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1、标准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10cfu/平皿;次清洁区:≤50cfu/平皿;非清洁区:≤100cfu/平皿;●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2、检验方法2.1菌落总数2.1.1:涂抹法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2.1.2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锥形瓶。
2.1.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1.4操作2.1.4.1样品采集2.1.4.1.1将生理盐水以50ml分装入锥形瓶中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2.1.4.1.2将灭菌滤纸浸沾生理盐水在内包装材料(塑料瓶内壁、复合薄膜袋内表面)、生产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面积约为25c㎡,然后将带菌棉签放入有50ml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2.1.4.2测定:将原液取1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入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6+1)℃培养(48+ 2)h。
2.1.4.3 计数: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2.1.5 结果计算生产器具和生产人员手部每25c㎡表面的细菌总数=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2.2 自然沉降法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2.2.1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器皿、天平。
2.2.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2.4 操作2.2.4.1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后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2.2.4.2根据现场面积的大小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高出地面1.2m~1.5m),室内面积> 30㎡设3个以上采点,室内对角线交叉处的中点及与中点等距离的四角的各点取样(四角距离壁1m处),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取样(内外距离墙1m)。
微生物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GB4789.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N01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三、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方法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了诸多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由于食品微生物污染而造成的质量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根据国际和国内卫生组织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所有的食品生产厂商都要对食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对于生产出来食品的菌落种类、细菌数量、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检测,必须达到要求的合格标准才能进入市场进行出售。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及活动规定。
必须保证参加检测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并通过相关的考试后,持证上岗才能开展相关活动。
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尽可能降低人为问题的制约。
检测过程需要按照相关的活动规范和流程进行,使用无菌设备认真地进行抽样活动,采用先进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二是存放装置。
若想检测过程顺利进行,除了确保实验室有必要的设施外,还应该重点考虑装置存放的条件和要求。
三是装置和药品的配置。
在各项装置进行安装时应该对气温进行调节,确保其安稳,对装置气温稳定性合乎规定要用的具体时间详细记录。
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各种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并通过感应设备对其运作状态进行监测。
对于药品的配置,培养基往往在121℃下采用高压湿热灭菌法灭菌15 分钟; 较为敏感的培养基一般采用膜过滤法。
四是样本的处理。
在样本收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抽样活动是在无菌环境下展开的,有效避免了样本被污染。
在样本输送时,应该防止样本受到光线的影响而出现污染现象,抽样之后就应该及时将其送至测试场地。
一般样本输送时间要控制在3h。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免疫学方法
抗原制备
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提取特异性抗原,制备 成免疫原。
抗体制备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凝集 反应、沉淀反应等方法检测样品中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
抗原抗体反应
将免疫原注射到动物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 异性抗体。
结果判定
根据反应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 萄球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金黄 色葡萄球菌检验
目录
• 引言 •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 理化检测方法 • 结果分析与报告 • 质量控制与实验室安全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保障食品安全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可引起食物中毒,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检测食品中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适量性
根据检测方法和目的,采 集适量样品,以满足检测 需求。
样品保存与运
低温保存
样品应尽快放入低温环境 (如4℃冰箱)中保存,以 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避免反复冻融
尽量避免样品在保存过程 中反复冻融,以免影响微 生物的存活和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快速运输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 低温,并尽快送达实验室 进行检测。
04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传统培养法
增菌培养
将液体样品接种到选择性增菌液 中,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得以增殖。
鉴定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 、血浆凝固酶试验等生化特征进 行鉴定。
01
02
样品处理
取适量食品样品,进行均质化处 理,得到均匀一致的液体样品。
03
04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ISOFDA)
所有平板的菌落数都超过250CFU,但不足100/cm2 ,报告EAPC/ml (g)为最接近250CFU的平板菌落数的估计值,乘以相应的稀释度 。
所有平板的菌落数都超过100/cm2 ,计算平板的面积(直径为90mm 的平板面积为65cm2),估计最高稀释度每cm2的菌落数,乘以相应 平板面积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计数结果,报告EAPC/ml(g)为> 65*100* 1/d。
大肠杆菌在外界存活时间与一些主要肠道致病菌接近,它的出现预 示着某些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该菌是国际上公认的卫生监测指 示菌。近年来,有些国家在执行HACCP管理中,将大肠杆菌检测 作为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监测指标和HACCP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
鉴于食品检样中的细菌细胞是以单个、成双、链状、 葡萄状或成堆的形式存在,因而在平板上出现的菌落 可以来源于细胞块,也可以来源于单个细胞,因而平 板上所得菌落的数字不应报告活菌数,而应以单位重 量、容积或表面积内的菌落数或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报告。
•9
菌落总数测定几点要求
检样稀释液有时带有食品颗粒,为避免与细菌菌落发生混淆,可 作一检样稀释液与平板计数琼脂混合的平皿,不经培养,于4 ℃ 放置,以便在计数检样时用作对照。
•10
大肠菌群的定义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 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大肠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而是根据卫生学 方面的要求,提出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作为 食品、水体等是否受过人畜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这些 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根据进一步 的生化试验,可将这群细菌再分为大肠艾希氏菌(俗 称大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 阴沟肠杆菌等。
食品微生物检验用样品抽样方法及应用
品质研发部
目录
食品抽样检测的概念和目的 食品抽样检测的意义 我国及国际食品和饲料微生物抽样依据 抽样方案(二级、三级计数抽样方案流程) 微生物检验抽样、制样操作原则 生产和加工环境的微生物采样 [空气采样与测试方法--沉降法]
食品抽样检测的概念和目的
抽样
对取样工具和一些试剂材料应提前准备、灭菌 开启容器的工具:双层纸包裹灭菌(121℃,15min)后,
通常可在干燥洁净的环境中保存2个月。超过2个月后要重 新灭菌。 样品采集工具。 取样容器:采用密封容器,最好不要使用玻璃容器,因为 其在运输途中易破碎而造成取样失败。 温度计、标记工具、防护用品等。
4.2.2 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案 按相应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制样的一般要求
全部制备过程应为无菌操作 冷冻样品应在规定温度和时间下缓化 制样应充分均匀:
液体样品振摇混匀;粉末状的边取边混;固体样品应 从不同部位取样,兼顾表面和深度。缩分干燥的颗粒状及 粉末状样品,最好使用圆锥四分法。圆锥四分法是把样品 充分混合后堆砌成圆锥体,再把圆锥体压成扁平的圆形, 中心划两条垂直交叉的直线,分成对称的四等份,弃去对 角的两个四分之一圆,再混合,反复用四分法缩分,直到 留下合适的数量作为“检验样品”。 取好的样品应以适宜方式与稀释液充分混匀 尽量去除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微生物指标检测的因素
GB25192《再制干酪》 GB13102《炼乳》
2011-04-11实施
GB 19646《稀奶油、奶油和无水 奶油》
2010-12-01实施
(GB19301《生乳》201006-01实施,未采用二级或 三级取样方案)
GB4789.1-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和方法有哪些近些年世界各地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出现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的微生物含量超过了正常标准,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当前如何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有关要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验,要对食品中大肠杆菌、细菌数量、沙门氏菌等进行检测,只有符合要求的食品才能够进入市场。
1.食品微生物检验注意事项(1)要对检验人员的资质进行认定,确保其拥有相关工作的资格证明,只有在经过国家统一的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明之后才能够上岗。
检验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化知识,还需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减少人为因素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和干扰,确保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能够顺利开展;(2)存放装置。
想要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顺利开展,除了要配备专业化的设备之外,还要做好存放工作;(3)保持实验室内部温度、湿度环境适宜,记录实验时间,做好各种装置的消毒工作。
在药品配置方面,培养基要在121℃的环境下采用高压湿热灭菌法灭菌15分钟;有些培养基较为敏感,膜过滤法是较为理想的方式;(4)样本处理:在样本收集、处理过程中要确保在无菌环境下开展,在输送过程中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尽量将输送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
2.食品微生物检验之前的准备(1)准备好各种所需要的仪器设备;(2)按照技术要求将各种玻璃仪器进行清洗、烘干、包扎、灭菌、冷却后送到无菌室备用;(3)准备好所用的各种试剂,做好普通营养琼脂或其他选择必需培养基;(4)做好无菌室过超净工作台的灭菌工作,提前一小时灭菌30-60分钟;(5)工作衣、鞋、帽等灭菌后备用;(6)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之后,实验没完成之前不得随便出入无菌室。
3.样品的采集3.1采样的意义(1)便于食品卫生质量监督管理;(2)鉴别食品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3)为新产品、新资源利用、新食品化工产品、新工艺投产前进行卫生鉴定。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它们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一、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包括PCR法、毒素检测法、酶活性检测法等。
1. PCR法PCR法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其原理是利用DNA扩增技术,将微生物DNA扩增成可检测的数量,然后通过荧光探针或染料检测扩增产物,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特定微生物。
2. 毒素检测法毒素检测法是指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毒素水平来判断其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质谱分析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测定食品中的毒素水平,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3. 酶活性检测法酶活性检测法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产生的酶活性来判断其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
霉菌会产生一些特定的酶,可以通过检测这些酶的活性来判断食品是否受到霉菌污染。
二、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的无菌,避免微生物污染。
无菌操作技术包括清洁消毒、空气过滤、人员培训等方面。
1. 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是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工作台面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选择合适的清洁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清洁消毒操作,可以有效杀灭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
2. 空气过滤空气过滤是指通过高效过滤器对生产场所的空气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和颗粒物。
特别是在一些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生产环节,如酿酒、发酵等领域,空气过滤技术尤为重要。
3. 人员培训人员是食品生产过程中最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的因素之一,因此对生产人员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培养和鉴定,检测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总菌落计数:将食品样品分散在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计算每个菌落的数量,以评估食品中的总菌落数。
2.大肠菌群检测:通过将食品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培养,然后用特定培养基进行筛选,检测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以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
3.致病菌检测:针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学方法、逆向传播法等。
4.真菌检测:通过培养方法,筛选食品样品中的真菌数量和种类,以评估食品的真菌污染程度。
5.酵母菌检测:通过培养方法,筛选食品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和种类,以评估食品的酵母菌污染程度。
6.蛋白质降解菌检测:通过培养方法,筛选食品样品中的蛋白质降解菌数量和种类,以评估食品的质量。
这些方法都需要严格的实验操作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检验结果
的准确可靠。
同时,在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时,还需要遵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保证实验环境和操作的无菌状态。
最新微生物检验技术知识点
最新微生物检验技术知识点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鉴定病
原体,以及检测水质、食品、微生物活性及药物有效性等等。
其主要包括
培养方法、显微镜观察、荧光电镜检测、抗原检测、PCR技术(聚合酶链
反应)、单克隆技术、DNA杂交、PFGE(凝胶电泳)、微生物统计分析等。
一、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是最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技术之一,它可以检测和鉴定潜在的
病原体,例如细菌、真菌、病毒和衣原体等。
它包括简单培养、麦氏体培养、选择性培养、厌氧培养、杂质培养、耐热培养等。
它可以显示被检测
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的增生情况,以及微生物特异现象,如色泽、形态和
细胞大小等,从而可以鉴别微生物。
二、显微镜观察
显微镜观察是一种检测微生物的重要技术,它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微生
物的形态结构。
它主要分为普通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冰冻电镜观察
(细胞质)、核磁共振观察(细胞核)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成分)等。
它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材料的形状、大小和分子结构,从而帮助确定微生
物的身份和鉴定。
三、荧光电镜检测
荧光电镜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显微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将荧光标记的抗
原或抗体与样品交叉结合。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ISOFDA)
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测定 ——MPN法检验流程(FDA BAM)
检样50g+450ml稀释液
适当十倍稀释样品
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LST肉汤(每管9mlLST肉汤并加有导管),
每管接种1mL 35℃ ,24 ± 2h ~48 ± 2h
检样稀释液有时带有食品颗粒,为避免与细菌菌落发生混淆,可 作一检样稀释液与平板计数琼脂混合的平皿,不经培养,于4 ℃ 放置,以便在计数检样时用作对照。
大肠菌群的定义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 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大肠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而是根据卫生学 方面的要求,提出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作为 食品、水体等是否受过人畜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这些 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根据进一步 的生化试验,可将这群细菌再分为大肠艾希氏菌(俗 称大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 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杆菌的定义
大肠杆菌(也称大肠埃希氏菌),分类于肠杆菌科, 归属于埃希氏菌属。
大肠杆菌指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乳糖发酵产酸产 气、IMViC试验(靛基质、MR、V-P、柠檬酸盐试验 )为++--或-+--的细菌。
与人类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包括 五种: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侵袭性大肠 杆菌(EIEC)、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ISOFDA)
内容提要
菌落总数检测 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
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沙门氏菌检测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
食品微生物检验及国标
THANKS
感谢观看
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发布
1
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的制定由国家卫生健康 委员会负责,制定过程中会充分征求相关行业协 会、企业和专家的意见。
2
标准制定完成后,会经过严格的审查和验证,并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实施。
3
标准的发布实施后,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 完善,以适应食品安全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 发展。
基因组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前景
总结词
基因组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能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微生物鉴定和溯源信息 。
详细描述
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食品中的微生 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全面了解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 功能。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可以更准确地鉴定食品中的 病原菌、指示菌等微生物,了解其遗传特性和变异情况 ,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溯源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同时 ,基因组学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食品中微生物的生态研究 和功能分析等方面,为食品微生物检验提供更深入的科 学依据。
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的实施由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食品生产、加工、储 存、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过程中,会按照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并对不 符合标准要求的食品进行处罚和公示。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风险评估,以 确定食品安全的风险等级,为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标准提供依据。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快速 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法 、荧光抗体法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于DNA或RNA的检测技 术,如PCR、基因芯片等 。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对微生物 代谢产物进行快速检测。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验方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各种微生物的存在往往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一、总菌落计数法总菌落计数法是评估食品中微生物总数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制备成适当的稀释液,在特定的寒暖培养条件下培养菌落生长,进而通过数目的计数来评估食品样品中的总菌落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食品,如肉类、乳制品、水果蔬菜等。
二、大肠杆菌检测法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其存在于食品中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
因此,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也是一项重要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大肠杆菌培养基,将食品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生长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大肠杆菌的产生。
三、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法霉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它们能够在食品中迅速繁殖和生长,不仅会导致食品变质,还可能产生一些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食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进行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该方法通常使用含有特定培养基的琼脂糖平板,将食品样品沉积于琼脂糖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生长后,观察平板上是否有霉菌和酵母菌的产生。
四、PCR法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
该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引物,将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DNA扩增,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PCR法具有快速、灵敏的优势,能够准确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存在和种类,进而评估食品的安全性。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质量和安全状况。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食品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检验方法,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此外,检验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培养基的质量等因素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时,务必严格控制各项操作条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方法食品卫生安全是当下大众关注的主要热点之一,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隐患问题的重要措施。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手段复杂、耗时长,检出致病菌有限。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能够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准确性。
下面介绍几种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方法:1什么是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就是采用专业的技术设备检测食品中所含有微生物的含量,明确微生物的种类情况、数量情况,判定食品是否有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质量问题。
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是菌落总数检验、大肠杆菌检验、各种致病菌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不仅可以发现食品中隐藏的危害因素,同时还能为国家卫生标准的制定及执法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2食品微生物检验有哪些新技术?2.1电阻抗新技术。
这项新技术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新型生物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检验工作领域,此类方法就是工作人员在培养基上培养细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电惰类型的物质,使其出现代谢的现象,之后会提升培养基中导电类型的乳酸盐成分、醋酸盐成分的离子态物质电活性,实现培养基电阻抗的良好改善目的。
可以针对性、有效性的来检测培养基电阻抗情况,之后明确上面细菌的繁殖状态,准确的将食品中细菌数量检验出来。
2.2核酸探针技术。
就是利用核酸的形式,进行脱氧核糖核酸与核糖核酸的存储来进行检测。
将核酸当作是主要的检测目标,原因就是核酸是主要的细胞组成部分。
在生物分子技术研究的相关领域中,传递遗传信息是利用分子细胞核酸当中的DNA所实现,而核酸并非单纯的分子,是具有规律性、特异性的序列,使用探针技术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核酸所具备的补体分子实际状况针对性的进行检验。
简单的说,核酸探针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就是在核酸中利用探针设置标记、用特定的处理形式来检测。
近几年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开发出二代核酸技术,为核酸探针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创新发展知识,使得相关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中更为良好的运用。
食品微生物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一、概念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指对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与鉴定的过程。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目的是了解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的微生物,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二、检测对象1、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食品产品。
2、进口食品。
3、在流通环节中的食品产品。
三、检测方法1、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指将食品样品进行稀释,然后在培养基中进行生长,最后通过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测定。
2、传统培养法传统培养法是将食品样品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样品加入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最后根据对培养基上生长菌落数量及菌种种类的鉴定,确定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
3、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将食品样品通过特制的滤膜进行过滤,将滤液中的微生物沉积在滤膜上,最后通过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测定。
四、检测项目1、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指食品样品中包含的微生物总数。
食品样品中细菌总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卫生质量。
2、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食品中一种非常危险的微生物,它的存在说明食品可能受到了肠道污染。
检测大肠杆菌的标准是一克食品样品中大肠杆菌数量不能超过100个。
3、菌落计数菌落计数是指在选定的培养条件下,分别从食品样品中挑选出单个菌落,并计算其数量。
4、霉菌与酵母菌霉菌与酵母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它们会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对食品的质量与卫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五、检测机构1、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总局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总局是监督食品卫生、安全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下设有检测部门,专门负责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与鉴定。
2、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机构是指专门从事食品检测与鉴定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要求,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与鉴定。
六、检测要求1、合理择样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应该是从食品的各个环节中随机采样的,并且样品不能被人为操纵或者加工。
2、严格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污染,否则检测结果将会失真。
此外,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也应该严格控制人员本身的污染。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一、概念和分类微生物并不是生物学分类学上的专门名词,而是对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群体非常庞杂,种类繁多,包括细胞型和非细胞型两类。
凡具有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称为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型微生物按细胞结构又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原核生物的主要特点:细胞内有明显的核区,但没有核膜包围;核区内含有一条双链DNA构成的染色体;能量代谢和很多合成代谢均在质膜上进行,核糖体分布在细胞之中;相对于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有了真正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而病毒则不具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可以认为是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
它们在活细胞外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的特征,在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
可以作为了解的是,病毒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且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二、细菌、霉菌、酵母菌和致病菌介绍细菌的细胞结构在原核生物中具有代表性,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
在自然界中细菌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类生物,并与食品关系最为密切。
是食品理论、工业发酵和酿造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导致食品腐败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霉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统称。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它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糖类和少量氮、矿物盐等,极易在含糖的食品、饼干、面包和各种谷物、水果上生长。
经常会有食品会因为发生霉变而不能食用,还有些霉菌会产生毒性很大的毒素,比如黄曲霉素、黄米毒素、杂色曲霉素和展青霉素等等,都可能导致癌症,这类霉菌在大米和花生中最多。
由此,对霉菌的检测尤为重要。
霉菌菌体是由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组成,菌丝细胞均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以及内含物组成。
在固体培养基上,部分菌丝深入培养基内吸收养料,称为营养菌丝;另一部分则向空气生长,称为气生菌丝;有的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为繁殖菌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FDA与ISO对比)内容提要:●菌落总数检测●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沙门氏菌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菌落总数测定——菌落总数的概念●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于某种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菌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测定——卫生学意义●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
●及时反映食品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为被检食品卫生学评价提供依据。
●通常认为,食品中细菌数量越多,则可考虑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FDA BAM 菌落总数测定流程检样xg/mL+9xml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2~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各取1mL分别加入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行)每皿内加入适量平板计数琼脂(PCA)35 ℃48 ±2h菌落计数FDA BAM 菌落计数方法●选择25~250CFU之间的菌落进行计数,计算公式如下:N=∑C/(1*n1+0.1*n2)*d●所有平板的菌落数都不足25CFU,报告EAPC/ml(g)为<25*1/d。
EAPC:estimated aerobic plate count●所有平板的菌落数都超过250CFU,但不足100/cm2,报告EAPC/ml(g)为最接近250CFU的平板菌落数的估计值,乘以相应的稀释度。
●所有平板的菌落数都超过100/cm2,计算平板的面积(直径为90mm的平板面积为65cm2),估计最高稀释度每cm2的菌落数,乘以相应平板面积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计数结果,报告EAPC/ml (g)为>65*100* 1/d。
●无法计数的平板报告LA(Laboratory Accident)。
●最终结果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
按照4舍6入,5是奇进偶不进。
ISO4833-2003 菌落总数测定流程检样xg/mL+9xml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2~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各取1mL分别加入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行)每皿内加入适量(12~15mL)平板计数琼脂(PCA),30±1 ℃,72 ±3 hISO4833-2003菌落计数方法●选择连续2个稀释度不超过300CFU的平板,且一个平板至少含15CFU进行计数,计算公式如下:N=∑C/(n1+0.1*n2)*d●所有平板的菌落数都不足15CFU,计算2平板菌落的算术平均值m,液体样品:N E=m 固体样品:N E=m×d-1●无菌生长:液体样品:less than 1; 固体样品:less than 1 ×d-1●最终结果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
菌落总数测定几点说明●由于检样中采用30/35℃有氧条件下培养,因而并不是样品中实际的总活菌数,一些特殊营养要求的细菌、厌氧菌、微需氧菌、以及非嗜中温细菌,均难以反映出来。
●鉴于食品检样中的细菌细胞是以单个、成双、链状、葡萄状或成堆的形式存在,因而在平板上出现的菌落可以来源于细胞块,也可以来源于单个细胞,因而平板上所得菌落的数字不应报告活菌数,而应以单位重量、容积或表面积内的菌落数或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报告。
菌落总数测定几点要求●每个样品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的时间不得超过15min,主要为防止细菌增殖和产生片状菌落。
样液与琼脂应充分混合,避免将混合物溅到平皿壁和皿盖上。
皿内琼脂凝固后,不要长时间放置,然后倒置培养,可避免菌落蔓延生长。
●检样过程中应用稀释剂做空白对照,用以判定稀释液、培养基、平皿或吸管可能存在的污染。
同时,检样过程中应在工作台上打开一块空白平板计数琼脂,其暴露时间应与检样时间相当,以了解检样在检验操作过程中有无受到来自空气的污染。
●检样稀释液有时带有食品颗粒,为避免与细菌菌落发生混淆,可作一检样稀释液与平板计数琼脂混合的平皿,不经培养,于4 ℃放置,以便在计数检样时用作对照。
大肠菌群的定义●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大肠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而是根据卫生学方面的要求,提出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作为食品、水体等是否受过人畜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
根据进一步的生化试验,可将这群细菌再分为大肠艾希氏菌(俗称大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杆菌的定义●大肠杆菌(也称大肠埃希氏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
●大肠杆菌指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乳糖发酵产酸产气、IMViC试验(靛基质、MR、V-P、柠檬酸盐试验)为++--或-+--的细菌。
●与人类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包括五种: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卫生学意义●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是评价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指标。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该食品有粪便污染,既可能有肠道致病菌存在,因而也就有可能通过污染的食品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大肠杆菌在外界存活时间与一些主要肠道致病菌接近,它的出现预示着某些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该菌是国际上公认的卫生监测指示菌。
近年来,有些国家在执行HACCP管理中,将大肠杆菌检测作为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监测指标和HACCP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基本形态:此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约0.5-0.8μm*1.0-3.0 μm,多单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排列。
约50%的菌株有周生鞭毛,但多数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
多数菌株有菌毛,有的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孢,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
培养特性:●大肠杆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铵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 ℃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15-46 ℃。
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测定——MPN法检验流程(FDA BAM)检样50g+450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LST肉汤(每管9mlLST肉汤并加有导管),每管接种1mL±2h没有产气管报告阴性接种44.5±0.5 ℃(水浴培养)24 ±2h ~48 ±2h查MPN表报告结果产气管接种EMB平板(35℃、18~24h)(大肠菌群)从EMB平板上挑取5个可疑菌转接到PCA斜面,进行革兰氏染色、IMVC生化鉴定、接种LST复检产气查MPN表报告结果(大肠杆菌)大肠菌群测定——MPN法检验几点说明●MPN检索表:MPN检索表只给了三个稀释度,如改用不同的稀释度,则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或增加10倍。
●初发酵和证实试验:1)两步法进行了两次乳糖发酵试验。
初发酵和证实实验所用培养基不同,但都是为了证实培养物是否符合大肠菌群的定义,即“在37℃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2)初发酵阳性管,不能肯定就是大肠菌群细菌,经过证实试验后,有时可能成为阴性。
有数据表明,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步骤的符合率,初发酵与证实试验相差较大。
因此,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证实试验是必需的。
●产气量与倒管:在乳糖发酵试验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在发酵倒管内极微少的气泡(有时比小米粒还小),有时可以遇到在初发酵时产酸或沿管壁有缓缓上浮的小气泡。
实验表明,大肠菌群的产气量,多者可以使发酵倒管全部充满气体,少者可以产生比小米粒还小的气泡。
如果对产酸但未产气的乳糖发酵如有疑问时,可以用手轻轻打动试管,如有气泡沿管壁上浮,即应考虑可能有气体产生,而应作进一步试验。
大肠杆菌测定——EMB选择性分离鉴别EMB平板典型大肠杆菌菌落特征:中心黑色或紫红色,有或无绿色金属光泽大肠杆菌测定——EMB选择性分离鉴别●EMB是一种弱选择性培养基,一些球菌也可在该培养基上生长;●高压灭菌可使得美蓝还原从而使培养基的颜色呈不均一橘黄色,轻轻摇动培养基可以恢复原有的正常紫色,倾注平板前应先摇匀;●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上并不一定总是呈现绿色的金属光泽;●该培养基受可见光易使其中的成分氧化,储存及培养细菌时都应在避光条件。
大肠杆菌测定——革兰氏染色基本步骤:●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液,染1min,水洗;●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滴加95%乙醇脱色约15~30s,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过分脱色,水洗;●滴加番红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大肠杆菌测定——生化鉴定(表略)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根据《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按葡萄球菌的生理化学组成,将葡萄球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和腐生葡萄球菌(S. saprophyticus),其中金葡多为致病性菌,表葡偶尔致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
可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如疖、痈、皮下脓肿、外科切口及烧伤创面的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肾盂肾炎、心包炎等多系统的化脓性感染;还可引起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性感染。
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球形,直径0.8μm左右,排列成葡萄串状,无芽孢,无荚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汤中呈浑浊生长,在胰酪胨大豆肉汤内有时液体澄清,菌量多时呈浑浊生长。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适用性●MPN法:适用于检测带有大量竞争菌的食品及其原料和未经处理的含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品。
●直接平板计数法:适用于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数不小于10/g(ml)的食品。
●增菌培养法:适用于检查含有受损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加工食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直接平板计数法(FDA BAM &ISO)检样(50g+450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2~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吸取1ml菌液按照0.3mL、0.3mL、0.4mL分别涂布于3块90mmBaird-Parker平板上(做平行试验)35℃,45~48 h确证试验报告FDA BAM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MPN法检样(50g+450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10% NaCl TSB肉汤,每管接种1mL35℃,48 ±2 h从生长的管中接种1环划线于Baird-Parker平板上35℃,48 h确证试验报告FDA BAM 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证试验1.凝固酶试验●方法:从平板上至少挑取1个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移种到TSB/BHI肉汤中,置35℃培养18-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