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历史资料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广西北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广西北海北海,地处广西南部、北部湾东海岸,北海境内有钦北铁路、209、325国道经过,高速公路可直达南宁、湛江等地,把北海与桂林、重庆、成都、广州等重要城市连接起来,构筑了中国西南地区便捷的公路出海通道。
北海开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北海区位优势突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处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结合部的中心位置,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中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
简介北海,位于广西最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海是一个浪漫的城市。
风光旖旎,气候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它还是一座具有亚热带滨海风光的美丽城市,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
北临钦州,东北临玉林,东邻湛江。
北海是中国南部海滨的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道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碧蓝的大海,明媚的阳光,沙白水净的海滩,中西合壁、华洋并存的市区建筑,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别具风格的绿化广场,大自然优厚的馈赠为这里钩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城市居民淳朴友好,珠乡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文化风貌。
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真正的冬暖夏凉。
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22.9℃。
北海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倍;以著名的银滩为代表的海滨带,风光旖旎,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水、阳光、沙滩”的全部要素。
北海市每年从春季开始雨量逐渐增多,湿度变大,有时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夏季温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温度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过36~37℃,但由于湿度大,人们仍会感到炎热潮湿。
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节,多台风。
北海的秋季雨量锐减,秋高气爽。
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约20~30毫米,天气不冷,平均温度在15℃左右。
广西北海简介和历史

广西北海简介和历史
广西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与海南晋江口直接相连,也是依托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门户城市。
北海拥有2400多年的珠
江水文化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加勒比海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
北海一直有“南看海、北出江、东接关、西抵湖”的形象,被誉
为“珠江入海口”。
1989年,北海市正式由原北海县升格改组而成,
是一座典型的港口城市,集港、桥、技术、贸易、旅游等各业于一体。
北海迎来了许多发展的进程,从旧口岸到“中国最大的川港口”;从“中国水质文化之乡”到“为水生态清洁和空气污染治理贡献社会
效益的山城”;从被联合国称为“平衡生态循环的经典例子”的非洲福
里斯特河到实施“千亩川湾”防污工程保护海湾环境;从开发最大的运
河群把海湾变成“水上公园”到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北海历史故事讲解

北海历史故事讲解
北海历史故事有很多,比如在公元前202年前后,秦朝灭亡,中国陷入战国混乱时期,各诸侯相互攻伐。
春申君派遣大使访问南越,并以黄金百万两为贡品,向车邑王行礼,请求购买宛良马一千匹。
但车邑王惧怕汉朝强盛,不敢交出所求之马,只好用数量相当的其他马代替之。
此外,北海还曾被八国联军入侵,整个北海惨遭践踏,尤其是万佛楼,一万多尊金佛被洗劫一空。
"辛亥革命"以后,北海曾闭园10余年,直到1925年8月1日才正式开放为公园,等到新中国成立,北海公园才得以修葺。
广西北海合浦历史文化简介

北海人文荟萃,历代名人辈出。
从秦汉至民国的两千多年间,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在北海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给北海留下珍贵的文化遗迹。
北海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定边爱居的赵佗(秦),廉山留名的费贻(汉),珠还合浦的孟尝(汉),海门屯兵的高骈,爱民如子的颜游秦(唐),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宋),名与州府的危祐(宋),为民请命的李逊、俞大猷(明),一肩一仆的徐柏(明),殚力亲民的康基田、李经野(清),著名画家王鉴(清)等廉吏良臣,载诸史册者达130多名。
明清时期,北海共有进士24人,秀才贡生、举人600多人。
在合浦的史籍记载中,有许多与廉政有关的建筑和故事,如现存廉泉井、海角亭、孟尝亭、伏波庙、东坡亭、孟太守祠、县学宫大成殿等大量珍贵的历史廉政文物,广为流传的廉政故事《珠还合浦》等。
清官廉吏在廉州的惠政厚德,构成了中国吏治文化中的一个典范,为北海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合浦作为历代征服交趾等地分裂势力的重要军事基地和战场,出现过很多在北海合浦开疆屯兵戍边的名将,有开渠运粮平定南越的屠睢和监禄(秦),伏波将军路博德(汉)、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汉)和楼船将军段志(汉)。
历代名将还有毛炅、璜陶、徐陵、吕兴移、卢循、龙骧、敦逵、张镇、李永盛、许弘、恒氏夫人、佟国玺、冯子材及抗法三英将麦凤标、关志松、陈德贵等达六十余名。
抗日战争时期,北海产生了一大批显赫史志的知名人物,如陈铭枢(著名爱国将军、南京政府代理行政院长),林翼中(抗战时任农林部长、国民党“六大”中央执行委员),香翰屏(抗战时任第九集团军中将副司令),张君嵩(抗战时任国军少将师长),邓世增(抗战时任国军中将司令、第十九路军副总指挥),劳冠英(七十四军第六任军长),沈载和(抗战时任十九路军广州办事处主任、广东省银行行长),苏殿金(民国时曾公费留学日本,知名中医学家)等。
新中国建国以后,北海更是人才辈出,如岑麟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龙大均(著名经济学家、博士)、邹瑜(原国家司法部部长)、陈建功(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英敏(著名剧作家)、梅艳芳(香港著名艺人)等;还有合浦县的乾江“教授村”,解放后教授村的专家学者竟有数百人,学科遍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仅按获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者计就有200多人(其中正教授60多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数十人。
北海简介和历史

北海简介和历史
北海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是中国的15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北海地处北纬20°30',东经109°07',南临南海,东临钦州市,西靠崇左市。
全市总面积为1199.61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为
535.3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4.24平方公里。
北海市的海岸线长达
500多公里,风景秀丽,是南海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
北海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古代北海为南方九
州之一的交趾国所辖。
唐朝时期,北海成为广西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
宋代时,北海成为交通要冲和海上贸易中心。
明朝时,北海又成为对
外的门户,是广西家珍商船聚集之地。
现在的北海城区在清朝道光年
间(1821—1850)才开始规划建设。
近年来,北海经济蓬勃发展,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北海
市的风景资源丰富,有北海银滩、海洋世界、涠洲岛等许多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同时,北海港口也是南海重要
的航运枢纽,是南海沿岸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之一。
总之,北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景色秀丽、经济繁荣的
城市,是广西和中国南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北海的历史简介

北海的历史简介金代时期,统治者完颜亮正式建“中都”,琼华岛由于自然条件和辽代的基础,便于统治者们享乐,于是便大事经营,建了精美的离宫别馆。
据《世宗本纪》、《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其布局以琼华岛为中心,围绕孩子建造了不少离宫别馆。
由于北方缺乏太湖石,传说还特别去汴京拆除了宋徽宗所营筑的万寿山艮山的太湖石,运到北海来布置琼华岛。
元代时期,忽必烈至元四年规划建立“大都”,于是北海便成了一座封建帝王的“禁苑”。
称之为“上苑”。
至正八年赐名“万寿山”。
池赐名“太液池”。
元代关于“万寿山”、“太液池”的文献不少,而且有实物为证,所以能比较详细的了解当时的情况。
关于元代”太液池“、”万寿山“的情况,陶宗仪《辍耕录》一书记载的比较详细。
明、清两代,三海因为在皇宫之西,故称为西苑。
北海为西苑的一部分。
在明代初期的建筑布局仍然与元代相近。
永乐15年改建皇城,西苑即成了皇城的西半部了。
宣德八年对琼华岛广寒殿、清暑殿的修葺也是对原有建筑的维修。
这时期北海的情况可从明代李贤、韩雍的《赐游西苑》中得知一般。
从文献记载看,明代琼花岛的建筑大致与元代万岁山的差不多,但是东岸已经增添不少建筑,太液池的沿岸也得到了发展。
清代的北海,在规模上仍然与明代差不多,但是在建筑上确有了两次较大的变化。
第一次是顺治八年将琼华岛山顶的主要建筑广寒殿和四周的亭子拆除,建筑了一个巨大的喇嘛塔,即今天我们看到的北海白塔。
另一次较大的变化是乾隆年间增建的许多建筑。
从现在的北海建筑情况看,绝大部分是乾隆时期扩建的。
辛亥革命以后,封建统治者虽然被推翻,但是北海仍然被军阀所占据,经过五六次的筹划才得以公开开放,而且票价很贵,只有有钱的阶级才能来此游玩,普通劳动者是很少能够来这里的。
1949年解放以后,人民政府立即开展了对北海污泥垃圾的清理工作,对古代建筑加以保护,使得北海一年四季都是劳动人民游览和休息的场所。
自改革开放以后,快学堂等重要文物古迹又以所谓”承包“的形式被以”文物保护“的名义被私人公司承包,当成了花天酒地的私人会所。
北海的历史文化简介

北海的历史文化简介北海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北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地区曾是古代广西文化的中心。
在北海的许多地方,人们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痕迹,这些痕迹见证了北海的繁荣和发展。
北海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北海的古代建筑。
北海有许多古代建筑,如钟山古寺、古城墙等。
钟山古寺是北海市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建于唐代,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
古城墙是北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明朝,为城市提供了保护。
这些古代建筑展示了北海丰富的历史文化。
其次是北海的历史遗迹。
北海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观音寺等。
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北海市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展示了北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和文化。
南海观音寺是北海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唐代,是北海佛教文化的重要遗迹。
这些历史遗迹使北海成为了人们了解过去的重要场所。
第三是北海的传统文化。
北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崇礼文化、广西民歌等。
北海的崇礼文化是北海市的独特文化,以其独特的礼仪和价值观念而闻名。
广西民歌是广西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北海是广西民歌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这些传统文化使北海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最后是北海的民俗文化。
北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赛龙舟、民间舞蹈等。
赛龙舟是北海市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民间舞蹈是北海市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
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北海市的文化生活。
北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在北海,人们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北海的历史文化是北海人民智慧和努力的结晶,也是北海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希望北海的历史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北海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海历史地情记

北海历史地情记(公元7l4——1984年)黄家蕃辑北海独立成市,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事,而历史上它只是合浦县的一个组成部份,所以在编撰北海建国前的历史情况时,我们只能根据合浦志乘上的有关记载。
这份“地情记”是按年代先后顺序,逐一记录了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天文、地理方面各种自然现象的异变,供研究这方面情况的同志参考。
限于资料来源,我们只能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编起;它还是很不完备的,疏漏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还望有识之士赐教,补充完善。
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秋,合浦北海竹林开花结子,天旱饥荒(《县志》,以下未注明出处者同)。
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33年)九月(夏历,以下同),飓风拔木,廉北一带毁坏房屋千余间。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十月乙未(初二),彗星出现。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夏,钦廉地方饥荒(《文献通考》)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六月,地震(《元史、五行志》)。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天空出现“长星竞天”。
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六月,飓风。
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九月,地震有声,连震十六日(《明史五行志》)。
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六月,地震有声。
十一年(公元1498年)七月初傍晚,有星从东南流向西北,声震如雷。
十四年(公元1501年)春,彗星出现于东南方。
七日,廉北大风雨,“发屋拔木,官民廨舍尽坏”。
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饥荒,簕竹结子如麦,人民采食充饥。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大雨雪,水结冰,草木枯死,民多冻毙。
五年(公元1526@)-t一二月,大雨雪,地水结冰,树木枯折民多冻毙。
八年(公元1529年)大饥荒,十二月,地震。
九年(公元1530年)九月,地震。
十三年(公元1534年)八月,彗星出现。
十六年(公元1537年)六月,大雨雹。
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冬,簕竹结实,可食,俗传若与蒜同食中毒。
据老人说,簕竹约50年左右结子一次,查丙戌(公元1466年)、甲戌(公元1514年)、壬戌(公兀1562年)、庚戌(公元1610年)戊戌(公元1658年)等年推算则可验证。
北海文化历史底蕴研究

北海文化历史底蕴研究吕余生王戈北海市盛产珍珠,人称南珠的故乡或珠乡。
北海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同文化既相互开放、碰撞冲突,又相互交流整合、吸纳融和的发展过程。
北海文化的形态,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如物质形态的文化遗址,精神形态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
精神形态的文化,是由科学、伦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多种因素构成的。
开展地方文化研究,是进行文化开发的前提。
这对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建设先进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海文化历史底蕴如何呢?一、历史文化悠久丰厚1、珠乡历代遗存的文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北海市历史文化的悠久丰厚。
文物,是某一地域历史文明的结晶及其历史演进的文化载体。
文物遗存物的数量多少、品位高低,反映着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的积淀和风貌。
据2001年秋统计,北海共有文物保护单位94处(因英国领事馆旧址等6处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天主教主教府楼等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6月均被合并划为一个国家级的北海近代西式建筑群,故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108处改为94处),其中省(区)级5处,市级6处,县级80处。
合浦汉墓群、大士阁以及北海近代西式建筑群等三处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品位较高。
在考古文物方面,有新石器时代古遗址5处,其中有些遗址发现有石斧、砺石和青铜碎片等遗物;有些遗址出土有夹沙陶片、陶网坠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这充分说明,在几千年前,北海地区已有先民繁养生息,从事农耕或渔猎等生产活动。
同时,在考古调查中,也发现有汉、唐、宋、元、明、清等各朝代的古窑址数十处,有些窑址生产的陶瓷器,还是对外贸易用的。
此外,还有古城址、古墓葬、古炮台、烽火台、寺庙亭塔以及近现代主要史迹等数十处文物保护单位。
有些文物保护单位还与施政廉明的孟尝太守、大文豪苏东坡、爱国将领陈铭枢等历史名人的人生际遇有着历史的关联。
合浦汉墓群,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为配合国家基本建设,曾发掘数百座汉墓,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愈万件。
北海历史沿革

北海历史沿革1949年12月4日解放,当时北海为镇,归合浦县管辖,1951年1月为广东省管辖,同年5月委托广西省领导,1952年3月正式划归广西,1955年5月重归广东,1956年为县级市,1958年降为合浦县北海人民公社。
1959年改为县级镇,1964年恢复为县级市,1965年6月又划归广西。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钦州地区的北海成为旅游对外开放城市。
1983年10月北海从钦州地区分出为地级市。
1984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
1987年7月1日钦州地区的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15号】)钦州地区的北海改由自治区直辖。
1987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84号)将钦州地区的合浦县划归北海管辖。
1990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桂政函[1990]20号):北海市郊区的地角镇和西塘乡的徐屋、谭屋、张屋、大乪、体育里、塘仔、石子岭、三合口、沈四、油行、火烧床、屋仔、发宝、红坎、沙井头、丁屋、劳屋、上村、陈屋、莫屋、后塘、李屋等22自然村,以及高德镇的勒棚村划归海城区管辖;同时,将地角镇改为街道办事处,作为海城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137号):撤销北海市郊区,设立银海区。
北海市新设铁山港区。
(1)撤销北海市郊区,设立银海区。
银海区辖从合浦县划入的福成镇,原郊区的侨港镇、咸田镇、高德镇、西塘镇,海城区的大墩海、南氵万、新村3个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明珠大道。
(2)新设立铁山港区。
铁山港区辖从合浦县划入的南康镇、营盘镇,区人民政府驻南康镇。
(3)扩大海城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的涠洲镇(含斜阳岛)、高德镇的马栏、军屯、开江、垌尾、翁山、赤西、高农8个村公所和第一、第二、沙脚、岭底、庙山5个居委会及平阳村公所的螺壳村、龙沟芦村,西塘镇的西塘、西边垌、驿马3个村公所划归海城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北部湾大道。
北海历史文化总结汇报

北海历史文化总结汇报北海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北海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关于北海历史文化的总结汇报:北海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的秦朝时期。
据史书记载,北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城市。
这使得北海成为一个充满商业繁荣和文化交流的城市。
在古代,北海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
唐代时期,北海曾是广州的分府,是唐朝南方边境的重要军事基地。
同时,北海也是广东地区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大量重要文化遗产。
北海还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自古以来,北海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对于广西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北海的亭广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整,被誉为“东亚最古老的版坊”。
在北海的传统建筑中,如天后宫和玉光寺等都是非常著名的代表作。
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是北海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之一。
北海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合多种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在北海的文化中,壮族文化占据了重要地位。
壮族是北海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民间艺术形式,其中包括壮族的歌舞、服饰、手工艺品等。
北海的壮族文化丰富多样,深深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北海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建筑和文化传统上,还表现在博物馆和文物保护方面。
北海博物馆是北海市的重要文化机构,收藏了大量关于北海历史和壮族文化的文物和艺术品。
同时,北海还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和古民居,这些建筑被政府列为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北海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海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历史文化融入旅游景点的开发中。
北海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建设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著名的景点如银滩、北海铁山温泉等都是北海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的结合体。
总之,北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北海的地名故事

北海的地名故事
北海的地名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北海”这个地名的由来。
在清嘉庆年间,北海是一个古老渔村,因北面濒海而得名。
康熙初年,设北海镇标驻扎此地,这标志着北海从商渔港小镇逐渐转变为边防要地。
嘉庆以后,北海已发展为一个有规模的集镇。
2. “火烧床”、“摸乳巷”、“拉车头”等地名的由来。
火烧床是因为一对夫妇争吵时妻子将床拉到大街上烧掉而得名;摸乳巷是因为巷子太小,男女面对面擦肩时容易发生身体接触而得名;拉车头是因为北海和合浦之间有一条坡度较大的路,牛车运输时需要有人帮忙拉车头而得名。
3. “大囊”的由来。
大囊建于清道光年间,因近村东南处有一大片低洼地而得名。
后来大囊就泛指南珠市场,成为老北海人的购物天堂。
4. “独树根”的由来。
独树根约建于清初,有王、梁两姓从福建到此定居。
此地原是土丘坡岭,独有一棵高大的树,故称独树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当地历史学家。
北海历史

北海的历史巨变北海,位于中国南方,北部湾畔,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总人口135万。
早在2000年前,北海就成为中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始发港之一。
长期对外开放的历史,为北海积淀了浓厚了文化底蕴,也为北海旅游创造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1998年,北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0年,北海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北海市地处南亚热带,面临北部湾,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丰茂,风光旖旎。
北海三面环海,每立方厘米空气里负氧离子含量2500至5000个,比一般城市高出50至100倍,是人类理想的居住地。
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交通,构架了北海相当完善的路海空立体网络。
钦海铁路与南防、南昆、黎钦铁路相连接,沟通了全国铁路网;北海机场可以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每周航班130多个。
桂林经南宁至北海的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
此外,每天都有开往海南的班轮、北海至越南海上跨国旅游航班。
首先要介绍的是有“天下第一滩”之称的北海银滩,它是一个开放式沙滩,沙的细,柔,软,真可谓是天下第一。
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
它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
北海银滩举办过很多有名的赛事与节目,如这几天的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开幕式主题文艺晚会,2009世界比基尼小姐大赛在北海银滩举行总决赛,还有同一首歌等等。
随着北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举国盛事都会来北海举行,还有世界的,让北海添加了不少色彩。
北海有很多历史古迹。
如珠海路老街,地角炮台,汉墓群,合浦的东坡亭,星岛湖等,现在都变成旅游名胜。
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83年。
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
1927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
从历史看北海的地位和作用(精)

从历史看北海的地位和作用吾骏近年来,北海之所以发展成为我国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的外贸口岸和商港,绝非偶然,是有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地位的。
北海是个半岛,水陆突通便捷,l835年以前,这里农业衰落,工业不振,仅仅是以渔业和一些手工业、小商为基础,到了1851年前后由于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影响,广东的南路地区以及云、黔等省与南粤部分地区土产出口运销,汇集北海港,是时,北海商业逐步振兴,航业旺盛,嗣后,又因其他原因,一度中落,不久,遇上辛亥变革、再度复兴,并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逐步发展,其间集在城镇街道中的糖行、米行、猪行、九八行、经纪行、以及银行、金银手饰店、苏杭布匹铺,咸鱼宝贷(海味)街、洋杂百货店,药材行业,各种书店,特别是外地或本地在珠海路上的豪商巨富,开设的大盛金铺、德盛金铺、宝华金铺、大生号、生泰号、和生号、仁昌号、中兴行、大安行、万成庄、琼海庄以及金记栈永济隆、永祯祥等私人投资或合资的营业,满目皆是,还有歌榭茶楼(宜仙楼、珠海楼、天海楼……)、酒家(大东酒家、南豪酒店、桃园酒家、茗珍酒店,雅趣酒家、西施酒家等等)烟庄、赌场、妓馆……五花八门,淋漓尽致。
金融经济大都是贡纱、港币、销条(金条)、硬币、银元券、关金券、广西券、充斥市场。
当时,出口商品有水靛、糖.桂皮、海味、花生、桐油和生猪等。
运入商品则以洋纱、煤油,面粉、布匹、火柴、八角、纸烟、鸦片等等为大宗。
渔业虽是北海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历史上大都是以商品出售、市场上都是以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形式,通过商品交换联系起来的商品经济。
街道码头人来客往,帆樯林立、车马云集,熙熙攘攘,好一派商业的繁华,海港的奔忙,更值斜阳倒照,金碧辉煌,华灯点点,霓虹繁绿之际,额有点“小香港”之风,南海珍味之美,对此,帝国主义长期以来虎视耽耽。
恨不得一口吞噬这块砧上之肉。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把北海(原属广东)与外省的宜昌、温州、重庆、大理等地一起被开辟为国际通商口岸。
北海历史典故

北海历史典故北海,这座城,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就像那海里的浪花,一波接一波,绵绵不断。
今天,咱们就聊聊北海那些历史典故,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让这些故事活灵活现起来。
北海啊,首先得提它那“银滩”。
你听说过“天下第一滩”吗?那就是咱北海的银滩。
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跟踩在棉花上似的。
老人们常说,这银滩啊,是龙王的宝贝,不小心遗落人间,才有了这么一片好地方。
每年夏天,人挤人,跟下饺子似的,大家伙儿都爱来这儿玩沙子、晒太阳,享受那份来自大海的恩赐。
再来说说北海老街。
这老街啊,有年头了,据说能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那时候,这儿可热闹了,洋人、商人、老百姓,三教九流,啥人都有。
街道两旁,骑楼林立,中西合璧,既有咱中国的传统韵味,又有洋人的时髦气息。
走在老街上,你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繁华的年代。
老人们喜欢在老槐树下乘凉,摆龙门阵,讲的都是些老掉牙的故事,但听起来还是那么津津有味。
北海还有一座“南珠宫”,这可是个宝贝地儿。
自古以来,珍珠就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北海的珍珠,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又圆又亮,跟天上的星星似的。
据说啊,以前皇帝老儿都爱用北海的珍珠做首饰,戴在身上,那叫一个风光。
现在啊,虽然不用进贡给皇帝了,但北海的珍珠还是远销海外,成了咱们北海的一张名片。
说到北海的历史典故,不得不提“苏武牧羊”。
想当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一呆就是十九年。
那时候的北海,可不是现在的北海市,而是指贝加尔湖。
苏武啊,真是条汉子,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愣是不动摇,天天在那荒无人烟的地方放羊。
渴了喝雪水,饿了吃野果,冷了抱羊取暖。
这种忠贞不屈的精神,咱们得好好学学。
还有啊,北海的“白塔”,那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白塔高耸入云,远远看去,就像个守护神,守护着北海这片土地。
据说啊,这白塔是以前的渔民们为了祈求平安,自发修建的。
每当海上有风浪,渔民们就会跑到白塔下祈福,说来也怪,每次祈福后,风浪都会平息,渔民们都能平安归来。
所以啊,这白塔在渔民们心中,那就是个神圣的地方。
北海的故事历史故事

北海的历史故事哎,说起北海啊,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就像一本翻不完的老相册,每翻一页都能瞅见不一样的风景和人情味儿。
咱们今儿个就一块儿,不急不缓地,聊聊北海的那些历史故事,保证让你听了心里头暖洋洋的,跟吃了蜜似的甜。
首先啊,得从北海的“根”说起。
你知道吗?北海啊,古时候那可是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商船往来如织,热闹非凡。
那时候的北海,就像是一个大海上的小驿站,南来北往的商人们在这里歇脚,交流着各地的奇珍异宝,还有那些让人听了耳朵都竖起来的异域故事。
这些故事啊,就像海上的浪花,一波接一波,让北海这座小城充满了神秘和魅力。
再来说说北海的“魂”。
你知道吗?北海有个地儿,叫银滩,那可是个美得让人心醉的地方。
银滩的沙子啊,细软得像绸缎,踩上去软绵绵的,就像是给脚丫子做了一场温柔的按摩。
而且啊,每当夕阳西下,整个银滩都会被染上一层金色的光辉,美得就像一幅画儿。
这时候啊,你要是能跟心爱的人手牵手走在沙滩上,那感觉,简直比吃了啥山珍海味都要幸福。
说到北海的历史人物啊,那就不得不提咱们的老乡——苏东坡了。
虽然苏东坡不是北海人,但他跟北海可是有着不解之缘呢。
相传啊,苏东坡被贬到海南的时候,曾经路过北海,被这里的美景和人情深深吸引。
他在这里留下了不少墨宝和诗篇,其中就有一首赞美北海美景的诗,至今还被人们传颂呢。
每当读到这首诗啊,我就仿佛能看到苏东坡站在海边,望着那片浩瀚的大海,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当然了,北海的历史故事可不止这些。
还有那些关于渔民的传说啊、关于海盗的传奇啊、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啊……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北海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这些故事啊,不仅让北海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引人入胜,也让每一个来到北海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和温度。
最后啊我想说啊北海这座城市啊就像是一个老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们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它见证了我们的欢笑和泪水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
盖州市北海

盖州市北海盖州市北海位于中国辽宁省西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北海是盖州市的核心区域,也是盖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下面将为您介绍盖州市北海的历史背景、旅游景点、经济发展和饮食文化。
一、历史背景盖州市北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86年,当时的北海是燕国的都城,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和贸易中心。
在历史上,北海经历了繁荣和衰落的循环,但始终保留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北海的近代历史中,它曾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地区,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旅游景点盖州市北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北海公园,它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是一个绿树成荫、景色优美的公园。
在公园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花卉植物和湖泊,感受到自然的美丽。
另外,北海还有许多历史和文化遗迹,如北海古城墙和北海博物馆等,这些都是游客了解盖州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三、经济发展盖州市北海在经济方面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辽宁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北海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钢铁和机械制造业。
盖州市北海拥有一些大型的钢铁企业和机械制造厂,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除了制造业之外,北海还有一些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良好,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
四、饮食文化盖州市北海的饮食文化也是其独特之处。
作为一座沿海城市,北海以海鲜和海产品为特色。
当地居民喜欢吃各种新鲜的海鲜,如螃蟹、虾、贝类等。
此外,北海还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菜肴,如盖州炒黄牛肉、盖州炖鸡和盖州豆腐等。
这些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总结:盖州市北海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北海的旅游景点和经济发展都十分瞩目,而特色的饮食文化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味蕾。
无论是来游玩还是经商,盖州市北海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发展的地方。
历史名城——北海

历史名城——北海北海,一个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个和历史有着不解之缘的现代化亚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在二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北海久经沧桑,在风雨中会不断磨砺,在挫折中不断成长!九江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
北海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就设立苍梧郡,当时北海属合浦管辖。
到了康熙元年,设“北海镇标”驻此,这时北海地名所建。
北海镇在1949年12月4日解放,由广东管辖,1951年1月升为直辖市,同年5月委托广西领导,1952年3年初正式划归广西管辖。
1955年5月又划归广东,到了1965年北海又回到了广西的怀抱,在1983年10月,回复为地级市,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7月1日时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一串串的数字,见证了北海的兴起,时间虽可发生改变一切,却改变不了北海这个没能历史名城的沧桑岁月!北海老街,地角炮台,合浦的东坡亭,元陵等这些历史古迹,都是东营的历史名片。
我不是北海人,早在十几年前父母带着我从故乡十多年来到北海经商,一直居住在“地角”这个看似太小的小渔村里,从前十几年过去了,原先的小渔村已经变成了一个人来船往的大港口,现代化的小洋楼取代了瓦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依稀记得小时候总是和玩伴们一起去离家不远的海边玩,在海的一边,有一座不高的山,前面就坐落着北海的历史古迹中间之一的---地角炮台。
地角炮台始建于1885年,2021年被自治区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为石刻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青云要塞遗址。
该炮台在甲午战争期间和1936年的“北海事件”中起着威胁日、法战舰的作用,是北海现代反帝斗争的重要见证。
1844年侵略占领越南的法国军队在越南向我国发起挑衅,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认为法军有侵略北海的意图,为此加强防务,奉命修筑炮台。
1885年3月7日,日法军舰封堵了北海港,4月,法国军舰向北海港试探清军的火力,在多处炮台密集中的的轰击中同逃之夭夭,其中以地角炮台威力首屈一指。
北海历史故事

北海的历史故事
北海的历史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2年左右,当时秦朝已经灭亡,中国进入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攻伐。
有一名特别爱好马术的将军,为了巡幸全国,观看各地的名马,派遣了三百骑兵前来调查北海的情况,并要求当地把最好的阔蹄马、秦朝的“香血”和范蠡带来的新型征驹技术等资源方面给予支持与合作。
然而,当时的北海车邑王惧怕汉朝的强盛,不敢交出所求之马,只好用数量相当的其他马代替。
此外,北海在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后辟为通商口岸。
1888年1月,洋务派领袖张之洞曾到北海视察军备。
北海在清朝时期就开始有足球运动,是广西最早出现足球的城市。
在北海的老街区有一座八角楼,高达13米,是北海的最高建筑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老街骑楼景区北海的骑楼街道,包括中山路和珠海路。
其形成要从北海最早的片区——北海村谈起。
北海村形成于1796——1820年,1820——1862年,自北海村向东发展形成西靖街,这便是珠海路的缘起。
1862——1884年,北海口岸开放,广府商人落户北海渐众,西靖街向东延伸,成“大兴街”。
此后,商业不断繁荣,大兴街向东发展,于1885——1894年间形成“升平街”,辛亥革命后,继续向东发展形成“东安街”、“东华街”、“东泰街”。
1927年,自西靖街至东泰街全街改称珠海路。
在此过程中,广府商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开创了北海的商业繁荣,而且带来了广东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
这可以从至今尚存的,几科与大兴街同时期形成的民建一街(1870年左右)所留存的旧式中国南方传统建筑中得到印证。
其建筑形式与今天广州旧城区西关的老里弄“毫无二致”。
这些商铺,多为土瓦、木门面、墙头出挑、凹阳台、卷棚,有的门头或楹额画花描草、缀以木雕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19世纪下半叶,大量西方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在北海建成,有海关、领事馆、洋行、学校、医院、教堂等建筑。
这些建筑均为券廊式风格。
由柱列划分出的空廊是适应南方炎热气候的有效建筑手段。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建筑文化逐渐为北海人民所认同,民间建筑工匠们逐渐掌握了欧式建筑的做法,他们根据自己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理解,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创造出了自己的建筑风格,表达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从而推进了西方建筑文化在北海的发展和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
拓建于1927——1931年的中山路和珠海路便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西方建筑文化在北海发展和成长的集中体现。
两条街总长3公里,其中珠海路骑楼风貌至今仍保留相当完好。
自1925年始,为北海成立独立市创造条件,改造旧城区街道和城市面貌,拆除旧式商铺,统一要求新建欧式骑楼,这在北海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大手笔。
仅短短几年时间,北海从原来的悠悠小巷南国风情,变成了异国情调飘逸的一颗海之明珠。
北海市区里最有名的是号称“天下第一滩”的十里银滩,其次应该就算这条充满历史沧桑的老街了。
其实骑楼老街并不是北海独有,广州上下九路、厦门中山路、中山孙文西路等等很多南方城市都有这么一条骑楼街道,但说实话,保存得像北海老街这么好,这么如原貌的,还真是我见过的唯一。
北海老街现在叫做珠海路,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83年,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包含北海老街在内的“北海近代建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北海老街还是北海以旅游为主的商业街,一般从北海市中心北部湾广场坐三轮车过去要4—5元,也有很多1元拉你过去的,不过据说要至少进一家购物店,我觉得如果你时间不是非常充足,还是不要在乎这3、4元。
北海老街是游客到北海的必游之地。
老街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
1927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店铺鳞次栉比,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海路逐渐失去了昔繁华,除了稀稀落落还有屈指可数的几间店铺经营渔具外,其他店铺已几乎成为民居,街道建筑日渐老化。
今天北海旅游业日渐发展,老街又迎来第二春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
北海老街还有很多酒吧、创作基地等等,经常搞搞文化活动。
北海老街与其他城市骑楼老街不同的就是它依然这么沧桑。
斑驳的墙体显示着老街的历史和沧桑。
到老街漫步,你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那里的街、那里的楼、那里的人,还有家家户户门边晾晒的咸鱼干,不禁让你忘却是身处都市。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景象,老人们摇着大蒲扇在门边乘凉,或齐齐围着聊天或打麻将,他们眼睛里透着平静与安详,仿佛老街的一切都还和他们小时候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19世纪中叶。
自那时起,一批西洋建筑陆续在北海建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骑楼老街。
这些骑楼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从深层文化根源来看,它体内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美丽的结晶.。
老街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北海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
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
临街墙面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
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
南方沿海的骑楼,初步划分为闽派和粤派。
闽派骑楼由于受当地传统木雕技艺的影响,骑楼立面上堆满了浮雕图案。
粤派骑楼以广州为中心,由于历史较为久远,多以岭南风格为主调,兼有满州风格和欧式风格。
北海因过去地籍管辖一直属广东,因此北海骑楼是粤派骑楼的一个分支。
但与福建、广东骑楼相比,北海骑楼没有过于烦琐的雕饰,而是更加简洁,线条精美,高潮突出,整体和谐。
其艺术处理之成熟,堪称奇葩。
著名作家舒乙(老舍之子)认为,珠海路和新加坡国宝级的老街一模一样,应保护好这条极具开发价值的老街。
英国建筑专家白瑞德先生认为,珠海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对北海有意义,而且对华南地区、全中国、及至全世界都有意义。
到老街漫步,你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那里的街、那里的楼、那里的人,还有家家户户门边晾晒的咸鱼干,不禁让你忘却是身处都市。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景象,老人们摇着大蒲扇在门边乘凉,或齐齐围着聊天或打麻将,他们眼睛里透着平静与安详,仿佛老街的一切都还和他们小时候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
涠洲岛,湛蓝的海出发之前并不太了解北海涠洲岛,以为不过是一座火山岛,在搜集资料中发现她还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第二名,第一名和第三名分别是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我想这两个地方都不是那么容易去到的,“最美”第二名,应该很美啊!怀着这样的憧憬,当我登上那座海岛,尽管天气并不十分理想,尽管行程比较匆匆,尽管我的摄影技术低下,但依然被涠洲岛那份纯净自然的美给震撼,我知道我只是一个过客,与她擦肩而过时不经意地憋了一眼,并未认真地去发掘她更多的美。
北海涠洲岛是广西最大的海岛,南北方向长6.5千米,东西方向宽6千米,岛的最高海拔79米,也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
涠洲岛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S”:海水sea、阳光sun、沙滩sand的旅游资源,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上岛门票是90元。
涠洲岛盛塘村哥特式天主教堂,1869年,法国籍传教士范神父,花了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
五彩滩的海蚀地貌,奇丽的海岸地貌是涠洲岛的一大景观。
五彩滩,退潮后才能欣赏到最美,涠洲岛为正规全日潮,基本上上午为退潮时间,下午为涨潮时间。
涠洲岛的海水清澈见底,可以潜水,据说大概150元左右每人,价格当然低过海南,景色却不逊于海南。
石螺口海滩,这里除了沙滩海水和阳光,还有烧烤、水果、潜水、观光船……1元一个扇贝,10元4条鱿鱼。
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岛上最美的地方就是鳄鱼山火山地质公园。
凝固的火山熔岩与海水交融在一起,真正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涠洲岛最后一次剧烈的火山运动在七千多年前才趋于平静,七千多年,对于地球来讲,短得像昨天。
火山熔岩冷却时形成的悬于海面上的火山洞。
突兀于海面上的火山熔岩石,站在上面留影,被强烈的海风吹着,还是有些胆颤的。
海蚀洞上有人在钓鱼,涨潮时,这里俨然一座天然拱桥。
千奇百怪的火山熔岩地貌,是涠洲岛的最大看点。
时间在这里停止在千万年前的那次火山喷发,火山岛、海蚀地貌、阳光沙滩海水,还有木栈道,涠洲岛无愧“最美”第二。
“海枯石烂”,只是这里海未枯,石也未烂。
火山公园的月亮湾,这里也是涠洲岛的火山口地带。
滴水丹屏景区,就是赤红色的岩壁上不停地有水滴下,这里的沙滩极其幼滑。
涠洲岛南北方向的长度为6.5千米,东西方向宽6千米,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岛的最高海拔79米。
涠洲岛上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1.6万多人口,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正南面21海里的海面上,距北海市区36海里,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
从高空鸟瞰,涠洲岛象一枚弓型翡翠浮在大海中。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
涠洲岛与火山喷发堆积和珊瑚沉积融为一体,使岛南部的高峻险奇与北部的开阔平缓形成鲜明对比,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堪称人间天堂、蓬莱宝岛。
我们乘坐的快艇停靠涠洲岛客运码头时,那片湛蓝的海呈现眼前,随后的旅程,清澈湛蓝的大海始终伴随左右。
涠洲岛海底能见度高,海水清澈,潜水之类的游乐项目比海南便宜很多,珊瑚礁潜水130元可以搞定,潜水我们没参加,6个人花80元上海底观光船转了一圈。
美景就是随便拍都可以拍到很美,石螺口海滩是海滨浴场,也是渔民打渔的场所,上次我就是在这附近打渔。
这样的美景LP当然不会放过,其实我们都没有放过。
大海是我女儿猫猫的最爱,玩沙玩水,猫猫每次都玩到癫,猫猫从小对大海一点都不畏惧,而且非常喜欢,坐在沙滩椅上,猫猫开心异常。
简陋的海底观光船,可以清楚地看到遍布海底的海胆,这片海域珊瑚已经很少了,涠洲岛清澈、能见度不错的海水。
站在高处远眺猪仔岭,前一天中午趁着退潮之际,我一个人跑到这座小岛之上,猪仔岭附近海域一片湛蓝,可惜今天天气不是很好,近处的相思树开了黄色的花。
南湾被涠洲岛紧紧地抱在怀里,这里是涠洲岛居民的主要聚集地,海的颜色多变,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换而变换,火山地质公园附近的海水。
涠洲岛最壮观最美丽的景色就是在这处鳄鱼山火山地质公园,黑色的火山熔岩千百年来被海水冲刷着,有人在礁石上海钓,即使钓不到鱼我也觉得是一种享受。
海枯石烂的美景会不会地老天荒?滴水丹屏的海岸有着最细幼的沙滩,已经坍塌的巨型“人头像”依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涠洲岛上30多个小时的时光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尽管经历了很多,但我还是后悔行程如此匆匆,如果有时间在滴水丹屏的沙滩上嬉戏,有时间在石螺口的躺椅上听风,有时间在火山口的栈道上沉思……这些都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匆匆地我来了,匆匆地我又走了,涠洲岛,我想我还会去……涠洲岛,百年珊瑚教堂涠洲岛是“中国第二美的海岛”,她的美不仅美在“三S”(海水sea、阳光sun、沙滩sand),还美在那壮丽的火山地质奇观,更美在那淳朴的海岛民风,盛塘天主教堂就是涠洲岛人文景观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