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之三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
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结果分析
▪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有多种方法:
公斤体重来计算糖的利用 去脂体重(fat free mass)来纠正(因为只有瘦肉才能
摄取葡萄糖) 体表面积
▪ 正常值
中国背景人群葡萄糖利用率的下1/4位点的M值为 7.24mg/kg/min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胰岛素抵抗的起因与产生
体育运动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
▪ 有规律的骨骼肌锻炼可以造成胰岛素信号 成分的表达变化,特别是葡萄糖转运子
▪ 运动能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及到达靶组织 的胰岛素水平,进而使代谢状态得以改善
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优缺点
▪ 优点
同时输入外源胰岛素及葡萄糖的方法避免了“内 源性胰岛素缺乏”(如在糖尿病病人)及“低血 糖”(如在胰岛素耐量试验中)对胰岛素敏感性测定 的影响,成为在糖耐量正常、糖耐量低减及糖尿 病人群均可信赖的技术
▪ 缺点
这种测定十分昂贵费时 节省时间和经费而延长血糖测定间隔时间,其研
静脉输入外源胰岛素后引起急性高胰岛素血 症
胰岛素开始输注速度为127.6μU/m2/min 10分钟后输注速度减为40 μU/m2/min ,维
持此速度主实验结束 胰岛素输入20分钟后,血胰岛素浓度从
14μU/ml升到105±5μU/ml,达到稳态 胰岛素输入4分钟开始输入葡萄糖 每5分钟监测血糖一次,并调整葡萄糖的输
——Mercado MM ,Curr Diab Rep. 2002; 2(1):83-95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关系深度分析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关系深度分析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关系,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胰岛素抵抗的定义和机制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胰岛素在细胞内的作用减弱。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和脂肪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异常、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降解增加等。
2.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胰岛β细胞为满足需求而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
此外,胰岛素抵抗还会引起脂肪组织和肝脏的脂肪合成增加,导致肥胖和脂肪肝等代谢异常。
3. 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些基因突变会导致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
此外,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因素也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4.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病理生理改变,它可以持续数年甚至十几年。
在胰岛素抵抗阶段,机体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β细胞的功能逐渐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最终导致血糖升高,出现2型糖尿病的症状。
5. 胰岛素抵抗与其他疾病的关系除了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还与多种其他疾病相关。
例如,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
这些疾病与胰岛素抵抗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和风险因素。
6. 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和预防针对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等,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等,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糖尿病的风险。
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与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胰岛素抵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这一疾病。
一、胰岛素抵抗的定义。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胰岛素在细胞内的生物学效应减弱。
这一状况会导致血糖升高,最终可能发展成糖尿病等疾病。
胰岛素抵抗通常伴随着高胰岛素血症,即胰岛素分泌增加以弥补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
二、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
1. 空腹血糖(FPG)。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建议,空腹血糖是诊断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在3.9-5.5mmol/L 之间。
超过5.5mmol/L但低于6.9mmol/L的空腹血糖可以被诊断为胰岛素抵抗前期。
2. 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胰岛素抵抗。
在OGTT中,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服用75g葡萄糖溶液,随后在2小时内测定血糖水平。
如果2小时血糖水平超过7.8mmol/L但低于11.1mmol/L,则可以诊断为胰岛素抵抗。
3.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是一种通过测定胰岛素和血糖水平来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
ISI值越低,说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越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越大。
一般来说,ISI低于2.9可以被诊断为胰岛素抵抗。
4. 胰岛素水平。
除了血糖水平外,胰岛素水平也是诊断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水平应在5-15mU/L之间。
超过15mU/L的胰岛素水平可能意味着胰岛素抵抗的存在。
三、结语。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但危害巨大的代谢性疾病,及早诊断和干预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对空腹血糖、OGTT、ISI和胰岛素水平等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胰岛素抵抗,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胰岛素抵抗,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和关注。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一:什么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英语:insulin resistance),是指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细胞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产生反应不足的现象,亦即这些细胞需要更高的胰岛素浓度才能对胰岛素产生反应。
在脂肪细胞内,胰岛素抗性导致储存的甘油三酸酯的水解,进而提高血浆内自由脂肪酸的含量。
在肌肉细胞内,胰岛素抗性降低葡萄糖的吸收;而在肝细胞内,降低葡萄糖的储备,两者共同导致血糖含量的提高。
胰岛素抗性引起的血浆中高胰岛素和高糖含量经常导致代谢综合征、痛风和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理论结束了用胰岛素分泌不足来解释糖尿病的历史。
更真实地再现了人体的复杂性,为行为医学技术进入提供了学术支持。
更科学的为指导糖尿病患者运动指明了方向。
二: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原因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很多,包括遗传性因素或称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受体后的基因突变(如Glut4基因突变、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和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突变等),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大多数是由于多基因突变所致,并常常是多基因突变协同导致胰岛素抵抗。
除了上述遗传因素之外,许多环境因素也参与或导致胰岛素抵抗,称之为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这主要与长期运动量不足和饮食能量摄人过多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80%伴有肥胖)、长期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铬和钒缺乏、妊娠和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另外还有原因是肿瘤坏死因子a(TNF-a)增多。
TNF-a活性增强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引起血浆FFA水平增高,抑制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IRS-1的磷酸化和Glut4的表达,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近年来尚发现脂肪细胞能分泌抵抗素( resistin ),抵抗素可降低胰岛素刺激后的葡萄糖摄取,中和抵抗素后组织摄取葡萄糖回升。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一:什么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英语:insulin resistance),是指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细胞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产生反应不足的现象,亦即这些细胞需要更高的胰岛素浓度才能对胰岛素产生反应。
在脂肪细胞内,胰岛素抗性导致储存的甘油三酸酯的水解,进而提高血浆内自由脂肪酸的含量。
在肌肉细胞内,胰岛素抗性降低葡萄糖的吸收;而在肝细胞内,降低葡萄糖的储备,两者共同导致血糖含量的提高。
胰岛素抗性引起的血浆中高胰岛素和高糖含量经常导致代谢综合征、痛风和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理论结束了用胰岛素分泌不足来解释糖尿病的历史。
更真实地再现了人体的复杂性,为行为医学技术进入提供了学术支持。
更科学的为指导糖尿病患者运动指明了方向。
二: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原因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很多,包括遗传性因素或称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受体后的基因突变(如Glut4基因突变、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和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突变等),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大多数是由于多基因突变所致,并常常是多基因突变协同导致胰岛素抵抗。
除了上述遗传因素之外,许多环境因素也参与或导致胰岛素抵抗,称之为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这主要与长期运动量不足和饮食能量摄人过多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80%伴有肥胖)、长期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铬和钒缺乏、妊娠和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另外还有原因是肿瘤坏死因子a(TNF-a)增多。
TNF-a活性增强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引起血浆FFA水平增高,抑制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IRS-1的磷酸化和Glut4的表达,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近年来尚发现脂肪细胞能分泌抵抗素( resistin ),抵抗素可降低胰岛素刺激后的葡萄糖摄取,中和抵抗素后组织摄取葡萄糖回升。
2型糖尿病的始动因素——胰岛素抵抗
关疾 病 的共 同 土 壤 。
大量 流 行 病 学 资 料 也 显 示 ,胰 岛 素 抵抗 在 糖 尿 病 及 心血 管
疾 病 发 病 之 前 多年 就 有 可 能 存 在 , 常 与 肥 胖 、 龄 的增 长 、 常 年 高
血 压、 高脂血症相伴 随。肥胖 是引起胰岛素抵抗最常见 的原 因 ,
什 么 是胰 岛 素抵 抗
种 肥 胖 者 尤其 易 发 生 糖 尿病 、 血 压 、 心病 及 中 风 、 肌 梗 死 高 冠 心
等 心脑 血 管 疾病 。 其 次 , 是 已 经 注 意 合 理 饮 食 , 岛素 用 量 和 就 胰
其他 降糖 药 用 药 也 很 合 理 , 糖 仍然 不 满 意 , 时 可 以到 医 院检 血 这
胰 岛素 抵 抗 与 多种 疾 病
发病 率 、 致残 率和 死亡 率 。
在胰岛素抵抗的早、 期 , 中 为克 服 胰 岛素 抵抗 , 岛 1 胞 胰 3细 往 往 代 偿 性 地 分 泌 过 多 的胰 岛 素 ,从 而 造成 血 中 胰 岛 素 水 平 升 高 , 而 引 起 一 系 列病 理 过 程 , 后 导 致糖 尿 病 、 血 压 、 心 病 进 最 高 冠 等 疾 病 的发 生 。 现 代 医学 研 究 表 明 , 岛素 抵 抗 是 多种 疾 病 , 胰 特 别 是 糖 尿 病 及 心血 管 疾病 共 同 的 危 险 因 素 ,是 滋 生 多种 代 谢 相
防止 或延 缓 糖 尿病 及 心血 管病 等 相 关 疾 病 的发 生 、 展 , 发 降低 其
岛素 的敏 感 性 降 低 , 织 对 胰 岛素 不敏 感 时 , 岛 素 不 能 发 挥 其 组 胰 正 常作 用 , 现 为 外 周 组 织 尤其 是肌 肉 、 肪 组 织 对 葡 萄 糖 的利 表 脂 用 障碍 。这 就 是 我 们 常 说 的 胰 岛 素 抵抗 。
胰岛素抵抗
从理论上说胰岛素抵抗很普遍,但实践中判定胰岛素抵抗并不容易,因为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能力下降,而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不仅受靶组织对胰岛素反应敏感程度(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而且受机体产生胰岛素量(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换言之,即胰岛素敏感性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那些能“排除”胰岛素缺乏影响的测定葡萄糖代谢能力的方法,才能准确地评估真实的胰岛素敏感性。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文献中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中能“纠正”或“排除”胰岛素缺乏“干扰”的能力相差悬殊,加上胰岛素测定方法精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限制,实用价值也不尽相同。
本文对常用的几种胰岛素敏感性评估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一、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1.几种复杂的胰岛素敏感性测定:(1)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下称正糖钳或Clamp):这一技术由De Fronzo 1979年创立,经同时静脉输入胰岛素和葡萄糖,使体内胰岛素达某种特殊浓度(纠正胰岛素缺乏)。
同时调整葡萄糖输入速度使血葡萄糖水平稳定在 4.48~5.04 mmol/L,频繁取血测定血糖及胰岛素浓度2小时,计算稳态情况下单位体表面积(或每公斤代谢体重)每分钟代谢葡萄糖的量。
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测定机体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
血浆胰岛素浓度接近100 μU/ml时维持正常血糖所需的外源葡萄糖不足150 mg*m-2*min-1时为胰岛素抵抗。
它以同时输入外源胰岛素及葡萄糖的方法避免了“内源性胰岛素缺乏”(如在糖尿病病人)及“低血糖”(如在胰岛素耐量试验中)对胰岛素敏感性测定的影响,成为在糖耐量正常、糖耐量低减及糖尿病人群均可信赖的技术。
任何其他胰岛素敏感性评估方法都不能与之相比拟。
但这种测定十分昂贵费时,在国外大型研究中心也只用于少量病例的研究。
有些研究者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随意延长血糖测定间隔时间,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会大受影响。
(2)微小模型(minimal model)计算公式:这是另一较为公认的胰岛素敏感性测定方法。
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根据病因的不同,糖尿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在中年或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但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起病较为缓慢,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可能在多年之后才被确诊。
常见的症状包括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疲乏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2型糖尿病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中医学在对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中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脾胃失调表现为消化功能不良、体内湿气与脂肪代谢紊乱等。
中医学将2型糖尿病分为多个亚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并分析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定义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还会展望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可以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接着,阐明了撰写本文的目的,即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该部分将重点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将介绍2型糖尿病的定义,包括其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
然后,将探讨中医学中对2型糖尿病的分类方法,不同分类方式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是结论,该部分将总结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一:什么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英语:in sulin resista nee ),是指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细胞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产生反应不足的现象,亦即这些细胞需要更高的胰岛素浓度才能对胰岛素产生反应。
在脂肪细胞内,胰岛素抗性导致储存的甘油三酸酯的水解,进而提高血浆内自由脂肪酸的含量。
在肌肉细胞内,胰岛素抗性降低葡萄糖的吸收;而在肝细胞内,降低葡萄糖的储备,两者共同导致血糖含量的提高。
胰岛素抗性引起的血浆中高胰岛素和高糖含量经常导致代谢综合征、痛风和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理论结束了用胰岛素分泌不足来解释糖尿病的历史。
更真实地再现了人体的复杂性,为行为医学技术进入提供了学术支持。
更科学的为指导糖尿病患者运动指明了方向。
二: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原因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很多,包括遗传性因素或称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受体后的基因突变(如Glut4基因突变、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和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突变等),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大多数是由于多基因突变所致,并常常是多基因突变协同导致胰岛素抵抗。
除了上述遗传因素之外,许多环境因素也参与或导致胰岛素抵抗,称之为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这主要与长期运动量不足和饮食能量摄人过多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80湃有肥胖)、长期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铬和钒缺乏、妊娠和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另外还有原因是肿瘤坏死因子a(TNF-a)增多。
TNF-a活性增强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引起血浆FFA水平增高,抑制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IRS-1的磷酸化和Glut4的表达,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近年来尚发现脂肪细胞能分泌抵抗素(resistin ),抵抗素可降低胰岛素刺激后的葡萄糖摄取,中和抵抗素后组织摄取葡萄糖回升。
重视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病和治疗过程的作用
重视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病和治疗过程的作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大重要特点。
胰岛素抵抗发生在2型糖尿病发病之前,并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整个过程。
因此,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除了要足够保护胰腺β细胞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只有从两方面同时入手,才能有效遏制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胰岛素抵抗的危害研究表明,在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胰岛素抵抗处于核心地位,或者说胰岛素抵抗是多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心血管共同的危险因素,是滋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土壤。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病之前多年就可存在,常常与肥胖、年龄的增长、高血压、高脂血症相伴随。
目前将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多种疾病的组合,统称为代谢综合症或胰岛素抵抗综合症。
因此,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发展发生的共同土壤。
如果一个患者同时存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那么,改善胰岛素抵抗才是治疗的根本。
1.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本质是能量过剩,但人体摄入的热卡超过人体的生理需要,过多的热量储存在脂肪、肝脏、肌肉中,导致这些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产生胰岛素抵抗,胰岛B 细胞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过多时到了胰岛素抵抗的晚期,胰岛功能衰竭,不能分泌出正常量的胰岛素,胰岛B细胞的才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其功能逐渐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所以抑制能量过剩,才是遏制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根本。
如何才能抑制能量过剩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少吃,多运动!平时多摄入低热卡的食物(如蔬菜、菇类、魔芋等),避免高热卡食物(啤酒、饮料、坚果、动物油等)。
同时可以使用抑制食欲的降糖药物如诺和力、百泌达等。
2.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在胰岛素抵抗的早期,高胰岛素血症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活动,使心率加快,从而促进小动脉增生,使小动脉对升压物质反应敏感性增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高血压。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两大病因引起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两大病因引起,而1型糖尿病则主要是胰岛β细胞破坏使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
长期以来人们针对其病因不断探索糖尿病的根治方法,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仍一直以药物和注射胰岛素等对症治疗为主,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人们尝试进行了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但由于其较难克服的两大问题,即供体不足和免疫排斥而无法广泛应用。
近年来研究证实骨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就像“种子”一样,将一定数量的自体干细胞通过动脉导管迁移到胰腺组织中,“种子”就会在胰腺组织微环境的诱导下分化增殖为胰岛样细胞,替代损伤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探索出了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它克服了供体不足和免疫排斥两大难题,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截肢率很高,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它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神经病变、感染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临床典型表现为静息痛、足部溃疡及坏疽。
传统治疗多采用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和外科的血流重建,但远期效果均不理想。
动物及临床研究均发现骨髓干细胞中含有内皮祖细胞,可在缺血的下肢组织内分化成内皮细胞,并可在局部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缺血肢体的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和恢复肢体血流。
因此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根本方法,在糖尿病足治疗领域已展示出美好前景。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足的效果如何?国际合作组于2005年1月25日首次在阿根廷将自体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糖尿病患者。
文献报道了16例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观察,这组病人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8-65岁,平均空腹血糖208mg/dl,所有病人都曾使用各种药物治疗,其中5例需要胰岛素治疗。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3个月的观察结果:在治疗后30天,血糖浓度开始降低,3月后平均空腹血糖降为156mg/dl,血中胰岛素和C肽升高,84%的病人可不再应用胰岛素和其他抗糖尿病药物而血糖维持在低于140mg/dl。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与胰岛素抵抗交互分级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某患者 , 血糖 高 , 测定其空腹胰 岛素也较高 , 糖负荷后 胰
岛素高峰可升至基础值 5倍 以上 , 笔者拟认定 该患者 以胰岛 素抵抗 为主 , 胰 岛分泌功 能相对不 足 ; 另 一例 患者 , 血糖高 ,
的 一部 分 。 3 分 级 的 意 义
3 . 1 判定病情 程度 做 出明确诊 断
T : D M 患者在 治疗前 要
2 T D M胰岛 B细胞功能 与胰 岛素抵抗分级 新概 念与相应
的 分 级 标 准
评估胰 岛分泌功能 和抵抗程度 , 利于做到标 准化诊断 和病情 程度 判断 , 也便于今后总结经验与临床交流 。 3 . 2 指导治疗 制定个 体化诊 疗策 略 有 了明确分级 , 治疗
方 案就可规范化、 个体化 。例 如 : 对胰 岛 B细胞分 泌功 能较 好而重度抵抗 的患者加 强生 活方式 指导 , 强调 减轻体 重 , 特
别是 减少腹部脂肪 , 强化改 善胰 岛素抵抗 , 并 避 免用促 泌剂 或胰 岛素 , 以阻断肥 胖与抵 抗相互 加重 的恶性 循环 ; 而对于 胰岛素分泌量严重不足者 , 毫无疑 问那 就必须用胰 岛素替代
控制血糖等 代谢 因素 是 T D M 治疗 的核 心环 节。机体
调节血糖的主要机制是胰 岛 B细胞分 泌功能不 足 和靶组织 对胰岛素利用能力下降 ( 或机体 的胰 岛素抵抗水平增强 ) , 那 么根据患者的胰岛 B细胞分泌能力和抵抗程度 的不 同 , 来确 立治疗方案是否 会更科 学 、 更有效 的控 制血 糖水平 呢? !经
处于增长态势 , 已从 1 9 9 3年的 R MB 2 2 . 1 6亿元上 升至 2 0 0 7 年的2 0 0 0亿元 , 目前仍有 5 8 . 9 %( H b A1 C>7 . 0 %) 治疗指标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的关系及治疗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的关系及治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过高。
本文将从胰岛素抵抗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及治疗等方面探讨。
一、胰岛素抵抗的定义胰岛素抵抗是指在相同胰岛素分泌下,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体内组织所需胰岛素量增加的现象,表现为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1. 胰岛素信号通路问题胰岛素抵抗最明显的特征是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
胰岛素通过激活胰岛素受体(IR)发挥生理效应,IR在细胞膜上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包括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 磷酸化型PI3K,磷酸化型AKT,蛋白激酶C (PKC),胰岛素受体底物1相关蛋白(Skn),下游激酶增强信号,最终使胰岛素效应发挥。
胰岛素抵抗与上述信号通路异常密切相关。
IRS蛋白的磷酸化被多种因素包括肥胖,炎症因子所干扰,IRS磷酸化会抑制IRS蛋白的活性,影响了胰岛素信号的传递和胰岛素效应的发挥。
2. 脂肪组织的脂肪代谢和释放脂肪组织可以和肝脏,胰岛素并联作用,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对胰岛素敏感性有较大贡献。
饮食中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可以下调胰岛素受体表达,影响胰岛素作用。
脂肪组织分泌出的脂肪酸通过作用于肝脏、胰岛素敏感组织等,干扰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糖、脂质留存等,对机体健康产生大的不利作用。
3. 肌肉的代谢和释放运动能够缓解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提高糖代谢,缓解糖尿病患者症状;肥胖病人会出现交感神经功能下降、代谢抑制、肌酸酐清除率下降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和肌肉代谢状态。
三、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因素1. 肥胖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肥胖的发生会导致脂肪组织积累,脂肪组织中脂肪酸释放增多,对胰岛素敏感性产生影响。
2.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素分泌能力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所以老年人比青壮年更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现象。
3. 饮食结构饮食中含高GI饮食和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都会使得胰岛素抵抗增加,而高含纤维饮食和合适的饱和脂肪酸摄入有助于补充胰岛素敏感性。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_李蓉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李 蓉1,魏松全2(1.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23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 )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254例,其中T 2DM 患者176例,糖耐量异常(IG T )患者66例,正常对照12例。
均查肝功,肾功,血脂,胰岛素释放试验,血尿酸和体重指数(BM I )。
分别计算出3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A I)、胰岛素分泌指数(ISI),β细胞功能指数(HBCI),胰岛素抵抗指数(I RI)进行比较。
结果 T 2DM 组I AI,ISI 和HBCI 在三组中最低,I RI 则最高。
IG T 组I AI 亦明显低于正常,IRI 增高,ISI 和HBCI 在三组中最高。
结论 IG T 阶段胰岛β细胞功能已处于极大的代偿负荷状态,此情况若不改善必将导致β细胞功能耗竭。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图分类号】 R587.1 Q 5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01(2002)09-0894-02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L i Rong 1,Wei Songquan 2.①Chongzhou People ’s Hospi -tal ,Cheng du ,Sichuan ,611230;②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Abstract 】 Objective To probe the rela tio nship betw een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a nd insulin resistance syn -drom e.Methods 254ca ses we re studied,including 176cases o f ty pe 2diabetes mellitus,66cases of I G T,12ca ses of nor mal co ntro l g r oup .Th e liv er function,kidney functio n,blo od fat ,insulin relea se test,ser um uric acid a nd body ma ss index (BM I )w er e de termined in all cases .The insulin actio n index (I AI ),insulin secre tion index (ISI ),ho ma β-cell index (HBCI)and insulin resista nce index (I RI)in th ree g ro ups w ere calculated r espectiv ely and co mpa red.Results In th ree g ro ups,IA I,I SI and HBCI in ty pe 2diabetes mellitus g ro up w ere the low est but I RI in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w as the high est.The IA I in IG T g ro up wa s o bvio usly low er tha n that in nor mal g ro up.The I RI in IG T g ro up w as enhanced,and HBCI a nd I SI in IG T g ro up w er e the highest in th ree g ro ups .Conclusion The func tion o f β-cell o f islet is in a gr eatest compensa tio nal loading sta te in the IG T stag e.If the co nditions ca n ’t be a melior ated,β-cell functio n w ill be ex hausted.【Key words 】 T ype 2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 me 收集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0月门诊及住院新发2型糖尿病176例(剔除已产生慢性并发症者),IGT66例,选择12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据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计算IAI 、ISI 、HBCI 、IRI 进行比较,以探讨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与此相关的最新研究。
一、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在了解胰岛素抵抗和其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胰岛素以及它在人体中的作用。
1. 胰岛素简介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在人体中起着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作用。
它促进肌肉、脂肪和肝脏细胞对血液中的葡萄糖进行吸收和利用,并促进能量转化。
2. 胰岛素抵抗定义当身体对于正常水平下分泌出来的胰岛素产生降低敏感度时,就形成了胰岛素抵抗。
这意味着细胞对胰岛素的响应减弱,需要更高水平的胰岛素才能完成相同的作用。
长期而言,这可能导致血糖异常。
二、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引起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潜在因素之一。
虽然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且通常不涉及胰岛素抵抗问题,但2型糖尿病患者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现象。
1. 胰岛素阻碍葡萄糖摄取当身体细胞对胰岛素产生较低敏感度时,细胞中的葡萄糖摄取就会受到阻碍。
此时,细胞无法有效地将血液中的葡萄糖吸收并转化为能量。
随着时间推移,血液中储存过多的葡萄糖无法被利用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 胰岛功能紊乱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状态刺激胰岛素分泌,以试图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身体需要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久而久之,胰腺可能无法承受过高的胰岛素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β细胞功能紊乱,最终使得2型糖尿病发展。
三、最新关于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科学家们对于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关系的探索仍在不断进行中,并取得了一些重要发现。
1. 遗传与环境因素近年来的遗传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紧密相关。
单基因突变和多基因共同作用都可能导致身体对于胰岛素产生阻碍。
此外,富含饱和脂肪酸和高密度能量食物摄入增加了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与UA、Hcy、A-FABP变化的关系
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与UA、Hcy、A-FABP变化的关系【摘要】本研究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异常及正常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与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变化情况及相关性,从而得出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伴随脂肪、蛋白质、尿酸等代谢紊乱,本研究证实血脂、尿酸、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呈相关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影响患者健康[1]。
数据报道显示[2]:2011年全国DM患者为3.66亿人,预计到2030年可能会增加到5.52亿人。
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和β细胞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环节。
文献报道显示:胰岛素抵抗与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等水平存在相关性,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为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异常及正常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与UA、Hcy、A-FABP变化情况及相关性。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异常患者90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异常患者90例,设为2型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n=45)。
2型糖尿病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5-80)岁,平均(63.9±3.7)岁。
糖耐量异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45-79)岁,平均(64.0±3.8)岁。
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患者均经过生化指标检查得到确诊。
选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45例,设为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46-80)岁,平均(64.1±3.9)岁。
胰岛素抵抗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的关系
胰岛素抵抗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的关系一、胰岛素抵抗与骨钙素的基本概念1.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降低的一种状态。
它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降低,进而破坏了胰岛素的代谢调节作用,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发生。
2. 骨钙素骨钙素是一种由骨细胞分泌的多肽,又称骨发育素或骨生成素。
它在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骨钙素通过与骨吸收细胞和骨生成细胞相互作用,调节骨代谢的平衡,维持骨的稳态。
二、胰岛素抵抗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的关系1. 胰岛素抵抗与骨钙素的水平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的增加可以导致骨钙素的水平升高。
这是因为胰岛素抵抗会使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降低,进而抑制了骨吸收细胞和骨生成细胞的功能,导致骨钙素的水平升高。
三、结论胰岛素抵抗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胰岛素抵抗的增加可以导致骨钙素的水平升高,进而影响骨代谢的平衡,从而促进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这一发现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1. Bao Y,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hypertension.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 2015;29(7):1071-6.2. Li L,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hyperlipidemia in aging rats. J Diabetes Res. 2014;2014:519706.3. Takeuchi Y,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J Hypertens. 2009;27(3):540-1.4. Neve A,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hyperglycemia in aging rats. Gerontology. 2013;59(5):475-81.5. Nakamura K,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dyslipidemia. J Atheroscler Thromb. 2011;18(7):57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体水平IR(一)
是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点突变或片 段缺失使编码合成的胰岛素受体功能障碍, 导致胰岛素信号不能正常传递。目前已经 发现 100多种 Insr 基因突变类型,其中 30余种可引起IR。Insr突变后通过:降低 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受体酪胺酸 激酶活性;受体降解加速、再利用障碍; 受体插入膜的位置异常以及受体数目减少 等方式影响受体功能。
浆细胞膜糖蛋白-1(PC-1)
目前研究较多。PC-1存在于多种组织, 是具有磷酸二脂酶和焦磷酸酶活性的跨膜 蛋白。研究表明,PC-1可直接作用于Insr 的亚基,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和后续的 信号转导。2TDM患者的骨骼肌和脂肪组织 中的PC-1表达明显亢进,使用二甲双胍后 PC-1表达水平可下降。2TDM患者中PC-1的 基因多态性也显示与普通人群有明显不同。
游离脂肪酸(FFA)
FFA也是引起IR的重要物质。IR可导致 脂肪分解亢进,FFA水平升高,而FFA又可 以进一步加重IR,构成恶性循环。FFA通过 降低Insr数目和酪氨酸激酶活性;促进肝 脏糖异生和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抑 制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GLUT4表达;刺激胰 岛素分泌等方式最终引起IR和高胰岛素血 症。FFA还可损伤胰岛功能。
Ins与Insr结合后,通过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
过程(signal transduction)最终实现其生物
学效应。信号转导过程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Ins+Insr Insr 亚基酪氨酸激酶活化 胰
岛素受体底物(IRS)活化 与胞浆中含SH2
区段的蛋白连接(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等)
PKC、MAPPK
作用于多种酶或功能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TNF-)
目前认为脂肪源性的TNF-是引起IR的重要物 质之一。TNF-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作用于 其他胰岛素靶组织引起糖代谢紊乱。TNF-引起 IR的机制包括:抑制骨骼肌和脂肪表达GLUT4;降 低Insr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IRS-1磷酸化,从而 降低糖原合成酶活性 ;抑制脂蛋白脂酶活性,增 强肝脏的脂解活性;提高脂肪细胞内血浆纤溶酶 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等。
IR广泛存在于多种病理或生理状态。
主要病理状态包括 : 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
高血压病、肥胖症、血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 化、冠心病、痛风/高尿酸血症、微量白蛋白尿、 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矮妖 精综合征、黑棘皮病、恶性肿瘤、应激、胰岛素 拮抗激素分泌增多的内分泌疾患或综合征等。
受体水平IR(二)
Insr基因突变在临床上常引起严重的胰 岛素抵抗,如:A型、C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目前都证实是Insr基因突变所致。这两种综 合征均可引起伴严重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 但Insr基因突变率在普通2TDM患者中较少见, 因此一般认为并不是引起2TDM患者IR的主要 原因。
胰岛素受体后IR(一)
IR产生的原因
IR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至今尚不 完全清楚。目前一般按IR产生的部位 分为受体前IR、受体IR和受体后IR三 种类型,以受体后IR最常见、最复杂, 受体和受体前IR均相对少见。
受 体 前 IR
以变异胰岛素血症为主。由是由于胰岛 素基因或激素原转换酶基因发生突变,使 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异常或胰岛素原不能正 常转换成胰岛素。由于变异胰岛素或胰岛 素原的生物学活性明显低于正常胰岛素, 因此可引起糖尿病。变异胰岛素血症比较 少见目前报道了6种类型,以芝加哥胰岛素 (B25Phe-Leu)较常见。
抵抗素(resistin)
最近发现的一种很可能与IR有密切关系的蛋 白质,由脂肪细胞分泌。遗传或饮食喂养IR动物 模型的抵抗素水平明显增加;使用抵抗素抗体后 则可改善模型鼠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得到 改善;罗格列酮和其他PPAR激动剂可以显著降 低循环抵抗素水平;基因重组抵抗素可使正常小 鼠的糖耐量受损,同时降低外周胰岛素敏感性。 该物质由750个aa构成,被认为可能是一种联系 IR和糖尿病的重要激素。
胰岛素抵抗的基本概念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组织 (肝脏、骨骼肌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 性下降,导致超常量胰岛素才能引起正常 量反应的一种状态。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IR早在1936年Himsworth就已经描述, 1988年Reaven发表著名论文《人类疾病的 胰岛素抵抗》后引起广泛关注。
主要生理状态包括:青春期、老年、妊娠
代谢综合征(MS)
又称X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1988年Reaven首次提出,后经多次修改。该 综合征是指临床上一系列常见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子常常簇集存在,而且具有共同的 发病基础-IR。目前认为 MS 的组成成分包 括:2TDM/IGT,原发性高血压、中心性肥 胖、血脂代谢紊乱(高TG、低HDL-c血症)、 冠心病、高尿酸血症、微量白蛋白尿以及 凝血纤溶系统障碍。
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系列讲座之三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概述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 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遗传因素、环境 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复杂作用是该病的主 要病因,而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细胞 功能障碍(ID)则是该病最重要的两个发 病环节和机制。目前对二者孰先孰后还有 争议,但基本上公认IR和ID均存在于2型 糖尿病发病的全物学效应。此过程的任何步骤出现
障碍均有可能引起IR。目前认为,2TDM的IR绝大
多数可能在受体后水平。
引起IR的几种重要物质
一、抗体类:包括Ins抗体和Insr抗体。 二、Ins拮抗激素:如皮质醇、GH、儿茶酚胺、 甲状腺激素、胰高糖素等。 三、肿瘤坏死因子(TNF-) 四、游离脂肪酸(FFA) 五、抵抗素(resistin) 六、浆细胞膜糖蛋白-1(PC-1) 七、 瘦素 八、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
瘦素: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主要
作用是减少摄食和促进能量消耗。有研究表
明瘦素可降低肝脏和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