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
难治性颞叶癫痫83例的手术治疗分析
镇痛作用的单盲对 比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0 3 1 J. 20 ,9
( ): 3 2 1 9—1 0 4.
C3 圆 3
. A 。 IH L D _ JA承 C e a It ue n M N A N C O S M ,I I U ,l 1 n at i ' . r re
l oan nu infrp i e ieifsa o n瑚叫】gn搬 1 i is tmetra oto s d af t n f t— r se b rin r i
宫内膜快速吸收, 短时间内使血药浓度过高有关。但 有人认为血清利多卡因浓度与其毒性反应没有相关
性 , 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i t r s r od nE]O se G nel20 ,0 ( t fs —tmet brosJ. bt yeo,06 172P r i ea t中 2 例行 P T,9 3 E 1 例行 S E T检查 。经测定位后 , 手术治疗 。其 中 3 例行 标准前颞 叶切除 ,7 PC 行 O 3 例行标 准前颞 叶
切除+胼胝体切开 , 例行病灶切除+致痈灶切除 术中应用皮层电极或深部电极进行检测 , 1 6 并在显微镜下操作。结 果: 满意 4 例(66 , 7 5. 显著改善 2 例(6 5 , A) o 3 2. ) 良好 1 例(56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3 1. ) 效果良好 结论: 手术是
E3 郭 晓丹. 5 利多卡因豫种用药途 径在人 流术 中麻醉效 果对 I ]中原医 刊 , 9 , ()5 — 1 : . I XJ 1 92 6 :0 5. 9 6
总之 , 利多卡因官腔灌注或宫旁 阻滞均可以有效
阻滞人流术中不 良神经冲动的传导 , 抑制迷走神经的 兴奋性 , 从而减轻术 中疼痛和人 流综合反应 的发生 。
功能区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进展
癫 痫 发 病 原 因 一 般 比较 明 确 , 童 期 癫 痫 的常 儿 见 原 因 包 括 新 生 儿 产 伤 、 天 性 代 谢 性 疾 病 、 颅 先 头 外 伤 、 染 、 肿 瘤 及 遗 传 性 疾 病 等 ; 人 癫 痫 则 多 感 脑 成 见 于 脑 血 管 病 、 脑 创 伤 、 物 或 酒 精 中毒 、 内肿 颅 药 颅 瘤 和感 染 等 。对 于 病 因 明 确 、 痫 灶 确 定 的癫 痫 患 致
逆 性 损 害 之 前 进 行 为 佳 ,最 好 是 在 青 春 期 早 期 , 这
样 患 者 在 青 春 期 后 期 和 成 年 期 早 期 的 发 育 才 不 会 受 到 癫 痫 发 作 的影 响 。对 某 些 特 殊 情 况 , 婴 儿 痉 如 挛 伴 难 治 性 癫 痫 , 经 明确 诊 断 , 一 即应 尽 快 手 术 , 可 不 考 虑 年 龄 等 限制 因素 。 手 术 前 对 致 痫 灶 的 准 确 定 位 是 手 术 成 败 的 关 键 。脑 的 电 生 理 学 检 查 是 致 痫 灶 定位 的 最 基 本 方 法 之一 , 目前 已 发 展 到 皮 层 电 极 脑 电 图 ( c G) 深 部 Eo 、 脑 电 图 、 频 脑 电 图 连 续 监 测 等 阶段 。另 外 , 着 高 视 随
生并发症 。
癫 痫 外 科 手 术 前 的评 估 包 括 详 细 的 病 史 、 经 神
系 统 检 查 、 的 电生 理 学 检 查 及 形 态 学 检 查 等 。 经 脑 评 估 后 方 可 确 定 癫 痫 患 者 是 否 适 宜 手 术 治 疗 , 及 以
癫 痫 是 由各 种 原 因 引 起 的 脑 功 能 障 碍 综 合 征 , 即神 经 细 胞 群 异 常 放 电 所 致 的 发 作 性 、 时性 的脑 暂 功 能 紊 乱 , 有 反 复 性 、 发性 及 发 作 性 等 特 点 。 当 具 阵 致 痫 灶 涉 及 功 能 区 皮 质 时 ,可 出 现 运 动 、感 觉 、 视
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研究进展
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研究进展刁海燕综述,王燕宏审校摘要: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NORSE),包括其亚型发热性感染相关癫痫综合征(FIRES)是最严重的癫痫持续状态形式之一。
NORSE的患者均需接受全面的辅助检查来揭示其可能的病因,但仍有约半数患者无法明确病因(即隐源性NORSE)。
目前发现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传染性、遗传、毒性等,自身免疫性脑炎仍是其主要原因。
NORSE的急性期临床表现常为难治性或超难治性的癫痫发作,许多患者转为慢性期会出现耐药性癫痫。
NORSE死亡率高,而且常遗留神经认知障碍相关后遗症。
目前暂无NORSE的诊疗指南,本文对目前NORSE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关键词: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发热感染相关癫痫综合征;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advances in new-onset 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 DIAO Haiyan, WANG Yanho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ir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Bethune Hospital,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Tongji Shanxi Hospital, Taiyuan 030032, China)Abstract:New-onset 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 (NORSE),including the subtype febrile infection-related epi⁃lepsy syndrome (FIRES),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forms of status epilepticus.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s can help re⁃veal the possible etiology of NORSE, but the causes remain unexplained in approximately a half of the patients—crypto⁃genic NORSE. Autoimmune encephalitis is the main cause among autoimmunity, infectivity, genetics, toxicity, and other known reasons. NORSE typically manifests as refractory or super-refractory seizures in the acute phase, and can become drug-resistant when patients enter the chronic phase. The outcome of NORSE is unfavorable,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a high risk of neurocognitive deficit-related sequela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RSE are lack⁃ing.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finition,etiology,pathogenes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treatment,and prognosis of NORSE.Key words:New-onset 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Febrile infection-related epilepsy syndrome;Super-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new-onset 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NORSE)是一种罕见的破坏性疾病,其特征是在没有活动性癫痫或其他先前存在的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没有明确的急性或活动性结构、毒性或代谢性原因的情况下出现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RSE)的一种临床表现,而非特定的诊断。
癫痫治疗的新进展
癫痫治疗的新进展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意识、行为和感觉异常。
癫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癫痫治疗的新进展也日益突出。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癫痫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即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神经科学的深入研究,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逐步提高。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大脑切除术大脑切除术通常用于癫痫焦点位于大脑较为局部的患者。
手术时,医生会根据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等检查结果,确定癫痫的确切部位,然后通过手术将有问题的脑组织切除。
2. 癫痫灶切除术癫痫灶切除术是一种局部性手术,主要适用于癫痫病变局限于大脑某个区域的患者。
手术时,医生会在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的指导下,定位到癫痫病损组织,然后通过手术将其切除,以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
3. 神经调节手术神经调节手术也被称为神经刺激治疗。
该方法主要通过植入电极刺激大脑或神经,来抑制癫痫的发作。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癫痫患者无法接受手术或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癫痫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癫痫治疗的第一选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新药的研发,癫痫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癫痫药物共有20余种。
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1. 苯妥类药物苯妥类药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增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神经元突触的放电。
常见的苯妥类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2. 地西泮地西泮是一种类似于苯二氮卓的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来抑制癫痫发作。
它比苯二氮卓的起效时间更快,更容易控制短暂癫痫发作。
3. 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对广泛性癫痫、小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效果明显。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
・
讲座 ・
立 体定 向放 射外 科 治 疗 药 物 难 治性 癫 痫
郭韬 郭非 (河北省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 河北 石家庄 005 ; 50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 , 石家庄 000 ) 河北 500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 ; 药物难治性癫痫 ; 靶 区; 定 位 ; 剂量
采 用 x 刀 和 ^刀 , 疗 1 y 治 一 1只局 部 药 物 所 致 癫 痫 猫 , 果 8只 结
实者 ; ③某些致痫灶广泛 的药物难治性癫 痫 , 可试用 放射外科
破坏癫痫放 电传导通路 , 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 。
四 、 区 的设 定 靶
药物难治性癫痫的 S S治疗 , R 以消除癫痫 病灶 及阻断癫 痫放 电的扩散途径效果最佳。在致癫灶 的定位方 面主要考虑
e c oneh or V E ) ME ③ 解 剖影 像 学 检查 , T l t ecp a g m, E G 、 G; er l a C/ MR , G; 功能影像 学检查 ,E 单 光子 发射 计算机 体层 IME ④ P T、
摄 影 (ig ht m s o o p t o gah ,S E T 。 s l p o n e i incm ue t r p y P C ) ne o s d mo
维普资讯
中华 神 经 外 科疾 病研 究杂 志 ( hnJN uougDsR s2 o ;( C i er r i e)0 8 7 2 s
・
13・ 8
文章 编 号 :6 1 2 9 (0 8 0 17 — 87 20 ) 7—13一 2 8 O
猫癫痫 发作停止 , 3只猫仍 然发作 , 同时他 们进行 了少量 临床 病 例的治疗 , 也得到同样 的治疗结果 , 并且脑 电图和脑 电地形 图也明显改善 , 明立 体定 向放 射外 科治疗 可 以用 于药 物难 说 治性癫痫 。此后 , 物难 治性癫痫 放射治疗 的报 道越来越 多 , 药
2024难治性癫痫相关皮质发育畸形的病理研究及分类进展(全文)
2024难治性癫病相关皮质发育畸形的病理研究及分类进展(全文)摘要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对皮质发育畸形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更新,尤其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臼(m TOR)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突变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中被陆续发现。
同时,2011年国际抗癫病联盟(ILAE)发布的有关FCD的分类共识在诊断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和挑战。
因此,2022年ILAE根据分子遗传学10年来的进展,提出了FCD分类的更新版,主要在分类体系中增加了“白质病变”,还建议综合病理组织学、影像学及分子检测结果,进行多层次整合诊断,来实现可靠的、临床相关的和治疗性靶向的组织诊断。
正文癫病是—种常见而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已居神经科疾病的第2位。
随着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难治性癫病的进展,难治性癫病相关的病因病理类型也逐渐被明确,涉及脑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 MCD入瘢痕、肿瘤及炎症性病变等神经病理的多个方面。
其中,MCD在癫病病因分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病例中占比更高。
我们前期对难治性癫病手术切除标本队列进行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居第1位的是MCD(约占57.2%1 2017年德国的Blumcke等对25年间欧洲12个国家36个癫病中心9523例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在15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其病因病理学前3位分别为MCD(约占39.3%� 肿瘤(约占27.2%)及海马硬化(约占15.0%1—、MCD分类的进展及遇到的问题和挑战MCD是—组局灶性或弥漫性皮质结构异常的病变的总称。
包括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 FCD入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及半侧巨脑回(hemimegalencephaly)等。
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酸血症组为 7 3 . 3 , 两组 疗效 比较差 异有显 著性 意义 ( P<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 %) )
因此 高尿酸血症 可能是 C O 中毒迟发 性脑病 患者 预后 不 良 的危 险因素 , O 中毒后 迟发性脑病患者血尿酸水平 与病 情 、 C
1 1 6 2[ = = L
兰 竺
! :
! 垒 竺
—
3 年第 2 6 卷第 9 期 朦 掌 理 论 与 骥 践
理, 计量单位用均数士标 准差 ( 士s ) 表示 , 计量 资料 比较采
用成组设计 的 t 检验 , 临床疗效 比较采用秩 和检验 , P<0 . 0 5 为差异有显著性 。
2 结 果 ’
的级联反应 , 脑缺血缺 氧时 , 毛细血 管 内皮 细胞 的黄 嘌呤氧
化酶增多 , 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在生成尿 酸的同时产生 了大量 的氧 自由基 , 导致脑细胞 损伤 , 也使 红细胞膜 上 的脂 质发 生 过氧化反应 , 红细胞变形 能力 降低 , 全血黏度增 高 , 并破坏 了
AT P减少 , 使钠 离子 内流 、 细胞水 肿 , 加 速黄 嘌呤脱氢 酶或
( P >0 . 0 5 ) , 治疗后 MMS E及 AD 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 P< 0 . 0 1 ) , 血尿 酸正常组 MMS E及 AD L评 分显著 高于 高血 尿 酸组( P <O . 0 5 或 P <O . 0 1 ) , 见表 2 。
[ 3 ] 赵建国. 脑梗死 [ i V 1 3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6 : 7 - 1 1 . 收 稿 日期 2 O l 3 _ o 2 一 O 1
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进展
( E S如安定 、 AD) 苯妥英钠 、 丙戊酸钠 、 巴 比妥等治疗 不能控 苯 制 的持续癫痫发作且超过 1h的癫 痫状 态称为难 治性癫 痫持
续状态 (e atys t p ef u , S ) 。本文 对近几 年来 rfco a sei p csR E r r tu l i R E不同药物治疗 的作用机 制、 S 给药方法进行综述 。
度超过 1 m / 则 可导致 癫痫 发作 , 5 gL 需警惕 。 k~ ・ g 次 静脉推注 , 一般 用量 5~1 g 次 , 0 m / 控制 癫痫 发作 4 2 给 药方 ” 患儿初始剂量按体重 1 / g . —3mgk 缓慢静 后 , 以 0 0 g・ g ・ 的速度 应用 输液泵 持续静 脉泵 再 .5m k ~ h 入, 维持 2 【 。过快及较大剂量 05m k 一 ・ 时可 出 4h4 J . g・ g h
现呼 吸抑制 J 。 推, 然后 以 1 3 g・ g ・ i 持续静脉 滴注 ; 5~ 0 k~ rn a 成人 患者 初始剂量为 5 0~10— 静 脉推 注 , 0 吆 然后 以 1~ / i 2mgm n静脉 滴注维持 , 效 控 制 发 作 后 应 维 持 静 脉 滴 注 2 , 量 为 有 4h 剂 100—1 0 s d 然后逐渐 减量直 至停 药。7 0 0m / , 4 0岁 以上 老年 人、 肝肾功能 障碍 时可 接 受正 常负 荷 量 , 维持 量 为正 常 的 但 丙泊 酚( 又名异丙酚 ) 是一种 独特 、 巴 比妥 非
3 硫 喷妥钠
3 1 作 用机 制 硫 喷妥钠属 于快速超短 效的静脉麻 醉药 , . 其 抗癫痫机制可 能是 硫喷 妥钠 与 G B A A受体 结合 , 降低 G B AA 从受体的离解率 .J U 。也有 学者认 为 , “ 硫喷妥 钠可 直接 激活 G A受体 , 加 G B AB 增 A A与受 体 的结 合力 而发挥作 用 。此外 ,
难治性癫痫治疗进展
物 , 用 最 大 耐 受 量 ; 级 : 种 以 上 抗 癫 痫 药 物 达 最 大 耐 受 应 5 1
量; : 6级 多种 以上联合用药最大耐受 量。其 中 0~2 级属 于 医源 性 , 非 一 线 药 物 、 量 不 足 或 药 物 在 血 浆 浓 度 不 够 、 是 剂
或 治 疗 不 当 引起 的 , ~ 3 6级 才 被认 为是 难 治 性癫 痫 。 因 此 ,
出 , 治 性 癫 痫 肯 定 有 着 脑 部 损 伤 性 病 理 改 变 。 Ciohr 难 rt e sp 等报 道 2 o例难 治性 癫 痫 ,1 1 例颞 叶有 硬 化灶 , 例 M I 7 R 有异
的神 经 细 胞 异 常 放 电 引 起 的运 动 、 觉 、 识 、 为 和 自主 感 意 行 病 人 因染 色 体 异 常 或 基 因 异 常 , 有 家 族 性 。 lne 曾 于 具 act
19 年提 出“ 间颞叶癫痫” 认为是染色体 显性遗传 , 94 夜 , 发作 均在夜间( 眠中) 从儿 童发 病 , 睡 , 可持续 到成 年期。另外 , 有的癫痫病人 伴有免疫 缺陷 异常 , 对原发 性 E P的儿童 , 治 疗前就有 I g A缺陷 , 有高热惊厥的儿童常有 I g A缺乏症。在
的致 痫 灶 。最 近有 人 报 告 , 如婴 儿 在 出 生 时 窒 息 时 间 长 、 械
目前国内 、 外对难 治性癫痫 尚无统一 确切 定义。B a wl a 认为尽管使 用大剂量抗癫痫药物 在 2 ~3年 内仍 未缓 解 , 还 持续发作的称 为难治 性癫痫 ; ins n 为使 用一线 药物 Lv gt 认 i o 单药或多药联合 治疗 , 长达 2年以上仍 不能控 制发 作 的称 为难治性癫痫。Ae i r d 等将难 治性癫痫 分 为医源性 和真 正 r 难治性两部分 , 将发作情 况分 为 0~6 级共 7级 。0 : 级 仅用 1 种非一线药物与剂量无关 ; 级 : 1 用一 线抗 癫痫药物 , 但剂 量低于推荐量 ; 级 : 2 一线 药物 , 但剂 量在推荐范 围内 ; : 3级
德巴金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
(下转第5页)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疾病,大多数癫痫患者通过正规药物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控制或缓解,但有一部分(20%~25%)的患者经1种或多种抗癫痫药物的正规治疗,仍然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及其进展,此类癫痫称为难治性癫痫,也叫顽固性癫痫[1]。
难治性癫痫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等[2]。
根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的成人癫痫诊断和药物治疗规范(草案)规定,难治性癫痫需选用新的抗癫痫药物治疗[3],这些新药中便包括拉莫三嗪。
本研究应用德巴金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3年6月作者所在医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36例成人难治性癫痫患者,入组标准: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标准[4];年龄18~60岁;使用两种以上抗癫痫药物治疗2年以上,每月发作超过4次;无其它严重内科合并症。
其中男20例,女16例;病程2~17年。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德巴金口服,起始剂量10mg/(kg ·d ),1次/d ,至血药浓度达到50~100μg/mL 。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口服,开始剂量为前2周25mg qod ,后2周25mg qd ,4周后每隔1~2周增加25~50mg/d ,>50mg/d 时分2次口服,维持剂量100~200mg/d 。
1.3观察方法记录在治疗前3个月平均每个月发作次数,以及治疗中的发作日期和次数。
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做血常规、肝肾功能、尿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
记录患者在试验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
1.4疗效判定治疗前后3个月平均每月发作次数进行比较,分为以下情形:①控制:不再发作;②显效:发作频率降低75%以上;③有效:发作频率降低50%~75%;④无效:发作频率降低<50%。
癫痫持续状态及难治性癫痫的处理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是指足够剂量的一线抗SE药物(如苯二氮卓类 药物),后续给予另一种抗癫痫药物治疗仍无法终止惊厥发作和脑电图痫性 放电。RSE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可能与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的改变、谷氨酸 递质系统兴奋性毒性及耐药基因的激活有关。
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SRSE)是指当麻醉药物治疗SE超24 h(包括麻醉 剂维持或减量过程),临床惊厥发作或脑电图痫性放电仍无法终止或复发。
氯硝西泮、氯巴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 占、唑尼沙胺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替加宾、氨
已烯酸
局灶性发 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 苯妥英钠、苯巴
在癫痫持续状态中80%为惊厥持续状态,如持续30分钟以上会造成 全身及神经系统损害,病死率达10%~12%。所以应尽可能在短时 间内控制发作。
HIE、尿毒性脑病、CO中毒等) • 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低血钙症、糖尿病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史采集
• 病史资料 • 体格检查 • 辅助检查 • 其他实验室检查
病史资料
• 发作史 • 出生史 • 生长发育史 • 热性惊厥史 • 家族史 • 其他疾病史
• 首次发作的年龄 • 发作前是否有“先兆” • 发作时的详细过程 • 发作持续时间与类型 • 发作后表现 • 发作的频率 • 是否应用了抗癫痫药物治 • 疗及其效果
SE的处理主要遵循以下4个原则: (1)血流动力学稳定; (2)快速识别和终止癫痫发作活动; (3)识别和治疗潜在病因; (4)防止癫痫复发。
1、观察期(0~5min)
生命体征监测;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静脉通路建立;血糖,血常规,血液 生化,动脉血气分析,血、尿药物浓度或毒物筛查
2、第一阶段(5~20min)初始治疗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附11例报告)
7 2
20 0 7年第 2 卷第 2 O 期
C i J t et t ue N h Se oa nt n r cF
疆! 匹 ! 垒 !
Q : !
论 著
迷 走 神 经 刺 激 治 疗 难 治 性 癫 痫
( 1 附 1例 报 告 )
.
o e a i n wa o d c e n e e e a n e t e i ,3 m o g i cso s m a e i h r n f p r to s c n u t d u d r g n r 1a a s h sa c l n n ii n wa d n t e f o t o l f t r o l i o s o d n a h r i a tl g . Le tv g s n r e s e wa x o e e ts e n c ed ma t i e rt y o d c r i e a f a u e v t m s e p s d,g r t lc y ae ee —
p i 2 0 o De e b r 2 0 r 0 4 t c m e 0 6, t r e p t n s wi e o d rl e e aie a t ls iu e fe l h e ai t t s c n a i g n r l d p ri ez r s at r e h y z a
凌至 培 栾 国明 田 宏 常鹏 飞 李云 林 周 健
[ 摘要]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 刺激术 治疗顽 固性癫 痫的治 疗效 果和机 制 。方 法 2 0 0 4年 4月  ̄2 0 0 6年 1 2 月 ,1 1 例顽固性癫痫进行了迷 走神经刺激治疗 , 中 3例为脑 炎后 部分性 继发全 身发作 , 其 3例为 L n n - C s u eo x at t a S n rm ( GS , y do e L ) 另外 5例为原因不明的全身强直阵 挛性发作 。手术在 全麻下进 行 , 甲状 软骨水平 左侧胸 锁乳 在 突肌前缘作 3m皮肤切 口, 离肌 肉并 显示 左侧迷走 神经干约 3m, c 分 c 将螺旋 型迷走神 经刺 激电极缠 绕于迷走 神经 干上 , 在左腋前线作一皮肤切 口, 将刺 激器置入 皮下并与 刺激 电极相连 接及 固定 。术后 2周开机x l ete f c vns adm ca i f N eayi i - s at A r ] bet e oepo f t ees n eh n m o St rp — i r h ee i s V h nn
难治性癫痫多药耐药基因学说研究进展
经元及 神 经胶质 细胞 中没 有表 达 。 在对 R E耐 药机制 研究 中发现 , 如果 患 者 对一 种
A D耐 药 , 对其 他 A D 也不敏 感 , E 则 Es 尽管 这些 A D Es
的化学 结 构 与作 用 方 式 各 不 相 同。存 在 于 R 中 的 E 这 种多 药耐 药现 象与 肿瘤化 疗 中 的耐 药机 制相 似 , 因 此 研究人 员 推测 两 者 应 该 存 在相 似 的作 用 机 制 。在 肿 瘤领 域 , 瘤 细胞存 在多 药耐 药现 象 是 由 K l D . 肿 e a d n o在 1 7 9 3年 提 出的 , 发 现 如果 肿 瘤细 胞对 柔 红 霉 他
P—g P由 1 8 2 0个 氨 基 酸 残 基 构 成 , 相 对 分 子 其 质量 为 10 D , 7 k a 由两个 相 同的亚 基 组成 , 个 亚基 均 每 含有 一个 6次跨 膜 区和 细胞 内核苷 酸 的结 合 区 , N 其 端高度 糖 基化 。P—g P为 转 运 蛋 白 A P结合 物超 家 T 族 的成 员 之一 , 于 A C 属 B B亚 家族 , 是一 种 位 于细 胞 膜上 的依 赖 A P的糖 蛋 白 , 以利 用水 解 A P释 放 T 可 T 的能量 将 细胞 内的药 物 、 物 排 出细胞外 。生 理情 况 毒 下, 哺乳动 物体 内均 有 P—g P表 达 , 要 分 布在 一 些 主
血脑 屏 障 由 内皮 细 胞 , 质 细 胞 足 突 , 质 和 周 细 胞 胶 基
构成 , 内皮细胞 之 间存 在 紧密 连 接 , 其 因此 药 物 要 透 过 血脑屏 障具有 一 定 选 择 性 。在 血 脑 屏 障 内皮 细 胞 上 表达依 赖 A P的转 运 蛋 白 , 们 可 以把 进 入 脑 组 T 他 织 的药 物逆 浓度 梯 度 排 出细 胞 外 , 大脑 中起 了 “ 在 第 二屏 障 ” 的作 用 。多 药耐药 基 因学 说认 为 R E耐 药 的 主要 原 因是 进入 脑 内的 A D 被 这些 转 运 蛋 白泵 出 , E s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难治性癫痫
线 照射 一 侧 颞 叶 内 侧 病 变 的 顽 固 性 癫 痫 患 者 , 治 疗 1 在 O个
月 时 , 颅 MR 显 示 T wI 信 号 、 wI 信 号 的 坏 死 区 头 I 。 低 Tz 高
域 , E 表 现 为坏 死 区域 内代 谢 完 全 消 失 及 靶 点 周 围低 代 谢 PT
状态 , 也证 明较 低 剂 量 的 射 线 可 引 起 放 射 性 坏 死 。 ⑤ 射 线 可 能 影 响 神 经 元 或 神 经 胶 质 细胞 膜离 子 通 道 的 功 能 。
8只 猫 癫 痫 发 作 停 止 , 3只仍 然 发 作 , 外 他 采 用 同 样 的方 法 此 治 疗 少 量 顽 固性 癫 痂 患 者 , 取 得 良 好 疗 效 , 且 部 分 患 者 也 并 脑 电 图 和脑 电地 形 图 明 显 改 善 , 明 S S治 疗 顽 固 性 癫痼 是 说 R 可 行、 效 的。此后 , 关 报 道 越来 越 多 , 一 步证 明 S S 有 相 进 R (- 、 一 ) 疗 顽 固 性 癫 痫 是 一 种 有 效 、 创 的 治疗 方 法 。 7刀 x 刀 治 无
维普资讯
3 06
Ne rlIj r n u cin l e o sr c in S pe e 0 7 V 1 2 No 5 u a n u ya d F n t a R c n tu t , e tmb r2 0 . o . 。 . o o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 7 2 1 【 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 0 1 X( 0 7 0 — 3 6 0 71R 4. 文 文 0 117 2 0 )50 0—3
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疗效。
方法: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2月--2019年4月;样本构成: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综合征患者62例;分组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
对照组选择托呲酯治疗,研究组选择托呲酯+左乙拉西坦治疗。
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无差异(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头晕、嗜睡、肢体麻木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联合用药对难治性癫痫综合征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小,总有效率高,癫痫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关键词】左乙拉西坦;托呲酯;难治性癫痫综合征;发作次数;不良反应癫痫属于神经性疾病,有自主停止与骤然发作特点,难以根治且容易复发。
发病时患者意识模糊、抽搐、暂时性精神障碍。
其中,难治性癫痫患者达到10%,每月发作4次以上叫做难治性癫痫,药物控制效果不理想,对患者生活、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为提高治疗效果,我院提出联合用药方法,获得了显著疗效,降低发作次数,有害反应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2月--2019年4月;样本构成: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综合征患者62例;分组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
对照组:男(n=12),女(n=19),年龄20--58(平均:34.8±6.2)岁。
患病时间3--7(平均:4.2±1.3)年。
研究组:男(n=20),女(n=11),年龄21--60(平均:35.2±6.8)岁。
患病时间3--8(平均:4.5±1.4)年。
6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托呲酯治疗方法。
托呲酯(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55)剂量:0.8mg/(kg·d),根据治疗情况不断添加7mg/(kg·d)。
三叉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研究新进展
三叉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研究新进展【摘要】癫痫(epilepsy)是一组以大脑皮层异常放电所引起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综合征,因为所累及的神经结构不同,可分别表现为意识、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情感以及精神功能方面障碍的症状与体征。
具有反复性、发作性、短暂性、可重复等特征。
据统计,目前我国癫痫发病率约为35/10万人口,终身患病率为7.0‰,1年活动性癫痫的患病率为4.6‰。
推算我国共有罹患癫痫病人近1000万,活动性癫痫病人约600万人,其中每年新发癫痫病人47.5万。
51%的患者需要抗癫痫药( antiepileptic drugs,aeds)来控制癫痫发作,其中 70%~80%病人的发病得到控制或发作减少,但仍有20%左右的癫痫病人不能被药物所控制,30%有dre,且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例如:认知损害,情绪低落,生育缺陷,性功能低下等。
近年来,随着致痫灶定位技术以及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癫痫外科在治疗耐药性癫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开颅手术固有的创伤、手术并发症、医疗费用等使其发展受到限制。
有学者认为近15年来没有出现新的治疗癫痫的设备,约有三分之一的癫痫病人未能得到充分的治疗。
就在癫痫方法发展的瓶颈时期,新的治疗癫痫技术三叉神经刺激(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 ,tns)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诞生。
【关键词】三叉神经;刺激;癫痫【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86-021什么是tns?1.1三叉神经定义及其特点:三叉神经(n.trigeminus)是第5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的运动部分从脑桥与脑桥臂交界处出脑,再并入下颌神经,一同经卵圆孔穿出颅部。
而它的感觉部分的胞体组成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节,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进展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进展
陈天懿;赖伊杰;张小小;刘伟;曹春燕;孙伯民;占世坤
【期刊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9)5
【摘要】在癫痫患者中,药物难治性癫痫一直占据相当比例。
这部分患者在经过精确的评估后或可通过外科治疗的手段达到发作缓解。
本文阐述了难治性癫痫的术前神经电生理和影像评估方法,并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癫痫总结手术治疗方案,补充阐述了无创治疗方法,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癫痫外科治疗未来发展趋势。
【总页数】7页(P570-576)
【作者】陈天懿;赖伊杰;张小小;刘伟;曹春燕;孙伯民;占世坤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1
【相关文献】
1.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进展
2.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及外科治疗进展
3.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继发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进展
4.立体定向脑电图在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孟曙庆张洪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6%~1.1%,其中60%~70%的患者在服用抗痫药物时仍会发作,导致一部分患者自行停止药物治疗[1]。
目前我国约600万以上的癫痫患者,每年新发癫痫患者65万~70万,大约25%为难治性癫痫。
虽然目前癫痫的诊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数量却在日益增多。
广义难治性癫痫是指使用目前的抗癫痫药物(AEDs)规范治疗,不能终止其发作或已被临床证实是难治的癫痫及癫痫综合征。
国外对难治性癫痫的描述有不同的名称如“Chronic Epilepsy”,“Refractory Epilepsy”,“Intractable Epilepsy”,“Drug resistant Epilepsy”,“Drug non-responsive Epilepsy”,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难治性癫痫具有慢性、顽固性、难处理性、药物抵抗性以及药物不敏感性的特征。
国外定义难治性癫痫通常是指经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AEDs治疗,患者无满意效果,癫痫的发作仍不能缓解[2]。
国内提出的难治性癫痫诊断纳入标准,要求同时满足以下的患者可优先考虑为难治性癫痫[3]:应用适当的AEDs正规治疗且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频繁的癫痫发作每月至少4次以上;观察2年以上癫痫发作仍不能控制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除外颅内占位及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早期识别早期诊断难治性癫痫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200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制定了难治性癫痫的统一方案。
该方案首先将抗癫痫治疗效果分为以下3类:“发作缓解”指在治疗观察期间内,无发作的持续时间至少是治疗前最长发作间隔时间的3倍或者1年(取决于两者之间哪个更长);“治疗失败”指经过合理治疗后未达到以上发作缓解的标准,包括在1年内发作类型改变;“结果不明”指无发作的持续时间达到治疗前最长发作间隔时间的3倍但短于1年。
在以上治疗效果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使用AEDs数量这一要素,将癫痫对AEDs治疗的反应性分为“药物有效性”、“药物抵抗性”和“药物反应性不明”。
因此,提出了“药物抵抗性癫痫”的确切定义是: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至少2种耐受性好的AEDs单用或联合使用进行治疗后,患者无发作的持续时间未达到治疗前最长发作间隔时间的3倍或者1年(取决于两者之间哪个更长)[2]。
癫痫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多种新型AEDs的开发应用,明显改善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及治疗现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文献进行总结。
一、抗痫药物治疗癫痫的典型特征是没有任何明确原因大脑中的神经元的异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3.15.077作者单位:430071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通讯作者:张洪,Email:zhangh9@ 常活动引起的反复痫性发作。
目前AEDs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癫痫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一般来说,大约50%的患者在初始单药治疗时达到缓解发作,15%~25%的患者可通过改变或添加AEDs治疗使发作缓解,而20%~30%的患者将不能达到满意的发作缓解。
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联合用药方式有丙戊酸钠+拉莫三嗪、丙戊酸钠+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等;一般主张两种AEDs联用,最多不要超过三种AEDs联合。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安全性更好的新型AEDs被引入市场,更好地控制了癫痫的发作,特别是对那些难治性癫痫患者。
因此,现在认为添加新的AED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4]。
新型抗痫药物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的功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的药物如托吡酯等;增强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的功能,加强中枢抑制功能的药物如托吡酯和加巴喷丁等;作用于离子通道发挥作用,其中抑制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的药物如托吡酯、拉莫三嗪、唑尼酰胺和Carisbamate;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托吡酯、唑尼酰胺和普瑞巴林等;选择性结合突触囊泡蛋白SV2A 类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和布瓦西坦片等;抑制糖酵解类药物如2-脱氧-d-葡萄糖等。
1. 托吡酯: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其化学结构与其他AEDs完全不同,为毗哺果糖氨基磺酸酯。
最近的研究发现,托吡酯对1~24个月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婴儿有效,且安全性好[5]。
回顾性分析[6]托吡酯对35名成年难治性癫痫发作持续状态患者的研究发现,启动使用托吡酯、没有额外的AEDs 并停止连续静脉麻醉药,在第1天难治性癫痫发作持续状态累计停止患者为4/35(11%),第2天为10/35(29%),在第3天为14/35(40%)。
结果提示托吡酯是难治性癫痫发作持续状态的添加治疗,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或并发症。
2. 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为吡咯烷类似物,选择性地结合突触囊泡蛋白SV2A,参与囊泡的聚合与胞吐作用,从而调节神经递质释放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的AEDs,已获得批准在儿童中使用。
一个多中心观察性回顾性研究[7]报道了左乙拉西坦在200例难治性癫痫儿童中使用情况,纳入研究的儿童年龄范围为0.3~19岁(平均9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年(范围0~13年),其结果显示左乙拉西坦的耐受性良好,1年的保留率为49%,无严重不良事件,只有24%的患者有相关的不良事件报告(主要是情绪或行为上的变化)。
患者持续服药达2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有明显好转(癫痫发作减少>50%)的比率分别为60%、40%和32%,其中包括癫痫发作消失的比例分别为14%、14%和5%。
其结果证实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耐受性较好,尤其是在12个月内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保留率。
另一项研究[8]也评价了左乙拉西坦在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的疗效和耐受性。
共有102例难治性癫痫儿童[男56例,女46例,平均年龄(96±31.15)个月]被纳入研究。
均接受左乙拉西坦作为添加治疗并观察癫痫发作频率的变化及不良事件,在随访治疗至少6个月后结果显示:102例患者中有46例(45.1%)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超过50%,有16例患者(15.6%)癫痫发作消失。
在部分性发作中,左乙拉西坦减少发作频率超过50%的比例占58.3%,在原发性全身性癫痫发作比例为32%,在部分性和全身性癫痫发作的比例为17.6%。
以上结果均证实左乙拉西坦作为添加治疗可减少各类型癫痫的发作频率,其中似乎对部分性发作最有效;且对儿童有很好的耐受性。
3. 唑尼沙胺(Zonisamide):是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T型钙离子通道和羟自由基清除活动起到抗氧化作用发挥抗癫痫作用。
有一项[9]探讨唑尼沙胺在儿童难治性癫痫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63例顽固性癫痫患儿(男107例,女56例)。
患者每月癫痫发作超过4次,且联合应用2种以上药物,予以唑尼沙胺治疗后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显示:163例患者中79例(48.5%)的发作频率减少超过50%,25例(15.3%)无癫痫发作。
在儿童部分性发作类型的患者中,癫痫发作减少大于50%的比率为40.5%(17/42);在全面性癫痫发作的患儿中,癫痫发作减少大于50%占51.2%(62/121)。
其中有3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肌阵挛性发作,20例(55.6%)的患者的发作减少50%以上,9例(25%)患者无癫痫发作。
平均药物维持剂量8.2 mg·kg-1·d-1(范围5.0~16.0 mg·kg-1·d-1)。
有15例患儿(9.2%)出现不良事件记录,主要包括嗜睡(8例)、疲劳、厌食,但均较短暂。
其结果提示唑尼沙胺辅助治疗各种儿童难治性癫痫是有效和安全的。
4. 普瑞巴林(Pregabalin):是一种新型AEDs,作用于突触前钙离子通道,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一项[10]前瞻性、开放性、附加试验共纳入了重度耐药癫痫患儿19例,其年龄范围为4~15岁。
其中大多数(74%)每天均有发作且多药治疗无效,有58%的患者癫痫发作症状明显,74%的患者伴有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
普瑞巴林剂量保持在150~300 mg/d。
结果1例患者的癫痫无发作,7例患者的癫痫发作减少>50%。
在普瑞巴林治疗后,每日发作的儿童百分比从74%减少到37%。
6例患者出现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嗜睡、头晕、体重增加或行为改变。
5例患者因缺乏疗效而撤药。
研究结果提示普瑞巴林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有益补充。
5. 布瓦西坦(Brivaracetam):是一个新型高亲和力的突触囊泡蛋白2A配体,抑制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
一项[11]探索性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Ⅱb期试验曾共纳入208例患者,最终有197例完成研究。
所纳入的癫痫患者年龄范围为16~65岁,均在过去4周接受1~2种AEDs治疗但仍有4次以上部分性发作。
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在为期10周的治疗后,布瓦西坦片50 mg/d和150 mg/d均对患者有明显疗效。
在服用布瓦西坦片50 mg/d的患者中,9例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无癫痫发作;而服用布瓦西坦片150 mg/d的患者中,3例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无癫痫发作。
布瓦西坦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与安慰剂组的发生率相似,均为轻度至中度的疲劳、头痛、鼻咽炎、恶心、嗜睡和头晕。
无患者因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
结果表明布瓦西坦片辅助治疗年龄为16~65岁的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6. carisbamate:是一种新的抗惊厥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电压门控性钠通道和电压激活性钙通道。
通过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观察carisbamate(RWJ 333369)对自发反复痫样放电的发展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12]。
该模型利用低镁3 h来模拟癫痫持续状态。
结果显示carisbamate可预防痫样放电的发生,表现为carisbamate治疗神经元痫样放电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显著减少。
当用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替代carisbamate时,无法阻止神经元痫样放电的发生和发展。
实验结果说明carisbamate在体外可防止痫样放电的产生和发展,为防止脑损伤后的癫痫样放电的发生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有一项[13]为期14周评估carisbamate 800 mg/d和1200 mg/d对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辅助治疗的疗效的双盲的研究共纳入了547例患者,434例患者(79%)完成了研究。
结果显示在减少癫痫部分性发作中位数百分比方面,联合carisbamate剂量组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联合carisbamate组有较多的不良事件如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