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识人用人
鬼谷子识人术五句口诀
![鬼谷子识人术五句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969757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2.png)
鬼谷子识人术五句口诀《鬼谷子识人术五句口诀》是古代中国著名的人际关系管理法则,它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鬼谷子,是中国古代人际关系管理的经典之一。
鬼谷子识人术五句口诀是指鬼谷子提出的五个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他人,从而更好地管理人际关系。
这五句口诀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有方,方可用之。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五句口诀。
一、知人善用知人善用是指要先了解对方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合理地利用对方的优势,以达到更好的交流和合作效果。
这需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观察、倾听和交流,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和实际情况。
二、用人不疑用人不疑是指在人际关系中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不能轻易怀疑对方的能力和诚信,而应该相信对方的能力和诚信。
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言行一致,遵守承诺,不说空话,不做虚假承诺,以增强对方的信任和尊重。
三、疑人不用疑人不用是指在人际关系中要慎重对待那些表现出不良行为或不良习惯的人,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和行为,以免被骗或受害。
这需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别人的承诺和表现,尤其是那些表现出不良行为的人。
四、用人有方用人有方是指在人际关系中要合理地利用对方的优势和特长,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这需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策略和技巧,适当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对方的优势,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五、方可用之方可用之是指在人际关系中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利用对方的优势和特长,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这需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增强合作的信心和效果。
总之,《鬼谷子识人术五句口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人际关系管理法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他人,从而更好地管理人际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观察、倾听和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合理地利用对方的优势和特长,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10条看人识人的技巧
![10条看人识人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b5f27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6.png)
10条看人识人的技巧人是社会生活中最复杂的存在之一,如何正确地看待和识别一个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技巧。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总结出10条看人识人的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观察言行举止。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态度。
比如,一个人的语言是否谦和,举止是否自然得体,都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素质和教养。
二、留意眼神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神交流,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情绪和内心的真实想法。
眼神亮丽而坦诚的人通常是真诚和善良的。
三、注意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交流方式,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姿态、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沟通意图。
四、倾听能力。
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通常能够在交流中给予对方足够的关注和尊重,这种特质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态度。
五、观察人际关系。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交友圈子和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方式。
一个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网络,通常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
六、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应对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观察一个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的态度和行为,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七、观察态度和价值观。
一个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往往能够反映出他们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
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待工作、生活和他人的态度,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八、注意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待细节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专注力和执行力。
一个注重细节的人通常能够做事认真负责,值得信赖。
九、了解背景和经历。
通过了解一个人的背景和经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特点。
一个有丰富背景和经历的人通常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思考能力。
十、保持客观和谨慎。
在看人识人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客观和谨慎,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他人。
识人善用,以德服人
![识人善用,以德服人](https://img.taocdn.com/s3/m/124d6b7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6.png)
识人善用,以德服人人际关系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朋友圈中,我们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
如何正确地识别对方的性格和需求,将自己的优势和对方的需求相结合,实现“以德服人”的目标,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识人善用,以德服人。
一、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要识人善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只有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别人。
通过自我认知,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行动方式和情感状态,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二、善于观察和分析要识人善用,必须要善于观察和分析。
通过观察对方的语言、行为、表情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性格、需求和想法,从而为下一步的交往和沟通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三、强化人际交往技巧要识人善用,必须要强化人际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技巧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要想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就必须要掌握一些交往技巧。
例如,要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要顺应对方的情绪,要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四、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是识人善用的关键之一。
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就必须要用德行和品质来感化对方。
例如,要有诚信和敬业精神,要有同情心和关爱心,要有宽容和包容心,这些品质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互相信任的关系。
五、改变自己去适应对方识人善用,关键在于能够为对方的需求和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
如果发现自己与对方的性格或想法不一致,就需要考虑改变自己去适应对方。
例如,如果与一个内向、胆怯的人交往,我们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多倾听对方的话语,减少自己的主动性,以满足对方的需求,更好地为之服务。
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识人善用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我们与他人交往的需求,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我们在识人善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交往与沟通技巧,懂得如何用自己的优势来帮助他人,从而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共赢。
十条准的识人术
![十条准的识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12de2f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8.png)
十条准的识人术
1. 观察言行举止:细心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看他是否得体得当,是否言行一致,是否说话做事准确。
2. 关注态度:留心一个人的态度,看他是否积极、乐观,是否有责任心。
3. 听取他人评价:听取他人对该人的评价,了解他人对他的印象如何,是否正面。
4. 了解他的过去:对于一个人的过去,了解一下背景,成长经历,情感经历是了解他的一个重要途径。
5. 留意他的制造问题的能力:除了问题解决的能力,一个人的制造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他的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6. 留意他的处事能力:观察一个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处事能力,看他是否能坦然面对挑战,处理各种关系。
7. 留意他的目标和态度:了解一个人的目标和态度,确定一个人是否有目标,是否认真对待生活、事业。
8. 检察情感世界:留意一个人的情感世界,看他是否有情感豁达,是否容易被他人的情感左右。
9. 观察学习能力:观察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了解他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学习能力是否强。
10. 留意他贡献:了解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贡献,看他是否有为社会做出贡献,给予他人帮助。
看人的十大技巧识人术
![看人的十大技巧识人术](https://img.taocdn.com/s3/m/8ff32f6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e.png)
看人的十大技巧识人术识人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沟通。
以下是我总结出的十大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观察细节熟悉一些细节,比如一个人的习惯,穿着打扮,喜欢的事物等等,能够让你更加有效地洞察他人。
二、倾听倾听是沟通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有时候别人只需要有人倾听,而不是立刻给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三、观察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可以揭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信任度,例如,他们是否放松或者紧张。
四、寻找共同点相似的经历可以成为建立关系的重要媒介,所以要尽可能多地寻找共同点。
五、观察他们与他人的互动人际关系和相互作用是了解一个人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能够反映出他们习惯和底线。
六、注意语言表达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可以告诉你他们的个性和想法。
比如,使用概述性语言的人通常会更加直接。
七、寻找人物角色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比如领袖,追随者,谋略家等等。
了解他们的角色,可以让你更好地预测他们可能采取的行动。
八、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可以让你更好地预测他们的决策和行动。
比如,一个注重家庭的人会偏好求稳的决策和行为。
九、观察他们的反应观察他们的反应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他们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预见他们可能做出的决策和行为。
十、关注细微变化最后,要关注细微变化,比如表情、声音等等。
这些变化往往能够揭示出一个人的情绪和想法,帮助你更好地洞察他人。
总的来说,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别人,推断他们的想法和行动方向,并在沟通中更加得心应手。
8条精准毒辣的识人术
![8条精准毒辣的识人术](https://img.taocdn.com/s3/m/7423c9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1.png)
8条精准毒辣的识人术
1.观察身体语言:人的身体语言能够透露出很多信息。
注视对方的眼神、姿势、手势等,可以帮助你了解对方的情绪、自信程度和意图。
2.倾听并观察言辞:人的语言表达也能够反映其个性和意图。
关注对方说话的方式、选择的词汇和语气,从中推断他们的目标和潜在意图。
3.观察社交圈子:一个人的社交圈子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
观察对方的朋友、同事和伴侣,可以了解到他们与周围人的互动方式和关系。
4.深入了解背景:了解对方的背景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了解他们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和家庭状况等,可以帮助你预测他们的反应和行为。
5.观察态度和行为:人的态度和行为可以反映出他们的价值观和性格特点。
观察对方在工作、生活和社交场景中的表现,可以帮助你了解他们的动机和决策方式。
6.察言观色:人的面部表情和语言表达往往能够透露出他们的真实感受。
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可以帮助你判断他们的情绪和真实意图。
7.分析非言语信息:人的非言语信息,如微笑、肢体动作和语速等,也能够传达出一些信息。
注意观察对方的微小动作和变
化,可以帮助你洞察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8.进行深度沟通:通过与对方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动机和目标。
积极提问、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可以帮助你建立起更深入的认知和洞察力。
36种识人辨人方法
![36种识人辨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b847c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8.png)
36种识人辨人方法人际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识人辨人则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36种识人辨人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身边的人。
1. 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看是否与其所说的一致。
2. 注意对方的表情和眼神,看是否真诚。
3. 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看是否紧张或自信。
4. 注意对方的语气和声音,看是否有自信和决心。
5. 观察对方的穿着打扮,看是否得体。
6. 注意对方的交际能力,看是否善于沟通。
7. 观察对方的社交圈子,看是否广泛。
8. 注意对方的兴趣爱好,看是否与自己相似。
9. 观察对方的工作态度,看是否认真负责。
10. 注意对方的学习能力,看是否有进取心。
11. 观察对方的家庭背景,看是否稳定。
12. 注意对方的人际关系,看是否和谐。
13. 观察对方的情绪变化,看是否稳定。
14. 注意对方的性格特点,看是否合适。
15. 观察对方的生活习惯,看是否健康。
16. 注意对方的经济状况,看是否稳定。
17. 观察对方的人生规划,看是否有远大目标。
18. 注意对方的家庭观念,看是否传统。
19. 观察对方的社会责任感,看是否有担当。
20. 注意对方的人品和道德观念,看是否正直。
21. 观察对方的人生经历,看是否丰富。
22. 注意对方的职业发展,看是否有前途。
23. 观察对方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看是否圆滑。
24. 注意对方的沟通技巧,看是否得体。
25. 观察对方的心理素质,看是否稳定。
26. 注意对方的情商和智商,看是否高。
27. 观察对方的社交能力,看是否强。
28. 注意对方的人际关系网络,看是否广泛。
29. 观察对方的人际交往方式,看是否合适。
30. 注意对方的人际交往目的,看是否真诚。
31. 观察对方的人际交往态度,看是否友善。
32. 注意对方的人际交往技巧,看是否得体。
33. 观察对方的人际交往效果,看是否良好。
34. 注意对方的人际交往心态,看是否健康。
35. 观察对方的人际交往经验,看是否丰富。
看人识人的技巧和方法
![看人识人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77bf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d.png)
看人识人的技巧和方法
1. 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呀,这就好比是看书的封面和前言,能透露出不少信息呢!比如说在聚会上,那个咋咋呼呼、大话连篇的人,往往可能是比较浮夸的。
2. 注意看他对人的态度,哇哦,这可重要了!如果一个人对服务员都能彬彬有礼,那他心底应该是善良的呢,就像隔壁的小李对谁都客客气气。
3. 听听他谈论别人时的语气和用词,嘿,这真的能反映很多哦!要是总在背后说人坏话,那这人可得小心了,比如办公室里的小张,老那样。
4. 看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反应呗,这就如同战场上的表现一样!遇到一点事就崩溃抱怨的,肯定没啥韧性,可不像人家老王那么坚强。
5. 留意他的兴趣爱好呀,天哪,这也是个关键呢!一个喜欢读书、思考的人,大概率比较有内涵吧,就像咱小区的老赵。
6. 观察他的朋友圈子,哇,这可不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他身边都是些踏实靠谱的朋友,那他应该也差不了,比如我同学的那些朋友。
7. 还有啊,看他是否守信用,哎呀呀,这简直就是试金石呢!经常失信的人,怎么能让人信任呢,就像之前骗过我的那个人。
结论就是:通过这些方面去观察和了解一个人,就能比较准确地识别出这个人的本质啦!。
观人识人用人十六法
![观人识人用人十六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06764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3.png)
观人识人用人十六法观人识人用人十六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了解他人的特质、能力和潜力,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人才。
这个方法包括以下十六个方面:1. 容貌仪态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貌、举止和仪态来判断其性格和个性特征。
2. 言谈举止法:通过听取一个人的言语和观察其行为举止,来了解他的思维方式和社交能力。
3. 知识经验法:评估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以确定他是否具备所需的专业能力。
4. 做事态度法:观察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态度、责任心和对待问题的方式,以了解其工作态度和价值观。
5. 事业远景法:了解一个人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以判断他是否有明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和远见。
6. 人际关系法:通过了解一个人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和交往能力,来判断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7. 沟通表达法:观察一个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以确定他是否能清晰地传递信息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8. 判断决策法:了解一个人在面临问题和决策时的思考方式和决策能力,以判断他的分析思维和判断力。
9. 团队协作法:观察一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表现,以了解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10. 压力应对法:观察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应对方式,以判断他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
11. 自我管理法:了解一个人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和自律程度,以判断他是否能够自主管理和发展自己。
12. 创新创造法:观察一个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以确定他是否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13. 价值观匹配法:了解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信念,以判断他是否与组织的价值观相符合。
14. 学习态度法:观察一个人对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态度和行动,以判断他是否具备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意愿。
15. 领导潜力法:评估一个人在领导方面的潜力和领导能力,以确定他是否具备成为领导者的潜力。
16. 综合评估法: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观察和评估结果,对一个人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以确定是否适合特定的岗位或角色。
以上是观人识人用人十六法的简要解释。
如何识人用人 心理学
![如何识人用人 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c6d3e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e.png)
如何识人用人心理学
1. 观察行为:人们的行为往往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性格、价值观和态度。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特别是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可以对他们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分析言语:一个人的言语表达可以透露出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状态和沟通能力。
注意他们的用词选择、语气和语速等方面。
3. 了解动机:了解一个人的动机可以帮助你预测他们的行为和决定。
询问他们的目标、兴趣和价值观,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4. 评估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对于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至关重要。
观察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同理心和社交技巧。
5. 给予适当的任务:根据一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分配适当的任务。
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还有助于发挥他们的潜力。
6. 提供反馈:及时、具体的反馈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进个人成长。
同时,积极的反馈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7. 建立信任:信任是有效人际关系的基础。
通过诚实、透明和尊重他人的隐私,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
8. 考虑文化和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这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在识人用人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避免误解和偏见。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方法只是提供了一些指导,而不是绝对的准则。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在识人用人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识人谋略的九种法则
![识人谋略的九种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eb5ca28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2.png)
识人谋略的九种法则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而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懂得一些识人谋略。
下面将介绍九种法则,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他人并与他人相处。
第一法则,了解自己。
在与他人交往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
要清楚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相处。
第二法则,倾听他人。
与他人交流时,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通过倾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交流。
第三法则,观察细节。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观察他人的细节。
细节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
第四法则,善于表达。
在与他人交流时,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表达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更深层次的交流。
第五法则,尊重他人。
与他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六法则,善于沟通。
与他人交流时,要善于沟通。
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相处。
第七法则,理解他人。
与他人交往时,要学会理解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才能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第八法则,灵活应对。
与他人交往时,要学会灵活应对。
每个人的性格和处境都不同,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应对,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第九法则,建立信任。
与他人交往时,要建立信任。
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只有建立了信任,才能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
总结,通过以上九种法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并与他人相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法则,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七条精准识人术让你看人不走眼
![七条精准识人术让你看人不走眼](https://img.taocdn.com/s3/m/21e7462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e.png)
七条精准识人术让你看人不走眼
识人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无论是在职场、生活中还是交友中都会经常用到。
但有时候我们看人会有偏差,所以学习精准的识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下面我将分享七条精准的识人术,让你看人不走眼。
1. 观察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通过观察对方面部表情、姿势、肢体动作等,就能对他们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
2. 注意言行不一:言行不一有时意味着对方在撒谎或者有意隐瞒信息。
需要多加关注对方的言行,看是否一致。
3. 分析眼神:眼神是人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态度和情感。
4. 留意情绪变化:情绪是人的一种自然反应。
如果对方情绪的变化比较大,那么很可能是隐藏着某些情绪,需要加以留意。
5. 将话题转向个人经验:在聊天时,将话题转向对方的个人经验能够很好地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6. 多改变场景:在不同的场景中与对方相处,会对他们的行为表现有所不同,这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性格和个性。
7. 观察对方的朋友圈:通过对方的朋友圈可以了解到其生活习惯、喜好、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信息,是了解对方更深入的途径之一。
通过以上七条精准的识人术,我们能够在交际和职场中更加精准地识人,从而更好地把握时机,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如何识人用人
![如何识人用人](https://img.taocdn.com/s3/m/1ea2de0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3.png)
如何识人用人如何识人用人第一,识别人才的方法。
人有长短,才有高下;才有类别,各有其用。
由此,识别、判断人才便成为一门重要学问,成为使用人才的前提。
有人思贤若渴,但贤才在侧,久而不识。
或对面相逢却失之交臂。
或以愚为贤、以贤为愚,是非颠倒。
因此,要从本质上识别人才——王羲之坦腹睡东床,方见其自然洒脱无拘无羁的本性;从实践中识别人才——大禹治水有功则可以受禅让继位;从见识中识别人才——诸葛亮隆中对策,奠定三足鼎立基石。
当然,人才有许多表象或假象,因而,需要对人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诸葛亮有“七观”,刘邵有“八观”“五视”,白居易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总之,识别人才要看本质,看特色,看主流。
识才于未显之时,拔才于槽枥之间,更是有眼力、有远见的表现。
第二,使用人才的方略。
要用人唯才,用其所长,扬长避短。
千里马拉犁、负盐,不如黄牛;千金之剑,以之折薪则不如斧;“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才亦奏神奇之效”。
要用人不疑。
用之则委以全权,不要无端干预、猜忌,使得人才无可发挥。
要有待遇人才之方,使之有充分的生活与工作条件。
要看大节,赦小过,不求全责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某些有奇才异能者,往往有明显的缺陷,如果苛求完美,则天下无才可用。
第三,要有破格提拔、勇于推荐的胸怀。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
但人才更需别人的引见、推举。
要破除资格门第,使真正的人才从各种羁绊中解脱。
在这个问题上,出身奴隶、平民、渔夫、农民、屠户的人都有过精彩的表演,决不能因其出身而忽视他们。
前辈对于后生,更要有“人梯”精神,像张循宪那样举张嘉贞自代,像欧阳修那样为苏轼“出一头地”铺路呐喊。
要如此,必须抛却私心、出以公心。
如祁奚荐贤,不避亲仇,更需博大胸怀,不怕后人超过自己。
第四,要用度外之人。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敌为友。
管仲与齐桓公有一箭之仇,齐桓公用管仲而霸;曹操与张绣有杀子之怨,曹操收张绣而不疑。
其中有容人之量,亦有用之人术。
14条准到吓人的识人术
![14条准到吓人的识人术](https://img.taocdn.com/s3/m/9afddb6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a.png)
14条准到吓人的识人术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而如何识别人,了解人,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之一。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准到吓人的识人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人。
一、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之一,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人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更好地与人沟通。
而在和人交往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来了解对方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眼神交流可以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思想意识和内心感受。
在和人交往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交流来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状态。
三、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身体语言可以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和内心感受。
在和人交往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来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和内心感受。
四、表情表情是人际交往中最直观的一部分,通过表情可以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和内心感受。
在和人交往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来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和内心感受。
五、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之一,一个人的言行一致可以让人更加信任他。
在和人交往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行一致来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和品质。
六、动机动机是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通过了解对方的动机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行为和想法。
在和人交往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动机来了解对方的行为和想法。
七、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之一,一个人的价值观可以反映他的品质和人生观。
在和人交往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价值观来了解对方的品质和人生观。
八、态度态度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之一,一个人的态度可以反映他的品质和人生观。
在和人交往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态度来了解对方的品质和人生观。
九、社交技巧社交技巧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好的社交技巧可以让人更好地与人沟通和交往。
看人识人的十大诀窍
![看人识人的十大诀窍](https://img.taocdn.com/s3/m/3f5152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6.png)
看人识人的十大诀窍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社交场合中,了解和识别他人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给大家介绍十大看人识人的诀窍,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一、观察微表情。
微表情是人在情绪激动时无法控制的瞬间表情,通过观察微表情,我们可以窥探对方真实的内心感受,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情绪。
二、注意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人们在交流中通过身体动作、姿势和面部表情等方式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
通过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意图和态度。
三、倾听对方的言语。
倾听是与他人有效沟通的关键,通过仔细倾听对方的言语,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观点、需求和意愿,从而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
四、观察对方的行为举止。
人的行为举止往往能够反映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通过观察对方的行为举止,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五、了解对方的背景和经历。
人的背景和经历会对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通过了解对方的背景和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六、观察对方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变的,通过观察对方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在社交圈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七、察言观色。
通过对对方言语和表情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和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判断他们的诚实度和可信度。
八、注意对方的态度和行为一致性。
人的言行一致性是评判其诚信度和真实性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对方的态度和行为是否一致,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们是否可信。
九、与对方建立深入的交流。
通过与对方建立深入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十、多方面综合判断。
识人需要多方面的信息和观察,不能仅仅凭借一种方法就做出判断,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判断。
通过以上十大看人识人的诀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当然,识人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实践和总结,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识人能力。
人生道理:30招教你如何知人看人识人
![人生道理:30招教你如何知人看人识人](https://img.taocdn.com/s3/m/a19112f4bceb19e8b8f6babc.png)
人生道理:30招教你如何知人看人识人1、信任定律:不要信任不信任别人的人。
2、聪明定律:最聪明的人,是会掩藏他的聪明的人。
3、报答定律:过分急于报答他人的好意,是种不知感恩的表现。
4、礼物定律:如何送一件礼物,比送什么礼物更重要。
5、真相定律:透露真相和隐瞒真相一样,需要三思而行。
6、鞠躬定律:要么别鞠躬,要鞠躬就深鞠躬。
7、敌人定律:敌人对我们的评价,比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更真实。
8、麻烦定律:人生一半的麻烦,都是由于说“行”太快,或说“不行”太慢造成的。
9、羞耻定律:骗我第一次,是你的羞耻;骗我第二次,是我的羞耻。
10、琢磨定律:要琢磨一个人说的话,不要琢磨说话的人。
11、蒙骗定律:最容易被蒙骗的人,是那些自认为比谁都聪明的人。
12、傻话定律:没人不说傻话,可怕的是那些故意说傻话的人。
13、诺言定律:许诺慢的人,实现诺言最快。
14、谦虚定律:谦虚是让别人主动发现你有多伟大的艺术。
15、关系定律:维持关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互相合作,一种是互相竞争。
16、崇拜定律:我们向来喜欢崇拜自己的人,但我们不一定喜欢自己崇拜的人。
17、误解定律:对误解你的人讲真话,通常会引起更多的误解。
18、劝告定律:劝告朋友要在无人的地方,赞扬朋友可在人多的场合。
19、夸奖定律:当敌人夸奖你时,你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
20、谣言定律:会向你散布谣言的人,也会散布关于你的谣言;肯为你说谎的人,也会对你说谎。
21、评论定律:避免被人评论的方法只有一个:什么事也不干、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人也不当。
22、想象定律:如果你发现别人不像你想的那么好,请不要生气,因为你自己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
23、给予定律:世界上有两种人:索取者和给予者。
前者也许能吃得更好,但后者绝对能睡得更香。
24、忘记定律:不要忘记该记住的事,但不要记住该忘记的事。
25、沉默定律:有时你必须沉默才能被更多人听到。
26、怀疑定律:信任是种美德,但怀疑让我学到更多东西。
古人识人用人的智慧
![古人识人用人的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6c68f8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4.png)
古人识人用人的智慧
1. 以德为先: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德行和道德素养是判断他是否可信、值得用的重要标准。
因此,在招聘雇员或与人合作时,要以德为先,看重其品德和道德水平。
2. 以才为重:古人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能力是决定他是否能胜任某项工作的关键。
因此,在选人用人时,要以才为重,看重对方的能力和经验,以此来决定是否值得用。
3. 观察细节:古人认为,一个人的细节能够反映出他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需要仔细观察对方的细节,包括言谈举止、态度行为等,以此判断其性格和能力。
4. 多问几个为什么:古人认为,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本性,就必须向他多问几个“为什么”。
通过不断地问“为什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人格特征。
5. 依靠第三方评价:古人认为,除了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外,还需要借助第三方的评价来了解一个人。
在选人用人时,可以通过参考其朋友、同事、上下级的评价,来判断对方的可信度和价值。
6. 不悔当初:古人认为,一旦选错了人,就要坚定不移地维持自己的决定,并尽力帮助对方成长和改善。
因为悔过无益,对于已经选错的人,应该尽快止损,避免再次受到损失。
看人识人的12个技巧
![看人识人的12个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fe487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d.png)
看人识人的12个技巧人际交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能否准确地看人识人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个人关系和人生发展。
下面将介绍12个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看人识人。
1.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人的肢体语言往往比口头表达更能反映其真实的内心感受。
注意观察对方的眼神、姿势、手势等,这些细节可以给我们提供重要的线索。
2.注意对方的表情:面部表情是人们情感状态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可以了解其当前的情绪和态度。
3.倾听对方的言辞:仔细听取对方的言辞,包括对方说话的内容、语气和用词。
这些都可以揭示出对方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和个性特点。
4.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人的兴趣爱好往往与其个性息息相关。
通过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对方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5.观察对方与他人的交往方式:观察对方与他人的交往方式,可以揭示出对方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交技巧。
6.察觉对方对自己的态度:通过对对方对自己的态度的观察,可以判断对方对自己的喜好和态度。
如果对方礼貌、关心你的需要和意见,可能是对你有好感;相反,如果对方冷漠无视你的存在,可能对你没有兴趣或者有敌意。
7.观察对方的行为一致性:观察对方的言行是否一致,行为和承诺是否能够兑现,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对方的诚信和可信程度。
8.注意对方的情商:通过观察对方在与人交往时的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可以判断对方的情商高低。
高情商的人往往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关心他人的感受,并善于处理冲突和矛盾。
9.了解对方的成就和经历:了解对方的成就和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背景和能力,判断对方是否适合与我们建立合作关系或者友谊关系。
10.注意对方的沟通技巧:对方的沟通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思维和逻辑能力。
通过观察对方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可以判断对方是否为人聪明、善于表达和思考。
11.观察对方的态度和举止:通过观察对方的举止和态度,我们可以判断对方是否有敬业精神、责任心和正直的品质。
企业识人用人育人留人的10大法则
![企业识人用人育人留人的10大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b1b697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e.png)
企业识人用人育人留人的10大法则1.以人为本:企业应该将员工放在核心位置,并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识别、选拔和培养人才。
只有重视员工,满足他们的诉求和需求,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才管理体系。
2.公平公正:企业要确保在招聘、晋升和奖惩等方面的决策公平公正,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
公平的环境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因材施教:企业要根据员工的特长和潜力,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针对不同员工的需求,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4.激励激情: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激励可以是物质的,如薪资、福利待遇;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
5.成果导向:企业要注重员工的工作成果,而不是过程。
通过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体系,让员工能够明确工作目标,并给予适当的回报和认可。
6.培养领导力:企业要重视培养员工的领导力,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有能力的人来领导团队。
领导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内外部培训、项目经验等方式实现。
7.关注员工发展: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还要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通道和发展机会,激励他们在企业中长期发展。
8.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企业要注重建立和谐团队氛围,通过团队合作和相互支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情感认同感。
9.员工参与管理: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发言权和决策能力得到了尊重。
通过员工的参与,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改善工作环境。
10.重视员工的个人目标和家庭需求:企业要关注员工的个人目标和家庭需求,并为其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和福利待遇。
只有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他们才能够为企业付出更多。
总结起来,企业识人用人育人留人的法则包括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因材施教、激励激情、成果导向、培养领导力、关注员工发展、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员工参与管理、重视员工的个人目标和家庭需求。
只有在考虑和满足员工的需求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理之道,就是善于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也就是使人人各得所宜,而都能各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识别人才,考核才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因此,在很早年间,古人就提出:为治以知人为先。
即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
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知之。
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
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
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
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
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
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得越深刻,便用起来就越得当。
历来人们都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
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人更重要的了。
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
所以,作为一个明君,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知道和识别人才。
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
一旦知道和识别到人才,又不及时地推荐和提拔使用,则为失才的表现;同样,一旦了解和识别的人既缺德又缺才,而又不及时地从其现任的位置上撤职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罢免,继续将其留用,这必然是国家之祸,使人民受害,后患将是无穷的。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识人的重要性都看得非常清楚,他们产生了极为相近的一种共识:要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完善,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总之,国家兴亡,务在得人、用人。
得其人任用之则存,失其人未任用则亡。
何世无才,患在不识。
知人善用,择贤而任。
要做到知人善用,所谓知人,就是考察选准人才;所谓善用,就是正确地使用人才。
要做到择贤而任,所谓择贤,就是要选择那些德、才、能三才兼备的善良者;所谓而任,就是将具有德、才、能三才兼备的善良者任用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发挥他们应有的智慧与才能。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能力如何及其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呢?其实,标准很多,方法也很多。
在此,笔者提出一个全面衡量人才的10项标准,以供明君参考:一、品德;二、能力;三、学识;四、交际;五、目的:六、行为;七、志向;八、专长;九、发展;十、成就。
举凡对那些品德高尚、能力突出、学识渊博、交际广泛、目的纯正、行为端庄、志向远大、专长精熟、发展全面、成就卓越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上上之才;而对那此品德恶劣、能力平平、学识粗浅、交际凡泛、目的不纯、行为不端、志向渺小、专长全无、发展没有、成就归零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下流之徒;再对那些具备10项标准中一两条或三四条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平庸之辈,或是一般性人才,对那些已具备10项标准中五六项或七八项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中才,或确定其为上等人才。
衡量一个人的全面并定义一个人才的水准,是应有所变动的,因为人本身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与发展之中的,坏的人也可能变好,好的人也可能变坏。
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用客观真实的眼光审视人,用全面公正的眼光定义人。
观人要由表及里、注重表里如一,识人贵新不贵陈,用人须鉴古察今。
以史为镜,明兴衰;以经为镜,通事理;以人为镜,知得失。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的是一个人才和贤良,其方法举不胜举。
下面,笔者就庄子和诸葛亮提出的一些观人、识人、用人的方法,再结合本人对观人、识人、用人总结出的一些浅显方法与见识,提出观人、识人、用人26法。
特陈述如下,以供圣明的领导参考。
1、近使之而观其敬他是否尊敬,将其安排到自己身边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得知所谓“近使之而观其敬”,就是指将所要识别的对象安排到自己身边工作,因为天天在一起相见容易相熟,久而久之就会没有拘束,这样就便于考察他的恭敬行为如何。
也就是观察他(这个人)在与人相交往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
古人云:“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
”即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严格。
当然,“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如果一个人不知礼节,虽然态度恭敬,却不免劳顿;虽然行为谨慎,却不免胆怯;虽然性情勇敢,却不免莽撞;虽然性格直率,却不免急切。
这些是对一个人在待人处世的态度、行为、性情及性格上的要求。
那么,一个人在做人及为人上,如果能做到谦虚谨慎,人们就会心悦诚服;做到诚恳老实,事情就每每成功。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察其德。
”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的志向更坚定;说话谨慎,就能使自己的德行更崇高。
说明人应该言行谨慎,不乱说乱动。
如果在自己身边工作的人因相处比较熟了,而放松对自身的谨慎,这是会出问题的。
如同在平坦道路上行走的人放纵自己而脚下不留意,这样走快了就会摔跤;在艰险的道路上行走的人有所戒备而出脚很小心,因此走得很慢,反而跌不了跟头。
这就指出了越是平易的地方,越是要谨慎。
同理,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员越要谨慎。
常言道,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尤其在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应该自律、自重、自爱、自尊、自励、自强,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形象,不做有损身份的事,这样才能经受住近使之而观其敬的考验2、远使之而观其忠他是否忠诚,将其指派到远方工作一段时期后,就会从一些事实和侧面的反映中得以验证。
所谓“远使之而观其忠”,就是指将所要识别的对象指派到远方去工作,因为相距很远而不能在一起,所以一个人在远方是办理正务还是胡作非为,就能够从其具体工作表现及侧面反映上了解到他是否真的忠诚。
这样的做法就是要考察他的忠诚度如何。
也就是通过他在任职期间内的一些具体表现和侧面反映中观察出一个人的本质好坏,究竟是忠与不忠,乃至于是一般性的忠诚抑或是绝对忠诚。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远使之而观其忠”这样的必要。
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工作,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甚至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顾,目中无法,搞钱权交易、钱钱交易、权力交易、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吃喝玩乐,真可谓“五毒俱全”。
在远离国家中央政府(或公司总部)的地方工作,上级难管到,群众(或员工)管不了,这样就给一些心存私欲的人提供了可以胡作非为的可能和机会。
为什么在远离领导的地方工作,有的人就干得很出色,有的人就干得很糟呢?关键就在于是否忠诚。
心存歪念的人总是当着领导的面前拼命干,领导不在时就不干;领导在场时总是规规矩矩,领导不在时就为所欲为。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更多的人是领导在场与不在场都是一样工作,尤其是领导不在场时,工作照样干得很出色。
3、烦使之而观其能他是否有吃力,将复杂的局面和频繁的事务交由其处理和完成,就会检验出真实的能力。
所谓“烦使之而观其能”,即指在情况复杂时派他去工作,或是频繁地交给他一些工作并要求他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从而考察他完成的过程和结果怎样,由此可看出他的能力如何。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但在一般情况下是难以区分出来的。
只有通过派给他(她)很多的事务和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出现时,让其所识别的对象去独立处理,经过他(她)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才能辨别其能力的高低、大小。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善,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砚其所受,贱则观其所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这就是说,凡是要考察一个人,当他仕途顺利时就看他所尊敬的是什么人,当他显贵时就看他所任用的是什么人,当他富有时就看他所养的是什么人,听了他的言论就看他怎么做,当他空闲时就看他的爱好是什么,当和他熟悉了之后就看他的语言是否端正,当他失意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受,当他贫贱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为。
要使他欢喜以考验他是否不失常态,使他快乐以考验他是否放纵,使他发怒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我约束,使他恐惧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恃,使他悲哀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制,使他困苦以考验他是否不改变其志向。
凡是要选用将帅,必须先考察他的品德才能,然后向他交代方略任务,让他自己估量能否胜任,进而让他谈自己的设想,包括要使用哪一种盔甲兵器〔工具〕,需什么人做参谋、副手,要多少兵马〔人员及装备〕,用多少钱粮〔资源〕,在那里置营〔选择地点〕,何时成功(时间安排),自始至终的重要事项,都让他们自己筹划安排。
“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所以,我们先考察一个人的能力,然后才授予官职,这便是成功的国君。
这也是我们“烦使之而观其能”的目的所在。
4、卒能问焉而观其知他是否有智慧,在仓促和紧迫的情况下突然地询问他,就会发现其智慧体现的真实水平。
“卒能问焉而观其知”,指在匆忙和仓促的情况下突然询问他,看他的智慧如何。
这是一种识人的方法。
在应急情况下,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如何处理好这突如其来的事情,通常的人往往是束手无策,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状态。
而对于智商高、反映灵敏的人来说,即便遇到料想不到的问题像还珠炮地向他扑来,他也会从容不迫,遇险不惊、有条不紊地给以恰如其分的回答。
当在毫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面对突然提出的问题,要想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或对答如流地将问题一一分别做出相应的回答,这种智慧一般的人难以做到。
只有学识十分丰富,经验十分成热,智商较高,天资十分聪明,反应能力比较灵敏的人才能做到。
尤其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时代发展如此迅速的信息社会中,事物发展的迅速性,更需要思维敏捷的人才,解决和回答现实中许多迫切需要立即解决而仍未解决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要识别这样的人才,应“卒能问焉而观其知”,事实证明,这是明智之举。
在实际生活中,有答记者提问式的新闻发布会,有在学校上课的课堂上、学生突然向老师提出事先没有料想到的各种问题,有在政府谈判、商业谈判桌上的一方突然要求另一方立即回答事先未想到的问题,有在辩论会上十分激烈时各自向对方提出必须立即回答的千奇百怪的各种问题,从中可以识别出智慧高的人和智慧一般的人。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他是否守信,在事态紧迫的情况下求其帮助、和其相约,就会在其赴约或不赴约中得以验证。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是庄子提出的一种识人方法。
其意思是,在紧迫的情况下和他相约,看他是否守信。
“信”,是为人之道。
常言道:言必行,行必果,果必真。
“信”,就是要守信承诺,说到做到。
其实,这也是做人的一顶基本要求。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就是指一个人如果缺乏诚信,那么他就难以得到正面的评价。
由此可见,坚持守信对做人是多么重要。
古代案例:战国时,泰国商鞅〔即公孙鞅〕,在国王的支持下,准各变法革新,为了获得平民百姓的支待,商鞅在首都南门,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贴出告示:“将木杆移置北门者,给予黄金三百两。
”“老百姓不知其中缘由底细,没有人敢去搬,一天后,商鞅增加赏额至一千两黄金。
这时,一个胆大的人决心去搬这根木头。
他费了半天工夫,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将木杆移到了北门。
商鞅当即指示,给他一千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