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教学设计)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2-2-5 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道区域经济交流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的市镇经济。
2、感知和体会宋代城市生活风貌,了解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
3、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体验探究文物是感知和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及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辉煌成就的自豪感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北宋都市生活。
难点:探究北宋城市经济。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拆字游戏:“城”。
师:“城”字拆开,就是一个人,拿着戈,躲在土后面。
在干什么?生:防御入侵。
师:这是一种什么功能?生:军事功能。
师:保护里面的什么人?生:统治阶级。
师:很好。
从“城”字的构成来看,蕴含了古代城市的重要功能是什么?生:军事功能和政治功能。
播放《清明上河图》生:北宋东京城市。
师:城市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进入文明时代。
我们已经习惯于现代城市的繁华,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穿梭时空回到古代,看看古代城市的都市生活。
出示课题: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二)新课讲授师:下面,我们把时光拉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以我们熟悉的长安城为例,看看传统城市是怎样的.(出示唐长安平面图)出示文字资料:唐都长安实行宵禁,只有白昼市场,而且时间仅限于下午半天。
每天中午打鼓表示开市,傍晚敲钲关门。
问:根据这幅平面图和文字介绍,你可以推测唐长安的哪些信息?生:坊市界限严格,商业活动受区域.时间限制。
师:也就是说,你若是个唐朝商人,想要在都城长安经商,那就必须在政府规定的时间、选择政府规定的地域,摆上一个固定的摊位,出售政府批准的商品。
这让我想到了《木兰辞》中的一句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问:为什么唐朝的统治者要制定这样的政策?生:方便管理问:说明在唐朝统治者眼里,什么功能比较突出?生:政治、军事功能比经济功能更突出。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 教案 素材

农业手工业的发达为城市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
秧马
占城稻的推广
造船业领先世界
材料四:公元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 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开始向工商业社会 迈进。
材料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 汪洙
如果比较古代与近代生活的区别,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那就是对黑夜的开发。寻常市民在夜晚不再呆在家里睡觉, 而是开始丰富的夜生活,这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从这个 角度来看,宋朝的都市生活堪称是一场“城市革命”。 ——吴钩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北宋的都市生活对宁波文明城市的评选有哪些启示?
谢谢大家!
生活还有哪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往三个角度来思考
探究一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之四、五图,分析北宋东 京的都市生活还有哪些特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 往三个角度来思考。下列哪些史料能证明你的观点?
探究二 造成北宋都城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商业繁荣、 民生活丰富多彩、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根据 探究一的分组,选用下列史料来分析本组观点的原因。
材料六:
海上陶瓷之路的畅通 。
海上陶瓷之路。宋朝对外贸易的口岸从广州 扩展到杭州、泉州、明州等八九个城市。
在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 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 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逐渐出现了纯粹经济功 能的工商业市镇。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欢迎来到历史与社会的课堂!
猜一猜:下列资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
认识北宋的都市生活,我们可以借助哪些史料?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教案人教版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北宋都市生活的特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初步掌握看图探史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与探究,学生能够认识到传递历史信息有多种方式,还原历史需要艺术作品、文物和文献记载的相互印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北宋城市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大多热衷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与大家共享,敢于言谈,对于探究活动这样的课,更是乐于参与其中。
但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这样的课更显得他们寡言少语,在课堂中,注意积极发言同学的同时应多给这些沉默寡言的同学鼓励,让他们敢说、有话可说,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3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北宋城市商业街的街景和市民日常生活状态,知道宋代都市生活的特点。
2.难点:初步掌握看图探史的方法,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旅游倡议,激情导入师:五一节快要来临了,同学们有没有想好这个小长假要怎么过呢?今天我来带领大家一起去提前过个小长假。
展示PPT图片——森林师: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森林公园。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想必我们是十分累了,今天我们就去“天然氧吧”好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好好放松一下我们的身心。
活动2【讲授】(二)穿越时空,身临其境1、展示视频1——《村郊》师:咦,同学们看,前面有一行人,我们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师:不好了,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好像穿越了,看他们的服饰和我们不一样。
哎,算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还是先去看看吧。
结合材料思考:驼队运的是什么东西?准备运往哪里?为什么运这些东西?【提示】东京地处黄淮平原地区,周边无山,缺少可用作燃料的薪柴。
《宋史·食货志》中就记载“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由京西、陕西、河东运薪炭至京师……炭以秤计一百万。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清明上河图》
假如你是宋朝的一名小市民,请你想象你将如何度 过一天的生活?
《清明上河图》让我们了解了宋朝人们的生活场景,也 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一些影响。除了我 们刚刚讲的这些,你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罗列一 些其他的例子吗?你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的 生活有什以小组探究的 方式完成。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 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经营时间也发生变化
布局发生变化 (宋神宗)二纪(12年)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将其
北宋东京都市布局图
长安城里的商业活动集中在“东市”和“西市”,由高大的“市墙” 与周边的居民区分隔开,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宋代城市已经突破 了唐朝的坊市格局,商业区与居住区混合在一起。
材料八:北宋时期汴水运输量表
年代 汴水运输量 材料来源 宋太宗太平兴国 4000000石 六年(公元 981年) 宋太宗至道初年 5800000石 (公元995年 ) 宋仁宗时(公元 8000000石 1023年~ 1063年)
返回
马端临:《文献 通考· 国用考 三· 漕运》 马端临:《文献 通考· 国用考 三· 漕运》 《宋史· 卷三三 一· 孙长卿传 》
“……宋买卖昼夜不绝,夜交 三四鼓 ,游人始稀;五鼓钟 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梦粱录· 卷十三》
“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最大棚 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探搏、饮食、剃剪、 纸画、令曲、说话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卷二》 宋代话本流传到今天的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国 志平话》等。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十二章第十节P103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清明上河图》的重难点。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将能够:
- 描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小组合作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对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在分析《清明上河图》时,可能会对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有一定的困难,导致对画作中所反映的北宋都市生活的理解不够深入。
板书设计
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课件

主 食 软羊面 七宝五味粥 白肉胡饼 饮 料 花茶 黄酒 荔枝酒
招 牌 类 炖 羊 羊 羔 肉 乳 炊 羊 羊 头 签 羊 白 肠 虚 汁 垂 丝羊头
如果在汴梁生活一天,你会 如何安排自己的娱乐活动?
元宵节: 看灯、去瓦子看戏、吃圆子 春节: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更换新桃符
北宋都市生活对于建设“大 气如海,淳朴似盐”的海盐 有哪些启示?
从《清明上河图》 看北宋都市生活
找出《清明上河图》①.②局部场 景中的招牌幌子。
赵太丞家
药店解Leabharlann 当铺孙羊店饮食店
正店
大酒楼
找出《清明上河图》①.②.③局 部场景中的交通工具。
骆驼
如果在汴梁要开店,你打算 开什么店? 第一大组:丝绸店
第二大组:米店
私
为什么?去哪里进货? 塾 怎样运货?如何销售?
综合探究四_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资料

场景三:都市街景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极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布局 突破了之前坊(生活区)市(商业区)分离的藩篱,一般都 是前店后宅的布局形式。当时的东京城内很多商店的营业时 间都很长,一些酒店和娱乐场所甚至有夜市。
薪柴。《宋史·食货志》中就记载“治平二年(公元1065 年)……由京西、陕西、河东运薪炭至京师……炭以秤计一 百万。”
《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含义
轿顶的柳条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一些观点: ➢春天说——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画中的轿顶就插有很多柳条。 ➢夏天说——《清明上河图》中有十多次出现了扇子,而且在郊外赶路人群 中还有一个赤膊奔跑追赶马匹的大汉,似乎也说明当时正值夏日。 ➢秋天说——虹桥边的“十千脚店”门前的酒旗上写的“新酒”与当时人们 在中秋节饮新酒的习俗相吻合。另外,画卷前段的原野和院落中的石碾也 与秋天刚打完庄稼的景象一致。 ➢还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的清明坊,抑或是表示当时政治 清明的含义。
驼队
市民上街购物、在酒店饮酒、在小食摊吃东西,甚至在药店买 药、在占卜摊前询问吉凶……
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开放,人们生活的很多 方面的需求都可以通过市场得到满足。这些场景与我们现在社会日 常生活中的服务行业已经基本相同,这充分说明了当时东京商业的 繁荣。
自我测评1
(1)魏晋以来北方人民的南迁,为中国古代社会经 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唐朝后期,中国的经 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到了南宋,这一转移 过程最终完成。
从《清明上河图》 看北宋都市生活
本课结构
—— —— ——
场
场
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

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认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生活场景;知道北宋时期的繁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带学生了解北宋的都市生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感受北宋的都市生活,增强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生活场景。
【教学难点】知道北宋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资料式导入)展示历史名人对宋朝的评价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历史学家汤因比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上一个千年的中国(宋朝),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教师设疑:宋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入新课:让我们从《清明上河图》看一下北宋的都市生活。
二、新课学习场景一:市郊村野>>> 多媒体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思考与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教师使用多媒体圈住运炭的驴队。
教师介绍:史书记载,由于东京周围无山,燃料匮乏,严重影响到京城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一年四季都需要从京西乃至陕西等地向东京运炭,以备不济。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含义有不同的观点。
>>> 多媒体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中轿顶的柳条轿顶的柳条观点一: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画中的轿顶上缀着很多柳条。
有人认为,这是《清明上河图》描绘清明时节最有力的证据。
观点二:《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的清明坊。
观点三:是指当时政治清明的意思。
教师:你认为呢?学生自由讨论,提高分析能力。
>>> 多媒体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教师指出图中一行人匆匆赶路,直奔汴河畔。
其中骑马戴帽的显然是位有身份的人,坐轿的大概是他的家眷,其余挑担的、抬轿的、奔跑的应该是他的仆从。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教学设计

2.《清明上河图》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概念、创作背景和特点。
过程:
讲解《清明上河图》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和特点,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清明上河图》案例分析(20分钟)
3.情景模拟法:设计一些与北宋都市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北宋都市的生活面貌,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和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作者、创作背景和特点。
2.教学软件应用:运用教学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历史地图展示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网络资源利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清明上河图》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强调《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北宋都市生活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北宋都市生活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主要围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展开,以下是本节课需要梳理的知识点: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ppt课件

《清明上河图》中展现了各类生活场景,同学们可 以从中观察到哪些呢?
当
铺
酒
店
说 书 铺 22
例:在大街上,店铺林立,市民我可以随意 吃1 到各种风味的小吃
1:市民在夜市上买东西;
2:市民边喝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3:市民在地摊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
4:市民在酒店里面饮酒;
5:……
23
• 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 用《清明上河图》表现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核 心智慧。
11
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在汴河上修建更为容易建 造的多孔桥,而选择了难度更高的单孔桥呢?
由于汴河上往来船只众多,如 果建造多孔桥的话,桥墩就会成为 船舶航行的障碍。单孔桥可以尽可 能使大型船舶也能通过。由于船舶 体形庞大,即便是单孔桥,船舶在 通过的时候也要放下桅杆小心通过。
12
观察桥两边的商业活动,思考我们现在生活中
1、黄河水患频繁,河流泥沙含量大、淤塞严重;
2、黄河河道改道频繁;
3、黄河水量不稳定,汛期水量大、旱季容易出现
断流,不利于行船。
10
虹桥是一座木结构桥,位于整卷画的中心。此桥结构
精巧,中间无柱,横空而架,直达对岸。桥上摊贩众多, 行人如织。虹桥两岸还有各式市场、店铺、客栈、酒楼, 是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发达的地段,因此也被人称为“河 市”。
是否还有类似的场景?
13
场景三:都市街景
画卷中有哪些交通工具?
14
场景三:都市街景
带着驼队的商人可能来自哪里? 可能来自辽、西夏乃至中亚、西亚国家。
15
场景三:都市街景
有挑着担子的农民
有做生意的商人
观有察沿:街叫你卖能的根小据商贩图中人物的有听衣说着书、的沿神街态小等儿等 判断画中人物的身份吗?
人教版【市年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猜一猜:下列资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
认识北宋的都市生活,我们可以借助哪些史料?
文献资料 《宋史》《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
甲骨文 竹简
《史记》
实物资料
开封、杭州、宁波等城市考古遗址
秦始皇兵马俑
河姆渡水稻遗存Biblioteka 口述资料 济公传说等 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牛郎织女传说
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
北宋漕运四渠图
论从史 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一书,对开封极尽赞美之词:“开封有汴河
北宋都城东京人口繁盛,交通发达。
探究一 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之四、五图,分析北宋东京的都
1、结合探究单,全班分成三组,每组选一个角度。 2、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下列哪些史料能证明你的观点?
生活还有哪些特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往三个角度来思考
探究一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之四、五图,分析北宋东 京的都市生活还有哪些特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 往三个角度来思考。下列哪些史料能证明你的观点?
探究二 造成北宋都城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商业繁荣、 民生活丰富多彩、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根据 探究一的分组,选用下列史料来分析本组观点的原因。
农业手工业的发达为城市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
秧马
占城稻的推广
造船业领先世界
材料四:公元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 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开始向工商业社会 迈进。
材料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 汪洙
• • • • • • • • •
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教案练习)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教学设计课题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单元第四单元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八年级上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北宋城市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北宋都市生活的特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初步掌握看图探史的方法重点感受北宋城市商业街的街景和市民日常生活状态,知道宋代都市生活的特点。
难点初步掌握看图探史的方法,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清明上河图》是哪一朝代的哪一画家创作的?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场景?这几个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
讲授新课简介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其早年游学于汴京,后学绘画,宋徽宗(1101—1124)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
专工界画,特别擅长画舟车、街道、城郭、桥梁。
张择端的画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非常有特色。
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
场景一:市郊村野“市郊村野”呈现了一幅乡野风光,城郊行人匆匆、商贾往来的日常场景跃然纸上。
同时,通过对运炭驴队的描绘介绍了北宋都城东京周边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城市燃料的供给途径和来源。
出示《清明上河图》局部运炭驴队和《宋史·食货志》中就记载“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由京西、陕西、河东运薪炭至京师……炭以秤计一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运炭驴队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炭的来源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百万。
”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1、你从图文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哪些史料能证明你的观点?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说说东京城的人口和交通有什么特点?场景二:汴河船运1、汴河贯穿了整幅《清明上河图》,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汴河是连接黄河、淮河的重要河流,是中原通向东南的水运要道;从水路运往京城的粮食70-80%要经过汴河;京城的日用百货、军备物资也主要依赖汴河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手工业的发达为城市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
秧马
占城稻的推广
造船业领先世界
材料四:公元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 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开始向工商业社会 迈进。
材料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 汪洙
如果比较古代与近代生活的区别,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那就是对黑夜的开发。寻常市民在夜晚不再呆在家里睡觉, 而是开始丰富的夜生活,这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从这个 角度来看,宋朝的都市生活堪称是一场“城市革命”。 ——吴钩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北宋的都市生活对宁波文明城市的评选有哪些启示?
谢谢大家!
材料六:
海上陶瓷之路的畅通 。
海上陶瓷之路。宋朝对外贸易的口岸从广州 扩展到杭州、泉州、明州等八九个城市。
在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 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 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逐渐出现了纯粹经济功 能的工商业市镇。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生活还有哪些特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往三个角度来思考
探究一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之四、五图,分析北宋东 京的都市生活还有哪些特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 往三个角度来思考。下列哪些史料能证明你的观点?
探究二 造成北宋都城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商业繁荣、 民生活丰富多彩、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根据 探究一的分组,选用下列史料来分析本组观点的原因。
北宋漕运四渠图
论从史 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一书,对开封极尽赞美之词:“开封有汴河
北宋都城东京人口繁盛,交通发达。
探究一 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之四、五图,分析北宋东京的都
1、结合探究单,全班分成三组,每组选一个角度。 2、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下列哪些史料能证明你的观点?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兵、权、钱都由中央 中央集权加强,有利于政府在城市建设、运河治理等大型 府控制, 在城市建设方面就便于政府控制。澶渊之盟后,辽宋维持了近百年的 工程的控制和管理;政局的和平稳定是前提。 平。
材料二:宋朝开始产生市民阶级,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经济富足, 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的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 朝的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发展 材料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在哪里?
汴河
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三、四,说说东京城的人口和交通有什么特
论从史出
? 北宋都城东京人口众多,交通发达。
孤证不立
资料一 据学者统计,东京城周阔30余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余万。而英国伦敦 工业革命后(约700年后)人口才达到100万。
资料二 通运河,北连通州(北京)、南通杭州,城内六条水系,和我的故乡威尼斯何其 史由证 似乃耳!” 材料三
欢迎来到历史与社会的课堂!
猜一猜:下列资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
认识北宋的都市生活,我们可以借助哪些史料?
文献资料 《宋史》《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
甲骨文 竹简
《史记》
实物资料
开封、杭州、宁波等城市考古遗址
秦始皇兵马俑
河姆渡水稻遗存
口述资料 济公传说等 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牛郎织女传说
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