的。
师:很好!我来概括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口”能像我苏轼的“手”一样传达心声,不用来造谣中伤,我的命运就不至于如此坎坷;如果一个人的“耳”能像安常的“眼”一样明察是非,不轻信谗言,我也不至于蒙冤受屈。
师:还有问题吗?好,现在我们齐读、背诵课文。
(学生开始读、背课文)师:现在,我们已经能把课文完整、准确地背诵了,但这还不能表明我们把文章读懂了。
接下来,请大家结合你喜欢的词句加以点评。
(学生自由阅读)生:我比较喜欢“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里面流露出非常乐观的情绪。
苏轼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并没有消沉,而是能够把自己从痛苦的深渊里解救出来,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相比之下,我们有些人遇到一点点挫折、坎坷就自暴自弃,显得太可怜也太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