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全球海陆分布特征:①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②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③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狭断续相连;④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①地形高低起伏悬殊;②地形类型多种多样;③地形结构因洲而异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①深度大、高差大;②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③洋脊贯通四大洋內营力的作用是造山造海,使地表崎岖不平;外营力的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夷平。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㈠陆地低纬度气候:①赤道多雨气候;②热带干湿季气候;③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⑤热带海洋性气候㈡陆地中纬度气候:①陆地温带气候⑴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⑵温带海洋性气候⑶温带季风气候⑷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②陆地亚热带气候⑴亚热带湿润气候⑵亚热带季风气候⑶亚热带夏干气候⑷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㈢陆地高纬度气候⑴亚寒带大陆性气候⑵极地长寒气候⑶极地冰原气候㈣高地气候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①气候的纬向地带性: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成因:太阳辐射地表分布不均所引起的南北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等的结果。

②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

表现:同一气候带内分异出若干不同的气候型;同一个气候型跨越不同的气候带。

③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降水则随高度增加而增多。

垂直带的多寡和基带的起始,决定于高地起始纬度和其海拔。

同一纬度的高地,因距海远近、坡向不同,其垂直带谱有较大差异。

我国沙尘暴问题:①分布:西北、华北;②成因:大气环流和地形相互作用,自然条件(气候、植被、土壤等),人为活动厄尔尼诺是指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

世界地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一.名词解释1.板块: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2.产业的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中服务业这一非物质(软的)生产部门所占比重更大,而农业和工业等物质(硬的)生产部门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这种现象为产业的软化。

3.大城市圈:超越行政界限而在景观一体化的区域或功能上同大城市关系密切的区域。

4.自然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5.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经济越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越低。

6.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7.EU:即“欧洲联盟“,它以欧共体1991年12月11日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的建立为标志。

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共体未就其称谓变更问题做出决定,但欧体内和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欧盟”。

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英文缩写8.华莱士线:穿过龙目岛与苏拉威西岛动物区系分界线,该线的西北部是亚洲大陆性动物栖息地,东南部澳洲古老原始的大洋性动物栖息地。

9.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0.阳光地带:泛指美国本土37N以南的地带,以气候温和,阳光充足而闻名三.填空题1.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分布储量分布基本一致,集中在波斯湾地区。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马格里布的三个国家: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

是地中海气候发展地中海型农业。

4.洋流分为风海流﹑梯度流﹑密度流。

5.莱茵河是欧洲的黄金水道,支流鲁尔河,内陆沿河布局。

6.区域经济集团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域分异的现象8.南美安第斯山以东气候具有极端性,山地以西具有稳定性9.日本工业分布其濑户内海工业基地被称为借场地带10.沙漠化是以人为活动为诱因所引起的土地退化11.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产业、夕阳产业创造条件12.全球自然灾害发生的成因,全球变暖,人类社会灾害易损性增大抗灾能力相对下降的结果。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一、地球的基本知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地球表面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重要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周期约为 24 小时;地球公转则形成了四季更替,周期约为 365 天。

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等。

亚洲气候类型丰富,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的河流众多,如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2、欧洲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欧洲气候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较为典型。

欧洲的河流流量稳定,航运价值高,如莱茵河、多瑙河等。

3、非洲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非洲气候炎热,以热带气候为主,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4、北美洲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北美洲气候类型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5、南美洲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气候温暖湿润,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阔。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6、大洋洲大洋洲主要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众多岛屿组成。

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

大洋洲气候多样,以热带气候为主。

7、南极洲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大部分地区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有“冰雪高原”之称。

三、各大洋的地理特征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

它的周围多火山、地震。

2、大西洋大西洋呈“S”形,航运发达。

3、印度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北部为季风洋流。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1楼世界地理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学科属性:自然、人文地理的交叉学科,是区域地理的重要分支。

研究对象:研究世界各大洲、各大洋、各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的结构,探讨世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分布的相互关系。

学科的主要任务1、通过阐明各大洲各大洋各国家地理结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通过研究各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经验教训,起到洋为我用,古为今用的目的。

3、对普通自然地理和部门地理起到相辅相成及互相促进的作用。

4、为研究世界贸易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以及一些重点研究的国家深入研究打下全球性的基础陆地与海洋分布特点海陆是地球上第一级的分别1、海水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特别是50—70度)3、南极是大陆北极是海陆4、各大陆形状相似(倒三角)。

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5、某些大陆东部边缘被一连串花采状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起的岛弧6、大陆多数西部凹进,东部外凸。

地壳运动类型、运动学说地壳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学说:大陆飘移学说(从内容、证据、提出人方面适度展开)海底扩张学说(内容、证据)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太平洋亚欧印度洋南极洲美洲非洲)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1、纬向分布规律,高纬和低纬地区最明显2、非纬向分布规律,表现为大陆性和海洋性,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中纬地区的广大内陆,高山气候。

世界政治地理的基本特点政治地理特点: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争霸,挑起战争世界热点地区的形成大国争夺的主要内容:战略要道、能源地区性冲突的主因是边界、民族、宗教等问题经验教训世界主题世界几大热点地区1、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2、朝鲜半岛世界的国家类型按地理位置分:沿海国、内陆国、岛国按资源状况分:资源型(中加俄澳)、加工贸易型(日新意)、混合型(美德法英)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分: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特征:1、资源与市场严重依赖发展中国家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发达国家之间不平衡进一步加剧4、率先进入信息社会5、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1、面积占世界60%,人口75%2、地域辽阔,物产丰富3、是农产品特别是稻米和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可可、茶叶、咖啡的主要产区4、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以农产品、原料和燃料为主5、内部发展不平衡,可分为4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发展国家、石油输出国、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国)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1、分布不平衡。

XX师范大学地理专业《世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详细

XX师范大学地理专业《世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详细

XX师范大学地理专业《世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前言本文档旨在为XX师范大学地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世界地理》课程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通过本文档,学生可以系统地回顾和巩固课程内容,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二、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学的定义与分支地理学的定义主要分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运动地图的类型、比例尺、坐标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定义与应用遥感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自然地理地貌学地貌的形成与分类主要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气候学全球气候类型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地形、洋流等水文学水循环过程主要水体类型:河流、湖泊、海洋等生物地理学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四、人文地理人口地理学人口分布、迁移、结构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地理学城市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区文化地理学文化的空间分布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政治地理学国家、地区与边界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五、经济地理农业地理学农业分布与区域类型农业发展与环境问题工业地理学工业分布与集聚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交通地理学交通网络与布局交通发展与区域联系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开发旅游活动与环境影响六、区域地理亚洲地理特征与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欧洲地理环境与文化多样性欧盟与区域一体化非洲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与挑战北美洲地理特征与主要国家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南美洲地理多样性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大洋洲地理环境与岛屿国家经济特色与国际关系南极洲与北极地区极地环境与生态系统极地资源与国际合作七、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资源与环境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全球化全球化的特征与影响全球化对地理学的影响八、结语通过本文档的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世界地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培养地理思维和全球视野。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1.全球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全球海陆分布不均,主要体现为:A.陆地面积主要集中于北半球B.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C.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继续相连D.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2.对比分析世界大陆地形和海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1)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A.地形高低起伏悬殊B.地形类型多种多样C.地形结构因洲而异(2)海洋地形的主要特征:A.深度大、高差大B.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C.洋脊贯通四大洋3.运用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等有关地壳运动的观点,解释全球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的演化。

总的来说,造山运动、火山爆发、地震活动等地球内营力的作用是造山造海,使地表崎岖不平;而风化、流水、冰川、海浪等地球外营力的作用则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夷平;而地球的内营力皆因板块构造运动而造成的。

(一)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在地幔对流的驱动下,岩石圈板块驮覆在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作大规模水平运动,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2)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

板块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缘部分,这里火山活动、地震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都十分强烈。

(3)板块边界主要有三种类型:A、离散型,两侧板块作垂直于边界走向的相背运动,使板块向两侧分离、散开.离散型边界可以发生在大洋岩石圈板块之间,也可发生在大陆岩石圈板块之中或之间。

前者为大洋裂谷带,如大西洋中脊,后者为大陆裂谷带,如东非大陆裂谷带。

B、汇聚型,两侧的板块彼此相向垂直于边界线运动。

汇聚型边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俯冲边界,当大洋岩石圈板块与大陆岩石圈板块,或者与另一个较小的大洋岩石圈板块相遇。

洋壳板块的比重较大,所受到的浮力较小,因此,它总是俯冲消亡在陆壳板块或较小的洋壳板块之下,形成安第斯型或岛弧-一海沟系大陆边缘;另一种是碰撞边界,当汇聚边界两侧都是陆壳板块,由于两者比重小,所受浮力较大,陆壳板块难以俯冲进人另一个陆壳板块之下的地慢中,两个板块最终碰撞,形成宏伟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

大学《世界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世界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世界地理》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大学《世界地理》考试复习资料1海洋污染及其危害海洋污染具有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等特点。

⑴石油污染⑵重金属污染⑶有机污染赤潮⑷固体废弃物⑸热污染⑹放射性污染 2非洲地理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纬度位置上1:两条回归线分别从南北两端穿过非洲,绝大部分处于热带,只有少数部分在亚热带。

2:赤道几乎中贯大陆,所以在自然带的分布上呈现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的特点。

轮廓特征:①北宽南窄②轮廓完整,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海湾较少(一平三少)地理意义:海岸线平直导致内陆更加干旱;北宽南窄使得北部比南部更干燥一平三少使得非洲缺少优良海港,不利对外贸易3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1古老的高原大陆⑴高原地形占绝对优势;⑵断裂地形广泛发育⑶褶皱山脉少,湖,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湖水最深、蓄水量最大②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③休伦湖、清澈,多岛屿;④伊利湖,浅⑤安大略湖,最小,瀑布16北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跨纬度范围大,四面临海2、温带、湿润、大陆性:主体处在温带;海岸线曲折,内陆距海不远;有大面积的内陆地区,受地形影响,东西高中间低,南北气流运行通畅。

3、占主导地位的纬向地带性和突出表现的非纬向地带性4、大陆东西部结构上的对立性:东部地区以纬向地带性为主,由北向南趋向于湿润;西部地区以非纬向地带性为主,西部沿海由北向南趋向于干旱 17美国经济特征及原因基本特征①以知识为基础②以信息为主导③以全球市场为导向④以网络为载体经济发展原因1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美国远离旧大陆,避免了战乱干扰,拉普拉塔水系:⑶奥里诺科河:注入大西洋,支流上有落差最大的安赫尔瀑布24南美植被和土壤类型⑴组成特点①热带类型为主②亚热带和温带类型面积狭小③在水平地带上缺失亚寒带和寒带类型⑵分布特点①安第斯山以东特别是南回归线以北地区以纬向地带性为主②安第斯山以西是纬向和非纬向的综合体现③安第斯山本身有良好的垂直带普(3)动物区系①多样性②特有性③原始性25南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温暖、湿润、自然要素以热带类型为主。

世界地理大学复习

世界地理大学复习

世界地理一、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全球(世界)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的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

(二)学科性质世界地理学科性质: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的研究范式:区域描述和区域人地关系分析。

二、课程背景巴朗斯基的区域地理分析体系:(1)区域地理位置。

(2)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根据区域在大地构造及其地球化学体系中的位置,并且把这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3)区域产业部门的发展现状与分布特点(主要按照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所要求的从工业到农业,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到产品的运输,从国民经济到对外经济联系等顺序,阐明诸种经济活动的发展现状与分布特点)。

(4)区域环境与经济活动的差异性(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主要是按照区域性的原则,分析和描述经济活动在区域上的差异性)。

巴朗斯基的区域地理分析体系既没有忽视地理环境的因素,又恰当地估计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作用及地位,长期以来,巴朗斯基的区域科学原理和描述体系一直是我们进行区域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

我国目前《世界地理》课程设置与改革主要有以下背景:1.原苏联地理学课程体系的局限2.20 世纪70 年代外国地理著作引进出版的促进3.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区域分析的工具4.人地矛盾凸显,需要对人地关系的关联和作用进行协调和控制5.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三、学习目的与任务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科学综合化、技术现代化(21 世纪的“四化”特征)的趋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世界地理的学习目的与任务是:1.掌握世界地理基本知识2.培养综合分析能力3.掌握重大的全球性问题4.掌握区域地理学的新领域四、世界地理教学的发展其特点:1.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突出区域的个性描述2.在世界地理知识的安排上,重人文轻自然3.在区域体系的安排上,体现了核心与边缘的地理结构思想4.在教材的形式上,追求文字的生动活泼和图文并茂五、中国世界地理教学的发展以中国所在的亚洲开始,也以亚洲为主。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1.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2.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3.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4.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大洋的发展阶段:1.胚胎期,主要有东非大裂谷、莱茵裂谷、贝加尔裂谷2.幼年期,主要有红海、亚丁湾、加利福尼亚湾3.成年期,主要有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4.衰退期,主要有太平洋5.终了期,主要有地中海6.遗痕,也叫地缝合线,主要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未来构造活动的的研究突出两个内容:1.关注大陆2.关注大陆当前的活动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10°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亚洲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

特征: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气温为25°C-28C°,气温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多对流雨,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过了60㎜。

成因:位于热带,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的主要原因,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是形成全年多雨的主要原因。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分布于35°-55°N左右的东亚地区,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域,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年降水量500㎜-600㎜,6-8月降水量超过全年的70%;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最热月均温超过22°C。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亚热带夏干气候:(又称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美国的加利福利亚沿岸及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4-10度左右,年雨量约为300-1000㎜;贴近太平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热月气温不足22°,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夏季凉爽多雾,日照不强,且干燥少雨。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1. 欧洲与亚洲习惯上西北是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黑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作为分界线的;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南北美洲一般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2.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称为海洋,它包括样洋、海喝海洋。

全球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所处的67°W线为界,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以通过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147°E线为界,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以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线为界。

3. 全球海陆分布特点1) 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2) 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3) 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4) 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4. 亚欧板块南缘的碰撞边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一方面与非洲板块及原属冈瓦纳的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向北推移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洋脊的扩张的结果。

5. 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痕(地缝合线)的阶段。

6. 世界“热极”和“干极”分别是非洲索马里半岛北部的柏培拉和南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玛沙漠。

7. 北半球大陆气候带和气候型分布模式8. 全球最重要的两个的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印度尼西亚带。

9.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及其危害厄尔尼诺: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它的主要特征是,从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

拉尼娜现象是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也是来自海洋的作用,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多。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危害:太平洋赤道区域东西长达一万多千米,南北跨度几千千米,海水温度的大规模异常变化,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浮游生物、鱼类和鸟类的大量死亡,并改变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引起当年全球性气候异常,如山洪海啸、暴风骤雨和寒冷干旱。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沙漠化: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大陆架的定义:1. 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浅平海底,是大陆向海的自然延伸。

范围从低潮线向海,直至坡度显着增大的大陆坡折处。

2. 地理上大陆架外缘宽度不足200海利得,可以将大陆架外部边界扩展到200海里;对于地理上大陆架外缘超过200海里的,则规定外部边界不超过350海里或不超过2500等深线100海里。

北半球大陆气候带和气候型分布模式图主要景观地带定量特征地域分异规律:景贵和地域分异是指地球表层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分成相互更替的各级单位的现象。

……反映地球表层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或空间地理规律。

(1986)黄秉维地域分异是指地球表层大小不等的、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

其中,带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1999)R.哈特向地域分异包含了地域间的相互联系和空间的相互作用,这个意见是正确的。

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矿物资源、海水及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五个方面。

人与自然互相作用的阶段性特征全球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持续观、系统观、公平观与和谐观。

(1)持续观的关键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

(2)系统观即把地球表层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等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缓冲能力、经济的生产能力、社会的需求能力、管理的调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的相互调适。

(3)公平观是一种广义的平等,包括在资源分配、发展权力、技术转让、资金供给、文明成果共享以及义务的承担等的平等。

它具有三层含义:即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一、大洲及其地理特征世界地理复习资料北美洲:北美洲是北半球的一个大洲,位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之间。

其地理特征如下:1. 北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2. 北美洲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尤其以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著名。

3. 北美洲地势起伏,包括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峰以及科罗拉多大峡谷等地理景观。

4. 北美洲有多种气候,包括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南美洲:南美洲是跨越南半球的一个大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

其地理特征如下:1. 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 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最长的山脉,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

3. 南美洲拥有多个盆地和高原地带,包括巴西的巴西高原和阿根廷的帕米希亚高原。

4. 南美洲的气候因地域不同而变化,从热带雨林气候到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欧洲:欧洲是一个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其地理特征如下:1. 欧洲被北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环绕,拥有众多海岸线。

2. 欧洲拥有众多河流,包括伏尔加河、多瑙河和泰晤士河等。

3. 欧洲地形复杂,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和苏格兰高地等地理景观。

4. 欧洲的气候多样化,从地中海气候到温带、大陆性和极地气候。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横跨东半球和北半球,其地理特征如下:1.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及其他众多高山,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泰山脉等。

2.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长江,以及其他众多著名河流,如黄河、恒河和尼罗河等。

3. 亚洲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

4. 亚洲的气候多样,涵盖了亚热带、温带、大陆性和热带气候。

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大洲,位于赤道以南,其地理特征如下:1. 非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及其他多个重要沙漠,如纳米比亚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

2. 非洲拥有众多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维多利亚湖、坦噶湖和马拉维湖。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1、板块边界可分为:离散型、汇聚型、平错型板块边界。

2、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3、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的夏干气候范围最大,特征最明显,此外还包括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1)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成因:亚热带大陆西岸的行星风系正常分布,这里气候深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季节性交替控制。

夏季本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以下称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盛行温带海洋气团,气旋活跃,降水较多。

3)植被和土壤: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着褐色土。

4、三维地带性:是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维的合并,即任何一个地带都可以同时沿纬向(纬线方向)、经向和垂直方向递变分异,其空间分异是三维的。

5、厄尔尼诺: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

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

6、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7、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

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58万年。

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

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8、冰期:是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

两次冰期之间唯一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

9、整差理论: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就是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

差异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分异性(或区域性)。

7、运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等有关地壳运动的观点,解释全球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的演化。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滴血雄鹰绪论1.世界地理:世界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个系统(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分异现象的学科。

2.世界地理学科属性及体系(1)世界地理是一门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人文地理相综合的课程(2)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学”的一部分3.新时代下世界地理的学习任务:(1)掌握知识(2)培养分析能力(3)掌握重大的全球性问题(4)掌握区域地理学的新领域。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1.基本概念(1)大洲:大陆与大陆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2)大陆:连片面积广大的陆地(3)岛屿:面积小被水域包围的小块陆地(4)半岛:是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陆相连的地貌部分,它一般是三面被水包围。

(5)洋: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

(6)海:与“大洋”相连接的大面积咸水区域,即大洋的边缘部分。

(7)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岛屿、群岛或半岛与大洋分隔,仅以海峡或水道与大洋相连的海域。

(8)内海:由大陆及其向外作臂状突出的半岛环抱,仅余一个出口(9)边缘海:与大陆毗邻又与大洋处于不同程度隔离状态的海。

2.世界各大洲、大洋之间的分界线(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4)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5)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6)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7)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8)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9)太平洋与北冰洋:西起俄罗斯东北部的杰口尼奥夫角,经白令海峡中的大、小代奥米德岛,至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一线,为白令海峡最窄处。

(10)太平洋与印度洋: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爪哇岛南海岸,经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经线至南极大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1-51.澳大利亚地形的基本特征 P372答:①地势低平澳大利亚大陆平均海拔350 m,略高于欧洲。

与其他大陆相比,澳大利亚大陆高山区面积的比例最小。

全大陆没有超过2 300 m的山峰,也没有很低的洼地,是一个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的大陆。

②地形结构呈纵向排列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结构,从西向东可分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带:西部是侵蚀高原,中部为沉积平原,东部是褶皱、断块山地。

③风成地貌分布较广澳大利亚中西部是广阔的低高原,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风力较大,地表广泛分布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在这里,由于受盛行风向影响,形成许多平行排列的沙垄(在西部多呈东西向,在中部多呈西北-东南向)。

沙垄是澳大利亚沙漠最典型的地貌形态。

2.非洲矿产资源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特征) P310答:非洲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采矿业在非洲经济中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其他各大洲,全洲有近1/3国家的出口贸易以矿产品为主。

非洲矿产分布很广,种类很多,但仍相对集中,可分为六大区:(1)撒哈拉区非洲最大的石油蕴藏区,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全洲的60%以上。

本区位于撒哈拉地台的北缘,拥有一系列巨大的石油沉积盆地。

(2)阿特拉斯区为世界上最大的磷酸盐蕴藏区,总储量约占世界一半。

(3)西非区从毛里塔尼业到尼日利亚中部,其铁、铝产量在全非占重要地位,西非区其他矿产也很多,如铀、金、磷酸盐等。

(4)几内亚湾沿岸区从科特迪瓦南部呈新月形延伸至安哥拉西北部,为非洲另一个重要石油蕴藏区,其他矿产突出的还有锰、铝土、铀等。

(5)刚果盆地外环区呈半环形从基伍湖地区向西南伸入安哥拉东北部,铜、钴产量居世界前列,东段锡、金、钽、铌、钨蕴藏颇丰,西段是世界重要的金刚石矿区。

(6)南部非洲区包括赞比西河以南广大地区,是世界上少见的矿藏富集区。

3.非洲的气候特征P297答:①“热带大陆”(炎热干旱)非洲大陆赤道中贯,大部分地区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只有南北两端以及局部山地的年平均气温低于20 ℃。

②降水量地区分布的极端不平衡赤道附近及一些山地迎风坡降雨量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雨区。

但全洲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最干旱的地区则形成了沙漠。

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有“干旱大陆”之称。

全洲½以上的地区年降水量在500㎜以下,1/3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0㎜③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非洲大陆以赤道为对称轴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十分明显,赤道附近为全年多雨的赤道多雨气候,南北两侧依次为夏雨冬干的热带干湿季气候,全年少雨的热带干旱气候和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形成这样的气候分布特征主要原因有:a.非洲大陆地势起伏和缓,缺少庞大的高原和山脉来充当气候上的分界线或干扰气候水平地带性的分布 b.赤道中贯,以及大陆最南点和最北点到赤道的距离大致相等等自然条件。

)4.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欧洲政治地图的重大变化P 254答:欧洲是世界上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政治地图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主要表现在:⑴社会主义制度崩溃,欧洲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

自90年代初两个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以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成为统一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版图东部的6个州,苏联的欧洲部分分裂成基本上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的7个独立国家。

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先后改变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⑵独立国家数量猛增。

独立国家数量由90年代前的33个猛增到90年代后的43个。

主要是东欧由过去的一个统一的苏联变成现在的7个独立国家,南欧由过去13国变为现在的17国⑶中欧政治地图变化显著。

东德和西德的统一,从而引起了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实力对比的重大变化。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⑷“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是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军事防务一体化的主要形式,而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则于1991年6月和7月分别解散,成为了历史。

5.西亚石油经济的特征 P226-228答:①西亚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2000年底石油的探明储量为925×108 t,占世界的65.3%;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为52.52×1012 m3,占世界的35%。

其中,99%集中在波斯湾及其周围约100×104 km2的范围内。

位于波斯湾沿岸的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伊朗的石油探明储量分别列世界前五位,仅沙特阿拉伯一国即独占世界总储量的1/4;伊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列世界前四位。

②生产的高度集中性是西亚石油经济的显著特征。

一方面,石油生产高度集中在波斯湾沿岸国家,200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六国的石油产量即占西亚石油总产量的90%,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另一方面,油田个体规模大,生产能力在3 000×104 t以上的油田有十几个,如沙特阿拉伯的盖瓦尔、塞法尼耶、拜里和阿卜凯克,科威特的布尔甘,伊拉克的基尔库克和鲁迈拉,伊朗的马伦、阿瓦士、加奇萨兰和阿加贾里等,其生产能力占波斯湾地区总生产能力的70%以上。

③石油加工能力较弱,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

2000年,西亚石油的日加工能力只有635.5万桶,仅占世界石油加工能力的7.8%,与其石油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十分不相称。

石油化学工业薄弱,石油运输以海运为主,主要出口到日本、西欧、美国和其它亚太国家,石油输出港的输出能力居世界首位,海运主要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出,,部分国家建立了远距离的石油输出管道,输油能力大大提高6.印度成为IT大国的原因P217答:①政府的大力扶持:建立了一系列利于IT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贷款,投资等各方面给与政策支持,并建10个科学园。

②国际市场的推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对软件工程师、电气工程技术和各种软件的需求急剧增长,为印度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也为印度的科技人才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质优价廉的专业人才:印度拥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够操英语的科技人才库,而且素质高、成本低。

印度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和编程人员的工资仅分别相当于美、英等国的1/6和1/8,促使西方国家IT投资转向印度,从而促进其IT的迅速发展。

④IT企业的优质管理:印度的IT企业非常质量控制标准和培养自主开发能力,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注意开发并创立自己的软件包和各种服务,以占领迅速扩大的国际外包软件服务市场,包括“远程维修”市场。

7.亚洲的地形、气候特征P168答:地形特征:(1)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陆地上最低的洼地——死海(—392m),还有各种外营力塑造的地貌,地貌类型以山地和高原为主(2)地势与结构特点:中高周低,山脉组合成群成带。

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多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3)在亚洲东部边缘,自北而南分布着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它们形成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并围成许多边缘海。

气候特征:(1)强烈的大陆性。

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多数地区大陆度均在50%以上。

(2)典型的季风性。

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凉冷干燥。

(3)类型的复杂性。

除温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和冰原气候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气候类型在亚洲均有分布。

(4)各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

这既是气候大陆性的一个反映,也是其气候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如亚洲具有世界上少见的冷、热、湿和干燥的极端地区。

8.德国汽车制造业的特点答:(1)德国是世界汽车工业发祥地之一,近几十年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出口商品中日趋重要,已成为德国工业中销售额最大的部门。

(2)产品远销国外,是创汇大户,销售额增长快,汽车制造业是德国出口额最大的工业,工业产值巨大(3)德国汽车工业工艺精湛,质量高,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4)拥有众多的国际品牌,戴姆勒-奔驰、大众和巴伐利亚汽车厂(宝马)是德国汽车工业三大巨头。

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是沃尔夫斯堡,有德国“汽车城”之称,此外,科隆、慕尼黑、波鸿也是汽车生产基地。

(四)、论述题一、欧洲经济将中心地的特征 P1481.从工业革命以来这里就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功能十分强大。

工业社会几乎所有的产业部门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与规划等)都是由这个经济中心地所创造出来的。

2.20世纪初期以前,这个中心地是世界上惟一的世界性的中心地,世界上所有的创新都发源在这里,之后才向外面扩散。

3.英国是这个中心地的核心。

其中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设菲尔德等城市以及它们周围的英格兰是核中之核。

4.二战后,该中心地的地位相对下降,但依然强大,具体表现如下:A. 伦敦仍然是世界性的金融(包括黄金、外汇、股票、保险)中心,德国的法兰克福、科隆,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和瑞士的苏黎世等也都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业或专业的银行中心。

B. 1999年统计的全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157家的总部均设在欧洲,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上的经营一方面把世界变成了它的工厂厂区,另一方面使世界听命于它的总部所在国。

C. 众多的国际组织,如欧洲银行、北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人权组织、国际体育联合会等的总部均设在欧洲,日内瓦、巴黎、洛桑、维也纳、布鲁塞尔等城市还是国际会议的举办地点。

D. 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交通网络,由国际通航河流、运河、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线以及密如蛛网的管道系统等把它们的各个城市同世界各地联结在一起。

二、亚洲经济将中心地的特征 P152亚洲经济中心地是后起的,包括两个层次,即日本和称为“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新加坡。

(一)日本a.日本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中国b. 日本作为经济中心地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最初只是表现在对外的商品贸易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在应用技术上的领先和它的一贯奉行的集约式发展的精神,使得其工业制成品的大量出口,为日本带来丰厚的外贸顺差,日元市值日渐高涨,资本剩余使日本走向国际投资的道路。

c. 东京是世界上与伦敦、纽约并列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日本的进出口商品贸易仍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造船、部分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和技术方面仍然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d. 以东京、横滨、千叶、大阪、神户、京都和北九州为代表的日本中心城市构成了世界上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市群,它的太平洋沿岸经济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之一,其港口、集装箱和散货的运输、国际机场的客货流等都对世界的经济流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