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其处理
常见运动中出现的生理反应和处置
![常见运动中出现的生理反应和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4d71452290c69ec3d5bb75f1.png)
(三)运动晕厥的预防
1、平时要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久蹲后不要突然起立 3、不要带病参加剧烈运动 4、疾跑后不要立即停下来 5、不要在饥饿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
三字歌
肌肉酸,按放松,快热敷,忙伸展; 肌痉挛,莫受凉,做牵引,常按揉; 夏中暑,分轻重,冷敷头,喝清凉; 欲晕厥,缓行动,已休克,按人中。
游戏:晴天、刮风、下雨 4、口服维生素C
5、针炙、电疗
(三)肌肉酸痛的预防
1、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2、运动后做好整理(放松)活动 3、科学安排锻炼负荷 4、锻炼时,尽量避免长时间练习身体某一部位
二、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变 得坚硬。
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其次
是足母肌和屈趾肌等。
(一)肌肉痉挛的原因和症象:
1、肌肉受到寒冷的强烈刺激时,即可发生肌肉痉挛。 2、有的因准备活动不够,或肌肉猛力收缩,或收缩
与放松不协调时,均可发生肌肉痉挛; 3、也有的因情绪过分紧张所致。
肌肉痉挛时,肌肉突然变得坚硬、疼痛难忍,而 且一时不易缓解。
(二)肌肉痉挛的处置方法:
五、作业
请同学们在从事自己最喜爱的体育运动 后,记录下自己的身体反应并思考产生这种 身体的反应后应如何处置和预防。
课程名称:运动中常见生理反应的处置和预防方法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一、肌肉酸痛 二、肌肉痉挛 三、运动中暑 四、运动晕厥
一、 肌肉酸痛
(一)原因和症象:
•
相同负荷 不再酸痛
肌肉酸痛
增大负荷 肌肉酸痛 相同负荷 不再酸痛
(二)肌肉酸痛的处置
• 1、热敷
• 2 伸展练习
3、按摩。常用的按摩手法:按、摩、推、拿、 点、叩、掐、搓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0c8268fdf705cc1755270950.png)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和运动性疾病及其防治李波概述身体运动,有时会使人体产生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暂时性破坏,从而出现某种生理反应,或产生运动性疾病。
本节主要讲授运动的生理反应和运动性疾病的征象及其处理办法。
主要讲述内容一肌肉酸痛二过度疲劳三肌肉痉挛四运动中腹痛五低血糖症六运动性贫血七运动性晕厥八运动性血红蛋白尿九极点一、肌肉酸痛原因: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痉挛所致。
处理1、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2、对酸痛的局部进行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张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种伸展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
3、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使血液循环,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缓解痉挛。
4、口服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的修复和缓解。
(三) 预防1、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健康情况科学地安排锻炼负荷。
2、锻炼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炼身体的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
3、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运动时负荷重的局部肌肉活动得更充分。
4、整理运动除进行一般性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有助于防止肌纤维痉挛。
二、过度疲劳过度疲劳是指在工作或运动之后,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状态。
它是一种由于连续疲劳积累所引起的病理状态。
(一)原因1、生活无规律,为应付繁重课程或考试而休息不足。
2、病后身体尚未恢复,过早为补课而加班或参加某些比赛过分强化训练。
3、参加某些劳动或活动之后,疲劳尚未清除,体力尚未恢复便参加大运动量训练。
4、训练不当,见于部分赛前训练,因时间紧任务重,训练缺乏渐进和系统性,运动量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或单打一的训练。
5、短期内参加过多的比赛,休息不足。
(二)表现第一阶段:感觉异常阶段。
自觉疲劳,食欲下降,睡眠欠佳,学习效率差,对训练不感兴趣,有厌倦情绪,成绩停滞。
第二阶段:体重下降,脉搏较快,心脏机能实验有良反应,易疲劳,恢复慢,工作能力下降,运动成绩下降。
运动中的生理反应与处理
![运动中的生理反应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5f96cd168884868762d6fe.png)
运动中的生理反应与处理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体的生理平衡受到暂时性破坏,并出现某些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称之为"运动生理反应"。
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处理方法如下:一、肌肉酸痛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些同学,在一次活动量较大的锻炼以后(如长跑,爬山、力量练习等)或者是隔了很长时间未锻炼,刚开始锻炼之后,常常出现运动后肌肉酸痛。
这种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锻炼后即刻出现,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持续2∽4天后才逐渐缓解。
这种一般在锻炼后24小时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
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
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
任何骨骼肌在激烈运动后均可发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尤其长距离跑后更易出现。
长跑者可出现髋部、大腿部和小腿部前侧伸肌和后侧屈肌的疼痛,在肌肉远端和肌腱连接处症状更显。
在炎热夏天进行极量运动后,除肌肉疼痛外,还可出现脱水、低钙、低蛋白等症状。
(一)原因:多数是由于平时缺乏锻炼或运动量过大引起的。
由于运动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活动与肌肉活动的需求不相适应(运动开始不久,运动系统的肌肉等可以很快进入快速的、剧烈的运动,而心脏跳动、呼吸的频率不能一下子就达到很快、很高的水平),肌肉的氧气供应不足,使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乳酸不能及时氧化而排出,乳酸堆积在肌肉中,刺激了肌肉中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引起了酸痛。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这种肌肉酸痛现象,一般来说坚持锻炼两三天后,就会因为机体机能逐步适应锻炼而自然消失。
如果肌肉酸痛得厉害,可以休息一天,隔天再进行锻炼。
如果肌肉在锻炼隔天后仍持续酸痛,并且感到身体疲劳、精神不振、不想吃饭、睡眠不好等,就说明运动负荷太大了,或者局部有肌肉轻度拉伤现象,应适当休息几天,等酸痛消除,体力恢复,感到身体有劲后,再坚持锻炼。
酸痛后,经过肌肉局部细微结构的修复,肌肉组织会变得比以前强壮,再经历同样的负荷就不易发生损伤或酸痛的情况。
体育锻炼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
![体育锻炼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1231770722192e4536f653.png)
体育锻炼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一、低血糖症(1)原因: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体内血糖大量消耗和减少,大脑皮层调节糖代谢创机制暂时紊乱所造成的运动前饥饿或情绪过分紧张,病后初愈即参加较长时间的运动。
(2)症象:正常状态下人体内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糖应维持在80~120毫克。
当血粳低于50~60毫克时,人体会出现饥饿感,极度疲乏、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重者神志模糊语言不清、四肢发抖、骚动不安或精神暂时错乱(如在长距离赛跑中,出现返身向相反方向跑,甚至昏迷。
这一系列症状称为低血糖。
此症多发生于长跑、超长跑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中。
(3)处理:低血糖症发生时,首先要平躺保暖,神志清醒者可给予喝浓糖水或吃少量食品,一般即可恢复。
若出现昏迷,应先抗休克,即按人中、百合、涌泉、合谷等穴,并迅速送医院救治。
(4)预防:应注意患病未愈、空腹饥饿时或体质较差时,不宜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在长时间运动中,可准备和补充一些含糖的饮料。
二、肌肉酸痛(1)原因: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进而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纠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的痉挛所致。
(2)症象:肌肉酸痛一般不是运动结束后立即发生的,大多是发生在运动结束1~:天以后,因此,也被称为延迟性疼痛。
由于这种酸痛现象只是局部肌纤维损伤和痉挛,才影响整块肌肉内部对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会变得更加强壮,以后同样负荷将不易使肌肉再发生酸痛。
(3)处理:当已经出现肌肉酸痛后,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热敷。
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有助于损伤的缍织能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伸展练习。
对酸痛局部进行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有助于缓解痉挛。
●按摩能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促使损伤修复。
●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C能促进结缔组织中的胶元合成,有助于损伤的结缔组爹的修复。
●针灸、电疗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预防: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安排运动量,尽量避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同时注意在锻炼时,应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运动性疾病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运动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ef9cb38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4.png)
(四)预防
1、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参加紧张的、剧烈的 运动或参加过长时间的运动,进行长时间或长 距离的运动时,中途应当适当补充写含糖、盐 的饮料。
2、有较轻症状时,应停止运动,迅速进食一 些含糖食物或饮糖水。
3、久病初愈(或未愈者)及基础差者,应避 免参加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4、有糖代谢疾患者,应及早治疗。
(二)表现
一般无特殊症状,只有尿液可见上述情 况,化验可以确诊。
(三)处理
一般可自愈,也可以口服维生素C,多次 发生者应调整运动量和加强保护措施。
九 极点
在剧烈运动初期,由于人体的内脏器官 不能适应人体运动能力的需要,而出现 人体生理上不适应现象的产生,称为极 点。 处理: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加深呼吸, 必要时停止运动。
(一)原因
1、心输出量减少,平时缺乏锻炼者,突然参 加较大运动量的锻炼,心脏机能一时跟不上运 动的需要,加上平时缺乏锻炼,动作不协调, 闭气时造成血液回流量减少,心输出量也随之 减少,因而出现暂时性脑缺血。 2、 重力性休克。久站不动,久蹲突然起身, 跑步后突然停止活动等,均可因重力作用使血 回流量减少,而形成脑缺血。
(三) 处理
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早期处理主要办法是调整计划,减轻负 担,注意休息。 在有症状阶段,必要时暂时停止训练, 进行必要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医疗体 育、按摩等。
恢复期的处理
病后恢复期的学习或训练,要逐渐增 加,要有应当的过程。
(四)预防
合理安排学习或训练,注意身体素质要 循序渐进地、全面系统地训练,注意饮 食,加强生活制度和自我监督,以便及 早发现问题。
概述
身体运动,有时会使人体产生生理活 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暂时性破坏,从而 出现某种生理反应,或产生运动性疾病。
体育课中常见生理反应及解决方法.
![体育课中常见生理反应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9f009158fb770bf68a5583.png)
由于运动,使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了暂时的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反应,简称“ 生理运动反应” ,常见的生理运动反应及处理办法如下:一, 肌肉酸痛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次运动理较大的锻练后,或是隔了较长的时间没有锻练,刚开始锻练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 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 1~2天内,因此称肌肉延迟性疼痛。
(一原因和症状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绘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毛细纤维的痉挛所致。
不少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证实了酸痛时这种局部细微损伤及痉挛的存在。
由于这种肌纤维细微损伤及痉挛是局部的,故而就整块肌肉而言,仍能完成运动功能,但是存在酸痛感。
酸痛后,经过肌肉内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的较以前强壮,以后同亲负荷将不易再发生损伤。
(二处理和预防1, 处理当已经出现肌肉延迟性酸痛后,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酸痛的减弱或缓解:(1热敷。
可对酸痛的肌肉进行热敷,有助于操作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2伸展练习。
可以对肌肉进行局部的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 2分钟,然后休息 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样的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
但注意做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肌纤维损伤。
(3按摩。
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
(4口服维生素 C 。
维生素 C 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元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
(5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2, 预防预防肌肉酸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练负荷,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 (2锻练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练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荷过重; (3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练习时活动负荷重的肌肉活动的更充公一些,对损伤有预防作用; (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种伸展性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了酸痛的发生。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ff560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d.png)
1.5 运动性腹痛
运 动 中 常 见 的 生 理 反 应 及 其 处 理
11
2.征象 运动性腹痛部位不固定,一 般食后运动疼痛常发生在上腹部 或中部,胃痉挛的疼痛部位在上 腹部,肠痉挛、肠结核引起疼痛 的部位在腹腔中部;肝脾膜张力 性疼痛,常在左右两侧上腹部。
理
2.征象
8
肌肉痉挛时,局部肌肉产生剧烈性收缩,并变得坚硬和隆起,疼痛难忍,且一
时不易缓解。
1.4 肌肉痉挛
运
3.处理
动
立即对痉挛部位的肌肉进行牵引,
中 常 见
如腓肠肌痉挛,应伸直膝关节,并做 足部的背伸动作;若屈拇、屈趾肌痉
的 挛,则用力将足趾背伸。但牵引时切
生 理
忌施力过猛,最好有同伴协助。
反
大学体育与健康
1.1 过度疲劳
运 动 中 常 见 的 生 理 反 应 及 其 处 理
2
1.原因 片面追求运动成 绩和锻炼效果,违反 运动的安全性和循序 渐进的原则,持续进 行大负荷的体育锻炼; 伤病后身体未完全康 复就投入常规锻炼, 缺乏全面的身体素质 和心理训练。
2.征象 一般表现为食欲 减退,睡眠障碍,精 神不振,有时头痛、 头晕、记忆力减退及 心情烦躁不安,客观 检查虽无明显异常, 但影响到平时的学习 和生活。
的 生
(2)锻炼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炼
理
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
反
荷过重。
应
及 其
(3)准备活动中,应注意对在即将进行的锻炼中负荷重的肌肉活动得更充分一些,
处
这对损伤有预防作用。
理
(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方法[资料]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方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d41f7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2.png)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方法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其处理由于运动,使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了暂时的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反应,简称“生理运动反应”,常见的生理运动反应及处理办法如下:一,肌肉酸痛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次运动理较大的锻练后,或是隔了较长的时间没有锻练,刚开始锻练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内,因此称肌肉延迟性疼痛。
(一)原因和症状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绘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毛细纤维的痉挛所致。
不少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证实了酸痛时这种局部细微损伤及痉挛的存在。
由于这种肌纤维细微损伤及痉挛是局部的,故而就整块肌肉而言,仍能完成运动功能,但是存在酸痛感。
酸痛后,经过肌肉内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的较以前强壮,以后同亲负荷将不易再发生损伤。
(二)处理和预防1,处理当已经出现肌肉延迟性酸痛后,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酸痛的减弱或缓解:(1)热敷。
可对酸痛的肌肉进行热敷,有助于操作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2)伸展练习。
可以对肌肉进行局部的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样的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
但注意做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肌纤维损伤。
(3)按摩。
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
(4)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元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
(5)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2,预防预防肌肉酸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练负荷,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2)锻练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练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荷过重;(3)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练习时活动负荷重的肌肉活动的更充公一些,对损伤有预防作用;(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种伸展性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了酸痛的发生。
健身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
![健身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e8df3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5.png)
健身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在运动锻炼过程中,人体的生理平衡受到暂时性破坏,并出现某些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称之为'运动生理反应'。
它提示着我们营养元素的流失,必须引起重视。
一、肌肉酸痛1、原因:多数是由于平时缺乏锻炼或运动量过大。
2、预防与处置: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开始时运动量小些,以后逐渐增加,就是在一个阶段的锻炼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每次锻炼后,要及时做好放松活动,如仍然有酸痛现象,可采取局部按摩、热敷或用松节油擦抹等,以促进气血通达,缓解酸痛。
二、运动中腹痛1、原因: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在长跑和其他激烈运动时,膈肌运动异常,血液瘀积在肝脾两区,引起两肋间肌疼痛,或者在运动前饮食过多,或者过于紧张引起胃肠痉挛等,都会引起腹痛。
2、预防与处置:做好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并注意呼吸自然,切忌闭气。
如已产生腹痛,可适当减慢跑速,加深呼吸,揉按疼痛部位或弯着腰跑一段,即可缓解疼痛;腹痛严重者,可停止运动,并口服十滴水或普鲁苯辛1片/次。
如仍不见效,应护送医院诊断治疗。
三、肌肉痉挛(抽筋)1、原因:由于肌肉突然猛力收缩或用力不均匀,或因受到过冷水温(或气温)的刺激,或收缩与放松不协调等都会引起肌肉痉挛。
2、预防与处置:在运动前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适当按摩,同时点按委中的承山、涌泉等穴位。
四、运动性昏厥1、原因:在运动过程中,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称之为“运动性昏厥”。
其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呼吸缓慢,眼睛发黑,失去知觉而昏倒。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时间剧烈运动,四肢回流血液受阻,或突然进入激烈运动状态(如疾跑、冲刺),或在极度疲劳下继续勉强地锻炼,或久蹲后骤然站起,或疾跑后急停,或空腹状态下锻炼出现低血糖等,都可引起运动性昏厥。
2、预防与处置:平时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运动时要控制运动负荷,防止过度疲劳。
第五章 运动损伤及生理反应
![第五章 运动损伤及生理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79873ff910ef12d2af9e71e.png)
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
1. 训练方法不当。未遵守体育锻炼原则。 训练方法不当。未遵守体育锻炼原则。 2. 比赛过多,比赛之间缺乏足够的休息。 比赛过多,比赛之间缺乏足够的休息。 3. 病后身体衰弱,过早参加紧张的训练。 病后身体衰弱,过早参加紧张的训练。 4. 生活制度受到破坏 , 训练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 生活制度受到破坏, 训练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训练过度, 5. 训练过度,身体尚未恢复就参加大运动量训练 等。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 加强全面训练 2. 动时注意呼吸节律 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饮食制度。 3. 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饮食制度。
二、重力休克
• 产生原因 • 处理的方法 • 预防措施
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
运动后急停, 快速运动后急停,运动系统机能水平的恢复过于超 越其它系统和内脏器官, 越其它系统和内脏器官,使人体的各系统器官机能 水平不能保持相对平衡。同时急停导致毛细血管和 水平不能保持相对平衡。 静脉失去了肌肉对它的挤压作用, 静脉失去了肌肉对它的挤压作用,血液因本身的重 力的关系致使下肢静脉血返回困难,减少回心血量, 力的关系致使下肢静脉血返回困难,减少回心血量, 从而引起急性的脑贫血。 从而引起急性的脑贫血。
处理的方法: 处理的方法:
对轻度过度紧张,应使病员安静平卧,注意保暖, 给服热糖水或镇静剂。对于严惩的有心力衰竭的 病员应保持安静,使他半卧针刺或用指点揉内关 和足三里穴。如果昏迷,可加用人中、百会、涌 泉。有条件的可皮下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1 毫升, 并迅速送医院治疗。运送时,仍然要使病员保持 半卧姿势。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注意循序渐进。 2. 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 3. 赛前做好准备活动。 4. 参加大负荷的比赛之前,应作体格检查;若有高血 压、心脏病等疾病,就不能参加比赛。
运功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运功中常见的生理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e81d0526580216fc700afdbc.png)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其处理由于运动,使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了暂时的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反应,简称“生理运动反应”,常见的生理运动反应及处理办法如下:一,肌肉酸痛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次运动理较大的锻练后,或是隔了较长的时间没有锻练,刚开始锻练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内,因此称肌肉延迟性疼痛。
(一)原因和症状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绘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毛细纤维的痉挛所致。
不少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证实了酸痛时这种局部细微损伤及痉挛的存在。
由于这种肌纤维细微损伤及痉挛是局部的,故而就整块肌肉而言,仍能完成运动功能,但是存在酸痛感。
酸痛后,经过肌肉内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的较以前强壮,以后同亲负荷将不易再发生损伤。
(二)处理和预防1,处理当已经出现肌肉延迟性酸痛后,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酸痛的减弱或缓解:(1)热敷。
可对酸痛的肌肉进行热敷,有助于操作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2)伸展练习。
可以对肌肉进行局部的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样的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
但注意做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肌纤维损伤。
(3)按摩。
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
(4)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元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
(5)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2、预防预防肌肉酸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练负荷,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2)锻练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练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荷过重;(3)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练习时活动负荷重的肌肉活动的更充公一些,对损伤有预防作用;(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种伸展性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了酸痛的发生。
运动中常见生理反应与解决方法
![运动中常见生理反应与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b48b4f0066f5335a8121c9.png)
课次 1课题理论课运动与保健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在运动中如何注意预防出现意外情况和出现常见的运动病理情况后的基本处理方法。
只有具备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才能在锻炼中有效防止运动损伤、运动体育健康与保健理论课教案课次 1课题理论课运动与保健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在运动中如何注意预防出现意外情况和出现常见的运动病理情况后的基本处理方法。
只有具备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才能在锻炼中有效防止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了解各种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导语: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不胜枚举的益处,能够增强体质,提升健康平。
不过,任何事物存有都具有两面性,体育锻炼也不例外。
体育锻炼在增进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同时,体育锻炼方法使用不当也常伴有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
只有具备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才能在锻炼中有效防止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尽情享受体育带给我们的乐趣。
一、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机体对运动的不适合会造成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暂时性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应激反应。
常见的运动生理应激反应及其处理办法如下:(一)运动中腹痛1.原因和症状多数在中长跑运动时产生。
主要因为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开始时运动过于剧烈,内脏血管收缩、缺氧、新陈代谢产物的刺激,被膜炎症、胆道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腔道过度膨胀以及炎症的刺激等因素引起腹部疼痛。
2.处理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迹象,仅在运动时、加快速度后才出现腹痛,一般可采用减慢跑速,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常有助于缓解疼痛。
若无效,疼痛剧烈时应停止运动。
3.预防合理安排进餐与运动的时间、赛前进餐的质量“三少一高”(体积少、含产气食物少、含粗纤维少、高热量)。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避免腹部损伤。
长跑或自行车运动中注意合理分配力量和速度。
增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提升机体的适合水平。
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处置方法
![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处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25db26a32d7375a4178011.png)
三、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在无意识支配下的强 直收缩。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为小腿腓肠肌, 其次为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 1.原因 1)寒冷刺激 2)大量出汗 3)肌肉连续收缩过快 4)疲劳
2.处理 当局部肌肉发生痉挛时,痉挛处肌肉坚硬,不 能放松,疼痛难忍。可用力牵拉痉挛肌肉即可 缓解。如小腿腓肠肌痉挛,可伸直膝关节,用 力勾脚尖;也可用力将脚掌和脚趾向上伸,即 可缓解;屈拇肌和屈趾肌痉挛,可用力将足趾 背伸。(如图4-3所示) 牵引时用力宜缓,不可用暴力。此外,还可配 合局部按摩,采用重力按压、揉捏、点穴(如 委中、承山、涌泉、合谷)等手法,促使缓解。
七、运动性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贫血可由各种病因引起,运动员发生贫血,除有一般 人的发病原因之外,而更有一种动动训练因素导致的 贫血,这种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 1.原因 运动性贫血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它与大运 动量训练有关。其主要原因有: 1)蛋白质与铁的摄人量不足和消耗增加。 2)红细胞破坏增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一、掌握运动生理反应原理,并在
运动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克服不 良反应 二、克服不良卫生习惯,减少低血 糖等情况的发生
第一节 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处置方法
一、运动中暑 1.原因 2.征象 热射病型 热痉挛型 热衰竭型 日晒病型
3.处理 当有低血糖病人时,应让其平卧,保暖, 神志清醒的可给他喝糖水,并吃少量食品, 一般短时间后即可恢复。若昏迷,可针刺 或掐点人中穴,并迅速请医生来处理。这 时若能静脉注射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 就可使病情迅速好转。 针对以上情况,学校上午10点左右的体育 课应注意:学生早餐要吃饱、吃好,如有 饥饿感应适当补充些含糖食物;如自感不 适应停止运动或适当减小运动量。
体育运动常见的生理反应和处理
![体育运动常见的生理反应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e2906183c4bb4cf7ecd19a.png)
运
被烈日直接照射的情况下,最容易 发生中暑。
动
处理:首先将中暑者扶送到阴凉通 风处休息,同时采取降温消暑措施,
中
如解开刁领,额部冷敷做头部降温, 喝些清凉饮料、十滴水,并补充生
暑
理盐水或葡萄糖等。严重患者,经
临时处理后,应迅速送往医院做进
一步治疗。
极点:在剧烈运动时,特别在
中长跑时,能量消耗大,下肢
原因: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
运动,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
运
回心血量减少所致。也和剧烈 运动后引起的低血糖有关。
动
处理:应立即让患者平卧,足
型
略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 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同
昏
时用手指点在人中、合谷等穴Fra bibliotek厥位,必要时给氨水闻嗅。必要 时人工呼吸。
原因:体育锻炼时,肌肉受到
寒冷的强烈刺激时,即可发生
糖
要平躺保暖,神志清醒者可给
予喝浓糖水或吃少量食品,一
症
般即可恢复。若出现昏迷,应
先抗休克,即按人中、百合、
涌泉、合谷等穴,并迅速送医
院救治。
原因: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
因是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进而
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纠缔组织的
肌
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的
痉挛所致。
肉
处理: 热敷。 伸展练习。 按
酸
摩能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 环,缓解肌肉痉挛和促使损伤
运动 性昏 厥、 痉挛、 中暑 预防
运动性昏厥:平时要经常坚持体育锻炼, 以增强体质;久蹲切忌突然起立;切忌带 病参加剧烈运动;疾跑后切忌立即停下来; 切忌饥饿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只要遵循 上述要求,完全可以避免运动性昏厥的发 生。
常见运动生理反应的处理措施及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
![常见运动生理反应的处理措施及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0e75ddf08a1284ac850434d.png)
常见运动生理反应的处理措施及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一、常见运动生理反应的处理措施1、极点极点是指运动达到一定强度和持续一段时间后,有时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心律激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情绪低落、想中止运动的一种状况。
应对措施:继续坚持运动,降低强度,加强加深呼吸深度。
等待“第二次呼吸”出现。
2、肌肉酸痛产生原因:乳酸导致学说、肌肉结缔组织损伤学说。
应对措施:热敷、按摩、电疗、静力牵引练习并辅以口服维生素C。
3、肌肉痉挛易发部位:小腿腓肠肌、拇屈肌、屈趾肌等。
应对措施:对痉挛肌肉进行牵拉并加以拍打、按摩。
4、低血糖症状:饥饿感、头晕、恶心、乏力、出冷汗等。
产生原因:在饥饿状态下参加运动且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导致。
应对措施:平卧,注意保暖,轻者可喝些糖水;重者需输液。
5、中暑症状:头痛、头晕、呕吐、烦躁、乏力、大量出汗、体温上升,严重可导致昏迷和痉挛。
应对措施:移至荫凉处休息,对头部进行冷敷,服用霍香正气水或着仁丹等,严重者用50%的酒精擦身散热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6、昏厥症状:昏厥是运动中大脑共血不足导致的一时性直觉丧失。
初先表现为眼前发黑、全身物力、突然昏倒,检查可见面色苍白,呼吸缓慢、血压下降等。
应对措施:立刻使患者平卧并使头略低于脚,同时作向心按摩以促使血液循环,一般片刻会自然清醒。
二、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1、关节扭伤、韧带及肌肉拉伤、关节挫伤等。
应对措施:(1)冷敷(2)加压包扎(3)抬高患肢减少活动注意:24小时以后,可考虑外用膏药及其他药物的使用。
2、擦伤应对措施:(1)止血(2)清创(3)外用药水以及口服消炎药的使用。
3、骨折、关节脱位应对措施:(1)固定(2)及时送医院注意愈后的功能锻炼。
4、脑震荡脑震荡是指头部外伤后因脑神经受到震动而引起的意识和机能的暂时障碍。
其主要症状有:意识障碍或昏迷,逆行兴健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应对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2)药物治疗遇昏迷不醒、呕吐厉害等立刻送医院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运动,使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了暂时的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反应,简称“生理运动反应”,常见的生理运动反应及处理办法如下:一,肌肉酸痛
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次运动理较大的锻练后,或是隔了较长的时间没有锻练,刚开始锻练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内,因此称肌肉延迟性疼痛。
(一)原因和症状
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绘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毛细纤维的痉挛所致。
不少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证实了酸痛时这种局部细微损伤及痉挛的存在。
由于这种肌纤维细微损伤及痉挛是局部的,故而就整块肌肉而言,仍能完成运动功能,但是存在酸痛感。
酸痛后,经过肌肉内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的较以前强壮,以后同等负荷将不易再发生损伤。
(二)处理和预防
1,处理
当已经出现肌肉延迟性酸痛后,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酸痛的减弱或缓解:(1)热敷。
可对酸痛的肌肉进行热敷,有助于操作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2)伸展练习。
可以对肌肉进行局部的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样的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
但注意做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肌纤维损伤。
(3)按摩。
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
(4)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元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
(5)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2,预防
预防肌肉酸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练负荷,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2)锻练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练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荷过重;(3)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练习时活动负荷重的肌肉活动的更充公一些,对损伤有预防作用;(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种伸展性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了酸痛的发生。
二,运动中腹痛
(一)原因和症象期工程
多数在中长跑时产生,主要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时运动过于剧烈,或者跑的过快,内脏器官尚没有达到竞赛状态,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腹痛;也有是的因为运动前吃的过饱,饮水过多,以及腹部受凉,引起胃肠痉挛;少数是因为运动时间过长,或过于剧烈,使下腔静脉压力上升,引起血液回流受阻,或者因肝脾淤血,膈肌运动异常,致使两胁部腹痛。
(二)处置和预防
1,处置
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迹象,一般可采用减速慢跑,加深呼吸,按摩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等方法处理,疼痛常可减轻或消失,哪疼痛仍不减轻或消失,甚至加重,此进就应该停止运动,并口服十滴水或揉按内关,足三里,大肠俞等空位。
如仍不见效,刚应送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2,预防
饭后一小时才可以进行锻练,做好预防活动,运动量循序渐进,并注意呼吸节奏,夏季运动要注意补充盐份;对于各种慢性病症引起的腹痛,应就医检查。
病愈之前,应在医生或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练。
(三)运动性贫血
(一)原因和症象
血液中务细胞与血红蛋白早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因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减少称为运动性贫血。
运动性贫血的指数,男性的血红蛋白总量低于12克%,女性低于10。
5%克。
在通常情况下,本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由于贫血,常引起多种不良的生理反应,危及健康。
所以这部分学生常常恐惧体育锻练,特别害怕中长跑锻练。
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
1,由于运动时,肌肉对蛋白质和铁的需要增加,一旦需求量得不到满足,即会引起运动性贫血。
2,由于运动时,脾脏释放的溶血卵膦质使红细胞的脆性增加,加上运动时血流加速,易引起血红细胞破裂,致使红细胞的新生与死亡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导致运动性贫血。
症象运动性贫血发病缓慢,其症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气喘,体力下降,以及运动后心悸,心率加快,脸色苍白。
(二)处置和预防
1,处置如果运动中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应适当减小运动量,必要时暂停运动,并补充富含蛋白质或铁的食物,口服硫酸亚铁。
2,预防遵循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原则,高速膳食,如运动时经常有头晕现象时,应及时诊断医治,以利正常参加体育锻练。
(四)运动性昏厥
(一)原因和症象
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叫运动性昏厥。
1,原因
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
也和剧烈运动后引起的低血糖有关。
2,症象
全身无力,头昏耳鸣,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等。
(二)处置和预防
1,处置
应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
同时由手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氨气闻嗅。
如由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如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轻度休克者,应由同伴搀扶漫漫走一段时间,帮助进行人工呼吸,即可消失症状。
2,预防
平时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久蹲后不要突然起立,不要带病参加剧烈运动;急跑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不要在饥饿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
只要遵循上述要求,运动性昏厥时可以避免的。
五,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变得僵硬。
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
(一)原因和症象
在体育锻炼时,肌肉受到寒冷的强烈刺激时,即可发生肌肉痉挛.常在游泳或户外锻练时发生;有的因为准备活动不足,或者肌肉猛力收缩,或收缩与放松不协调时,均可发生肌肉痉挛;也有的因为情绪过分紧张所致.
肌肉痉挛时,会突然变的坚硬,疼痛难忍,而且一时不易缓解.
(二) 处置与预防
1,处置
对痉挛部位的肌肉做到牵拉.例如腓肠肌痉挛时,即伸直膝关节,关配合按摩,揉捏及点压委中,涌泉穴等,以促进痉挛缓解和消失.
2,预防
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事先应当进行适当的按摩;夏季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时,要注意补充盐分,冬季锻练时,要注意保暖;游泳下水前,应先用冷水淋浴;游泳时,不要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太长,;疲劳和饥饿时,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六,极点和第二闪呼吸
(一)极点
在剧烈运动时,特别在中长跑时,能量消耗大,下肢回流血量减少,氧债不断积累,并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动作不协调,甚至有恶心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
(二) 第二次呼吸
“ 极点”出现后,洗适当的减慢运动速度,并注意加深呼吸,坚持下去,上述生理反应将逐渐缓解与消失.随后机能得到重新改善,氧供应增加,运动能力双将得到提高,动作变的协调有力.这种现象,标志着”极点”已经有所克服,生理过程出现新的平衡,运动生理学上称之为”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出现以后,循环机能将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
“极点”与”第二次呼吸”是长跑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无需疑虑和恐惧,只要坚持经常锻练和处理得当,”极点”现象是可以廷缓和减轻的.
七,运动中暑
(一) 原因和症象
1,原因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时间进行体育锻练,易发生中暑,尤其在温度高,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头部缺乏保护,被烈日直接照射,容易发病.
2,症象中暑早期,头晕,头痛,呕吐现象,逐步发展为体温升高,皮肤干燥,严重者可以出现精神失常,虚脱,抽搐,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二) 处置和预防
1,处置首先将患者扶到荫凉处通风处休息,同时采取降温消暑手段,如解开衣领,喝些清凉的饮料,十滴水,并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等.
严重患者,经临时处理后,应迅速送医院进行治疗.
2,预防在高温炎热的季节进行锻练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和运动的时间;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进行锻练;夏天在室外锻练时,应戴白色的凉帽,穿宽敞的衣服;在室内锻练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备有低糖的饮料.
1.林黛玉:三生石畔,灵河岸边,甘露延未绝,得汝日日倾泽。
离恨天外,芙蓉潇湘,稿焚情不断,报汝夜夜苦泪。
2.薛宝钗:原以为金玉良缘已成,只待良辰,奈何君只念木石前盟,纵然艳冠群芳牡丹姿,一心只怜芙蓉雪。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九幽阴灵,诸天神魔,以我血躯,奉为牺牲。
三生七世,永堕阎罗,只为情故,虽死不悔。
28. 从小到大,不知道有多少人讨好我,送了多少奇珍异宝,可是……“她抬起头,凝视著张小凡的眼睛,轻轻道,”就算全天下的珍宝都放在我的眼前,也比不上你为我擦拭竹子的这只袖子。
“
29. 你心中苦楚,天知我知,我不能分担你的痛楚,便与你一道承担。
总希望有一日,你能与心中爱人,欢欢喜喜在一起的-------陆雪琪语
30. 我从来都不苦的,师姐。
从来师门传道,便是要我们无牵无挂,心境自在,参悟造化,以求长生,不是么?可是,我要长生做什么?
31. 我不后悔,十年了,我心中还是记挂着你。
如果可能,我情愿放弃一切,跟你一起到天涯海角。
可是,终究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