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叶的生长
观察蒜苗生长日记(12篇)
![观察蒜苗生长日记(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81d65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1.png)
观察蒜苗生长日记(必备12篇)观看蒜苗生长日记。
写周记是一种记录自身一周所经受的事情和感受的方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少人都有写周记的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周记更清晰地熟悉到自己的爱好以及它们的变化。
编辑团队对 "观看蒜苗生长日记" 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并收集了相关的信息,我信任这篇文章确定会给您带来一些惊喜!观看蒜苗生长日记【篇1】老师叫我们观看大蒜的生长。
嘿,有意思,说干就干!我预备了一个大蒜和透亮杯开头行动起来。
我当心翼翼地剥开了大蒜的外皮,只见一颗颗月牙形的蒜瓣,白白胖胖,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
接着,我把这些蒜瓣依次摆在了透亮杯里,围成一个圆形,看上去真像是开放笑脸的百合花呀!之后,我加了一点儿水,正好沉没了大蒜的根部。
其次天早晨,我来到学校。
出乎意料,蒜瓣长出根了,细细的,白白的,短短的,像一根根小胡须。
蒜瓣的顶部变青变黄了,有的蒜芽已经探出了奇怪的脑袋,长得慢的,还躲在妈妈的怀抱里,迟迟不愿出来。
第四天,小芽长高了,有长有短,长的有5厘米,短的只有1厘米,真是参差不齐。
根又多又密,有些都弯曲了。
蒜瓣顶端变成了紫色,似乎换上了一件漂亮的衣裳。
杯里的水明显变少了,那是由于大蒜汲取了水分! 到了第十二天,每个蒜瓣都已经长出三四片叶子了。
认真观看,每片蒜叶中间都有折痕,长的已有20厘米,真像绿色的小森林。
大蒜的叶子真是千姿百态:有的笔直向上,似乎站岗的哨兵;有的斜着身子,仿佛在向我们鞠躬;还有的扭曲歪斜,犹如舞者翩翩起舞。
而蒜瓣却变瘦变皱了,由于蒜瓣把养分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叶子。
大蒜的根更加稠密了,它始终都在尽情地汲取水分。
观看大蒜可真有意思!观看蒜苗生长日记【篇2】20xx年10月1日今日是小长假的第一天。
我在爸爸的指导下从冰箱里拿出一头大蒜,放在一有水的玻璃杯里,由于玻璃杯是透亮的,能让我看得见蒜苗的成长过。
爸爸建议我在玻璃杯里放点糖,由于这样能让蒜苗的成长快一些,而我在想大蒜和我们一样也爱吃糖!20xx年10月2日天刚蒙蒙亮我就迫不及待的来到玻璃杯前,发觉大蒜没有任何变化我特别绝望,可是我刚把大蒜拿起来看我就转悲为喜,由于我发觉大蒜下面生了好多如同老爷爷下巴上那样的白色胡须,我赶叫妈妈过来,妈妈看了看那些如同白色胡须根茎建议说“把大蒜放到有了光的地方它就会健壮成长。
五年级蒜叶的生长过程记录
![五年级蒜叶的生长过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930833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7b.png)
五年级蒜叶的生长过程记录
第一天:准备干净的容器敞口容器一个,大蒜几粒,竹签一根。
首先在敞口容器里放入清水,把大蒜用竹签串起来放在容器口上方,需要让大蒜的一头浸入水中,另一头露在空气中。
将容器放在通风和有适量阳光的地方。
第二天:给容器加入水,让大蒜的一头浸入水中,另一头露在空气中。
可以观察到大蒜露在空气的一头出现了一点点绿色,表明大蒜开始要发芽了。
第三天:给容器加入水,让大蒜的一头浸入水中,另一头露在空气中。
可以观察到大蒜露在空气的一端出现了细小的绿芽。
第四天:给容器加入水,让大蒜的一头浸入水中,发芽的另一头露在空气中。
可以观察到大蒜露在空气的一端的绿芽长出来了,大概有半厘米左右。
第五天:给容器加入水,让大蒜的一头浸入水中,发芽的另一头露在空气中。
可以观察到大蒜露在空气的一端的绿芽长高了,大概1-2厘米长。
第六天:给容器加入水,让大蒜的一头浸入水中,发芽的另一头露在空气中。
可以观察到大蒜露在空气的一端的绿叶继续长高了,大概3-4厘米长。
第七天:给容器加入水,让大蒜的一头浸入水中,发芽的另一头露在空气中。
可以观察到大蒜露在空气的一端的绿叶继续长高,没入水中的一端长出了一些细密的须根。
……
第十五天:给容器加入水,让大蒜的一头浸入水中,长叶的另一头露在空气中。
可以观察到大蒜露在空气的一端的绿叶长到了12-15厘米左右,完全挺立,郁郁葱葱,没入水中的一端长出了一些细密的须根。
蒜叶生长情况观察作文日记
![蒜叶生长情况观察作文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ea24f31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c.png)
蒜叶生长情况观察作文日记
嘿,今天心血来潮,我决定观察家里种的蒜叶生长情况。
那些
绿油油的蒜叶,看上去真带劲!
一大早,我就跑去阳台,看看那些蒜叶有没有啥新变化。
咦,
好像长高了一点点,这速度也太快了吧!我记得昨天才这么点高,
今天就有变化了,真是神奇。
中午的时候,阳光特别足,我特意去阳台给蒜叶们“晒晒太阳”。
它们似乎很喜欢阳光,叶子都舒展开来了,好像在对我笑呢。
我在想,它们是不是也在享受这美好的午后时光?
到了晚上,我又跑去看了看蒜叶。
这时候它们看起来有点“累”了,叶子都耷拉下来了。
我猜它们可能是在休息,毕竟长了一天了,也需要休息休息。
观察了几天,我发现蒜叶的生长速度真的很快。
它们每天都在
变化,从一点点小芽长成绿油油的叶子,真是让人惊喜。
蒜叶的生长-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蒜叶的生长-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77b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d.png)
蒜叶的生长-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课题背景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掌握蒜叶的生长规律和运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蒜叶的生长方式和变化,了解到蒜叶的生长规律及其变化,探究蒜叶的生长过程,从而深入理解数学中的生长问题。
二、课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蒜叶的生长方式和变化,了解到蒜叶的生长规律及其变化;•了解蒜叶的生长变化与数学中生长的联系,了解到生长规律的本质。
2.能力目标•能够观察、描述蒜叶的生长变化;•能够唯象分析蒜叶的生长规律;•能够运用生长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三、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蒜叶的生长方式和变化,了解到蒜叶的生长规律及其变化;•了解蒜叶的生长变化与数学中生长的联系,了解到生长规律的本质。
2.难点•能够唯象分析蒜叶的生长规律;•能够运用生长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对蒜叶生长规律的探究的热情。
2.呈现环节(10分钟)教师将蒜叶放在PPT上,让学生观察蒜叶的形态和变化,引导学生描述蒜叶的生长变化。
并介绍蒜叶的生长规律,让学生对蒜叶生长规律有一个初步认识。
3.探究环节(20分钟)教师让学生根据蒜叶的形态和变化,找出规律并尝试描述规律。
教师介绍规律的本质,让学生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应用环节(25分钟)教师设计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一盆蒜苗,每天水一次,每次都要按比例增加水的量。
请问第1天水多少,第2天水多少,第3天水多少。
5.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总结蒜叶的生长规律及应用方法。
同时,教师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中的生长问题是如何应用到生活中的。
五、教学方法1.观察法2.探究法3.问题解决法4.情景模拟法六、教学资源1.蒜叶2.教具箱、书本、PPT等七、教学评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监测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过程,反思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同时也反思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等问题。
蒜叶的生长观察记录五年级下
![蒜叶的生长观察记录五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8a08a65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f.png)
蒜叶的生长观察记录五年级下
水培大蒜表格,我很好奇,为什么根须长的比蒜叶慢,大蒜的水是不是要经常换,为什么实验的根须比其它的少,为什么实验的蒜叶也比其它的短。
第三天到第四天蒜叶长的很快,而到了六、七天的时候只长了2毫米,相比较而言它的根须长得比较慢,前面的四天都没有完全长出来。
第八天观察了一下,蒜叶已经长到了26毫米,发现它的根须已经完全浸泡在了水里,水没有之前的清澈了,我给它继续加满水,它能更好的吸收营养,期待它茁壮成长。
这个是土培的表格,我有了一些疑惑,为什么有阳光它就长的快,没有阳光就会慢一点,不都是一样的土吗?
我认为土培的可能会长的慢一点,所以我选的是已经冒了一点芽的大蒜进行种植的,到第三天观察的时候就发现,蒜头上小小的芽大约有了12毫米了,其它的也裂了口,第五天时已经长的算很快了,大概在28毫米,这时我发现多晒太阳的蒜长的要快一点。
到了第十天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阳光下的蒜叶已经长到了66毫米,比较而言,没有晒太阳的蒜叶就差很多了,叶子只有24毫米,由此可见,植物也是需要阳光的。
《蒜叶的生长》共26页文档
![《蒜叶的生长》共26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43acf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6.png)
第二天的情况,蒜瓣根部开始萌发细小的白芽
第三天,个别蒜瓣头顶开始冒出嫩芽,如同 孩的乳牙。
第四天,嫩芽开始全部逐渐显露出来
第五天,能看出蒜苗已经显现出雏形。
第六天,蒜芽已经有了1厘米左右的高度 下
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 54、唯书籍不朽。——乔特 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新苏版五年瓤數喾下册 蒜叶的生长
提出问题 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哟? 司速
观察记录 要求 小组合作,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分别种在三 盆里,其中一盆放水,两盆放土。将种在土壤 中的两盆蒜瓣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
观察日记 第一天的蒜瓣,白胖胖的一盘子很好看。
分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占用更多的课堂时间,促进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突显。用分组合作学习方法给小学语文教学带去活力,是语文学科教育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的实践。 一、科学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组合作学习法的重要前提。要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只有小组合理了,才能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习中形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要从语文专业角度,对学生的现有语文能力进行分析,并将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并考虑小学生的个人意见,科学、民主地建立语文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中都要有不同能力等级的学生,小组间的实力保持在平衡水平。这样的小组,才能在内部更加多元化地思考问题,在外部公平竞争。把握好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的原则,才能保障分组合作学习的最终效益。 二、科学选择合作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任务的科学性,影响着小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更影响着最终的合作学习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择最适合小学生合作学习的主题,让小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做最深入地探索,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优化。小学生的个性、能力不同,喜爱不同,这就使得语文教学内容很难统一化。但是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选择一个最有学习价值的语文主题。 三、科学设置小组竞赛机制 小组竞赛,是分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一种互动形式。利用竞赛的形式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拼,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促进合作学习小组整体实力的提高。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动手性,让学生在好胜心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到小组的互动与实践中,能够促进教学氛围的好转以及课堂纪律的优化。小学语文课本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某一个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小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审美意见,有利于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科学评价小组学习成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组合作学习方法,是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给小学生不一样的语文学习体验。在分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在提高个人语文技能水平的同时,接受他人的语文学习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小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动力,建立语文学习的信心十分重要。教学评价,是教师向学生表述自己对其学习看法与建议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有利于语文教育进步。教师要对小组整体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肯定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更要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在肯定小组成员的整体成果时,要记得表扬那些积极发言与努力绘画的学生,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向,在肯定中进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阳光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更新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与方法,促进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需要教师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重视分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教育优势,用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帮助小学生拓展自己的语文学习视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小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前的各样语文考试中,阅读和作文占了绝大部分的分值。所以有“得阅读与作文者得天下”的说法。为此,提高解答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快速、高效的解答阅读理解题呢? 第一,明确内容,理清思路 读懂材料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可以采用一下步骤来阅读所提供的阅读材料: 1、浏览。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先将材料浏览一遍,以便对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边阅读边勾画出自己所认为的重点语句,包括内容领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语句等。之后,可以大略读一下后面的题目,以便于为第二步的阅读确立重点。 2、精读。通过浏览,我们对于本文的文章体裁,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本文所应该重点把握的内容也已经心中有数。于是可以进行第二遍的阅读了。这一遍阅读,要带着所设置的问题去仔细阅读,对于重点要仔细阅读与思考。在这一遍的阅读过程中,我们结合第一遍所做的重点语句的勾画,还应该基本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整篇文章的大致结构。以便为下一步作好准备。 第二,树立信心,认真对待 首先需要的是你必胜的信念和你认真严肃的态度。大多学生都把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视为试卷中的老大难,一看到这种类型的试题就头疼。在平时的训练中,常常应付了事,有时甚至干脆放弃不做,结果,这类试题的失分率相当高。其实,“试题难,莫心烦,你觉难,大家难。”如果你能够平心静气,认真阅读文章材料,仔细分析揣摩,就能够在这个题目上占据优势。另外,命题人在选择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考虑到了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水平,只要你认真阅读思考,一般而言是可以读懂材料并且做出基本正确的答案的。有的阅读材料可能读起来似懂非懂,但对于这类阅读材料而言,后面的理解题往往相对简单,仔细思考,也可以解答或者是部分解答,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第三,仔细审题,找准区间 经过前面的两个步骤,一些题目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不少考生在这个时候也会急于答题。其实,这个时候你不防冷静下来,再仔细的读一下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行百步者半九十”,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因为审题失误而导致答非所问,实在是非常可惜的,因为你并不是不能答,而是因为粗心或急躁而答错。对于一般的考生来说,语文考试的时间是比较充足的,这个时候仔细理解题目的要求,力求一次性的准确答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在经过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之后,结合前面两个步骤对文章材料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大致找到回答这个题目的区间了,即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是在某一句或某几句话或是在某一段某几段中,我们心中已经大致有了判断,用你手中的笔在这个区间作上标记,你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第四,提取词句,组织答案 考生在这个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根据自己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及对题目要求的掌握,已经在材料中找到了解答题目的大致区间,就想当然的写答案了。这样写出来的答案往往是似是而非,沾边而不准确,这就是考生们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中总不得高分的重要原因。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的是,阅读理解题的答案一般都是从文章中来。其中有的是可以在文中找到现成的语言直接作答,譬如有的题目中明确指出“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而有的学生偏偏忽视了这一点。有的则需要对文中的语句进行适当的增补替换,以形成最准确、最简洁的答案。而有的则是在理解原文,把握原文的主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已的语言概括作答,要注意的是,这一类的答案也不是可以由你随心所欲的,答案语言虽然是由你自己组织,但是答案的内容还是由材料内容决定的。 为什么强调是提取文中的重点词句加以组织形成答案而不是用自己的话作答呢?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组织的语言,一般来说,要么不如原文中的词句准确,要么不如原文中的词句具有概括性,这都是影响答案得高分的重要原因。 解题有法,但无定法。以上只是一些粗浅的看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提高阅读理解题的解题能力,需要坚持不懈的解题训练。
蒜叶的生长作文
![蒜叶的生长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a6ac4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e.png)
蒜叶的生长作文10月13日 星期五 晴前几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每个同学需要观察并记录一种植物或动物,为学习写观察日记做准备。
思考一番后,我决定亲自尝试种大蒜,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后,我便到储物柜里翻找大蒜,一个又白又胖的大蒜出现在我的眼前。
就你了!我把它放在一个装着清水的碗里泡上了一会,到了晚上的时候把三片蒜瓣从水中拿了出来准备开种。
种在哪里好呢?这个花盆不错。
我决定把这三瓣蒜种在一个小小的棕色的花盆里。
我松了松土,挖出三个小洞,把三片蒜瓣放进去,盖上了一层薄薄的土,大蒜就种好了。
种蒜原来这么简单!10月19日 星期四 晴早晨,我激动地向阳台走去,想马上看到我亲手种的大蒜。
一看,大蒜都长出蒜苗了,一段时间过去,它们竟然长得这么高了,大约有四厘米的样子。
三株嫩绿的小蒜苗在花盆中静静地站着,似乎在窃窃私语。
看到自己种的大蒜长得这么健康,我的心里非常开心。
10月21日 星期六 晴今天,我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种着大蒜的花盆旁,看大蒜长得怎么样了。
嗬!短短两天时间,蒜苗又长高了许多,已经有十一厘米了!比我的手指都要长了。
它的生长速度可真快呀!一根根绿绿的蒜苗直挺挺的,真像是在打直了背在认真听课呀!仔细观察,我发现蒜苗的下半部分有一点白,上半部分渐变成绿色。
我轻轻地碰了一下蒜苗,比起之前柔嫩的样子强壮了不少。
10月22日 星期日 晴过了短短一天的时间,蒜苗又长高了一大截。
一量,居然悄悄长到十四厘米了!蒜苗的颜色是那么翠绿,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得发亮,看上去清爽极了!蒜苗的旁边,还长出了三片小蒜叶,像刚刚冒出头来不久的小草。
我凑近嗅了嗅,一股淡淡的蒜苗香弥漫在空气中,真好闻!我心里激动极了,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没想到我还是个种蒜小能手!10月23日 星期一 晴今天,我像往常一样,再次来到阳台。
我的蒜苗们就像三位正在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长到十六厘米了。
大蒜不仅长高了,颜色也变深了许多,最下层的叶子已经慢慢变成了墨绿色,如同翡翠一般。
蒜叶的生长——精选推荐
![蒜叶的生长——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89a79c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a.png)
蒜叶的生长
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之后,老师拿来一瓣蒜头放在盛
有少量水的盒子里,让我们天天去看看它,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观察发芽后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第一天,蒜头没有变化,和昨天一样。
第二天,蒜头还是没有变化。
第三天,
蒜头还是没有动静。
我们跑过去问老师,怎么蒜头还不发芽呢?老师告诉我们:蒜头要有足够的阳光、水分才能发芽啊,你们好好照顾它,它很快就会发芽的!
第四天,早晨一到学校,就听见有同学在叫:“蒜头长根了!”大家都拥过去看,果然,蒜头长出了根。
看来,马上就要发芽了。
第五天,蒜头的根比昨天又多了,我们盼望着它早点发芽!
第六天,今天,蒜头终于露出了小芽!我们赶紧拿来直尺量了量它的长度。
在以后的六天中,我们每天早上都会测量一下蒜叶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以下就是蒜叶一周内的生长情况记录:发芽后的天数1234567
蒜叶的长度(毫米)361017253241
我们通过测量记录蒜叶的生长情况,对于长度单位毫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我们也发现:蒜叶一天天地长长,但它长歪了,这
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一开始没有把它固定好它,所以就长歪了,我想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也会像大蒜那样长出歪斜的身子,你说是吗?。
蒜叶的生长作文
![蒜叶的生长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403f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4.png)
蒜叶的生长作文
今天我打算种大蒜,观察它的发芽过程。
于是我拿了两颗晒干的大蒜,大蒜有薄如蝉翼的的“外衣”,里面有八颗大蒜籽。
为了对比观察,我把一颗大蒜的“外衣”剥掉,而另一颗大蒜的“外衣”留着。
接着,我拿了一个盆子,在里面装上一些水,小心翼翼地把蒜放到水里。
心想:蒜啊蒜,你们一定要快快长大,别让我失望!
第二天,两株大蒜的底部长出了一些短短的白色的水培根。
两株大蒜也一直在“长胖”,衣服和身体都鼓鼓的。
又过了两天,脱掉外衣的大蒜率先长出三个绿色的嫩芽,但没脱外衣的大蒜却迟迟没有发芽,但在外衣下,若隐若现的大蒜籽开始发青,说不定明天就能发芽了!两株大蒜的根也长了大约3厘米,变灰了一些。
三天后真是个好日子,因为我盼望已久的大蒜苗从没脱外衣的'大蒜籽倔强地冒出了头。
而脱掉外衣的大蒜的籽已经全部发芽了,有的苗还长出了第二个小芽了呢!嫩绿嫩绿,很是可爱。
我又给它们加了一些水。
后来,两株大蒜一直在生长,最后每一株苗都有20厘米高哩!
原来看似干枯的大蒜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啊!。
蒜叶成长记录表
![蒜叶成长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cccba3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b.png)
蒜叶成长记录表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介绍蒜叶成长记录表的背景和目的
2.蒜叶的成长过程:详细描述蒜叶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
3.记录表的作用:解释蒜叶成长记录表如何帮助观察和记录蒜叶的成长
4.结论:总结蒜叶成长记录表的重要性和价值
正文
【引言】
大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被广泛用于各种菜肴中。
然而,对于大蒜的生长过程,我们却知之甚少。
为此,我们制作了一份蒜叶成长记录表,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记录大蒜的生长过程。
【蒜叶的成长过程】
大蒜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种植阶段。
将大蒜头埋入土壤中,深度约为 3-5 厘米。
每个大蒜头之间的距离也应该保持在 5 厘米左右,以保证它们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其次是发芽阶段。
在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大蒜头就会发芽,长出绿色的蒜叶。
然后是成长阶段。
蒜叶会不断地生长,直到长度达到 5-10 厘米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定期浇水,以保证土壤的湿润。
最后是收获阶段。
当蒜叶的长度达到 10 厘米以上时,就可以开始收获了。
【记录表的作用】
蒜叶成长记录表可以帮助我们详细地记录大蒜的生长过程,包括种植日期、发芽日期、收获日期以及蒜叶的长度等。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蒜的生长规律,从而更好地照顾大蒜,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结论】
总的来说,蒜叶成长记录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记录大蒜的生长过程。
蒜叶生长观察心得
![蒜叶生长观察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bb5cd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7.png)
蒜叶生长观察心得篇1前几天,妈妈发现厨房食品架上的几个蒜头发芽了。据说发芽的蒜头大部分营养已流失,但扔了怪可借的,妈妈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种大蒜,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让我们吃上蒜苗。妈妈把一簇簇发芽的大蒜埋在几个小花盆里,先上培一点点土,再把盆里的土淋得湿漉漉的,说,不用管了,准能长起来。我很疑惑,这样种能种出蒜苗来吗?妈妈却跟我说:"大蒜的生命力很顽强,在春天这么潮湿的天气里,它们很快就会变成小苗苗。”我半信半疑,这些不起眼的植物,能有多大的能耐啊?为了证实妈的说法,一连几天我都去观察这些蒜苗。第一天过去了,蒜头上竟然已经发出了嫩绿的小苗!接下来的两天,蒜苗以风速度的疯长,噌噌地往上冒,转眼就高过我们家阳台的隔板了。妈妈去阳台扔垃圾时,不经意地瞄到了蒜苗,不禁惊呼起来:“天啊!两天没关注这些蒜苗,竟然长得那么快,都这么高啦,太不可思议了!”我又持续观察了两天,发现大蒜长势喜人,一转眼已经跟我们家大花盆的高度持平了呢!这几天,我虽然一直默默关注着蒜苗的成长,但是没给它浇过一滴水,施过一点肥。他却自己顽强地从土壤中汲取营养和水分,拼命让往上生长。看似弱小的大蒜,原来积蓄了无比强大的能量啊!看着眼前这一茬渺小而青翠的小植物,它们那么“努力前进”,不放过一点点生长的机会,我被感动了。正处于黄金年华的我们,不也有许多成长的空间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比不过自然界的这些小小的植物呢?篇2前几天,厨房里的几个蒜头发芽了。据说发芽的蒜头大部分营养流失,但扔了可惜的,妈妈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泡蒜苗。说干就干,我拿来几头大蒜,小心翼翼地把大蒜的外套脱掉。一个个蒜瓣露出白白胖胖的小肚皮像是小企鹅挺起白白的肚皮在跟我们撒娇似的。我把蒜瓣头朝上、根朝下整整齐齐地摆在一个比较深的盘子里,注入清水,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静待它的变化。第二天,我惊奇地发现一些蒜瓣儿的头上居然冒出了嫩绿色的小尖芽。第三天,嫩牙快有一长了。长出的嫩芽变成了嫩绿色的蒜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样的鲜嫩可爱,而根须也越来越长,相互缠绕,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样。每天放了学,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却阳台上看我的小蒜苗。它们也没有负我的期望,小蒜苗每天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努力生长。第一次种植,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种子生长的神奇,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量,真是受益匪浅啊。篇3上个星期三下午,王老师在群里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种蒜苗。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一下子被兴奋填满。种蒜苗工程我包定了。说干就干,我兴冲冲地跑进厨房,精心挑选了一些胖乎乎的蒜瓣,安排它们在一个精致透明的容器中集合。接着,我把它们选放在最佳的位置阳台,加入适量的水静观其变。第二天清晨,我早早地就从甜梦中醒来,突然想起了我的蒜苗宝宝。我直奔阳台上,看见蒜苗宝宝正舒舒服服地躺在容器中,好像在做着美梦一般。我凑近一看,咦?为什么蒜苗没有长出来?我疑惑不解地急忙去请教妈妈,妈妈回答说:我们要耐心等待,每种植物都有它的生长期。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我暗暗祈祷它们快快发芽长大。长出来,长出来了!我高声喊道。第四天的蒜苗宝宝脱胎换骨,长出了许多差不齐的嫩芽,那些高的有五六厘米,矮的也都挤破头顶。听妈妈说,这些蒜苗长高了,可以做很多美味的食物,比如蒜苗炒鸡蛋等。再看蒜苗的底部周围,长出了许许多多的小白须,它们牢牢地抱在一起,缠绕着泥土不松开,我怎么拔也拔不下来!可见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此刻的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手忙脚乱地给它们补充水分。蒜苗宝宝好像在说:小主人很高兴认识你。它们享受着日光浴,摇头晃脑的,又好像在感谢我呢!一个星期后,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蒜苗的个头一个比一个高,精神抖擞,傲然挺立。它们齐刷刷地站在那儿,像一个个兵守卫着自己的地盘。看着蒜苗的样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和喜悦。处处留心皆学问,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察,发现身边的美,要热爱大自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观察日记蒜苗生长过程
![观察日记蒜苗生长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6d429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5.png)
观察日记蒜苗生长过程观察日记蒜苗生长过程(精选20篇)一天将要结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
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察日记蒜苗生长过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察日记蒜苗生长过程篇1第一天。
我们找来一个大蒜,一瓣瓣地分开,种在盆子里面。
第二天。
大蒜没有多大变化。
第三天。
我看见一棵大蒜发芽了,像一个嫩黄色的脑袋钻出了土地,一个新的生命又诞生了!第四天。
又有了两个小脑袋瓜钻出了地面,最先长出的那棵小芽已经有1.5厘米了。
看着那三棵健壮的蒜芽儿,我高兴极了,他们好像都成了好朋友。
今天,我还给他们三个小兄弟浇了一次水。
第五天。
昨天浇了一次水,原来的三兄弟又和另外新长出的三个兄弟成了好朋友,三兄弟加上三兄弟,现在有六兄弟了。
第六天。
小芽儿们奋力向上钻,终于全部都钻出了地面,有一些已经穿上了绿色的外套,可漂亮了。
第七天。
最先长出来的那株蒜苗足足有7.5厘米了!他的名字可非常帅得哟,叫“老大”。
第八天。
真糟糕,原来位居第二位的“飞快”追上来了!第一名的“老大”垂头丧气,无奈的把第一名的位置让给了“飞快”,它们都穿上了绿色的外套。
第九天。
赛跑比赛还在继续,这个骄傲的“飞快”又被“老大”赶上了!那株最细小的蒜苗名字叫“小弟”。
这个绿油油的花盆最为奋力的就是一株名叫“分瓣小鬼头”的蒜苗了,因为它的蒜叶向四处散开。
第十天。
我给老大、小弟、飞快、分瓣小鬼头这几个兄弟拍了一张合影,留作纪念。
我还观察到,它们是从泥土表面4至5厘米的地方开始分叉,长出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叶子是细细长长扁扁的,中间有一条折痕。
N天以后。
大蒜已经长得很高了。
我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蒜只会长高不会长粗,这是为什么呢?爸爸给我烧了一盘放有我自己种的大蒜的鱼,这味道可鲜了。
观察日记蒜苗生长过程篇2老师今天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们回家种蒜苗,方便观察蒜苗的生长过程,我高兴坏了!下面就来看看我种蒜苗的趣事吧!我拿了一个精美的盘子,添上水,又拿了蒜跟妈妈一起把它们剥成一瓣一瓣的,我把蒜的根朝下,一个挨着一个,摆在盘里,摆了一圈又一圈,像欣然怒放的白色荷花,在水中静静的睡觉。
最新苏教版蒜叶的生长-
![最新苏教版蒜叶的生长-](https://img.taocdn.com/s3/m/093084cb26fff705cc170a29.png)
2.观察记录:学生交流在家记录的生长情况,完成统计图
3.提出问题: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4.记录蒜叶的生长。
(1)学生根据记录的从第6天开始记录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30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5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难点
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准备
记录表X K b 1. C om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蒜叶的生长。(板书课题)
指名回答| B | 1 . c|O |m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统计图:了解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出平均数。
课题
蒜叶的生长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课本第28-2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蒜叶的生长》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蒜叶的生长》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b636f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b.png)
《蒜叶的⽣长》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赛获奖案例)《蒜叶的⽣长》说课稿⼀、教材分析《蒜叶的⽣长》选⾃江苏教育出版社⼩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单元《折线统计图》后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已经安排了统计表、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科学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也安排了绿⾖发芽实验。
这些都为学⽣应⽤统计知识开展本次实验活动奠定了基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培养学⽣的应⽤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意识很好的载体。
“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的在于培养学⽣综合运⽤有关的知识与⽅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的问题意识、应⽤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的活动经验,提⾼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
因此,发展学⽣的应⽤意识为本节课的核⼼。
⼆、实验内容本课主要进⾏了两项实验:⼀是⽔培实验。
即把蒜瓣种在⽔中,放在阳光下,侧重观察并测量根须的⽣长情况;⼆是⼟培实验。
即把蒜瓣放在两盆相同的⼟壤⾥,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房间⾥,侧重测量并⽐较两种环境下蒜叶⽣长的差异。
三、实验⽬标(1)通过对根须和蒜叶长度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获得有意义的结论,提⾼综合应⽤统计知识与⽅法的意识。
(2)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回顾反思的过程,体会研究问题的⼀般过程⽅法,培养动⼿实践、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蒜叶的⽣长》的实验活动,进⼀步感受数学与⽣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数学眼光观察和分析⽇常⽣活现象的意识,提⾼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实验准备(实验器材、实验⽅法、实验原理)(⼀)实验器材若⼲饱满的蒜瓣、电⼦秤、花盆、玻璃瓶、⼟壤、复合肥、有机肥、直尺、定植篮、定植棉、⽔培管道(见图1)。
图1 实验器材(⼆)实验⽅法观察法;⽐较法;控制变量法。
(三)实验原理植物⽣长需要光照、⽔分、空⽓、矿物质(⼟壤含)、适宜的温度等。
⽽本次实验是给蒜瓣提供必要的⽔分,控制光照,研究根须和蒜叶的⽣长情况。
5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第2单元后《蒜叶 的生长》
![5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第2单元后《蒜叶 的生长》](https://img.taocdn.com/s3/m/710fcee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c.png)
《蒜叶的生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围绕实验中蒜叶或根须的生长情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
步感受数据对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3.不断加强用数学眼光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围绕实验中蒜叶或根须的生长情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教学难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用数学眼光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课堂助学:
1、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
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吗?
2、小组合作,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分别种在三个盆里,其中一盆放水,两盆放土。
将种在土壤的两盆蒜瓣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
(1)记录根须的生长。
种在水中的蒜瓣可以看到根须的生长。
从第2天开始,测量并记录一个星期根须的生长情况,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3、记录蒜叶的生长。
从第6天开始,每2天一次,测量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记录数据,并完成统计图。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2.4蒜叶的生长
![2.4蒜叶的生长](https://img.taocdn.com/s3/m/6cb47310376baf1ffc4fada4.png)
准备实验物品
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 三个盆子: 一个放水,另两个放土。
注意事项
1.注意浇水;
2.每天同一时间进行测量记录;
3.用“mm”作单位;
4.没长出来记为0。
提出问题
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吗?
提出问题
观察记录
要求: 小组合作,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分别种在三 个盆里,其中一盆放水,两盆放土。将种在土壤 中的两盆蒜瓣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
记录根须的生长
从第 6天开始,每两天一次,测量放在 阳光下和房间里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 记录数据,并完成统计图。
完成折线统计图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回顾反思
回顾观察记录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第七天,蒜苗越长越旺,最长的都接近2厘米。
观察日记
第八天,这天蒜苗似乎休息了,没见什么动静。
观察日记
第九天,蒜苗罢工一天后又恢复了 生机,这天最高的有3厘米了。
观察日记
第十天,蒜苗头部开始呈现出微微的嫩红色。
观察日记
第十一天,蒜苗头部红色越发明显,而且 有个别开始出现一道浅白色,似乎是一道即 将打开的门,又似乎是一双朦胧的眼睛。
观察日记
第十六天,蒜苗叶片逐渐舒展开,大概10厘 米高了。
记录根须的生长
种在水中的蒜瓣可以看到根须的生长。 从第 2 天开始,测量并记录一个星期根须的 生长情况,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在小组里 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了解各小 组第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平均数。
大蒜的生长过程观察日记
![大蒜的生长过程观察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e6b463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6.png)
大蒜的生长过程观察日记Day 1:今天,我开始了对大蒜的观察。
首先,我准备了一些大蒜的种子和一块透气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我将大蒜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并轻轻地覆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壤。
然后,我用喷壶给土壤浇了一些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Day 2:今天,我观察到了大蒜的第一个迹象:一些幼小的绿叶冒了出来。
这些绿叶非常细小而嫩绿,看上去非常可爱。
我觉得这是大蒜开始发芽的迹象,非常兴奋。
Day 5:过去的几天里,大蒜的苗子逐渐长高了一些。
它们的叶子也变得更加茂密和绿油油的。
我每天都会给它们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我也注意到它们需要足够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我将它们放在了阳光充足的地方。
Day 10:Day 15:大蒜的叶子继续茁壮成长,已经长到了20厘米左右。
另外,已经发芽的大蒜苗之间也开始形成了一定的距离,它们之间的空隙变得更大了。
我觉得这是因为大蒜苗的根系在不断扩张,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吸收养分和水分。
Day 20:大蒜的叶子已经长到了30厘米左右,形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覆盖层。
同时,我观察到大蒜的叶子开始出现一些不规则的褪色斑点。
经过查询资料,我了解到这是大蒜叶子老化的一种表现,属于正常现象。
不过,我还是更加关注它们的生长状态,确保它们能够继续茁壮成长。
Day 25:Day 30:大蒜的第一朵蒜花终于开放了!大蒜蒜花呈白色,很小巧而迷人。
我闻了闻蒜花的香气,微微的大蒜味让我感到非常舒服。
不仅如此,我注意到大蒜的叶子也开始逐渐变黄,这是因为它们的养分都转移到了蒜头中。
Day 35:大蒜的蒜头已经开始膨大了,可以看到一些肉质的鳞茎。
我轻轻拨开一些土壤,观察了一下。
蒜头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皮,但还没有完全成熟。
我觉得再过几天,它们就会变得更加饱满和紧致。
Day 40:大蒜的蒜头已经完全成熟了。
它们的皮变得更加厚实,颜色也更加浅黄。
我轻轻拨开了一些蒜头的皮,露出了肉质的鳞茎。
它们呈现出白色,非常饱满和紧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蒜叶的生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通过比较数据获得问题研究的简单的结论。
2.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体会合作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3.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学生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正确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获得成功发现结论的体验。
教学重点:应用折线统计图统计蒜叶的生长记录情况。
教学难点: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蒜叶的生长记录情况。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兄弟六七个,围着柱子过;长大分了家,衣服全撕破!(打一植物)
2.谈话了解: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吗?
学生交流。
3.揭示课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做一个观察蒜叶生长的实验,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蒜叶的生长。
(板题:蒜叶的生长)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顺势进入对蒜叶生长过程的调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蒜叶生长与数学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
二、分工合作,明确要求
1.明确研究目的和内容。
教师:蒜叶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研究哪些内容呢?
学生猜想交流。
预设:学生会说阳光、水等。
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不同的生长环境下蒜瓣根须和蒜叶生长的问题。
2.确定实验的方法:为了清楚地看到蒜瓣根须的生长,将蒜瓣种在放水的盆里。
研究蒜叶的生长,主要分两盆进行对比。
首先把蒜头种植在装满土的盆里,一盆放在室外阳光下,一盆放在房间内,远离阳光。
3.教师种植样本,并布置学生通过请教父母或上网搜索、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蒜的种植技术,以更顺利地完成实验。
4.呈现观察、记录要求:
(1)观察、记录根须的生长。
①从第2天起各小组每天测量本小组水中蒜瓣根须的生长情况,做好记录。
(测量时,可从长出的所有根须中选择最长的一根,并尽量避免对根须造成损伤。
)
②一星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第28页的统计图。
(2)观察、记录蒜叶的生长。
①从第6天起每两天测量一次蒜叶的生长情况。
②每次分别测量放土的两盆蒜叶中最长的蒜叶,各人记录在第29页的统计表里。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比性,要统一测量时间点,例如傍晚。
③到第16天为止,根据每次收集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5.小组内分工合作,明确各人研究任务。
在班级开辟“蒜叶生长研究园地”,研究结束后展示各组或个人研究成果。
提醒学生要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以提高实验的活动效果。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大致需要延续20天的“长作业”性质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因此保持良好的研究兴趣和弄清实验的方法及要求是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采取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进行研究,使
每人都有研究任务,确保了人人都能参与观察记录的全过程,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体会合作的重要价值。
在班级通过样本示范研究及时提醒学生按照实验要求每天观察记录数据,及时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
实验前提出的一些实验细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
在班级开辟“蒜叶生长研究园地”,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研究的热情,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记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
三、交流结果,分析数据
1.蒜叶生长过程精彩回顾。
将拍出的蒜叶、根须每天生长过程的照片制作成ppt,共同回顾20天来的研究历程。
2.交流根须的生长情况。
①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到第8天已长到多少毫米,哪段时间生长得最快等等。
②了解各小组第3天、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平均数。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全班分享实验的数据。
3.交流蒜叶的生长情况。
①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哪盆长势更好一些?
②比较折线统计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③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历经20天的观察、记录,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学习的收获。
共同回顾蒜叶、根须的变化,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自豪感,体会到坚持的快乐。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
学生只有经历对数据的简单分析,才能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促进统计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在组织交流时,定向性和开放性问题的回答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学生可以按时间顺序依次比较相邻数据,也可以从整体上描述一般时间内根须或蒜叶的生长情况;可以关注两组相关数据在变化趋势方面的共同点或差异,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也可以基于已有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预测。
交流活动的开展有
助于学生真切体验数据对于描述现象、揭示规律、获得结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
四、回顾反思,布置作业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测量、记录,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了蒜叶的生长情况。
回顾这一段时间观察记录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和大家交流?
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交流。
2.师:前面我们用近20天的时间观察记录了相关数据,今天通过比较、分析数据,同学们从数学角度研究了蒜叶的生长情况。
课后请大家用图文形式将研究收获记录下来,优秀作品将展示在班级”蒜叶生长研究园地”中。
【设计意图:回顾反思环节重在及时总结经验,加深对统计方法和过程的体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大致需要经过“经历、内化、迁移”的过程。
课后让学生用图文形式记录研究收获,形成个性化的成果作品,对活动经验进行内化与升华,从而使每个学生不但能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活动经验,又能获得独特的个体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