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5-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课件-鲁教版选修5教学讲义PPT课件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剖析自然灾害课件 鲁教版选修5
(3)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其土壤特性、降水密不可分,但人类不合理的 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 (4)难免和可防的双重性 由于黄土高原地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特点决定了水土流失的难免性, 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从这一方面来讲,水土流失又 是可防的。
2.自然灾害主要规律的对比 自然灾害的发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练习巩固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3日凌晨加强为强台风级,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 我国钓鱼岛东偏南方大约2 4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15.9°N,144.5°E),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5百帕,7级风圈半径240~ 260公里,10级风圈半径80~100公里,12级风圈半径60公里。 其后,“苏迪罗”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于24小时 内增强到超强台风级(16级以上,52米/秒以上)。受其影响,6日夜间到7日白天, 我国台湾岛以东洋面、东海东南部海面的风力逐渐加大到7~8级,阵风9~10 级。8月7日后,“苏迪罗”继续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逐渐向我国台湾东部沿海靠近,并于8月8日前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
合作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4年7月3日,湖南遭遇了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湘中及以北 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特别是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遭遇大规模山体滑 坡和泥石流袭击,滑坡体阻断河流,形成一座堰塞湖,将米贝乡一处老 街和临河的集贸市场淹没,水深6至7米,数十栋民房泡在水中,灾情影 响近77户300余人。 (1)怀化市的滑坡和泥石流是不是自然灾害?为什么? 答案 是。怀化市的滑坡和泥石流是自然异变引起的,并严重危及了人 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册课件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1.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丰水期,10年分别 发生8次和11次大洪水,60至70年代,20年中仅发生4次。
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月球上的火山喷发是不 是灾害?为什么?
因遭遇雪崩而严重受伤 的荷兰约翰·弗里索王子恐 怕永远无法苏醒。
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1.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2)类型:按主导因素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3)基本要素:致灾因子、承灾体。
2.自然灾害
结构破坏
滑坡
暴雨
台风
大风 电路故障 火灾
泥石流 水土流失 巨浪
机械故障
决堤
1.台风能引起那些自然灾害? 2.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规律?
2.我国春季自然灾害主要有:华北春旱,北方的沙尘 暴等;夏季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风暴潮、暴雨 洪涝等;秋季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低温冷害、凌汛等 等;冬季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等等。
以上两段文字说明了自然灾害还有什么规律?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崩塌
洪涝 风暴潮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根据前面学习,请同学们回答: 1.哪些灾害属于自然灾害? 2.和人为灾害有什么本质区别?
自然异变 自然属性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社会属性
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
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双重性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6 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课件 鲁教版选修5
台风
寒潮
⑤改进耕作制度等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
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1)主要气象灾害的防治措施 (2)主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灾害种类
地震
防灾减灾措施
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滑坡
泥石流
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
5
在自然灾害 监测中的 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GPS 地理信息技术
RS
GPS
GIS
主要功能
GPS
• 能为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 精度的三维位置和速度及时间数据 灾情发生后的通信联络 减灾过程中的灾情跟踪、监测、实时监控 灾害发生地点的准确测报 救灾人员赶赴现场的导航 可提高减灾的效率和精确度
题组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位置见图)发生7.0级地 震,震源深度13公里。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有“雨 城”、“天漏”之称。 (2)说明在地震多发地区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应急 准备工作。
建立灾害预警、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建 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抢险队伍;备 好应急物品(食品、饮用水、药品、救援 工具等);规划临时避难、疏散、医疗救 治场所;做好次生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 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普及相关避险知识。
体系;③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地震);④护坡固坡,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滑坡、泥石流)
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1)主要气象灾害的防治措施 (2)主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主要自然灾害的个人应急措施 灾害 泥石流 洪水 正确应急方法
最新地理鲁教版选修5第二单元第一节地质灾害课件精品课件
A:原斜坡剖面;D:滑坡后的剖面;E:滑动面
课堂小结
一、地震灾害 1.地震概述 (1)定义(2)地震的结构(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1)按照震源深度: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2)按照成因机制: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人工诱发地震。 3.地震发生过程 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1.定义:(1)滑坡;(2)泥石流 2.发生机制:(1)滑坡: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
的存在、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2)泥石流:充足的 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3.发生过程:
地震波分为横波(也叫S波,只在固体中 传播)和纵波(也叫P波,气、液、固三 态均可传播),前者传播较慢。
知识拓展延伸
(1)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人们感觉大地如何震动? (2)在湖中小船上的人有什么感觉?
(1)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晃动。 (2)只有左右晃动。
2008年9月8日8时许,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 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新塔公司选矿厂的尾矿库发 生垮坝,宽约600米,长约3公里泥石流将下游的一个农 贸集市和两个村子的部分房子冲跨。据新华社消息,截 至2008年9月10日17时许,已有128人在事故中遇难。
地理鲁教版选修5第二单 元第一节地质灾害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 2.简述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
过程与方法: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
3.地震发生过程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一节初始自然灾害课件鲁教版选修5
3.以成因分类,海啸属于海洋灾害;以表现特征分类,海啸属于突发型 灾害;以发展过程分类,海啸属于次生灾害;以损失程度分类,此次海 啸属于重大灾害。
返回
谢谢!
【练习巩固2】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3公里, 此次震中位于芦山县龙门乡。截至11时46分,地震已致当地44人死亡, 伤500人以上,伤亡情况还在搜集核实中。 材料二 2014年5月30日云南盈江发生级地震,地震已造成43人受伤6人 重伤。 (1)上述材料中,发生在雅安和云南盈江的两次地震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简述理由。
答案
(2)致灾因子:纯自然作用或是 人类活动 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3)分类
分类方法
具体类型
按成因
按表现特征 按发展过程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人为诱
发灾害缓等发型
原生灾害
突发型灾害、
灾害
农业灾害
、次生重灾大害灾害等
按承灾体的性 城市灾害、
、矿山灾害等 答案
3.人为灾害 (1)概念:以 人为因素 为主导因素造成的灾害。 (2)类型: 生产事故 、交通事故、生活事故及战争和社会动乱等造成 的灾害。
提纲挈领,巧妙记忆
强化记忆
1.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过程的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 亡、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 2.自然灾害的分类:按成因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人为 诱发灾害;按发展过程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按表现特征分为突 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
④2015年5月30日,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发生矿难,致多人死亡。
1.以上给出的四个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山东、云南)选修5(微专题课件
[最新考纲]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①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②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①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②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①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①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②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考纲解读] 1.以当前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分布规律、防御措施等。
2.以近几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气象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规律、防灾减灾措施及气象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结合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洪水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洪水灾害的防御措施,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4.以一些新颖的时事(如海水入侵、咸潮等)作为背景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原理,考查学生的学习探究、知识迁移能力。
微专题一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疑难剖析1.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类思路也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3.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大量农民、牲畜死亡,农业设施被毁,农业损失过亿元材料二2013年1月11日早上8时多,由于持续雨雪,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发生山体滑坡,46人被掩埋,全部遇难,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1)上述材料所述的地理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简述理由。
(2)请按不同的分类思路,判断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的归属。
按成因属于____________灾害;按表现特征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灾害;按发展过程属于________灾害。
(3)材料一、二中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答案(1)属于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地理鲁教版 我国的防灾减灾 课件ppt鲁教版选修5
建国以来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历程
20世纪50年代初:大规模江河治理 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强地震灾害监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健全减灾防 灾的法律、规划以及管理工作 1989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1997年11月:国家减灾中心成立
我国的减灾防灾行动
• 1、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减 灾工作,早在1989年4月就成立了由28个部门组 成的“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具体组织全 国的减灾活动和科学研究、技术培训、信息交流、 灾害评估和公众教育等工作。草拟了《中国国际 减灾活动纲要》,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 合的方针,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各级 地方政府也相应建立了减灾综合协调机构。先后 颁布和实施了数十项与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 律。
荆江分洪工程
荆江分洪纪念奖章
荆江分洪纪念碑
荆毛 江主 分席 洪和 工周 程总 题理 词为
长江三峡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摘录
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 • 1、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 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 3、把握全局,突出重点; • 4、充分发挥科技和教育在减灾中的作用; •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6、加强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
2.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目标
(1)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2)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 (3)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三北”防护林工程简介
三北防护林又称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1979年,国家 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 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 “绿色万里长城”。规划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 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 省的西部共324个县(旗),农村人口4400万,总面 积39亿亩。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 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 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 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 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 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选修5 第4讲《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教案 鲁教版
第4讲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考点一地理信息技术与减灾防灾疑难剖析1.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功能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遥感技术(RS) ①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②空间上: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③时间上:同步观测①灾害前兆监测,及时发出警报;②进行灾害跟踪监视;③建立灾害模型全球定位系统(GPS) 能为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速度及时间数据灾情发生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中的灾情跟踪、监测、实时监控;灾害发生地点的准确测报;救灾人员赶赴现场的导航;可提高减灾的效率和精确度地理信息系统(GIS) 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2. 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1)趋利避害。
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依赖于更多高新技术的应用。
(2)化害为利。
当科技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更清楚地揭示了自然力量的破坏机制和建设机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将这些强大的力量从致灾的方向引向造福的方向。
这就是化害为利,是减灾防灾的更高境界。
特别提示“化害为利”绝对不是“人类中心论”思想的结果,不是消除自然灾害,而是人地关系协调的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
人们永远不可能“战胜自然”,杜绝自然灾害。
即时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遥感技术重新测量,科学家提出:长江变短了。
最近,科学家对长江重新测量后发现,它的长度为6 211.3千米,比公认的6 300千米短了80多千米。
但这一结果并没有改变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的地位。
主持测量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尽管这一数字的变化对长江沿岸居民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但反映了人们对地球了解程度的加深,并有可能成为国家更新重要地理数据的参考。
”材料二2011年7月下旬,受台风和强降雨影响,泰国连降暴雨,引发中部平原大面积洪灾。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山东、云南)选修5(微专题课件+学案+练习题库)(8份打包)选修五 自然灾害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1)~(3)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读图可知,①位于太平洋沿岸,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应是海啸多发区。
②位于北大西洋沿岸,而西北大西洋是世界台风的高发区,所以②地多飓风。
③位于中部平原,南北纵贯,龙卷风多发。
④位于纬度位置较高的东北部地区,暴风雪多发,故C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
飓风多发的时间应是夏秋季节,故A错误。
暴风雪是冷空气南下、降温形成的,主要发生的时间是冬季,故B正确。
海啸受地震的影响,发生的时间不确定,故C错误。
龙卷风属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白天,故D错误。
(3)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
地形方面:主要考虑中央大平原纵贯南北,没有阻碍,利于冷暖空气运行;气候方面:主要考虑暖湿、干冷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强对流。
答案(1)C(2)B(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西藏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常年受高空西风急流(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一股强气流)的影响,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
下图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等值线分布图。
指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单元归纳整合课件鲁教版选修5
(5)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 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答案
(6)据报载,我国江西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漠”,试分析该区域出现 “红色荒漠”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分布及其原因,以及我国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红色荒漠”。应抓住干旱这一突出 特征和大风这一动力因素,联系各地人类活动的特点,不难找出答案。 答案 自然原因:①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②降水丰富, 多暴雨;③土壤以红壤为主。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土地压力大,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
答案
(3)土地荒漠化向东、南扩展的原因是_该__地__区__西__部__、__北__部__是___沙__漠__集__中__分__布__ 区__,__在__强__大__的__西__北__季__风__的__作__用__下__,__荒__漠__化__向__东__、__向__南__扩__展_____。 (4)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答案 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
3.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 脆弱的生态环境,且承受灾害的能力较低。 (2)人口城市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导致我国自然灾害损失 程度有着显著的地区差异性,灾害的危害性也就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例3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该地区荒漠化快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过__度__垦__殖__、__放__牧__和__采__伐__林__木__等__ _不__合__理__的__人__类__活__动___。 (2)A沙漠的名称是_塔__克__拉__玛__干__沙__漠__,B沙漠所在的省区是_内__地质地形因素: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构造带之间,构造复杂,地壳活动频繁,加之地形多种多样, 地势起伏大。 (3)气候、气象因素:我国东部位于亚洲东部典型的季风环流区,受季 风气候影响大,气象灾害多发。 (4)植被因素: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 条件,我国的病虫害也频繁发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6.1 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了解课件 鲁教版选修5
地中海—喜 马拉雅地带 和环太平洋 地带
岩层断裂或错 位,地球内能 的急剧释放
建筑物破 坏、交通 线中断、 人员伤亡 等
其他典型灾害
滑坡和泥石流:一 般发生在山区,危 害极大
水文灾害 (洪涝)
中低纬度, 河流中下游 地区
热带风暴潮:由台
强降水形成洪水;淹没农田、
排水不畅,积水 村庄、道路
形成涝渍
等
风引起,来势猛、 速度快、强度大、 破坏力强温带风暴 潮:增水过程相对
第一讲 与了解
对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的认识
考纲下载(xià zǎi)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 其特点。
考纲解读
1.识记:自然(jiě灾d害ú) 的类型特点;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 2.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
分布。
的影响。
3.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 3.应用:运用板块构造理论,
第二十二页,共30页。
2.(2013·北京东城区模拟)阅读材料(cáiliào),回答 问题。 材料(cáiliào)1: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 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第二十三页,共30页。
材料2: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 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 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 生活、农业生产(shēngchǎn)、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3: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 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 表特征。 (2)读材料2,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 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3,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精讲学案第五部分选修内容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可修改版ppt]
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1)成灾人口集中省区:山东、河南、河北、四川、 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 要成因。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 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1)特点:沉降幅度由东北向西南减小, 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距主城区越近沉降幅度越大,靠近 河流的地方沉降幅度较小)。
成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发生 沉降。 (2)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合 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 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
(2)滑坡、泥石流的成因、特点及分布 滑坡、泥石流都是地球外力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都具 有突发性特点,是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 山地的国家,滑坡、泥石流灾害十分频繁。滑坡、泥石 流的成因、分布、特点的如下:
(3)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 西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该地 区成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本题通过自然灾害的分布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 及其防范。第(1)题,甲灾害位于板块交界处,由此判 断为地震;乙灾害位于美国东部,这里靠近飓风源地并处 在飓风移动路径上,因此判断为飓风。第(2)题,对自 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一般从以下方面组织解答:加强监测预 报、制定防灾预案、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范。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 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 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 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 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图5-5-9为山东省西南部某城 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单位:毫米)分布图。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剖析自然灾害》课件 鲁教版选修5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1.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丰水期,10年分别发 生8次和11次大洪水,60至70年代,20年中仅发生4次。
2.我国春季自然灾害主要有:华北春旱,北方的沙尘暴等 夏季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风暴潮、暴雨洪涝等 秋季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低温冷害、凌汛等等 冬季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等等 以上两段文字说明了自然灾害还有什么规律?
谢谢!再见!
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卡特里娜飓风
美国政府及时预报和转移民众,使灾害的损失大大降低, 这体现出了自然灾害的 可防治 性。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
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4)难免和可防双重性
读教材图1-2-1“水灾中的火灾”,思考:各 种自然灾害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有什么共同点? 自然灾害具有并发性和链发性,一种自然灾 害可能会引起多种自然灾害。 所有的自然灾害都会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 构成危害。 所以我们应该对自然灾害进行剖析,找 出自然灾害的特点、规律和联系,就能对自 然灾害防患于未然。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主 要学习的知识。
1.本质——人地关系冲突
1998年长江汛期的降水量,总入海流量和洪峰流量 均没有1954年大,总降水量为54年的80--90%,然 而,水位竟然超过1954年1.45米!为什么?
在长江中上游流域内砍伐森林,流域内水土流失加 剧,导致下游泥沙沉积增强,河流排水不畅。所以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加剧作用。
同学们,我们初中学过我国地形有三级阶梯,请想一 想:在不同的地形阶梯主要的自然灾害各有哪些?哪 些地区损失较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性能特点 DJ系列隔振器自振频率低,阻尼大,可同时
承受垂向压力和水平剪切力,且具有体积小、高 度低、重量轻、稳定性能好、价格便宜等特点。 DJ系列隔振器主要针对风机、水泵等转速范围宽、 负载范围大的机械设备在研制的,亦可实施无基 础或轻基础隔振,安装施工十分方便。 • 应用范围
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p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1)气象灾害
p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1)气象灾害 (2)地质灾害
p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1)气象灾害 (2)地质灾害 (3)生物灾害
我国地域辽阔,多种多样的气候、 土壤、植被为多种有害生物滋生 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DJ系列隔振器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空调 设备、发电机、变电站的控制柜、动力机械试验 台等设备
GD橡胶隔振垫
• 产品说明: GD系列橡胶隔振垫通用性强,使用极为广泛方便,亦称万能
隔振垫。它具有四种不同直径 、不同高度的圆凸台,两面交叉布 置,连接四个凸台的中心面积为1mm2。使隔振垫具有多段非线性 特点,其静刚度特性曲线如图 1(b)所示。通过多次试验和使用证明, 这种非线性隔振垫更具有较宽范围的等频性 ,吸收冲击能力大 , 使用场合更为广泛,可以承受任意方向的载荷,隔振性能达到国际 同类产品水平。 • GD系列隔振垫采用专门配制的合成橡胶,耐酸、碱、抗腐蚀性 能良好、内阻大、蠕变小,可以两层、三层串联使用,但串联使用 时在两垫之间必须有3~5mm 厚的钢板隔开,以充分发挥每块隔振 垫的隔振作用。串联使用时的允许载荷仍为单层时的载荷。 • GD系列有3种外形,8种规格,其承载能力按使用面积计算,垂 向固有频率f0=12.5~16.5Hz ;阻尼比ξ=0.08~0.10 。
应用范围
• 1、GD-40 钟表工业机械,电子仪表器、光学仪器、精密仪器、计测机械仪
器、医疗及音响设备 2、GD-60
压力机、发电机组、离心分离机、搅拌机、振动筛网机、超重机。 适用于各个方面的振动都较激烈的场合,着重于振动的隔离。 3、GD-85
•
2、安装方便: 在大部分场合应用时可直接置于被隔离的机组与地面之间(或机组下面加一台座),
一般不用地脚螺栓,也不用传统的混凝土基础,因而施工周期短,投资低,是目前国内动力机械实
施隔振的理想产品。
• 二、选用与安装 1、根据机组扰动频率、重量和支撑要求等选
择隔振器的规格和数量,选用时,应使机器的扰 动频率和隔振器的固有频率之比在 2.5~4.5 之间 为宜。
(2)右图中造成死亡人数最 多的自然灾害是地__质_ 灾__害_。
题组训练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 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 因。
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 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 害频繁;国土辽阔,地质条 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繁; 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 地震多发;海岸线漫长,常 受台风、风暴潮侵袭。
p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1)气象灾害 (2)地质灾害 (3)生物灾害
2.人文地理背景 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题组训练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 害是__旱__涝______;与其他 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 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关_联_ _性_ 的特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5-以 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课件-鲁
教版选修5
l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①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②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l 自然灾害与环境:①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疑难剖析】
p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1.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2 .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
p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2.人文地理背景 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题组训练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 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 明理由。 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 的迎风坡,降水多。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 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10.4.3橡胶隔振垫
• ZA系列橡胶隔振器
• 产品说明: ZA系列隔振器广泛适用于柴油发动机(及发电机组)、空压机、风机、冷冻机、泵等机械
设备的隔振,对锻压、冲压机械的隔振也有明显效果。
• 一、性能特点 1、ZA系列隔振器和同类隔振器相比,具有明显的隔振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高度低、性
能稳定、价格便宜等优点。
• 2、隔振器的布置一般应对称安排,以保证各支承 点的隔振器受力均匀。
• 3、隔振器与基础之间通常不需要地脚螺栓。 4、机组的水平要求很高时,可用调整垫片进行调 整,并在使用二周后仔细调平。
ZA型隔振器外形尺寸、重量
DJ系列橡胶隔振器
• 产品说明: DJ系列隔振器是新型纯剪
切型橡胶隔振器。该系列隔振 器是在国内广泛应用的剪切系 列隔振器的基础上,进行了优 化设计,降低了隔振器的高度, 减少了其体积,但又完全保持 性能不变,从而提高了性能价 格比,增加了被隔振设备在运 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p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1)气象灾害 (2)地质灾害 (3)生物灾害
2.人文地理背景
u (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 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 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 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u (2)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 的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u (3)我国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 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 东部地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 严重性。
题组训练
(4)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大的人为原因。
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 水旱灾害频发,风沙危害加大;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 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 涝加重;大型工程建设造成地质灾害加剧;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 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