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TRIZ理论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及其实例

TRIZ理论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及其实例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及其实例
一、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例:汽车的发明和使用;从最初的婴儿期(即最初的蒸汽机车)到成长期(即内燃机车)再到成熟期(即现在拥有各种功能美观实用的现代型汽车)最后到衰退期二、提高理想度法则
例:污水排水管道;镀锌环钢排水管道强度大,但耐腐蚀耐磨损性差,塑料管道耐腐蚀耐磨损性强但强度低,故在塑料管道外镀锌层以提高管道强度
三、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例:音乐手机;手机的发明和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地便利,人们不均衡的着重发展其中的某些功能(比如音乐播放功能)使其成为某种特定功能型手机
四、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例:可折叠自行车;自行车本是体积相对较大的,后来将其装上铰变成可折叠自行车既方便有减小体积
五、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例:手机移动电源;将手机电池拿出来单独做成移动电源供手机使用
六、子系统协调性法则
例:电脑主机箱;电脑工作时,散热风扇和主机功率相协调
七、减少人工介入的法则
例:汽车的自动化案例
八、向微观级和增加场应用的进化法则
例:电子芯片;以前的集成电路大多是电子管,耗能大体积大,而现在则可以集中成小小的芯片。
(完整)TRIZ理论——八大进化法则

阿奇舒勒于1946年开始创立TRIZ理论,其中重要的之一是系统进化论。
阿奇舒勒技术系统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技术系统的进化并非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的进化模式,所有的系统都是向“最终理想化”进化的,系统进化的模式可以在过去的专利发明中发现,并可以应用于新系统的开发,从而避免盲目的尝试和浪费时间.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主要有八大进化法则,这些法则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这八大法则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强集成度再进行简化的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计划法则;7)向微观级和增加场应用的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
下面,就详细解释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这八大进化法则。
2.2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2。
2.1 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的发明专利的分析,发现产品的进化规律满足一条S形的曲线。
产品的进化过程是依靠设计者来推进的,如果没有引进新的技术,它将停留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上,而新技术的引入将推动产品的进化。
S曲线也可以认为是一条产品技术成熟度预测曲线。
图2-1是一条典型的S曲线。
S曲线描述了一个技术系统的完整生命周期,图中的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技术系统的某个重要的性能参数(39个工程参数),比如飞机这个技术系统,飞行速度、可靠性就是其中重要性能参数,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延续呈现S形曲线。
一个技术系统的进化一般经历4个阶段,分别是:1)婴儿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每个阶段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1.技术系统的诞生和婴儿期当有一个新需求、而且满足这个需求是有意义的2个条件同时出现时,一个新的技术系统就会诞生。
新的技术系统一定会以一个更高水平的发明结果来呈现.处于婴儿期的系统尽管能够提供新的功能,但该阶段的系统明显地处于初级,存在着效率低、可靠性差或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简述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

简述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技术系统演化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有机统一,它是技术系统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之间的变化过程。
研究人员Harold A. Innis称之为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它充分表明了技术进化的方式,也被认为是技术系统优化开发的主要原则。
第一,自我复制的法则。
自我复制的法则是指一个旧的技术系统会原封不动的复制一份新的系统,即从旧的系统来复制新的系统,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反作用力法则。
反作用力法则是指,系统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进行改变,从而使技术系统自我适应新的环境。
第三,協作法则。
協作法则是指,不同系统之间相互采用相同的设备、设置和功能,彼此之间可以促进其合作,从而达到更佳的工作效果。
第四,复合法则。
复合法则是指技术系统可以将前面的多个系统和功能组合在一起,实现不同类型的功能综合,形成一个新的设备或功能或业务。
第五,分布法则。
分布法则是指技术彼此分布式存在,并使各部分之间以分布式的架构和数据交互形式,能实现高效的服务,充分利用各部分计算资源和数据交换资源。
第六,融合法则,该法则是指技术发展导致不同类别的技术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融合的、弹性的、多元化的系统结构,使系统更加可靠、有效。
第七,护城河法则,该法则是指将自身的技术和开发过程比作护城河,严密守护自身,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降低市场竞争者对自身的影响,使公司在技术竞争中有着更多优势。
第八,内在引力法则,该法则指出,技术系统拥有一种自成一体的能力,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技术会有自我吸引的力量,促使技术向新领域发展,实现更有效的结果。
以上便是技术系统进化的八大法则,这八大进化法则普适于任何类型的技术系统,不仅适用于物理系统,而且也适用于虚拟技术系统。
为了使技术系统不断演化进步,它们都在遵循这八大进化法则。
01_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01_TRIZ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TRIZ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然科学中的达尔⽂⽣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主义齐肩,被称为“三⼤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理想度法则;3、⼦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简化法则;6、⼦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进化法则;8、减少⼈⼯进⼊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进化法则可以应⽤于产⽣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以⽤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具。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1)婴⼉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各阶段的特点。
S曲线族2.提⾼理想度法则1)⼀个系统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必然有2个⽅⾯的作⽤:有⽤功能和有害功能;2)理想度是指有⽤作⽤和有害作⽤的⽐值3)系统改进的⼀般⽅向是最⼤化理想度⽐值4)在建⽴和选择发明解法的同时,需要努⼒提升理想度⽔平提⾼理想度可以从以下4个⽅向予以考虑:1)增加系统的功能2)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作元件上3)将⼀些系统功能转移到超系统和外部环境中4)利⽤内部或外部已经存在的可利⽤资源。
3.⼦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1)每个⼦系统都是沿着⾃⼰的S曲线进化的2)不同的⼦系统将依据⾃⼰的时间进度进化3)不同的⼦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的极限,这将导致⼦系统间⽭盾的出现4)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平取决于此系统5)需要考虑系统的持续改进来消除⽭盾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1)增加系统的动态性,以更⼤的柔性和可移动性来获得功能的实现2)增加系统的动态性要求增加可控性5.增加集成度再进⾏简化法则1.增加集成度的路径2简化路径3单--双---多--路径4⼦系统分离路径6.⼦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1.匹配和不匹配元件的路径2调节的匹配和不匹配的路径3⼯具和⼯件匹配的路径4匹配制造⼯程中加⼯动作节拍的路径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进化法则1.向微观级转化的路径2转化到⾼效场的路径3增加场效率的路径4分割的路径8.减少⼈⼯介⼊的进化法则(1)减少⼈⼯介⼊的⼀般路径本路径的技术进化阶段:包括⼈⼯动作的系统→替代⼈⼯但仍保留⼈⼯动作的⽅法→⽤机器动作完全代替⼈⼯。
01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一)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1)婴儿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各阶段的特点。
S曲线族2.提高理想度法则1)一个系统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必然有2个方面的作用: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2)理想度是指有用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比值3)系统改进的一般方向是最大化理想度比值4)在建立和选择发明解法的同时,需要努力提升理想度水平提高理想度可以从以下4个方向予以考虑:1)增加系统的功能2)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3)将一些系统功能转移到超系统和外部环境中4)利用内部或外部已经存在的可利用资源。
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1)每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进化的2)不同的子系统将依据自己的时间进度进化3)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自己的极限,这将导致子系统间矛盾的出现4)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子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水平取决于此系统5)需要考虑系统的持续改进来消除矛盾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1)增加系统的动态性,以更大的柔性和可移动性来获得功能的实现2)增加系统的动态性要求增加可控性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1.增加集成度的路径2简化路径3单--双---多--路径4子系统分离路径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1.匹配和不匹配元件的路径2调节的匹配和不匹配的路径3工具和工件匹配的路径4匹配制造工程中加工动作节拍的路径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1.向微观级转化的路径2转化到高效场的路径3增加场效率的路径4分割的路径8.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1)减少人工介入的一般路径本路径的技术进化阶段:包括人工动作的系统→替代人工但仍保留人工动作的方法→用机器动作完全代替人工。
第二节TRIZ技术进化理论

1 参数2 A 2 3 时间
9
1. 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系统进化多维S曲线——通讯工具
• 下图分别表示了BP机和手机、电话随时代进步在通信及时性和市场大小 方面的变化
通讯及时性 手机、电话
市场大小
BP机
手机
固定电话
BP机 时间
时间
10
利润的吸血鬼,应尽快淘汰。
8
1. 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技术进化S的运用
• 图中的曲线表示为空间曲线,1、2、3分别
代表不同发展轨迹的曲线族。点A为系统初
始状态,点B为系统目标状态。 • 从图中可以看到,通过1、2、3等多条途径 均可以从A点到达B点。每一条途径都代表
参数1
B
了某个技术路线,都有其自己的S曲线发展
Parameter (Ideality)
具有资源
3
4
缺乏资源
1 2
1
Time
性能
第三轮S曲线 第二轮S曲线 第一轮S曲线 衰退期 成熟期
注意:如果在第三阶段有资源可以 提高改善技术系统,可以尝试返回 第二阶段。如果我们没有资源可以 利用,这时就发展新的S曲线。
成长期 婴儿期
时间
1. 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每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进化的; 不同的子系统将依据自己的时间进度进化;
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自己的极限,这将导致子系统间的
矛盾的出现; 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子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
水平取决于此子系统;
需要考虑系统的持续改进来消除矛盾。 例:飞机的设计中,常常着重研究发动机的改进而忽视了空气动力学的 研究,因而影响了飞机的性能提升。
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1. 不断追求效率提升:技术系统的发展始终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为核心目标。
各种技术创新和发展都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资源消耗。
2. 持续优化设计:技术系统的设计追求简单、可靠、灵活和可扩展的原则。
通过持续改进设计和流程,以适应和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3. 强调安全性:技术系统的进化必须关注安全性。
包括确保系统不易受到恶意攻击或非法访问,并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敏感信息。
4. 强化协同与互操作性:技术系统的进化趋势是实现各个系统间的协同工作和互操作性。
通过标准化、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不同系统能够共同工作,实现更大的价值。
5. 不断创新突破:技术系统的进化需要不断创新突破,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只有不断引入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系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6. 适应环境变化:技术系统的进化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技术系统需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快速响应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和优化。
7. 用户体验至上:技术系统的发展应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技术系统的设计和功能应该符合用户需求,提供简单易用、界面友好的体验。
8. 持续学习和改进:技术系统的进化需要持续学习和改进。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知识、技能和工具,以推动系统的优化和发展。
9. 良好的治理与管理:技术系统的进化需要建立良好的治理和管理机制,包括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合理的资源分配和项目管理,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0.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多样化需求:技术系统的进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满足社会经济的多样化需求。
在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础上,技术系统应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01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一)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1)婴儿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各阶段的特点。
S曲线族2.提高理想度法则1)一个系统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必然有2个方面的作用: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2)理想度是指有用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比值3)系统改进的一般方向是最大化理想度比值4)在建立和选择发明解法的同时,需要努力提升理想度水平提高理想度可以从以下4个方向予以考虑:1)增加系统的功能2)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3)将一些系统功能转移到超系统和外部环境中4)利用内部或外部已经存在的可利用资源。
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1)每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进化的2)不同的子系统将依据自己的时间进度进化3)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自己的极限,这将导致子系统间矛盾的出现4)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子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水平取决于此系统5)需要考虑系统的持续改进来消除矛盾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1)增加系统的动态性,以更大的柔性和可移动性来获得功能的实现2)增加系统的动态性要求增加可控性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1.增加集成度的路径2简化路径3单--双---多--路径4子系统分离路径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1.匹配和不匹配元件的路径2调节的匹配和不匹配的路径3工具和工件匹配的路径4匹配制造工程中加工动作节拍的路径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1.向微观级转化的路径2转化到高效场的路径3增加场效率的路径4分割的路径8.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1)减少人工介入的一般路径本路径的技术进化阶段:包括人工动作的系统→替代人工但仍保留人工动作的方法→用机器动作完全代替人工。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系统会经历多个发展阶段,从而不断进化,逐渐变得更加成熟、稳定和普及。
具体来说,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技术系统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技术创新可以是基础性的转型,也可以是小幅度的改进,但必须保证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2.技术进步:技术系统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进步,这包括技术研究和开发、技术转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进步,以提高技术系统的整体水平。
3.技术普及:技术系统必须能够广泛普及,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这有助于推动技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普及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提高易用性等方面来实现。
4.技术标准化:技术系统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和可靠性,并促进技术系统的国际化发展。
5.技术替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旧技术逐渐淘汰的同时,新技术会逐步替代原有的技术,这是技术系统不断进化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是指技术系统在不断的创新、进步、普及、标准化和替代中不断进化,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满足人类的需求与愿望。
第3章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经济收益
时间
第三章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S型曲线的各个阶段特征
序号 时期
特点
1 婴儿期 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
价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财、物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 2 成长期 ,吸引更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
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 3 成熟期 果水平较低
系统
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具有 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被称为要素、单元或子系统。
第三章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系统基本组成要素
系
统
的
基
本 组 成 要 素
系
系 统 的 组 成
系 统 的 结 构
系 统 的 环 境
统 的 行 为 和
功
系 统 的 边 界
能
理想系统 在TRIZ中,理想系统是指作为物理实体并不存在,也不消耗任何的资源,但是
却能够实现所有必要功能的系统。
第三章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根据公式进一步理解理想系统
Bi
I
i1
Cj Hk
j 1
k 1
C 成本 j 变量C 的数量 k 变量H 的数量
最终理想解
本章学习目标
第 三 章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 了解技术系统的基本概念
2. 熟练掌握十大进化法则,并能加以运用解决实际的发明创新问题
3. 了解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应用场合
第三章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提 要:技术系统可以说是我们学习TRIZ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概念,TRIZ
中所有的原理、法则、模型、矛盾、进化、理想度内容等都是围绕技术系 统展开的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系统也在不断进化,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
一、自我变革。
任何一个技术系统都会不断自我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系统也在不断升级,以适应新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二、融合与协同。
技术系统之间的融合与协同也是一个重要的进化法则。
例如,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
三、可持续发展。
技术系统的进化必须是可持续的,即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开放和共享。
技术系统的进化需要开放和共享,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例如,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软件开发和改进中来。
五、迭代和优化。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一个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
例如,软件的迭代和更新,可以不断优化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六、标准化和规范化。
技术系统的进化需要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保证技术的互操作性和可靠性。
例如,HTML语言的标准化,使得不同的浏览器可以正确地解析和显示网页内容。
七、人机一体化。
技术系统的进化也需要实现人机一体化,使得人和机器之间的交互更加自然和高效。
例如,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人机之间的自然交互。
八、全球化和本土化。
技术系统的进化既需要面向全球市场,也需要考虑本土需求和文化。
例如,智能手机的设计和应用需要同时考虑全球市场和本土文化的差异。
总之,技术系统的进化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创新,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只有保持创新和合作,才能让技术系统不断地进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01-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一)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1)婴儿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各阶段的特点。
S曲线族2.提高理想度法则1)一个系统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必然有2个方面的作用: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2)理想度是指有用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比值3)系统改进的一般方向是最大化理想度比值4)在建立和选择发明解法的同时,需要努力提升理想度水平提高理想度可以从以下4个方向予以考虑:1)增加系统的功能2)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3)将一些系统功能转移到超系统和外部环境中4)利用内部或外部已经存在的可利用资源。
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1)每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进化的2)不同的子系统将依据自己的时间进度进化3)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自己的极限,这将导致子系统间矛盾的出现4)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子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水平取决于此系统5)需要考虑系统的持续改进来消除矛盾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1)增加系统的动态性,以更大的柔性和可移动性来获得功能的实现2)增加系统的动态性要求增加可控性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1.增加集成度的路径2简化路径3单--双---多--路径4子系统分离路径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1.匹配和不匹配元件的路径2调节的匹配和不匹配的路径3工具和工件匹配的路径4匹配制造工程中加工动作节拍的路径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1.向微观级转化的路径2转化到高效场的路径3增加场效率的路径4分割的路径8.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1)减少人工介入的一般路径本路径的技术进化阶段:包括人工动作的系统→替代人工但仍保留人工动作的方法→用机器动作完全代替人工。
TRIZ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TRIZ理论包含着许多系统、科学而又富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发明问题的分析方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一)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与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 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与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与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与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二)最终理想解(IFR)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与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避免了传统创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
如果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作通向胜利的桥梁,那么最终理想解(IFR)就是这座桥梁的桥墩。
最终理想解(IFR)有四个特点:1、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2、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3、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4、没有引入新的缺陷等。
(三)40个发明原理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与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分别是:1、分割;2、抽取;3、局部质量;4、非对称;5、合并;6、普遍性;7、嵌套;8、配重;9、预先反作用;10、预先作用;11、预先应急措施;12、等势原则;13、逆向思维;14、曲面化;15、动态化;16、不足或超额行动;17、一维变多维;18、机械振动;19、周期性动作;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21、紧急行动;22、变害为利;23、反馈;24、中介物;25、自服务;26、复制;27、一次性用品;28、机械系统的替代;29、气体与液压结构;30、柔性外壳与薄膜;31、多孔材料;32、改变颜色;33、同质性;34、抛弃与再生;35、物理/化学状态变化;36、相变;37、热膨胀;38、加速氧化;39、惰性环境;40、复合材料等。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1.一个产品或物体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可以简称为系统。
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并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子系统可以是零件或部件甚至于构成元素。
系统是处于超系统之中的,超系统是系统所在的环境,环境中的其他相关的系统可以看做是超系统的构成部分。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指实现系统功能的技术从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进化是客观进行着的,不管人们是认识了它还是没有认识它。
如果认识和掌握了系统的进化规律,有利于设计者开发出更先进的产品,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1.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1.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图1-1是一条典型的S曲线。
S曲线描述了一个技术系统的完整生命周期,图中的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技术系统的某个重要的性能参数,比如飞机这个技术系统,飞行速度、可靠性就是其重要性能参数,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延续呈现S形曲线。
一个技术系统的进化一般经历4个阶段,分别是:1)婴儿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2.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3-9]被认为是目前最全面系统地论述发明创造、实现技术创新的新理论。
运用这一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TRIZ是一种建立在技术系统演变规律基础上的问题解决系统。
技术系统演变的8个模式9个通用工程参数、40条发原理、39×39冲突解决矩阵、76个标准解、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以及工程知识效应库等一同构成了TRIZ的理论与方法体系[5]。
TRIZ认为,产品进化过程就是不断解决产品所存在冲突的过程,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并解决冲突,是推动其向理想化方向进化的动力。
简述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简述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近几十年来,技术系统的进化变得越来越快,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突破性发展到AI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各种技术演进,技术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以及核心价值不断提高。
在许多技术系统进化的过程中,被认为是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八大进化法则引发了对技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浓厚兴趣,并为其他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
八大进化法则是技术系统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它们构成了技术系统变革的基础,主要包括:第一,尽早开始。
系统构建和进化应尽早关注,并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以加速发展进度。
系统进化的最佳策略是选择一个小范围的高质量的技术项目作为基础,并且必须把握机会,不断尝试新的技术方法和技术创新。
第二,系统化复杂性。
复杂性是技术系统进化必经的一道关卡,它指的是技术系统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一个能够管理复杂性的技术系统应该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第三,演化新技能。
技术系统对新技能的演化会极大地帮助减少问题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新技能的演化可能包括技术升级,技术改造,技术重构,设计模式变换等。
第四,演化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技术系统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更好地帮助用户深入理解系统的特征,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开发者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五,演化组件.技术系统进化中,组件的演化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系统的组件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帮助快速实现新的功能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系统应对新的环境变化。
第六,演化优化。
对技术系统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系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也可以提升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第七,演化实施.技术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技术实施的需求,有规划性地考虑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
第八,管理变革.变革管理是技术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决定了技术系统能否及时适应技术变革,充分利用新技术的机会,实现企业的价值。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是一系列指导原则,用于提示建立、保持和改进技术系统。
这些原则有助于分析和改善系统的性能,并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这八大进化法则如下:
1. 责任:确保每个部分的责任,以强调任务的重要性和系统的可持续性。
2. 集成:以一致的接口及相关联的功能组件,以实现系统的整合。
3. 伸缩性:允许系统在需求和能力增长的条件下保持稳定性。
4. 灵活性:使系统能够应对变化,及时适应新的需求或技术。
5. 冗余:以备用系统方式来提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6. 分次设计:将系统分解为可处理的子系统,以实现尽可能快的部署和运行。
7. 标准化:采用标准化的方法,以简化和加快系统安装和维护过程。
8. 分工:实行分工机制,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 -。
01_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

(一)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1)婴儿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各阶段的特点。
S曲线族2.提高理想度法则1)一个系统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必然有2个方面的作用: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2)理想度是指有用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比值3)系统改进的一般方向是最大化理想度比值4)在建立和选择发明解法的同时,需要努力提升理想度水平提高理想度可以从以下4个方向予以考虑:1)增加系统的功能2)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3)将一些系统功能转移到超系统和外部环境中4)利用内部或外部已经存在的可利用资源。
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1)每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进化的2)不同的子系统将依据自己的时间进度进化3)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自己的极限,这将导致子系统间矛盾的出现4)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子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系统的进化水平取决于此系统5)需要考虑系统的持续改进来消除矛盾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1)增加系统的动态性,以更大的柔性和可移动性来获得功能的实现2)增加系统的动态性要求增加可控性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1.增加集成度的路径2简化路径3单--双---多--路径4子系统分离路径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1.匹配和不匹配元件的路径2调节的匹配和不匹配的路径3工具和工件匹配的路径4匹配制造工程中加工动作节拍的路径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1.向微观级转化的路径2转化到高效场的路径3增加场效率的路径4分割的路径8.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1)减少人工介入的一般路径本路径的技术进化阶段:包括人工动作的系统→替代人工但仍保留人工动作的方法→用机器动作完全代替人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系统如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就不能成 为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 2. 如果系统中的任一部分失效,整个技术 系统也无法幸存。
完备性法则有助于确定实现所需技术功能的方法并节约资 源,利用这一法则,可对效率低下的技术系统进行简化。
• 刷牙的技术系统
动力装置---肌肉组织; 传动装置---手和胳膊; 执行装置---牙刷; 控制装置---人脑
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
-----TRIZ 理论
是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 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
TRIZ的基本原理是: 企业和科学领域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是重复出现的, 企业和科学领域中的发展变化也是重复出现的,高水平 的创新活动经常要应用专业领域以外的科学知识。因此 技术系统的进化遵循客观的法则群,人们可以应用这些 进化法则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新产品的开发 方向。
在解决技术问题时,如果不明 确应该使用那些科学原理法则,则 很难找到问题的解决对策,TRIZ就 是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原理并指明 解决问题的探索方向的有效工具。
TRIZ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现介绍 其中两项核心内容:
•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 40个创新原理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产品实际上是一个技术系统,产品的创 新设计实际上是技术系统不断优化的过程。
4.衰退期
当应用于系统的技术发展到极限,继续发展很难 有进一步的突破时,系统进入了衰退期。此时,该 技术系统可能步子啊有需求或者将被新开发的技术 系统所取代。新系统开始新的生命周期。
四: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法则一:完备性法则
要实现某项功能,一个完整的技术 系统必须包含以下四个部件:
动力装置、传输装置、执行装置和控制装置 完备性法则包含两层意思:
• 空中加油机
最初,燃油箱是飞机 的一个子系统,进化 后,燃油箱脱离了飞 机,进化至超系统, 以空中加油机的形势 给飞机加油。飞机系 统因此简化,不必再 携带额外负荷沉重的 燃油。
法则七: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减少其元件尺度 的方向发展的。即元件从最初的尺度向原子、 基本粒子的尺度进化,同时能够更好的实现 相同的功能。
法则二:能量传递法则
其内涵包括:
1. 技术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必须保证:能量能 够从能量源流向技术系统的所有元件。
如果技术系统中的 某个元件不接收能 量,它就不能发挥 作用,那末整个技 术系统就不能执行 其功能,或者有用 的功能作用不足。
2.技术系统的进化应该沿着能量流动路径缩短的 方向发展,以减少损失。
技术系统的进化将沿着系统内各部件的可控性增 加的方向分发展。
提高可控性
可控性进化过程:
直接控制 间接控制 引入反馈控制 自我控制
• 照相机的进化
• 路灯的进化
直接控制 间接控制 引入反馈控制 自我控制
法则四:提高理想度法则
理想的技术系统应该是不消耗能量,但是却能 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
提高理想度法则是指:
用手摇绞肉机替代 菜刀,刀片的旋转 运动代替了菜刀的 垂直运动,能量传 递路径缩短,能量 损失减少,因而提 高了效率。
很好的掌握“能量传递法则”,有助于 我减少技术系统的能量损失,保证其在特 定的阶段保持最高效率。
法则三:动态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应该朝着结构预想性、可 移动性、可控性增加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环 境状况或执行方式的变化。
二:技术系统的进化
就是指实现技术系统的技术从低级向 高级变化的过程。
技术系统总是处于发展之中, 否则它就会被其他技术系统所代替。 对于具体的技术系统来说,对其子 系统或元件进行不断地改进,以提 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就是技术系统 的进化过程。
• 照明技术系统的进化
任何产 品,其工 艺或技术 都在随着 时间向着 更高级的 方向发展 和进化, 并且它们 的进化过 程都会经 历相同的 几个阶段。
• 电子元件的进化
真空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 播放器的进化
录音机
随身听
便携CD机
MP3
耳环播放机
系统尺寸变小,更好地实现了人们的听音功能, 是技术系统向微观级进化的又一事例。
法则八:协调性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各个子系统相互之 间更协调的方向发展的。即,系统的各个部件 在保持协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 这也是系统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
子系统的协调性可以表现在:
• 结构上的协调
• 性能参数的协调
• 工作节奏的协调
掌握这一法则,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并改进 不理想的子系统,使技术系统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
法则六: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这一法则有两层含义: 1.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从单系统到双系统再 到多系统的方向发展的。
子系统的逐一加入使 系统向更多功能的方 向发展。
2.技术系统进化到极限时,它实现某项功能的 子系统会从系统中剥离,转移到超系统,作 为超系统的一部分。
掌握了“动态性进 化法则”,有助于提 高技术系统的高度适 应性。
视觉“动态性”进化的夸张
动态进化法则包括三个子法则:
1. 提高柔性法则:
是创新设计的一个方向。
提高系统柔性的进化过程
• 扇子的进化
• 门锁的进化
2. 提高可移动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应该沿着系统整体可移动性增强的方向发展。
3.提高可控性法则
• 加工方式的进化
三:技术系统的生命周期
每一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都会经历此四个阶段。
技术系统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特点:
1.婴儿期
此时,新的技术系统刚刚诞生,虽然它能提供一些 新的功能,但是系统本身存在着效率低、缺陷多、可 靠性差等一些列问题。同时,由于大多数人对系统的 未来发展心存疑虑,缺乏信心,人力、物力、地投入 均很乏力,因此这一阶段,系统地发展十分缓慢。
1.技术系统是沿着提高其理想度、向最理想系 统的方向进化。
2.提高理想度法则代表着所有技术系统进化法 则的最终方向。
• 手机的进化
是追求各项性能理想化的范例
法则五:子系统不均匀进化法则
每个技术系统都是由多个实现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 成,而每个子系统的进化是不均匀的。子系统不均匀法 则是指:
1. 任何技术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都 不是同步、均匀进化的、每个子系统都 是沿着自己的发展曲线向前发展的。 2. 这种不均匀的变化经常会导致子系统的 矛盾出现。 3.整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速度取决于系统中 发展最慢的子系统的进化速度。
一: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并通过 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一定的功能。常 简称为系统。
子系统也是系统,它是由零件和操作构成, 具有某些独立功能的集合;系统的更高级系统 称为超系统。
• 汽车的子系统与超系统
如果说汽车是一个系统,则组成汽车 的元件如轮胎、转向盘等分别是其子系统。 但如果把汽车置于城市交通系统中,则汽 车就成了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称城市 交通系统为汽车的超系统。
2.成长期
在这个阶段,社会已经认识到新系统的价值和市场 潜力,为系统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被很好的解决,效率和 性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系统地市场前景很好,能 吸引更多的投资,从而促进系统的高速发展。
3.成熟期
系统发展到这一阶段,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使 技术系统日臻完善,性能水平接近高限,所获得的利 润达到最大并有下降的趋势。实际上,此时大量投入 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较低水平的系统优化和性 能改进,有见识的一些投资者渐生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