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雪》鲁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题目雪

课题目标:

1.能结合写作年代和背景,读懂《雪》的文字。

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

3.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4.结合阅读体验,说出对《雪》的独特感受和评价。

5.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并分析并列复句和因果复句。

第 1 课时

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结合写作年代和背景,读懂《雪》的文字。

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

3.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二.教材处理整体设想:

三.教与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民主导学,感悟文本

1、我是朗读家——读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注意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2)请同学们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朗读。同桌互听互评。

2、我是摄影家——赏雪

(1)提问:学生谈谈从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文中描绘了几幅画面?

两幅画面: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2)同桌合作探究,以“我更喜欢的是_____的雪,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一种_____美。”的句式互相交流自己对两个地方的雪的看法。

(3)学生细读自己喜欢的雪景图,圈画精彩的词句,揣摩写法,并加以赏析。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温情,生机勃勃优美

朔方的雪坚硬灿烂,昂扬向上,飞旋升腾壮美

3、我是评论家——悟雪

(1)“一切景语皆情语”,那鲁迅写雪仅仅是为了写雪吗?他笔下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情感呢?

出示写作背景介绍

(2)在描写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的雪?从何看出?

(3)作者的这种感情集中体现在哪一句?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4)请女生诵读描写江南雪的前三段,尽现其温婉柔美的美感。男生诵读写北国雪景的后三段,读出其雄浑俊伟的气势。

(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沉浸在审美的意境中。)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总结文本,德育渗透

同学们,阅读鲁迅先生的《雪》,我们既欣赏到了南国那滋润美艳如温婉恬静的江南女子的优美雪景,还看到了如粉如沙粗犷豪放如北国男儿般的壮美图画,更体察到了鲁迅先生那永不屈服坚强独立的斗争精神,让我们也象先生那样,用坚强与独立去战胜我们学习与人生中的一切困难吧!

四.目标检测:

1.必知必会知识

(1)、1、给加点的字注音。

朔()方灼灼()凛()冽眷()念荷()戟彷()徨()褪()尽胭()脂脂粉奁()磬()口(2)背会课文最后三段

2.必有必备能力

课内语段阅读。

1、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

色?

2、选文第一段描写的色彩有、、、

3、文章第一段中说“江南的雪”“ 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请你说说“隐约着”哪些“青春的消息”?

4、文章详写孩子们塑雪罗汉有什么作用?

5、对文章第二、三两段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写塑雪罗汉是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突出江南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B、“洁白”“明艳”“闪闪地生光”这些词语既以孩子的视角在观察雪,又融入了作者对江南雪的美好回忆。

C、写雪罗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突出了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的特点以及江南雪景的生机盎然柔媚多姿。

D、写雪罗汉,晴天消释“他”的皮肤,寒夜使“他”结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是为突出江南的雪又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6、读着雪罗汉消融过程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江南的雪的怎样的情感?

7、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间用了“但是”一词,在结构和内容上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8、下面都是作者所写的诗句,最能体现“朔方的雪”精神的一项是()

A、两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3.拓展提升部分

“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笔下的雪,融入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那么同学们对雪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与体验呢,请拿起你的笔,抒发出你内心的那份情感吧!

五.相关知识链接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这本集子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它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写作背景:

作者在写《雪》的时候,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作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作者先后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江南和的雪景的对比描写,赞美了飞雪追求自由和顽强斗争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冷酷黑暗的社会观赏的强烈不满的无比愤思的感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黑暗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情怀。

第 2 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2.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并分析并列复句和因果复句。

3. 结合阅读体验,说出对《雪》的独特感受和评价。

教材处理整体设想:

三.教与学过程预设:

(一)直接导入

(二)民主导学

1、品味语言

出示问题,小组交流解决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这些词从哪些角度强调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