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_第三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三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d5bb708762caaedc33d451.png)
(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三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3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本节首先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和单体的概念。
通过苯乙烯聚合反应说明加成聚合反应,并让学生在直观上认识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借此提出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
在有机高分子的合成版块复习了加成聚合反应,介绍了缩合聚合反应。
并对其分类讲解,初步训练学生由单体写聚合物,由聚合物结构式写出单体能力,从而提高对单体及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特点的认识能力,从而达到高考要求。
二、学情分析在《必修2》模块,学生也初步学习了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有关概念,学习了加聚反应。
再通过高二的学习,学习并接触了淀粉、纤维素,酚醛树脂,聚乙烯等高分子物质,因此。
学生已经基本学习完有机化学的主要内容,掌握了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等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也掌握了各类有机反应类型。
在加聚物反推单体时,采用由外向内“加、减、加……”化学键。
在这一点上学生掌握的情况比较好,因为比较机械,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觉得容易。
学生在学习加聚反应时,已经对有机合成有一定的认识,能了解聚合反应的特点,并对加聚反应中单体和聚合物的关系、方程式的书写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学生对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也没有系统学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
而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尤其是利用易得、廉价的简单有机分子,通过系列转化,再利用聚合反应获得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高考中久考不衰。
因此我们必须学好这部分。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了解链节、聚合度、单体的概念;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会由简单的聚合物分析单体,由单体写出方程式和聚合物结构式。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b29bb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e.png)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 让学生掌握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了解其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链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加聚、缩聚和交联。
4. 合成高分子的应用领域:塑料、橡胶、纤维和涂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高分子化合物的链结构、合成方法的原理及其控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3. 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的应用领域。
4. 开展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高分子产品,引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合物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3. 结构和性质:讲解高分子化合物的链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合成方法:阐述加聚、缩聚和交联三种合成高分子的原理和应用。
5. 应用领域:介绍合成高分子的应用实例,如塑料、橡胶、纤维和涂料等。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
8.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高分子化合物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合成高分子的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772b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f.png)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包括加聚、缩聚和交联等,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3.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加聚、缩聚和交联4.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实例5. 相关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3)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加聚、缩聚和交联(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实例2. 教学难点:(1)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加聚、缩聚和交联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基本方法及应用实例。
(2)实验法: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能及应用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高分子化合物产品,引发学生对合成高分子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基本方法及应用实例。
3. 实验: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bedf7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d.png)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过程。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3.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4. 几种常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过程5.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点、分类;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及几种常见的反应过程。
2. 教学难点: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及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高分子化合物产品(如塑料、橡胶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
2. 新课导入: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3. 讲解:讲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及几种常见的反应过程。
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高分子化合物,让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习题,检验学生对高分子化合物概念、分类和合成原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问题回答的准确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中考试:设置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的试题,全面评估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
《主题六 第三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主题六 第三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9aaba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e.png)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掌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提供试管、搅拌棒、烧杯、滴定器等基本实验器械。
2. 试剂药品:提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关试剂和原料,确保安全无害。
3. 课件:准备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 小组分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员。
5. 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旧知识: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高分子化合物,让学生回忆起这些高分子化合物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是如何合成的?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1. 讲解高分子化合物的观点和性质:高分子是由许多重复的单元毗连而成的化合物,其分子量通常很大。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特定的性质,如强度高、耐腐蚀等。
2. 介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展示实验器械和试剂:介绍实验所需器械和试剂,如烧杯、试管、胶头滴管、聚合硫酸铁等,并强调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4. 演示实验:合成聚合物(以聚乙烯为例)。
通过实验展示高分子合成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诠释。
5. 讲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工业生产过程:介绍高分子工业生产的流程和设备,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合成技术的实际应用。
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2120df457375a417866f8f7a.png)
第3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目标与素养: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宏观辨识)2.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宏观辨识)3.了解合成高分子对人类的贡献及产生的污染。
(社会责任)4.掌握由高分子寻找单体的方法。
(证据推理)5.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宏观辨识)6.掌握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的异同。
(微观探析)一、高分子化合物 1.高分子化合物概述(1)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由许多小分子化合物以共价键结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一类化合物。
也称聚合物或高聚物。
(2)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①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
②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重复的最小单位,也可称为重复结构单元。
③链节数:高分子化合物中链节的数目,亦可称为重复结构单元数。
常用字母n 表示。
微点拨:单体是反应物,结构单元是高分子化合物中的最小重复单位;单体是物质,能独立存在,结构单元不是物质,只能存在于高分子化合物中。
2.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高分子化合物⎩⎪⎪⎪⎨⎪⎪⎪⎧按照来源⎩⎪⎨⎪⎧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按照分子链的连接形式⎩⎪⎨⎪⎧线型高分子支链型高分子体型高分子按照受热时的不同行为⎩⎪⎨⎪⎧ 热塑性高分子热固性高分子按照工艺性质和使用⎩⎪⎨⎪⎧ 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密封材料3.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聚合反应(1)概念:聚合反应指的是由小分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2)分类(3)实例①n CHCH 2――→引发剂,该化学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②n CH 3CHCOOHOH ――→引发剂,该化学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微点拨:产物只有一种的为加聚反应,产物一般为两种且有一种是小分子的为缩聚反应。
二、高分子化学反应 合成高分子材料 1.高分子化学反应 (1)定义有高分子化合物参与的化学反应。
(2)应用①合成带有特定功能基团的新的高分子化合物。
②合成不能直接通过小分子物质聚合而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32a89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c.png)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2.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加聚、缩聚、开环聚合等。
3.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选择与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方法选择与设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探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最优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产品,引导学生思考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应用。
2. 讲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及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3. 讲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加聚、缩聚、开环聚合等。
4. 分析实例,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根据实例,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设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实验方案。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高分子化合物概念、分类和合成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加深或拓宽相关知识。
3. 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更多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拓展学习1.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探索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2. 介绍高分子化合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环保等。
3. 推荐相关学术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学习。
九、课后作业2. 选择一个实例,设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实验方案。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教案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06f2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2.png)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教案《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教案1.本节教材主线见演示文稿2.本节内容的评价标准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知道高分子化学反应的概念;能依据简单有机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能根据单体结构式确定加聚反应产物的结构式;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掌握一些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限于教科书中的反应);知道高分子材料与高分子化合物的关系,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了解酯交换反应、橡胶硫化、高分子降解等的基本原理。
3.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3.1有机玻璃的合成设计意图:以有机玻璃的合成为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给出的信息,完成各步合成条件、产物的书写,从而进一步巩固有关加聚反应的知识。
实施建议: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完成,但应注意要正确书写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和对应的反应条件。
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有机玻璃的工业生产过程和其他用途。
3.2脲醛树脂设计意图:“迁移应用”栏目与正文中“高分子化合物”的内容是紧密结合的。
以脲醛树脂的广泛应用为例,让学生在体会高分子化合物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与链节。
实施建议:“迁移应用”栏目中的问题是一种常见的习题形式,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教材对这类习题的难度是有一定限制的。
这个“迁移应用”的目的旨在让学生能够根据加成聚合反应产物的化学式确定它的单体和链节;而对于缩聚物只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出现的例子。
3.3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这种高分子材料为例,让学生查找塑料标识来探究不同塑料的单体以及用途,旨在通过学生活动使他们体会到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
实施建议:可以事先布置好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下找好各种塑料制品的标识,课堂上应充分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讨论的要点可以包括:1)塑料的标识、名称及英文简称;2)塑料的化学式、单体;3)塑料的特殊用途。
讨论的目的在于对用途不同的塑料进行分类,并初步了解塑料的成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高中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e190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8.png)
高中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原理。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实验。
教学重点:1.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2.聚合反应的原理。
3.使用实验方法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教学难点:1.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2.实验操作和技巧。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辅材料。
2.实验材料和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浓缩牛奶盒子、塑料袋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高分子化合物是如何合成的。
【新课呈现】2.通过PPT展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包括聚合反应、缩聚反应和交联反应等。
a.解释聚合反应的原理:通过将单体(低分子化合物)经过反应,使其发生重复加和,在高分子链上连接成为一个个重复单元,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b.解释缩聚反应的原理: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分子之间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NH3等),而连接成为高分子化合物。
c.解释交联反应的原理:通过交联剂对高分子链进行交联,增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高分子结构更加稳定。
【知识讲解】3.详细讲解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a.分类讲解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特点和机理。
b.解释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的选择等。
【学生探究】4.给学生分发实验操作指导书,引导学生根据指导书进行高分子化合物的实验,例如苯乙烯聚合反应。
a.确保学生能正确操作实验设备,如容量瓶、滴管、磁力搅拌器等。
b.指导学生在恰当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如温度、催化剂浓度等。
c.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手套、避免接触催化剂等。
【讲解总结】5.结合实验结果讲解聚合反应的机理和过程,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a.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b.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他们思考解决方法。
c.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使学生真正理解聚合反应的原理。
鲁科版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0485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9.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如加聚、缩聚等;(3)学会分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高分子的制备过程;(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合成高分子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如加聚、缩聚等;(3)分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高分子的制备过程及条件;(2)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高分子的制备过程;(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3)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的应用。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展示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2)实验演示,直观展示高分子的制备过程;(3)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合成高分子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如加聚、缩聚等;(3)分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 教学安排:(1)第一课时:介绍合成高分子的概念、特点及应用;(2)第二课时:学习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如加聚、缩聚等;(3)第三课时:分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通过学生作业、实验报告等,评估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3)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 终结性评价:(1)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合成高分子的概念、方法、应用等方面的掌握程度;(2)实验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的技能水平。
鲁科版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9cd6e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a.png)
鲁科版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合成反应及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加聚反应、缩聚反应、聚合反应。
3. 几种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原理。
2. 教学难点: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及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合成反应过程。
3.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3. 课堂讲解:讲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重点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原理。
4. 案例分析:分析几种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实验教学:安排学生进行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的题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评价其对高分子化合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4. 小组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评价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贡献度。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8f4a6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6.png)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两种基本反应类型——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2)学生能够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原理,能够写出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方程式。
(3)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单体判断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以及通过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判断单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高分子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到化学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2)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1)通过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判断单体。
(2)缩聚反应中官能团的变化和小分子的生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高分子材料无处不在。
从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塑料制品,到汽车的轮胎、建筑材料等等,高分子化合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那么,这些高分子化合物是如何合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2、讲授新课(1)加聚反应①定义:通过加成反应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②特点:单体中含有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反应过程中没有小分子生成。
③举例:聚乙烯的合成(写出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讲解反应过程)(2)缩聚反应①定义:单体之间通过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如水、氨等)的反应。
②特点:单体中至少含有两个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生成。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精品教案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a2b22f83c4bb4cf7ecd12c.png)
第三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课标要求】1.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
2.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查阅材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
)【选修课标要求】: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2、理解单体、链节、链节数等概念3、理解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4、了解一些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重点和难点能根据加成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式确定单体和链节能根据单体结构式确定加成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式1.我们已学过哪些高分子化合物?,其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2.请你写出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和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
、、、、。
3.怎样定义高分子化合物?什么是单体、链节、聚合度吗?具有什么特点的有机物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具有什么特点的有机物可以发生缩聚反应?4.高分子化合物是如何分类的?5.你知道实验室保存少量苯、汽油、四氯化碳和氯仿等常见有机溶剂时选用玻璃塞好还是橡皮塞好?说出你的理由。
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概况(1)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不上千,通常称为低分子化合物,简称小分子;如:烃、醇、醛、羧酸、酯、葡萄糖、蔗糖等(2)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甚至,通常称为,简称高分子,有时又称聚合物或高聚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等(3)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①按来源分类②按使用功能分类③按受热时的性质分类④按高分子结构特点分类【问题探究1】书写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
鲁科版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1c7d8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6.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2. 让学生掌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2.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3.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4. 实验操作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5. 案例分析:常见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分类、性质和制备方法。
2. 难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技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规仪器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制备所需的试剂。
3. 课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格式:【导学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日常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兴趣。
【自主学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
2. 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课堂讲解】1. 讲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
2. 讲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3. 讲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实验演示】1. 演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过程。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实例。
【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需改进之处。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7ead4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6.png)
第四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考纲定位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响和缩聚反响的含义。
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开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奉献。
有机高分子及其合成1.有机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小分子而言的,简称高分子。
大局部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响制得的,所以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
(1)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响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如的单体为。
(2)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最小单位。
如的链节为。
(3)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数目。
如合成聚乙烯CH2—CH2的单体为CH2===CH2,链节为—CH2CH2—,聚合度为n。
2.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性质(1)高分子化合物――→根据来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按结构⎩⎪⎪⎨⎪⎪⎧ 线型结构:具有热塑性,如低压聚乙烯支链型结构:具有热塑性,如高压聚乙烯网状结构:具有热固性,如酚醛树脂(2)高分子材料⎩⎪⎨⎪⎧传统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新型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3)纤维⎩⎪⎨⎪⎧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蚕丝、麻等化学纤维⎩⎨⎧ 人造纤维:如人造丝、人造棉等合成纤维:如“六大纶〞: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氯纶3.有机高分子的合成反响——加聚反响与缩聚反响 (1)加聚反响①定义: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响。
②产物特征:高聚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生成物一般为线型结构。
③加聚反响类型a .聚乙烯类(塑料纤维):――→催化剂 (—R 为—H 、—Cl 、—CH 3、、—CN 等)。
b .聚1,3-丁二烯类(橡胶): n CH 2===――→催化剂(—R 为—H 、—Cl 、—CH 3等)。
c .混合加聚类: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加聚如:n CH 2===CH —CH===CH 2+n CH 2===CH —CN ――→催化剂。
鲁科版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cc62c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5.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3)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2. 教学难点:(1)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机理;(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
三、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高分子化合物的日常用品,引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合物的兴趣;2. 讲授法:讲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3. 实验法:进行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5. 总结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教材、实验器材;2.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等;3. 课件:高分子化合物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高分子化合物的日常用品,引导学生思考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2. 讲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3. 讲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4. 进行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5. 分组讨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6.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学习内容。
高中化学 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5.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5299fdb683d049649b6658be.png)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聚合度、单体的概念。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
3.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重点是缩合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
4.由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它的单体。
二、教学重点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三、教学难点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简式;用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要对高分子化合物做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呢?它们与低分子有机物有什么不同?【板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学生思考、讨论)【回答】1.它们最大的不同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有机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高达104~106,而低分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以下。
2.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结构与低分子有机物的单一结构不同,它是由若干个重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先学习第一节。
【板书】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一、加聚反应师:大家对加聚反应并不陌生,它是加成聚合反应的简称,我们从高一到现在,已经学过好几个加聚反应了。
比如用乙烯为原料制取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大家还记得其化学方程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评价)【板书】nCH2=CH2 →乙烯(单体)聚乙烯(聚合物)师:像乙烯这类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被称为单体;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最小单位称为链节,也称重复结构单元,聚乙烯的链节为—CH2CH2—;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数目称为聚合度,通常用n表示。
【板书】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链节的相对质量×n【思考与交流】思考、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2师:通过聚合物的链节,可以看出聚合物的单体,你知道下面两个聚合物是由何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吗?【回答】(顺便介绍一种找聚合物的单体的方法——弯箭头法)师:聚合反应中除了加聚反应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546f5333d4b14e8424685b.png)
教学设计:第三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一课时高分子化合物学习目标:1.知道并会应用有关概念:单体、高聚物、聚合度、链节、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等。
2.熟知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的原理,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学会高聚物单体判断。
知识回顾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等)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等)。
(2)按照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的连接形式可分为、(3) 按照高分子化合物受热时的行为可分为、(4)按照高分子化合物的工艺性质及使用可分为、、、与与密封材料等。
【探究知识点一】1、乙烯分子间相互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1)加聚反应的定义(2)链节(3)聚合度加聚反应书写练习1、写出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高聚物的单体、链节、聚合度。
2.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丙烯酸(2)苯乙烯归纳总结:加聚反应的特点①单体必须是含有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例如,烯、二烯、炔、醛等含不饱和键的有机物。
②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副产物(小分子化合物)产生,只生成高聚物。
③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跟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
(2)由单体推断加聚物(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将单体的不饱和键的碳链单独列一行,再把不饱和键按正确的方式打开,找到正确的链节,即可写出化学式3、写出下列加聚产物的单体拓展延伸1.某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聚合物的链节是—CHCl—CHCl—B. 聚合物的分子式是C3H3Cl3C. 合成该聚合物的单体是CHCl==CHClD. 若n 表示链节数,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7n2.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强度与耐热性,可作为工业用的结构材料,并具有功能作用结构的高性能塑料。
ABS 树脂(结构式如下)是常用的一种工程塑料,合成时用了3 种单体,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3 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5ee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d.png)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加聚、缩聚、交联等高分子合成反应的特点及应用。
3.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2. 加聚反应及其应用3. 缩聚反应及其应用4. 交联反应及其应用5. 高分子合成反应的催化剂与调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及合成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高分子合成反应实例。
3.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高分子合成反应的过程。
4.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及相关教学资料。
2. 实验仪器和材料:如反应容器、催化剂、单体等。
3.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引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2. 讲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线性高分子、支链高分子、网络高分子等。
3. 讲解加聚反应:以聚乙烯、聚丙烯等为例,介绍加聚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4. 讲解缩聚反应:以聚酯、聚酰胺等为例,介绍缩聚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5. 讲解交联反应:以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为例,介绍交联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6. 讲解高分子合成反应的催化剂与调控:介绍引发剂、催化剂的作用及调控方法。
7.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高分子合成反应实例,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8. 实验演示:进行高分子合成反应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反应过程。
9.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高分子合成反应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高分子化合物概念、分类和合成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课标要求】1.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
2.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查阅材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
)【选修课标要求】: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2、理解单体、链节、链节数等概念3、理解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4、了解一些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重点和难点能根据加成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式确定单体和链节能根据单体结构式确定加成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式1.我们已学过哪些高分子化合物?,其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2.请你写出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和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
、、、、。
3.怎样定义高分子化合物?什么是单体、链节、聚合度吗?具有什么特点的有机物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具有什么特点的有机物可以发生缩聚反应?4.高分子化合物是如何分类的?5.你知道实验室保存少量苯、汽油、四氯化碳和氯仿等常见有机溶剂时选用玻璃塞好还是橡皮塞好?说出你的理由。
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概况(1)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不上千,通常称为低分子化合物,简称小分子;如:烃、醇、醛、羧酸、酯、葡萄糖、蔗糖等(2)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甚至,通常称为,简称高分子,有时又称聚合物或高聚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等(3)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①按来源分类②按使用功能分类③按受热时的性质分类④按高分子结构特点分类【问题探究1】书写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
【归纳整理】二、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并不复杂,往往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如聚乙烯中:-CH2-CH2-叫聚乙烯的或;n表示每个高分子化合物中链节的重复次数叫;n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能用来合成高分子的小分子叫,如合成聚乙烯的单体是。
【交流研讨】完成课本117页交流研讨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聚合反应1、加成聚合反应:单体通过的方式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简称【小结】:写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练习】: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结构简式为它是制作软质隐形眼镜的材料。
请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由甲基丙烯酸制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问题探究3】观察课本119页尼龙—66的合成反应,指出该反应与加聚反应的区别?【归纳整理】2、缩合聚合反应:单体通过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简称。
与加聚反应的最明显区别是31.下列物质中,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橡胶 B.蛋白质C.尼龙 D.纤维素2.下列物质或物质中的主要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①滤纸②毛发③蔗糖④植物油⑤塑料⑥硬脂酸⑦C60 A.①②④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⑦ D.全部3.乙烯的丙烯按1:1(摩尔)聚合时,生成聚合物乙丙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式可能是(AB)4.分别写出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结构简式。
5.人造象牙的主要成分的结构是,它是由单体经过加聚反应合成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6.人造羊毛是由丙烯腈(CH2=CHCN)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
请写出合成的化学方程式。
7.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判断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写出结构简式。
8.乙丙树脂是乙烯和丙烯(CH3—CH=CH2)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
若乙烯和丙烯以1:1的物质的量发生加聚反应,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学习目标】1、知道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程序,能对给出的有机合成路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2、了解原子经济等绿色合成思想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乙烯——醇---醛---羧酸---酯的合成路线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依据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特点,运用已学的有机化学知识,推测怎样从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写出在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1)写出乙酸乙酯的分子式、结构简式。
(2)要制备乙酸和乙醇需要什么物质?(3)最基础的原料是什么?工业上是如何获得这种原料的?(4)按顺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
总结乙酸乙酯的各种合成路线路线1:路线2:路线3:[交流讨论]讨论总结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小结]重点掌握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的合成途径合成思路Ⅰ:从原料的性质出发,选择适当的反应路线,得到相应的合成产物;合成思路Ⅱ:从合成产物逆推出发,确定各阶段不同的反应物,直至以简单易得的物质为原料[问题探究1]“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
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小结] 要做到绿色有机合成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提高原子利用率,降低排放量,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化合物中的原子,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2) 采用无毒、无害、高效的催化剂。
(3) 采用绿色合成原料。
在有机合成中, 为了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采用绿色合成原料可以在化学反应的源头预防、控制污染的产生。
[归纳整理]一、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1、顺推法:从确定的某种原料分子开始,逐步经过碳链的连接和官能团的安装来完成。
在这样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中,首先要比较原料分子和目标分子在结构上的异同,包括和两个方面的异同;然后,设计由原料分子转向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
即: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逆推法(柯里):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产品组成、结构、性质入手,逆推出合成该物质的前一步有机物X,若X不是原料,再进一步逆推出X又是如何从另一种有机物Y经一步反应而制得的,如此类推,直至推出合适的原料。
即从目标分子开始,采取从产物逆推出原料来设计合理合成路线的方法。
(参考课本图3-1-4)(1)优选合成路线原则:合成路线是否符合化学原理;合成操作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符合绿色合成思想(原子经济性、原料绿色化、试剂与催化剂的无公害化)(2)逆推法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一般程序(参考课本图3-1-5)[问题探究2]利用逆推法设计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尽可能的找出多条合成路线),并对每一条路线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路线【迁移应用】1.乙酸苯甲酯对花香和果香的香味具有提升作用,故常用于化妆品工业和食品工业。
乙酸苯甲酯可以用下面的设计方案合成。
(1)写出A、C的结构简式:A ,C:(2)①、③发生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②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9山东33.)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链有机物,E与FeCl溶液作用显紫色。
3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B→I的反应类型为。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D、E、H,该试剂是。
(3)H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结构简式为。
(4)D和F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1.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化合物A8B4D2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g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设计实验方案完成d→e的转化2、(11山东高考)美国化学家R.F.Heck因发现如下Heck反应而获得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
(x为卤原子,R为取代基)经由Heck反应合成M(一种防晒剂)的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M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a.取代反应b.酯化反应c.缩聚反应d.加成反应(2)C与浓H2SO4共热生成F,F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在A B的反应中,检验A是否反应完全的试剂是_______。
(4)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K符合下列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K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29 15分)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个。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③不与FeCl溶液发生显3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