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细目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

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

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

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

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例:中医对感冒的辨证论治1.风寒型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
• 气的运动(即气机)有升、降、出、入四 种形式,人体内气的运动也一样。在正常 的情况下,升与降、出与入应保持平衡。 如果不平衡,则出现病态。此外,人体内 气运行畅通,推动血与
津液的运行也会畅通, 则人体可处于健康的状 态。
精、气、神的关系:
•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人有生命活动就有神的存 在。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生命 活动的总称。如人体面色、眼神、表情、肢体活动等有神。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藏的神。
阴阳学说
• 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 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最初的涵意是很 朴素简单的,就是指日光的背向而言, 朝向日光者为阳,背向日光者为阴。后 来涵意不断引申,如白天为阳,黑夜为 阴;温暖为阳,寒冷为阴等。引申的结 果,就是机乎将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和 现象都划归于阴和阳两个方面,亦即阴 气和阳气。
3.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 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4. 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是用以说明事物或现象阴阳对 立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互为消长 运动变化之中。如果阴阳消长处于一定的范围内便称为平 衡。阴阳消长例子:四季消长、一日消长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 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份是互 相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 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
• 中医从这一观念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 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每一脏、一腑、一体和 一窍构成一个系统。在心的统一指挥下,五脏六 腑,四肢百骸,分工合作。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 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 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份也相互影响。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2.中医学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发展: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物学、方剂学3.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理论。

阴阳的特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及属性的规定性4.五行:是对金、木、水、火、土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木:木曰曲直,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水:水曰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等作用火: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土:土爰稼穑(se),具有生化、承载、收纳等作用5.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关系:是指。

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6.五行相生理论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方法:滋水涵木法五行相克理论治疗原则:抑强,扶弱。

方法:抑木扶土法7.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

8.肝主疏泄:是指肝气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

表现:调畅精神情志,维持气血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协助水液代谢,调节生殖机能。

9.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储藏精气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10.心:主血脉、主藏神肺:主宣发肃降、主气、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脾:主运化、主升、主统血肝:主疏泄、主藏血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11.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合称12.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13.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5.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互相转化的关系,二者都来源于水谷,均经过有关脏腑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而生成,故称为“精血同源”16.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核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包括器官、组织和细胞等生理结构,还包括精神、情志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强调人的内外环境相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并致力于通过调节整体功能来维护健康。

二、辩证思维
中医学理论体系注重辩证思维,即以辨证为核心的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强调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全面、准确的观察,并从整体角度思考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进而确定治疗的准确方向。

中医强调治疗原因,而不是只针对症状进行处理。

三、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理论体系基于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但又统一的力量构成,通过不同的相互作用来维持宇宙的平衡。

人体也是阴阳的统一体,因此,中医学理论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归纳为阴阳的失衡状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经络理论
五、四诊合参
中医学理论体系以四诊合参为基本方法。

四诊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诊断方法,通过望察患者的外貌、面部特征等,闻察患者的气味、
声音等,问询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切诊患者的脉搏、脏腑等,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体观念、辩证思维、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理论和四诊合参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的整体性认知,也反映了中医学理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医学的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也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0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00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构成疾病和证候的 基本要素

病机本质 的概括
反映贯穿疾病全过程的 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反映疾病的本质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二)辨证论治
2. 辨证论治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
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
论治
症状和体征 其他有关材料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贯穿 于预防与康复等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二)辨证论治 1.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 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一个 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常常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要 点、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五脏生理系统简表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
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 形——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 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内的生命活动 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主 形与神俱,尽终天年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地域环境与人体生理
北方多燥寒,人体多腠理致密,体型壮实 南方多湿热,人体多腠理疏松,体型清瘦 一旦迁居异地 ,“不服水土”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2)自然环境对人体疾病的影响 季节气候与人体疾病
➢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协调统一、密切配合,在病机上相互影响 ➢ 人是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机上相互影响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一、二单元讲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一、二单元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一、二单元讲义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独特理论体系中,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和相互影响,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的,脏腑、经络、肢体、孔窍和气血津液等,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的五个生理系统,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从而形成人对自身的有机的整体性认识,并体现于生理、病理和诊治等各个方面。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等的不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

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在生理上可表现为其身心机能和体质特点有一定差异。

在病理上,则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可破坏原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和稳定,则可引发某些身心疾病或使原发疾病恶化。

请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请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请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高中议论文:请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理论体系更是博大精深,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资料,欢迎阅读!高中议论文:请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3、个体化医疗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就是整体思维方法,也就是将人体看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的整体,研究和处理疾病时从患者全身或局部入手,然后调动各种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气功等)使之趋向于健康的目的,这是中医学的又一基本思维方法。

中医学对疾病作出诊断,必须以中医学的理论和生理病理知识为依据,并结合望、闻、问、切所得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综合而得出正确诊断。

这里强调整体,当然不是否认局部与病变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主要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局部组织器官,必须通过经络和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的密切联系而贯穿整体。

可以说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这一观念直接影响到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为什么说中医学理论体系具有整体观念呢?这是由中医学认识论决定的。

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正确认识和诊断疾病;第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第三,及时治疗。

这三方面紧密联系,互为因果。

因此要正确诊断疾病,必须首先认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趋势、预后、类别,掌握其寒、热、虚、实的属性。

所谓治疗方法,就是依据诊断所确定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辨证论治为指导。

否则,如果辨证不准,或所采用的方法不恰当,就会失去疗效甚至危害健康。

对辨证的认识和治疗原则的确立,还取决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病情的轻重缓急、发病季节的冷暖以及舌苔、脉象的阴阳属性的认识。

而这一切,都要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为什么说中医学理论体系具有辨证论治的特点呢?这是由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实践性决定的。

中医学理论体系既重视中医学自身的规律性,又注意总结和吸收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就,突破了西医对人体生理解剖、病理的狭隘性、片面性,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更加符合现代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实际,值得借鉴。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基础》一、中医学基础问答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如何理解整体观念?中医学整体观念包括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问,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是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3.如何理解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过程。

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4.何谓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如感冒病可因其病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有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相应的治法。

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均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5.为什么说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阴阳属性互相转化。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阴虚感冒
1.主要症状: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 少苔,脉细数。 2.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3.治法:滋阴解表 4.代表方:加减葳蕤汤。 5.常用药:玉竹滋阴,以资汗源;大枣、甘草甘润和中;豆豉、薄荷、 桔梗疏表散邪;白薇清热和阴。
谢谢观看
论治
论治,是指在通过辨证 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 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 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 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 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 程。主要步骤:因证立 法,随法选方,据方施 治
第叁篇
感冒的辨证论治
实证
风寒束表证

风寒束表证
1.主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 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 饮,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证机概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3.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4.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5.常用药:金银花、连翘、鲜荷叶、芦根清暑解热、香薷发汗 解表;厚朴、扁豆化湿和中
气虚感冒
1.主要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嗽 无力,平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2.证机概要:气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3.治法:益气解表 4.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5.常用药:党参、茯苓、甘草补气扶正以驱邪;苏叶、葛根、前胡疏 风解表;半夏、陈皮、枳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2.证,即证候,(中医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 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 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候 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 括了病变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 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等,都属于证候的概念。

概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概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季节气候对疾病的影响
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每一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受其影响,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如春季多温病,夏秋季多痢疾、泄泻,冬季多伤寒等。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增剧,如痹证、咳嗽、哮喘等。
2)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是不同的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就都可以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治疗。
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一般疾病,大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3)地理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如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少雨,故其病多燥寒;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温热多雨,故其病多湿热。此外,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和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常见的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都与地理环境有关。
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组织器官所构成。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人体任何一个组织器官都必然含于这五个系统之中的一个系统。五个生理系统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精、气、血、津液生成、分布、运行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支撑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它们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体在正常的生命活动中,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协调平衡。五脏之中,又是以心为主导,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这就是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讲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一)整体观点的概念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二)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2)形神一体观(3)物质与功能一体观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一)症、证、病的概念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二)辨证与论治的概念1.辨病与辨证的关系感冒是一种“疾病”,“症状”是临床表现,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证”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咳嗽是一种“疾病’’,“症状”是临床表现,如咳嗽声重、恶寒发热、社苔薄白、脉浮紧;“证”是风热犯肺还是风寒犯肺。

2.“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即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第二节:阴阳学说(环球医学网提供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讲义|2016执业药师考点串讲复习笔记)一、阴阳的属性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阴阳的可分性,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昼为阳,夜为阴。

简述中医独特理论体系主要特征

简述中医独特理论体系主要特征

学号:2009024004\ 题号2006-0004姓名:邱玲芳简述中医独特理论体系主要特征?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2)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3)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4)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征。

中医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2)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3)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4)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征。

其中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而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它分为辩证与论治,其中辩证包括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向。

论治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方面。

中医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2)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3)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4)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征。

其中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时,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包括生理上的整体性、病理上的整体性、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包括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体现在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整体观念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

⑵人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

⑶人与社会环境具有统一性。

3.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4.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

5.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

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

6.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7.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8.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B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C 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D 藏象学说和病因病机答案:A解析: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A 向上的B 温暖的C 明亮的D 静止的答案:D解析:阴的属性一般为静止、内守、下降、寒冷、晦暗等;阳的属性则为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等。

3、五脏中主神志的是()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A解析:心主神志,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正常。

4、以下哪种脉象主虚证()A 浮脉B 沉脉C 细脉D 实脉答案:C解析:细脉多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

5、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B 寒邪C 暑邪D 湿邪答案:B解析:寒邪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易导致疼痛。

6、人体之气的运动形式不包括()A 升B 降C 出D 聚答案:D解析:人体之气的运动形式包括升、降、出、入。

7、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A 心B 肝C 脾答案:C解析: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

8、下列哪项不是津液的生理功能()A 滋润濡养B 化生血液C 调节阴阳D 排泄废物答案:D解析:津液的生理功能包括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等;排泄废物主要是尿液的功能。

9、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 奇经八脉B 十二经脉C 十五别络D 十二经筋答案:B解析: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10、以下哪项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A 疼痛固定不移B 出血色紫暗C 肿块质地坚硬D 病情缠绵难愈答案:C解析:肿块质地坚硬一般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

11、以下关于五行相生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木生火B 火生土C 土生金D 金生水答案:D解析: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辨病论治B.标本兼治C.同病同治D.审因论治E.整体观念答案:E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体现了阴阳的哪种相互关系A.阴阳的消长平衡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相互转化D.阴阳的对立制约E.以上均包括答案:B解析: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这种阴阳在互根基础上的资生.促进的互用关系,称为阴阳的“互用。

”3.按照五行理论,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证属于A.母病及子B.子病及母C.相克D.相乘E.相侮答案:B解析: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

如肾精亏虚不能资助肝血而致的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致的肝阳上亢证等。

子病及母,即子脏之病传及母脏。

如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证,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形成心肝火旺证等。

4.与肌肉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C解析:脾主肌肉,是指肌肉的营养来自脾所吸收转输的水谷精微。

胃的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充盈,肌肉丰满、壮实。

四肢是肌肉比较集中的部位,故脾又主四肢。

脾主运化与升清,脾气健运,则四肢肌肉的营养充足,其活动亦强劲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则可见四肢倦怠无力,甚则痿弱不用。

脾主四肢肌肉的理论,对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治疗以四肢肌肉痿废不用为主要表现的痿证时,常从脾胃着手,称为“治痿独取阳明”。

阳明,指足阳明胃,在此泛指脾胃而言。

5.下列不属于“肝主藏血”的生理功能表现是A.贮存血量B.防止出血C.调节血量的分配D.生成血E.制约肝的阳气升腾,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答案:D解析: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中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医学、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它既关注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又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体心身相互作用,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内外合一”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和谐与平衡,注重治疗疾病时调节和平衡各个方面的功能。

3.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辨证论治。

辨证是指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确定患者的病机。

论治是指基于病机的分析,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达到恢复人体平衡、调节阴阳的治疗效果。

4.重视个体差异:中医学强调个体差异,将疾病视为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反应,不仅要考虑病情的状况,还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体质等。

针对个体差异,中医学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5.强调预防和养生:中医学注重预防和养生,强调“治未病”。

中医学主张平衡饮食、适度运动、调节心理状态等,以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中医学重视养生之道,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心情等方面的习惯,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6.与中草药的结合:中医学与中草药的结合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病情和体质特点,选用不同的中草药组方,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草药丰富多样,起源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多用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康复。

7.治疗法多样化:中医学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丰富了治疗手段。

这些疗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平衡和调节人体功能的目的。

总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其综合性、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重视个体差异、强调预防和养生、与中草药的结合以及治疗法多样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考情分析
知识要点1.特点中医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独特理论体系中,有两个主要
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执业2001)。

2.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执业2000/2002/2005)。

3.病、证、症的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如感冒、痢疾、疟疾、哮病和脑卒中等。

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是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对疾病的反映。

如头痛、发执、咳嗽等(助理2001)。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因此,“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实质上即是“证异治异”“证同治同”,亦是辨证论治原则的具体体现(执业2003,助理2006)。

活学活用
证的概念“证”,即“证候”,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

包括疾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关系等多方面的病理特征,反映疾病过程特定阶段的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