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泊船瓜洲)公开课教案
《泊船瓜洲》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泊船瓜洲》教案一、教案背景《泊船瓜洲》是中国古代民歌中的经典之作,以其婉约、流畅的曲调和优美的歌词广为流传。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泊船瓜洲》的歌曲背景、文化内涵,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泊船瓜洲》的歌曲背景和创作背景,感知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习歌曲的曲调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演唱《泊船瓜洲》。
4.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民歌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5分钟)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泊船瓜洲》的音频,引发学生对该歌曲的兴趣,通过欣赏歌曲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歌曲介绍(1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要介绍,向学生介绍《泊船瓜洲》的歌曲背景和创作背景,包括作曲、作词人的背景及歌曲的流传情况。
3.音乐欣赏(20分钟)利用音乐播放器分段播放《泊船瓜洲》,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感受其中的曲调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歌曲的曲调特点是什么?- 歌曲的情感表达是怎样的?- 你在歌曲中感受到了哪些情绪?4.歌词学习(20分钟)分发《泊船瓜洲》的歌词,引导学生跟随音乐播放器的演唱,同时分析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歌词中的“瓜洲”指的是哪个地方?- 歌词中的“泊船”象征着什么意思?- 你认为歌词中的描绘的画面是怎样的?5.小组合作演唱(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泊船瓜洲》的歌词,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演唱之后,每个小组需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演唱成果。
6.总结与延伸(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并用简单的语言总结《泊船瓜洲》所表达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民歌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根据学生对歌曲背景和音乐欣赏的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泊船瓜洲》的理解程度。
《泊船瓜洲》公开课教学设计2篇
《泊船瓜洲》公开课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通过比较阅读,揣摩不同作者对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
3、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教学重难点:1.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2.体会诗人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环境:老师自制的课件;上课环境为有电脑、投影仪和大屏幕的教室;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了,大家还能背诵李白的所写的那首名篇——《静夜思》吗?(学生齐背后,出示幻灯片2)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吗?(月亮)3)师小结:说得很好,自古以来,月亮就象征团圆之意,我国古代文人在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词中往往会提到月亮,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1)初读:大家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文,看看有哪些字词的读音你还不确定?尤其是诗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结合书下的注释和你的初步理解,为这些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你知道读七言绝句时,应当如何停顿吗?(出示幻灯片3进行正音,师画出停顿节奏)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诗文。
2)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4)你对王安石了解多少?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诗句解析:(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①大家再看看文中的注释,了解“泊、一水间、数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钟山”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幻灯片5)②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灯片6)(眼中之景——京口、瓜洲想象之景——老家钟山)③既然离家“只隔”“一水间”、“数重山”,但离家真的近了吗?(对于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即时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说“只隔”只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而已)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归心似箭、高兴)④诗意:从京口到瓜州仅仅只隔着一条长江了,离老家钟山也不远了,只隔着几重山而已。
《泊船瓜洲》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4篇
《泊船瓜洲》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
本组课文是围绕“游子思乡”这一主题编排的,《泊船瓜洲》是南宋诗人王安石于公元1074年,在第一次任宰相主持变法失败后,应宋神宗急召第二次赴京复职,途径京口泊船瓜洲时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景,未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第三句感叹自己对故乡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记忆忧新,各种在家的美好温馨历历在目,因此本诗从字面上看,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
编排本组课文一是让学生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二是引导学生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其中本诗中的“泊、间、数、重、还”这几个多音字的辨音,读通诗句、大体把握诗意,学生能自己解决,再辅以教师适当点拨即可达成目标。
而知晓诗人的背景,走进诗人的内心,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因此这是本课教学要突破的难点,需要在多种方式的诵读思考中完成。
教学目标:1、通过结合语境意项辨析“泊、间、数、重、还”等多音字的读音,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自由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抽生读等多种形式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结合注释、教师点拔,生生合作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搜集诗人资料,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背景,体会“绿”“又”两个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情节,进入古诗意境。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大体把握诗意。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中的情节,进入古诗诗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知识人,奔主题。
1、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个人资料?(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出生于江西临川,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等。
古诗泊船瓜洲的教案泊船瓜洲讲课教案
《古诗泊船瓜洲的教案泊船瓜洲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王勃的情感。
3.掌握古诗的写作背景及创作特色。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诗句。
2.难点:体会诗人王勃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展示瓜洲的美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
2.诗歌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韵律。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
3.诗歌解析逐句解释诗句,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美。
4.情感体验讲解诗人王勃的生平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如孤独、忧虑、无奈等。
5.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如历史、文化、审美等。
6.诗歌背诵与默写学生集体背诵诗歌,检查背诵效果。
教师抽取部分学生默写诗句,检查记忆效果。
7.作业布置让学生课下熟读并背诵诗歌,加强记忆。
布置一篇关于《泊船瓜洲》的作文,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和自己的感悟进行创作。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朗读、讨论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和体会诗人的情感。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提高了课堂氛围。
3.在诗歌背诵和默写环节,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记忆效果较好。
4.作业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中加入《泊船瓜洲》的相关题目,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王勃的诗歌,了解其创作风格和主题。
2.组织学生开展诗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结合诗歌内容,开展历史文化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泊船瓜洲》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泊、洲”等字,会写“京、钟”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背诵诗歌,学习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或播放一段关于江南的视频,引出课题《泊船瓜洲》。
提问学生对江南的印象以及对思乡之情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理解诗意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含义,如“泊船”“瓜洲”“京口”“钟山”“绿”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4.体会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感受诗人离家乡的距离之近,却不能归去的无奈;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喜爱;从“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直接表达诗人的归乡之盼。
5.赏析“绿”字重点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精妙之处。
讨论“绿”字的词性变化、视觉效果以及所蕴含的情感,体会诗人用词的巧妙。
6.学习表达方法分析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诗人通过描写江南的春景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
7.朗读背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多种形式朗读,如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
引导学生背诵诗歌。
8.拓展延伸介绍王安石的其他诗歌,让学生感受王安石的诗歌风格。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乡经历或感受,并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9.总结全文总结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强调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鼓励学生多读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
通过吟诵,体会情感,融入情感,升华情感。
【教学目的】学习有感情诵读,在吟唱中感受诗歌意境,积累诗句。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诵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情感。
2.学会吟唱古诗,在吟唱中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知题意1.师: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一首诗,请大家在书法纸上,跟着我一起书写课题,看一看谁写得比老师的好。
(认真书写课题:泊船瓜洲)2.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请问,谁知道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吗?(预设:把船停泊在瓜洲码头。
)(师以简笔画画地图,标明瓜洲在长江北岸。
)二、朗读古诗,明诗意1.师:这是五年级一篇课文,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来学,有信心学好吗?(有)真是一群好学的孩子。
请自己练习读一读,读准字音,对照下面的注释,想一想诗里的故事。
(出示诗歌,生自由练习。
)2.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点一生读。
相机正音。
)3.师:看来同学们都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诵读古诗,悟诗情1.师:除了同学们读的这种方法,其实还有有一种更有趣的读法(出示含平仄符号的诗句)你们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吗?学习平仄。
(分别指平、仄、入,相机小结,平长仄短入促高。
)2.点一生读,相机纠正学生诵读时的音的长短变化。
师:你真聪明,一学就会,老师奖励你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一遍,你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
(生带读。
)3.师:还有哪位同学想当当小老师的。
(再点一生当小老师带读。
)4.师:一起诵读吧!(全班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听,可是,老师不知道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
这样吧,男女同学分别读一读。
女士优先,女同学先读吧。
(分男女生朗读。
)5.师:听你们读了这么多,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给我这个机会吗?如果老师读得好,就给老师掌声,如果老师读得特别好,就给老师热烈的掌声,好吗?(师诵读,体现长短、高低、快慢变化。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宋朝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2.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相关事迹(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主要作品有《元日》《泊船瓜洲》《梅花》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初读,读准字音。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一水间(jiàn) 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诗句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泊船:停船。
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京口:今江苏镇江。
间:隔开。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这里用作动词,“吹绿”的意思。
还:回到家乡。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古诗,看图读诗,想想: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画出古诗中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思考这三个地点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
师生合作简笔画板书。
(2)王安石出生于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所以此地又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2.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前两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泊船瓜洲-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泊船瓜洲-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泊船瓜洲》篇章结构:记叙文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篇课文的基本知识和核心词语•了解泊船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熟练运用“多义词”和“词组”的阅读策略2. 能力目标•能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和意义•能够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泊船瓜洲的文化和特色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物的尊重和珍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三、教学重点•掌握本篇课文的核心词语和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多义词”和“词组”阅读策略•了解泊船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四、教学难点•理解本篇课文中罕见的词语和古代文化知识•运用查字典等工具提升阅读水平•发散思维,探究泊船瓜洲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唤起学生对“扬州”、“南京”等地的认识,引出本篇课文的主题“泊船瓜洲”。
2. 学习和讲解2.1 读课文1.让学生齐读课文一遍2.知识重现,将课文划分段落,对每一段的意义进行理解3.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掌握其含义和用法2.2 讲解故事背景1.向学生介绍泊船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2.引导学生思考“泊船瓜洲”这一短语的含义和历史意义2.3 课文理解1.运用多义词和词组的阅读策略,逐句理解课文2.通过讲解细节描写,帮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形象2.4 学习点拨1.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生字,进行点拨和讲解2.运用查字典等工具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2.5 知识拓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让学生了解泊船瓜洲的实景和文化特色2.向学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3. 拓展练习3.1 词语储备1.让学生在练笔中使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巩固词语储备2.让学生总结“多义词”和“词组”,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3.2 个人思考1.让学生就“泊船瓜洲”的文化特色,进行个人思考和表述2.结合自身认知和想象力,对历史文化进行自由创作4. 总结反思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和展示作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估。
6《泊船瓜洲》(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6《泊船瓜洲》(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泊船瓜洲》,使学生了解作者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流亡在外,途经瓜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船瓜洲》。
2. 诗歌内容:全诗共四句,描绘了作者在瓜洲泊船时,眺望江南故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艺术特色:本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解读:逐句解读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想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江南水乡美景。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作者:王安石3. 诗歌内容:瓜洲泊船、江南故乡、思念之情4. 艺术特色:简洁明了、描绘美景、展现情感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采用朗读、品味、想象等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主题内容、训练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泊船瓜洲》。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泊船瓜洲》。
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5、积累思乡的一些名句。
教学重点: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音乐《月之故乡》《思乡曲》及课件。
课前导学1、读三首古诗词,读准字音,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大概了解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细读,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一、浏览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及训练重点。
二、情境导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首先,让我们走进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去感受他的乡愁。
二、出示古诗《泊船瓜洲》,初读古诗学生自读古诗,学习要求如下:1)读准字音,遇到多音字多读几遍;字正腔圆,读准节奏。
(间:jiān)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4)诗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达的呢?三、学生自学。
1、生对照自学提纲自读自悟。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
齐读。
3、四人学习小组交流3、4题。
四、再读,理解诗意1、此时此刻,诗人身在何处?(身在瓜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诗题看出来的)2、生读诗题,理解诗题。
3、介绍王安石写诗背景。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会通过诗歌的描写,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泊船瓜洲》全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2)如何让学生通过诗歌的描写,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教师讲解诗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重点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师通过诗歌的描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6.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诗人:王安石3. 诗意:描绘了瓜洲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情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5. 重点词语:泊船、瓜洲、江南、明月、乡关、故人6. 句式特点: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七、作业设计1. 背诵《泊船瓜洲》。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基于人文教学思想,本课设计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
打破传统的串讲古诗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读感悟。
设计特色:激发主体情趣,自读感悟,入境悟情。
设计目标:1、通过正确流利朗读诗文,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通过想象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
3、感情朗读背诵,体会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
1、我们从课文中,从《诗文赏读》中已学会了很多古诗,现在我们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次古诗背诵擂台赛。
看谁一下子背得多,背得熟,他就是今天擂台赛冠军。
2、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谁预习了,已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积累,通过创设情境让平时喜爱诗文的同学有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初解诗意。
1、揭题讨论:⑴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什么?⑵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⑶师相机介绍王安石。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3、结合插图、注释,自解诗意看看插图,可以用简笔画表示诗意,也可根据注释说说诗意。
同桌可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自读诗句,观察画面,感悟诗意。
既可以以画表示诗意,也可说说诗意,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而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
以学生自己对诗歌内容的领悟代替教师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1、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重点品析“春风又绿江南岸”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诗歌讲了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描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情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设景激情: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xx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xx个。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你预习得真充分。
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
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音字注音)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
(教师适当讲评)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合作汇报: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你们查找的有关的资料,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案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这首古诗。
2、学生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教学难点(1)领悟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2)体会“绿”字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离开家乡的时候。
当你远离家乡,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思乡的感受)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它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这首诗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进行正音和指导。
4、全班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重点字词。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峦。
重点理解:“京口”指江苏镇江,在长江南岸;“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一水间”指一水相隔。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重点理解:“绿”在这里用作动词,吹绿的意思。
(四)体会情感1、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1)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中可以看出诗人距离家乡并不遥远,但却不能回去,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思念。
(2)“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春天江南的美景,而诗人却不能欣赏,更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
(3)“明月何时照我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期盼和对家乡的思念。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精选8篇)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精选8篇)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篇1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预习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请问你们还记得以前学习故事的方法吗?【生回答,教师板书:学习方法1.读(背);2.理解诗意;3.写(画)】师:学习古诗除了以上3个方法,还要注意的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4.体会感情.)2.板书诗题,(《泊船瓜洲》)读题。
3.理解诗题的意思。
问“泊”怎样读?(多音字:bó与pó?的区别)“泊”是什么意思?(泊:是船靠岸的意思。
“泊船瓜洲”就是在瓜洲船靠岸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直扑重点(运用学法1)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多音字:“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运用学法2)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泊船瓜洲-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泊船瓜洲-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能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并掌握课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古词汇和习惯用语。
2.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课前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表一下对于“泊船瓜洲”这个词汇的理解和想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教学氛围。
2. 阅读1.学生自行阅读有关课文。
2.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生字词进行标注。
3.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对文中的重点用横线标出。
3.课文分析1.教师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介绍有关课文的背景、人物等。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古词汇和习惯用语。
3.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并分析文章的主旨。
4.思考发现1.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艰辛不一定要有钱才能过得好”的核心意思。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5.延伸拓展1.让学生通过相关课外阅读文献等方式,了解更多有关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在学习中一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教学目标,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可以通过一些课堂小测验的形式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成长状况,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泊船瓜洲》教案(精选10篇)
《泊船瓜洲》教案《泊船瓜洲》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泊船瓜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教案篇1学习目标:1.自选方法学习古诗,“读读、背背、议议、画画、写写”。
2.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评:依据新课程标准,突出语文实践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准备上课。
回忆已学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2.认识课题。
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大家首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泊”字。
(教师板书课题。
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 pó)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齐读课题。
)师:谁能根据课前的资料搜集说说“瓜洲”在什么地方?生:“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师:“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说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
课前你们搜集了哪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生:……3.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诗呢?生:学古诗要先背诵。
师:先要生:读熟,还要懂得意思。
生:还要求默写。
……(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议、背、写”)师:我们就按这顺序和方法学习。
【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
背诵古诗,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
让学生制定学习程序与方法,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
】二、读诗1.试读。
师: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先读诗。
请自由轻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试读)2.正音。
《泊船瓜洲》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3篇
《泊船瓜洲》公开课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背诵。
2、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完成对古诗意思及理解,体会作者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3、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思考、搜集、处理、探究的学习方法。
拓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学习形式策略1、组成合作小组进行学习: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自己独立学习:让有个性思维的同学自由发展。
3、师生之间谈话式学习:让学生能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一、示题引问1、示题。
2、学生读诗,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二、了解诗意1、教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新的朋友、老师──网络,用它来学习古诗:学生借助网页了解诗人、诗句的意思。
2、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⑴教师引导交流重点词的意思。
⑵解释全诗的意思。
三、体会古诗思想感情1、学生通过网页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四、借助网页探索拓展1、学生通过网页了解有关本诗和其他有关诗的知识。
2、学生交流学习的成果,学生将自己获得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进行交流五、课后作业将今天的学习成果,用Word或Powerpoint做成汇报作业。
课堂实录片段及解析片段一:(经过第一阶段网页学习后)师:刚才老师在巡视时,有同学找老师要密码了,但是要获得密码,必须将你对诗句的理解对大家说一说,哪位同学准备好,就赶紧举手吧!(举手的学生只有两三个,老师点了其中一位同学。
)生: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只隔着几层山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怎么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的是长江呀?生:因为前面(网页)的解释里说:瓜洲在长江(读重音)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所以我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的是长江。
师:哦,原来你是借助注解明白的,阅读真仔细!哪位同学用其他的方法知道的?(有两三个学生举手,点其一回答)生:我是看地图知道的。
(学生操作网页展示地图,指出长江)师:你看到了长江,那你知道京口、瓜洲和钟山在哪里吗?(生找不出来)师:哪位同学帮帮他?(举手的同学多了起来,点其一回答)生:(操作网页将对应的地点名称拖到地图上相应的位置。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打破串讲串问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紧扣诗眼“还”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运用比较法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学习、体验诗人苦心推敲字词的写作态度。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初步感知诗人思乡之情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板课题),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板书)在旅途中写下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2、把你收集到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3、教师范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音)4、出示课件,自由读诗,判断六个多音字和一个变音字在诗中的正确读音。
5、指名判断读音后齐读。
6、自由读诗,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
(“还”字)7、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解题,板画)(过渡:诗人停船瓜洲,想念着离自己不远的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的家乡在哪里?诗人又是怎样通过短短的四句诗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下面我们就通过理解诗句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二、紧扣“还”字,披文入情,深入体会诗人思乡之情1、自由读诗,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2、自由汇报:你学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若A:学生汇报一、二句的诗意,师引导生从这两句诗句中找出有关的地名,并弄清它们的位置关系,指名一生上台在原有的长江图上贴画,并看着图示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板书:靠家近——很想还)若B:学生尝试解释第三句,并从“又”字体会诗人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具】课件、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北宋诗人王安石)2、简介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公务非常繁忙,经常东奔西走实行变革。
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点学生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把握主旨1、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怎样一首诗呢?读古诗三遍,注意读音。
2、指名读诗,互相正音:注:“间”应读“jiàn”。
3、正音后齐读全诗,想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想回家的这一念头:(“还”字;点明:“还”字就是回家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扣住“还”字,披文入情,理解诗意(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并作必要的讲解。
)哪一小组读懂了哪句?教师相机指点:1、学生交流一、二句:⑴找出地名,(点击出示:京口、瓜洲、钟山)搞清三者位置。
⑵重点理解:“间”和“数”。
京口和瓜洲一个在长江的南岸,一个在长江的北岸,被一条长江间隔开了,所以这儿应该读“ jiàn”。
例如:“间断”,还有“间隔、隔开”,在这儿就是“间隔”的意思。
⑶“钟山只隔数重山。
”“数:几”;“只:说明离家近。
”既然离家这样近,就应该回家去看看。
(板书:离家近──应该还)⑷指导朗读。
2、交流三、四句:⑴提示“绿”字的解释(吹绿、染绿)。
⑵从“又”字你能知道什么,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离家时间很久了,特别想回家去看看。
)(引导学生合作板书:离家久──更该还)⑶在第4句的解释时,引导学生尝试加上语气词“啊”,把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学 流 程
环节设计意图
一、《泊船瓜洲》
1.读题,师生同抄古诗,简介作者王安石。
2.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自读古诗。
3.指名学生读古诗,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学生齐读古诗。
4.理解词中的“一”字,与我们平时解释的不同。
5.山一程,水一程——跋山涉水
风一更,雪一更——寒风朔雪
(体会到行军的艰难)
6.故园无此声,故园指什么地方,没有怎样的声音?
7.这首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 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练习背诵词。
四、总结
三首诗词的共同之处,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
10.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1.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2.说说诗句的意思。
13.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14.练习背诵。
教 学 流 程
环节设计意图
二、《秋思》
教学内容
5.古诗词三首
所需课时
2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默写三首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总体设计意图
教
学
反
思
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到达哪个层次算学习完结了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古诗教学单求多读,熟读成诵,对古诗的意思理解却轻描淡写。但是在现实学习中,老师敢这样放手去做吗?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基本都是书面的,所以光靠一张嘴,在考试的时候做什么都难成。于是乎我们的古诗教学不得不回到读背后的诗句逐字逐句的理解,甚至抄诗意,背诗意,默写诗意,违了课标要求,苦了学生。你可别怪我,那都是考试惹得祸。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引读。
8.师生一起来表演这一个细节?
9.写一写使人到底跟家人说了些什么呢?
10.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11.练习背诵古诗。
三、《长相思》
1.师生共同抄诗,提醒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2.指名朗读词,正音:聒
3.读一读《长相思》的注释,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4.读了古诗后,在看课文的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
5.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6.从一、二句的哪些词中看出作者离家很近?
(一水间 数重山)
是啊作者离家如此近本来就应该回家一趟,但他能回家吗?
7.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
8.从哪里看出作者离家的时间很长了?(又)
9.这句诗中有一个字写得特别传神,你猜是哪个字,为什么?
拓展
资料
或个
性做
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杂诗 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抬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绝句 杜甫(唐)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师生共同抄诗,提醒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2.给诗句配上谱唱一唱,.(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文同学通过唱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读一读《秋思》的注释,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4.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