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考试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英语翻译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

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An E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National Wealth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s and Money

乌托邦Utopia

自然法典Natural Laws

福利Welfare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经济福利Economic Welfare

效用Utility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he Marginal Utility Dimishing Law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ing Organization

志愿组织V olunteers Organization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市场垄断Market Monopoly

外部性Externality

公共品Public Goods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

债务危机Debt Crisis

二、名词解释

个人福利:通常被解释成“幸福”“快乐”的同义语,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需要与个人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社会福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

经济福利:在社会福利中,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1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基数效用论:效用和大小长度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

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可以排序。

市场失灵:指通过市场价值规律这个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效率最高的情况。

三、简述题

1 社会保障的目标

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1)早期的社会保障的目标主要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

(2)现今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的目标,已经不再是以社会安全为这一制度的主要目标。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3)我国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 社会保障的功能

指社会保障包括其各个子系统及其具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1)稳定功能

当出现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危机(如自然灾害、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可以预先防范和即时化解风险。

(2)调节功能

调节利益冲突;调节收入分配;调节储蓄与投资;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

(3)促进发展

促进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4)互助功能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包括税收、缴费、捐献等多渠道,又被支付给受保障者与有需要者,这种分配机制其实是一种互助机制。

(5)风险防控

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实际就是防范风险。

3 社会保障的特征

(1)公平性特征

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保障待遇的公平性

(2)社会化特征

制度的开放性;筹资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与监督社会化

(3)福利性特征

对受益群体而言,社会保险的受益者因国家、雇主等分担了社会保险费或运行成本而获得了所得大于所费的福利保障。

(4)法制规范性特征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自产生之日起,便以立法规范为前提,以政府干预为条件,法律的硬约束与政府的强势干预即是社会保障制度强制性的具体体现。

(5)模式多样性特征

如北欧国家选择福利国家模式;中国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独特模式

(6)刚性发展特征

如保障项目增长刚性;待遇水平提高刚性

4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维护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

(2)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维护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

(3)责任分担原则

政府、企业、个人分担社会保障责任

(4)普遍性与选择性结合原则

普遍性原则:全体国民均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

5 影响社会保障进程的因素

影响社会保障进程的因素多方面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

(2)社会因素:任何社会保障实践活动,都是基于某种特定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且需要通过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才能得到解决为前提的。

(3)道德伦理因素:道德因素对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影响,在最初几乎是起决定作用的。

(4)政治因素:政府通过法令来帮助教会履行济贫职责;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出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秩序的需要开展救灾活动。

6 简要评述早期社会保障阶段

(1)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因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不平等地位,加之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这种行为,其各种救济活动便很自然地成为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居高临下的施舍。

(2)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活动是统治者的“灭火器”。

(3)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保障为例,就只有救灾、济贫、优抚等三大项目。

(4)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型

中国古代的救灾为例,多数情况下是采取赈谷救灾的方略,但赈谷也不过是临时的应急之策。7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背景

(1)工业社会

生产方式出现了大规模的机器生产,社会结构出现了工人阶级,工伤失业养老的风险加剧。

(2)新历史学派

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管理和负起文明与福利的职责,这种主张对统治者的影响极大,从而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3)社会经济运行

由于历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在经济运行中联系日益密切,学术界与政府对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维持社会稳定的认识不断升入。

(4)马克思主义

德国工人运动迫使当局考虑社会保障问题,是社会保险制度出台的催化剂。

(5)“铁血宰相”俾斯麦执政

为取得工业发展的先机,实现对外扩张,德国政府认为关键是安抚好工人。

8 分工及专业化的优势

一是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每个个体只从事某个特定领域的生产,从而

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有利于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减少人员培训的要求立即扩大劳动者的来源和降低劳动成本等;

二是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扩大了生产的规模,从而使得生产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效应。

9 市场失灵的原因

(1)市场垄断

效率的提升依赖于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会导致马太效应,进而出现市场垄断,结果是效率降低。(2)信息不对称

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必然要试图利用其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这种谋取利益的活动又往往会降低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

(3)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会导致外部经济,负的外部性会导致外部不经济,特别是环境污染等负的外部性造成了市场失灵。

(4)公共品的供给

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或多或少地对公共物品具有需求;另一方面,市场并不能保证这些物品一定能够被生产出来,经济人倾向于搭便车。

10 政府失灵的原因

(1)“寻租”。政府中的决策者可能会被少数人的利益所引导,从而忽视甚至损害多数人的利益。

(2)行政机构的低效率问题

第一,与企业相比,评估行政机构的绩效往往非常困难,其结果是,我们往往缺乏监督和激励行政机构并促使其改进效率的手段。

第二,与企业相比,行政机构缺乏竞争也是其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11 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

(1)层次性特征

从社会救助到社会保险再到社会福利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2)协调性特征

协调性是指社会保障各个项目具有互相辅助的互补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