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假设: 是对问题的假定解释,是运用思维、想像,对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是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设想。
2.教育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3.历史法:也称资料研究或文献研究法。
就是对有关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过程,包括对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有关教育科研成果(已经发生并形成文字)的研究。
4.日记描述法:也称“婴儿传记法”即可记录儿童的一般发展状况,也可以侧重观察记录某个特定方面。
5.轶事记录法:最早是用于培训教师观察能力,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资料或信息。
6.连续记录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或阶段内,作持续不断地观察记录,观察者要按自然发生的顺序详尽的描述行为。
7.实例描述法:根据一些预先确定的标准,尽可能对锁发生的行为、事件及背景作详尽、连续的观察描述。
8.时间取样观察法: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特定行为。
9.事件取样观察法: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表现或事件,然后再观察过程中观察记录预定的行为表现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种观察记录方法。
10.调查法: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周密地去了解教育工作的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已取得的成绩,经验与教训,弄清存在的问题。
11.教育实验法: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其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控制和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个案法:是对一个或少数个体(如儿童、教师、教育机构等)进行的系统的、深入的调查。
13.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或教育活动,同时又依据教改研究计划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一、研究目的与问题在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可以是解决一些学前教育问题、验证假设、发展新的理论模型等。
然后,在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可以指导研究的展开。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学前教育研究设计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和问题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计划和安排。
合理的研究设计可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学前教育研究设计包括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
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
观察研究是通过观察学前教育现象和行为,获取相关数据的方法。
观察研究可以采取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种方式。
自然观察是指在学前教育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观察,实验观察是在实验条件下观察学前教育现象和行为。
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访谈、测试等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
调查研究可以采用交叉设计、纵向设计、横向设计等不同的设计方式。
实验研究是通过人为控制变量,观察因果关系的方法。
实验研究需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或推翻假设。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
数据可以通过观察、测量、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研究者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并运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结论在完成数据分析后,研究者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研究结果应该准确、严谨,结论应该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研究伦理与效度控制研究效度控制是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研究者需要注意实验条件、测试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其他因素,以控制实验效度。
六、研究报告与应用总之,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进行学前教育研究的基础和核心。
0045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核知识点(吐血推荐)
第一章方法;方法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
研究;研究是指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0045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核知识点【2014自学考试】探索性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
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诉。
3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4研究的创造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期,第二个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第四个时期;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变革时期。
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期。
古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特点1独特的儒家教育价值观。
2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4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第二个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2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风格3心理学思想提供的研究基础4实验方法的初步运用第三个时期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发展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个独立专门的研究领域2进步派与传统派进一步发展3研究方法实用主义倾向4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产生。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现代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程度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及体系结构一按普遍适用程度分;1适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即唯物论和辩证法2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运用多种科学的跨科学领域的方法论3适用于具体科学的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内具体科学规律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论。
二按研究的目的分;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发展性研究4比较与评价研究5预测研究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从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自考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复习资料1
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一、科学研究及其特征1.科学的认识和非科学的认识的区别:第一,科学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而非科学的认识则多是主观的,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
第二,科学是一种系统的认识。
而非科学的认识则多是零散的、不完整的。
第三,科学是一种精确的认识。
而非科学的认识则一般不运用数学工具,也不保证逻辑严密。
2.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⑴继承性⑵创新性(创造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
⑶规范性。
⑷系统性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⑴研究对象的主体性。
⑵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⑶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第二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1.贯彻客观性原则,研究者应做到:⑴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①研究开始阶段,充分准备研究条件;②在研究活动中,认真收集研究所需的研究资料,如实地记录资料,保证资料的充分;③在总结阶段,对结论反复检验,仔细推敲,不轻易下结论。
⑵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⑶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二、系统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学前教育的内在规律,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因而从根本上说,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科研活动和教育活动的目的有着一致性。
四、伦理性原则1.贯彻伦理性原则,研究者应落实以下几点要求:⑴尊重受试者的权利。
⑵研究活动不给被试者造成不恰当的压力。
⑶要慎重解释研究材料或研究结果。
第三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1.定性研究特征2.定量研究特征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关系三、纵向研究(较长时间)和横向研究(同一时间)1.纵向研究(1)特征:注重对事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强调在特定的时间内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因而反复多次地观察多要研究的对象,确定其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程是纵向研究的主要特征。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一、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1.研究目的和问题: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确保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研究类型: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收集方式,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例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
3.变量设计:确定研究中的自变量和依变量,并进行操作化和测量化。
4.受试对象选择:明确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数量,并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进行对象选择,例如随机抽样、方便抽样等。
5.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和步骤,包括实施过程、时间安排、资源准备等。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1.数据收集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例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2.数据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例如通过预测试、训练观察者等措施。
3.数据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例如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4.数据解释与验证: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解释和验证,确保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伦理(Research Ethics)1.研究伦理原则:遵循研究伦理,确保研究过程中的道德性和合法性,例如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2.研究伦理审查:对涉及人类或动物的研究,需要进行研究伦理审查,并取得相应的研究伦理批准。
3.研究伦理问题的解决:对于可能存在的研究伦理问题,应及时解决和处理,确保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四、其他要点1.学术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形成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知识。
2.研究报告撰写:根据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撰写研究报告,包括摘要、导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3.学术道德: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包括不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不伪造数据等。
以上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复习要点,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伦理等内容。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复习考试资料素材
28、研究过程中的学术诚信的概念及原则(论述、简答、填空、名词解
释)★★★
一、学术诚信属于科学研究的职业伦理,科学研究的认知客观性和科学知识的公有性决定了研究者必须遵循学术诚信。
二、三大原则一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查尔斯.李普斯在(老实做学问一一从大一到教授)
1.当你声称自己做了某项工作时,你实在是做了。
7.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不同的组,并对他们进行详细指导;
8.对全部组中的个案进行因变量的前测;
9.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刺激;
10.对全部组中的个案进行因变量的后测;
11.告诉实验对象实验的真相和原因,并询问感受和解释清楚。
12.考察搜集的资料,并进行组间比拟,运用统计方法决定假设是否被验证。
21.调查研究的概念及特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的研究方法。
类型
(1)个人文献、官方文献和群众传媒;
(2)具体形式:原始文献、二次文献;
(3)5±回:现时性文献、回忆性文献;
(4)戴隹:文字文献、画面文献和声音文献。
16.文献研究的优缺点(简答、论述)★★★
1.文献研究的优点
(1)文献研究的费用相对较低,而且比拟节约时间;
(2)研究对象对研究者的无反胞性:
作用:
(1)塑造了我们所看到的事物。
(2)影响对研究问题的看法。
(3)影响如何看待事物。
(4)所采纳具体研究策略、研究方法。
10.质性研究的路径及特点(简答、论述)★★
★
1.路径
(1)研究方法:实地考察。
(2)搜集资料:参与观察法、放开式访谈法、深度访问法、实物分析法等。
(3)分析方法:归纳法、提炼概念和主题;利用录音机、照相机、笔记等贯穿全程。
学前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学前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一、学前研究方法概述学前研究方法是指在幼儿教育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取、选择、整理和利用研究资料而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的方法。
它是研究者利用各种研究工具和技术,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和整理,最终达到获取科学研究成果的目的。
学前研究方法是幼儿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科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的幼儿教育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前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学前研究方法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即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要借助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技术,遵循科学的研究规范和方法论,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系统性原则学前研究方法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即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要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系统的研究体系。
3.操作性原则学前研究方法应该遵循操作性原则,即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要将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具体、可操作的规划和设计,以便将研究结果具体应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
4.实践性原则学前研究方法应该遵循实践性原则,即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要将研究结果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以便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对教育实践的具体指导。
5.创新性原则学前研究方法应该遵循创新性原则,即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要大胆探索并实践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和完善学前研究方法体系。
三、学前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1.问题意识确定学前研究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和确定研究范围。
研究者要对幼儿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并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2.研究设计学前研究的第二步是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过程的具体设计。
研究者要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选择学前研究的第三步是研究方法选择,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选择。
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以获取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一、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研究方法的定义:研究方法是指为了解答一些问题或验证一些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活动和操作过程。
2.研究方法的分类:(1)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观察和测量实证数据,从而得出客观事实并进行分析和解释,常用于研究学前儿童的行为、认知和发展等方面。
(2)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对比和综合已有理论,从而进一步发展、完善或创新新理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研究学前教育的理论框架和理念等方面。
(3)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分析和综述已有文献,从而梳理一些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动态和研究进展,常用于研究学前教育政策、历史和现状等方面。
(4)实践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和实验等方式,从而深入了解实践中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法,常用于研究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教师培训和家园合作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流程1.研究问题的确定:明确研究目的、界定研究范围和提出研究问题,要求问题具体明确且有一定研究意义。
2.研究设计的制定: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案,包括研究参与者、数据收集方式、研究过程和时间等。
3.数据的收集:根据研究设计,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收集研究所需的数据,如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
4.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或质性分析方法,得出结论和解释研究结果。
5.结果的报告和讨论:将研究结果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呈现,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并与其他研究者进行讨论和交流。
三、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向目标群体发放并收集答卷,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数据,了解被调查者的态度、看法和行为等。
2.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和情境等,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从而了解被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规律。
4.实验法:通过设定实验条件、控制变量和观测结果等步骤,对被试对象进行人为的、系统性的操作和观测,以验证研究假设或揭示因果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初步技能和能力,对学前教育研究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从而增强从事学前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讲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科研的步骤以及研究的数据统计方法,重点讲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
具体来说,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以心理与教育统计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学前教育研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具备良好的教育科研素质,能运用所学知识与理论正确分析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现象和问题,用初步掌握的学前教育科研技能和能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激发职业兴趣,稳固专业思想,培养一定的职业责任感,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要求: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授学前教育科研理论知识时,注重联系学前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教学,反对从书本到书本、单调乏味地机械讲授。
2、坚持在教学中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为核心。
在教学中传授理论知识是基础和中介,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会思考和分析是本课程更为重要的目的和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如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他们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磨练学生的科研技能。
注重学生未来从事学前科研的要求,从研究课题的选定、研究假设的建构、研究方法的选用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磨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何为学前教育研究第一节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轨迹第三节幼儿教师作为研究者第二章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选择——如何发现研究课题第一节确定研究课题第二节讨论研究问题的目的第三节研究问题的陈述第三章学前教育文献的检索——如何获取研究信息第一节教育文献的类型第二节文献检索第三节如何写文献综述第四章学前教育研究课题的设计——如何设计研究课题第一节研究操作前的设计第二节研究操作中的设计第三节研究设计的形式化体现第五章学前教育观察研究——如何观察儿童的所作所为第一节学前教育观察的类型第二节学前教育观察前的准备第三节学前教育观察的实施第六章学前教育访谈研究——如何获得研究对象的所思所想第一节学前教育访谈研究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类型第三节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与实施技巧第七章学前教育问卷调查——如何了解当前的学前教育现状第一节学前教育问卷的类型第二节学前教育问卷的设计第八章学前教育测量研究——如何测定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第一节学前教育测量概述第二节测验的评估标准第三节测验的编制与实施第四节常见的学前教育测验第九章学前教育实验研究——如何探索学前教育研究的因果关系第一节学前教育实验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实验的分类与过程第三节学前教育实验设计第十章学前教育行动研究——如何使幼儿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第一节教育行动研究概述第二节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第三节学前教育领域如何开展行动研究第十一章质的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如何分析研究中的文字资料第一节质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资料第二节质的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步骤第三节质的研究资料的分析技巧和思维方式第四节提高质的研究资料的真实性第十二章量化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如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第一节数据的统计描述第二节数据的统计推断第三节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第十三章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如何撰写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第一节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的一般写作要求第二节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的写作格式第三节教育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的写作技巧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复习提纲1.知道样本、大样本、小样本2.知道检索文献的方式3.知道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4.知道抽样的分类5.知道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6.知道对文献资料鉴别的内容7.知道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类型8.知道变量的分类9.理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10.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11.理解强度抽样、最大差异抽样、关键个案抽样、同质性抽样的概念12.理解操作型定义的设计方式13.理解一般性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测量法向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提出针对某项活动的问题,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团体成员,然后,根据选择结果用数字和图来表示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
2、准实验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
3、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简单地说,即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
4、定量观察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
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定性就模糊许多。
5、扎根理论扎根理论就是从事实中归纳、抽象出某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6、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它要求事先对要观察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加以标准化,明确研究假设,规定要观察的内容和记录方法,并统一制定观察表格或卡片,卡片上明确列出各种观察范畴和分类,观察者只须在相应的格内标记,而不做出自己的评价.7、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8. 常模参照测量是指一种以经典测验理论为基础的测量,主要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9、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10、假设在逻辑学上即假说。
根据一定的事实材料和理论知识,对于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性的说明11、事件取样观察法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注意记录某些预先确定的行为表现或事件完整过程的观察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目的在扩展知识,研究倾向于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前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倾向于特定的、具体的问题,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具体化、实用化,是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环节。
七、课题论证1、课题论证会2、课题评审3、自我论证四、假设的特征1、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2、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的描述3、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五、好的假设的标准1、科学性2、预测性3、新颖性4、可行性5、简明性二、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原因变量2、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嘉定的结果变量3、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无关非研究变量,是除了自变量和应变量之后的一起变量,但是会影响或干扰自变量和应变量的变量1、调节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可能会受到不可控制的第三因素的影响,这个第三因素就是调节变量。
2、中间变量是介于原因和结果之间、自身隐而不显、起媒介作用的变量。
三、下操作定义的注意事项①通常对重要的研究变量,如假设中涉及的变量,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的新概念、新名词要下操作定义②应根据研究目的、内容以及变量的性质来选择下操作定义的方法③操作定义要具体、明确④操作定义在使用中应该是独特的,他是研究者为研究需要而规定的特殊解释,二并非对变量全面的、唯一的解释。
一、抽样的基本原理抽样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为样本,然后就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
二、抽样的基本要求1、确定研究总体范围2、抽样随机化3、样本的代表性4、合理的样本容量三、抽样的基本方法1.概率抽样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随机抽样③分层随机抽样④整群随机抽样2.非概率抽样①目的抽样②完全抽样③异质抽样④同质抽样⑤立意抽样⑥随意抽样四、抽样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可测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1、一次文献:是指未加工的原始文献,是直接反应事件经过和研究成果并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1一、多选题1. 园所卫生保健制度包括()。
A. 生活制度B. 饮食制度C. 体格锻炼制度D. 防病工作制度2. 计划执行阶段的管理包括()。
A. 健全组织结构B. 合理分配资源C. 协调各方面关系D. 指导、激励和教育3. 幼儿生活管理的两大任务是:()。
A. 身心养护B. 环境布置C. 生活指导D. 全日观察4. 根据组织文化对员工产生影响的强弱程度,可将其分为()。
A. 意识文化B. 物质文化C. 强文化D. 弱文化5. 托幼机构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有()。
A. 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B. 管理幼儿生活,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C. 妥善保管幼儿衣物、设备和用具D. 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6.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含的内容是()。
A. 对待幼儿的规范B. 对待家长的规范C. 对待同行、管理者和教师集体的规范D. 对待自己的规范7. 关于园长负责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园长对托幼园所工作具有最高行政权B. 园长有权决定园所的教育目标和规划托幼园所的发展C. 有权聘用工作人员,并进行考核评定和奖励D. 有利于集中统一领导,提高管理效益8. 下列著作蕴含科学管理思想的是:()。
A. 《科学管理原理》B.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C.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D. 《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9. 关于幼儿园玩具材料提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玩具材料的提供要将儿童置于活动主体的地位B. 衡量玩具好坏的标准是是否高档化C. 材料要体现教育意图D. 注重激发儿童的探索兴趣10. 托幼园所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工作形式有()。
A. 每日沟通交流B. 家园联系薄C. 家长园地D. 家访或个别约见面谈二填空题1. 要实现有效管理,必须处理好组织中__________的关系,这是影响园所工作全局的本质关系。
2. 教育评价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价值判断活动。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题1.学前教育研究方法2.引文查找法3.事件取样观察法二、简答题1.简述学前教育研究选题的原则2.简述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的概念、适用条件、优点和缺点3.简述文献综述的结构三、论述题1.试述访谈法的优缺点《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一)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和发展学前教育理论的各种方式、手段。
2.引文查找法引文查找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文献的方法。
3.事件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是指以预先确定的事件或行为表现作为观察样本的观察取样方法。
二、简答题1.简述学前教育研究选题的原则第一,价值性原则。
学前教育研究应诉求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教育理论的构建、发展和完善,对原有理论的检验或突破。
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解决教学实践问题,尤其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迫切需要攻克的疑难问题。
第二,创新性原则。
选题遵从创新性原则就是要从新内容、新角度、新方法等中选题。
第三,科学性原则。
选题要符合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发展规律,要有实践基础和事实依据。
第四,可行性原则。
开展学前教育研究要知主观之长短、晓客观之利弊、料时机之来去。
2.简述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的概念、适用条件、优点和缺点整群随机抽样是指先按一定标准将总体分成许多群(如学校、班级),然后依随机原则从这些群中抽出若干群作为样本的方法。
它抽取样本的单位是学校,不是个体。
其适用条件:总体范围大、群间较均质、抽样数量多。
优点:便于组织,抽样方便。
缺点:样本分布不均匀,抽样误差因各群间差异较大而较大。
3.简述文献综述的结构(1)引言。
交代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撰写的目的、意义。
(2)现状分析。
从横向上阐述现阶段国内外相关的思想、观点、方法等,并对研究现状作适当的评价。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研究问题、观点综述。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学前教育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它通过一定的研究范式、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问题。
在学前教育的实践中,科学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和科学地了解学前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下面将对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复习,主要包括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1.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环节,它决定了研究的整体框架和流程。
在研究设计中,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设计类型,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等,以及选择适当的研究样本和研究工具。
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进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手段和技术,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
其中,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来处理和分析研究数据,包括实验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则主要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来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以充分揭示学前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研究伦理研究伦理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主要包括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保密研究数据和遵循学术规范等。
在进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尊重研究对象的自由意愿,获得其知情同意,并严格保护其个人隐私;同时,研究者还要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信性,不得随意篡改和伪造数据;此外,研究者还应当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和知识产权。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复习资料
衢州学院成教部江山中专教学点2010级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第一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及特征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
二、科学研究特征1、客观性(对象、过程、结果)2、系统性(内容、方法、结果)3、创造性(内容、方法、创新思维)第二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一、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幼教质量。
二、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三、提高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
四、通过学前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第三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发展趋势一、历史回顾1、1808年,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般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2、1840,德国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并创立了幼儿教育体系。
3、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是开创幼儿教育实验研究的先躯。
著作—《蒙台梭利法》4、中国幼教实验的开创者—陈鹤琴。
创办我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
二、发展趋势(一)研究课题范围的扩展1、补偿教育和预备教育补偿教育(compensatory education)系指为文化不利(culturally disadvantaged)儿童设计不同教育方案,以补偿其幼年缺乏文化剌激的环境,进而减少其课业学习困难和增进课业学习能力.2、家庭教育3、儿童社会性、情感与个性全面发展的研究受到重视.4、幼小衔接教育的研究。
5、学前课程研究。
6、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保教人员培训方面的研究。
7、电化教育、社会传播媒介在幼教中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西方:自然研究-—实验研究——实验法—-自然研究--二者相结合——现场研究、取样研究(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前苏联:经验法-—实验法——二者并重——经验法中改进观察法和调查法.三、我国幼教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一)研究尚处于较低水平(二)研究方法需改进(三)结合国情探讨问题不够,研究的争鸣气氛不足(四)系统深入的协作性研究欠缺第二章学前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与设计第一节选题概述一、正确选题的意义1、选题是研究的起点2、选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水平3、课题影响着研究研究过程的方向,对整个研究工作起制约作用。
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重点梳理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课程代码:03657 教材2015年版第一章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1、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简答题、论述题)(1)从研究对象看,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特别是学前儿童。
(2)从研究过程看,学前教育研究是理解学前教育现象及规律的认识过程,以揭示和发现学前教育领域内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进而用于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3)从研究内容看,狭义的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是幼儿园里幼儿的行为活动和教师的行为活动。
(4)从研究的学科性质看,学前教育不单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注重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早期儿童教育。
2、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广义的研究方法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为方法论。
(选择题)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广义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就是指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整个方法体系。
狭义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指的是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名词解释)3、依据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学前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和行动研究五种类型。
基础研究属于纯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注重于一般知识、普通原理和原则的建立。
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未知,发现普遍规律,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例如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论”(选择题);应用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得出的一般原理和原则,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深入考察某一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即将一般原理情境化、具体化,然后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和方法,例如“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研究”;(名词解释、选择题)开发研究是根据学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能够直接运就用的教育产品,具有可实际操作即“拿来就用”的特点;(名词解释)评价研究是对学前教育机构、课程、教育计划方案等的价值作出评定判断而展开的研究,是为政策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行动研究是学前教育研究者深入幼儿园或其他社会托幼机构,以改进实际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总复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总复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总复第一章总论重点内容:1.学前教育科学研的重要意义(简答题)(1)开展学前教育科研,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2)探索学前教育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3)丰富学前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发展(4)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名词解释、选择)(1)学前教育研究的概念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知识体系,认识学前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学前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多因素、实践性、持久性、有条件的控制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简答题)(1)客观性准绳(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准绳(4)系统化原则(5)实际与实践相结合的准绳其它考点: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趋势(选择题)(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生态化、现代化与跨文化(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现代化与数学化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涵义(名词解释、选择题)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论是指关于学前教育科学一般研究方法的实际,是人们认识学前教育现象、研究学前教育规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绳,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都是学前教育科学的方法论。
哲学方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最高级最抽象最普遍的方法论层次。
系统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
第二章设计研究方案重点内容:1.课题选择的准绳(简答)(1)进取性准绳——有难度的课题(2)需要性准绳——服务教育实践(3)意义性原则——理论或实践价值(4)创造性原则——创新性、新颖性、独特性、先进性(5)前沿性原则——国内外前沿课题(6)可行性原则——具备主客观条件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假设的概念与特点概念: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选出课题之后,人们依据已知的事实和教育科学理论与知识,对所要研究的学前教育现象和规律提出初步的假定,这些初步的假定就是学前教育科学假设。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复习要点.doc
名词解释1・假设:是对问题的假定解释,是运用思维、想像,对研究的事物的木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是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设想。
2•教育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3•历史法:也称资料研究或文献研究法。
就是对有关教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过程, 包括对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有关教育科研成果(已经发生并形成文字)的研究。
4•日记描述法:也称“婴儿传记法”即可记录儿童的一般发展状况,也可以侧重观察记录某个特定方瓯。
5•轶事记录法:最早是用于培训教师观察能力,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资料或信息。
6•连续记录法:在一定时间范囤内或阶段内,作持续不断地观察记录,观察者要按自然发生的顺序详尽的描述行为。
7•实例描述法:根据一些预先确定的标准,尽可能对锁发生的行为、事件及背景作详尽、连续的观察描述。
&时间取样观察法: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特定行为。
9•事件取样观察法: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表现或事件,然后再观察过程屮观察记录预定的行为表现或事件发生过稈的一种观察记录方法。
10•调查法:通过备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周密地去了解教冇工作的某一方血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杏了解已取得的成绩,经验与教训,弄清存在的问题。
11・教育实验法: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冇理论及其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控制和操纵某些教厅因索或教冇条件,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冇现象Z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个案法:是对一个或少数个体(如儿童、教师、教育机构等)进行的系统的、深入的调13•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与教冇实践一匸作者针对实际的教冇活动或教冇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冇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或教育活动,同时乂依据教改研究计划实施进稈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假设: 是对问题的假定解释,是运用思维、想像,对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是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设想。
2.教育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3.历史法:也称资料研究或文献研究法。
就是对有关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过程,包括对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有关教育科研成果(已经发生并形成文字)的研究。
4.日记描述法:也称“婴儿传记法”即可记录儿童的一般发展状况,也可以侧重观察记录某个特定方面。
5.轶事记录法:最早是用于培训教师观察能力,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资料或信息。
6.连续记录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或阶段内,作持续不断地观察记录,观察者要按自然发生的顺序详尽的描述行为。
7.实例描述法:根据一些预先确定的标准,尽可能对锁发生的行为、事件及背景作详尽、连续的观察描述。
8.时间取样观察法: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特定行为。
9.事件取样观察法: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表现或事件,然后再观察过程中观察记录预定的行为表现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种观察记录方法。
10.调查法: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周密地去了解教育工作的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已取得的成绩,经验与教训,弄清存在的问题。
11.教育实验法: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其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控制和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个案法:是对一个或少数个体(如儿童、教师、教育机构等)进行的系统的、深入的调查。
13.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或教育活动,同时又依据教改研究计划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
14.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对教育现实加以分析概括,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15.作品分析法:研究人员有目的地为研究对象确定一个主题,研究对象按照预定程序完成作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活动作品进行分析,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对研究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过程。
17.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和观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18.活动取样法:以活动为选择标准,指研究者根据观察的目的对所要观察的活动做明确的分类,然后观察记录各种活动的时间和次数的一种观察记录法。
19.核对表:指一些简单的行为项目表,也称查核清单。
20.等级评定量表法:是一种简单的观察测量法,能够将观察所得印象数量化。
21.问卷:是指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表格的形式,邮寄或分发给有关人员填写,从而收集资料的调查手段。
22.测查或测量、测验是以数量化形式表明研究对象的特征或水平的研究过程。
23.评价:是指研究者根据调查对象所具有的特征,确定调查的项目和标准,调查时按照标准逐项作出判断。
24.现状研究法:即研究某种教育现象或对象的目前基本特征。
25.区别研究法:是考察教育现象之间有无联系,或联系是否密切,旨在发现实际存在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调查研究。
26.发展研究法:是考察和了解教育对象或现象的某一特征如何随时间延续(或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调查研究类型。
27.抽样调查:是指从符合课题要求的全部对象即总体中抽取部分组成样本,仅仅对样本进行调查,将调查的结果作为总体的概括。
28.所谓变量是指性质上、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和观测的各种因素、现象或特征。
29.无关变量:是指那些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的其他刺激变量。
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但是却会影响其结果的变量。
简答论述第一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1.科学研究的三个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2.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对象的复杂性2)研究范围的广泛性3)研究方法的综合性4)研究的伦理性3.依研究目的教育科研可划分五个层次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开发研究4)评价研究5)行动研究第二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回顾痕迹当前研究动向1我国幼教科学研究存在问题1)各类型各层次的研究尚处于较低水平2)学前教育科研迫切需要改进研究方法,更需注重科学态度的端正和学风的改进3)结合国情探讨问题不够,研究的争鸣气氛不足4)系统深入的协作性研究较为欠缺第三章历史法1历史法的特点;1)历史法具有历史性的特点2)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为主3)批判性与创新性的统一4)历史法具有容量大、费用低的特点2资料研究(即历史法)的三个步骤:资料检索—资料收集---资料研究与运用3 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注意全面搜集有关资料2)注重材料与观点的统一3)综述要具有针对性4)提纲挈领,突出重点5)适当使用统计图表6)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的思想。
第四章观察法1 观察法的基本原则:1)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2)观察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3)观察要消除干扰4)观察记录力求系统、准确5)预备性观察与观察信度检验2 观察的类型:1)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2)现场参与性观察与客观观察3)系统观察与局部的个别观察4)封闭式观察与开放式观察5)正是观察与非正是观察6)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3叙述性观察包括四种类型: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实例描述法4 事件取样观察法的使用原则:1)确定所要研究的行为或事件,确定其早作定义2)了解这类行为或事件的一般状况,一边在最有利和适当的时机和场合进行观察。
3)确定所需记录的资料种类与记录形式第五章调查法1问卷题目的编制的三种类型:1)不定案型问卷(无结构型问卷/开放式问卷)只提问无预先答案2)定案型问卷(a 是否式b 选择式c 排列式d 评定量表式)3)半定案型问卷2 设计问卷题目时应注意的问题:1)问题的内容与问题用语要比较现实,要便于回答2)问题不易过多,要注意问卷的长度适当3)问题的措辞要避免主观倾向性,问题及答案不宜带有暗示性或诱导性,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4)问题的排列顺序应由从简单到复杂,有一般到特殊,即采取“漏斗式”的问题设计5)答案应尽可能简单具体,便于回答和统计6)正式调查前要做必要的试行工作7)问卷前面最好附有扼要的说明,使被调查者了解调查者的目的,取得其信任,以便认真回答,取得所需的材料。
3 谈话法问题设计的三个类型:结构式自由式半结构型4 调查法的几种手段:1)问卷2)谈话或访问3)测查4)评价5)书面材料分析5 调查法的三种组织类型:现状研究区别研究发展研究6 谈话法的主要特点1)手段简便易行2)灵活性高7 谈话法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调查的目的,准备好谈话事物计划、提纲,拟定好适宜的谈话问题2)注意营造宽松自然的谈话气氛,取得被访问者的信任,谈话双方感情融洽3)预先尽可能对被访者的一些具体情况的有所了解,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使谈话顺利进行。
4)谈话问题要简单明白,易于回答5)及时记录谈话内容8 测查分为:口试笔试操作式等9 测查时应注意的问题:1)要根据研究目的任务确定测查的对象和测查范围2)测查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研究任务;符合测查对象的年龄特点、生活与知识经验范围3)认真仔细地设计测查时运用的指示语10 运用评价法作调查要注意的问题:1)评价法比较实用与具有明确特征和客观标准的事物2)要根据调查对象所固有的特征,拟定项目和标准;同时评定项目和标准一定要符合研究目的和任务3)拟定的项目和标准要明确4)每次调查有2~3人同时进行,评定后,相互核对结果。
11 书面材料分析的优点:1)研究对象是实物材料,客观性大,分析是耶叫容易取得统一标准2)不受时间限制,材料也容易保存和积累,便于随时查阅3)不会妨碍教师与幼儿的正常活动,比较方便易行缺点:书面材料是间接地东西,不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所要研究的想象2)有些书面材料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12 运用书面材料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1)对书面材料的收集要有目的有系统2)从多方面收集材料,以便从各个不同角度全面正确地反映所研究的现像或情况3)分析书面材料前,要拟定出统一的标准4)注意对书面材料加以鉴别,避免夸大或缩小的情况5)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书面材料分析可以作为主要手段,但更多情况下此种方法应作为综合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作为一种补充方法加以运用。
第六章教育实验法1 教育实验的类别:1)自然实验与实验室实验2)单因子实验与多因子实验3)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4)测查性实验与教育干预性实验2 教育实验法的特点:1)实验法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有利于发现规律性并进行重复验证3)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三原则:共变原则居先原则控制原则)3 无关变量的控制3种方法:排除平衡抵消4 实验的组织类型:3种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循环组或轮组实验5 实验组织的要素:实验组控制组自变量因变量前测后测随机分组6 经典实验设计的步骤:1)将实验对象随机指派到实验组、控制组2)前测第一次测量实验组与控制组3)实验处理仅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4)后测第二次测量实验组与控制组5)统计分析判断7内外效度之间的关系:一定的内在效度是保证较高外在效度的一个前提条件,提高内在效度的企图可能会降低外在效度。
8 教育实验的四个基本环节:确定课题实验设计实施计划总结整理9 实验中的假设:探索性假设验证性假设10.教育实验对教育理论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这三方面:1)教育实验可以提供通过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的感性材料2)能够对理论、假设的形成提供必要的基础3)教育实验能够检验教育理论的真理性11. 假设的来源:1)教育实践2)教育理论的演绎3)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4)对当前幼教信息的分析12 科研的两类定义:概念性定义操作性定义13 操作定义的特征:1)定义内容的具体化2)以经验的方法下定义3)操作定义着重变量的外延或过程14 操作定义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1)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2)有助于假设的检验3)有利于提高教育心理研究标准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可重复验证性15教育实验指标选择确定的步骤:形象感知—概念规定—本质外化—经验筛选16 选择因变量指标应依据的条件:指标的关联性鉴别力客观性第七章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1 行动研究法的特点:1)行动研究具有直接针对性2)--有益于将教育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3)有益于推动群众性的教育研究4)有益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