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学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会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3. 掌握会计账户的设置、登记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对经济业务进行正确记录;2. 熟练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3. 培养较强的会计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2. 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遵循法律法规,诚信守信;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一会计专业新生,对会计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尚未系统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包括会计的定义、功能、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2.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的设置、分类及其与账户的关系;会计账户的结构、登记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3. 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及应用;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 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4. 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凭证、账簿的种类及其应用;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流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账务处理程序5.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其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财务报表6. 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会计核算模块的功能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 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64课时,按照以下进度进行教学:1.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8课时)2. 会计科目与账户(8课时)3. 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12课时)4. 账务处理程序(16课时)5. 财务报表(8课时)6. 会计电算化(12课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针对会计基本概念、原则、科目和账户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会计专业课教学设计模板
会计专业课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概述会计专业课是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设计模板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系统化、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指导,以确保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论目标- 对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有系统、深入的理解;- 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理解会计信息的价值和作用,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操守。
2. 能力与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工作;- 具备财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财务建议;- 掌握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的使用技巧;-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组织1. 教学内容-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 会计核算与账簿记载-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 成本核算与管理会计- 预算编制与控制- 其他会计专业知识2. 教学组织- 以案例教学为基础,结合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真实的会计问题;- 模拟企业会计实务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和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制定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 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理论框架等;- 强调原理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理解理论的应用场景;-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实例分析- 选取真实的会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3. 讨论与互动-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思想和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及时解答;-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线上讨论,提高课程互动性。
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
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初级会计学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会计学基本概念、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等方面的知识。
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会计学基本原理和概念。
2.熟悉会计核算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3.能够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分析财务状况,并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4.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财务决策提出建议。
三、课程安排3.1 前置知识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高中数学和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如初中数学、会计初步、财务管理初步等。
3.2 教学内容1.会计基本原理和概念。
2.会计分录、账户、凭证的制作方法和规则。
3.会计文件的保存和管理。
4.会计核算方法和流程。
5.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6.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
3.3 教学方法1.讲授课件和习题解析,讲解知识点和方法应用。
2.练习课堂作业和模拟考试,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答题技巧。
3.组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4 教学评估1.课堂出勤和课堂表现。
2.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3.平时作业和小组讨论,占总成绩的20%。
四、课程设计4.1 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2 设计内容1.案例选取:选取一家企业的2019年度财务报表,如**公司。
2.数据获取:从企业官网及公开资料中获取该企业2019年度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分析:对该企业201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4.课堂演示:把分析过程转化为课堂演示,并对每个分析要点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5.学生分析:学生按照财务报表分析步骤,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会计学实践课程设计
会计学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会计学基本概念,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
2. 使学生了解会计分录、账户、财务报表等核心内容。
3. 帮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如借贷记账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实际业务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诚信、严谨、负责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实践性,旨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以实际业务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实践操作等方式,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会计学基本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学基本概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2. 会计分录与账户: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账户的结构与分类。
3.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4. 会计核算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及会计循环流程。
5. 实践操作:运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处理实际业务案例。
6. 财务分析:运用财务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会计学基本概念及会计分录;第二周:账户的结构与分类;第三周: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四周:会计核算方法及实践操作;第五周:财务分析及案例研讨。
教学内容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会计学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案例,系统讲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快速掌握会计学核心知识。
半个小时的会计课程设计
半个小时的会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方程式。
2. 学生能掌握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
3. 学生能识别并解释常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会计方程式进行简单经济业务的核算。
2. 学生能独立完成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正确使用借贷记账法。
3. 学生能运用会计账簿进行经济业务的登记和查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会计学科的兴趣,认识到会计在企业管理与决策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提高财务素养,增强经济责任感。
3. 学生培养诚信、严谨的职业道德,遵循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会计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会计基本知识,掌握简单会计操作。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对会计知识有一定好奇心,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目的、对象和假设。
2.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 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 会计分录: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借贷记账法原则。
5. 会计凭证:常用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和填写方法。
6.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的种类、作用和登记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方程式。
第二课时:会计分录编制,借贷记账法原则。
第三课时:常用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和填写方法。
第四课时:会计账簿的种类、作用和登记方法。
教材关联性:教学内容与教材中“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核算方法”等章节紧密相关,确保学生能够结合课本进行系统学习。
进度安排:本教学内容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按照以上大纲进行教学,保证学生在半小时内掌握会计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会计课程设计
会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会计知识,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会计问题。
二、教学目标1.学习会计基本概念,了解会计原则和基本方法;2.掌握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3.掌握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方法;4.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
三、教学大纲第一章:会计基本概念• 1.1 会计的概述• 1.2 会计的定义及目的• 1.3 会计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会计凭证和分录• 2.1 会计凭证的概述和种类• 2.2 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 2.3 会计分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三章:会计账务处理• 3.1 会计账户的概述• 3.2 会计账户的建立方法• 3.3 会计账务处理方法第四章:财务报表的编制• 4.1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4.2 利润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4.3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阐述,带领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针对企业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学以致用。
3.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巧和方法。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出勤率、课堂表现):20%。
2.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60%。
3.实践报告和小组展示:20%。
六、参考资料•《会计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财务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会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七、教学进度安排章节内容课时数第一章会计基本概念 2第二章会计凭证和分录 4第三章会计账务处理 6第四章财务报表的编制8实践教学企业实地考察10八、结语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和技术,更好的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会计学课程设计范本
会计学课程设计范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理解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
2. 使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记录会计事项,正确编制财务报表,理解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
3. 帮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流程,了解不同会计科目之间的关联性,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2. 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就会计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诚信、负责的会计职业素养。
2. 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会计现象,理解会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会计学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5-17岁之间,对会计学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3.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学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目的、对象、基本假设、信息质量要求。
2.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常见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
3. 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的编制。
4.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5. 会计核算流程: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会计循环的步骤。
6. 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的运用,账务处理的基本操作。
7. 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关联方披露。
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会计学专业是财经类专业中非常重要且应用广泛的一个学科,涵盖了会计理论、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会计学专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1. 会计基础课程:会计学专业的学习从会计基础课程开始,包括会计学原理、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分析等。
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基础。
2. 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财务管理相关的课程,如财务管理、财务决策、财务评价等。
这些课程培养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财务分析、投资决策和资金筹集等方面的知识。
3. 税法课程:税法是会计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需要学习各种税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细则,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增值税法等。
这些课程使学生能够熟悉税法相关知识,了解税法规定,为企业提供税务合规咨询和税务筹划服务。
4. 审计课程:审计是会计学专业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审计方法、审计准则、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等相关知识。
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审计意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估,并提供审计建议和意见。
5. 财务软件应用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财务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会计学专业的必备技能。
学生需要学习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财务软件的安装与配置、财务数据输入与处理、财务报表生成与分析等。
这些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会计学专业还设置了一些选修课程,如国际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金融会计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这些选修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并为将来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之,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和财务软件应用等多个方面。
大一会计课程设计
大一会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会分析企业经济业务,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3. 掌握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2. 能够运用会计软件进行基本的会计操作;3. 能够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识别企业财务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认识到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强调诚信、客观、公正的会计原则;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会计工作。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大一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会计学科的基本框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大一学生刚接触专业课程,对会计学知识了解较少,需要从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 强化课后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巩固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会计学基本概念与原则: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定义、功能、对象、要素和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建立会计学科的基本框架。
2. 会计科目与账户: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账户的结构及运用,使学生能够正确设置和运用会计科目与账户。
3. 会计分录与凭证:阐述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写要求,培养学生编制会计分录和凭证的能力。
4. 会计账簿:介绍各种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方法及对账、结账程序,让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运用。
5. 财务报表:讲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技巧,提高学生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能力。
6. 会计电算化:介绍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处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会计学基本概念与原则第2-3周:会计科目与账户第4-5周:会计分录与凭证第6-7周:会计账簿第8-9周:财务报表第10周:会计电算化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会计学基本概念与原则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三章:会计分录与凭证第四章:会计账簿第五章:财务报表第六章: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会计学科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科会计学综合课程设计
本科会计学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2. 学生能掌握会计分录、账户体系、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会计核算。
3. 学生能了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 学生能够分析财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评价。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会计问题,具备一定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观念,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学生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课程性质:本科会计学综合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会计人才。
学生特点:本科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包括会计定义、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原则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会计分录与账户体系: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账户体系的应用,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类账户的设置和运用,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财务报表编制: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点,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会计核算实务: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日常会计处理流程、会计软件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会计学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会计学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和运用,掌握基本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技巧,从而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提供基础。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熟悉会计科目分类,掌握基本的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制作方
法,同时掌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2.通过实践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3.培养学生解决各类会计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综合
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让学生了解会计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职
业素养。
教学内容
第一章: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主体
•会计学基本概念和范围;
•会计制度基本原则;
•会计主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
会计基础课程设计
《会计基础》课程设计前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基础技能培养,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课程目的(一)课程性质《会计学基础》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只有学习了此课程,才能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会计知识。
(二)课程设置目的总体上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上为进一步学习专业会计课程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具体上讲:1、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对象、任务,认识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2、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和记账方法的相关理论。
3、掌握会计记账方法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核算的具体应用。
4、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技能。
5、理解会计报表含义、结构,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6、明确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和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
7、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等相关内容。
三、学生状况分析和教学思路(一)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仅学习数、理、化、语文、历史、地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一进入职中学习专业课就不同了。
接触到会计学基础后,铺天盖地的新名词,新概念进入脑子里,感觉陌生和茫然,不知所措,什么是会计职能、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簿、会计分录等等过去从来没听说过。
所以,在学习会计学基础的过程中从陌生到逐渐熟悉,从问题比较多到慢慢领会,有一个逐渐适应和磨合的过程。
(二)教学思路:我们的教学思路是三字方针即慢、看、练。
慢就是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潜移默化的把学生领到专业门槛。
看,就是多看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用品以增加感性认识。
练,就是多动手,多练习,反复运用会计实物用品进行实训,使学生在不断动手过程中进入会计专业领域。
四、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特色(一)教材会计基础课程,使用编写的《会计学基础》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之配套教材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配套习题》。
会计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会计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会计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关键词】会计核算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模式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课程性质和设计理念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
本课程紧要培育同学会计职业的基本本领,包含经济业务分析的基本本领,原始凭证审核的基本本领,记账凭证编制的基本本领,会计账簿登记的基本本领,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本领等,同时对同学会计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启蒙和引导的作用。
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与行业企业合作,与会计专家共建,与职业岗位对接,着眼培育同学的会计职业本领,充分同学会计职业进展的要求,基于会计工作过程设计,保证同学具有快速上岗操作的基本本领,又有坚守岗位不绝进展的后劲。
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会计行业调研,在分析会计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培育同学会计核算基本本领为启程点,结合教学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力求课程内容实践理论一体化,课程体系工作任务过程化,课程设计教学做一体化。
二、会计核算方法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包含学问目标、本领目标和素养目标。
其中学问目标有:把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学问和基本核算方法,即分析经济业务的学问与方法,审核原始凭证的学问与方法,填制记账凭证的学问与方法,登记会计账簿的学问与方法,编制会计报表的学问与方法等。
本领目标有:会分析经济业务;会审核原始凭证;会填制记账凭证;会登记会计账簿;会编制会计报表。
素养目标有:培育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养成遵规守纪的职业精神;培育敬重事实的职业习惯;达成努力探求完美的职业作风。
三、会计核算方法课程内容与布置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本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有:会计职业进展的要求、会计工作的基本过程、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本课程教学的目标。
2.教学内容组织与布置(见表1)四、会计核算方法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模式本课程便于接受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在做中教,同学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这种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不再是单一地教授学问的角色,而是是六种角色的集合:职业教学的组织者,职业学问的传播者,职业操作的示范者,职业本领的培育者,职业疑难的解答者,职业道德的教授者。
会计学的课程设计
会计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会计学基本概念,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2. 理解会计方程式的含义及其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3. 学会分析并记录会计分录,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4.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能准确解读财务报表。
技能目标:1. 能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2. 具备编制简单财务报表的能力,能对财务数据进行基本分析;3. 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讨论和实践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3. 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使其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诚实守信;4. 培养学生具备客观、公正、严谨的职业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高级会计课程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经济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学基本概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2. 会计方程式及其应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3. 会计分录的编制与分析: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的要素;4. 会计账簿的登记:日记账、分类账、总账;5. 财务报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6. 会计核算方法: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7. 会计软件操作:基础功能、常用操作;8. 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会计学基本概念、会计方程式;第二周:会计分录的编制与分析;第三周:会计账簿的登记;第四周:财务报表的编制;第五周:会计核算方法;第六周:会计软件操作;第七周: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大专会计课程设计
大专会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会分析财务报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3. 掌握会计核算程序,能进行简单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技能目标:1. 能运用会计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如编制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分录等;2. 培养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提高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 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认识到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大专会计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正确价值观,为未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介绍会计的定义、作用、基本假设、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框架。
2. 财务报表分析:讲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能力。
3. 会计核算程序:详细介绍会计分录、账户设置、记账、结账等会计核算程序,使学生掌握会计实际操作技能。
4. 会计电算化:介绍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工作的能力。
5. 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讲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合规意识。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第二周:财务报表分析第三周:会计核算程序第四周:会计电算化第五周: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本课程以教材为依据,结合课程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内容覆盖会计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针对大专会计课程的特点,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实务操作,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课程设计会计专业
课课程设计会计专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具体来说: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相关知识,了解会计准则、会计报表、会计分录等基本概念,并能够理解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具备会计核算、成本计算、财务分析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会计软件,并具备一定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会计基本理论: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等基本知识。
2.财务会计: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分录、会计核算等实际操作。
3.管理会计:分析成本计算、预算编制、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内容。
4.会计软件应用:教授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会计职业道德:讲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会计基本理论和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会计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会计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会计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会计学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提供会计软件、电脑等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课程设计会计
课程设计会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理解会计在企业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会计的基本术语,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2.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会计周期等。
3.学会编制基本的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4.能够分析财务报表,解读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状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
2.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等。
3.会计的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如会计凭证、账簿等。
4.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企业财务报表,使学生学会解读和分析会计信息。
3.实验法:通过模拟会计操作,使学生学会编制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会计教材,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会计参考书籍,如《会计手册》、《财务报表分析》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提供会计操作的视频教程等。
4.实验设备:准备会计实验所需的电脑、打印机、会计软件等设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定期的会计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会计学课程的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授课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课时安排:共8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方法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要素2. 会计等式和会计核算方法教学难点:1.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2. 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时)1. 教师简要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会计学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6课时)1. 会计基本概念(2课时)- 会计的定义、职能、目的- 会计主体、会计对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及其分类2. 会计等式(2课时)- 会计等式的构成及关系- 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3. 会计核算方法(2课时)- 会计核算方法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三、巩固练习(1课时)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与拓展(1课时)1.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教师推荐相关阅读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会计学原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会计学原理》2. 教学课件3. 实际案例4. 会计博物馆参观记录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会计专业课程设计
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准则、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使学生了解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1.掌握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
2.理解会计分录、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3.熟悉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4.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5.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科目进行会计分录。
6.能够根据会计分录编制财务报表。
7.能够分析财务报表,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8.具备一定的会计软件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树立职业荣誉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
3.使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第四章会计基础理论(2课时)2.第五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3课时)3.第六章会计分录与会计核算(4课时)4.第七章财务报表的编制(3课时)5.第八章会计法规与会计准则(2课时)6.第九章会计职业道德(2课时)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操作,使学生掌握会计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就会计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教材:《会计学原理》(第五版),作者:杰克·韦尔奇。
2.参考书:《财务会计》(第七版),作者:小威廉·E·布里奇斯。
3.多媒体资料:会计实务操作视频、会计法规与会计准则解读视频等。
4.实验设备:会计软件、财务报表分析软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专业课程设计
会计专业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为了适应企业需求,培养合格的会计专业中专毕业生,使他们走出校门就能胜任相关的会计工作,如:出纳、会计员、文员等。
现将我校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如下:
理论课课时学分
基础会计120 50
经济法60 30 财政与金融60 30
会计基础实务100 45 成本会计40 25 会计综合实务100 45
财务报表分析40 25 财经法规120 50
合计640 300
实训课课时学分会计实务模拟80 120
会计电算化128 200 一级B 64 80
合计272 400
《成本会计》
教学目标:了解成本会计的相关概念,理解费用要素、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在产品数量的计算,能够灵活应用品种法、分批法、分章节名称 课时 学分 考核目标
1.总论
2
2
了解成本
会计的相关概述。
2.成本计算的要求 2 1
了解成本
计算的相关要求 3.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6 3 掌握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了解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3.1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2 3.2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2 3.3其他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2
4.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4 3 理解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4.1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 2 4.2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2
5.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 2
理解制造
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6.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
的分配
4 3 掌握在产品数量的核算方法。
7.品种法 4 3 掌握小企业品种法的核算过程。
8.分批法 4 3 掌握小企业分批法的核算过程。
9.分步法 4 3 掌握小企业分步法的核算过程。
10.产品成本计算的其他方法 2 1 了解分类
法。
11.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 1 了解主产
品、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的相关知识。
合计
40
25
《会计电算化》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掌握计算机的一般知识,理解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能够对中小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实现手工与章节名称 课时 学分 考核目标
1.会计电算化概述
10
10
了解会计
电算化的相关概述。
2.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 30 40 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相
2.1计算机的一般知识 10 2.2计算机硬件 6 2.3计算机软件 6 2.4计算机网络 4 2.5计算机安全 4
关知识。
3.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28 50 掌握会计软件的核算要求,理解会计电算化岗位基本要求。
3.1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2 3.2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10 3.3会计电算化岗位基本要求
4 3.4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 8 3.5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4
4.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
60 100 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要求,能够对中小企业进行电脑做账。
4.1会计核算软件核算的基本流程 8 4.2账务处理模块的基本操作 50 4.3其他会计核算软件功能 2
合计
128 200
《经济法》
教学目标:了解经济法的相关概念,理解财产权的相关知识,了解破产法的程序,了解合同的标的、条文、条款等,了解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理解债券、
章节名称课时学分考核目标
1.概述 6 3 了解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2.物权法律制度 6 3 理解财产权的相关知识。
3.公司法律制度 6 3 掌握公司的形式,理解公司的相关法律制度。
4.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6 3 了解破产法的程序。
5.合同法律制度 6 3 了解合同的标的、
条文、条款等。
6.金融法律制度 6 3 了解我国的金融
市场。
7.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6 3 了解相关的法律
制度。
8.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6 3 了解商标权、著作
权、商誉等。
9.证券法律制度 6 3 理解债券、股票的
相关知识。
10.票据法律制度 6 3 理解本票、支票、
汇票的法律制度。
合计60 30
《会计基础实务》
教学目标:在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的填制与登记,最后能够生成财务报表。
章节名称
课时 学分
考核目标
1.会计基本理论 10 5 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的
含义、会计信息质量的8个原则。
1.1会计概述 2 1.2会计对象
4 1.3会计核算的前提与基础
2
1.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2.原始凭证
10 5 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
2.1原始凭证的填制 6 2.2原始凭证的审核 4
3.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10 5 掌握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的
相关知识。
3.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 3.2会计科目与分类 4 3.3账户及其结构 2
3.4借贷记账法 2
4.记账凭证
20 10 掌握筹资、采购、生产、销
4.1记账凭证的编制 4 4.2记账凭证的应用 14 4.3记账凭证的审核
2
售等环节的记账凭证的填制。
5.账簿
30 15 掌握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程序,掌握对账
与结账,错账更正。
5.1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16 5.2账务处理程序 6 5.3对账与结账 4 5.4划账更错
2
5.5账簿的保管与更换 2
6.财务报表
20 5 掌握小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
6.1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2 6.2资产负债表 9
6.3利润表 9
合计
100 45
《会计综合实务》
教学目标:在掌握了会计基本知识的情况下,对具体的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以及服务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能够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最后根据报表对章节名称
课时 学分
考核目标
1.手工记账 5 3 了解手工记账的流程。
1.1企业简介 2 1.2手工操作的要求 3
2.系统初始化 5 5 掌握系统初始化。
2.1系统管理
2 2.2公共基础档案设置
3 3.总账系统
10 5 掌握总账系统的日常处理。
3.1总账系统初始化 2 3.2总账系统日常处理 6 3.3总账系统月末处理
2 4.存货核算系统
20 8 掌握存货核算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4.1存货核算系统初始化
4 4.2存货核算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14
4.3存货核算系统月末处理 2
5.固定资产
20 8 掌握固定资产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5.1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
2 5.2固定资产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14
5.3固定资产系统月末处理 4
6.工资
20 8 掌握工资系统日常
6.1工资系统初始化
2 6.2工资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14 6.3工资系统月末处理 4
业务处理。
7.财务报表分析
40 25 了解财务报表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分析。
7.1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5 7.2三大财务报表分析
10 8 7.3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分析
15
12
合计
140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