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微粒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胜利中学-黄燕芳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粒的基本性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物质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往往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物质是由微粒所构成的。这些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借助多媒体展示出教材p64干冰、金刚石等物质的微粒构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事实。说明微粒与宏观物质的关系,物质是由大量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板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多媒体展示两组数据:①一滴水含有水分子的数目及一个水分子的真实质量。
②氢原子与直径1cm的小球相比,相当一个苹果与地球相比;10亿人数一滴水的分子数目需要三年多时间。设计意图:通过收集素材和结合教材数据,用多媒体显示数据和对比,让学生理解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
小,学生由于惊奇展开议论,引发学习兴趣,活跃气氛。
板书:微粒的基本性质:1、微粒很小,用肉眼看不见。
【探究活动,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微粒那么小,它还有其它的性质吗?
进行猜想:猜想一: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猜想二: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猜想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学生探究活动一:探究微粒不断运动实验。
教师演示浓氨水直接滴加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并加以说明是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及浓氨水易挥发易溶于水的性质。借机提问学生: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方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提供药品及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氨分子的运动。
学生讨论后交流:利用浓氨水易挥发易溶于水的性质,只要将浓氨水和酚酞试液放置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中即可完成。
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设计方案,巡回引导,提醒学生观察的角度,在小组间交流后提出评价方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动手实验的成果,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学生探究活动二:若改变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有何影响?老师提供:红墨水、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
通过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很快分析得出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的结论。
【板书】微粒的基本性质:2、微粒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探究活动三: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教师演示酒精和水混合实验,先帮学生建立微粒间存在空隙的表象。
学生分组实践水和空气压缩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讨论,为什么空气易被压缩,水不易被压缩,得出结果。
借助多媒体播放:不同状态物质微粒间空隙大小模拟动画。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可以把化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微粒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扬长补短,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借助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形成微粒间有空隙的表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板书】微粒的基本性质:3、微粒之间存在空隙。气体分子间的空隙较大。
【联系生活,体验联系】1.解释红墨水滴到水中,片刻后,整杯水变红了。
2.少许白糖放入水后,白糖消失,水却变甜了。
3.打气筒将空气压人自行车胎内。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连。
【反馈练习,运用新知】1.请用微粒的观点,对“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的含义加以分析说明?
2.请利用所学微粒的基本性质解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容易干,在阴雨天不易干”的生活现象?
3.请解释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设计目的:设计的这些习题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较好地检测本课题教学目标是否达标。
【课堂小结,提升思维】在本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
在本节课中,学生耳听、眼看、脑想,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多种感官共用,对微粒的存在和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板书设计:
课题1 :微粒的基本性质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微粒构成的。
二、微粒的性质
1、微粒很小,用肉眼看不见。
2、微粒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气体微粒间的空隙较大。
设计理念:
1、突出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教学理念。
3、体现以科学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的新学习方式。
4、体现实验教学中节约、环保的思想意识。
五、说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本人致力于给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更是运用多媒体手段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创建微粒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用自己的实践感悟新知。但在学生合作探究中,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比如小组人员的科学搭配、学生实验时的分工问题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