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腾荣浅析布依族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册亨布依族饮食文化初探

——册亨县文化馆馆员、馆长:韦腾荣

(刊登于中国册亨2010布依文化论坛427—431页)

内容提要:册亨县布依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质朴、崇尚文明、讲究礼仪,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开放的古老民族。册亨布依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既喜食狗肉,又喜食酸、辣等菜戎。传统食品主要有粽子、糍粑、五色糯米饭等。布依族的饮食文化这一文化特质的形成,与布依族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民族意识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物质方面的因素,又有精神方面的因素,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其实物文化使布依族的饮食文化与观念文化相“集合”,使其成为一种恒久地根植于布依族传统文化中的“稳定因素”。

关键词:布依族饮食文化

作者简介:韦腾荣贵州省册亨县文化馆馆员韦腾荣

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南端,地处珠江上游两大支流南北盘江夹角地带,总面积2598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约23.1万,居住着布依、汉、苗、壮、仡佬等民族。册亨县是黔西南州建州前全国唯一的布依族自治县,其中布依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5.48%,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扶贫重点县。册亨布依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

册亨县布依族大部分都是本地土著居民,根据史书记载,布依族先民包括在古代泛称为“僚”的族群之中。关于布依族更早的族源,史学家们说法不一,一说是由“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成;二说是由“百濮”的一支发展而成;三说是战国晚期到西汉的“夜郎国”与今日布依族有渊源关系。汉以后,史籍称今布依族地区为“僚”或“俚”;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和“仲家蛮”;明清时称“仲苗”、“仲蛮”、“青仲”或“仲家”,民国除称“仲家”外,尚有“夷家”、“夷族”、“水家”、“水户”、“土人”、“本地”、“沙人”等。文件记载为“仲家”,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根据上述史料的记载和本民族古歌、神话、故事的传说,地名、姓氏

的特点,以及过去汉族称布依为“本地”、“土人”,而布依又称汉族为“客家”、“客边”等事实来看,布依族无疑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本土民族,册亨布依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了一些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成分,成为今日这样一个勤劳、勇敢、智慧、质朴、崇尚文明、讲究礼仪、历史悠久、文明开放的民族。

布依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的发展,布依族先民对饮食习俗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特色。而布依族的饮食文化,也在布依族传统文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布依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与稻作活动相关的农耕文化,并使之一脉相承,世代相传,而布依族饮食文化也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

(一)主食及糯食文化

布依族作为典型的农耕民族,自古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其次是包谷(玉米)、小米、麦子、高粱等,

有时辅以土豆、白薯之类。

布依族对大米和玉米食品的加工制作别具一格,玉米为布依族的主食之一,食用时多将玉米加工磨成小颗粒,和大米掺在一起煮成二合饭。也有的将嫩玉米磨成碎糊状,加上糯米包成包粑,用油炸或蒸熟便可食用。布依族尤其偏好糯米食品。对糯食的嗜好,也形成了饮食文化中糯食文化这一特质。

布依族以种水稻著称是有充分依据的。元代以来,即称布依族为“仲家”。费孝通先生曾说过:“种(仲)家族称来源与其从事农业水稻耕作有密切关系”。即无非是说布依族先民以种植水稻著称于世的,曾今被称为“水稻”民族罢了。古文献对此也可以证明,《史记〃货殖列传》亦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于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古老而浓厚的稻作文化。稻米是布依族的主食之一,或甑蒸、或锅煮、或鼎罐焖,喷香可口。而糯米有味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因而深受布依人民的喜爱。在农忙季节,由于忙于劳动,方便而又例于携带的熟食成生了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粘性强,营养丰富的糯米便成了这种食品的最

佳原料。糯食在生产劳动中的这种功能,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已显得不是很重要,但在生产力落后,物质贫乏的古代社会却显得很重要。这从遗承下来的某些节日饮食习俗中可窥见一斑。春节布依族家家都要有糯米糍粑,不管是自己打或者买。一是用于敬供;二是他们用独特的方法把糍粑贮存起来,待年后的正、二、三月间上山劳动时,便将它们取出切片,随身携带上山,一旦饿时随着烧火烤熟了即可食用充饥,即省事又及时。吃五色糯米饭、粽子、达粮粑等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饮食内容,这种食品从表面上看是为了体现短期节日或某一节日的气氛,但若进一步细究,可看出这种食品在端午节出现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端午节之后进入农忙季节,人们的室外活动频率加大,为了便于携带和用餐时方便,布依人民便发明了五色糯米饭、粽子、达粮粑,这些食品既好看,又喷香,特别在五月炎夏季节,多放几天也不会馊。这些,都说明了糯食文化与自然环境和生活劳动的密切联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布依族人民对稻谷产生了崇拜心理。布依族认为稻谷有灵魂,不能糟蹋粮食,在大年或某此忌日,不能炒饭和烧糍粑吃,以免庄称出现病虫等

灾害。布依族谷种的“种”一词和“灵魂”一词是相同的词,都写作“Wan”布依族认为糯米的灵魂最多,因此产妇坐月,以能吃糯食为佳;人到晚年,体力不好,以为自身魂魄所剩不多,叫亲朋好友每人带几斤糯米其“添魂祝寿”等等。这正是古老的稻作民族与稻谷的鱼水关系而产生的崇拜心理,是谷魂崇拜表现出来的一种事象。另外,糯米还是吉祥、宝贵的象征。在很多布依族地区,布依人家在婚礼和葬礼上都得有糯米,而象征意义也各有不同。

布依族喜吃糯食,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糯食食品种类繁多,有糍粑、糯米饭、粽子、糯米酒、达粮粑、甜酒粑、汤圆等等。

2、糯食食品广泛用于节日及许多事务中。在节日、婚嫁、丧葬、祭祀、巫术、造房、走亲访友、请客送礼等都需要糯米,糍粑等糯米食品。册亨的布依族,在春节期间的祭祀中得有糯米粑;而节日期间各地亲戚的走访游玩过程中都要相互赠送粽子等糯食食品。

3、糯米食品的加工方法。糯米粑,其做法非常讲究:先把舂好簸净的糯米炮上一两天,然后滤干,放在大米甑里蒸,蒸成饭后,立即倒进粑糟里,用特制的粑粑捧趁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