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属于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的是:A. 农耕文化B. 渔猎文化C. 采集文化D. 工业文化答案:C2. 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A. 人类起源于非洲B. 人类起源于亚洲C. 人类起源于欧洲D. 人类起源于澳洲答案:C3.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以下哪个因素最为密切:A. 语言的产生B. 农业的兴起C. 社会组织的形成D. 工具的发展答案:B4. 以下哪个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A. 古石器时代B. 中石器时代C. 旧石器时代D. 金属时代答案:B5. 以下哪个文明不属于四大文明之一:A. 埃及文明B. 印度河文明C. 黄河文明D.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答案:D6. 以下哪个古代文明被称为“河流文明”:A. 埃及文明B. 印度河文明C. 黄河文明D.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答案:C7. 以下哪个国家被认为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A. 埃及B. 印度C. 中国D. 美索不达米亚答案:D8.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结束:A. 春秋战国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10. 中国古代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A. 甲午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类起源于约_______万年前的非洲。
答案:202. 人类的祖先是一种叫做_______的古人类。
答案:直立人3. 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是_______文化。
答案:采集4. 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是_______朝。
答案:夏5. 中国古代历史的结束是_______朝。
答案:隋6. 中国古代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革命。
答案:辛亥7.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_______河流域。
答案:黄8. 印度的古代文明是_______河文明。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答案填在下表中)1、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认识,正确的是(B )A、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主的标志B、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C、人类社会由文明时代进入野蛮时代D、公有制被私有制代替的历史倒退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D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B )A、完全割裂的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D、后者决定前者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B、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年发展而来的C、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D、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5、西周推行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D )A、确立分封制的推行B、更好地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C、加强统治者内部的团结D、维护周王室王权的稳定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C )①周王室——周王正室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7、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8、西周与商朝相比,在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C )A、实行王位世袭制B、实行宗法制C、实行分封制D、压迫奴隶和平民9、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B )A、夏朝B、秦朝C、唐朝D、元朝11、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D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2、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卷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 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
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 )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2.公元前782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了( )①幽王荒淫无道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该字体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4.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5.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
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
但无可否认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6.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组织,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一、挑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X•福建厦门高一期末考试)据甲骨文记载,商王“宣传‘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应了商代()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利C.权利向皇帝高度集中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解析:选A。
材料中商王将自己说成“帝”神之后,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应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触及按血缘亲疏对政治权利进行分配,故B项毛病;商朝政治权利分散,皇帝称谓也不符合史实,故C项毛病;材料不能看出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故D项毛病。
2.(202X•湖北荆门高一期末考试)梁启超认为:“中国历成心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C.实行禅让制D.实行郡县制解析:选A。
部落体制下,各部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西周大规模推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从而“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为解决贵族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毛病;禅让制终结于夏朝,故C项毛病;郡县制在秦统一之后才大规模推行,故D项毛病。
3.(2015•浙江学考)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察举制解析:选A。
材料“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体现天子为诸侯之君主。
由此判定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为分封制,而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故A项正确。
4.(202X•湖北黄石有色一中高一月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解析:选B。
(完整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18-2019 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 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1.西周的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制度。
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A.分封制 B .宗法制C.世官制 D .郡县制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表明当时()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B .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 .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4.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 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
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河 B .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 .各自为政,分段治理5.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C.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6.《汉书·百官公卿表》 载:“大率十里一亭, 亭有亭长;十亭一乡, 乡有三老, 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
”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 A .三公九卿制 B .法律制度C .中央集权制D .皇帝制度7.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
郡县治,天下 无不治。
”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A .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B .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C .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 .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国,内朝也。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打印版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史学家认为:禹治水时将各部落的征调劳动人手治水的公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分散的公权力变成了集中的公权力,当禹用这一公权力对付甚至斩杀不服从命令者的时候,国家政权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开始用公权力对付甚至斩杀不服从命令者的实质是( )A.国家机器的初步建立 B.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C.王位世袭制的创立 D.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完善2.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
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神权高于王权B.神权与王权合一C.王权源于神权 D.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3.《史记•殷本纪》称:“汤崩,太子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
帝外丙即位二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
”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方式是( )A.禅让 B.世袭 C.考试 D.举荐4.西周规定,如果哥哥的母亲为妾(妃嫔),但弟弟的母亲为妻(王后),只要有妻(王后)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妃嫔)的儿子为太子。
这可以概括为( )A.父死子继 B.兄终弟及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立嫡以贵不以长5.观察下图,此图反映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是( )A.诸侯国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 B.同姓亲族与异姓功臣是分封的主体C.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D.诸侯国大多分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6.西周青铜器“臣谏簋”出土于河北省。
其铭文中记载,戎人侵扰地(今石家庄一带),邢侯委派臣谏率领一支军队驻扎于地。
臣谏向邢侯禀告,因自己唯一的儿子战死,想选择长侄入朝继承自己的官职。
此文物史料可用于研究( )A.周王室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B.中央集权制度 C.科举制 D.宗法制7.据西周史料记载:“作北子乍簋,用遗(馈)厥祖父日乙,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
”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A.嫡长子继承以正朝纲 B.分封以维护周王统治C.西周时开始出现国家 D.尊祖以祈求后代幸福8.史学家白寿彝考证后指出:“(晋国)原县,第一个县大夫为赵衰,称为原季,而继任者为赵衰之子赵同,亦称原同。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社会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起源的开始B.人类社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C.人类社会起源于农业的发展D.人类社会起源于城市文明的兴起2.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错误的是()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B.夏朝的创建者是大禹C.夏朝是远古时代的传说D.夏朝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导3.下列关于商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朝的创建者是汤B.商朝的社会经济以牧牛业为主C.商朝的经济发展推动了青铜器的制造D.商朝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王朝4.下列关于西周的说法,错误的是()A.西周的统治者采取封建制度B.西周的政权建立在军事贵族的基础上C.西周的经济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D.西周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5.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指的是()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B.战国时期和秦朝时期C.春秋时期和汉朝时期D.春秋时期和东周时期二、简答题1.简述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差异。
2.概括夏朝的起源和特点。
3.简要描述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
4.简述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
5.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1.从新石器时代到夏朝的演进过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些特点得到了突出体现?2.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论述商朝的特点和贡献。
3.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关键时期,请论述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对中国封建社会演进的重要影响。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请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秦朝统一六国的是:A. 刘备B. 孙权C. 项羽D. 秦始皇2. 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风雨,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朝代?A. 唐朝B. 春秋战国C. 汉朝D. 商朝3. 以下哪一条是对历史研究的正确方法?A. 想象历史的进程和情景B. 单纯从个人感受出发研究历史C. 以史为鉴,了解历史规律D. 尊重历史事实,无需验证4. 古代丝绸之路是哪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通道?A. 中国和美洲B. 中国和印度C. 中国和欧洲D. 中国和埃及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传统古代史的开始?A. 统一战国B. 约定公元前1年为公元元年C. 启用农历D. 夏朝的建立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 《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编写的历史著作。
()2. 秦始皇实行了帝国统一的制度,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3.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开启了封建社会时代。
()4. 鲁僖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君主,他提出“人人天下”的思想。
()5.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统一货币、度量衡等。
()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历史?2.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之间的关系。
3. 请简要说明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4. 古代丝绸之路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影响?5.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局面以及出现的思想家与其思想。
四、论述题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
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的测试题目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请以实际题目为准,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和限制字数撰写答案。
2024-2025年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带答案)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河南省新乡市高一期末]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四明山和慈溪南部山地之间的一条狭长的河谷平原上。
同河姆渡相对一样的是北方地区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于浐河的阶地上。
这说明我国早期聚落( )A.受经济水平的影响 B.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习俗C.选址注重自然环境 D.发展出独特的建筑风格2.[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域由宫殿区、官营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贵族聚居区组成,大多数建筑都有统一的方向,这种营建规制对后世历代都城建设影响很大。
据此判断该遗址( )A.显现了权力中心倾向 B.是夏朝都城的历史遗存C.凸显了阶级矛盾尖锐 D.呈现出中央集权的形态3.[2023·安徽宣城高一期末]西周初期,通过分封诸侯,加强对商朝旧贵族的包围和监督。
姬姓诸侯大多被分封到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并利用功臣等异姓诸侯作为姬姓诸侯的屏障,控制着戎狄蛮夷部落。
同时,又将旁系姬姓贵族分封到原先少数部族居住的地区。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适应了对地方控制的需要 B.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度C.摆脱了血缘对政治的束缚 D.解决了诸侯之间的矛盾4.[2023·江苏苏州高一测试]赤狄(鬼方)各部虽然盛极一时,但是他们彼此互不统属,所以他们实际上处在中原各国的包围之中。
鲁宣公十五年至鲁成公三年(公元前594~公元前588年),赤狄被晋国各个击破,其人口和地盘尽入晋国。
至此,古老的鬼方完全被华夏族征服。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征服战争推动民族交融 B.华夏认同推动国家统一C.兼并战争破坏了分封制 D.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5.[2023·广东深圳高一期末]如图为战国时期浇铸铁制镰刀时用的模具,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模具柄上有“右廪”字样,“廪”是国家主管农业、司造农具的机构。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 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A. 禹时期。
B. 舜时期。
C. 夏启时期。
D. 商纣时期。
2.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内服与外服制度。
D. 井田制。
3. 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 分封土地。
B. 分封爵位。
C. 规定义务。
D. 规定贡赋。
4.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 嫡长子继承制。
B. 兄终弟及制。
C. 大宗与小宗制。
D. 宗族制。
5. 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的宗法等级,维系这一等级关系的纽带是()A. 财产。
B. 地位。
C. 信仰。
D. 血缘。
6.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互为表里。
B. 前后继承。
C. 名称不同的一个制度。
D.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
7.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包括()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实行民主选举制。
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其核心是()A. 规定皇位世袭。
B. 建立三公九卿制。
C. 推行郡县制。
D.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9. 秦朝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10.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主要目的是()A. 发展地方经济。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促进民族融合。
D. 保证边疆稳定。
11.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攻打匈奴。
D. 修筑长城。
1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推恩令。
B. 盐铁官营。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得分: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2.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3.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4.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
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目的是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5.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①内阁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南书房④军机处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D④①③④6.西周的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制度。
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官制 D.郡县制7.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8.《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面。
这表明当时()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 B.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9.据分析统计,《孟子》—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的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D.后者决定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B.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的C.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D.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7.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设三公等官职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8.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统一度量衡9.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B.统一文字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D.创始王位世袭制10.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五之后也”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11.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12.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表明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B.节度使的野心不断增大C.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D.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13。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
案及解析)
单选题
1.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最古老的文物:
A.三星堆遗址石斧
B. 河姆渡遗址骨角器
C. 大汶口遗址陶器
D. 贝聿铭发现的“九鼎”
【答案】D
【解析】九鼎是商代后期历代帝王封禅时使用的礼器,而非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文物。
2.中国古代的“文物保护”始于哪个朝代?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代
D. 清朝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明确规定了“留文物不拣”的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措施。
填空题
1.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的商贸道路。
【答案】西亚和欧洲
2. 直到21世纪,依然没有发掘出黄帝陵,因此黄帝陵所在地也叫做___
【答案】无定河
判断题
1. 著名的考古学家顾忌是我国的第一位考古学家
【答案】错误
【解析】顾依旧是我国第一位考古学家。
2. 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高宗实录》,所以他被认为是中国
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答案】错误
【解析】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通典》而不是《高宗实录》,他被认为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主要依据是:A. 甲骨文B. 金文C. 陶文D. 竹简2. 商朝的都城“殷”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A. 河南省B. 山东省C. 陕西省D. 河北省3.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A. 春秋和战国B. 战国和秦朝C. 春秋和秦朝D. 战国和汉朝4. 下列哪项不是春秋五霸之一?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汉武帝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所有选项都是6.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郡县制B. 推恩令C. 科举制D. 世卿世禄制7.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A. 张角B. 张鲁C. 张良D. 张骞8. 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是: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9.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10. 宋朝时期,著名的变法运动是:A. 王安石变法B. 张居正变法C. 魏征变法D. 司马光变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12.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其核心是“ ”。
1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 ”制度。
14.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 ”。
15.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主要有“ ”、“ ”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17. 简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的内容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9. 论述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及其对唐朝繁荣的贡献。
五、材料分析题(15分)2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北宋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培根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A. 古代中国B. 文艺复兴时期C. 18世纪欧洲D. 20世纪美国2. 以下哪项是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A. 生产力高度发达B. 奴隶制度盛行C.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D. 地主占有土地3. 以下哪位提出了“天人合一”和“致良知”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4. 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以法治国”?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5. “尚贤”是哪个朝代的思想?A. 春秋战国时期B. 战国秦汉时期C. 东汉时期D. 南北朝时期6. “务实荀况”的思想是哪个学派的代表?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7. 以下哪项是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A. 厚植人才B. 以法制治国C. 尚礼思想D. 推崇教化8. 孟子的“天命论”主张的是什么?A. 维护君主专制B. 推崇礼教C. 追求公义D. 尊崇圣人9. 以下哪项不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A. 兼爱B. 尚贤C. 非攻D. 尚同10. 以下哪位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法制即是必要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第二部分:简答题(本部分共5小题,共计40分)1. 请简述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2. 请阐述孟子的“天命论”。
3. 解释儒家思想中的“五常”。
4. 概括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5. 简要介绍墨子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题(本部分共2题,共计40分)1. 论述儒家和法家在政治观点和治国方略上的差异,并谈谈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 解释“阴阳家”的思想,并说明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注意:在回答问题时,可参考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每个问题的回答应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表达清晰准确。
谢绝抄袭和网络资源的直接引用。
参考答案仅作为参考,具体评分请以实际回答为准。
高一上第一单元历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与的传统3.商(朝)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
“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
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C.重视血缘传承与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4.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
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浓厚的宗族色彩B.强烈的等级意识C.浓重的神权色彩D.发达的礼乐制度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C.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D.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6.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 )A.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B.皇权的至高无上C.三公九卿各司其职D.疆域规模的扩大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 )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8.《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单元练习(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序号_________ 评分________ 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方国联盟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受宗法血缘影响D实行分封制.
2.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
C.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D.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制
3.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方国的界限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4.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
5.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D.周王→士→诸侯→卿、大夫
6.在分封制下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序列,这也是宗法体系,其中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绝对的大宗是()
A.周王
B.诸侯
C. 卿、大夫
D.士
7.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
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
8.分封制与内外服制相比
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
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有自主权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